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乐又道:“我们蒙古军的长处在于灵活快速,可以日进数百里,一击不中,也可立刻远遁逃跑,而中华军的火器虽然厉害,但大多都是步兵,怎么也不可能跑得过我们蒙古军,因此我应以己之长,来克彼之短,不与中华军做正面交战,一面打击中华军的后勤补济线,一面以小股人马,侵扰袭击中华军,可战则战,不可战则退,使其疲于奔命,同时也可以消耗中华军的弹药,等中华军的弹药耗尽,兵力疲惫的时候,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就可以一战而胜了!”
乌克善也点了点头,道:“好,就这么办,立刻派人去打探中华军的运输队伍的行踪。”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六二章 察哈尔之战(五)
果然,就在随后的几天里,蒙古军就化整为零,分成了十个小队,不断的向驻扎在正黄旗察哈尔的中华军发动袭击。
蒙古军的小队以三五百人编组成一队,平时躲藏在正黄旗察哈尔附近的深山密林里面,遇到中华军的小股人马或者是巡逻队之后,突然杀出,打中华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但袭击得手,或是中华军有援军赶到,就立刻撤退,决不多做停留。
甚致是对中华军团级编制的人马,蒙军的小队都会看准机会,从侧翼,后面发动袭击,一但中华军的士兵反应过来,准备发动反击的时候,蒙古骑兵就立刻撤退,也把骑兵快速、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蒙古军的这种战术确实令中华军十分头疼,毕竞蒙古军都是骑军,来去如风,行动迅速而且蒙古骑兵确实都非常善于骑射之术,虽弓箭的射程不如中华军的火枪,但也是远程攻击的武器,而且射箭的频率也确实要比火枪快得多,因此一但等蒙古骑兵突击到了五十步以内的距离时,中华军就很难应付了,如果双方在这个距离对射,蒙古军并不落下风,而且有时蒙古军还会分成两队,一队在前方吸引中华军的注意力,等中华军列好阵式之后,另一路却突然的从中华军的背后杀出去,往往可以打中华军的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在最初的二三天时间里,蒙古军的袭击屡屡得手,连续袭击了中华军的好几个巡逻队,中华军一共阵亡了一百余名士兵。
但对蒙古军的这种战术,成进在出兵之前就有所预料了,因此也立刻做出了调整,命令各巡逻队在巡逻的时候都要加强戒备,由其是对山地、树林,更是要万分小心,一但遇到蒙古军的袭击,立刻在原地防守待援,而且不可只防一面,一定也要注意侧翼和背后。
同时成进也将两个骑兵团分成以营为单位,在正黄旗察哈尔附近寻找蒙古军的小队,一但发现了蒙古军的小队,就立刻进行围歼,因为中华军战马的的短途冲刺速度要比蒙古马快得多,因此只要是被中华军的骑军盯上,蒙古军就很难逃脱得了,而双方展开激战,中华军的骑兵们使用火枪的射程比蒙古军的弓箭远,还可以使用手榴弹炸,因此蒙古骑兵很难占得了上风,同时附近的步兵也会马上赶过来参战。
结果随着中华军加强了戒备之后,蒙古军的成功率就大大降低了,一方面是中华军以骑制骑,另外也因为蒙古草原上尽管也有山地和森林,但基本还是以平原为主,虽然说平原的地形确实有利于骑军作战,但也给蒙古的突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上中华军又普遍装配了望远镜,因此蒙古军往往离着还有好几百步,就被中华军发现了,可以从容的准备布阵。
而且中华军的火枪确实要比弓箭远得太多了,这是蒙古军的先天不足,基本是没有办法弥补得了的,因此蒙古军首先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够接近中华军,达到自己的射程以内,而在弓箭的射程内,如果再向前进一步,就会进入中华军的手榴弹的打击范围,因此蒙古军也确实是很难再得手了。
这样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拉距战,一直进行了十天的时间,而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中华军阵亡的人数达到了二百八十余人,己经超过了与蒙古军的第一战的阵亡人数,不过蒙古军也没有讨得多少好去,被中华军打死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人,因此就这样耗下去,中华军还是要比蒙古军占优一些,但这些战斗基本都发生在正黄旗察哈尔周边二十里的范围内,中华军并未向镶黄旗察哈尓发动进攻。
不过中华军虽然在战场上占优,但为此也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因为中华军是靠密集的火力来杀伤敌军,因此对付这种小股敌人的偷袭战术,是最消耗弹药的,有时放了几百枪,也消灭不了几个蒙古士兵,结果十天之后,中华军的火枪弹药己经只剩下三成左右,只够应付一场战斗的需要,而这一点也可以算是蒙古军的这种偷袭战术的成功之处。
但尽管如此,蒙古军的偷袭战术占不到便易也是事实,因此蒙古各旗主对现在的战局忧心重重,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有的旗主都已经想要打退堂鼓了,提议撤军,当然不能说是怕了中华军,而是说粮草接济不上了,不过这到也是实情,因为蒙古各部打仗,向来没有后勤补给一说,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耗了十几天的时间,出兵时带的五千多头牛羊,现在己剩下不足一千头,再加上少量的青稞面和马奶酒,最多也就只够五六天吃的,因此这时有人提议撤军,也算是合情合理。
硕塞、博洛、岳乐三人都知道,一但蒙古军一撤,察哈尔肯定是守不住的,而自己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决不能让蒙古军撤军,而且他们三人到底是是久和中华军作战,当然知道中华军一般随军携带弹药的数量,因此也基本可以推断出,中华军的弹药不多了,只要再消耗他们两三天,中华军的弹药就一定会耗尽,一但中华军的弹药用尽,那么战斗的局势也就将向蒙古军的一方逆转过去。
于是几人也极力的劝说各旗主,现在这个时候拼得就是双方的意志力,就看谁先挺不住,谁就输,因此一定要坚持下去,再坚持几天,战利就属于满蒙联军这一边的。
同时他们也极力威吓各旗主,不要以为撤走了就没有事,察哈尔是和三盟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一但中华军攻占了察哈尔,那么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不是昭乌达盟就是卓索图盟,当然他们也不忘也再度把中华军的凶残渲染了一番,中华军一但占领蒙古,将把所有的蒙古男人全都杀光,将草原开避成农田,妇女和小孩沦为汉人的奴隶,为汉人做牛做马,耕田拉犁等等。
不过这种洞吓到也有些效果,各旗旗主听了之后,也都免强打消了撤退的念头,仍然留了下来。
而就在这时,蒙古军也终于收到了消息,中华军的运输队从丰镇厅越过了长城,进入到察哈尓地区。
硕塞、博洛、岳乐三人听了之后,立刻向各旗主建议,无论如何,也要截断了这支运输队,使正黄旗察哈尔的中华军无法得到补充,否则蒙古军将必败无疑,而相反,如果蒙古军能够截断这支运输队,那么中华军的弹药耗尽之后,蒙古军也就可以一举扭转局面,彻底击败中华军。
而乌克善听了,也意识到这一次成败的关建也就在此一举了,因此当机立然,马上下令,将出动大军,一定要截下这支运输队,而其他各旗主虽然也都心怀鬼眙,但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轻重缓急,于是也都赞同乌克善的决定,同意出兵。
乌克善也立刻调兵遣将,这一次哲里木盟将出动一万骑兵,昭乌达出动三千骑兵,索卓图盟出动二千骑兵,而清军将出动五千人马,其中有二千骑兵,另外三千虽是步兵,也人人配一匹战马代步,这样共计出动二万兵力,而且乌克善、满珠习礼、温布、固噜斯奇布、玛济克、硕塞、博洛、岳乐等人也都悉数出战,只留下察罕、索纳穆带领余部守卫镶黄旗察哈尔。
于是众人率领着大军,从镶黄旗察哈尔出发,一路向西南行军,绕过了正黄旗察哈尔,直奔向丰镇厅方向而来。
中华军的这支运输队正是北京军区十八军第五、十九旅和一个骑兵团组成,这一次携带着基本都是弹药,只有少量的粮食,一共有火枪的弹药三百余万发,各种火炮的弹药五万余发,一共装了八百余辆大车,随行的押送人员约有二千人,好在是现在中华军的运输车辆都是使用的四轮马车,在畜力相等的情况下,装载量増大了近一倍,否则所需要的车辆还要更多,而且蒙古草原的地势也较为平坦,也比较适合这种四轮马车行走。
十八军的军长黄绳武也深知自己这一次运需的责任重大,因此也不敢大意,在大军行进的途中,也把骑兵团分派出去,在前后左右四方打探敌军的动向。
因为带着许多车仗,人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一天也只走了五十余里的路程,虽然明朝没有在长城以外修筑官道,但来往出入长城的人多了,也踩出了一条路来,因此在出了丰镇厅之后,人马车队沿着大道向北行进,过了太仆寺牧场之后,正式进入了察哈尔地区。
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车队到达了奇尔泊的南岸附近,远远的都可以看见奇尔泊一片蔚蓝的水面,只要绕过了奇尔泊,沿着七金林河前进,大约还有两天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正黄旗察哈尔了。
但就在这时,黄绳武收到了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在西北方向发现了大股的蒙古军人马,正向自己的车队冲杀而来。
好在是在出发之前,黄绳武就己经预科到了,这一路上决不会平静,因此也早有思想准备,于是立刻下令,命车队加速进行,赶刦奇尔泊边去,背水结阵,拒敌蒙古军,同时又命人飞马赶到正黄旗察哈尔去,向成进求救。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六三章 察哈尔之战(六)
奇尔泊是蒙古中南部的一个淡水湖泊,北魏时称为南池,金代称为白水泊,明代早期称为集宁海,因为清代在正黄旗察哈尔辖境内,因此又改名为黄旗海,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到后世。
奇尔泊湖面大体呈一个不规则倒三角形,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6-9公里,湖面的总面积约为110平方公里,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周边的大小十九条河沟,湖里所产的鲫鱼美味可口,为塞外著名,因为这里湖河交汇,水网密集,因此沿湖周边的水草十分丰盛,是蒙古察哈尔部的主要放牧地点。
黄绳武选择在奇尔泊边驻守待援,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水源丰富,不仅可以解决全军的饮用水,而且随军携带的都是火药,因此在靠近水源的地区驻扎,当然也就安全得多了。
现在中华军车队的位置离奇尔泊只有二三里的路程,因此黄绳武下令之后,人人加紧,推车打辕,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奇尔泊边。
而这时只见西北方向尘土飞扬,蒙古军己经出现在中华军的视野中了,而现在挖战壕构筑防线已经是来不及了,因此黄绳武又立刻下令,背湖列阵,由两个旅的士兵组成一个半圆阵,并且将一部份车辆上的货物卸下来,以每十辆车为一组,散放在半圆阵的外围,充当掩体,骑兵团的士兵充当预备队,而付责赶车的车夫等随行人员则在半圆阵的中间,铲土填袋,准备筑建防线。
中华军的阵式刚刚摆好,满蒙联军就赶到了奇尔泊附近,远远的扎驻了人马,不过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满蒙联军可不敢再靠近中华军的阵地,离得大约有七百余步远就停上,当然在这个距离上,很难看得清中华军阵地的详细情况,好在是硕塞、博洛、岳乐等人手里都还有几架单筒望远镜,也送给各旗主一人一个,因此大家也能看清了。
见中华军己经列好了阵式,乌克善不禁又有些犹豫起来,毕竟有了上一战的教训,乌克善心里也有点没有底,而硕塞、博洛、岳乐等人可是知道的,其实现在中华军根本就没有组建好阵地,因为战壕没有挖,也没有垒好土砂袋,因此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抓紧进攻,一但等到中华军把阵地组建完成,想要再攻破中华军的防线,可就是难上加难了,这种战例,清军己经印证了无数次的。
于是三人也力劝乌克善,现在不可迟疑,赶紧下令进攻,趁着现在中华军的阵地还没有组建好,一举攻破中华军的防线。
乌克善也知道,现在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因此也把牙一咬,决定马上开始进攻,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公证,第一批的进攻兵力就从哲里木盟出,调动了两千骑兵,向中华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
果然,就在骑兵进行到距离中华军的阵地还有约四百步的距离时,中华军的第一轮打击开始,因为蒙古军是对一个点发动进攻,因此能够开火的火炮并不多,只有二十余门,但这也够蒙古军受的,一门一门火炮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将炮弹射落到蒙古骑军的阵列中,或者是在行进的道路上。
“轰!!轰!!轰!!轰!”
距烈的爆炸声响起之后,在炮弹落下的地点,蒙古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战士的惨叫和战马的悲鸣也不断的发出。
而在后面观战的蒙古各旗旗主也看得惊心动魄,原来中华军的火炮真的能够打得这么远来,毕竟听别人说是一回事,而自已亲眼看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有硕塞、博洛、岳乐不动声色,因为这种场面他们早就己经见惯了,同时对各旗主的惊愕表情还有一点鄙视,这算什么,中华军的厉害还在后面。
不过中华军的新型迫击炮虽然打得远,但由于炮弹小,因此杀伤力并不大,主要是对蒙古军造成的心理威摄力大,二十几门火炮对蒙古军造成的打击并不大,一颗炮弹最多也就炸到二三个骑军,而且由于这个时候战马只是小步碎跑,速度并没有起来,前面的骑士倒下之后,后面的绝大部份人都能够及时的躲开,不会被绊倒或误伤自己人。
因此蒙古骑军冒着炮火,继续进前,而且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着,战马由小步碎跑逐渐变成了大步快跑,同时阵形也开逐渐扩散开,就像一张大网一样,越散越大,这也是蒙古军在听从硕塞等人的意见之后的改变。
但就在这时,中华军的火枪开始射击,顿时枪声密集,如同爆豆一样,而且一阵接着一阵,几乎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而蒙古骑兵的伤亡也猛然骤加,不断的有人马中弹倒地,而在奇尓泊边的草地上,转眼之间就躺满了蒙古士兵和战马的尸体。
而在中华军的猛烈火力打击下,蒙古骑军的进攻只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再也支持不下去了,剩余的骑兵纷纷拔马回撤,第一轮进攻很快就这样被打退回来,而蒙古军退回本阵的,只剩下一半的人子。
不一会儿,刚才还枪炮轰鸣的战场上一下了安静了下来,在硝烟尽散之后,只留下了满地的人马尸身,还有几匹无主的战马,在战场上四处的游荡,除了不时还可以听到一些重伤未死的战马发出的凄凉悲嘶之外,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因为蒙古军的旗主士兵们几乎都被吓傻了。
乌克善、温布、固噜斯奇布等人这时都是脸色惨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和中华军打过了一仗的满珠习礼和玛济克也好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只是中华军的一个团,而现在是两个旅,战斗的规模扩大了好几级,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过了好一会儿,温布才颤声道:“这……这实在是太厉害了……太厉害了……”
而固噜斯奇布也道:“没…没有用了…我们根本不可能战胜中华军的,撤退吧,我们根本不可能嬴!”
乌克善虽然没有说话,但也同样连连摇头,而满珠习礼和玛济克也是一言不发,硕塞、博洛、岳乐则面面相觑,蒙古人还说自己,他们才真的是胆小如鼠。
其实这也不能怪蒙古人太胆小了,实在是中华军的火力太可怕,如果说在清廷第二次南征直到清廷灭亡,中华军的火器大体等于拿破仑战争时候的水平,那么在全部换上了线膛枪之后,至少中华军的火枪水平实际己经达到了欧州十九世纪中前期,也就是鸦片战争时候的水平了。
而且中华军的的武器提高,也是有一个过程,在刚刚开始的清军交战的时候,中华军甚致还使用过一段时间的火绳枪,然后才过渡到燧石打火式燧发枪,再到火帽撞发式燧发枪,才到现在的线膛枪,正是因为在逐步提高,因此清军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到了双方交战后期,清军也开始学着使用火枪,使用新战术,这也拉陇了双方之间的武器距离,清廷中原大战的失利,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整体实力不足,还有就是战术落后,而武器上虽然也有差距,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因此尽管清军也知道中华军的火器厉害,但也从来没有被吓成这个样子,连信心全部都丧失了。
但蒙古人一上来,就是面对着中华军的最高水准,中间毫无缓冲和过渡,要知道现在的蒙古军还是一个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除了少数人见识过一些老式的火绳枪之外,绝大多数的蒙古士兵听都没听,这一点连当初的清廷都不如,就像是让一个围棋初段者去和九段高手下棋,当然步步受制,没下几手之后,一下子就信心全无,根本就没得比了。
当然在另一方面,现在的蒙古也早不是当年成吉思汗那个时代的蒙古,现在的蒙古军,也不是当年横扫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古军了。
而战斗才刚刚一开始,蒙古各旗旗主都被中华军的火力给吓住了,硕塞、博洛、岳乐也都又急又恨,硕塞忙道:“卓哩克图亲王,现在只能进,不能退,应该立刻下令,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而且这一次出动大军,全方位进攻,一定能够攻破中华军的阵地的!”
博洛也道:“是啊,各位旗主,胜负成败就在此一举了,正黄旗察哈尓的中华军一定会赶来救援这支中华军的,到了那时,别说让中华军得到这一批物资,连我们都会遭到中华军的前后夹击,这一战将必败无欵,因此现在我们只有拼力死战,全力进攻,突破中华军的防线,一举击渍这支中华军,销毁这批物资弹药,才有取胜的机会,否则……”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温布打断道:“够了,现在还能再打下去吗,我们怎么可能打得嬴中华军呢,难通要让我把昭乌达盟的勇士全都死在这里吗!”
固噜斯奇布也连连点头,道:“就是,说什么也不能再打下去了,如果要进攻的话,你们去进攻好了,我可不奉陪了!”
温布马上道:“对,我们走,我们走,就死让你们去送死去!”
乌克善一看快说僵了,也赶忙过来打圆场,道:“扎萨克多罗郡王,多罗杜棱贝勒,你们又何必这样呢,我们先收兵,然后再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说着乌克善又立刻下令收兵,而硕塞、博洛、岳乐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跟着一起收兵回营,去从长计议。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六四章 察哈尔之战(七)
来势凶凶的蒙古军只发动了一次进攻,就收了兵,一付虎头蛇尾的样子,也让中华军的主将黄绳武觉得莫名其妙,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满蒙联军这里怎么了,难到说是还有别的阴谋吗,因此黄绳武也不敢大意,仍然命令士兵们严守阵地,小心戒备。
不过满蒙联军停止了进攻,对中华军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阵地,于是黄绳武又命士兵们轮流工作,连夜抢挖战壕,垒泥袋,建立阵地。
中华军是在中午到达奇尓泊边,结果整忙了一个下午加一夜,总算是把阵地建了起来,因此黄绳武这才完全放了心,现在中华军弹药粮草充足,阵地也建好了,就是守上一个月也不成问题。
不过让中华军觉得意外的是,就在第二天整整一天的时间,满蒙联军都没有向中华军的阵地发动进攻,这也让黄绳武觉得十分奇怪,满蒙联军这是打算干什么呢,难到是准备用围点打援吗,这到也有可能,因为这可是中华军惯用的战术。
但黄绳武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因为从战略目地上来说,满蒙联军应该是想袭击中华军的运输队,使驻守在正黄旗察哈尔的中华军得不了支援供应,弹尽粮绝,而不是借围困运输队,诱中华军出击,歼灭中华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草原地势平坦,也不适合打伏击战,另外蒙古军是全骑军,在兵力上并不占优,也不可能围住一方,然后再去进攻另一方,这样反而会造成自己的兵力分散。
只是满蒙联军不动,中华军当然也不敢轻举妄动,因此黄绳武也只能在阵地里耐心的等着援军到达。
就在第三天一早,天还没有全亮的时候,黄绳武就被卫兵叫醒,原来是成进派来了一个传令官,向黄绳武下达了急令,命他立刻带领运输队出发,赶到镶黄旗察哈尔去,因为中华军己经出兵,去进攻镶黄旗察哈尔,因此要把弹药赶紧送过去。
黄绳武也听得云里雾里,怎么成进一下子就要去进攻镶黄旗察哈尔,当然从用兵之道上来说,这也可以算是围魏救赵之计,满蒙联军来袭击运输队,那么中华军就趁虚去进攻满蒙联军的老剿,到也不失为一条妙计,但为什么还要自己把弹药赶紧送过去,现在自己不是被满蒙联军围攻吗,又怎么把弹药送到镶黄旗察哈尔去呢。
因此黄绳武也不禁道:“那么我们这里的敌军怎么办呢!”
传令官道:“黄军长还不知道吗,满蒙联军昨晚就己经撤退了,成司令决定立刻追击,马上向镶黄旗察哈尔发动进攻,因此才请黄军长赶紧把弹药送去!”
黄绳武听了之后,虽然弄明白了成进的意图,但又有些找不到北,原来满蒙联军己经撤退了,那么他们这次出击是来裘击自己的运输队是干嘛来了,打酱油吗。
————————————
原来满蒙联军收兵之后,回到大帐营里就吵了起来。
以温布和固噜斯奇布为首的一批蒙古旗主都坚决主张,中华军的火枪实在太厉害了,再打下去将必败无疑,因此决不能再与中华军交战,必须立刻撤军,当然温布和固噜斯奇布所说的撤军,可不是指撤退回镶黄旗察哈尔去驻守,而是从察哈尔撤退,回到各人的盟旗去。
而两人的主张也得到了相当一部份旗主的支持,因为这一次和中华军交战之后的结果实在是太让人震憾了,毕竟双方在武器上表现出来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又有前面全面价绍,因此每一个旗主心里都明白,蒙古军根本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当然谁也不想与一个根本就无法战胜的敌人做战。
尽管硕塞、博洛、岳乐等人再三劝阻,软磨硬泡,又搬出了中华危险论,但这一次各旗主已经不吃这一套了,温布也不想和他们继续委之以蛇,就直接了当就直出,中华帝国是与清廷有怨仇,但与蒙古各旗无关,蒙古各旗没有必要被牵扯汉满的恩仇中来,因此蒙古各旗完全可以和中华帝国讲和,最多也就和向清廷称臣一样,再向中华帝国称臣也就是了,中华帝国未必就会和蒙古各旗为难,就算中华帝国真的不想放过蒙古各旗,那么自己就举族向北迁移,打不过中华军,难到还躲不起吗。
听温布说出向中华军投降,硕塞、博洛、岳乐当然怒气冲天,立刻指责温布的行为是背叛了大清,背信弃义。
而既然撕破了脸,温布也不客气,马上出言反击,声称现在大清早就亡国了,还谈什么背叛不背叛的,再者说了清廷是满人的国家,自己是蒙古人,凭什么要为大清尽忠,谁力量强,谁本事大,咱们就听谁的,降清、降中华帝国都一样。
结果双方当然是越说越僵,甚致都到了拔刀子动武的地步,整个大帐里也立刻剑拔弩张,杀气腾腾,但等拔出刀来之后,硕塞、博洛、岳乐才发现,在场的十几名旗主竞有七八名都拔刀指向自己,而支持自己这边的,一个都没有,没有拔刀的人只有乌克善、满珠习礼和三四名科尔泌部的旗主,因此硕塞等人心里顿时也凉了半截,知道动武也讨不了好去,只好看向乌克善。
在刚才的争吵中,乌克善和满珠习礼兄弟一直都沉默不语,从他们心里来说,当然是想支持清廷,与中华军为敌的,但现在的形势十分明显,中华军的火枪实在是太可怕了,蒙古各盟旗根本就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善、满珠习礼也不得不为自已考虑,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族人考虑,当然也不想和中华军再打下去了。
但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最坚定的支持清廷,力主与中华军为敌,现在让他们突然来一个大转向,这弯一下子当然是转不过来,因此也只好沉默不语,希望其他旗主能够说服硕塞等人。
不过现在双方都说僵了,快打起来了,两人当然不能再保持沉默了,赶忙来打圆场,好说歹说,总之都是什么大敌当前,不能内哄等话,有话好好说,大家好商量。
哲里木盟是蒙古各盟中实力最强的,温布等盟旗主也不能不给乌克善几分面子,因此也把刀都收了起来,而硕塞等人力单势孤,也正盼着有个人来打圆场,见对方首先退让了,也都把刀还鞘,然后大家听从乌克善的意见,坐下来好好说。
但到了现在这一步,也没什么好商量的,温布、固噜斯奇布等人都主张撤退不打,而乌克善和满珠习礼对此也不置可否,实际就是默许了,因此硕塞、博洛、岳乐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管不住各旗主。
不过谈到了是否向中华军投降的问题,硕塞、博洛、岳乐仍然居理力争,竭力阻止各旗主向中华军投降,毕竟撤退还好说,大家还都是栓在一起,那怕是蒙古人为了躲避中华军,举族北撤都可以,自已还能跟着一起走,一但有人向中华军投降了,就会立刻引发连锁反应,而自己也就在草原全无立足之地了。
乌克善又怕双方再说僵,因此也提议,现在不如先撤军回到镶黄旗察哈尔去,致于投不投降中华军,事关重大,等稍后再议。
这个建议到是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毕竟撤军是大势所趋的,而且温布、固噜斯奇布等人虽然叫嚷着投降,但也对中华帝国是否真的接纳蒙古各旗,也心存疑惑,如果退回到镶黄旗察哈尔去,和驻守在那里的其他各旗旗主一起商议,再作决定。
就这样各方总算是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于是乌克善也立刻下令,拔寨起兵,返回镶黄旗察哈尔去。
而就在这时,驻守在正黄旗察哈尔的中华军也已经收到了消息,现在中华军也正等着这一批物资送到,因此在得知运需队遭到了满蒙联军的袭击之后,成进也不敢大意,立刻亲自带领第一军的一师、二十九旅和两个骑兵团,赶来救援。
结果双方正好在途中相遇,不过正黄旗察哈尔在奇尔泊所正北方,而满蒙联军的撤退方向却是西北,因此双并不是直接碰头,而且在斜刺里相遇。
虽然是和敌军意外相遇,但中华军当然不会放过满蒙联军,因此立刻向满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