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安民也清楚,一但商家军攻进麻城,自己估计也和王济民的结果一样,被拖出去参加公审大会,被处决是肯定逃不了的,弄不好被点天灯、凌弛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有幕僚孙仁成劝他,还是尽早逃走避难,但杨安民一来是放不下家财,二来一但弃县逃走,那么以后可就是前程尽毁,终身再也无望为官员,杨安民可还有一些舍不得。同时杨安民也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因为麻城离黄州府并不远,只有不到两百里的路程,他己经派出了公差向黄州府告急,只要自已在麻城坚守二三天,说不定援军就会到了。因此也就没有孙成的建议。决定死守在麻城县里。
但现在麻城县里一共才有两百多名士兵,加上捕快、差役和杨知县的家丁,也不到三百人。麻城县虽然不大,但就这么一点人,连城墙也站不满了。因此杨安民又招集县城里的大户,民团,让他们把自己家里的家丁、护院都集中起来,一起防守县城。总算是各家大户也都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也都积极影响知县老爷的号招,出人出钱,最后一共凑出了差不多一千人来。也让杨安民大觉安慰。
只有师爷孙仁摇头叹息,商家军是什么军队,几十万清军都打不过商家军,就这区区不足一千的乌合之众,就想抵挡得住商家军吗?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因为商家军己经杀到了县城前。而杨知县为了鼓舞士气,也决定亲自在城上督战。而县大老爷都亲自登城了,其他的几各大户当然也不能不舍命陪君子,因此也都在城墙上猫着。
见这一次麻城县己经有所防备,那么也只能硬攻县城了,因此李定国一声令下,付责主攻的一个步兵营扛着刚刚制好的木梯,向麻城县的城墙冲杀了过去。
而这时在城墙上,也集中了全县所有的弓箭手,一共是五十三名,等待着商家军进入到射程里来。因为他们使用的弓箭大多都是自制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三四十步左右,加上城墙的高度,也决不超也五十步,而商家军却在离城墙还有六七十步的地方就停了下来,然后站成一列,举枪向城墙上射击。
一排枪声响过之后,城墙上的士兵立刻倒下了三十多人,而商家军的枪响声音可没有停下来,一阵接着一轮,只打城墙上的守兵不断的倒地身亡,其他的士兵也被吓得纷纷后退,还有人向城下跑去,就连杨安民的号令也没有人听了,转眼之间,在城墙的防线就被打了个七零八落。
不过商家军只进行了三次射击,就停止了开枪,因为在湖北作战,补给困难,弹药必需节省使用,以备后面的重要战斗。不过随后出击然的两个连,扛着云梯一直冲到了城墙边上,坚起了云梯,十分顺利的就登上了城墙。
这时麻城贝守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早商家军还没有攻上城墙的时候,就己经作鸟兽散了。也有一部份腿脚不利索的,成了商家军的俘虏。其中还包括知县杨安民。他是在逃走的时候,和其他士兵争抢道路,不知是被什么人给挤倒在地上,还扭了脚,走不了路,结果就这样成了俘虏。
随后商家军的士兵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后续的部队也立刻都杀入麻城县中,首先控制了县城的四门,然后查封库房,又在县城中搜索抓捕抵抗的士兵,并且顺藤摸瓜,把那些出人出力,参加守城的大户、豪绅全部都抓了起来,进行严审。
因为这一次商家军打算以麻城为核心,建立根据地,因此李定国也决定拿这一批人来立威,那怕不是欺压百姓、危险一方的人,也不能轻饶,家产是肯定全部没收充公,而且还必须作苦役劳动,仅仅只是留他们一条命。同时还要找出一批民忿大的人来,在麻城县里也招开公审大会,声势要造得比那一次都大,而且还要当众宣布,商家军就留在麻城,不会离开。
当然这一次也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查,慢慢的审。而首先做的,还是打开麻城县的仓库,给百姓们分发粮食,也赢得了麻城百姓们的初步支持。
不过杨安明也不愧是贪官之名,在查搜麻城的库房物资时,商家军发现,他家里收藏的粮食和白银竟然比县库里还要多,再加上被抄家没收财产的几个大户,在麻城县里,一共得到了粮食一万五千余石,白银三万余两。
除去分发给百姓的以外,商家军最后还剩余了士量的物资,仅仅是粮食,就有一万余石,白银二万五千余两,还有其他布匹、药品、车两、牲口各有不少,商家军的物资也极大的丰鹄础>退闶呛笮牧礁鐾诺搅耍辽僖材苤С至饺鲈伦笥业氖奔洹R虼死疃ü擦⒖滔蚝贾莘⒒乇ǜ妫环矫媸窍蛏桃惚ǜ娼牒币岳吹慕梗硪环矫嬉彩乔肷桃憔】彀丫攀α硗獾牧礁鐾排衫矗庋涂梢岳┐蟾莸兀杆僭诤钡亩钡厍疚冉鸥
另外在攻下了罗田、蕲水两个县之后,愿意投军的百姓也多达五百余人,现在李定国也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始进行训练,并且付责巡逻,守城一类的事情。
就在李定国向杭州发回了自己的第一份报告之后,对麻城县的官员、大户审查也初步告一段落了。因此李定国也决定,趁着分发粮食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马上招开公审大会,再巩固一下商家军在麻城的统制基础,提高商家军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力。
事实果然证明,开公审大会确实是争取民心屡试不爽的法宝,由其是官员越坏的地方,效果也就越好。
李定国跟着商毅刚进浙江的时候,就亲身经历了商家军的第一场公审大会,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后来在浙江其他地方也搞过几次,也是架轻路熟。而在罗田、蕲水进行的两次公审大会由于行动匆忙,许多应该有的程序都省略掉了,也让李定国颇有些意犹未足。
而这一次在麻城县招开的公审大会由于准备时间充足,宣传到位,因此声势也比前两次都大,围观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而且许多前两次没用的套路,这一次也都用上了,台下安排托儿助威,台上也安排了百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发官员、大户、乡绅,最后一直说得声泪俱下,而因此也开得十分成功,把百姓的情绪全部都调动了起来,气氛也十分热烈。
李定国也十分满意,看来自己所有的目地都达到了,因此也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亲自宣布,对以知县杨安民为首的二十七人全部处以死刑,并当场执行。
而就在这时,侦查兵也发回来消息,黄州府己经派出大军,反攻麻城,准备来消灭这支商家军。李定国接过报告之后,想了一想,立刻挺身站了起来。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九章 挺进大别山(三)
二十七名将被处决的犯人跪倒主席台前,等待着被执行枪决。
这时李定国来到主席台前,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在台下议的百姓也都安静了下来。李定国这才一扬手中的纸笺,大声道:“乡亲们,我刚刚接到了报告,黄州府的鞑子己经准备派出大军,要来反攻麻城。”一指在道:“要为这些混蛋撑腰。”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台下的百姓们顿时一阵小声的议论,因为他们对商家军的信心不足,因此对清军还有不小的忌殚之心。
而在台下跪着的二十七个人,都不觉一喜,仿佛是抓住了一丝生机。杨安明挣扎着直起腰来,嘶着嗓子道:“你们这群大胆的刁民,竟敢顺应叛逆,辱拆朝廷命官,等大清的天军一到,叫你们一个个都不得好死。”
就在这时,台下忽然有一人分出了人群,径直来到杨安明面前,先狠狠一脚,踢到他的脸上,把杨安明踢得惨叫了一声,趴在地上不动。那人回头向着众百姓大喊道:“乡亲们,鞑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有商家军在,咱们就不怕鞑子兵。等鞑子来了,老子第一个带头,和他们拼了。”
这一有带头的,再加上刚才被公审大会激起的情绪还没有熄灭,也有许多百姓立刻影响,“对,跟他们拼了。”“和鞑子拼了。”
那人又把杨安明提了起来,一直拖到众人面前,道:“这个狗官平时就仗着鞑子的势力,欺负咱们够狠的,现在死到临头了,居然还敢嘴硬,想用鞑子来吓唬咱们。咱们先把他打死,然后再和鞑子拼了,大不了是一死,但绝不再受鞑子的气了。”
其实这些贪官恶霸在明朝的时候就己经存在了,只不过清军一来,又都倒向清军,继续为恶,但现在被商家军这么一引导,当然也全都算在清军头上了。而被他这么一骟动,再加上人群之中还有一些托跟着推波助澜,百姓们的情绪一下子又被激发了起来,反正清军来不来那是以后的事情,而杨安明这些人就在眼前,不先出一口气还等什么?
于是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首先冲了出来,向杨安明小腹上狠狠踢了一脚,大骂道:“狗官,我们一家都被害惨了,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有了第一个就不愁有第二个,其他的百姓也都马上冲上来,对着杨安明拳打脚踢,而一些后来的挤不进去,立刻又把目标对准了台下的其他二十六个人,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不能放过他们。”于是人们一拥而上,把其他也都拉了出去,拳脚如雨点一般,落到他们毎一个人身上。
虽然局面和自已预想的有一些偏差,但目前的效果仍然十分理想,因此李定国对百姓的反应并没有阻止,相反还有意的纵容,也是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之一。
其中有不少人是确实受过他们的欺压、迫害,这时来为自己出一口恶气,但也不乏趁机起哄,痛打这只落水狗的,反正这些人在麻城县里都是恶名远扬之辈,能够趁机打他们一拳,踢上一脚也觉得痛快。起初这二十七个人还有人大喊着侥命,或者是大声惨叫的,但很快就一点声音也没有了。而不少百姓还觉得不解气,依然对他们拳脚相加。
又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算是平静了下来,而李定国又道:“乡亲们,现在这些狗官恶霸被你们打死了,仇也报了,气也出了,但只要是鞑子还在,就还会再派官员过来,还会有新的恶霸产生,你们怎么办?”
台下立刻有人心领神会,立刻大叫道:“我们听商家军的,和鞑子拼了,把鞑子全部赶走。”
马上就有其他的百姓响应起来,“听商家军的,把鞑子全部赶走。”
看着台下群情激愤的百姓,李定国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次公审大会的目地,全部都达到了。
不过李定国也知道,仅仅靠公审大会这种刺激,只能产生一时效果,想要继续巩固目前的成果,使商家军在麻城县彻底扎下根,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分发土地。正如商毅传授给他的,打土豪、分土地,必须同时进行,这也是商毅听得耳熟的经验。因此在第二天,李定国就向全县宣布,将实行土地改革,每户按人口进行重新分配土地,并且传到麻城附近的各乡村里。
果然这一下在全县又一次引起了轰动,因为土地在中国农民的心里俱有不可带代的地位,这一举动比任何事情都要打动人心,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分配土地,仅仅只是在统计每户的人口,就有不少人都感激得痛哭流涕。
而在麻城附近的各乡村里的一些地主、土豪们听说了公审大会的过程之后,也都吓得不轻,纷纷携家带口,向其他地方逃亡,而他们的土地,也自然就被没收,准备重新分配给农民们。同时也有少部人专程到县城里来,恳求商家军,高抬贵手,饶自己一命。而李定国下令,对他们平素的行为进行审查,如果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大恶,也就算了,只是没收大半田产,如果平时恶行乡里,那就绝不客气马上拖出去公审。
就这样一连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打恶霸、分土地的活动也在麻城县管辖的十几个乡村里展开,有两个村已经正式开始重新分配土地了,但传说中来复夺麻城县的清军大军,却还不见踪影。而商家军也在不断的宣传,在江淮、在南京战场上的胜绩,因此也使百姓们对商家军的信心増强了不少。
不过李定国可以不敢大意,一面狠抓土地分配的同时,也在积极备战,在各条交通路口都派遣了部队驻守,并且又派出了大量探子,去探听清军的消息。
就在土地分配进行的同时,在麻城县内,百姓们包括报名参军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就有近千人报名参加商家军。而且在麻城县附近的其他几个县也都听到了风声,由其是己经被商家军攻占过的罗田、蕲水两个县,也有不少百姓都投靠过来,大部份都是投军的,也有少部份是想在麻城安居。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希望,都想商家军再打回自己的老家,把自己的老家也变得和麻城县一样。
因此商家军的新兵一下子爆涨到近两千人,李定国也安排士兵,管理他们的训练,希望能够早一点派上用场。而对新兵们提出打回自己老家的希望,李定国也都表示,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同时还鼓励新兵,努力训练,争取以一个正式的商家军战士身份,打回自已的老家。
其实李定国也不是不想扩大根据地的地区,但兵力不足始终都是一个大问题,也让李定国不得只安守着麻城县。不过现在出现的局面连李定国自己都有些始料不及,因为清军在湖北地区的兵力确实太薄弱了,而且无论是李定国还是商毅,又低估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呈度,浙冮和江淮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因此土地产生的矛盾相对还要小一些,而湖广地区素来是以农业生产而着称于全国,而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自然也就要强烈得多了。
而对于传说中反攻麻城的清军大军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李定国心里清楚,清军绝不可能就这样坐视商家军攻占了麻城县,在湖北地区站稳脚跟,因此清军的大军早晚都是要来的。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来,一定是因为清军正在集结足够的兵力,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清军在湖北地区确实兵力不足,集结兵力也需要时间。
不过李定国到是并不担心这一次清军的反扑,因为以十四团的战斗力,加上招慕的新兵,就算是清军集结了超过一万的兵力,也不足为惧。除非是从南京调兵回来,但那样一来,至少也要等到一个月以后。而目前商家军的弱点在于,弹药的消耗难以补充,应付清军的一两次进攻到是没有大问题,但如果清军发动连续不断的攻势,就有些难以应付了,一但弹药用尽,商家军的战斗力也必将大打拆扣。因此一但清军发动进攻,绝不能和清军拼消耗,必须尽快击败清军,为后续部队赶来,嬴得时间。
现在李定国也不禁有些后悔,当时离开南京西进的时候,还是太小心了一点,早知是这样的局面,就该一次把九师全部都带过来,现在也可以一鼓作气占领罗田、黄安等附近的几个县,然后扩大根据地的面积。但现在也没者别的办法,只能等着九师剩下的两个团尽快赶来,同时也加紧训练新兵,并且继续招筹士兵,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
但该来的总是会来,就在二月十七日,李定国接到了探子的报告,清军的大队人马终于从黄州出发,向麻城方向进攻过来。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十章 清军进剿(上)
清军出兵的时间,离商家军攻占麻城县,足足过去了十二天。除了结集兵力的原因之外,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确实商家军的真实性,也花费了近十天的时间。
其实早在商家军攻取了罗田县之后,消息就传到了黄州府,因为被商家军释放的蕲水知县郑新民亲自赶到了黄州府,但知府汇报商家军杀到湖北来了。
但黄州府的知府刘海安却并不相信,商家军明明在浙江、江淮一带和清军作战,怎么会突然跑到湖广来呢?蕲水县一定是被一伙流寇攻破的,而郑新民一定是胆小怯敌,弃城而逃,但为了推御自己的责任,假托是商家军,这也太不靠谱了,本知府这么有理智的人怎么可能相信他这一番鬼话呢?
因此刘海安严厉的把郑新民训诉了一顿。而郑新民差一点急得哭了,又赌咒发誓说明自己绝对没有说谎。而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连罗田县也被商家军攻占了。
这个时候刘海安才有些半信半疑,不过他仍然不相信真的是商家军杀到了湖北,一定是某一支流寇冒充商家军的名议。当然这支流寇能够连续攻克蕲水、罗田两县,说明他们有一定的战斗力,可不是留下湖北境内的大顺军的残余势力可比,很可能是一支大顺军的分支又杀回了湖北。因此这也不能全怪郑新民,于是刘海安下令,让郑新民先回蕲水县去安抚居民,自己将亲领大军,去剿灭这一支人马。
刘海安本来是吴三桂部下的一员武将,在吴三桂率军东进之后,留他守卫黄州府,部下约有两千兵力。而刘海安也觉得,就靠这两千兵力,也足以剿灭这支流寇了。
但就在刘海安正准备领兵出发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这支流寇居然又攻破了麻城县。这一次可没有打完了就走,在麻城县里驻扎了下来,而且还有不少从麻城县逃回来的地主乡绅,像刘海安报告了商家军在麻城县的一些事情,比如开公审大会,打土豪,分田地等等。
从这些情报中分柝,这支流寇确实和商家军有几分相似之处,这一来刘海安也不禁谨慎了起来,关于商家军的厉害,他可是听出茧子来了,如果占领麻城县的,真的是商家军,那可就不是自己手下这两千人能够应付得了的,因此他不敢冒然出兵,而是派人到麻城县附近去打探消息,同时又下令,在黄州府境内招集兵力。
三天以后,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回来,告诉刘海威一个不幸的结果,占领了麻城县的这支军队,很有可能就是商家军。返一下刘海安也紧张了起来,虽然他心里也奇怪,商家军怎么跑到湖北来了,但现在己经不容他去想答案了,虽然探子也说这支商家军的兵力并不多,大约在二三千人左右,但商家军是什么军队,不说以一顶十,以一顶三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如果想要对抗商家军,至少也要有一万左右的兵力才行。
而这时候他招集的兵力还不到四千人,跟本就不够,因此刘海安又传令黄州附近的各大户豪强,命他们把自己的护院家丁都招集起来,也编入军队。同时又派人到徳安府去求救。
驻守徳妥府的,是吴三桂手下的大将万胜军,驻有五千人马,是吴三桂驻守湖北的主将。如果德安府能够派出一部份兵力支持自己,那么这一仗也就有把握多了。
几天以后,徳安府的万胜军也回信给刘海安,表示自已将出动三千人马,从西边经黄安县,进攻麻城,同时又让刘海安从黄州发兵,两下夹击商家军。
接到信之后,刘海安这才稍稍有些安心,这段时间里他又派人详细打探了麻城县里的情况,基本能够肯定这就是商家军,而且兵力并不多,不超过三千。
同时又因为商家军在麻城打土豪分田地的风声已经传开了,黄州府的地方豪强势力人人自危,因此也都积极响应刘海安的号招,把自己家里的护院家丁都招集起来,供刘海安收编,由其是从麻城县一带逃过来的地方豪强,更是积极,有人出人,没人出钱,都盼着刘海安能够着军队赶走商家军,自己也好夺回一切。
这一来再加上其他地方招集来的人马,黄州府差不多也有六千人了,而德安府那也又出三千,两路相加,也有九千多人,刘海安也觉得应该可以和商家军一战了。因此刘海安这才带领着招集来的士兵,从黄州府出发,向麻城发动进攻。
不过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再加上黄州府又在大张旗鼓的集结兵力,当然很快就被麻城县的李定国知道。因此李定国也立刻招集十四团的团部成员商议,如何迎战清军的进攻。
虽然清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但人数众多,但人数众多,差不多是商家军的三倍,而且又是兵力两路,对麻城展开了夹击之势,因此也不能轻敌。同时这也是商家军进驻湖北建立了根据地以后,清军向根据地发动的第一次进攻,这一仗不仅要打嬴,而且还要赢得漂亮,才能坚守百姓对商家军的信心,也有利于商家军在湖北地区迅速的扩大影响力,扎下基础。
最后李定国和十四团的团部军官一致商议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掉其中一路,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另外一路。而确定首先打击的清军,就是来自黄州的刘海安部。
因为黄州离麻城县近,因此对麻城县的威胁也比德安府大,同时商家军的新兵中,基本都是本地人,也熟悉地区,虽然刘海威部的总兵力有六千左右,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超过两千,其余全部都是乌合之众,在真正的战斗中,不仅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相反还会拖主力的后腿,因此刘海安部的实际战斗力还比另一路要差。自然也成为商家军首先打击的目标。
战术计划确定好了之后,李定国也立刻行动起来,派出一个营的兵力,由副团长肖波、参谋长黄伟率领,驻守麻城县,并且付责牵制来自德安府的清军。而剩下的三个营,由李定国和团长李严刚率领,迎战刘海安部。三个营加上李定国的一个警卫排,一共约有二千七百人,另外还加上八百多名精选出来的新战士,一共三千五百人。
刘海安率领着人马,是沿着举水河北上,直扑麻城县而去的。
黄州离麻城约有二百多里的路程,按正常的行军速度,三天之内就可以到达麻城,但由于清军的素质稂莠不齐,而且从黄州到麻城基本都是丘陵地带,虽然有道路,但也是起伏不定,因此行军很慢,走了两天,居然连一百里也没有走到,而刘海安虽然心里着急,但也没有办法。同时还安慰自己,其实这样也好,就让万胜军的人马先和商家军碰个头吧,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的时间,自己再赶到麻城,正好可以坐收渔利。
就在第三天中午的时候,清军的前部人马到达位于麻城到黄州之间的潘塘镇附近,清军正准备埋锅造饭,却遇到了商家军的阻击部队。离着清军还有六七十余步的时候,商家军一起举枪射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下子疲打死了十几个人。
刘海安也知道,自己手底下真正能打的,还就只有驻守黄州的这两千士兵,其他的都只能凑数,集体进攻的时候,到是能跟着冲一下,但不能做大指望,因此充当前部的五百人都是从驻守黄州的部队中挑选出来的。虽然遭到了商家军的袭击,但都没有慌乱,并且马上就发现,阻击自已的商家军并不多,大约只有两百人左右,于是一面派人给后面的刘海安送信,一面向商家军冲杀进攻过去。
一见清军向自己进攻过来,商家军又开了一排枪之后,转身就逃。而清军在后面追了一阵,但商家军的士兵一个个都健步如飞,跋山涉水如履平地一样,清军怎么样也追不上。因此追了一阵之后,也就不追了。但这时商家军却又回过头来,又向清军开枪射击,而清军再追的时候,商家军又跑。
就这样追追停停,打打跑跑,差不跑了快两个时辰,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反正商家军从来也没有逃远过,总是在清军的目力能及的范围以内,但就是不和清军接触上,而且只要清军一停下来,立马回头靠近过来,开枪射击,就像是故意和清军斗气一样。结果只累得清兵们一个个气喘咻咻,头昏脑胀,因为中午饭还没有吃,又累又饿。而且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迷路了,根本就不知道身处何处。
清军这才发觉有些不妙,正想着按原路返回的时候,但为时己晚。只听在左右的山岗树林中杀声四起,喊杀震天,成千的商家军士兵从树林中杀了出来,火枪的射击之声,也连绵不断的响了起来。清军一个一个倒下。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十一章 清军进剿(下)
就在清军的前部人马遭遇商家军,展开了追逐的时候,刘海安带领的清军大队人马也遭遇到了商家军。
原来刘海安接到了前军的回报,说他们发现了商家军,立刻留下一千人看守粮草辎重,而自己带领着四千多人马赶去支援,但等清军赶到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前部和商家军都己不见了踪影,只见地上留下了十多俱清军的尸体。而在附近时不时还传来几声枪响。
刘海安估计是自己的前部正在追赶着商家军,因此又带领着人马,向枪响的地方赶去,但枪响声在不停的移动,忽右忽左,刘海安也带着清军,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在山陵里乱窜。
因为他带领大军中大半都是临时征调的乡勇、护院、家丁,体力还不如前部人马,因此只走了一个多时辰,就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纷纷向刘海安要求歇一会儿,有的干脆就趴在地上装死不动。而枪响的声音也越来越远,渐渐都听不到了。
刘海安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而且现在也不知道前部队伍跑到那里去了,因此也只好下令,让士兵们暂时休息,同时又派出几批士兵,分散去寻找前部人马的位置。
清军歇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忽听远方的山林里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爆炸声,刘海安估计是自已的前锋部队和商家军接上火了,因此也赶忙下令,命队伍集合,立刻向枪响地点出发。但那些乡勇、护院、家丁都累得腰酸腿疼,根本就不想动地方,被刘海安带拉带拽加踢,费了好半天劲,才算免强把队伍集合起来。
而走了没多久,枪声就又停了下来。刘海安也不噤又犯开嘀咕,枪声停了,那么就表示战斗结束了,自己的前锋部队到底是打蠃了还是输了呢?正在他想着的时候,忽然在另一个方向,也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刘海安仔细一辩认,正是自己的辎重队伍停驻的方向。
刘海安也不禁大惊,这才知道自己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商家军的目地是自己的辎重队伍,一但辎重有失,自己除了退兵之外,就别无他法了。因此也赶快下令,转头向回赶。
但走出了一个时辰的道路可不近,尽管是走走停停,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赶回去的,而刘海安这时也是心急如焚,也不顾其他人了,下令体力好的跟着自己快跑,而跟不上的就在后面慢慢走,结果清军的队伍立刻变得乱不成型,而且越拉越长。
猛赶了一段路之后,刘海安的身边只剩下一千五百多人,基本都是驻守黄州的军队,而其他的乡勇、护院、家丁什么,都掉了队。不过眼看着只要再转过一个弯,不到一里的路程,就可以赶回到出发的地点了,但这时刘海安也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枪声又停止了。
就在刘海安惊疑不定的时候,左右两侧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一样,向清军泼洒了下来。
原来商家军的三个营分为两部份,一个营付责吸引清军的前锋部队,并调动清军的主力,而剩下的两个营侧仕责袭击清军的辎重。如果清军的主力不动,那么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