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趟水实在太深了,不是自己所有能够参与得丂的。因此这几年来,洪承畴为清廷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从尽人臣之责出发,无论是谁上台,自己都无可挑剔,而同样无论谁下台,也不会轻易动摇自已的位置。
因此洪承畴也立刻表示了自己对剃发令的支持,不过他也向多铎表示,自己马上就要赶赴江西,因此在南京地区推行剃发令的事务,就请多铎来主管,同时洪承畴又下令,自己准备带去江西的汉军,三天之内,必须立刻完成剃发,然后再起兵出发。
对洪承畴提出的这一点要求,多铎也觉得十分合理,他毕竟还年轻,当然没有想到,洪承畴其实是把一个烫手山芋塞到了自己的手里,因此也立刻就同意了下来。
就这样在三天之后,洪承畴和勒克徳浑从南京出发,赶奔江西,而多铎在南京一面下令各路人马向湖北发动进攻,一面也强令南京附近的汉族居民统统剃发。
————————————
这时在杭州的商毅早就从北京的情报人员那里知道了清廷要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清息,也不由觉得十分好笑,自己还以为在本时空里,清廷不会颁布剃发令了,谁知仅仅只是晚了近一年的时间。
不过清廷颁布剃发令,对自己是绝对有利的,因为在另一时空里,就是在清廷颁布剃发令之后,在整个南方轩起了一股反清的高潮,许多己经归降清廷的地方都纷纷降而复反,而一些持观望或有意降清的势力,也都因为不愿剃发,而改变了初衷,只可惜当时的南明各方势力的表现太差,才没有抓住这个好机会。可以说清廷本来是有希望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就统一全国,结果由于剃发令的颁布,一直推迟了二十年。
因此如果自己能够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大力宣传,挑起整个南方对清廷的不满情绪,也轩起一股反清、抗清的高潮来,对于渡过目前这段最艰难的时间,是大有益处的。不过商毅首先下令,在南京和北方的情报人员都要顺从清廷的剃发令,不能因小失大。
在六月十日,《杭州时报》就首先报导了清廷颁布剃发令的消息,而在六月十二日,南京也由洪承畴和多铎两人的名议下令,南方各地军民官员剃发梳辫,不得违抗。
这一下子果然激起了整个南方强烈的不满情绪,大顺军的余部在进攻荆州失败以后,一度也有降清的打算,但因为剃发令而终止,有一些还幻想与清廷议和的势力也没人敢再提议和。
而在浙江省内,更是群情激怒,一些东林、复社、几社的残余人员,和一些退隐在浙江的明朝官负,本来对啇毅还不怎么待见,但也被清廷颁布的剃发令所激怒,使不少人改变了初衷,决定投靠到商毅旗下,和清廷抗争到底,其中不乏历史知名的人物,如江阴县的典史阎应元、陈明遇、武举人王公略、嘉定县乡绅侯峒曾、进士黄淳耀、吴江人吴日生等人。也使整个浙江的力量终于全部团结在商毅的周围,同时抵抗清军。
商毅也十分高兴,看来自己真该好好感谢清廷才对。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四章 三征湖北(一)
就在商毅抓住机会,在杭州大力宣传清廷恶行的同时,清廷对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发动的第三征剿战争,也开始进行了。
这时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的地区尽管还是只占据着黄安、麻城、罗田这三个县城,但实际的控制面积,己经大大增加了,可以说现在整个黄州府除了几个县城和州城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中以外,在县城之外的几乎所有村庄乡镇的地方,几乎全都投靠了商家军。而且还向黄州府以外的地区进一步扩张,向西一直到达徳安府境内的白泉河边,向东到达庐州府的天柱山一带地区,而向北也翻过大别山,到达汝宁府的商城附近。而在黄州府境内清军的官员只敢躲在城里,根本就不敢走出府州县城一步。
尽管洪承畴到达南京之后,派贝子尚善到黄州坐镇,为清军下一步征剿商家军做一些准备工作,但尚善到了黄州以后,也曾两次派兵出击,想控制住黄州城周边的地区,但清军每一次出击,都找不到商家军的影子,但等他们在城外转了一圈,转回城中的时候,商家军就会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追在清军背后攻击,等清军转过身来还击时,却又都跑掉。而清军再追击时,不是又不见踪影,就是在某个地方伏击清军。而到了后来,外出巡视的清军也只敢在黄州城十里以内的范围内活动,再远的地方,也都不敢去了。
因此尚善吃了几次亏之后,只好守在黄州城里,也不敢轻易出击,但又派出大量探子,深入商家军的控制区里去打探消息,但也是十有八九回不来,根据少数侥幸逃回来探子说,在商家军的控制区内,百姓对商家军十分拥立,而且是全民动员,一但发现行迹可疑的人,就会立刻上报乡村的民团,然后进行抓捕察问。因此清军的探子很难在商家军的控制区内进行活动,也打探不出太多的消息来。
尚善这才明白,盘据在湖北地区的商家军确实是不好对付,因此只好把这些消息都向南京上报,同时也严守黄州城,等待着南京发来大军进剿商家军。
到了六月,南京终于要对湖北用兵了,各路人马也都陆续进入了湖北、安徽等地区,尚善在黄州城里也擦拳磨掌,准备战斗。
这一次清军的兵力充足,因此对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进攻才采取三路出兵,由蓝拜和刘良佐为西路,兵力一万八千人,从徳安府出兵,进入黄安;由阿哈尼堪和刘泽清为东路,兵力两万人,从东边的黄梅、广济出击,进攻罗田县,两翼齐飞,以分进合围之势,向麻城县靠陇。
而中路由尚善亲自为主将,率领马光辉、李思忠进逼麻城县,兵力两万,为两翼的进攻牵制商家军的主力。由石廷柱带领七千人马驻守黄州,并为三路人马的总接应。
因为按洪承畴和多铎的想法,麻城县是商家军在湖北的治所之地,因此商家军的主力一定驻守在麻城一带。而以洪承畴对商毅用兵之道的研究,商家军惯用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战术,在这情况下,商家军一定会集中兵力,只救援其中一路,以救先击破清军的一路,不过一但商家军救援东西两路,清军也就可以立刻找到商家军的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围歼商家军的主力人马,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在三路的兵力都集结完毕之后,也就都各自开始向各自的目标进军,而在沿路所过之处,田园、房屋全都烧毁,所遇百姓一率处死,不留活口,也不给任何给商家军通风报信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震慑黄州府以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投靠啇家军的下场。
与此同时在杭州的商毅也知道了清军对湖北战区的进攻计划,因为这时在浙江地区暂时没有向清军发动进攻的能力,因此商毅下令驻守扬州的罗远斌,立刻向庐州府发动进攻,以配合湖北战区的作战。如果能够攻下庐州,打通和湖北战区的陆地连通当然是好,就算攻不下庐州,也能吸引一部份清军的兵力,减轻湖北战区的压力。
这时第二军己有四个师,三个旅,总兵力约为六万三千人左右,在滁州和和州各驻守了一个旅。再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后,罗远斌也从扬州出兵,派出两个师的兵力进攻合肥,派出一个师,加上驻守和州的一个旅,进攻无为州,分别从剿湖两岸南北两岸出击,攻入庐州府境内。
驻守合肥的是泰什哈,得知商家军出兵进攻庐州之后,一面聚集人马守城,一面派人向驻守凤阳府的谭泰救朮。谭泰也不敢怠慢,赶忙调动兵力,増援庐州府。但等援军赶到合肥之后,商家军的南路军己经攻下了无为州,因此清军只能退守到庐江驻守。
而现在商家军在湖北的根据内,拥有的人口己经达到十五万人左右,兵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又新编制了二个团,使正式兵力达到了一万七千余人。并从九师的二十团,二十二团中,各抽调一个营,补充到二个新团里面,希望靠老兵的传帮带作用,使二个新团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还有民兵近四千人。现在商家军在湖北的兵力分布是,在黄安和罗田各驻守一个新团,九师的三个团都驻守在麻城县附近。
李定国、李岩、李牟等人得知这一次清军出动了六七万大军对自己进行征剿,敌我兵力相差三四倍之多,因此不可正面力敌,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以少部兵力采用偷袭、伏击等战术,迟滞敌人前进,必要的时候,黄安、麻城、罗田三县都可以适当放弃,而主力则集中起来,寻找战机适时转入反攻,逐个歼敌,再次击败清军对湖北根据地的进围剿。
这时从杭州也发来了清廷颁布剃发令的消息,李岩和李定国等人也抓住这个时机,对全军进行动员工作,大力宣传清军在进攻南方时所犯下的恶行,并且提出了“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的口号,同时针对清军的三光政策,将百姓尽量向根据地内部转移,甚致是躲进大别山里去。
经过了一番动员之后,无论是老兵、新兵还是民兵,以及普通百姓,对清军的暴行都是义愤填膺,因此也都决心一定要再次打败清军。
见全军的士气高涨,李定国、李岩、李牟等人,并且最终商议决定,从第二十团中抽出两个营的兵力,各汇同两个新营,分别在黄安、罗田两县驻守,二十团剩下的两个营,加上另外二个新营,驻守麻城县,由李岩和二十团的团长李本深指挥驻守。
而十四团和二十二团加上剩下的二个新营用计约八千五百多的兵力集中起来,由李定国亲自率领,准备先打破清军的东路军,因为在清军的东路,第二军正在向庐州府发动进攻,因此先打破清军的东路军,可以先折其一翼,然后可以再选择是攻击其他两路的人马,或是继续向东,配合第二军作战,打通和第二军的联系。
但这一次出击要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关建就在于必须隐藏行踪,不让清军察觉到商家军主力的行踪,使主力部队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东路,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能够实现逐个击破的目标。因此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精心计划。
最后李定国提出了一个行军路线,主力部队翻过大别山,从大别山北面绕道向东行军,到达多云山、英山一带之后,再绕回到黄州府境内,在浠水和蕲水之间寻找歼灭清军东路军的战机。虽然这个行军路绕得远了一点,会多花五到六天的时间,但好外是不仅主力部队的行踪可以绝对保密,而且还能绕到清军东路军的背后发动袭击,绝对可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其他人又商议了一番,也都觉得李定国的这个行军路线可行,因为以目前商家军的战斗力,迟滞清军前进,争取三到五天的时间,是绝对做得到的。于是决定之后,就在当天下午,李定国也立刻领军出发了。
虽然走的都是山路,但商家军的士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就是新兵也都是农民出身,走惯了山路,而且经过了前期的动员工作之后,这时全军都攒足了一口气,想和清军大战一场,因此经过了五天的急行军,连续两次翻跃了大别山之后,李定国带领着商家军的主力人马终于到达了庐州府和黄州交界的英山县附近。在大浮山的一个山谷里驻扎下来。
而李定国一面下令,让士兵们就地休息,尽快恢复疲劳,准备迎接战斗,一面等侍着侦察兵的消息。而就在当天下午,侦察兵也回来报告,发现了清军的行踪。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五章 三征湖北(二)
这时清军东路军的人马,己经全面在稀水、蕲水流域内展开。
清军的东路军是在六月十八日开始,阿哈尼堪和刘泽清分别从黄梅、广济两个县出兵,由阿哈尼堪亲自率领八千人马为中路,向罗田方向推进,左路是鄂硕率领的五千人马,右路是刘泽清率领七千人马,三路人马相距约有二三十里,呈一个箭头形状,向南向北,向商家军的控制区内推进。
本来刘泽清在降清时,部下有三万多人马,在吴三桂的部下听用,基本还保持着自己的部队。但在吴三桂率军西进时,却把他留在南京。在洪承畴整顿军队的时候,刘泽清所统领的军队也被锐减为一万五千人,而在进攻湖北分兵之后,虽然阿哈尼堪手下只有五千人马,但因为是满人,当仁不让的成为整个东路的主将,并且还从刘泽清部一下子抽走了八千人马。不过刘泽清现在也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却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只能暗气暗憋着。
在清军出兵己经有五天的时间了,尽管沿路都遭到商家军的袭击,推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每天的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但这时也己经逼近到罗田县附近,左路的鄂硕己经到渡过了浠水,到达松山,离罗田己不足二十里,而阿哈尼堪的中路军也到达罗田县正东的石桥铺,也靠近了浠水,正准备渡过浠水,和鄂硕部对罗田县形成夹攻之势,而刘泽清部的进度稍慢一些,还在蕲水附近的檀林地区逗留。
而这时李定国率领着人马,在英山县以北的山区中潜伏,正好是在阿哈尼堪的背后,打听清楚了清军的动向之后,立刻率军从山区中杀出,向阿哈尼堪部发动了进攻。
其实清军在推进的过程中,一直都在留意商家军的袭击,因为一直到现在,各路清军都还没有遇到商家军的主力阻击,也没有发现啇家军有大军调动的迹像,因此每一路都相信,商家军的主力一定躲在某一个地方,等待着出击的时机。当然谁都不愿意首先遇到商家军的主力部人。
所以阿哈尼堪在进军的时候,也一直都在注意着商家军的动静,以防中了埋伏。但阿哈尼堪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西北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时李定国己经绕到了自己的背后。
因此清军也毫无防范,一直到商家军杀到离清军只有五六里的地方时才被清军发现,但这时什么都己经晚了,阿哈尼堪只好一面下令回身迎战,一面向鄂硕和刘泽清两部求救,只希望现在还来得及。但五六里的距离,几乎十几分钟就到,还没等清军重新列好阵式,商家军就己经举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冲杀了上来。
这时商家军和清军的兵力相差无几,但商家军是全军的精锐人马,而清军有一大半都是南征以后才收降的汉军,相差甚远,再加上现在商家军蓄势己久,士气高涨;而清军却是仓促应战,双方的心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尽管商家军是主动进攻,选择白刃作战,但依然勇不可挡,各种武器远近齐用,清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虽然阿哈尼堪指挥着清军奋力迎战,希望能够坚持到援军赶来,但双方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因此战斗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清军就己经招架不住了,汉军首先开始败逃,而败阵的情绪也很快就蔓延到全军,阿哈尼堪见势不妙,也只能下令撤退。
不过尽管是不敌商家军,但阿合尼堪仍然不甘心失败,依然希望能够和鄂硕部汇合,然后合力来迎战商家军,因此指挥着清军沿着浠水岸边,向南撤退,因为鄂硕部就在浠水对岸,如果他们能够极赶到,渡过浠水,可以从啇家军的背后发动进攻,给商家军来一个前后夹击,还有望反败为胜。好在是他部下还有三千满汉旗军,因此还能且战且退,免强维持着全军不遗败。
而李定国见清军虽逃不乱,也不过份紧追,等清军都败退了之后,也主动脱离了战场,向北方撤退。
等到一个多时辰以后,鄂颉部渡过了浠水,赶到了战场以后,商家军早己不见了踪影,而清军这一仗共计损头了一千八百多人,另有五百多人受伤。
尽管这一战打败了,但清军却成功的找到了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的位置,而且现在看来,商家军的主力部队在浠水东岸,位于整个战场的东端,十分偏离三县一带的核心地区,虽然不知道商家军的主力部队是怎样转移到这里,但发现主力部队的行琮,正是清军等待己久的好机会。因此阿合尼堪一面下令,就在浠水也驻守,不让商家军再渡过浠水,回到中心地区去。并且下令刘泽清部,立刻向自己靠陇过来,同时又急忙派人快马飞报尚善,请救支援。
这时中路的尚善己推进到距离麻城只有十五里的地方,遭到了留守麻城的商家军顽强的阻击,暂时无法再前进,接到了阿合尼堪的急报之后,尚善也想过,现在可以趁着商家军的主力不在的时候,先夺下三个县城,但很快尚善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商家军善用火器,利于守城。尽管主力尽出,但三个县城未必能够顺利的攻下来,而商家军的主力在外面,对清军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危胁,就算是夺下了三个县城,也难以守住,而且还会造成清军的兵力分散,商家军可是非常善于逐个击破的。
因此尚善也做出决定,招集其他各人马,立刻都赶到浠水边汇合,准备集中兵力在浠水和蕲水之间,围歼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等把商家军的主力打散了,再攻三个县城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就在清军紧急调兵遣将的时候,商家军己经移师到了蕲水河边,对刘泽清部发动了进攻。
这时刘泽清刚刚收到了阿哈尼堪的命令,他当然不敢怠慢,立刻率军向西,赶到浠水边去和阿哈尼堪汇合,但人马行走到田桥的时候,遭到了商家军的伏击。只听大道两侧炮火齐鸣,喊杀声振天,无数的商家军从两侧的丛林中向清军杀奔了过来。
刘泽清可没有本事指挥着部队且战且退,当然就算是刘泽清有这个心,但他手下的士卒们也不给力。因为刘泽清的部下都是过去的明军,本身的素质就很差,虽然经过了整编,但本质还是没有变,加上这一路又没有清军监督,因此一见中了伏击,而且对手又是商家军,那里还敢应战,也不等刘泽清下令,立刻就四散逃跑了。而刘泽清也十分机灵,一看士兵逃跑,自己也马上逃跑了。
结果这一战清军被杀得大败,逃走的人马不足三千,幸好是刘泽清跑得快,才侥幸捡了一条命。而败战之后,他也不敢直接向西去和阿哈尼堪合兵,而是先向北走,逃到了英山县暂时驻扎。
而商家军迂回到东线之后,两战两胜,迁灭了六千多清军,而自身的伤亡还不足三百,不过现在清军的实力依然还十分强大,因此局势仍然不容乐观。李定国也暂时驻军在省叩拇笸颍椭诮黄鹕桃橄乱徊降募苹
就在这时,李定国连续收到了两份消息,一好一坏,好消息是从杭州发来,原来商毅己经命第二军抽调一个旅的兵力,增援湖北战区,并且以后就驻留湖北,由李定国指挥。这个消息确实让众人兴奋不己,因为现在湖北战区的兵力非常缺乏,这一个旅来到湖北,虽然并不能使啇家军取得优势,但可以解决相当一部份兵力不足的困难。另外这也是一支奇兵,如果运用得好,在这一战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坏消息是从麻城发来的,清军的各路人马现在正在都向东线移动,显然是打算在东线集中兵力,围歼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稍有不慎,也许主力部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殓,胜负成败,也许就在一瞬之间。因此李岩再三提醒李定国,一定要万分小心。实在不行,还是从原路再迂回到麻城县来,聚集之后再作计议。反正这次迂回作战,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不过李定国也知道,就这么回到麻城肯定是下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这次迂回作战取得了两次胜利,但对整个战局影响并不大,既然清军的各路人马都向东线偏移过来,完全可以在这里寻找新的战机,再打几个胜仗,一举扭转湖北的局面。
于是李定国也根据这两个消息,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众将听了李定国的这个计划之后,也都觉得尽管这个计划冒险了一点,但也有很大的成功机会,而且一但成功,就可以一举击败清军对湖北根据地的进攻,因此也值得一试。毕竟打仗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六章 三征湖北(三)
首先李定国立刻从大同镇出兵,向浠水边的清军发动了进攻,双方就在浠水河边展开了激战。
这时阿哈尼堪和鄂硕合兵之后,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但满汉旗军只有四千余人,精锐人马并不算多,加上商家军连胜了两场,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作战十分勇猛,既使是在白刃战中,也丝毫不落下风,而且还有手榴弹炸、步枪射击,因此杀得清军根本就招架不住。双方激战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清军己经呈现出了败势。
而且这时阿哈尼堪和鄂硕也都知道,清军的各路人马都己经逼近了浠水,因此不愿现在就和商家军拼命,也下令撤退,只想等着其他部队到达之后,众人合兵围歼商家军。当然阿哈尼堪和鄂硕也都己经想好了,如果这时商家军渡过了浠水,向西撤退,也将会和赶过来人马迎江碰上,而自己也可以跟在商家军的后面掩杀,前后夹击,也有望击败商家军。于是两人立刻退军到英山县,去和刘泽清合兵。
不过这时尚善率领着一万六千多人马,己经逼进到了浠水西岸,因此商家军获胜之后,并没有渡过浠水,而是又退回到大同镇驻扎。
第二天尚善的大军渡过了浠水,在大同镇西面约二十里的绿杨镇驻扎下来,两天之后,蓝拜率军一万二千,也渡过了浠水,进驻在大同镇南面的青石镇附近,而阿哈尼堪、鄂硕和刘泽清合兵之后,还有约一万三千人马,也从英山镇杀出,进驻田桥。
这时清军己经从南北西三面包围了商家军,三路人马离大同镇最近的不足二十里,最远也不超过三十里,合计约有四万二千左右,接近商家军的五倍,而且就是每一路的兵力都不比商家军少。而商家军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南渡过蕲水,但这样一来,就只会离湖北根据地越来越远,最终成为一支孤军。因此尚善也确定,这一次绝对可以围歼商家军的主力部队了。
而且清军己经探知,商家军在蕲水上架好了两座桥,一付随时准备渡过蕲水的样子。
于是尚善也向阿哈尼堪和蓝拜下令,就在明天一早,三路人马同时出击,向大同镇发动了进攻,这一次一定要全歼这一支商家军。
第二天,尚善拔营起寨,率军出发,向大同镇推进。在一路上尚善的心情很好,因为这一次可以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而且还是从三方同时进攻,绝对可以一举全歼商家军的主力人马。而这一战之后,湖北的大局己定,自己也算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说不定现在自己这个贝子也应升上一级,成为贝勒了。
就在尚善沉浸在一片美好的幻想中,忽然一个士兵匆匆忙忙从后面赶到了尚善面前,拦住了尚善的马头,颤声道:“禀报贝子,商家军从我们后面杀上来了。”
尚善怔了一怔,立刻“哼”了一声,道:“大胆的奴材,你敢谎报军情吗?商家军明明在前面的大同镇,怎么会从后面杀上来呢?”
那报信的士兵被尚善这一唬,还吓得说不清楚了,结结巴巴道:“贝…贝子,奴才可…可不敢说谎…谎,真…真的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在身后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击声,同时还夹杂着不少的爆炸声音,尚善的脑袋也不禁“翁”了一声,这样的动静,除了商家军,还有谁?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商家军不是在大同镇吗?怎么绕到自己的背后去了呢?难到他们会乾坤大挪移呢?
原来就在昨天晚上,商家军就从大同镇连夜开拔,从尚善部和阿哈尼堪部之间三十多里的空隙中穿过了清军的包围圈,绕到了清军的背后。当然这一行动十分冒险,一但被清军觉察到,就将前功尽弃,立刻被清军追击。但一来商家军是趁夜突围,二来突围的路线也探查得十分清楚,因此清军一点察觉都没有,到了第二天一早,仍然还向大同镇进攻。三路清军的后背,也全都卖给商家军了。
这样的好机会,李定国当然是不会错过的,而这次选择袭击的,就是清军的中路军。全军立刻展开呈一个扇面形,向清军的后背发动了进攻。
和上一次从背后袭击阿哈尼堪相比,这一次清军的人数更多,队伍也拉得更长,因此等后队的清军发现敌军从自己的背后出现,赶去向尚善报告,也要比上一次多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在战场上,往往就是差了几分钟,却会使整个战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商家军向清军的后队发动冲锋的时候,清军的后队还没有接到尚善的命令,各牛录甲喇也不知道是应该在原地迎战商家军,还是向后撤退。虽然有人指挥部下的士兵回身迎战,但毕竟是人单势孤,而且又是各自为战,根本就无法阻挡商家军的冲锋。
冲在前排的商家军士兵首先对着清军一阵排枪齐射,将准备抵抗的清军打倒了一片,然后手榴弹也如雨点一样的投出,炸得清军死伤惨重,也把清军微弱的扺抗意志给彻底打灭了,清军纷纷转头逃跑。随后商家军的士兵们举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发动了追击。而且李定国还抽出两个营,分别从两侧迂回包抄上去。
尽管这时尚善己经下令全军,回身迎战商家里,并且亲自带领着自己的卫队杀回来指挥战斗,但这时清军的后队己经溃败,而且败兵在败逃的过程中,把中队,前队都给冲乱了。虽然尚善竭力的想让清军稳定下来,并且大声命令清军回身去迎战商家军。但这时清军的败势已成,任谁也无力挽回现在的崩溃局面。
何况商家军在清军的背后杀得十凶猛,枪声爆炸声根本就没有停止过,而迂回的商家军也从清军的侧翼杀进来,也不容清军有任何的喘息之机。尚善也仅仅只能指挥得了自己的千余名亲卫队,其他的清兵们根本就不听尚善的指挥,只顾着自己逃跑。
尽管尚善带领着自己的亲卫队,连斩了十几名逃兵,本意是想靠杀戳来制止逃兵的溃败,但其他的逃兵见了,却马上就向四外分散逃跑,而还有清兵不干束手待毙,和尚善的亲卫队打了起来,反而把局势越搅越乱。
结果整个清军的队伍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在商家军的猛烈冲锋下,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被杀得尸横遍地,惨叫不止。士兵们纷纷四外逃窜,互相拥挤推搡,甚致是互相残杀,整个战斗进行了还没有半个时辰,变成了全军的溃败。
虽然尚善不甘心失败,还指挥着自已的亲卫队拼力的抵抗商家军的进攻,而且本人也策马轮刀,亲自上阵。尚善是爱新觉罗氏,他的亲卫队都是由他本旗的旗丁,以及自己的跟役包衣组成,实际是属于他家族的私兵,装配是由尚善的家族掏钱来购买制造,葫十分精良,而训练也是由家族付责,也十分严格,因此实际的战斗力并不在满州八旗之下。
虽然尚善的亲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