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了,除了拍德川大将军的马屁之外,他还会做什么?
  一个个大名跳了出来,不服气,就是不服气,就是让德川家纲那个娃娃继续做征夷大将军,也比这个青山忠俊要强得多啊,这个家伙贪婪成性,除了搂钱之外,一无是处啊!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现在青山忠俊的大靠山倒了不假,但是人家找了一个更加厉害的大靠山啊——大明!
  这一次,青山忠俊为了能够拿下大将军的位置,可是毫不客气,不听话的,杀!
  反正现在各地大名的兵力,因为德川家光与大明的大战被抽调了的七七八八了,谁手上的战力也不强,反而是现在青山忠俊手中的骑兵保持的相对完整一些,再加上掌握了江户最后一万精锐步兵,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大名具备与青山忠俊抗衡的实力了,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明军支持呢。
  查栓与秦牧风在青山忠俊的旁边一站,摆明了是要全力支持青山忠俊上位,即便是能够将青山忠俊摆平,那如何摆平后面的明军?
  幕府的院落之上,二十颗大名的人头已经高高的悬挂在旗杆之上了,不服,就是同一个下场!
  本州岛几乎所有的大名都傻眼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认了吧,没有别的办法了。
  所有的人都同意了青山忠俊征夷大将军的身份,青山幕府就此成立,至于德川家,青山忠俊倒是还不错,给德川家纲保留了一个大名的位子,一大家子被赶去了佐渡岛,成为佐渡岛的大名,至于德川家直属领地上的所有大名,全部被清除干净,除了一小部分交给了酒井忠利之外,全部收回了青山幕府。
  发达了,现在的青山忠俊做梦都会笑醒,眨眼间,自己就成为了东瀛的最高统治者啊,最高统治者!当然了,只是表面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即便是表面上的最高统治者,那也是了不得的!不知道有着多少白花花的银子会落在自己的口袋中!
  为了答谢两位督师大人对自己的支持,青山忠俊几乎将德川家所有的财富都送给了明军,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六百万两,这几乎是德川家三百年来所有的积蓄了!青山忠俊毫不手软,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自己完全就是慷他人之慨,拿着德川家的东西送人情,还能不爽?
  当然了,财富越多,查栓与秦牧风就越高兴,但是,他们两个现在关注的不是到底能够从东瀛带走多少好处,而是,如何稳定住东瀛的局势,真正掌控住整个东瀛,这可不是两个人所擅长的,两个人打仗在行,但是权谋就差远了。
  “老查,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秦牧风问道。
  查栓嘬嘬牙花子,闷声道:“没啥想法,先给皇上报捷吧,请求皇上来处置,我们现在只需要完成在东瀛接下来的军事部署就行……”
  查栓接着说道:“九州岛的事情已经确定了,长崎与萨摩两藩有我们直接控制,两个港口,分别派驻两千兵力,控制住九州岛的局势,中间位置交给松浦镇信也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年从松浦镇信手中收银子就行;四国岛太小,没有什么意思,只需要在四国岛保留一个步兵营,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本州岛了,大阪湾、伊势湾、还有江户湾,这三个海湾太富庶了,人口密集,我们必须要强力掌控,在江户湾留下五千兵力,同时收缴萨摩藩与东瀛舰队残存的战船,全部交给自己人掌控,至于北海道,到时候再说吧,我们能够掌握好这三个岛屿就不错了!”
  秦牧风嘿嘿笑道:“还有呢,皇上可是着重交代了,东瀛盛产白银,这东瀛的银矿必须要控制好了,嗯,听说是在本州岛西南的角落上,那里有个地方,每年产的白银可是极其惊人的,整个东瀛的白银产量比咱们大明都高,每年超过五百万两白银,十年是多少?那就是五千万两!我滴个乖乖啊,想一想吧,真的让人眼馋呢!”
  查栓冷笑道:“眼馋什么?这不都是咱们的了吗?不要说这么点银子,连同金子、土地、人口,未来都是大明的!给这些倭人留口汤和就不错了!行了,就这样吧,照我的意思,整个东瀛,我们分别在长崎、大隅、江户、大阪四个地方设立驻军,不过,我想刚才有些不妥,兵力过于分散,我以为,大军就驻扎在江户湾,六千兵力足矣,其余三个地方,保留一个步兵营即可,等待皇上的旨意下来,东瀛的控制进入了正轨,那咱们就可以撤回大明了。”
  “嗯,就这么定了,那个,你来写奏章,老子懒得费脑子,写好之后,给我署名就行了……”
  秦牧风说道。
  “草,你狗日的还敢不敢再懒一点?”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主动欺负别人
  东瀛的局势渐渐的安稳了下来。
  半个月之后,北京城。
  刚刚开始的时候,朱杰与徐一帆一样,对于查栓与秦牧风两个人的战术很不满意,这特么的叫什么?一对笨猫啊,你手中的两栖营是干什么的?只需要提前派出两栖营,摸上炮台,将对手的炮台给解决了,拿下平户三岛那就易如反掌啊,哪怕是一官党跟东瀛的舰队都在平户三岛,只要第一时间,在平户岛站稳了脚跟,那这场战争就是完胜了,两个人偏偏死脑筋,不用最迅捷、最保险的办法,反而采取了正面猛攻的办法,这真的是蠢到家了。
  紧接着,两个人更是过分,那没有搞定平户与长崎,两个人竟然分兵了,查栓带着舰队主力直接跑去了江户湾!
  脑子进水了,真的是脑子进水了!
  朱杰气得直接摔了杯子,人家德川家光不是废柴,反而是一代枭雄,人家既然接受了郑氏家族的残部,那就已经做好了与大明硬抗的准备,你们就去江户湾放上几炮,就能够吓瘫德川家光?怎么可能!人家又不是被吓大的,可以说德川幕府能够掌控东瀛两三百年的时间,与前三代将军的雄才大略是分不开的,从德川家康到德川家光,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怎么,难道你们还想仅仅凭借着一支舰队,就攻陷整个江户城?那简直就是在做梦!你们有足够的步兵兵力吗?即便是拿下了江户城,也得让人家给打回海上去!
  胡闹,胡闹,简直是胡闹!
  还好,将徐一帆派到南京去了,有徐一帆就近坐镇,遥控指挥,不然的话,还真的是放不下心来啊,远在异域进行征战,与本土作战相比,平添了众多的变数,这两个人第一次出境作战,实在是冒险了一些。
  不过,接下来,朱杰总算是心境平静了下来,徐一帆的战报不断地通过七百里加急发过来,查栓与秦牧风越打越顺手,吸取了之前的经验,先平定了萨摩藩,紧接着击中兵力,围剿田川七左卫门的一官党,拿下一官党之后,紧接着瞒天过海,冲过大阪地峡,进入大阪湾,与东瀛主力再度决战于大阪周边,一举奠定了胜局,现在的东瀛已经翻不过身来了。
  朱杰这两天脸上的笑容基本上没有断过,最新的战报,查栓拿着伪造的遗命,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举拿下江户,成功将所有的大名都给召入了江户,随即一网打尽,彻底拿下了整个东瀛。
  终于将这块硬骨头给拿下来了。
  朱杰长出了一口气,不容易啊,从古至今,不管是秦汉、还是盛唐,甚至蒙元,中原的王朝就从来没有能够攻陷过东瀛,最接近的一次,蒙元调动十万精骑渡海出击,结果中途遇上了飓风,十万将士全部葬身大海,从此蒙元再也不敢进攻东瀛了,实在是海上天威难测,这些草原狼在陆地上自然是天下无敌,一旦进入了海洋,如何能是海上巨鲨、狂风巨浪的对手?
  这一次,朱杰一口气出动了所有的战舰,再加上整个天雄军,方才成功拿下了东瀛,嘿嘿,只要落在了朕的手里,朕如何还会给你们两百年后再度崛起的机会?
  “皇上,看来,咱们这一次远征收获还真的不小啊……”
  一旁的孙传庭笑道:“您看,现在先期缴获的数百万两银子已经在漕运上了,用不了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够返回京城,现在查栓与秦牧风的奏章又说,有得到了三十万两黄金,数百万两白银,这只怕是东瀛要数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了吧?这两个家伙可是够狠的,直接给东瀛抢了一个精光,这下子太冲大人可是再也不用发愁没银子用了……”
  “嗯……”
  朱杰笑道:“有了这笔金银,咱们可就宽裕多了,而且新的币制也可以顺利推行了,近千万白银,再加上数十万两黄金,足够我们用的了,日本的金银矿藏丰富,比之大明还要多上不止一筹,未来,东瀛就是我们的摇钱树了,没钱了,就从东瀛发掘!传旨给查栓和秦牧风,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全面掌控东瀛的贸易,不许任何势力插手其中,另一个则是将东瀛的金矿、银矿全部占领,那些意欲反抗的倭寇还有战俘全部送入矿山,为我们去掘金子掘银子去!”
  史可法在旁边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终究没有忍住,说道:“皇上,这样做,可是有伤天和啊,您本来就富有四海,何必再去难为那些倭人?只需要将其狠狠的教训一下,覆灭了他们的所有战力,也就够了,这样对他们敲骨吸髓,于皇上的仁义之名可是不好……”
  朱杰笑着摇摇头,这个史宪之啊,还真的是够仁慈的,只是你对人家仁慈,人家会对你仁慈吗?现在自己方才抢了东瀛倭寇怎么点东西?原来的世界,三百年后,倭寇入侵,那抢走的可不仅仅是数百上千万两白银的事情,那是数以亿、十亿来衡量的,至于死伤的人口,更是数以千万计了!
  弱肉强食,这是丛林法则,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如果我们自己不通过压榨别人率先富强起来,那未来,自己就要被别人奴役了,相比被别人奴役,老子还是喜欢去奴役别人,至于身后到底是没命还是骂名,去他妈的,有个屁用!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置喙的资格!
  “宪之,不要再说了,如果你有兴趣,朕可以派你出使黑非洲,坐着我们的经商船队,一路前往南洋、印度、黑非洲,让你见识一下,西洋是如何奴役抢掠他人的,这些地方的财富人口被尽皆掠夺,使得西洋无比强大,如果我们不去掠夺,是自己强大起来,西洋下一个目标就会是我们了,你真的以为我们现在已经是高枕无忧了吗?差得远呢!不要说别的,单单是人家荷兰一个王国的舰队开过来,我们的大明舰队现在就没有抗衡的实力!所以,为了不让朕的臣民被欺负,那朕就只有主动欺负别人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莫大的期望
  史可法还待再劝说,一旁的孙传庭沉声道:“宪之,自古雄才大略的帝王,无不是文治武功并重,皇上平瘟疫、兴新学、安社稷,都可以说是文治了,这武功定然也是少不了的,不是吗?只要不是如同其他帝王一般穷兵黩武就是了,皇上说的很有见地,我们不打别人,早晚别人也会来打我们,从最早的犬戎匈奴,到后面的契丹、蒙古,再到刚刚被平定的满洲女真,哪一个是我们主动侵略别人了,不都是他们打过来的吗?难道我们不打他们他们就不来入侵了吗?凭什么?凭什么,我们汉人就要屡次遭受外人的入侵凌辱?难道我汉人天生就要受虐么?”
  史可法神色一滞,他自然是明白孙传庭的意思,他不愿意让自己在就这个问题与皇上进行争执,毕竟屡次犯颜相谏,必定会影响君臣之间的感情,何苦来哉?只要皇上不将大明的江山社稷折腾进去,那就由他去,而且,皇上明显也不是穷兵黩武的君王,每一次出手,都要捞回本来,甚至大赚一笔才行,务实,这是皇上与其他帝王最大的区别!
  “皇上,臣再说最后一句,之后再不进谏,开疆拓土固然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但是,我们一不能因为战争让百姓受苦,二不能对其他番邦百姓肆意侵夺,不然的话,我们、我们与禽兽何意?弱肉强食,那是丛林猛兽的法则,可是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啊,大明自古至今,都是礼仪之邦,此种作法臣实在是不敢苟同!”
  史可法跪倒在地,沉声说道,“如此,臣愿辞去右都御史,归隐林泉!”
  “宪之!”
  朱杰脸色一变,怒声喝道:“朕知道,你们儒家都讲究化干戈为玉帛,和为贵!可是,你只看到了大明这一小片土地,外面的世界大着呢!朕说过了,这个时代将是一个无比混乱的时代,要么我们压榨别人,强大自身,要么就被别人压寨,成为别人的奴役!这是世界大势,不可逆转!不是你我能够逆转的,逆天而行,你知道结果如何!既然你不愿意再任右都御史,那朕也不勉强你!朕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前往大明之外走一遭!等到你归来之后,你如果还是这样的意见,朕会准你的辞呈,让你回乡梓颐养天年!”
  孙传庭心头一颤,连忙躬身道:“皇上,皇上息怒啊,宪之只是与您政见不同,耿直进谏而已;国有诤臣,不亡其国,您如果真的让宪之离开朝堂,那日后谁还敢面君进谏?堵住了进谏之途,那将会引来亡国之祸的!”
  朱杰脸色缓和了下来,沉声道:“白谷,朕只是让宪之卸任右都御史,并没有让他归乡养老,传旨,准史可法辞去右都御史职务,保留大学士之职,为大明皇帝天使,持节出使南洋西洋诸邦,宣示大明王朝天威,即日起,抽调一千精锐步兵,一千精锐骑兵,大明舰队抽调十艘战船,前往西洋,一个月后启程!”
  史可法脸色黯淡,终究,自己这个细胳膊还是拧不过皇上这个大腿啊,罢了,眼不见,心不烦,我就去西洋走上一遭!
  不过,说着简单。
  旨意很快就传了开来,朝堂的大佬们都坐不住了,非但是士林人士,连李岩等人都纷纷入宫觐见,最后连皇后娘娘都给惊动了,纷纷劝说朱杰收回成命,结果,这一次朱杰来真格的,连刚刚伤愈不就的黄道周都没有给留面子,全部打了回去。
  “怎么办?李大人,皇上最听你的话了,你说现在可是怎么办?”
  史可法府中,一众大臣围坐一圈,一个个愁眉不展,史可法倒是淡然的很,一身便服,手中端着茶杯,轻轻的吹着;可是孙传庭坐不住啊,史可法为人虽然古板,但是难得的耿介之臣,朝中绝对无法缺少这样的诤臣的,如今黄道周年纪已老,又被秦牧风给打了一顿,身体一直没有好利索,文臣之中,正是倚重史可法的时候啊……
  孙传庭向着李岩问道。
  李岩苦笑着摇摇头,答道:“没办法,白谷大人,您也太高瞧下官了,皇上一旦决定的事情,哪有人能够扭转的了?除非、除非一帆能够从南京返回京城,或许有可能,可是如今徐一帆坐镇南京,遥控东瀛战局,如何能够分身?”
  “诸位大人,你们都不要劝了,此一番辞去官职,乃是本官主动提出,并非皇上贬谪,怪不得皇上,大明如今蒸蒸日上,百废俱兴,本官即便是辞官,朝堂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了,皇上是让我出使西洋,正好,我也要见识一番西洋的人土风情,不失为一桩美差……”
  史可法淡然笑道。
  “宪之,这可不是一桩美差!”
  史可法的话音未落,朱杰已经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皇上,臣等参见皇上!”
  众人心头一惊,连忙跪倒在地。
  “呵呵,挺热闹的啊,都起来吧,本来朕过来是打算与宪之促膝长谈的,既然你们都在,那朕就只能长话短说了……”
  朱杰笑着让众人起身,高杰连忙搬过一把椅子,请朱杰坐下。
  朱杰点点头,笑道:“不错,英吾,今日你肯过来,说明你们心头已经没有门户之见了,所谓天下为公不就是如此吗?朕知道你们都想让宪之留在朝堂之上……”
  “皇上。”
  高杰低声道:“那皇上为什么非要同意宪之大人的辞呈?君臣之间无非就是一些小小的争执而已……”
  朱杰摇摇头,答道:“英吾,宪之,诸位大人,你们理会错了朕的意思了,你们以为朕会生宪之的气?错了,当初,朕连马士英等人都容得下,岂会容不下为国谏言的史宪之?”
  额……
  高杰愕然道:“皇上,那、那您这是什么意思?”
  朱杰沉声道:“出使西洋,这件事情已经在朕脑海中盘旋年余时间了,可以说满洲未灭的时候,朕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机缘巧合,就被朕点到宪之头上了。宪之,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份轻松差事,你可是寄托着朕莫大的期望的!”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独尊儒术与百家争鸣
  莫大的期望?
  所有人听到朱杰的话,都有些发蒙了,怔怔的望着朱杰。
  朱杰淡淡说道:“很显然,如果说在天下世子之中,哪一个官员的威望最隆,现在宪之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吧?”
  孙传庭点点头,答道:“首屈一指不敢确定,但是确实没有人能够越到宪之前面去了,论人品、论资历、论学问,宪之都是不二人选!”
  朱杰接着说道:“对啊,不过,朕推行新学以来,朝野上下,争论不休,非黑即白,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以来,儒教坐大,占据大义,即便是黄老与佛学都难以独自抗衡,况乎新学?宪之,朕知道你最是公正不过,这才让你出使西洋,你说的不错,领略西洋风土人情,看看西洋的新学是什么样子的?在西洋各国,他们的君王皇帝是如何推崇各自的研究学者的,这些学者研究出来的理论、技术是如何被介绍到民间耕作、生产之中去的;原来中华立法,向来是汉人自己为之,为什么到了近年,却需要依靠西洋的人才方才能够完成?为什么西洋红衣火炮威力远胜中华的大将军炮?为什么中华的船队只能远到黑非,却无法向荷兰人深入东洋一样进入西洋?更遑论现在还有一篇辽阔无比的美洲,正处于西洋人的侵夺之下?为什么西洋人说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圆球?一直向西或者一直向东,能够返回我们出发的位置?”
  史可法心头大震,这才发现了,皇上同意自己辞官,真的不是跟自己怄气,而是背后大有深意啊……
  “皇上,难道你真的要推翻儒家在中华的位置?恢复先秦百家争鸣的景象?”
  史可法沉声道。
  “不错,宪之,你这句话算是说道点子上了!”
  朱杰站了起来,高声道:“有句诗说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有多少才华横溢之辈?都被儒家给压制住了,无法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出来,被儒家一一指斥为异端学说,这不行,绝对不行!单单靠着吟诗作赋,你们能够让农民用上更好的农具?单单靠着吟诗作赋?能够让商人提高丝绸产量?单单靠着皓首穷经,你们能够造出开花炮来?亦或是你们皓首穷经,就能够让洪水改道,天降甘霖?但是,新学可以,心血能够开发出更好的农具,能造出水力纺织车,能够造出巨舰火炮,能够疏浚河道,为什么,还要压制新学呢?宪之,此次让你出访,就是让你看看在西洋,恪物之学是如何提升生产的效率的,其次,这一次出访,多带商品钱粮,不要给朕带那些没用的回来,你知道朕喜欢什么,对,就是那些专门做学问的人,能给朕挖回多少来,就给朕挖回多少来,等你这一番出使回来,你就不是这一番的念想了!”
  孙传庭等人一阵苦笑,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将儒家给踩下去啊,千军万马都拉不回来,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痛恨儒家?没必要啊……
  “皇上,难道您就真的不给儒家留下一席之地吗?难道就真的要将儒家赶尽杀绝?”
  一旁的黄道周痛哭流涕,突然跪倒在地说道:“泱泱中华两千年,能够长盛不衰,全赖儒教之功,没有了儒教,没有了儒教的教化……”
  “幼玄!”
  朱杰差点气死,自己正说得来劲,这个老家伙跑这里哭丧来了!
  “谁说我要将儒家赶尽杀绝了?就是你想让儒家断了根,朕还不愿意呢!滚起来!”
  黄道周眨巴眨巴眼睛,皇上这到底唱的哪一出啊!
  朱杰叹口气,答道:“朕不是要将儒家斩尽杀绝,而是刚刚史可法说的百家争鸣!再也不要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一家独大,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学术,这个最要不得!未来,连带着科举都要进行革新,彻底抛弃八股那老一套!儒家推行仁政,崇尚忠义,自然是没有错的,但是却是故步自封,少了那么一份进取之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进取之心,势必是要衰落的,你们想想,汉唐之时,我们何曾会被异族逼迫到山河破碎的地步?”
  一旁的李岩点头道:“先秦之时,有儒墨道法四大家,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是以山河初定之时,大多采用黄老之学,江山鼎盛之时,则是儒法并用,终究还是儒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不过,重文轻武之风,越来越盛,从大宋立国开始,中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其中确实有儒家之错,耽于四书五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何还可能有进取之心?”
  朱杰赞赏的看了李岩一眼,接着说道:“所以,你们要清楚,道德不能没有,但是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束缚,如今朕居地位,这皇位不是最重要的,儒家不是最重要的,黄老、佛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泱泱中华万万汉人不能受到任何异族的欺辱,只有这一个,才是比天地还重,万万大明君臣子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为了汉人永不受辱,那就只有这一条路,先将别人打趴下,踩着别人的尸体站在巅峰!宪之,你现在还看不透彻,等你走一趟西洋,看看外面的弱肉强食,亲自领略一番,你就明白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史可法慨然道:“皇上,且不论孰是孰非,既然皇上讲这件事情交给了臣,那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一定要弄个究竟出来!不搞出个名堂,那就永不返回大明!”
  “好!”
  朱杰叫道:“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宪之,一个月以后,朕亲自到远郊为你送行!朕等着你满载而归的那一天!”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倭方略
  “行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既然你们都在,我们正好说一说,接下来,东瀛的事务怎么安排。”
  朱杰淡淡说道。
  孙传庭沉吟道:“皇上,如今东瀛已经完全落入我们的手中了,幕府所有战力被我们尽数歼灭,那臣以为秦牧风与查栓两个人已经没有必要长期滞留在东瀛了,特别是我们的舰队,更是不能长时间离开本土,一旦有海寇入侵海疆,我们可是没有任何抵御的力量……”
  “召回天雄军主力与舰队,那是肯定的,但是东瀛必须要找一个足够信任可靠的人掌控才行,东瀛刚刚平定,人心不稳,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剧烈的民变,到时候,那就成了烫手山芋了……”
  李岩答道。
  朱杰点头道:“不错,秦牧风跟查栓攻城略地还行,但是想要掌控住整个东瀛,那可不是仅仅能打仗就可以胜任的,他们俩都没有这个本事,你们谁有合适的人选?”
  史可法望了一旁的朱舜水一眼,笑道:“皇上,若说治理地方,有的是好手,若说处理蕃务,也有不少人才,但是,轮到坐镇东瀛,臣以为非舜水兄莫属了……”
  朱杰眉头一挑,眼睛登时亮了起来,史可法与朱舜水都是江南名士,两个人交情莫逆,现在径直推荐朱舜水,自然是有着他的道理的。
  史可法接着说道:“皇上,我们这些人当中,甚至包括朝野之中的所有督抚,都没有任何人去过东瀛,唯有舜水兄曾经旅居东瀛,在东瀛呆了数年之久,对于东瀛的风土人情最是熟悉不过,而且舜水兄乃是全才,先帝在日,推举贤才,他可是被允推为文武第一,除却是他,实在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不用史可法说,朱杰也知道朱舜水文武全才,论全面,那也只有孙传庭与李岩能够与朱舜水相比拟了。
  “舜水王兄,你是什么态度?”
  朱杰开口问道。
  朱舜水连忙躬身道:“启奏皇上,东瀛虽然地域狭小,却也有直隶、山东加起来大小了,人口更是有上千万之中,且这些倭人向来不同礼数,武士、浪人更是亡命之徒,民风彪悍,想要治理好这个地方,殊为不易。臣尽力而为,然则殊无把握!”
  朱杰微笑道:“东瀛难以治理那是肯定的,不然也用不着你朱舜水亲自出马,不过说容易不容易,说难却也不难。”
  “臣洗耳恭听!”
  朱舜水沉声道。
  朱杰喝了一口茶,答道:“倭人在野蛮难道还有满洲人野蛮好斗?我们能够降服满洲就能够降服东瀛!同样的办法,想要让东瀛人永远臣服于大明,第一就是斩断东瀛人从祖先而来的文化,没有了自己的文明,那就是无根之木,就无法团结在一起;第二,就是要斩断东瀛人的脊梁,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世世代代做顺民!”
  额……
  就这么简单?
  朱舜水脸色一黑,苦笑道:“皇上,您说着容易,这做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难啊……”
  朱杰笑道:“所谓纲举目张,只有将我们的方略确定了,后面才能谈得上策略;我们的策略,其一,抽血,将东瀛产生的财富,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粮食精壮,统统的掠夺过来,不断地消耗东瀛的元气;第二,文字,消除东瀛文字,改变言语,习汉字,说汉语,三十年后,这些人就已经不知道八嘎呀路是什么意思,一百年后,他们连天照大神都不知道是谁了;第三,挑动内讧,统摄全局,让他们不停的窝里斗,我们只管掌控住大局就行,当哪一个本土实力表现的太过强悍的时候,第一时间出手,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第四,儒家不是最讲究忠孝仁义礼智长幼尊卑吗,那就全部灌输给这些东瀛人,给他们洗脑,让他们一辈子都乖乖的做奴隶,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我要说的不多,就这四条,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朕如果将一桌子饭菜都做好了,那还要你这个大厨做什么?吃现成的?美得你!”
  阴险,实在是阴险啊,实在是没有想到皇上玩起阴的来,竟然比那些搞一辈子党争的老狐狸都还要阴险!
  众人心头无不冒起一股子寒气……
  朱杰看看众人,笑骂道:“都特么的紧张什么?朕只有对异族人才会心狠手辣,对待自己人,除了那几个欠揍的混账之外,啥时候狠辣过?”
  李岩连忙说道:“皇上,舜水大人去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臣以为,还是要在东瀛保留一定的兵力,同时留下以为精明能干的将领为宜,协助舜水大人,同时也需要带着一些官员过去,不然的话,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