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木林)-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吴三桂决定倒卖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时候,他父亲吴襄以及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中,而郑成功在投投商毅举兵抗清的时候,的郑芝龙及全家现在则被清廷软禁在北京。只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一片石之战前,李自成认为,招降吴三桂无望,早己将吴襄全家杀光了,而现在清廷还希望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才暂时留住了郑芝龙这一命,但要杀郑芝龙,随时都可以动手。

正因为如此,墨经纬才认为,周少桓在举兵反叛时候,也绝不会顾忌自己的父亲、岳父的关系,毕竟从周少桓所处的局面而言,和吴三桂、郑成功十分相似,如果顾忌自己的父亲、岳父、家人,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也自投罗网,陪着家人一起死,相反如果不顾家人,还可以找诸如“留下自己一条命,为全家报仇”等借口来搪塞。还是那句话,换了墨经纬自己,是一定会这么来做的。

当然另外墨经纬也相信,就算周少桓会有所犹豫,而且商毅也会尽力争取周少桓,但紫玲珑一定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安排,在周少桓的身边,已经布下了这一颗棋子,来引导周少桓的行动,只等着发挥作用的时机,因此也可以说,周少桓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就算商毅现在识破了紫玲珑的计划,也是没有用的。

而一但周少桓真的举旗反叛商毅,虽然没有直接杀死商毅那么理想,但却要比商毅猜疑周少桓,甚致是杀了周少桓要好得多。毕竟后者只能使南京政府产生动荡,虽然动静也不小,但以商毅的威信力和手段,一定会尽量降低危害程度,清廷最多只能得到一年的喘息时间。而以目前南北的实力对比来说,一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清廷扭转局面。何况商毅也不会让清廷过好这一年,发动北京暴乱的手段,墨经纬也早领教过了,而在这方面,清廷也确实留下了太多的空子可钻。

但如果周少桓在山东反叛,那就不同了,商毅必然会先解决山东的问题,肯定没有精力再向清廷发动进攻了,清廷也将赢得大量的时间,尽管以山东的力量,是无法与南京相抗衡,但如果清廷再参与进来,联手周少桓共同对付商毅,则完全有能力和商毅相抗衡了。虽然说不能一举击败商毅,扫平江南,但维持南北对持的局面,是完全做得到的。

而且除此之外,清廷从中仍然是受益甚多,首先解除了京师的危胁,而且没有了登州这个海上中途站,中华军海上进攻的危胁也会减少许多,如果能够通过山东,才获得一些中华军的枪炮制造技术,再继续训练新军,假以时日,也不难训练出一支不逊色于中华军的军队出来,到那时鹿死谁手,还真的未必可知。

因此墨经纬也不禁由衷道:“玲珑,我确实服了你了,这样高明的后手,也只有你能够想得出来,我是甘拜下风了。”

紫玲珑嫣然一笑,道:“是吗?能让你甘拜下风,那可真不容易啊,我到要看看,商毅还能有什么办法,来破解这个局。如果这一次还能被他化解的话,那么我就真的认命了。”

————————————

正如紫玲珑所说,现在商毅面对这样的局面,确实有一些束手无策。

李松晨的一句话,也使商毅豁然开朗,从自己收到南京发来的这份情报开始,这就是一个局中之局,而最主要的目标,是策动周少桓反叛。

但虽然商毅现在已经完全弄明白了清廷的整个计划,却非常可悲的发现,自己化解清廷这一次阴谋的办法并不多,以前商毅虽然也能够看出,清廷的目地是离间自己和周少桓,但却以为是以自己这一方为主,因此商毅也认为,只要自己不上当,周少桓那一边就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现在发现清廷的目标实际是放在周少桓身上,商毅的心里也第一次发现,这回确实没有把握了。

尽管商毅并不怀疑周少桓对自己的忠心,但这一次清廷的计划确实太巧妙了,尽管这个设计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因为它妙就妙在把人性的因素考虑在里面,就算自己能够识破,而周少桓也知道自己冤枉,但也很难再产生互相信任,在当前的情况下,没有得到相当的安全保证之前,自己决不可能冒然去济南,而周少桓恐怕也不敢轻易的来青州,因此这样看来的话,几乎就是无解的。

事实上商毅也确实想过,假如自己和周少桓换个位置,恐怕自己也会有八成以上的机率,会选择反叛,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极微的概率上,这就是人性。

周少桓背叛的后果,商毅心里当然十分清楚,自己将彻底失去眼下的大好局面,以后再想取得目前的优势地位,恐怕就很了,因为清廷决不会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拉陇周少桓,而周少桓为了生存,也一定会选择和清廷合作。也许中国的局面也就又一次陷入南北对持,或是长时间的分裂中。而自己全面和世界接轨,走向海外的计划,甚致是改造中国社会的计划,也将被迫无限的推迟,甚致是取消。

那么这个局面难到就真的一点化解的办法也没有了吗?因此商毅也非常少有的陷入了沉思中,而李松晨和吴亮见商毅一直在沉思不语,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极为重犬,不敢打扰他,因此都悄悄的退了出来。而商毅居然一点查觉也没有。

严格来说,商毅的政治能力和他的军事能力相比,要逊色得多,只能算是正常水平,并不算高明,只是和这个时的人相比,他要多了近四百年的政治经验和手段,也不会拘泥于道徳观念,同时身边还有叶瑶瑱帮他,另外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在御下服众方面,商毅虽然也用过一些小花招,但一般来说,还是坚持着用人不疑的原则,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威信力和相对公平的制度来维系,另外还有就是利用抗清作号招,来维持着部下的忠诚度。并没有釆用中国传统的什么收压人质,派遣监军的方式,因为方法是以牲牺军队的战斗力为代价的。当然随着南京政府的势力不断扩大,已经具备统一天下,建立新朝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一些有私心的人,也不会轻易选择背叛。

只是面对现在的特殊局面,商毅也发现自己能用办法真的不多,又努力回想自己所知的历史反叛的事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思路,但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思考,想了十多个例子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而且现在叶瑶瑱也不在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尽管说叶瑶瑱不能为自己做决定,但也总能提供一些参考意件来。

当然按李松晨所说,现在马上起兵,逃回南京去,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商毅也知道,这样一来,自己和周少桓之间将彻底决裂,因为在事实尚未有结果之前,自己就已经离开山东,返回南尗,只会让周少桓感觉到不受信任,以后恐怕再做任何的努力都没有用了。

但留在山东,自己也确实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来,而且也同样面临着可能的危险,因此这时商毅也觉得左右为难。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在不知不觉中,巳经到了下午,商毅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最忌会的就是优柔寡断,拖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做出一个决定来,哪怕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也比什么都不选要强。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商毅的心里也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决定还是尽量再做一次努力,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怕是最终周少桓还最选择了背叛,但自己也努力过了。而且山东叛乱,对自己也不是致命的,当初南京失守以后的局面,比这可是要艰难得多,自己不是也抗过来了吗,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六十章 局中之局(三)

济南与青州相隔只有二百余里的路程,按照以往的习惯,周少桓身边山东的封疆大吏,理应真自到日照去迎接商毅的一行,才能表示出自己对商毅的恭敬和忠心,但现在正是战时,而济南又是第一线,周少桓自然不能轻易离开;商毅当然也不在意这种形式上的恭敬,因此按照商毅的行程计划,和山东方面的接待安排,周少桓都是留守在济南,等候商毅的到来。而由唐镇代替他在穆陵关迎接商毅的一行。

周少桓在济南也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工作,只等着商毅到达济南。但就在这时,青州发生的商毅在馆驿中遭到袭击的事情也逐渐传到济南,当然既然是传言,自然也就会有多个版本,众说不一,但有几点却是所有版本都是一致的,一是在这次青州的袭击事件中,出现了许多对周少桓不利的证据;二是商毅已经认为,这次袭击事件,是由周少桓策划布置的。

而其他的就什么都有了,有说商毅受了重伤,有说商毅已经遇刺身亡,也有说商毅这时已经离开了青州,返回南京,还有说商毅正准备派人到济南来捉拿周少桓,在青州的周世奇和唐镇,都已经被商毅抓起来了。

虽然周少桓一开始并不太相信这些流言,但连续三四天时闸,流言越传越多,而且按预定的计划,商毅的一行人马,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到达了济南,但现在还不见踪影,也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这至少说明,商毅的一行人马,确实是出现了意外的事故。另外就在今天,从一些由青州赶到济南的商人、脚夫、车主等人口里也得到了证实,商毅在馆驿中遭到袭击的流言,确实是真的。

不过对于那些对自已不利的流言,周少桓到真没太在意,一来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做过事情,问心无愧;二来周少桓也相信商毅,会秉公而断;三来是周少桓也认为流言往往是夸大其辞,并不足信。但如果商毅遭到袭击是真的,那么周少桓做为山东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自然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周少桓也立刻招集留守济南的高级军官开会商议,济南方面应该怎样应对目前的局面。

众人一致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立刻了解清楚,在青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商毅遭到袭击的经过如何,商毅现在的安全情况,以及部队的损失,还有就是对济南的下一步指令,商毅到底还来不来济南了。周少桓对此也没有异议,立刻决定,派出第四军二旅,立刻赶去青州,了解情况,如果商毅平安无事,则留下来保护商毅。如果有其他事故发生,则立刻通告到济南来。

散会之后,周少桓也回到自己的府邸,心里也颇不安宁,毕竟商毅在自己管辖的地方出了事情,这是可以确定的事实了,另外周少桓也同样但心自己的父亲和岳父的安危,他的妻子唐绢见周少桓回府以后,一直愁眉不解,长吁短叹,也赶忙带着儿子周嗣继出来,道:“相公,看你愁成这个样子,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周嗣继也拉着周少桓的衣角,道:“爹爹,嗣继要爹爹抱抱。”

这时周少桓已娶了一妻两妾,生有一男一女,唐绢所生的周嗣继是长子,今年已经四岁了,另有一个女儿周雯,是一个妾室所生,才刚刚一岁。

周嗣继长得到是十分活泼可爱,如果是平时,不管周少桓心里都多烦躁,见了儿子也会笑一笑,然后抱着儿子亲一亲,逗他玩一玩,但今天却全然没有那个幸致了。只是苦笑了一声,拍了拍儿子的小脑袋,正要说话,就在这时,家人进来报告,副官周元辉求见。周少桓听了,也立刻让人去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周元辉进来,见了周少桓,施了一礼,道:“大哥。”又对唐绢道:“嫂子。”

周元辉也是周氏的宗族,算是周少桓的一个远房叔伯兄弟,为人到是颇为精明,现在的军衔是中尉,担任周少桓的副官,他的年纪要比周少桓要小两岁,因此在私下里,叫周少桓为大哥。

唐绢也向周元辉还了一礼,笑道:“元辉这时来,一定是有事,你们先聊,我带嗣继去准备午饭,等一会吃了饭再走吧。”

周元辉赶忙道:“有劳嫂子了。”

唐绢母子离开之后,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周少桓这才道:“元辉,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周元辉道:“大哥,就是刚才开会的事情,只是在会上当着那么多人,我不好说,现在只有咱们弟兄两,我才能对你说出来。”因为他是周少桓的副官,有资格傍听会议,但没有发言权。

周少桓到并没有在意,道:“你有什么说,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周元辉把声音稍稍压低,道:“大哥,这回你可危险了,弄不好身家性命可全要搭进去了,做弟兄的可不能不提醒你呀。”

周少桓道:“大王在山东遇刺,我确实有失职之罪,但最多也不过降职削官罢了,至于身家性命,你也说得太玄乎了吧?”

周元辉道:“大哥,你也太大意了,难到你没有听说吗?现在都谣传这次刺杀大王的行动,是你安排的,就是想取靖北王而代。”

周少桓摇了摇头,道:“这些不过都是流言而己,我又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元辉也有些着急了,道:“我的大哥,你难道就没有想一想,无风不起浪啊,万一流言是真呢?”

周少桓呆了一怔,这才有点会过意,其实周少桓也是非常精明的人,但一来是他挂记着商毅、周世奇、唐镇等人的安危,二来又觉自己根本没做过,因此也坦坦荡荡,并没往心里去,但被周元辉这一提酲,也终于有所发觉,这些流言确实是对自己不利。

周元辉见周少桓的注意力终于被引到这些流言上来,立刻又道:“大哥,靖北王在你的辖区遇刺,而现在有不少的证据都证明,这次刺杀行动是由你指使的,而且证据确凿啊,假如以后真的落实到了你的身上,这可就是抄家灭门的死罪啊。”

周少桓这才有些意识到,自己似乎是落进了一个圈套里,周元辉所说,可并不是没有道理,因此迟疑了一下,道:“靖北王英明神武,而且处事向来公证无私,我看他必然会秉公而断,绝不会让我无罪受罚。”

周元辉道:“大哥,我知道不是你,你也知道不是自己,但有什么用呢?我也相信靖北王向来公证无私,但现在证据都十分眀显了,刺杀靖北王的人使用的是咱们山东军区的武器、穿的是咱们的军装,人都招认是你派遣俯,就算你确实没有做过,但是空口无凭,你让其他人怎么相信你呢?如果换了是你来当这个主审官,你会认为这是有罪还是无罪呢?”

周少桓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股寒意,仔细一想,这确实没有错,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已经把自己吃得死死的,就算商毅给自己辩解的机会,但自己根本就没有辩解的余地,正如周元辉所说,如果自己是主审官,恐怕也会认为自己有罪,那么这个图谋不轨,刺杀君主的罪名,自己恐怕是背定了。

想到这里,周少桓的身体也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后果确实是不堪设想,抄家灭门,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分明就是冤枉的,就这么被定了罪,怎么也不能甘心。

周少桓的反应也都被周元辉看在眼里,心里也十分高兴,又道:“大哥,现在能够救你的,只有一个办法了……”

说到这里,他故意的停了一停,而周少桓立刻追问道:“什么办法?”

周元辉凑到周少桓的近前,故音压了声音,道:“造反。”

周少桓的身体一震,脸色也变得惨白起来,道:“你说什么?”

周元辉把两手一摊,道:“大哥,靖北王绝不会放过你的,除了造反以外,你现在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周少桓下意识的摆了摆手,道:“不,不,这绝对不行。靖北王对我,还有我们周家有天高地厚之恩,我宁死也不会背叛靖北王。如果这次靖北王一定要杀我,那我就以死相报吧。”

周元辉道:“大哥,如果事情是你做的,挪么就死了也就认了,但分明不是你做的,这样死个糊里糊涂,难道不冤枉吗?再者说了,你到是以死报达靖北王的知遇之恩,这到也没什么,但你也要为嫂子,还有嗣继想一想,嗣继才四岁啊,你忍心让他也陪你掉脑袋吗?”

提了妻儿,周少桓心里也不禁颤动了一下,至少在这一刻,周少桓确实是有些动心了。

就在这时,只听大门口有一个卫兵大声道:“报告。”

周少桓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道:“进来吧,有什么事情?”

那士兵看了周少桓一眼,对周少桓精神状态也十分意外,但还是答道:“靖北王从青州派出使臣,已经进了济南地,请司令快去司令部迎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六十一章 破局(上)

在赶去迎接使者的路上,周少桓的心里也七上八下,不知道商毅从青州派出使臣来到济南是什么用意,是来抓自己,还是就在济南将自己处斩。如果真的是来抓或者杀自己,那么自已又该怎么应对,是束手就擒,还是奋力反抗,立刻就举旗造反呢?其实周少桓自己都没有想好。同时周少桓也想到,在青州的父亲和岳父,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被商毅抓起来了,还是已经遇害了。

刚才周少桓被周元辉这一番话说得,确实有一点动心,但也仅仅只是有一点动心而己,离真正的行动,还有相当的距离。

尽管周少桓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但这么多年以来,周少桓不仅是对商毅忠心不二,并且在心里也以将商毅视为自己的师长,在行事方面,也处处效仿商毅的作风,因此才赢得了一个“小督师”的雅号,可以说在周少桓心里,从来就没有动过反叛商毅的念头,尽管现在也知道,反叛是自己唯一的可行之路,但要做出行动的决心,周少桓在短时间里,还无法跃过这里障碍。

周元辉跟在周少桓的身后,眼珠乱转,心里也在想着,在这个时候青州那边派出使者到济南来,又是什么用意,而自己又应该如何应对,刚才也看得出,自己确实把周少桓说得动了心,只要再多加几把力,相信也不难把周少桓的心动变成行动。但在这个关建时刻,青州派来使者,会不会使周少桓又动揺了呢?毕竟玩在周少桓并没有下定最的决心。

一边走着,周元辉的心里也一也盘算,如果是来抓或杀周少桓,到还好办,就算周少桓打算束手就擒,自己也不能让使者得手,可以煽动士兵阻挡闹事,但如果使者是调周少桓去青州,甚致表示周少桓无罪,那么自己可就有些为难了,因为没有借口,只能咬定商毅使诈,是诳周少桓去青州,不过这样一来,就很难煽动多少人了,毕竟在平时,周少桓都相当维护商毅的权威,因此尽管商毅来山东的次数并不多,但商毅对山东军区依然有相当的威信力。

两人各怀着心事,来到了军区司令部的驻地,这时使者以经到了。

担任使者的是李松晨,随行的还有一个营的部队保护。本来周少桓已经派出了二旅,赶去青州,那知刚一出城,就遇到了李松晨的一行人,于是二旅也就没有启程上路,而是保护着李松晨一行,又回到了济南城里,同时又派人通知了周少桓。

众人相见之后,寒喧了一番,当然有人性急,也免不了问起青州的事情,李松晨也直言相告,虽然有人袭击馆驿,但商毅最终还是平安无事,这次也专程为此事而来,其他人听了,也都松了一口气。而周少桓免强压下心里的不安,将李松晨一行请进司令部里。

进了司令部之后,李松晨要求,只留下司令部,各军级军官开会,将宣告商毅对山东军区的最新命令。

虽然周少桓也想到,有可能是借着开会之机来抓自己,但李松晨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而且周少桓也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也没有时间容他多想,只是下意识的答应下来。山东军区司令部的成员只有唐镇不在,其他人都在,而这时在济南驻扎的,是第四军和第九军,一共有十七人。而周元辉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的,虽然心里十分着急,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离开司令部,去另想其他办法。

等众人就坐之后,随李松晨参加会议的,还有四个人,不过毎个人都带着一个大斗笠,遮住了头脸,让人看不清面目。

在场的众人也都是觉得有些意外,虽然他们不准许带副官警卫出席这次会议,但李松晨是商毅的代表,带几个人参会议也说得过去,只是有必要弄得这么神秘吗?而周少桓想的却是,这难到是带来抓自己的人吗?才故意这样隐藏面目。但现在会议室里只有这些人了,自己的卫兵也被关在外面,只能听天由命了。

就在这时李松晨道:“各位,青州发生的事情,大家想必都已经有所耳闻了。想也听到过许多的传言,而现在我就把青州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大家。不过在此之前,我要让大家先见一个人。”

————————————

周少桓刚一回自己的府里,周元辉就立刻找上门来。本在在周少桓开会的时候,周元辉立刻去组织士兵,准备等一但抓了周少桓,就立刻煽动士兵去闹事抢人,最好是趁乱把李松晨杀了,这样周少桓也就彻底没有后路,想不反都不行。

但会议结束之后,周少桓和其他人一起出来,并没有受胁迫的样子,周元辉也就失去了闹事的理由,但他也迫切的想知道会议的内容,因此稍稍安抚了一下士兵,立刻赶到了周少桓的府里。

见面之后,周元辉立刻道:“大哥,怎么样,那个使者说了些什么?”

周少桓道:“他说虽然有很多证据对我不利,但靖北王仍然相信我不会反叛,因此让我到青州去向靖北王当面澄清,而且他们还抓住了一些俘虏,可以让他们和我当面对质。”

周元辉道:“那么大哥决定怎么办呢?”

周少桓低下头,道:“大王如此信任于我,我自当不负大王所信,因此我打算明天动身去青州,像大王当面澄清事实。”

周元辉心里也大叫着,果然叫自己猜对了,商毅的这一手确实玩得高明,一但周少桓真去了青州,说不定还真能把事情给弄清楚,因此自己可说什么也不能让周少桓去青州。好在是他早就想好了说辞,立刻道:“大哥,你上当了,商毅这分明是诳你去青州。”

周少桓微微一怔,道:“这又何以见得呢?”

周元辉道:“这还不明显吗?现在你在济南,拥兵数万,如果是在济南抓你,只怕众官兵不服,因此商毅才假意表示相信你,把你诳到青州去,等你一到青州,就是龙搁浅滩,虎落平阳,只能任人宰割了,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现在什么都不要想了,立刻把使者一杀,举旗造反吧。”

周少桓想了一想,道:“但这万一是真的呢?万一靖北王是真的信得过我,而我却有付他的信任,反面举兵反叛,岂不是戌了不义之人了吗?”

周元辉一跺脚,道:“大哥,你这人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商毅那是说得好听,他说他相信你,不过是一旬空口白话,又以什么为证呢?”

周少桓道:“你认为靖北王要拿出什么证据来,我才能够相信他呢?”

周元辉道:“大伯不是在青州吗?如果商毅真得信得你,为什么不把大伯派到济南来,说不定现在大伯已经被商毅给杀害了。”

周少桓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么按你的说法,如果我爹在这里的话,是不是就能够证眀,大王是真的信任我呢?”

周元辉也不傻,听周少桓这么一说,这才发觉这次的对话,气氛很有些不对,自已到不像是在劝说周少桓,而是被周少桓牵着鼻子走。

就在周元辉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见在屏封后面人影一晃,已经转出一个人来,道:“我就在这里,你没有想到吧。”

周元辉抬头一看,这人竞然就是周世奇,其实周世奇和周元辉并没有直接打过照面,但因为周世奇是周家的族长,因此周元辉当然认识周世奇,而现在见周世奇突然显身,周元辉顿时也被吓了一大跳,紧接着又转出来十余名士兵,各持利刃,将周元辉也团团围住,而这时周元辉心里也马上明白过来,自己已经落进了一个圈套里。

周世奇这才道:“少桓,他是那一家的弟子?”

周少桓道:“爹,他是四房的七叔家的儿子,叫周元辉。”

周世奇点了点头,道:“原来是他,周元辉,周元舟是你的哥哥吧!”

周元舟是原来南京农业部粮食司的主薄,在收购粮食的时间,因为缺斤少两,坑蒙贪墨粮食达两万余石,价值约在三十万银元左右,因此被刑部以政府官员渎职、贪污罪行,判追纳所有脏款、杖击四十,在南京收监三年,刑满释放之后永不录用。现在还在服刑中。

虽然刑部是秉公判处,但周元舟这一系的人,由其是周元舟的同胞弟弟周元辉心里并不服气,认为刑部是由商毅的指使,有意在整自己这一系,因此也恨上了商毅,结果在魔门的加以诱引之下,终于反叛了南京政府,成为清廷在山东潜伏的情报人员,这次在紫玲珑的计划中,就是他来办演在周少桓身边的棋子,劝说周少桓举兵反叛。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六十二章 破局(二)

李松晨到达济南之后,按照商毅的要求,将青州发生的袭击事件,原原本本的告诉给济南的中华军诸将,基本是按照事来描述,包括在现场发现的不利于周少桓的一些证据和流言,以及商毅认为的疑点,也都如实相告。同时也严厉的责问周少桓的失职之过,但对于周少桓是否真的发是反叛行为,商毅也表示,目前还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也不排除是清廷的阴谋,但要求周少桓立刻随李松晨到青州来,接受调查,给他澄清的机会。并且保证会得到公证的审查处理。

原来把事情想开之后,虽然商毅决定要尽力的争取周少桓的稳定,但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此对周少桓也不算釆用诱骗的方式,而且将这次事件的经过全部如实公开,而对周少桓,也不能一味安抚,平复,将这次事件大事化了,无论周少桓是否反叛,但失职的过失,是一定要追究的。而反叛罪名是否戌立,也要经过公证的审理,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这样的决定,也非常合理,不卑不亢,既没有过份偏袒,也不是横加指责,过失归于过失,而尚未确定的事情,也没有妄下定论,要求周少桓到青州去接受调查,予以澄清,也是十分合理的要求,毕竟有这么多证据都指证周少桓反叛,不可能一下子是全部被推翻了。这样一来,就算周少桓仍然要坚持反叛,在道义上也就站不住脚了,山东军区的其他官兵也未必会支持周少桓的反叛行为。

同时商毅也考虑到,尽管自己已经是开诚相待了,但周少桓未必敢完全相信,说不定还会以为自已是有意诱使他到青州来,这也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因此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商毅才让周世奇随李松晨一起来到济南,以表示自己并没有扣押周世奇做人质,以要挟周少桓。同时也希望通过周世奇来影响周少桓,稳定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