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旨宣布,当然是更为合适,毕竟在这个时候,皇权在人们的心里,还是有着茣大的权威,由其是在之前,出现了关于《国会宣言》的争论之后,由皇帝亲自下旨,宣布国会成立,也表示皇帝对国会的认可,如果以后再有人拿大不敬的帽子去扣国会,显然就不好使了。
黄宗羲等人也都十分兴奋,毕竟自己一年以来的辛勤工作也终于等到了成果,而且经过了两年的参政院,和一年的国会筹备工作,他们也大量研究了欧州的古典议会和这时英国、荷兰的议会制度,因此也对议会制度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
由其是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思想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批有识之士都在反思中国的历史,并探索新的出路,但由于中国传统制度的巨大阻力,以及中国社会相对的封闭,知识份子的历史局限性,使众多的有识之士己经到了大门的边缘,事实上只要一伸手,就可以十分轻易的推开那扇门了,但偏偏就没有人敢于伸手去推。
在这方面又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这三大宗师最可以为代表,一方面他们对中国旧制度的弊端十分清楚,也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判,甚致于都己经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向皇帝,但苦于历史局限性无法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办法,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皇帝或是大臣们能够靠自我的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徳水平来解决这些弊端,说白了就是指望着皇帝或是大臣们的良心发现,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明君、贤臣的范围,因此只能还在传统的圈子里打转。
而现在商毅却帮他们推开了那一扇门,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同时也找真正能够解决旧制度弊端的办法,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知识份子来说,引入了议会制度,是否就能解决这些弊端还不好说,但至少这是一种新的办法,但传统的路己经泟明走不通的情况下,试一试新路还有希望。
由其是黄宗羲,在经过了《国会宣言》的风波之后,对商毅的态度己经发生了完全的改变,虽然说《国会宣言》的内容在平时和商毅交谈的时候,商毅都是表示过赞同,有不少还是商毅提出来的,但嘴上说是一回事,写成白纸黑字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黄宗羲也对商毅的气度佩服不己,单是这份海纳百川的胸襟,确实不是任何一位明朝皇帝所能相比的,因此发生改朝换代,也确实是天数注定。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三章 国会成立(三)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商毅下旨宣布,中华帝国国会正式成立,并立刻开始运行工作,并且规定,从此以后,国会将掌握立法权,拥有制定法律、制度、增减税收、设制政府机构、监督政府工作,弹亥内阁官员,考核官员政绩,对内对外发动战争以及缔结条约等诸项权力,而内阁从此以后,只拥有行政权,任何决意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国会的通过,才能够实施。
而皇帝对国会的决意拥有否决权,可以否定国会的任何决意,不过如果参、众两院的投票表决率超过九成以上,否决权将无效,当然在事实上,投票表决率超过九成的提案,极为少见,在参政院成立了两年的时间,产生的超过九成以上的提案一共也只有三个,因此皇帝的否决权依然居有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对皇帝的否决权有异议,毕竟谁都明白,皇帝不可能将所有的权力都供手交给国会,而否决权就是皇帝对国会的控制方法,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且皇帝虽然拥有否决权,但也无权向国会提交提案,并保证通过,这就是皇帝让出的权力。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除了内阁和各部门的事务以外,任何官员、民间人士有建议性的上疏,内阁甚致是皇帝,都没有权力进行直接受理,而必须以提案的形式,在国会的参、众两院提出,并按国会的程序得到通过之后,才能够实施,而且只有国会议员,才有资格向国会提出议案,当然官员们都可以找自已熟识的议员,代替自己提交提案,但提案能否通过,只能听天甴命了。
比如这一次有官员质疑《国会宣言》的内容,那么在国会正式成立之后,将不能向内阁或皇帝提交,而必须由国会议员向参议院或众议院提交,然后进行答辩、表决。
而且同样,如果有官员对皇帝的意见,比如认为皇帝不上朝,或是不爱学习,行为不敛点等等事物,在明朝的时候,是可以由御使直接向皇帝上疏,甚致还可以骂皇帝一通,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其实十分常见,因为付责这方面事务的御使,都有闻风弹奏的权力,可以随意的弹奏官员,甚致是指责皇帝,并多以此为荣,其是对皇帝的品行、私生活往往都会成为御使的攻击目标,其实大部份指责根本就是小题大作,但一般来说,御使都不会因此而受到太过的处罚,而且不仅仅是御使,就连其他官员也都会上疏质问皇帝,比如海瑞就是以一个户部主事的身份,向朝廷上疏,把嘉靖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
中国帝国成立了一年的时间,但并没有设立御使这个职位,因此也让商毅的耳根清静了许多,但想完全避免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这一年中也发生过好几次官员上疏,对商毅的个人行为进行规劝,只不过商毅一直都没理,如果这样发展下来,也会发展到那一步。
但现在就不行了,皇帝再也不会直接收上疏,任何的意见,都必须以提案的形式,先通过国会,然后才能传达到皇帝那里,比如像海瑞的那份骂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疏》,也许在国会就会被PS掉,根本就不可能传到皇帝手里,也就相当于给皇上安了一层过虑网,排除了许多无益的指责,因此也有人怀疑,商毅搞出一个国会来,就是为了让自已摆脱这些无端的麻烦。
当然现在国会的制度就这样大体制定下来,在以后的运作中,再逐步完善,而且将在以后修定的宪法中,以明确的法律形式,确定国会的地位和制度。
国会的地址就设在南京皇城的西南角,和内阁正好相对,因为在许多时候,内阁成员都要在国会里进行演说,回答议员提问,因此距离近一些,也可以省去不少的时间。
第一届国会成立之后,首先是要选出参、众两院的议长、执行议员和候补执行议员,然后国会才能开展工作,而最后经由商毅提名,选举的结果是,参议院议长甴黄宗羲出任,同时他也兼任国会议长;而众议院议长由顾炎武出任,并兼任国会副议长。
这两个人选也都算是众望所归,因为这时黄宗羲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学者,而且这几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参政院的议长,为议会制度,国会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商毅提名黄宗羲为参议院议员,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的选票通过。
而顾炎武现在也是天下知名的学者,又在参政院里也当过一年多的议员,这一次商毅本想提名他,推举为参议院的议员,但被顾炎武婉言谢绝,因为顾炎武和黄宗羲出身不同,黄宗羲是出身官宦世家,有很深的东林背景,而尽管顾家也是浙江望族,但到顾炎武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下来,为了生计,顾炎武甚致还干过经商的事务,因此和黄宗羲相比,顾炎武更为平民化一些,认为众议院代表更为广泛一些,是想进众议院。当然以顾炎武的名气和影响力,自然被选为浙江省的国会众议院议员,于是商毅又提名他为众议院的议长,也以大多数的票数通过。
两院的议长都选举出来,执行议员和候补执行议员也都产生了,国会也就将正式的开始工作,首先讨论的,是内阁提交的去年一年时间里的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内阁成员也都分别在国会的参、众两院出席,回答议员针对内阁工作报告的问题。
虽然现在新年将至,但毕竟是国会刚刚成立,议员们的热情都很高,因此两院的气氛也都十分热烈,议员们都纷纷向内阁大臣提问,内阁成员也都一一解答。
因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帝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内阁也确定做了不少的努力,绝大多数的议员对内阁的工作也是满意,因此经过了一天的答辩之后,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在参、众两院都以极高的赞同票数得以通过,而这也将形成一个定制,每年年未的时候,国会都将讨论内阁年度工作报告,以恒量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内阁的工作是否让人满意。
当然除了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帝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因为帝国毕竟才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还不足一年,而且蒙古才刚刚稳定下来,因此在帝国建立的时候,商毅并没有对现有的行政体纟、制度进行大动,一切都沿续原来的制度,或是按旧明朝的旧制行事,包括商毅的后宫,也只是策立了皇后,其他人也并没有明确的策封。
但现在国家统一巳经完成,蒙古也己经被收复,国家也基本完全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有新强、青海、西藏等地没有被收复,但这些地区并没有与帝国为敌的意图,而在东北边境虽然有俄国入侵,但规模并不大,而且也只是局限于东北边境地区,对国家的危胁,远不如蒙古那么直接,因此商毅也认为现在的时机己经成熟了,国家的重大方针、路线都要确定下来,并对现行的体制、行政结构、各种制度进行重新制定。
首先是在政治上,国会已经成立了,那么三权分立的另外两极,内阁和司法部,也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中央政府的各职部门,各地方的各级的行政机构也要进一步的建立完善,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机构,以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
而在军事上,现在国家统一己经完成,尽管在边境和海外地区战争还不会完全消除,但战争己不在是国家的主流,国内也己经进入和平时期,因此对军队、军务、军政等机构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完善,处理好军政,军队和各地方政府的关系,既要避免军队干涉国家政治,同时让军队在和平时期继续保持优良的作风,保障国家的安全,同时还要为收复边疆地区,和海外的扩张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经济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各级税收制度,商业税、农业税、工业税等税率都要合理制定,保证民众的生活,也要保障国家的收入稳定。
还有最后一项就是皇室的制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中国正处于一定皇权与议会权并存的阶段,互相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商毅在位的时候,当然可以较好的协调这些矛盾,一但商毅不在了,那就很难说,因此必须形成制度化,以后都按制度行事。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在新年以后进行,在国会正式成立之后,也完成了一件大事,商毅,各级政府部门,官员也就可以安心的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四章 后宫的政治(上)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2年)的大年三十,南京的皇宫里面充满了喜庆的气份,不仅仅是因为新年将致,而且今天得到了御医的确症,皇后叶瑶瑱和新纳的嫔妃紫玲珑双双都有了身孕,而在此之前,己经有了身孕的陈圆圆的预产期大约在三四月份,因此在新的一年时间里,皇室又将曾添新的成员。
商毅的这次北京之行,又收了一名嫔妃,其他的皇妃们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因为谁心里都清楚,皇帝纳新宠,是开经地义的事情,对此不能嫉妒,是这个时代的女子美徳之一,当然在商毅的后宫中,也确实没有善嫉的人,而且紫珑玲还顶着是叶瑶瑱的姐姐的名头,其他人也自然不能不卖叶瑶瑱几分面子,因此每个人也都对紫玲珑进宫表示了欢迎。
不过也有一些人在心里对商毅口味颇有些非议,一般来说,皇帝纳新宠,都是会选择年轻的女子,紫玲珑虽然说是相貌出众,但毕竟也是快三十岁的人,按这个时代的标准,差不多都可以算是中年妇女了,莫非皇帝有些特殊的喜好吗。
当然对紫玲珑刚一进宫,就被确定有了身孕,也确实让其他嫔妃们羡慕不己,有多少人是盼了好几年才等到怀孕的这一刻,而紫玲珑确是轻轻松松有了,人比人确实是不一样,但商毅的嫔妃中除了朱媺婕以外,其他人都己怀孕生产,因此众人也只是羡慕,但并不忌恨,而且紫玲珑也确实是八面玲珑的人,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和其他人都相处得不错,其他的嫔妃们也都觉得,这个刚入宫的新人确实还不错。
但紫玲珑毕竟是刚刚进宫,因此她在宫里的身份和两名朝鲜公主一样,暂时还没有封号,也没有独居一宫的资格,只能住在其他后妃的宫里,叶瑶瑱当然是希望把紫玲珑留在自已的坤宁宫里,于是两名朝鲜公主就搬出坤宁宫,去长寿宫和林凤舞住在一起。
现在商毅己经有了二位皇子和三位公主,但对于皇室来说,自然是子孙越多越好,因为可以保证皇室的后继有人,就算出现一二个意外,也还有足够的替补,因此在庆贺新年的晚宴上,众官员们也都纷纷向商毅道喜。
而且算起来,这是叶瑶瑱第二次怀孕了,有不少官员都希望这次皇后能够生下一个皇子,因为皇子多了,虽然是好事,但也容易造成众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甚致引起骨肉相残,虽然现在商毅还年轻,几位皇子也都还年幼,并不用急于确立太子,但按照传统的习惯,如果皇后生出皇子,那么几乎就是铁定的皇位继存人,那么其他的皇子也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
另外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皇后叶瑶瑱一直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商毅完成大业,一方面她睿智聪颖,确实有过人的才智,在商毅领军出征在外的时间,能够代替商毅主持大局,而另一方面,丝毫没有骄横之心,对待大臣和后宫的其他嫔妃,一向十分礼敬爱护,而且也不贪权势,并未借用代掌大权的时机,为自巳安排党羽,确实可以说是一位难得的贤明皇后,因此也深得到众官员们的爱戴,自然都希望皇后能生下皇子,直接继承皇位。
官员们的这层心思,商毅未必不知道,不过按照商毅的构想,帝国是实行宪制,君虚臣实,在自已这一代,就要定下这一个基调,因此谁继承皇位,都不可能改变,当然皇位继承制度,在将来也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明确下来,这样一来,也就没多少好争的了。
在新年晚宴之后,商毅回到坤宁宫,众后妃也聚集在坤宁宫里,陪商毅一起庆贺新年,按照传统习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是要守夜到子时以后,但现在皇宫里有三个人都怀孕,当然不能熬夜,而且皇宫里的小孩子也多了,都不能熬夜,因此众人只是欢聚了一下,然后就各自返回各自的宫里休息,商毅当然就留在坤宁宫里。
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只剩下叶瑶瑱和紫玲珑两个人,叶瑶瑱道:“哥哥,现在时侯还早,有些事情我还想和你商量一下,还有玲珑姐姐也留一下,我们一起商量!”
商毅点了点头,道:“有什么事吗!”
叶瑶瑱道:“这是哥哥登基之后的第二个新年了,算起来哥哥也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但现在后宫里,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份,凤舞她们几个虽然被封为皇妃,但毕竟都还没有封号,还有朝鲜来的那两个,虽然还没有临幸她们,但进宫也快一年了,不能还这么没名没份的,还有玲珑姐姐,现在也有身孕了,总不能也没有一个名份吧,因此现在也差不多该是时候了!”
紫玲珑笑道:“我才刚进宫没多久,而且孩子出世还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到是能够等一下,但其他人确实不宜拖得太久了,其实后宫的人也和官员一样,也都是需要一名份的,以前是因为国家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天下尚唯统一,还可以说等一等,但现在清廷已经灭亡,蒙古也巳经归服,天下都基本稳定下来,后宫也该封赏了,到不如趁着明天是新年,把后宫都封了吧!”
商毅听了也连连点头,自己确实有些只重视国事,而忽视了后宫,毕竟后院的稳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幸好是叶瑶瑱和紫玲珑及时的提醒了自已,因此道:“你们说得对,确实是我忽视万,那么你们看后宫的众人应该怎样策封才好呢,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个底稿了吧!”
叶瑶瑱微微一笑,因为皇后有管理后宫群妃的权力,因此策封其他的嫔妃,皇后确定也有发言权,这并不算越礼,因此叶瑶瑱想了一想,道:“按照眀朝的制度,皇后以下,有皇贵妃和贵妃各一人,但皇贵妃并非常设,因此这一次可以暂不设皇贵妃,只设贵妃!”
商毅点点头,他知道皇贵妃是明朝成化年间才出现的后宫称号,一般是封于后宫中最得宠尊贵的妃子,因为当时成化皇帝宠爱万贵妃,但皇后并无大错,不能轻易废换,只好弄出来这么一个皇贵妃的称号来,相当于副皇后,但明朝并不常设皇贵妃,有时还用作死去嫔妃的追封,后来到了清朝,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为顺治皇帝册封他所宠的董鄂妃,也使用了这一称号,此后也成定制,因此现在暂时不设皇贵妃,也说得过去。
于是商毅也笑道:“那么谁该当贵妃呢!”
叶瑶瑱道:“依我看来,凤舞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来她入门较早,而且娘家也为哥哥出了不少力,又是大皇子的生母,虽然是出身商人之家,但更能体现我朝四民平等的主张,亚妮也帮哥哥出了不少力,但终究不是中国人,而媺娖虽然是二皇子的生母,但却是前朝的公主,这个身份太敏感,既不宜太薄,也不宜太厚因此她们两人都不适合,最后还是封为皇妃,加个尊号!”
商毅也不得不赞用,叶瑶瑱说得,确实有道理,后宫有后宫的政治,也不能由自已的喜好乱封,现在商毅后宫的十分和睦气氛确实非常难得,但更要小心的保护这种气氛,由其是策封后宫这样的大事,往往都会成为后宫动乱的导火索,因此也要尽管做到公平合理。
确定后宫嫔妃的身份大体有三条,一是资历也就是入宫的时间,二是看是否有子女,有皇子最好,皇女其次,三是看出身娘家的势力和对国家的贡献,而这三点林凤舞无疑是都占全了,因此贵妃的人选当然就是她了。
叶瑶瑱接着又道:“还有圆圆和石姬两人,虽然以前她们都是侍妾,但圆圆入门最早,现在也有了身孕,而石姬以前主持南方的情报工作,也帮哥哥出了不少力,又是三公主的生母,因此虽然应该在媺娖和亚妮之下,但也应该封嫔,虽然说嫔在名议上,要比以前的妃要低了一级,但这次是有封号的,不仅正式,也同样可以独居一宫,其实更尊贵一些。”又指了指紫玲珑,笑道:“玲珑姐姐虽然也有身孕了,但毕竞进宫的时候太短,因此只能受散号了,就封为昭仪吧,还有媺婕也一样,她进宫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又没身孕,正好这样也可以和媺娖住在一起,好在是现在媺婕的年纪还小,以后还有时间提升!”
紫玲珑也笑道:“我没所谓,就算是只封个待选、贵人,但只要有你皇后这棵大树罩着,也没人敢欺负我的,而且我们还能够住在一起!”
叶瑶瑱笑了一笑,道:“至于朝鲜来的淑安和庆淑,先封为待选吧,等将来哥哥什么时候临幸了她们,再向晋升到昭容或昭仪,还有那个日本的什么公主,进宫以后,也和淑安、庆淑她们并列,这样的安排,哥哥觉得可以吗!”
商毅连连点头,叶瑶瑱这样的安排,确实是非常合理,不仅苻合每一个人的情况,也充份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利益,也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尽善尽美,因此也道:“好,我看这样的安排完全可以,明天就可以在宫里先公布出来,然后让内务府监造各人的印册,找一个好日子,举行一个仪式,正式册封。”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五章 后宫的政治(下)
叶瑶瑱接着又道:“册封就这样定下来了,还有就是在册封之后,哥哥也应该规定,后宫里的人员,最好再不要再经管外面的事情了!”
商毅怔了一怔,这才想起来,在自己的妻妾当中,以前除了叶瑶瑱代理朝政之外,还有林凤舞管着银行的事务,明石姬管南方的情报,陈圆圆管着宣传文化方面事情,每一个人都确实帮助商毅做过不少事情,后来明石姬怀孕之后,就把情报事务交出来,生下了女儿之后,也没有再接手,而现在陈圆圆也把自己手上的事情都推了,安心的在宫里养胎,这时手头上有外事的人,其实只有林凤舞,她还管理着银行的事务。
叶瑶瑱又道:“虽然这些年来,凤舞一值在为银行的事情操心,可以说银行的发展到现在,凤舞确实是功不可没,但如果还是由凤舞来继续打理银行的事务,就不合适了,而且现在银行的业务已经走上了正轨,凤舞也完全可以抽身出来了,交给别人,凤舞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应该会懂得这一点的,而由宫里不是成立了内务府吗,以后内务府的事情就交给凤舞来管吧,虽然说是大材小用了,但为了大局,也只能这样安排了!”
商毅也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应该让凤舞放手银行的事情!”
虽然商毅希望让自己的后妃们都有些事情可做,不致于每天都关在皇宫里,成为笼中雀,然后互相勾心斗角,但继续让林凤舞来管理银行,确实不合适了,因为现在银行是帝国的货币发行机构,控制着帝国的经济命脉,是一个及为重要的机构,理所当然的应该交给政府公职人员来管理,皇室最好还是从这里面抽身出来。
想了一想,商毅道:“内务府是皇宫的机构,并不算公职,凤舞辞去了银行事情之后,后宫就再也没有公职人员了,我想不如成立一个慈善会,主要付责救济穷苦、生活困难的家庭,上不起学的孩子,没有子女的老人、没有父母的孤儿,由你们来牵头,最好能够把其他大臣们的夫人都发动起来,资金一部份可以由宫里出,一部份可以向外界集资,接受捐款,名字就叫中华慈善总会吧,这样一来可以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二来你们也都有事可做,不致于每天都闷在皇宫里!”
这个想法确实有些出乎叶瑶瑱和紫玲珑的预料之外,不仅仅是因为商毅要成立中华慈善总会的构想,更为意外的是要给后宫的嫔妃们找一些事情做的想法,因为历代的皇帝从来都没有想过,给后宫的嫔妃们找事情做,按中国的传统,后宫的嫔妃唯一的任务就是伺奉皇帝,替皇帝生儿育女,至于关在皇宫里闷不闷,闲不闲,从来没有谁关心过。
当然叶瑶瑱毕竟和商毅做了近十年的夫妻,对他的思想十分了解,因此还好一些,但紫玲珑却是大为意外,因为过去她曽收集过许多有关商毅资料,自以为对商毅的性格十分了解了,但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收集的资料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对商毅的估计严重错误。
虽然紫玲珑当然知道,在早期的时候,商毅确实是任用过不少妻妾管事,但当时只是认为商毅是只信任身边的人,而没有想到别的,现在看来商毅和别的皇帝有很明显的不同,显然是从心里在为后宫的嫔妃着想,因此紫玲珑对商毅的看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以前只认为他是雄材大略的帝王,知兵善战的名将,现在才知道他居然还有这样细致柔情的一面。
叶瑶瑱沉思了一会儿,也点了点头,道:“成立中华慈善总会,这件事情很好啊,我看这是可以做的,别人恐怕也没有什么话说,玲珑姐姐看呢!”
听到叶瑶瑱问自己,紫玲珑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道:“这当然是好事,乐善好施的人,自然是谁都喜欢!”
这是商毅很早就有的想法,创办一个古代的红十字会似的慈善组织,其实像慈善会、救济会一类的机构,自古就有,但绝大多数都是民间创办,由官府出面的很少,更不用说是由皇宫出面,毕竟虽然在官方文章中常说皇恩浩荡,但事实上在广大百姓印像中,皇权都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威严、恐惧,就是不会有什么恩情之类,因此现在由皇室出面,创办中华慈善总会,不仅可以改善皇室在人们心目中的形像,拉近皇室和普通平民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新的皇室形像,同时也是为皇室建立一个好名声,得到广泛民群支持,获得人心的好办法。
见叶瑶瑱和紫玲珑都同意自己的意见,商毅也十分高兴,又道:“好吧,明天在宣布了册封之后,接着就宣布成立中华慈善总会,你们也一起商量一下,俱体怎样做法!”
这时紫玲珑忽然问道:“你打算把这个中华慈善总会弄成多大的规模,皇室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开支又是多少,一年又能够拿出多少钱来,皇室现在连内库都没有,这笔钱从那里出来呢!”
商毅也怔了一怔,这个问题他到还没有想过,在中国古代,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在名议上,是有明确区分的,前者就是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各地的各种税收,用于国家的诸项开支,而后者俗称为内库,收入来自于一部份国库的拔款,皇庄地租及各地岁贡,外藩进贡等,主要用于皇宫,皇室的费用开支。
当然在大多数时候,国库、内库的界限其实并不很清楚,皇帝可以直接向国库伸手要钱,而国库缺钱的时候,也可以向皇帝申请,启用内库的财产,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皇帝向国库要钱的时候居多,另外在内库缺钱的时候,皇帝往往也会巧立名目,随意堵加税收,如在明朝万历年间,皇帝为了扩充内库收入,派出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肆虐,一度也弄得天怨人怒。
因为现在帝国才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各项制度都还没有建全,因此国库和内库还没有明显的区分,皇室的开支仍然是从国库中支取,当然在皇宫里,也有一个自己的小钱库,也有一笔资金,但存放的只是国库拔款的余钱,和外藩送来的礼物,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内库。
叶瑶瑱点了点头道:“玲珑姐姐说得有道理,老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虽然现在皇室的开支并不大,去年一年的花费还不到四百万银元,但以后北京皇城的费用也要算入皇室的支出,宫里的人员也还会増加,皇室的机构建全起来,开支也会直线上涨,既然是这样,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把内库成立起来,确定皇室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免总是从国库里支取费用!”
商毅也点头道:“对,现在也确实是到时候了,可以把国库和内库分开,各行其道,而且以后皇室的开支,必须严格的控制在内库的范围以内,绝不能向国库伸手要钱,更不能乱立名目,征收税用!”
因为现在国会成立之后,国家増减税收,必须通过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