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干了,朕直接换人!”
  一旁的毕懋康连忙躬身道:“启奏皇上,现在宝船厂已经在日夜赶工了,现在正在督造两艘旗舰,都是两千料的大船,之上将会安装八尊五千斤的红衣重炮,二十尊三千斤的红衣重炮,二十架火箭,战力远远胜过现在帝国水师列装的主力战舰,只是,只是,我们现在的造炮的速度有些跟不上了,特别是徐州一沦陷,徐州的精铁运不上来,单单是江南的钢铁更是不够用了……”
  “砰!”
  朱杰再次一拳砸在书案上,还是自己的时间太短啊,如果当初崇祯能够给多争取一到两年的时间,将满洲鞑子给拦在关外,那绝对不会是这样一个局面,哪怕是自己没有现在的南京三镇,仅仅凭借着装备好天威军就能够将满洲精骑给打得屁滚尿流,可是,现在不一样啊,自己偌大的布局不要说成熟,都还没有落完子儿呢,满洲鞑子就已经挥师入关了,自己想要扭转整个局面,哪里有那么容易?
  特别是现在的郑芝龙,更是自己的头号心腹大患啊,可以说即便是张献忠、左良玉、马士英他们三股势力绑在一起,给自己带来的威胁也不如郑芝龙带来的大,毕竟在陆地上,自己有天威军有南京三镇,每一个扯出来,都可以轻易将三方势力给击败,但是在大海上,哪怕是自己现在倾巢而出,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未必是郑芝龙的对手啊,而且在陆地上,他也掌控着福州镇呢,一旦起事,从福建到浙江,可以说朝廷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浙江的都指挥使司根本屁事都不顶,最要命的还不在陆地,而是在海上,一旦郑芝龙出动水师沿着航路四处搞破坏,掐断了自己海外贸易的航线,那朝廷就真的陷入窘境了。
  “朕只问你,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方才能够将两艘旗舰交付使用?”
  毕懋康沉声道:“皇上,单单是两艘旗舰的话,很快就可以交付,毕竟已经动工超过五个月了,火炮与火箭都已经准备就位了,只是后面其他主力战舰的火炮与火箭还没有踪影,到今年年底,我们可以完成督造两艘旗舰还有十五艘主力战舰,其余的中小型战舰三十艘,龙江宝船厂现在已经从全国各地抽调工匠了,整个宝船厂如今工匠已经超过了八千人!”
  朱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答道:“先不用管火炮的事情,先把战舰造起来再说,全力造舰,没钱就从永兴银行中贷,我们用以后每年的岁入还贷,反正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足以横行东洋与南洋的舰队,西洋我们管不到,但是这从北海直到马六甲、爪哇的所有海域,必须要在我们的强势控制之下,三年,我只给你们三年的时间,一百艘主力战舰,两百艘非主力战舰,必须要造齐,朕就容他郑芝龙多活上三年时间!”
  正在说话间,黄门官急匆匆的来到了大门口,急声道:“启奏皇上,情报部尚书段暄在午门外请求觐见!”
  “段暄!”
  朱杰眉头一扬,喝道:“即刻宣段暄进殿!”
  时间不长,段暄急匆匆的走了大殿,躬身道:“臣段暄参见皇上!”
  朱杰问道:“怎么样,都安全回来了?”
  段暄点点头,答道:“皇上,在庆元,臣以奇兵突袭郑芝龙派出准备突袭我们的精锐,一举将其五百精锐全部击溃,生擒溃兵六十余人,他们都已经招供了,都是郑家私军之中的精干力量,准备在半路截杀我们,嘿嘿,不过他们也太小瞧我们情报部精锐的力量了,击溃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汤若望呢?”
  朱杰问道。
  段暄苦苦一笑,答道:“皇上,本来汤若望大人就已经是重伤之身了,臣为了能够尽快脱身,以免被郑芝龙再次施害,不过,一路急行,汤大人的身体更加虚弱了,现在正在驿馆之中休息!”


第九百四十一章 朕要亲自会会阿济格
  “传旨,让太医院立即派人将汤若望接入太医院,不惜一切代价,务必给朕将他救活了!”
  朱杰喝道。
  段暄苦笑道:“皇上,这事情先放在一边吧,臣刚刚得到了情报部从福州发回来的飞鸽传书,福建再生变动,郑芝龙已经准备好要造反了……”
  “嗯?”
  朱杰眉头一扬,看向了段暄。
  段暄接着说道:“皇上,郑芝龙已经与满洲派出的特使多次会面,商谈造反事宜,满洲允诺郑芝龙为靖南王,世袭罔替,闽粤总督,世代永镇闽粤两省为条件,同时愿意卖给郑芝龙八千匹战马,以换取郑芝龙举旗造反,现在郑芝龙已经答应向满洲称臣了,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会派出福州镇,倾巢而出进攻浙江或者江西!”
  嘶……
  在场的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福州镇倾巢而出,进攻浙江或者江西!
  不管现在浙江还是江西,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挡住郑芝龙的福州镇,江西的九江镇刚刚被孙传庭击溃没有多久,九江镇还没有来得及重建呢,至于浙江,现在连一个军镇都没有,只有一些卫所官军,就更加不是人家的对手了!
  “刘思立,地图!”
  一旁的刘思立连忙将地图拿了过来,挂在了旁边的墙壁之上,众人也纷纷围拢了上来。
  “老查,如果郑芝龙出兵的话,你认为他会怎么进攻?”
  朱杰沉声问道。
  查栓毫不思索答道:“很简单,郑芝龙此次出兵,就是为了能够向着我们施加压力,叫我们不敢在分兵驰援淮安,拿他们必定会竭尽全力向着南京推进,从福州到南京,您看这条线路,基本上就是在浙江与江西的边境线了,沿着这条线向着南京推进速度最快捷!”
  “嗯,不错,弓弦路,这样确实是最快捷,从福州到南京,一千六七百里路程,中途如果不遇到什么强大的抵抗的话,只需要两个月时间就能够推进到南京城下了……”
  朱杰淡淡答道。
  一旁的李岩摇摇头,说道:“皇上,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来看,确实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加上作战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需要是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郑芝龙避开沿途的州府,一路向着南京紧急进击呢?只怕最多半个月就可以越过浙江与江西,从而进入南直隶的境内了,最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南京城附近,他甚至都不用担心一路军粮供给,这一路上,不管是江西还是浙江的驻军都不足以对福州镇的大军构成丝毫的威胁……”
  “如此看来,这一战是非打不可了……”
  朱杰喃喃道:“正航,这一次如果让你出手,你需要多少兵力,方才能够将郑芝龙的大军挡在南直隶之外?朕不需要你吹大气,要实打实的,到底需要多少人,你需要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至少顶住郑芝龙一个半月乃至于两个月的时间……”
  “这个……”
  赵正航看到皇上脸色凝重,知道是到了朝廷最关键的时刻了,这个时候容不得有半点虚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旦出了差错,兵败将亡倒在其次,大明国运如果就此覆亡,拿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
  “启奏皇上,五万京营都是臣一手训练的,军中的骨干也都是从火器营组成的,以如今五万京营的实力,臣手中有一半兵力,就足以将郑芝龙的福州镇完全挡在宁国府以南,使他们在两个月之内绝对无法前进半步!”
  赵正航咬咬牙,答道。
  李岩说道:“赵将军,你可要想清楚了,此次作战,一则,你可能面对的是野战,没有据城而守的地理优势;二则,福州镇兵力雄厚,不下四万人,如果郑芝龙临时扩军,或者将自己的私军补充进来的话,兵力甚至可能高达六万甚至更多,你仅仅两万五千人,真的有此把握?”
  这个……
  赵正航心头一阵犹豫,这个他倒是没有想很多,福州镇扩军他倒是想到了,但是主要进行野战就给忽略了……
  李岩接着说道:“还有,满洲人既然承诺了要给郑芝龙提供战马,那极有可能在最短多半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向着郑芝龙提供战马,毕竟这个时候,满洲人继续帮手,是不会吝惜这些马匹的,郑芝龙只需要派出船队赶到天津卫,来回二十天足以,你甚至还要面临郑芝龙最新组建的骑兵,哪怕是最羸弱的骑兵……”
  骑兵,才是最可怕的,赵正航虽然也是一个干才,但是他这两年最大的经历都是放在了练兵上,冲锋陷阵,统兵作战,还真的未必就是他的强项,毕竟再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游击或者参将而已,独立领军作战,独当一面的经历还是缺乏了一些,连宋佳行都因为缺乏了两三年时间的战场历练,在战场上都交了学费,更何况是他?
  朱杰叹息一声道:“算了,此一战事关重大,不容有半点差错,老查,你就亲自走一趟吧,两万五千兵力,再从情报部给你抽调两百精锐力量,充当你的耳目,从现在开始,必须为朝廷顶住郑芝龙在南面起码三个月的时间,怎么样?敢立军令状吗?”
  查栓大喜过望,擦了,皇上终于发善心了,自己还以为又一次与统军无缘了呢,亏得赵正航经验不足啊,不然就又轮不到自己了!
  “敢,当然敢了!”
  查栓叫道。
  “皇上,皇上,我也敢立军令状啊……”
  赵正航都要哭了,擦了,好不容易皇上给了自己机会啊,就是因为一犹豫,就要溜了,特么的,不行,必须的抢回来!
  “好了,正航,你就老老实实看家吧,我走了,兵部可就没人了,嘿嘿……”
  查栓笑道。
  “做梦,查栓,你狗日的做梦呢吧,跑老子这里撬行来了?”
  赵正航怒发冲冠,连粗话都冒了出来。
  “好了,不要争了,正航,此次出征,以查栓为主帅,你来辅佐,毕竟你的统军经验太少,我们容不得有半点差池,在查栓身边好着学学,下一仗就要你亲自带兵了!”
  赵正航登时苦下脸来。
  朱杰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李岩兄,这段时间可是要辛苦你一个人了,老查南下,朕这次就只能御驾亲征,去会一会这个阿济格!”


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大的一盘棋
  李岩心头一惊,急声道:“皇上,您真的要亲征?”
  朱杰沉声道:“不错,如今阿济格兵多将广,实力强悍,宋佳行兵力太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只有朕御驾亲征了,朕出征之日起,由太子监国,朝中所有军政事务尽皆交付在你的手里,如果你需要帮手的话,那就从朝野上下自行遴选入朝,可以便宜行事。”
  李岩感觉到了肩头如同被一座泰山压了上来,一个人独领朝廷军政大权,这个责任可是太重了!
  “皇上,由您坐镇南京,自然是任何事情都好说,可是一旦您离京,臣的资历尚浅,只怕……”
  朱杰淡淡答道:“李岩,朕初到南京之时是如何做的?既然朕给了便宜行事之权,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朝野上下,不论是谁,只要敢在朕离京其间对上命阴奉阳违,尽可以处置,段暄随同你一同留京,他就是朕留给你的一把利剑,哪个不听招呼,段暄,你知道应该怎么做!”
  段暄听得心头怦怦直跳,好家伙,一下子,李岩手中的全力都比得上当初的九千岁了吧,总揽所有军政事务!连生杀大权都给了李岩,即便是孙传庭与徐一帆都没有这样的权利跟待遇!
  “臣遵旨!”
  李岩与段暄连忙答应道。
  帝国水师夺回来的火绳枪以及火炮,已经全部列装进入了京营之中,如今京营一分为二,一部被查栓、赵正航带走前往徽州,另一部分追随朱杰,前往淮安府,五万京营,经历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整顿,终于出师了。
  就在朱杰御驾亲征的时候,孙传庭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从武昌赶到了陕西,进而进入了山西境内,开始从济尔哈朗的背后,对清军西路军完成了包抄。
  此时的济尔哈朗已经隐隐感觉出了麻烦,巨大的麻烦,现在自己手下仅仅有三万精锐,再有就是一群刚刚招募起来的绿营兵,总兵力也不过五万人,但是眼前的明军,有李定国率领的天威军就有两万余人,出了这两万人之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支大军竟然从榆林一带进入了山西,最少都有六万人的兵力,与李定国对自己的西路军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
  济尔哈朗心头震动不已,这变化太快了,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孙传庭带兵已经绕到了自己的身后!这如果与李定国的天威军共同想自己发动进攻,那自己可就十分被动了,毕竟自己手里的精锐太少了,当初在开封西面一战,自己损失惨重,整整损失了四万多人的精锐力量,到现在兵力都还没有补充起来呢,甚至连内裤差点都丢了,要不是多尔衮需要自己帮助稳定八旗的势力,自己真的难以逃过这一劫了。
  不过,现在自己面临的形势也是越来越严峻了,李定国守住了孟津渡口,自己根本无力南下,现在孙传庭又绕到了自己的身后,这可是麻烦的很啊……
  “王爷,现在我们的形势可是不妙的很啊……”
  一旁的祖大寿沉声说道。
  济尔哈朗皱皱眉头,低声道:“形势虽然有些被动,但也应该没有什么大碍吧,只要我们稳扎稳打,哪怕不是天威军与孙传庭的对手,短时间内,他们也奈何不了我们,现在阿济格都已经打到淮安府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一鼓作气打到南京了!区区一个晋南而已,无关大局,哪怕是我们丢了这里,也无所谓,身边更是还有多铎呢,大不了我们向东推进,与多铎取得联系,两相呼应,起码,我们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祖大寿苦笑道:“王爷,您想的太简单了,您看看现在的孙传庭,他的大军到哪里了?这哪里是要绕击我们身后啊,而是直奔太原,距离我们远着呢,而且如果我猜想的不错的话,他们就根本没有打算理会我们,而是打算拿下太原之后,以太原为跳板,继续北上,直奔京城,要知道,现在不光是南京城缺兵少将,北京城一样是防务空虚,整个北京城仅有的三万兵力都被英亲王给带走了,几乎一个精锐都没有,一旦孙传庭进攻京城,那咱们岂不是有了大麻烦?”
  济尔哈朗心头大震,按照得到的情报,现在的孙传庭已经开始向着太原城发动进攻了,如果自己不回援的话,那太原城绝对是守不住的,仅仅凭借着太原城的数千绿营兵,一个牛录八旗精锐,绝对无法顶住孙传庭的进攻的,孙传庭啊,现在朱杰登基,孙传庭那就是大明朝的头号名将,即便是徐一帆,在名望上也无法与孙传庭相提并论,在加上手下三个镇超过六万人的精锐力量,更是如虎添翼!
  济尔哈朗快速的来到了地图旁边,仔细的看着山西与直隶的地图,脸色开始变得阴晴不定。
  自己仅仅将眼光放在自己这几万人身上,却是忽略了孙传庭的真实意图到底是在哪里,如果真的是要向着自己发动夹击的话,那孙传庭完全没有必要跑到太原去,现在太原城距离自己可是有着七八百里呢,这个圈子都得太大了,完全没有必要,他甚至直接可以进攻更加弱小的平阳府,从平阳府向着自己发动进攻,而不是选择太原!那现在他选择了太原,那目标就未必是在自己身上了,很有可能是京城!
  不!
  也未必是在京城!
  济尔哈朗的眼睛突然瞪大了,从太原到真定府,仅仅距离不过四百里路程,如果拿下了太原府,一路向东推进,仅仅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就能够赶到真定,从真定向着多铎发动进攻!这才是最可怕的!
  前面有徐一帆的数万大军,背后再有孙传庭的数万大军,加在一起,十三四万人,一旦向着多铎发动夹击,多铎可就危险了!
  济尔哈朗瞬间血凉了半截,我滴个天啊,好大的一个圈子,占据住太原府,那整个中原的局势,就都发生了巨变,不光是自己,连同多铎,再有京城,都已经处于危机之中了,这里就是阵眼所在,落下一子,就有可能将整个棋局都给逼死!


第九百四十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王爷,还有啊,如果孙传庭不北上,转而东进,直逼真定府,到时候与徐一帆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豫亲王可就有大麻烦了,英亲王南下可是将吴三桂与何洛会手中的精兵都给带走了,现在豫亲王手下兵力不过八万人啊……”
  祖大寿接着说道。
  “本王也想到这一层了……”
  济尔哈朗沉声道,“孙传庭这招真够毒辣的,即便是我们到时候想要驰援多铎,只怕对面的李定国也未必会给我们机会,虽然我们实力胜过李定国一筹,不过,想要彻底将其击溃,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你说,现在我们要怎么办……”
  “派出骑兵,立即赶往太原,王爷,我以为,虽然太原兵力较弱,但是城墙高大,孙传庭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太原,只要我们的精骑在太原沦陷之前赶到,完全可以守住太原城,只要孙传庭拿不下太原,那就无法威胁到真定,更威胁不到北京城,如果还要向北突进,进行迂回,只怕京城的摄政王也早就有了防范了,那个时候就不足为惧了……”
  “后撤?”
  济尔哈朗有些犹豫,迟疑道:“祖大人,如果我们派出精锐骑兵,兵力少了,根本就不够看的,孙传庭与高杰都是成了名的宿将,没有三两万骑兵根本就不足以顶住孙传庭的进攻,可是,如果我们将三万精骑全部撤走,那剩余的兵力,如何保证能够守住孟津渡口?这些绿营兵力,跟当初的汉军八旗的战力,可是颇有不如的,三万绿营,绝对不是李定国天威军的对手……”
  “王爷!”
  祖大寿沉声道:“三万绿营,却是不是李定国麾下天威军的对手,可是,我们却又黄河防线啊,凭借着黄河防线,我们六万人都无法拿下天威军第四镇,再次进入河南腹地,同样,如果我们三万绿营兵守住了孟津渡口,李定国的天威军虽然强悍,可是同样无法在短期内冲破我们的黄河防线!”
  “你又把握?”
  济尔哈朗沉声问道。
  祖大寿点点头,答道:“王爷,给我五千精骑,三万绿营,末将有把握可以守住孟津渡口两个月时间!起码一个月之内,孟津渡口固若金汤!”
  祖大寿作为一代名将,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当然,这也意味着,济尔哈朗手中也就只有两万多骑兵可以调动了,加上太原的兵力,也不过三万人左右,想要挡住孙传庭六万大军,谈何容易?
  “好!既然如此,此次回援太原,我亲自率军前往,孟津渡口就交给你了,祖将军,一定要守住一个半月的时间,一个半月的时间,足够我们扭转局势了,我想,阿济格在淮安府也已经要决出胜负来了,而且,索尼还在福州正在极力游说郑芝龙呢,一旦郑芝龙出兵,南京城,就真的守不住了,大明土崩瓦解,就在眼前!”
  济尔哈朗咬牙说道,“现在,我们必须顶住孙传庭,绝对不能给他夹攻多铎的机会!”
  济尔哈朗喝道:“巴萨图,立即传令,留下巴赫所部骑兵协助祖大人镇守渡口,其余骑兵立即集结,一个时辰之后,全部出发,全速驰援太原府!”
  外面,牛录章京巴萨图连忙下去传令,整个清军的西路军动了起来。
  祖大寿的判断与济尔哈朗的分析,很是犀利,不过,他们两个却是有一些自作聪明了,不错,孙传庭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多铎或者京城,多铎的实力太过强悍,手底下不是两黄旗的精锐,就是两白旗的精锐,哪怕是八万人,总兵力远低于孙传庭与徐一帆兵力之和,但是,也绝对不是两个人能够轻易给吃掉的,一个不小心,还容易被反咬一口,毕竟这是在直隶境内,可以说是满洲的腹地了。
  孙传庭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济尔哈朗的西路军,想要一口吃成胖子的人很容易噎死,孙传庭可不像被噎着,先集中兵力吃掉济尔哈朗咋说,没有了济尔哈朗在京城的右翼,那一个多铎就再也没有办法兴风作浪了。
  但是,即便是济尔哈朗的西路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吃掉的,要知道,济尔哈朗手中可是有着六万兵力,其中还有三万精骑,只需要他守住了孟津渡口,然后集中兵力面对自己的三个镇的兵力,想要吃掉济尔哈朗,可没有那么容易。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动起来,让济尔哈朗动起来,只有济尔哈朗动起来,孙传庭才能够找到西路军的破绽,方才能够施展雷霆一击,将济尔哈朗击败。
  进攻太原,这就是孙传庭与朱杰制定的办法,引蛇出洞,不管是济尔哈朗分兵驰援太原,还是全军回援太远,只要他的大军在路上行进,就容易漏出破绽,那就有足够的机会击溃满洲西路军!
  济尔哈朗率领着两万多精骑,从孟津北面一路向北推进,每天行军一百多里,全速前进赶往太原,将祖大寿等人流了下来,如今汉军八旗的那些名将尽皆在祖大寿的节制之下,在济尔哈朗看来,坚守一个月时间,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都是沙场宿将,身经百战,又有火炮相助,孟津渡口,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沦陷。
  但是,偏偏,偏偏就是济尔哈朗与祖大寿认为稳若泰山的孟津渡口,随着济尔哈朗的北上,露出了巨大的破绽,一个李定国一个天威军第四镇,确实奈何不了黄河对岸的三万绿营,但是,如果有人帮忙呢?
  就在济尔哈朗出兵的前一日,徐一帆在彰德府就已经开始展开行动了,为了确保此次行动成功,徐一帆与邓九公亲自率领着八千精骑向着孟津方向开始快速推进,如今天威军的主力可是都在黄河北岸呢,没有黄河天堑的阻隔,八千天威军精骑,足以对祖大寿的大军形成巨大的威胁了。
  孙传庭与徐一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三万绿营兵!


第九百四十四章 突袭孟津
  从彰德府到孟津,不过三四百路程,徐一帆率领八千精骑,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孟津。
  此时的济尔哈朗已经离开孟津四天多的时间,向着太原推进了六百里潞城了。
  “一帆,这一仗怎么打?”
  邓九如沉声问道。
  徐一帆冷笑道:“邓大人,如今虽然济尔哈朗撤走了,但是留守的祖大寿等人依旧拥有三四万兵力,我们正面强攻,肯定无法击败他们,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掩护李定国的第四镇渡河,他们才是围歼祖大寿的主力。”
  邓九如点点头,答道:“这个我自然晓得,不过,祖大寿麾下可是有着炮兵营的,起码数十门火炮呢,强行渡河,第四镇必然会遭遇到炮兵的强力阻击,伤亡惨重的……”
  “这就看我们的了!”
  徐一帆沉声道:“九如兄,你率领六千精骑,从正面向着清军发动突击,吸引清军主力的注意力,我率领剩下的两千主力,寻找机会,从侧面突袭清军的炮兵阵地,一举摧毁他们的炮兵!”
  邓九如笑道:“兄弟,这可是鞑子最爱用的战术……”
  “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徐一帆冷笑道,“立即行动,定国兄可是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发动进攻呢,只要我们的骑兵一旦发动进攻,定国兄就会立刻强行发动渡河,祖大寿,这一次,我要让他全军覆没!”
  邓九如向着徐一帆一拱手,转身喝道:“传令,通州镇,第五镇骑兵随我向着鞑子发动正面进攻,火枪营准备掩护,其余各部全力进攻!”
  孟津渡口南岸,如今的李定国同样做好了进攻的准备,这一次行动,可是来着皇上的部署,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目标就是全歼济尔哈朗所部六万清军!
  李定国在孟津渡口集结了数百艘船只,所有的将士全部枕戈待旦,准备登船渡河,只不过总兵大人的命令一直未下,是以方才按兵不动的,已经等了两天时间了,第四镇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大人,咱们什么时间才能出兵啊,弟兄们早已经等不及了,这些日子来,所有的风头都被徐督师,孙督师以及秦督师给抢了,咱们弟兄都成了陪衬了……”
  参将邓骁有些急不可待了,急声问道。
  “等!”
  李定国淡然答道,“贸然发动进攻,我们会遭遇到鞑子炮兵的猛烈反击,我们在河上根本无法反击,但是会损失惨重的,只有徐督师率领骑兵到了,我们才能发动进攻!”
  正在说话间,黄河对岸突然传来了密集的火枪声音——砰砰砰……
  “走!”
  李定国精神大振,陡然喝道,随即,向着大船的桅杆上攀去,手中拿着单筒望远镜,向着远方眺望,只见黄河北岸尘土飞扬,一队队骑兵正在发动着冲锋!
  “邓骁立刻传令,全军出击,直奔北岸,进攻!”
  李定国厉声喝道。
  在号角声中,一艘艘民船开始向着黄河对岸驶去!
  孟津渡口,黄河的宽度超过五里,再加上后置的鞑子火炮营,双方火炮相距超过七里,普通的红衣火炮射程根本达不到,除非是五千斤级别以上重炮或者岸防炮才能可能勉强覆盖射程。
  只是五千斤级别的重炮太笨重了,也太昂贵了,任何军镇都不可能携带太多这样的火炮,天威军同样没有!
  想要在清军火炮的封锁下冲到对岸去,谈何容易?这也是济尔哈朗望河兴叹的原因。
  对岸,面对着突然杀到的天威军精骑,祖大寿完全没有想到,实在想不到,天威军如何会赶到这里,难道大名府彰德一线战局出现了变化?不然的话,天威军如何会派出这么多的骑兵突袭孟津渡口?
  祖大寿心头隐隐兴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传令,骑兵出击,务必将眼前的天威军骑兵击退!”
  祖大寿一声令下,五千满洲精骑汹汹而出,直扑眼前的天威军精骑,在祖大寿看来,五千满洲精骑即便是不是眼前天威军的对手,也足以将对手给顶住了,只要他们冲不上来,后面的绿营就有反击的机会,早知道自己可是还有三四十门火炮呢?
  不过祖大寿失策了,单单比较战力,满洲精骑也就是稍处下风而已,但是六千骑兵可是有着一千火枪兵的?
  一千火枪兵分居左右,向着发动突击的满洲精骑打动了猛烈的射击,密集的步枪火力,摁住满洲精骑的前锋死命的进攻。
  一波波子弹将满洲精骑的前锋完全覆盖住了,仅仅眨眼间,数十满洲骑兵中弹落马,双方的前锋还没有接触在一起,数波火枪进攻已经给满洲精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前锋伤亡惨重,骑兵队列登时乱套了。
  冲锋,满洲精骑的阵型散乱,天威军的骑兵可是整齐得很,气势如虹,向着满洲精骑冲了上来,仅仅一个突击,就将满洲精骑给打散了,满洲精骑被火枪打得心惊胆寒,再加上实力原本就不如天威军精骑,更加混乱,被对手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