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木林)-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芄辉缫坏慊氐胶贾荨!比缓笙蛞徽笙惴缫谎焕肴ァ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六七章 变数(四)

清军击败了李自成之后,尚可喜的任务是留守湖广地区,牵制驻守长沙的湖广总督何滕蛟,保护清军的后方。而这一段时间里,因为招降了不少大顺军的人马,这时尚可喜部的兵力也扩大的八万余众,并且也掠夺到了大量的物资钱粮。有兵有粮,心里不慌,这个道理尚可喜是绝对明白的。

不过接到了阿济格要求他率军东进的命令之后,尚可喜虽然不是很愿意,但也不敢怠慢,毕竟现在的清廷可不是当初的明朝,自己手里有了点势力,就可以把朝廷的命令当手纸用。

因此尚可喜命自己的长子尚之信坐镇武昌,并留下了两万精锐人马,分守九江、常徳、岳州等地,以防何滕蛟,而自己和次子尚之孝率领六万大军,分为两路东进。一路沿长江南岸行军,由尚可喜亲自带领,另一路则是绕过鄱阳湖的南岸,经由饶州进入宁国府,两路人马在当涂会师,然后一起到达南赤。

这样的行军安排,是因为尚可喜得知商家军在南京战场的外线大败清军,但按尚可喜的想法,取得了外线作战胜利的商家军,当然应该是立刻向南京方面进军,以收复南京。而自已则分兵两路,直取宁国府,正好是从商家军背后下手,打商家军一个措手不及。

尚可喜现在还没有和商家军交过手,仅仅只是听说,但还没有亲自体验商家军的厉害。因此还觉得自己这次的计划十分周全,不仅可以一解南京之危,说不定还能一举击败商家军。

那知尚可喜这样分兵而进,正中成进的下怀,他只留下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军团,在溧水牵制清军的兵力,自己带着二个步兵师、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军团,共计约三万兵力驻守在宁国府,等待着尚可喜部的人马到达。

在正月十八日,商家军在分界山附近伏击尚之孝的人马,将尚之孝打得大败,当阵斩杀一万余人,俘虏三千余人。尚之孝侥幸逃脱,带领着败军退守到铜陵,和尚可喜汇合。

而尚可喜得知尚之孝遇伏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立刻和尚之孝合兵,但也不敢轻易进军,下令人马,暂时在铜陵驻扎,并派人向阿济格报告。

阿济格是在正月二十日接到尚可喜的报告,也是又急又怒,没想到商家军居然放弃南京这一边,又去袭击尚可喜部,实在有些弄不懂商毅到底打算做什么,但时间可是一天一天的逼近了,南京可还没有攻下来,而且他也不敢把外线布置的人马收回来,因此只得下令,命尚可喜尽快东进,同时又派人催促吴三桂尽快渡江。

————————————

“碰!”

墨经纬的手掌重重的拍在桌子上,震得桌子上的杯碗茶壶乱颤,而周围伺奉他的魔门弟子们都吓得战战兢兢,立刻都跑开了。因为这几天以来,墨经纬的脾气也非常坏,虽然还没有到阿济格那样动辄杀人的地方,但发火、申诉弟子,也是家常便饭。因此只要他一发作,弟子们就立刻逃开。

商毅孤身一人闯入孝陵,不仅成功的救走了叶瑶瑱,而且魔门弟子也再一次遭受重大损失,一同死了四十七人,伤三十二人。就连墨经纬也受创不轻,左半边脸不知被什么东西削去了一大块皮肉,还伤及左眼,虽然没有生命之险,但左眼巳瞎,左半边脸上还留下了巴掌大的一块疤痕,这对于一向自视很高的墨经纬来说,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而更令魔门倍受打击的是,在天亮之后,在神烈山边又发现了璞愚印的尸身,可以说这次行动令魔门确实是元气大伤。因此紫玲珑也下令,所有弟子暂时都骤集在孝陵,不在有任何行动。

但这一段时间以来,清军在南京战场的进展非常不利,甚致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伤势的原因,墨经纬也越来越急燥,发火动怒,也是常常发生了。今天收到了尚可喜部遭到商家军的伏击之后,墨经纬也又一次发作了。

等墨经纬发完了一通脾气之后,才发现众弟子都跑光了之后,不禁又有些动怒,立刻大叫道:“来人,把所有的人都集合起来。”

喊了几声之后,却发现无人应答,墨经纬更是恼火,正要去找人,忽然听见有人道:“把人集合起来?你要做什么?”

原来是紫玲珑己经来了,在墨经纬发火的时候,魔门弟子无人敢拈其锋芒,只有紫玲珑不怕,还处处敢和他针锋相对,偏偏墨经纬还拿她没有办法,因此不少弟子也都学得乖了,一见墨经纬发火,就去把紫玲珑搬来救架。

这时墨经纬的整个左半边脸都用黑纱掩住,剩下的一只眼睛里充满血线,样子十分狰狞恐怖,见是紫玲珑来了,立刻道:“清军实在是太没有用了,我要带领着所有的圣门弟子,去攻下南京,杀了商毅。”

紫玲珑丝毫也不理他,好整以瑕的坐下,缓缓道:“你自己要去送死,那就去吧,但不要拉别人掂背。”

墨经纬怔了一怔,道:“送死?”

紫玲珑道:“对呀,就是送死。难你还没有长教训吗?商毅在重兵的保护之下,商家军又有那么多火铳,不是送死是什么,你自以为可以挡得住火枪吗?”

墨经纬呆了一呆,才稍稍回复了一点理智,又道:“那好,现在商毅不在杭州,我们正好可以趁着这个空隙,潜入杭州去大闹一场,最好把商毅的家眷全都杀光,也让商毅偿偿这个滋味。”

紫玲珑看了他半响,道:“墨经纬,难到你的脑子在那天夜里被摔坏了吗?则不说以商毅的精明,他离开杭州,怎么不会把老家安置好,会留下空子给我们钻吗?而且现在二师伯和瑶瑱肯定己经返回杭州坐镇去了,以他们对圣门的熟悉和了解,再加上商家军的严密守卫,你以为我们有多少机会潜入杭州呢?”

墨经纬虽然知道她说的都是实情,但心里窝着这一口火,却无处发泄,忍不住又大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弄成这个样子,全都怪你,要是那一天你把瑶瑱交给我,绝不会让商毅得手,也不会有现在的困境……”

“你闹够了。”紫玲珑一声断喝,打断了墨经纬的话,“都怪我吗?那么这次潜入南京的计刬是谁制定的,攻打皇城的战斗又是谁指挥的,也是我的错吗?就说瑶瑱的事吧,如果没有我,你能把瑶瑱从杭州弄到南京来吗?再说我把瑶瑱交给你又能怎么样,你一样也会把她安置在孝陵。而且整个孝陵的防守是你布置的,我只是付责看着瑶瑱,并没有干涉你吧,在商毅攻上享殿的时候,瑶瑱还被你控制着。这也怪我吗?墨经纬,不要什么事情做不好就都是别人的错,多想想你自己做了些什么,做得好不好吧。”

墨经纬被她说得半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但却一句话也反驳不了,两人又对视了良久,墨经纬终于低下了头,道:“好吧,那么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紫玲珑道:“什么也不做,等着?”

墨经纬一怔,道:“等着?”

紫玲珑点了点头,道:“虽然说商家军连战连胜,但现在商毅在南京仍然只是免力支撑,等尚可喜和吴三桂两部的人马到达了南京之后,他一定会放弃南京,退回到浙江去,清军必然会占领南京,用不着我们费心。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清军攻占南京以后的事情。”

墨经纬还是不明白,道:“清军攻占了南京之后,接着就是进攻浙江了,还有什么事情?”

紫玲珑摇了摇头,道:“你的脑袋是被驴踢了吗?整个南方难到就只有南京和浙江了吗?南京一失,恐怕有不少人会在南方各地拥立朱氏的后裔。而因为有商家军在浙江撑着,清廷恐怕也不会轻易收取南方各地,这一战不会在短时间结来,恐怕致少要打上十几年。而我们就要多帮着清廷一些。因此也该尽早布局,在南方各地打开局面,一定不能使南方各地团结起来,一致对抗清廷。而是要擅动他们各自为战,甚致是孤立浙江。”

顿了一顿,她又接着道:“而且这次南京的经过也证明,我们圣门并不适合这种两军战场作战,因此以后这方面的事情就少掺合一点,我们的优势,仍然在暗中取事。我们正应该发挥这些长处,战场上的事情,还是让给清廷去处理吧。另外对浙江的渗透,绝不能操之过急了,应该慢慢来。”

墨经纬沉呤了半响之后,终于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这才是我们以后应该走的路子。现在我能做什么?”

紫玲珑见他终于平静下来了,也放了心,道:“前期的事情我已经开始做了,你现在做的,就是赶紧把伤养好,以后还有你要做的事情。”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六八章 会聚江南

吴三桂收到阿济格的第一份调令的时候,正驻军在仪真,攻打扬州。

随着清军的第二次南征开始,吴三桂同样也在积极的扩充着自己的实力,击败李自成之后,也收编了当相部份的大顺军,随后又纳降了刘泽清部,这时吴三桂的总兵力,己经超过了十三万。在攻取了泗州、盱眙两地之后,吴三桂也把下一个目标放在扬州。一方面扬州是江北重镇,地方#匆彩俏馊鸬淖婕茄镏莞哂剩陆趸瓜缫彩侨松豢臁M蔽馊鸹勾蛩悖ハ卵镏葜螅拖袂宄肓睿镏莘飧约海币沧鑫砸训母亍

因为攻克泗州、盱眙两地进行的比较顺利,因此吴三桂也对攻取扬州比较有信心,这到不是他小看商家军的战斗力,而是现在商家军的主力都在江南,苏北地区的兵力不足四万,还是分守扬州、淮安两地。而清军在江北己经集中了近二十五万大军,在兵力上己经占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多铎也出兵进攻淮安,牵制商家军的兵力。

但吴三桂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罗远斌己经得到了商毅的指示,果断放弃了淮安府,把兵力都集中扬州府境内,以高邮和扬州两处互为犄角,各布置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步兵旅,另外还有一个步兵师作为机动兵力。全为守卫扬州府。

事实再一次证明,一但商家军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守城池的时候,清军是很难以血肉之躯攻破。现在吴三桂手下的人马虽然不少了,但拥有的火器并不多,因此尽管他集中了八万大军,分从两面夹攻扬州,在商家军密集的火力和严密的防守面前,一连攻了三天,拆兵超过万人,但却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而在另一路,多铎在兵不血刃拿下了淮安,断开了商家军的苏北地区和鲁南地区的联纟,但一方面要应付周少桓从鲁南的进攻,另一方面也要巩固淮安府的防守,并且收取宿迁、邳州、海州等地,因此也无法再出兵配合吴三桂进攻扬州,结果守卫高邮的商家军趁机汇同机动兵力,袭击吴三桂的侧冀,迫使吴三桂撤兵退守仪真,进攻扬州的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了。

这时吴三桂才知道商家军善用火器之名,确实不是虚传,正好阿济格的命令也到传到了他手里,吴三桂虽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进攻扬州,但一来是扬州确实难以攻下,继续强攻,只会损兵折将,消耗自己的兵力;二来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和清廷发生正面的冲突,因此正好也可以借这个收兵撤回庐州,布置南渡的事务。

一路支援南京的人马尚可喜郄阿济格现在南京也是度日如年,十分着急,一连又下了二道催令,催促吴三桂尽快渡江作战。因此吴三桂也立刻下令,征集船只,分从江浦、和州两地渡江,准备进入江南作战,当然在庐州也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

————————————

商毅接到了报告之后,也松了一口气,把吴三桂部吸引到江南战场来,也算是可以缓解一下江北战场的压力,虽然淮安失守,使商家军的山东和江北两个战场彻底断开,但因为商家军现在己在使用飞鸽传书,又有海路可通,因此实际的影响力并不算大,而且淮安失守之后,第二军可以全心全意守卫扬州,不仅缩短了自己的战线,同时吴三桂部南渡之后,清军在江北的兵力要减少近半,而且现在还必须又要分散一部份兵力驻守淮安府,也有利于商家军下一步对江北战场的清军进行逐个击破。

不过虽然商家军伏击尚可喜部取得了胜利,但只是延缓了一下尚可喜部东进的时间,现在尚可喜部仍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迟早还会东进,而且有了上次中伏的教训之后,他一定会小心谨慎,想再次伏击他,恐怕就不容易了,再加上吴三桂部渡江之后,江南战场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起来,因此以后的战局,依然不会轻松。

但这种局面也基本在商毅的预料之中,首先吴、尚二部人马进入到作战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下一阶段自己将退回到浙江作战,而战线将会缩短一些,清军的战线却还会进一步拉长,自己就可以从长江突袭,深入清军的后方作战。因此商毅看着地图,南京、太平州、和州、庐州、池州、安庆府,甚致是湖广,这些长江两岸的地方,都可以是商家军袭击的目标。

而就在这时,商毅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商毅的头脑里成形。

商毅知道,在另一时空的1947、1948这两年里,当时的天朝太祖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军事局面,因此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派遣十万左右的军队渡过长江,在江南地区建立二到三个根据地,一方面是在对手兵力空虚的后方插上一刀,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战火燃烧到敌的后方,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执行,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太祖在江南地区还缺乏民众基础。

而商毅所面临的局势,和当时颇为相似,都是面对着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形势十分严峻,而敌人的兵力也同样过于集中在双方的交界地方,后方十分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派遣一支军队,逆江而上,在湖北一带建立起一个敌后作战区,一定也能够打乱清军的布置。

从地理上来说,湖北地区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地带,四通八达,易攻而难守,由其是在东北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别山区,地势险要复杂,就是出动十万大军,也难以全部驻守得住。因此如果有一支人马以这一带山区为根据地,以游击战的方式,四面出击,不断打击搔扰清军的后方,一定会让清军十分头疼,从而也可以大大减轻浙江战场的压力。

现在商毅占据着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湖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而且商家军在水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双方不仅能够互相呼应,同时也可以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从浙江获得补充,另外如湖北地区的商家军果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把他们接回浙江来。

另外在民众基础方面,商毅面临的局面到是要好得多,因为在当初刚刚南下的时候,商家军曾在湖北驻扎过几个月,在当地的名声相当不错。而且在这个时代,满清是地地道道的异族,商家军不仅是汉族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再加上商家军一惯的群众政策,因此商毅也相信,只要是军队一到,应该能够很快就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站稳脚跟。

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实,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而且现在仅仅只是商毅的一个构想,想要俱体实施,还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同时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好在是现在还有时间,可以让商毅来慢慢思考。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阻击吴三桂的渡江人马。

虽然吴三桂的人马渡江作战,是商毅已经准备好了的,但这并不表示就会轻易的放吴三桂渡过长江,商家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可不能白白的浪废掉,因此趁着吴三桂渡江的时候,袭击他的渡江船队,不仅可以先消灭一部份吴三桂的兵力,另外也可以拖延一下吴三桂渡江的时间,使自己能够有便多的时间准备。就像是伏击尚可喜一样。

因此商毅得知吴三桂的人马在江浦一带渡江之后,也立刻下令水军出击,袭击吴三桂的渡江船队。

江浦在南京上游二十多里的地方,黄震奉命之后,带领水军逆江而上,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达了江浦一带的江面,果然发现了清军正在横渡长江。黄震立刻下令船队排成一路纵队,直插清军的渡江船队,然后左右开火,轰击清军的渡江船只。

清军一来是没有准备,二来用于渡江的船只都是临时租调的民船,根本就没有装配任何武器,因此在江里作战,那里是商家军的对手,在炮火的打击下,一艘一艘的被击得沉入江底。而其他船只见状,也都吓得连忙各自靠岸,不敢再轻易渡江,己经渡过江的船只,也不敢再转回来。

结果这一战清军一共被击沉了五十一条船,阵亡士兵三千余人,但只送过去了五千余人。其他的人马仍然被阻隔在长江北岸。而吴三桂见状,也不敢在江浦继续渡江,只好率军继续向西前进,尽可能的离南京便远一些,再另选其他的地方渡江。而商毅也下令,在沿江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争取再找到袭击清军渡江的机会。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六九章 新的监国

顺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商毅收到了杭州发来的消息,明朝已经又有人被推立为监国,而且这回居然一下子推出了两位监国,一是潞王朱常芳,在徽州被推立为监国,另一位是鲁王朱以海,是在处州出任监国。

其实不仅仅是史可法和吴氲揭屏⑿戮院帕钅戏娇够髑寰胁簧俦b朝的官员为想到了这一点,在南京城破之后,还有一批官员既没有投降清军,也没有依附商家军,但依然趁着当天的混乱逃出南京,聚集到徽州,因为许多官员都知道,潞王朱常淓就被安置在徽州。

而在十多天之后,南京城破,朱由崧身亡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并且传遍了整个南方。而且又有许多的官员也都陆续聚集到了徽州,其中大部份都是东林一系的官员,包括黄宗羲、黄震周等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还有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地方派势人。因为朱常淓本来就是东林党推崇的皇帝人选,现在朱由崧己死,那么再拥立朱常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拥立朱常淓为监国,号令南方,另外还有原明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手下约有一万多兵马,也来到徽州,拥立朱常淓。

结果等史可法一行到达徽州的时侯,己经晚了一步,就在前一天,朱常淓己经正式出任了监国,并任命张秉贞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吏部尚书、黄宗羲为礼部尚书、袁宏勋为户部尚书,方国安为左督都,总理军务。

不过史可法等人到来,还是受到朱常淓的欢迎,因为现在史可法的名望不小,而且朱常淓也知道,在史可法的背后,还有商毅的支持,现在谁都知道,整个南方,只有商毅的商家军,才能够抵抗清军。由其是史可法还带来了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原来南京竟然还没有完全失守,商毅依然还在南京城里与清军对持,坚守着南京,而且还在南京周边地区多次打败清军。

这个消息确实让徽州的众官员都振奋不己,也包括朱常淓在内。因为朱常淓出任监国本来就十分免强,他当然知道在这个时侯出任监国,甚致是称帝,可不是天下掉下的馅饼,而是被架到火上烤,一但清军杀到,恐怕就会首先拿自己开刀。而现在看来,南京居然还守得住,只要南京不失,清军就无瑕南下,而自已也就能够保住现在的位置,另外商毅也明确表示,支持自已监国,当然也舒心了不少。

而其他官员也都有差不多的想法,因此尽管黄宗羲、黄镇周等人曾在南京和史可法斗得不亦乐乎,但在这个时候,也都对史可法等人表示了欢迎的态度,众人相见之后,先是互相大哭一场,悲痛朱由崧架崩,史可法也知道,现在不是翻旧怅的时侯,众人团结一致,抵抗清军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双方都非常有默契的没有提在南京顺逆之争的那些事情。并且都表示一定会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清军。

但表面文章虽然是做得十足,一涉及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官员们就立刻旧病复发,当史可法向众人提议,请朱常淓立刻到杭州去坐镇,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黄宗羲、黄镇周等人马上都顾左右而谈他,并不做正面的答复。

因为生存的危机得到了缓解之后,各人立刻都开始打各人的小算盘,杭州可是商毅的地盘,而且史可法这一行人显然都己经和商毅结成一伙,一但朱常淓到了杭州,肯定成为商毅的傀儡,而史可法、吴热耍惨欢ɑ岢晌鲁⒌哪诟笾爻迹敲茨抢锘褂凶约旱奈恢媚兀飧隼碛墒敲环ㄋ党隹诘模虼艘捕挤追渍医杩谕拼牵凰凳鹿刂卮螅Φ贝映ぜ埔椤J房煞ㄒ簿筒缓迷偎凳裁戳恕

而在私下里,有不少官员都向朱常淓进言,千万不要去杭州,因为商毅为人飞扬跋扈,桀骜不驯,而且又手握重兵,素有野心,决不可信任,一但去了杭州,就会被商毅架空成傀儡。

朱常淓其实到是很想去杭州,一来杭州是个大地方,肯定出征州要舒服,二来直接在商家军的保护之下,也更安全一些,致于成为商毅的傀儡,朱常淓到并不太在意,因为现在朱常淓手里也没有什么实权,都是由张秉贞、黄宗羲、朱大典等人说了算。而且朱常淓也没有多少政治野心,如果一定是要当傀儡的话,那么宁可给一个实力强的地方势力当傀儡,起码也能过得舒心一些。但去不去杭州,并不是由朱常淓说了算,因此他也无可奈何。

就在第二天,黄镇周上奏,称弘光架崩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建议朱常淓立刻在徽州称帝,也好名正言顺,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

这个建议也得到众官员的一致赞同,当然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一但朱常淓在徽州称帝,正好可以借此为由,暂时不去杭州,而称帝的仪式虽然单简,但前前后后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拖上一个月,至于一个月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史可法多少也了解一些众人的想法,心里当然也非常不痛快,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心争权夺利。但这话也不好直说,而且他到也不反对朱常淓称帝,因此也借机建议,请朱常淓到杭州称帝。

就在这时,史可法收到从杭州发来的消息,鲁王朱以海,在张国维、方逢年、钱肃乐、张名振、张煌言等人的拥立下,在处州出任监国。

原来南京被攻破的消息传开之后,在浙江处州府定居的明朝原兵部尚书张国维汇同一批聚集在浙江的官员们商议,认为急需迎立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监国,然后号招南方抗击清军。而因为当时消息不通,朱常淓刚刚出任监国还没几天,内部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也没有来得通告各地,因此只能在浙江一带选择,被安置在温州平阳的鲁王朱以海,也就成为他们拥立的惟一人选,被接到了处州龙泉县。

虽然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但实际上现在他手下只有十几名大臣,数百士兵,完全是一个地道的草台班子。而拥有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县城,处州本来是商家军的管辖地区,官员和百姓对鲁监国并不感冒,没有商毅的命令,谁鄀不敢去搭理他们,处州知府虽然接到了发来的公文,但也装不知道。

因此在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之后,立刻派张煌言为使,赶到杭州,来见商毅,通告此事,当然是希望得到商毅的支持。毕竟他们也知道,现在整个南方,只有商家军靠得住。

不过等张煌言赶到了杭州之后才知道,现在商毅并不在杭州,而是在南京坚守,继续和清军作战,接待他的是王夫之。而留守杭州的叶瑶瑱也以此为借口,对是否支持鲁王监国也不置可否,推说要请示商毅,才能做决定。张煌言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留在杭州等着。

而留在杭州的吴蚕帕艘淮筇绻弥煲院G懒讼龋强删吐榉沉耍獠皇怯峙隼匆桓雎硎坑⒌诙穑恳虼艘哺峡炫扇烁房煞ㄋ托牛盟彀阎斐E接到杭州来,免得夜长梦多。

这个消息立刻在徽州引起了一阵喧哗,因为在徽州的这些官员看来,自己拥立的朱常淓当然是代表着正统,而朱以海算什么,凭什么也能被立为监国,从血缘上来说,朱常淓也比朱以海占优。因此有不少人都上言,应该派人立刻去温州,要求朱以海取消监国的称号,还有人主张发兵去打朱以海。

这时史可法又再次建议,朱常淓应该立刻赶去杭州继位,因为只要朱常淓到了杭州,商毅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朱以海的要求,同时朱常淓还可以借助商毅的兵势,迫使朱以海取消监国。

在这个时候,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这个时侯,血缘优势,己经起不了多大作用了,实力才能决定一切,谁能够得到商毅的全力支持,谁就能在这场争夺中占优,但这个正确的建议显然是不能被徽州的官员所接受,相反到成为阻止朱常淓去杭州的最好借口。

张秉贞首先上奏,建议朱常淓就在徽州立刻称帝,这样一来,就可以抢在朱以海前面称帝,在大名份上可以压倒朱以海一头,并且请史可法为代表,去温州责问朱以海。目地是像朱以海表明,商毅是支持朱常淓的。这个建议当然也得到了其他官员们的一致同意。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但却引起了史可法的极大不满,当场就拒绝了代表朱常淓去责问朱以海的要求,同时也表示,自己第二天就返回杭州。

徽州的官员对此也不敢强求,史可法走了也好,免得老是劝朱常淓去杭州。不过他们也担心商毅真的倒向朱以海一方,因此最后还是商议决定,派黄宗羲为代表,跟史可法去杭州,策封商毅也越国公,以此笼络商毅,同时又以黄道周为使,去温州责问朱以海。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七零章 妙手

看完了杭州发来的报告之后,商毅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局势发展得果然如自己预计的一样,南方各地都在拥立明室的藩王,现在只是两个,但恐怕马上就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出现了,只是大明都已经混到这个份上了,大臣们居然还不忘争权夺利。也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不过这样的局面也好,因为商毅根本就不打算在杭州拥立某一个明室的渖王,如果潞王、鲁王真的有人愿意来杭州,还是个大麻烦,这可不是香饽饽,而是个烫手的山芋。当然就算他们中侚有人真的要来杭州,商毅也有办法推脱。

因此商毅也立刻给叶瑶瑱回信,以自己还在南京,不更回复为借囗,对两派的人员都不作明确的答复,一切都等自己回到杭州之后再说。反正南京也差不多守不住了,估计也就是十天左右,自己就要放弃南京,回到杭州。但对两派的使者都要一视同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