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木林)-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里之后,商毅发现林凤舞以经来了,正和叶瑶瑱对坐在一张大书案前,案面上放着好几个大帐本,和两把算盘。原来是林家又帮商毅购进了一批物资,林凤舞来向商毅通报,不过这些事情商毅都交给叶瑶瑱在处理,现在两人现在正在核对帐目。
这时叶瑶瑱正在核对数目,一边看着帐本,一边拔打着算盘,而林凤舞正一边喝茶等着。商毅回来,两人都起身,叶瑶瑱道:“相公,你回来了。”而林凤舞给商毅道了一个万福,道:“商大人回来了。”
商毅也欠了欠身,道:“林姑娘来了。”心里却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林凤舞今天穿的一身中式衣裙,其实只是在上一次林老太爷的寿宴上,见她穿过一次西式长裙以后,林凤舞出现在商毅面前都是穿的中式服饰。虽然说林凤舞穿什么样的衣裙都好看,不过也许上那一次给商毅的印像太过深刻,其实商毅一直还想看她穿西式长裙那种揉合了中西风格的样子。
叶瑶瑱又坐下继续算帐,而林凤舞笑道:“商大人,你回来得正好,李叔叔有一封信托我带给你。”说着从桌案上抽出信封,递给商毅。
商毅接过信来,道:“谢谢林姑娘。”
拆开信封一看,原来是他托李格非打听的袁朴、吴雁鸣的情况。按李格非在信中所说,这两个人并不是那种汉奸型的商人,只不过和西班牙人的生意来往多一些,因此关系也近密一些而己。在马尼拉虽然借助西班牙人的势力,为自己争取到一些方便,到也没有因此而欺压过别人。总体来说和正常的商人差不多。
看完信之后,商毅也若有所思。这时叶瑶瑱道:“好了,都算明白了,一共是八万五千二百七十两银子。”
林凤舞道:“一点也不错了。叶姐姐算得好准。”
叶瑶瑱道:“我这就给你开条子,等一会林姐姐就可以到帐房去领银子。”说着取过了一张空白纸笺,刷刷刷写了几行字,然后拿起商毅的大印盖上。递给林凤舞。
林凤舞接过纸笺,道:“多谢叶姐姐了。”然后又转向商毅,道:“商大人,我先告辞了。”
商毅点点头,道:“林姑娘,麻烦你转告一下令尊大人,明天一早请他来一趟,我有些事情想和他商量一下。”
林凤舞道:“商大人,不巧的很,爹前几天以经到南京去处理一些生意事情,恐怕要到年前才能回来,在临走之前他吩咐过我,大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先对我说吧。一般的事情,我都可以做得了主。如果事情大了,再派人送信给他。”
商毅也知道,她现在以经再帮林之洋处理生意来往事务,于是道:“哦!是这个样的,那也好,先和林姑娘说也是一样,我打算开年以后,在杭州再开两个厂,一个是制衣厂,一个是玻璃厂,想问一问令尊大人是否有兴趣。”
商家军釆用的是全新的军服,现在队伍越来越大,对军服求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大,而杭州根本就没有大型的制衣厂,现在只能委托七八家制衣作坊来制作。而且目前商家军只有一套野战服,商毅还打算设计一套制服,在平时穿着,另外还有兵工厂和造船厂的工人制服,商毅也打算统一起来,这样靠小型的制衣作坊来供应显然是不够的,不如自己开一家制衣厂。
而玻璃历来都是穿越者的一大杀器,制造玻璃的技术并不难,而且在传教士和西班牙工匠中也有人会制造玻璃,早在山东的时候,商毅就有这个计划,不过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施行,当然玻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军事用途极大的望远镜,炮镜、狙击步枪的瞄准器,还有简单的化学试验,都需要玻璃工业来支撑。而现在显然制造玻璃的时机以经成熟了。
林凤舞听了,眼中立刻闪出了光彩,因为她出身商家,平时耳濡目染都是经商的事情,而且为人又十分聪慧,因此对商机十分敏感,听商毅这么一说,立刻意识到,这里面大有商机。
制衣厂就是依靠商家军自己的订单,也足够维持下去了。而玻璃器皿历来都是中国市场上的抢手货,也是西方在中国少有的有竞争力的商品,如果自己能够制造玻璃,自然是大有利益可图的。而且现在林之洋正在逐渐脱离林家,自立门户,正需要另开商路,制衣厂和玻璃厂正好可以为林之洋速度开避自己的商业渠道,因此也立刻道:“商大人,我可以代表我爹答应你,这两个厂我们绝对愿意和您合作。”
商毅笑道:“好,不过开玻璃厂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明天我约了几名干纟腊的工匠,来一起商量。”
林凤舞也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么我明天早上再来一趟。”说完之后,林凤舞才再次告辞。
等她离开之后,商毅这才问道:“圆圆呢?怎么不见她的人。”
叶瑶瑱道:“她到印刷坊里去了,因为今天要出报纸的样稿,一时还不能回来。”
因为现在商毅的文书工作由王夫之来付责,因此叶瑶瑱和陈圆圆的事情也大大减轻了许多,而叶瑶瑱还有代理商毅处理政务,核查帐目的事情,而陈圆圆到是几乎全闲了下来。于是商毅就把报纸的事情交给陈圆圆去付责,因为在中国古代,妓女的文化水平都不低,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中,妓女往往占了一半的比例,反正也不用她来写文章,只管审核就行了,虽然缺少办报纸的经验,但按商毅的指示去办就可以了,反正这个时代,中国还没有报纸,怎么弄都可以。
而陈圆圆也十分高兴接手这件工作,虽然她还不懂办报纸的重要作用,但看得出商毅对报纸非常重视,因为也觉得自己能够帮上他的忙,这也就是商毅说过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也十分用心。
商毅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满意,现在要办的事情正在一件一件的完成,如果能够有一年时间,相信自己能够在浙江初步建立一个完善的行政系统来。
就在商毅正想得出神,这时叶瑶瑱合上了帐本道:“相公,在想什么呢?”
商毅怔了一怔,道:“没想什么呀?”
叶瑶瑱笑盈盈的起身,来到商毅的身边,道:“是不是在想明天林姑娘又要来了。”
商毅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道:“她明天要来又怎么了。”
叶瑶瑱道:“难道你对林姑娘没有动心过吗?我看你每次见了林姑娘都满面春风的,是不是看上她了。”
商毅觉得又好笑又好笑,因为林凤舞在马尼拉居住的时间长,受海外影响较大,性格颇为开朗大方,没有这个时代中国妇女那种内敛,这一点到是很接近商毅的习惯,因此和林凤舞谈话也少了一些顾忌,有些像在穿越之前和女同事的感觉。商毅到是真的没有别的心思。一把将她拉到自己怀里,笑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叶瑶瑱认直道:“如果相公真的欢喜林姑娘,那就找人去和林先生说合一下,把她娶回来吧,我和陈姐姐都不会怪你。”
商毅苦笑了一声,道:“你难到还不明白我吗?其实我娶你一个人就足够了,只是当时圆圆不顾凶险来投靠我,总不能负了她这一片心意,才又收了她。现在有你们两人就足够,我也不想再多纳妻妾,否则那时田珍和田珠姐妹,早就收房了。”
叶瑶瑱心里也不禁一阵感动,刚才她多少也有些试探商毅的意思。道:“相公,其实你把林姑娘娶回来也不是坏事,其实林姑娘的为人很好,我和陈姐姐也都很喜欢她,林家又是我们的得力帮手,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和林家就成了一家人,对相公以后的大业也要好一些。”
商毅听了之后,心里也不由一动,叶瑶瑱说的其实也不无道理,在这个时代,最好的结盟方式就是结亲,别的都是浮云。现在自己和林之洋是利益共同,互相之间都有加强关系的需要,而只有连姻才是最好的办法,因此如果自己真的向林之洋提亲,他多半还会欣然允诺。
当然要说商毅对林凤舞不动心肯定是言不由衷,论相貌林凤舞并不比叶瑶瑱和陈圆圆差多少,而且她久居海外,在见解习惯上和商毅更为接近,同时娶她还能加强和林之洋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举数得。而且叶瑶瑱也支持自己娶她。这也说明封建礼教不是全不好。毕竟妻妾成群,是毎一个正常男人的梦想。
虽然商毅心里还是有些别扭,仿佛这里面功利成份太多,但商毅马上又安慰自己,像这种政治婚姻既使是在后世也不少见。而且随着自己的势力扩大,恐怕还不止这一次。自己也应该试着习惯。反正穿越过来的人,如果不娶到两位数以上的老婆,回去以后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不过商毅现在并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还是以后慢慢顺其自然吧。当然要阻止这场谈话,商毅可有办法,双手一紧,吻住了叶瑶瑱的双唇,立刻将她还要说的话全给挡了下来。
两人说笑了一阵,叶瑶瑱才从他怀里挣脱出来,道:“相公,说正事吧!现在银子恐怕不够用了。”
商毅怔了一怔,道:“怎么会不够用呢?我记得在和干系腊开战之前,帐上还有一百多万两呀,难到一下子都花光了吗?”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六七章 财政危机(下)
叶瑶瑱摇了摇头,道:“银子当然是还有,但刚才给林姑娘支了八万多,而在先前,造船厂支去了五万,兵工厂又支去了三万,再加上这个月的其他开文,现在整个帐面的的白银以经只有八十多万了。幸好这次打败干系腊人的奖赏免了,否则连八十万都没有了。”
商毅道:“有八十多万也不少了啊?起码够支持一年的吧?就算不够,至少也够九、十个月了。”
叶瑶瑱笑道:“那有那么容易。我以经算过了,从开年以后算起,毎个月的军饷开支大约需要八万两白银,而兵工厂、造船厂、还有印刷作坊的人工开支大约需要一万两。这两项相加差不多就快十万了。而且兵工厂和造船厂的消耗毎个月至少还要五万两。也就是说毎个月的开支在十五万两白银左右,你自己算吧,八十万两白银还能用几个月。”
商毅也不禁有些吃惊,道:“这么说连半年也不够支持了?”
叶瑶瑱道:“到也不能这么算,我们离开山东时,帐面上还有六十多万两白银,那边的开支不大,明年至少可以匀出五十万来,加上明年四五月间,丝绸厂应该可以有收入了,因此把明年支撑过去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这还不算每个月购买的米、铁、铜这些物资的开支。而且还不知道军队会不会扩充,还有没有别的大事,比如造船厂、兵工厂之类的。”
商毅想了一想,道:“现在以经储备了多少物资。”
叶瑶瑱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帐本,翻开道:“主要有米二十二万石,面粉七万石、粗粮八万石、杂粮十二万石,共计是四十九万石,不过这些粮食到是可以一百万两银。另外还有铜三万二千斤,铁十二万五斤。”
因为在中国古代,米面一类的粮食都具有充当货币的功能,而现在江南的粮食价格也在上涨,一石米的价格以经超过了二两白银,因此叶瑶瑱说这些粮食可以充一百万两白银,并不是假话。但商毅一直都是把粮食当战略物资来储备,不到万不得己,是不能当货币使用。
按商毅原来的预计,现有的白银应该是足够支撑两年左右,等到两年之后,自己经营的产业以经开始正常运行,而且在自己的地盘内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这样就有正常的收入来源。但现在才发现,自己的预计错了,主要是自己扩张得太快了,仅商家军的规模,比刚南下时,几乎扩大了一倍,再加上现在又有造船厂和兵工厂这两个吸金大户,才弄成现在资金面临短缺的局面。不过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自己一直都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其实商毅一直在寻找收入来源的渠道,虽然说自己以经开办了丝绸厂,但从生产投产到有收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就算是开始有收入,以目地丝绸厂的规模,一个月自己最多只有五六万白银的收入。
而另一个待建的产业玻璃厂尚在募备之中,到能够有收入至少也要好几个月,而且就算玻璃厂建成,规模也不会太大,因为玻璃器皿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属于中高档消费品,因此销量也不会太大,毎个月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丝绸厂的一半。也就是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每个月的进帐也不会超过十万,还是远远的收不敷出。
虽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把明年对付过去或许还问题不大,但后年怎么办,到是一个大问题。关建就在于明年一年能否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尽管现在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但也不能大意,因为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样算下来,商毅也不禁觉得十分郁闷,在自己的记忆中,好像别的穿越者都没有遇到过缺钱的问题,只要随便开一个厂,银子就像浪打的一样滚滚不绝,个个立马都有百万、千万的身家。为啥自己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按说自己抢到的白银也不少了,为什么现在还是捉襟见肘呢?
不过抱怨归抱怨,但现实还是要来面对,至少从现在就要开始想办法了。
当然办法无非就也是开源、节法两种,从商毅心里来说,自然是倾向于开源,但这个源怎么开呢?开发赚钱的商品,自己正在做,但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啊。发展海外贸易,当长途倒爷也是一个方法,可惜现在中国的海外贸易以经被郑芝龙给垄断,而自己的海军在未来两年内,估计都不具备挑战郑芝龙的实力。不过浙江沿海的商业倒是很发达,收取商业税也算是一个办法。但效果能有多大也还不好说,一来只有浙江加收商税,而其他地区没有加收,有可能会破坏浙江的商业体系,把商人都赶到其他地方去了,而且如果清军在明年如期入关,将会对江南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对商业行为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商业税的收入。
那么现在只剩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收取农业税,也就是田税,这是最稳定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当然也是商毅最不希望使用的办法,因为这会使商毅失去许多争取人心的机会,但如果最终还是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适当收取一些农业税了。
既然开源的办法不多,那么就想想结流吧,能省就省一点,这样也能维持得更久一些。
不过商毅仔细想了一想,发现手头上的项目能放弃的并不多,士兵的军饷是不能减少,工匠的工钱也不能苛扣,粮食物资储备也不能停止,兵工厂和造船厂的建设也不能停下,报纸也还是要办下去,玻璃厂和服装厂的投资还是要投,这样算下来,甚致可以说能放弃的几乎就是没有,相反还有许多待建的项目,如:军校、木工厂、冶金厂等等,似乎都是势在必行。
因此商毅也越想越头疼,叶瑶瑱见了他这个样子,也不禁有些心疼,道:“哥哥,你也不要太着急了,总会想到办法的。”顿了一顿,又道:“我到是想了一个办法,不知行不行?”
商毅道:“你有什么办法,快说来听听。”
叶瑶瑱道:“开矿啊,现在整个浙江都归你管,可以在浙江开矿,就像在山东时一样,这样就不用花钱买铜买铁了,减少一些支出,相反还可以买出一部份,增加收入。”
商毅怔怔的看了她一会,猛然大叫了一声:“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呢?这到是个好办法。”说着忍不住一把抱住叶瑶瑱,在她脸上亲了一下,笑道:“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能想到这个好办法来。”
其实在兵工厂里提出了这几项大小目标之后,商毅就已经有在本地开矿的想法,因为制造武器需要大量的金属矿产,由其是铁矿、铜矿、锡矿等。在山东的时候商家军以经实现了铁矿的自己自足,但目前商毅的重心转到了浙江,而且山东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战场,因此靠山东的供应这些资源,显然是不行的。
而虽然现在商毅到是购买了一些铜、铁,能够使用一段时间,但长期靠购买,可不是办法,同时兵工厂还将会需要大量的石油和煤,因此还是要想办法形成自给自足。由其是铜矿,更是要尽快实现开采。不过刚才一着急,就忘了。但让叶瑶瑱一提醒,马上就想了起来。
因为以前商毅查过资料,知道中国的铜矿虽然开釆难度大,但却分布极广极普遍,几乎毎个省都有一定的铜矿资源,浙江省就有好几个小型铜矿,因此商毅也打算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弄到几个铜矿。
不过商毅也知道,浙江省的资源特点就是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短缺,而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对商毅来说,现在需要的主要是金属矿广,非金属矿产暂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而金属矿产中,浙江只有绍兴漓渚铁矿较为重要,煤矿浙江到是也有一些,主要分布在长兴、建德等地,这些都是商毅正急需要的。不过从总体来说,想靠本地来供应足够的资源,是很困难的。
不过与浙江相邻的江苏和江西两个省到是蕴藏着比较丰富的金属矿产,如江苏的宜兴和扬州莉有石油和煤矿,南通有煤矿和铁矿,而且这些矿产的地点都靠近浙江,开釆运需起来也比较方便。
而江西更是中国的金属资源大省,其中金、银、铜矿都居全国首位,靠近浙江的地方,有德兴的铜矿、金矿,铅山的铜矿,贵溪的银矿等等。假如能够开釆一个银矿或是金矿,可就能够解决大问题了。当然这些矿产的分布,都是后世以经探明了的,在这个时候,有些地方以经开采了,而有的地方还没有探明,另外受现在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地方的矿产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开釆得出来,因此还是要仔细的寻找。
不过虽然开矿面临着一定的难度,但必竟是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因此商毅的心里,也放轻松了许多,不再像刚才那么着急了。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六八章 剿灭马家寨(上)
嘉兴府,海盐县郊外。
这时己进入十二月中间,接近新年,家家户户都忙看办理年货,田野里己经没有人在劳动。而正有一抬两人小轿,前后呼拥着十余个从人中,现在田间的道路上行走着。
坐在轿子里的人姓马,名胜,是海盐县马家寨寨主马贺强的三儿子。因为现在马贺强以经占据了海盐县,马家也都搬到了海盐县居任,因此这时马胜也正赶向海盐县去,不过马胜的目地,并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欢度新年,而是另有要事。
马胜是崇祯九年(1640年)考上了秀材,也使马家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土财主,一举晋升为正式的乡绅门第。虽然随后马胜参加了二次省试,但都没能考上举人,但马贺强上下使钱,加上又攀上了马士英的关系,因此也为马胜在嘉兴府里谋了一个书办的差事。同时马贺强自己也捞到了一个团使的职位,又花钱给另两个儿子马猛和马勇弄了武举的名头,一家人也都有了正式的身份。
而马家也是从那时开始时,开使发达起来,现在以经拥有土地八万三千多亩,还着代理了马家寨周也十七个村子里税赋,控制了三个盐团,家资也积十数万。
就在昨天,马胜在嘉兴府接到了杭州府推官兰秉浩的书信,这才知道,新任的浙冮总兵商毅似乎在挑马家的眼了,因此马胜也不敢大意,赶忙回到马家寨来找父亲商议。
那知他回到马家寨之后才知道,这时马贺强、马猛、马勇都以经搬到了海盐县。不过从留守马家寨的家人那里,马胜得知马家寨和造船厂发生冲突的事情,马胜也不禁大惊失惊,老爹和老哥这事可办得太冒失了,怪不得商毅要找马家的事,因此赶快又赶奔海盐县。
因为攀上了马士英的关纟,虽然马贺强屈身低了一辈,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嘉兴府的地方官员对马家的态度都恭敬了起来,来打秋风的更是没有,遇逢大事海盐县的知县大人还要专程派人来请马贺强去商议,底下的差役们更是恭恭敬敬,见了面都是马老爷长马老爷短的。因此马贺强也不觉脾气见长,渐渐有些不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了。
但马胜到底是读过几天书,也上过杭州参加省试,而且又在嘉兴府里混了几年事,见识目光都开阔了不少。当然知道父兄的这种态度可不是好事。虽然马家攀上了马士英这棵大树,但马士英只是凤阳总督,不能直接干涉浙江的事情。因此和地方官员搞好关纟,也能少去许多麻烦。官场嘛,不都是人抬人高吗?
由其是这一回,父兄不知是那根弦不对,居然惹到商毅的头上来了,不用问一定两个兄长做的好事,这几年自己两个兄长也确定太不像话了,简直就是把眼睛长到脑门顶上,见了县太爷都是一付凌气凌人的样子。但这商毅是好得罪的吗?
尽管马胜对天下大势认识得还不完全清楚,但也知道商毅手里有兵,又能打仗,现在是浙冮总兵,在浙江巡府没到任之前,他就是浙江的最大的官员。另外商毅的背景也同样不小,他是吴耐常猱‘是什么人,那可是朝廷的大学士,管辖五省的督师,还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这么深的关系,就是马士英也不敢轻易得罪商毅。父兄这不是找死吗?
因此马胜坐在轿子里,心里也在盘算,到了海盐以后,怎样把两个兄长训诉一顿,然后想办法来弥补和商毅的关系。不过以马胜这几年在嘉兴府当差的经验来看,事情还大有挽回的余地,因为马家寨的人虽然到造船厂去闹过几回事,但并没有把造船厂怎么样,相反自己还吃了不少亏。因此事情还不算大。托托人情,再花些银钱,应该就能把商毅这边给疏通顺了。
同时马胜也相信,商毅也不会做得太绝,毕竟自己家也里地方乡绅,也能为官府出不少力,不管是谁在浙江当官,想坐稳位置,就不能把乡绅得罪的太狠了。这是官场的潜规则,商毅也不例外。
马胜正在轿子里想着,忽然听见轿窗边有人道:“少爷,您看,这儿有好多军队。”
马胜怔了一怔,急忙挑起轿帘,向外看去,果然见前方尘土飞扬,隐隐约约有一支军队,正在向马家寨的方向前进而来。马胜也不禁吓了一跳,这是那里来的军队,难到是强盗吗?他们这是要去马家寨吗?会不会是商毅派来的人马?想到这里,马胜也不觉得心中一紧,赶忙从桥子里钻了出来,道:“快,快跑,找地方躲起来,可千万不要被他们抓到了。”
几个跟差还没有反应过来,有一个人道:“少爷,那这轿子呢?”
马胜跺了跺脚,道:“不要了,不要了,扔到一边去,赶紧跑吧。”
果然等一行人还没有跑出一百多步,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喊声:“站住,不许跑了。”紧接着只听“叭、叭”几声响,马胜身边的一个家丁忽然惨叫了一声,扑倒在地上。
马胜头脑中立刻闪出了一个念头,他们用的是火铳,一般的强盗哪里来的火铳,只有正规的军队才有火铳。难到这真是商毅派来的人马吗?商毅真的这么狠,只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把马家寨给剿了吗?但现在马胜也来不及细想,撒开两条腿,拼命的向前跑去。而在他的身后,喊声、脚步声、枪声也一下子都响了起来。
马胜的身边有好几个人都中弹倒地,吓得他连头都不敢回,一个劲的只顾着跑,幸好马胜并不是像一般的读书人那么文弱,到还有些力气,因此还能咬牙坚持下来。而且到底是在这里出身,道路熟悉,左拐右弯,也不知跑了多久,听了听身后没有声音了,马胜回头看了看,果然是把追兵都给摆脱了。马胜这才松了一口气,停了下来。只觉得腿脚酸疼,呼吸不畅,虽然是大冬天,但也出了一身大汗。马胜也不顾斯文,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再看看自己身边,只剩下三个从人,其他的也不知是被打死了,还是被抓住了。
这时一个大个子从人过来,道:“少爷,咱们现在怎么办?还去不去海盐了。”
马胜喘了几口气,呼吸稍微平缓了一点,想了一想,道:“先在等等吧,休息一会儿,然后咱们绕道到海盐县去。”
等马胜等几个人到达海盐县的时候,以经差不多到了黄昏时分,马胜也顾不得休息,径直来到县衙里,来见父子马贺强。
父子见面之后,马贺强见儿子风尘仆仆,也不禁大吃一惊,而马胜见到父亲却不见两个兄长,也很是惊讶。两人几乎是同时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还是马胜首先把自己收到了兰秉浩的书信,才知道商毅放出了口风,对马家寨不满,赶忙从嘉兴府赶回了马家寨,因为在马家寨里没见到父兄,然后才赶到海盐县来。而且在路上又遇到了一支军队的追击,等等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
马贺强听完以后,也不禁长叹了一声,总算是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原来当初在叛军败亡的时候,马贺强以乡绅的名议,接管了海盐县,本来只是想当几天临时的知县。但当着当着居然就当出瘾来,想再多当几天。
虽然马贺强知道商毅入主了杭州,但马贺强认为商毅虽然是浙江总兵,不是浙江巡府又不是杭州知府,管不了行政的事情,因此也没有去理商毅。后来商毅派来了代理的嘉兴知府,马贺强也认为只是临时代管一下,反正也干不长,又没去理。就这么马虎着过,自己也正好可以多过几天知县瘾。
后来得知商毅有海盐凤凰山边建造船厂,一开始马猛和马勇还不知道是商家军的造船厂,于是派人去闹事,后来虽然知道了,但他们兄弟两在海盐一带横惯了,又仗着有马士英的势力,依然还是一再去找茬。而马贺强则认为商毅的官虽然不小,但毕竟是武将,朝廷对武将管束得一向很严,连过去嘉兴知府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还用得着怕商毅吗?对马猛、马勇的行动也一直釆用默许的态度。在马贺强的心里,也有给商毅一点颜色看看,别来干涉自己在海盐当知县。
马胜听完之后,也不禁顿足捶胸,老爹和两个哥哥真是井底之蛙,太没见识了,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如果是十年前,这么做还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现在可不行了。现在的形势是谁手里有兵,谁就是大爷,文尊武脾的那一套,以经不好使用了。何况商毅也是有背景的人,而且比马家还要大得多。
听儿子给自己简单的上了一堂当前的局势分晰课,马贺强也终于明白,原来自已是捅了一个大蒌子,也不禁脸色大变,忙问儿子道:“老三,现在我们可怎么办?我刚刚得到消息,马家寨遭到一支军队的攻击,因此我己经派你两个哥哥带兵赶回去救援去了,这么看这是商毅派来的人马,这是要剿灭我们了。”
马胜听了,忙道:“快,快派人去把他们叫回来,我们马上离开海盐,先到凤阳府去投奔叔爷,请他老人家出面,为我们周旋。”
马贺强一听就急了,道:“那马家寨怎么办?咱们这十几年赚下的家产可全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