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木林)-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泗水县的守将陈锦也十分高兴,立刻向衮州发回了报告这一天的战果。不过陈锦可不敢因为这一天的战果就认为可以守住泗水县了,还是请李率泰派兵支援泗水县。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六章 山东战役(四)

第一天的进攻虽然受挫,但第五军退回到军营之后,查点人马的损失情况,发现结果其实并不像战场上表现的那么遭糕。

如果是在以前,向这样激烈的进攻战中,阵亡的士兵至少也会在千人以上,但中华军的实际损失是,阵亡五二十八人,伤二千一百九十二人。而且受伤的士兵有八成以上都是箭伤,受伤的部位也都是手臂、腿部等非致命部位,有不少都只是皮肉伤,并未伤筋动骨。

在中国古代军队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也不受人重视,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军医,随军一般能够带上几个蒙古大夫,就算很不错了,除了少数的将领之外,一般的士兵受伤,都得不到很好的医治,最多就是能简单的包扎一下,致于什么清洗伤口、消毒、割切腐烂部位等,根本就没有,因此伤兵的死亡率极高,几乎都超过了半数,就是到六七成,也不是不可能。

但商毅是现代的军事思绪,非常重现军队的医疗保障,因为受伤的士兵大部份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能多挽救一个,其价值绝不容低估,在这几年时间里,也为军队培养了一大批军医,并配治了大量的军用药材,因此中华军无论是战场医疗还是战后的医疗条件,和过去的军队都不可同日而语。士兵的治愈率也高达八成以上。

而这一次战斗中受伤的士兵伤得都不重,只要能够及时上药医治,绝大部份士兵都有望能够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伤愈归队。而且大约有五百多名伤兵,在经过包扎治疗之后,就可以马上参战了。

因此乔克裕立刻招集各师旅级的军官,商议明天的进攻计划。众将都认为,清军的火力虽然十分密集,但主要是使用弓箭为主,火枪火炮的数量并不多,实际的杀伤力并不强。只是清军也学中华军使用战壕防御,而且学得还十分地道,并不只是一个表像,这一点确实让所有军官都觉得非常头痛,毕竟战壕的防御能力,在坐的众人都再清楚也不过了。

但最后众将还是一致认为,在明天的进攻中,应该加强炮兵的火力,并且不要做全线的攻击,而是将集中攻击在几个点,争取能够在清军的防线上打开几个缺口,以突破一点,来带动全局,撕开泗水县外围的防线。而在发动地面进攻时,一定要坚决果断,该投入兵力时,一定要坚决投入,不要害怕部队的伤亡。同时针对清军的射程比自己近的弱点,可以在前沿阵地八十到一百步的距离内,派出一支使用小型臼炮的队伍,在近距离内,以曲射的方式打击清军的防线,为地面步队的进攻创造机会。

到了第二天,第五军再次向泗水县城外的防线发动进攻。

果然这一次中华军改变了进攻的方式,首先集中重中型火炮,针对清军防线上的三四个点,展开猛烈的炮击。虽然这样的做法对清军的杀伤仍然不大,但对清军防线的破坏却不小,足可以将清军布置好的三层泥砂袋护墙全部给炸散,在整条防线上也出现了三四个大缺口。

随后第八师二十团向清军的防线发动了地面进攻,而二十团的炮兵营就在距离清军防线不到一百步的距离上支起了六十余门臼炮,向清军的防线开炮轰击。因为臼炮都以大仰角曲射发射,无数的炮弹是从空中直接落到清军的防线里,有不少甚致直接落到了战壕里,因此对清军造成的打击也远远超过了采用直射的火炮。

清军的防线上立刻响起了一连窜的爆炸、惨叫声,士兵的伤亡人数也在呈直线上升。

而就在这时,二十团的另外三个营也逼近了清军的防线,而且都把重点进攻的目标放在被火炮轰开的几个缺口上。虽然清军也组织起了密集的火力,对中华军进行阻止,但一开始遭到中华军炮兵的猛烈打击之后,清军的火力也明显打了拆扣。叧外中华军的这一次进攻也学聪明,在进入清军的射程范围之后,士兵们都纷份立刻卧倒在地上,以匍匐的姿态爬行前进。

这样虽然使推进的速度慢一些,但却能够减少自己的打击面,由其是清军的弓箭手,本来对弓箭的准头就没有掌握好,又遇上这样以匍匐前进的敌人,更是乱射起来,结果射出的箭矢十有八九都落了空。虽然也能够命中一些目标,但的昨天相比,杀伤力明显就是大幅的下降了。

清军实际的有效杀伤距离并不远,而且中华军的士兵们也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虽然是匍匐前进,但只不过几下呼吸的功夫,前排的士兵就已经爬行到了距离清军防线不足三十米的位置,这时士兵们纷纷以俯卧的姿式,向清军的防线扔出了一排排手榴弹。

由于这时的距离太近了,因此扔出的手榴弹十有七八都能准确的扔到了清军的防线内,而且至少有一半都扔进了清军的战壕里,结果在清军的防线里又是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战壕里的清兵顿时死伤了一大片。而趁着这个空隙,中华军的士兵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冲进了清军的防线里。

在后阵里指挥战斗的军长乔克裕,以及军部的各成员也都击掌相庆,庆贺二十团突破了清军的防线。而第八师的师长立刻又将二十四团派上去,以加强进攻,扩大战果。

如果是在以前,一但被中华军撕开一个缺口,清军的防线就会马上崩溃。但这一次,战局的发展并非如第五军军部预想的一样,因为清军的防线设置,并不是向以前那样呈一条直线,而是完全向中华军学习,构成了一条波浪形的多重弧线,每一道弧线都可以做为一个独立的防守阵地,即使是相邻的弧线阵地被突破了,也不会影响其他弧形防线阵地的防守阻击,不会再出现过去那种一点突开,全局崩溃的情况。相反在左右相邻的弧形防线阵地还可以对突破的敌人造成打击。

而且清军的防线并非是一道,而且以第一排的战壕为主防线,在战壕的后面,还用泥砂袋,组成两条辅助的防线,在辅助防线里,也留下了一支预备军队。虽然这两道辅助防线是呈间断状布置,不是主防线那么连结贯通,但在主防线被突破以后,清军的预备军队仍然可以依托辅助防线,抵抗敌军的进攻。

因此尽管二十团的士兵突破了清军的主防线,但在主防线里残余的清兵纷纷扔掉弓箭,举起刀枪,和中华军进行白刃作战,而在辅助防线的预备军队也开始支援主防线,和中华军进行战斗。有的直接举着武器,向中华军的士兵冲杀过来,帮助主防线里的清军抵抗中华军的进攻,也有少数专业的弓箭手,依然躲在防线的后面,施放箭,阻击中华军的士兵。

这时清军的整条防线,已经被中华军突破了两个缺口,但整条防线并没有就止崩溃。尽管増援上来的二十四团也加入了战斗中,但其他各弧形防线的清军依然在顽强的阻击着中华军的进攻。

结果在清军的防线被突破之后的一小时的时间,中华军的士兵仍然没有贯穿透清军的防线。因此在指挥部里观战的乔克裕等人的心里也慢慢的变得紧张了起来。乔克裕也下令,再调上去一个团,加入到进攻中去。

而这时在两个被突破的缺口里,双方的士兵也混搅在一起,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白刃战。中华军的刺刀对清军的刀枪,也有一部份清军的火铳兵也使用刺刀,杀成了一团。

但中华军毕竟是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士气高昂,而且在这样的地形里进行白刃战,也有利他们在局部地区使用火枪射击,因为每一个营里都会有一到两个排装配后填弹式的步枪,填弹射击的速度极快,完全可以在这种场合下使用,同时中华军的士兵们还可以利用手榴弹攻击,因此在近战中能移占到不少的优势。

同时又有一个团加入战斗之后,不仅可以牵制住了防线上的其他兵力,也给突破缺口的部队增加了兵力,清军仅仅依靠防线剩余的士兵和辅助防残上的士兵,已经很难阻挡住中华军的进攻了。幸好这个时候,泗水县的守将陈锦也将其他辅助防线的预备兵力调上来増援,才算是免强守住了这两个缺口。

不过中华军的指挥部见这两个缺口一时难以拿下,也把注意力转向清军防线的其他部份,一方面是希望从其他地方打开缺口,另一方面也是想分散守军的注意力。

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这几次进攻也都打得十分顺手,仍然采用集中火力,攻击一点的办法,先以火炮开路,随后又以臼炮补充,再用地面部队冲击,结果在一个小时内,又连续在清军的防线上攻破了三个缺口。而清军也在拼尽全力的防守,陈锦也将泗水县里能够派得出的兵力全部都派了上去。

结果战斗一直进行到了天黑,清军始终免强保住了阵地没有被突破。而双方也才各自罢兵歇战,第二天的战斗也这样结束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七章 山东战役(五)

进攻泗水县第二天的战斗,就明显比第一天的战斗激烈得多。清军一共阵亡了一千二百余人,另有八百余人受伤,而中华军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一千余人,另有一千五百余人受伤。

双方的伤亡人数都比第一天大幅増加,虽然中华军阵亡的人数要比清军略少,但受伤的人数却是清军的两倍多,好在是和第一天的情况一样,中华军的伤兵大数都是皮肉轻伤,休养几天之后,也就都能伤愈复出了。而清军设在城外的防线虽然没有被完全崩溃,但也被中华军突破了五六个缺口,也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总体来看,战局开始朝着有利于中华军的一面在发展。

但第五军的军部成员也都承认,清军的防守水平和以前比起来,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由其是使用战壕防御战术,差不多已经有了中华军的七八成火侯。之所以最后还是不敌中华军,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战术运用上,而是武器的差距,这依然是双方无法弥补,弓箭和火枪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由其是清军使用的弓箭,大多都是十分粗糙的。假如清军的火枪装配率和中华军大体相当的话,那么这一战的难度也就大得多了。因此众人也都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仍然还是要发挥中华军武器上的优势。

于是就在第三天,已经摸透了清军弱点的第五军再度向泗水县发动了猛攻,而这一次清军的伎俩都已被中华军识破,再也无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战斗进行了不到半天的时间,清军设在城外的防线就被中华军给打穿了。等到全天的战斗结束之后,清军的城外防线已被中华军撕开了四个大缺口。而且在这一天,清军又一次付出了阵亡千余人的代价。而中华军的阵亡人员锐减到不足六百人。战斗的局面也再一次回到双方以前的轨道上来。

第四天的战斗中,清军终于彻底放弃了城外的防线,将全部的兵力都撤回到泗水县城里面,战斗进程也已完全纳入到中华军的控制中。直到这时,第五军的军部才有了必胜的把握。

但就在第五天,下起大雨,虽然中华军的火炮、火枪都可以在大雨中使用,但这个时代的火器,在雨中使用还是要大打拆扣的,而且如果要进行攻城战,还是需要火器发挥作用,另外在大雨中也不方便士兵进行攻城战,因此乔克裕也只能停止进攻。

但这场大雨一下就是三天,因此第五军一直也得不到再次向泗水县发动进攻的时间。但就在这时,乔克裕收到了童大勇的命令,原来是济南的阿巴泰终于给兖州府发来了援军,因此童大勇下令乔克裕,暂时停止对泗水县的进攻,将人马撤回到费县驻扎休整,等侍下一步的命令。

因此这一次对泗水县的进攻,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第五军有两个师一个旅,一共约二万八千左右的兵力,对泗水县发动了四天的进攻,虽然没有能够攻下泗水县,但也歼灭了清军约三千六百多人,而自身的伤亡也在两千人左右。这个结果,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而在另一路进攻邹县的第十军,也没有攻下邹县,接到童大勇的命令,撤回到滕县驻守。不过没有攻下邹县,到是在预料之中,因为第十军里包括有一个骑兵师,真正能用来担任攻坚任务的,只有两个旅而且,邹县并不是这一次出兵的主攻目标,只是作为牵制衮州府的兵力所用。

不过让童大勇彻底停止对衮州府的进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周少桓对进攻山东的进军计划,作出了一个大的调整。

————————————

就在童大勇带领第五军,第十军向衮州府发动的进攻的时候,北线的周少桓也指挥着第四军和第九军,对济南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由于在此前,中华军已经攻占了济南府的东北部地区,济南也和兖州一样,在北面和东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各有一座县城,北面是位于大清河边的济阳县,和从水道直通济南,而东面是章丘县,有官道和济南相通,因此这两个县也都是济南的屏障。

早在周少桓出兵清扫济南府东北地区的时候,阿巴泰就已经开始加强济阳和章丘县的防守,而且判断中华军对济南的进攻,应该是在章丘方向。因为这时济南东部的高苑到湽州一线已经都被中华军占领,因此进攻章丘,中华军不必担心自己的侧翼遭到清军的袭击。

清军在济南府的兵力,可要比兖州府雄厚得多,仅常规的兵力就有五万以上,阿巴泰统领二万人马,坐镇济南,两面接应;由博洛带领两万人马,驻守济阳;由镶蓝旗梅勒额真谭布,带一万二千人马,驻守章丘。而且这时阿巴泰还决定,调动驻守泰安州的神威营,驻守章丘县。

神威营是清廷训练的六支新军之一,人数为一万五千人,由阿巴泰的小儿子岳乐出任神威营统领。泰安州正好位于济南到兖州的官道之间,因此神威营驻扎在这里,也可以随时曾援济南或兖州。

接到了阿巴泰的命令之后,岳乐留下五千士兵驻守泰安州,准备增援衮州,自己带领一万人马,来到济南,给阿巴泰留下了三千士兵作为预备兵力,然后带着剩余的七千士兵,赶到章丘县驻守,而阿巴泰又给岳乐增派了三千兵力,使一个小小的章丘县,聚集的驻守兵力达到二万二千多人。

在进攻济南之前,周少桓已经通过情报人员,基本查清了清军守卫济南的兵力布置,虽然周少桓对中华军的战斗力有充份的信心,但也考虑到清军在济南的兵力确实十分雄厚,因此在制定进攻济南的计划时,周少桓并没有向南线那样,分兵两路,同时进攻济阳县和章丘县。而是把主要进攻的方向放在章丘县。

不仅是出于进攻章丘,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另一方面,由于前一阶段的军事行动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全军上下的士气都非常高昂,也希望能够找到清军的主力,进行决战,一但击败了清军的主力部队,那么下一步进攻济南的战斗,也就容易多了。

因此周少桓最终决定,担任进攻章丘县的是第四军,而第九军第十四师、驻守高官寨、切断济阳和章丘的联系,并掩护中华军的侧翼,第四旅进驻枣园,付责阻击济南方向的援军,第九军的特种兵旅则随第四军一起出战,进攻章丘县。这一次战斗,总计投入兵力达到三万五千多人。因此周少桓也认为,虽然清军在章丘县布置了大量的兵力驻守,但以中华军出动的兵力,足以攻下章丘县了。

但让周少桓没有想到的是,中华军在章丘县下,会遭遇到清军的顽强抵抗。

岳乐率军到达章丘县之后,立刻就立刻接管了守卫县城的指挥权,并且作出了十分周密的防御部署,然后督促士兵昼夜抢修防御阵地。

而且岳乐带来的七千神威营士兵,一共有火枪五千二百余支,各种火炮一百五十余门,另外还有大量震天雷、霹雳火箭等火器。而驻守章丘的清军也有火枪八百余支,火炮十几门。另外全军还有弓箭手五千多人,因此纯火力来说,和中华军已经相差并不多。

神威营按照中华军的训练方式,差不多进行了两年的训练,而岳乐的年纪并不大,但实战的经验却不少,而且对于新事物、新思维的接受也比较快,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也非常认真的学习中华军的各种战斗方式,和战术思想,因此这时他对战争的理解,已经和中华军十分接近了。

而在章丘县的防守布置上,岳乐并没有只局限在章丘县城外围,因为这时章丘县本来就位于一个丘岭地带,可以设置阻击的地方很多,而且清军在章丘县有足够的防守兵力,因此岳乐也将防线扩大到章丘县方圆五里以内的地区,在所有的重要据点,险要的地段,都布置了防守阵地,并都按照中华军的标准,依托地形,不仅挖出了十分完善的战壕防线,同时还木桩、泥沙袋,土石等材料,修筑了几个简易的堡垒,做为阵地的核心。

在每一处阵地前三百步内,所有的树木和庄稼全都砍光,并且在战壕前还设下了一道十余步宽的鹿砦,而且各阵地之间,都有交通壕相连,并在交通壕上面全部用树木、门板掩盖,并加盖厚厚的土石,底下再支撑木柱,可以十分有效的抵挡中华军的炮火轰击。互相兵力支持不受外界影响。

等到是以十几多座堡垒为核心,章丘县的整个防御系统建戌之后,岳乐也十分满意,认为这样的阵地,完全可以抵挡得住二到三倍的中华军进攻。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八章 山东战役(六)

中华军对章丘县的进攻是在四月二十六日开始,比进攻充州的战斗晚了两天。

第四军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章丘县展开攻击,东线的进攻,是由第二师付责,主攻清军的三岔岗、白虎山、刘林集、赵家官庄等阵地;南线进攻由第十一师付责,攻打清军设在这里的经石桥、向沙沟、小水口,马头崮等阵地;由第二旅进攻北线,这一线有桑家铺、大望店、郑港村等阵地。而第九军的特种兵旅担任预备部队。

战役一开始即异常激烈,因为这一次清军使用的火器比率,也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次战斗,火力也大幅提高。对中华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清军在训练新军,对中华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密秘,因此中华军对清军的火力加强,也有所预料,而且在战斗之前,周少桓也收到了童大勇发来的衮州战场的战报,知道不能再用以前的观念来估计清军的火力,也向全军发出了预告,但在进攻开始之后,还是大大出乎中华军的想象。

好在是中华军也有心理准备,因此在渡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中华军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向清军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东线第二师的炮兵营首先向清军的三岔岗阵地发动一连串凶猛的炮击,各种火炮纷纷开火,曲射直射,打得清军的阵地爆炸不断,清军的士兵几乎连头都无法抬起来。虽然有战壕,泥沙袋墙作掩体,但清军还是伤亡了不少士兵。

尽管清军也开炮还击,但清军的火炮数量虽然并不算少,但要分散在十多个阵地上,因此单在某一个阵地上,清军的炮火远不能和中华军相比。

随后第二师三十七团也在火炮的掩护下,向三岔岗阵地发动了地面进攻,虽然遭到了清军的顽强阻止,但三十七团的士兵表现得十分英勇,冒着清军的火力,奋力的突击,同时该团的炮兵营在离清军阵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架起了三十门臼炮,轮番将开花弹打进清军的阵地里。

有了炮兵的有力支援,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终于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双方在清军的阵地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虽然清军也奋力的抵抗,但在第二师的另一个团増援到战场之后,清军终于抵抗不住,放弃了三岔岗阵地,向章丘县撤退。

随后,第二师又向白虎山阵地发动了进攻。守卫白虎山阵地的是镶蓝旗牛录额真纳海,守军只有五百余人。纳海本来是满八旗的一个普通步甲兵,由其南征失利,满八旗的精锐丧失大半,后来又要进行扩军,加上他又有一点门路,这样才当上了牛录额真,但无论是他本身的能力,还是战场上的经验,其实都不算合格。

其实岳乐也知道纳海有几把刷子,但因为白虎山阵地是章丘县外围最高的一个阵地,岳乐认为这里有险可守,不必布置过多的兵力,因此才派纳海来守卫白虎山阵地,而纳海也不敢抗令,只好硬着头皮上来。

三岔岗的阵地的失守,也给白虎山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因此第八师向白虎山发动进攻之后,守军自身就发生了混乱,结果没有抵抗一会儿,纳海就带着军队,逃离了白虎山。

白虎山可以俯视章丘县东面的全部防守阵地,因此夺取了白虎山之后,中华军在东线的战场上,也取得了极大的优势,第二师马上将自己的师部移到白虎山,准备继续向章丘县发动攻击。

中华军在南线的进攻,就要困难得多,南线首先进攻的是经石桥,这个地方虽然叫桥,但实际并没有河,只有一条巳经干枯了的河床,清军在经石桥的西岸修建了防御工事,抵挡中华军十一师的进攻。

同样是在炮兵的掩护下,中华军向清军的经石桥防线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干枯了的河床确实增加了中华军的进攻难度,尽管十一师的士兵们十分努力,而且有几次都突破了清军的防线,但都被清军给打退了回来。

双方在阵地上进行了反复的争夺,甚致是几次易手,在河床里几乎都躺满了中华军士兵的尸体。有一次中华军几乎都已经将清军给逐出了阵地,但与经石桥防线相邻的小水口防线派来一支援军,结果清军合兵之后,奋起发动反击,竟然硬生生的又将中华军给打得退回到经石桥的东岸。

直到后来十一师派出一个营,阻击其他阵地的援军路线,彻底断绝了清军的后援,这才算是攻占了经石桥阵地,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而随后第十一师又向清军的小水口防线发动进攻,但连续进攻了三次,都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南线的战事也就陷于了僵持中。

虽然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但中华军在东、南两线都还取得了一些成果。而进攻最不顺利的,还是北线,因此仔责北线进攻的是第二旅,首先进攻的是清军的桑家铺防钱。但按中华军的编制,旅一级是没有炮兵团的,虽然毎个团配有一个炮兵营,但为了便于行动,炮兵营携带的都是中轻型火炮,射程有限。

由于缺乏重型火炮的掩护,在对桑家铺防线的进攻一开始,第二旅就遭到了清军阵地上火炮的打击,尽管后来炮兵营在清军的打击下,在靠近清军阵地的前沿架设了火炮,为进攻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持,但效果明显差得多。因此虽然中华军连续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但经过了一天的战斗,还是始终无法突破清军的阵地。

在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第四军攻破了清军三个阵地,由其是攻克了白虎山阵地,在东线取得了十分眀显的优势。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但由于清军的火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给中华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中华军一共阵亡一千一百多人,另有一千三百多人受伤。而且这一次受伤的士兵可就不像是兖州战场,都是受得皮肉伤,在这里的大部份士兵都是被枪丸击伤,不仅恢复起来很慢,而且有相当一部份士兵难以治愈,或者说就是治愈了以后,也无法在从军参战了。因此实际这一天的战斗减员人数,超过了二千人。

这样的伤亡结果,也是在战斗之前,周少桓没有预料到的。说实话由于前几年中华军连续击败清军,因此在全军中都有一股看不起清军的情绪,虽然说这种情绪使中华军在与清军对阵时,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否认,也在中华军中滋生了骄傲的心里,认为清军不过如此。

这一次山东军区首先得到商毅的命令,向清廷发动全面进攻,整个山东军区也都蔓延着一种乐的情绪,认为总算是轮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可以向其他的部队正明,山东军区的实力,同时也是自己建立功勋的大好机会。而在一开始阶段的连续胜利,也助长了这种情绪。

但现在山东战场的两条战线上,中华军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而这其中,又是以济南一线的困难更大一些,毕竟在兖州战场上,中华军差不多已经摸清了清军套路,巳经开始取得优势了。

不过战斗已经开始了,也就不能这么半途而废,何况今天的战斗也不是全对中华军不利,不是也夺下了凊军的三个阵地吗?因此众将也都认为,明天应该继续向章丘县发动进攻,给清军施加更大的压力,由其是在东线,完全可以借助目前取得的优势,一举突破清军的外围阵地,一直打到章丘县去。

而周少桓当然也不甘心就这么撤军,见众将依然士气不减,也十分高兴,因此也决定在第二天继续加强攻势,争取突破章丘县的外围防线。

当然中华军虽然伤亡不小,但清军的情况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清军也阵亡了八百余人,另有一千余人受伤,丢失了三个阵地,由其是白虎山阵地,也确实让岳乐觉得十分头疼。

对弃守阵地的镶蓝旗牛录额真纳海,岳乐也立刻下令,斩首示众,警示全军,再有不努力抵抗,贪生怕死者,这就是例子。纳海被斩首之后,全军也无不骇然,谁也不敢轻易撤退了。

杀了纳海当然容易,但战局也并不容乐观。除了有三个阵地失守以处,另外各个阵地的弹药消耗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其是小水口防线和桑家铺防线,因为战斗激烈,弹药的消耗量都达到八成左右,如果明天中华军再发动进攻,估计也支持不了一个时辰。

因为清军现在才刚刚转型,对于一场战斗中弹药的消耗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慨念。而岳乐计算了一下,如果按这样的消耗量,整个章丘县军储备的弹药最多也只不够用十天。而现在章丘到济南的通道己被中华军截断,想要补充弹药,恐怕十分困难,一但没有弹药了,清军还拿什么来抵挡中华军的进攻呢。这个时候岳乐也不禁有些后悔了,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了中华军的战斗力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九章 山东战役(七)

进攻章丘县的战斗一共进行了五天的时间。

岳乐将纳海斩首之后,对清军的全军确实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因此在随后的战斗中,清军全军上下无不奋力死战,不敢后退半步。那怕是中华军已经突破了阵地,还是有不少清兵也仍然在阵地上死守不退,拼力奋战。

清军的顽强抵抗,也给中华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中华军每一天都向清军发动猛烈的进攻,并且又连续攻破了章丘县外围的刘林集、赵家官庄、向沙沟、小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