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秧歌-郭靖宇-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香月仍然不敢抬头,双眼只盯着赵洪胜的鞋:“族长大老爷,穷人有穷人的活法,我不嫌弃大橹,也不嫌弃他娘。”
  “天下穷人是一家,我没有要怪罪你的意思,我是心疼你!”赵洪胜说着便蹲在了赵香月的面前,伸出手来,试图去拍她的肩膀。赵香月吓得连忙往后挪着身体,说:“族长大老爷,请您自重!”
  赵洪胜的手停在半空:“我对你的一片好,你怎么就看不见呢?”
  赵香月心冷话不冷:“族长大老爷对我恩重如山,香月心里永远不敢忘。不过,既然我和大橹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就改不了。”
  “有这样的婚事吗?你如花似玉不要他们家的彩礼,他们还让你陪送一条船,我听了都替你鸣不平!”
  赵香月再次恳求。赵洪胜起身道:“你说你这是何苦啊?我记着三年前我跟你说过……那个时候太太还活着,是有点儿委屈你。现在不一样了,你知道太太一瘫就瘫了十几年,去年腊月她终于死了,你要是答应,我明媒正娶!”
  “族长大老爷,您如果为这事再逼香月,我就出家当尼姑。我最后一次求您,给我和赵大橹主婚吧!”赵洪胜冷笑,拒绝了赵香月。
  ……赵洪胜闪电一般想到这里,不禁心里暗自叫苦,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可当初他也没征服赵香月。然而,赵洪胜虚伪的心有些怪异,就像一只老虎把玩一只被抓到手的小鹿,小鹿猛地挣脱开跑了,老虎自知再也抓不到了,却很想看着小鹿逃走的样子。于是,赵洪胜把打碎的门牙咽到肚里,假意对赵三伯说:“这续弦也不能随便续嘛,我自己倒还没这个打算。但是,我知道谁家要办喜事,管家,去,把赵大橹给我叫来!”
  赵管家转眼就把赵大橹叫到赵洪胜面前。赵大橹早就听说了赵香月求他主婚遭到拒绝,所以只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杵在那里。吴三伯不知事出有因,开口就骂:“看你个穷鬼,一点规矩也不懂,见了族长还不下跪请安?”
  赵洪胜自然清楚个中原因,所以他并不怪罪赵大橹,更不拐这个弯,也不绕那个圈子,张口就说:“赵香月来求过我,说你娘想让我给你主婚,我没答应她。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么大的面子我不能送给一个女人呀!要送我得送给你这个大丈夫啊!要不,你以后说话谁听?怎么当家主事?等会儿你回去告诉你娘,还有赵香月他们全家,就说主婚这事我答应了!”赵大橹惊喜交加,连忙磕头道谢。
  赵洪胜继续说道:“赵大橹,日子定在四月初八,我还要告诉你,我不光给你主婚,我还要出钱出人,雇八人抬的花轿,帮你们把喜事办得热热闹闹!”
  赵三伯低声道:“洪胜啊,你是一族之长,可不能随便开这个先例,回头穷鬼娶媳妇都找来让你族长出钱,哪还有规矩了?你得有个说法才行。”
  赵洪胜寻思半晌,说:“是要有个说道……对了,赵大橹,你媳妇赵香月从小在我家给玉梅大小姐当丫鬟,我就这么一个亲妹妹,没出阁就死了,可惜玉梅走了以后,魂儿还附过香月的体,这你,还有大伙都知道吧?”赵大橹、赵三伯和大户富甲们一齐点头。
  “所以说,我要给赵大橹主婚,要出钱给他们办喜事,我会像嫁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把喜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赵洪胜越说越激动,对跪在面前的赵大橹郑重其事地说:“赵大橹,这回斗秧歌还让你来扮乐大夫,咋样?”
  赵大橹兴奋得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响头磕下去,声大嗓门也大:“族长大老爷信得过我,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绝不会给赵家丢人!”
  赵洪胜大叫:“好,我看你是个汉子,是咱们赵家的好汉子!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今年能不能拿到出海权,逢年过节的时候,咱们赵家的祖宗牌位能不能供在海神娘娘的面前,就看你和你们在场的诸位啦!”
  赵大橹和在场的所有人齐声应道:“请族长大老爷放心,我们绝不给赵家丢人!”
  “还是以往的规矩,你们出面召集赵家子弟秧歌队。从今儿个起到四月初八,专心练秧歌,每天三倍工钱,都在我赵洪胜自家的账上支!”从来没见赵洪胜在自己身上放这么多的血,众人欢欣鼓舞,纷纷退下。
  赵洪胜走到赵大橹面前,居高临下,让他站起来。赵大橹又一个响头磕下去,额头差点磕出血来,磕完了,他爬起身就跑。
  赵大橹一口气跑回自己家,将族长大老爷主婚以及出钱的事告诉他娘,大橹娘顿时傻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赵大橹顾不得扶起娘来,转身就跑,一头冲进赵香月家。只见香月奶奶和赵老气正面对着面地生闷气,谁也不理赵大橹。赵大橹发现在一边玩耍的赵发,便连忙过去问他:“兄弟,快告诉我,你姐姐呢?”
  赵发趴在赵大橹耳边悄声说:“我姐说她要出家当尼姑,往竹林寺那边走了,你要跑得快的话,说不定还能追上!”
  赵大橹放开赵发,出门又跑。去竹林寺的路弯弯曲曲,早春的气息已把路边的小草染绿,有几株性急的无名野花,穿上粉红的、嫩黄的嫁衣,引来无数蜂飞蝶舞。赵大橹如蜂似蝶,一阵快跑便追上了赵香月,从身后将她抱住,兴奋地抡起来,旋转着,旋转着……直等到他们二人一起眩晕,双双倒在野花丛中,赵大橹才对赵香月说:“妹子,族长大老爷答应主婚了,还要出钱让你坐八抬大轿!”
  坐落在大海里的海神庙,阅尽了虎头湾祖祖辈辈的恩怨情仇,波涛高一声低一声地拍打着岸堤,不断诉说着这里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农历四月初八,又是一年一度的祭海节。
  一大清早儿,大橹娘摸着放在炕上的红衣红裤新郎装,脆生生地嚷道:“哎呀,这衣服可真好!儿子,你快穿上,让娘看看新郎官有多威风!”
  大橹娘没听到回应,回过头一看,见赵大橹正在往身上捆绑尖刀利刃,不禁愣住了。赵大橹说他作为秧歌队的乐大夫,必须豁出命去以报答族长的恩情。听后,大橹娘说:“族长又主婚又出钱,敢情咱得豁出命来换啊!”
  吴天旺也在往自己身上捆绑利剑匕首,他伸伸胳膊,踢踢腿,不敢有半点马虎。肖老道见了,问吴天旺干什么。吴天旺说今天斗秧歌是场恶斗,得带家伙。虽然肖老道极力劝阻,吴天旺还是喜滋滋地带上家伙,为吴家拼命。
  如果说吴天旺把当上门女婿看成了福分,那么吴若云却把做新娘视作逃走的机会。她让槐花把给自己梳妆的丫鬟婆子轰走,让槐花收拾好东西,等酒酣之时,趁夜逃走。
  槐花压抑着内心的激动,问道:“那就是说从今以后,小姐就自由了。我也就能跟天旺哥在一起了,是吧?”吴若云点头。槐花忽然又悲观起来:“可是我心里边还是有点儿打鼓,自从上回……这都三年了,天旺哥好像从来都没拿正眼看过我,连我的手都没有拉一下。小姐,你说他是不是嫌弃我了,不肯原谅我啊?”
  吴若云安慰道:“不能!我跟你说过,天旺都答应我了。放心吧,这不是在家里嘛,只要咱们离开了虎头湾,到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你的天旺哥会好好疼你的!”
  吴若云和槐花正说着悄悄话,吴乾坤踱着方步走进院来。院里的丫鬟婆子们见了,一个个连忙行礼。
  吴乾坤进屋打量吴若云,夸道:“我闺女漂亮!”
  吴若云故作羞涩:“爹看自家的闺女,都觉得漂亮。”
  “不是爹吹,在虎头湾你是真漂亮,像你娘……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娘的在天之灵要是能看见,多好啊!”听后,吴若云心头一酸,低下了头。
  “你看我,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提你娘了。”吴乾坤笑了笑,接着又问,“那天我也没跟你商量,就定了招吴天旺当上门女婿,你为什么一字不吐,一句话也不说呀?”
  吴若云赶忙回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哪轮得到我说啊……”
  “闺女,你这是……爹怎么好像都不认识你了?”
  吴若云赶紧解释:“天旺挺好的,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他那条腿也是替我被爹打瘸的,爹让我嫁给他,我愿意!”
  “可他毕竟是个长工,穷鬼出身……爹总觉得对不起你啊!”
  吴若云笑道:“长工怎么了?穷鬼出身怎么了?林家耀倒是有钱有势,留过洋的大少爷,可我不是没那个福分嘛!爹,天旺真的很好,比林家耀强!林家耀就是个伪君子,嘴上说得好,让我等着他,三年了,他人在哪儿?”
  吴乾坤皱了皱眉头:“哎,你可不能这么说家耀,都是他那个叔叔,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活生生地把这桩姻缘拆散了。”
  吴若云接着说道:“他叔叔再霸道,还能枪毙了他不成?说到底,他还是嫌弃我了……可是我要给海猫收尸,他是知道的。当时他口口声声地答应了我,说好了一辈子不会怨我,可到头来……我算看透了,有钱的男人靠不住!爹为我选的天旺,就是再好不过的如意郎君……”
  “你真这么想爹就放心了,这些年春草儿也没给你生个兄弟,也许这就是爹的命。现在挺好,招了上门女婿,嘿嘿,爹就等着你生个男丁,给咱们吴家传宗接代了!”听了吴乾坤的话,吴若云假装娇羞。吴乾坤哈哈大笑:“时候差不多了,好多人来道喜,爹去应承应承。”
  望着吴乾坤离去的背影,吴若云慢慢地跪在地上,嘴里喃喃:“爹,没想到今天您能过来跟闺女说会儿话,这可能也是天意吧……爹,今夜我就要走了,今生咱们爷俩恐怕再也见不着了……我给您磕个头,谢谢您的养育之恩!”说着,吴若云磕了一个头,已经泪如泉涌。
  这时,大红花轿来到了渔民街巷最前排的赵香月家门口,大橹娘隔着院子矮墙看过去,惊讶不已:“还真是八人抬的大轿呢,这个赵香月可占了咱家的大便宜了!”
  站在大橹娘身后的赵大橹说:“娘,您咋说这话呢?”
  “你说咋说话?要不是因为让你扮乐大夫,族长大老爷能给这么大的脸,出钱雇八抬大轿抬她?”大橹娘瞪了赵大橹一眼。
  赵大橹留了个心眼,说:“族长大老爷可不是这么说的,族长大老爷说香月伺候过玉梅大小姐,他要当亲妹妹一样送香月出阁,是咱们家沾了香月的光!”大橹娘不服气归不服气,但在众人面前再也不敢肆意张狂了。
  所谓秧歌,最初起源于南方插秧时,人们在水田里劳作而唱的插秧俚曲,后来这种俚曲传到北方的海阳来,又因为海阳有绵延二百三十多公里的海岸线,所以这种俚曲又被糅进了海上号子的诸多元素,这便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能歌能舞,以歌为主,但最为隆重的歌舞之日,当是一年一度的祭海。如果再逢婚嫁喜事,那便最盛了。
  为了借这个最盛的日子挣回面子,香月奶奶和赵老气一大清早就站在门外迎客。穷人的亲戚虽说不常走动,但听说族长大老爷出钱操办喜事,并且亲自出面主婚,客人还是络绎不绝,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门内的梳妆镜前,赵洪胜派来的婆子们忙手忙脚地给赵香月梳妆打扮。都说人随衣裳马随鞍,穷人家的丫头穿上大红喜服,也显得富贵光鲜起来。婆子们啧啧称羡。赵香月听了,只在镜子里凄美地笑笑,一颗心早已麻木了。
  吴若云的一颗心也早已麻木,但是麻木过后是紧张,一想起晚上逃走的事心里就不安,于是她只有催着槐花:“时辰到了没有?到了那就走吧!”
  一旁伺候的两个婆子听到吴若云的话,立刻抻平了盖头:“新娘子盖盖头啰!一盖黄金万两,二盖吃穿不愁,三盖多子多福!”
  吴家豪门有豪门的讲究,两个婆子用盖头在吴若云的头上抖了三抖,那大红的盖头才缓缓飘落。槐花和一个婆子搀扶着盖着红盖头的吴若云出门,上轿。
  赵家寒门有寒门的规矩,香月奶奶把平时过年才能吃到的白面饺子用筷子夹着,一个个填到赵香月嘴里,人说滚蛋饺子迎客面,女人出嫁不就是滚蛋吗?
  吴家的花轿穿过吴家看热闹的人群,在写着“吴家”字样的牌楼前狂舞。
  赵家的花轿穿过赵家看热闹的人群,在写着“赵家”字样的牌楼前劲扭。
  两顶花轿同时经过各自姓氏的牌楼,在各自秧歌队的簇拥下,一齐来到虎头湾广场的高台前。这时,吴乾坤和赵洪胜早就并排站在了高台两侧的矮台之上。
  赵洪胜一抱拳:“吴兄,令千金出阁,恭喜啊!”
  吴乾坤也一抱拳,眉头一皱:“多谢!怎么,你们赵家也办喜事?”
  “那是!你嫁闺女我嫁妹子!”
  “妹子?你妹子不是早死了吗?”
  “我赵姓一族不分贫富,只要是同辈的都是兄弟姐妹!赵香月伺候玉梅多年,今天她要嫁人,我就当是我亲妹妹出阁!”
  “噢,为了借喜气,你可真够下本儿的,连穷鬼的喜事你这个族长都包办了?”
  “这算得了什么,吴兄把自己的亲闺女嫁给了个瘸子,本儿下得比我大啊!”
  吴乾坤脸色一变,冷哼一声。赵洪胜占了上风,微微冷笑。
  说话之间,吴赵两支秧歌队分别在乐大夫吴天旺和赵大橹的指挥下,翻腾飞跃,闪转挪移,各自围着各自的花轿,很快在人群中打开了场子。
  吴天旺虽然瘸,可今天格外精神。赵大橹春风得意,更是英姿飒爽。
  锣鼓声声,笙簧齐鸣,一阵紧似一阵,吴赵两家两支秧歌队,恰如二龙吐珠,擎天舞地,腾云驾雾一样冲向旗杆上的彩球。
  吴天旺向吴若云的花轿里喊着:“大小姐,稍微等会儿,等我把赵家的乐大夫踢到海里边去,把绣球摘下来,咱们就拜堂!”
  花轿里,吴若云无奈地摇了摇头:“悠着点儿,别逞能,小心别伤着自己。”
  吴天旺仿佛根本没听见,他高声唱起秧歌调:
  马甩子一甩登上场,
  扭落了太阳吼月亮,
  装闺女的扭成了麻花腰,
  演小伙的吼出了叫驴腔!
  锣鼓震天,掌声雷动,吴姓的族人叫好声一片。
  赵大橹人高马大,马甩子一挥,令人眼花缭乱。他一个箭步蹿到赵香月的花轿旁,探头大叫:“香月,瞧大橹哥的好吧,吴家的乐大夫是个瘸子,哥我一个拳头就能把他打趴下!”
  花轿里,赵香月急忙劝道:“大橹哥,斗秧歌可别斗出人命来!”
  赵大橹眼瞪绣球:“那得看哥摘绣球的时候,姓吴的有没有人上来找死!”
  赵大橹说罢,挥动马甩子令秧歌队停下鼓乐,也高声唱起乐大夫调:
  马甩子一甩舞乾坤,
  敢上那九天揽星辰,
  彩扇耍得就像蝴蝶翩翩飞,
  鼓声脆得比黄瓜打驴都过瘾!
  赵家族人的笑声此起彼伏,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汹涌澎湃。
  此时此刻,赵洪胜和吴乾坤,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互相以眼神较着劲,以气势抖威风,谁也不服谁。
  两支秧歌队由文斗开始,先比秧歌调,再看扭秧歌。一对一地比试着。赵大橹的马甩子上下翻飞。吴天旺的马甩子左右开弓。这里边的规矩是甩子不能打着人,一旦碰上了,文斗立刻改武斗。
  看那架势,赵大橹和吴天旺都有挑衅的嫌疑,所以他二人的一招一式,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恰在这时,一辆鳖盖小车顺着海边的土路驶来。声声喇叭顿时让鼓乐声乱了节奏,也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吴家花轿里的吴若云、赵家花轿里的赵香月,同时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只见随着一声打开车门的脆响,戴着前进帽的司机低着头跑向车的另一侧,恭恭敬敬,弯腰拉开车门。车门开处,先是崭新的皮鞋踏在了地上。继之,西装革履,戴着墨镜与礼帽的人走出来。走出来的人一个箭步蹿上了高台,将礼帽摘了下来,又摘掉了墨镜,此人正是海猫。他比三年前白皙了许多,从满脸高粱红的乞儿变成了干净利落的翩翩少爷。
  吴乾坤、赵洪胜和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努力辨认着,整个虎头湾广场一片寂静。其实,这时候人们都辨认出了海猫,只是有人惊讶,有人惶恐,有人愣怔,有人因为种种顾虑不愿先开口罢了。然而,只有秧歌疯子无畏,他一眼认出海猫,张口就把心底的记忆全喊了出来:“棺材——糖——大哥——”
  海猫朝秧歌疯子一抱拳:“兄弟,三年不见了,你一向可好啊?”
  海螺嫂突然声嘶力竭地大喊:“鬼呀——”台上吴赵两家族长和大户富甲,台下吴赵两家百姓和各自的秧歌队,不管老幼,不分男女,纷纷大呼小叫,一片大乱。
  轿里的吴若云问道:“怎么了?槐花,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槐花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大小姐,你可别出来!”
  同在轿里的赵香月只能下意识地掀起头上的红盖头,露出一张惊讶的脸,表情茫然。
  为了打破短暂的沉寂,也为了尽快拉近和虎头湾广大渔民百姓的关系,海猫朝台下微笑着打趣:“又斗秧歌又抬花轿,今天是虎头湾的好日子呀!”
  海猫见四周仍然哑然无声,便分别向吴家和赵家,最后又绕着虎头湾广场抱了一圈的拳,说:“吴姓族人都是我爹的宗亲,赵姓族人都是我娘的宗亲。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我海猫的亲戚。三年了,我又回家了,你们想我了吗?”
  


第二十一章
  海猫的话在虎头湾广场上游荡,众多渔民百姓双手捂着耳朵,眼神一直躲着海猫。就连站在台上的赵洪胜也都慌起来。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赵洪胜大概想起平日里做下的亏心事,所以怕得要死。
  碰到这种事,吴乾坤倒是无所畏惧。不说他行伍出身练就了一身的胆子,就是仗着眼下腰间别着的枪,他也不是吃素的。吴乾坤伸手指着海猫,大喝一声:“呸,哪儿来的混账装鬼吓唬人?来人,把他给我毙了!”
  吴天旺和赵大橹一见要开枪,连忙跳下高台。吴姓乡勇趁机冲上前,枪口一齐对准了海猫。海猫不慌不忙,向吴乾坤和赵洪胜双手抱拳道:“吴家族长乾坤大老爷,从我爹吴明义那论,我得叫您大爷!赵家族长洪胜大老爷,从我娘赵玉梅那论,您是我亲舅舅,都是实在亲戚啊!我在外面闯荡江湖玩耍够了,回家了咋能一见面就开枪呢?”
  吴乾坤说:“你不可能是海猫,那个孽障三年前已经被枪毙了,就在海神庙前,全虎头湾的人都亲眼看见了!你说,你冒充那个孽障是何居心,是谁派你来的?”
  海猫对着太阳张望着,又回过头来俯身看着自己投在高台上的影子,说:“噢,对了,这事我是得解释清楚了,要不然你们以为我是冒充的,还拿我当鬼!各位亲人,你们看看,我有影子,鬼是没有影子的,你们知道吧?”赵洪胜和几个胆儿大的老百姓循着话音来看,果然,海猫的影子清晰可见。
  海猫撬动三寸不烂之舌:“吴大族长说我冒充就更不会了,我海猫三年前在虎头湾是个不招人待见的无名小卒,承蒙二位族长大老爷开恩,赏我那么一个破捻匠铺,四处漏风,院子里摆了一条破船,还不归我,那船帮子上写着字呢,吴四爷家的,你说我啥都没有,谁冒充我呀?”
  吴乾坤坚持道:“人死岂能复生?这不可能!大家都给我听着,这个人绝不是海猫,保安队那日枪毙他我们都是亲眼所见,子弹打在胸口没有不死的道理!”
  海猫又一抱拳:“吴家族长乾坤大老爷,我的大爷,您说得对,我当时确实死了,可是后来真的又活过来了!”
  吴乾坤呵斥:“信口胡言!”
  “您这么说我理解。要不是亲身经历,别人给我讲,我也得以为他是胡说,可这是真的呀!是我娘她把我救活了!”听了海猫的话,吴乾坤一愣,连忙看向赵洪胜。
  赵洪胜大怒:“一派胡言!你娘早死了!”
  海猫说:“噢,对了,我娘是赵姓族长洪胜大老爷的亲妹子,我记得三年前你不承认来着,这回你可认了啊!”赵洪胜意识到自己失言,一时无话可说。
  海猫突然提高嗓音:“是,我在凡间那个娘赵玉梅是死了,在虎头崖上被好多她的亲人逼死的,包括她亲哥哥呀!可我刚才说的把我救活了那个娘,不是凡间的那个娘,是我仙界的那个娘!”虎头湾广场似有轻雷滚过,又如大海中的暗涌,声响不大,却撼天动地。
  海猫转身指着身后的海神庙:“那个庙里边供的就是她的像,我仙界的这个娘啊,咱虎头湾的亲人们个个都认识!我这个娘,就是海神娘娘!”
  在一片哗然之中,吴若云一把掀开红盖头,冲槐花就嚷:“槐花,是海猫吗?我怎么听见他的声音了?”
  槐花连忙说:“海猫早死了,小姐,这个八成是鬼,或者是他的魂儿找回来了!”
  吴若云命令将轿子放下来。槐花赶忙制止:“可不能啊,小姐,你先等会儿,我去看看他是人是鬼再说吧!”
  吴若云跟前有个使唤的丫鬟,能跑前跑后看看海猫是人是鬼,赵香月就没有这个方便了,赵洪胜派来的婆子都是跟自己一样的下人,谁能指使得动谁呀?所以赵香月一听到海猫的说话声,顿时傻眼了,她在心里暗暗叫道:“不可能……不可能是海猫,怎么可能呢?海猫死了呀!”突如其来的变化令赵香月泪如雨下,她不顾一切地掀开轿帘,探头向广场看去,隐隐约约看到海猫站着挥舞胳膊,滔滔不绝。
  只听海猫说:“我这么乍一说啊,你们肯定是听不明白,也不会相信我……哎,我说你们几个端枪的,先把那铁家伙都收起来,听我给各位亲人们好好讲讲,把来龙去脉从头到尾说清楚了!”端枪的乡勇不知所措,将目光投向吴乾坤。吴乾坤有些含糊,眼一眯,没表示反对,乡勇们便不自觉地就把枪口放低了。
  “这就对了,放下放下,再放低点儿。”海猫来了个自来熟,像唠家常似的,“三年前保安队枪毙我那天,正月还没出呢,那海水特凉。胸口刚挨了一枪,热血‘咕咚咕咚’地往外涌,掉进海里一冷一热,我是钻心地疼啊!可没疼多大工夫,我就啥都不知道了。死了嘛。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就又醒过来了,我觉得自己睡在一个暖乎乎的地方,身上哪儿也不疼了,我再低头往伤口上一看,有一只手就捂在那儿。血就一直往回流,被打烂的肉一点儿一点儿就长上了!我这才明白,这暖乎乎的地方原来就是海神娘娘的怀抱啊……”
  香月奶奶、赵老气、老犟眼子、海螺嫂、秧歌疯子、大橹娘,还有吴赵两姓的族长、管家和富户,以及两支秧歌队的人们,都被海猫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更有那年长的善男信女,一个个神情虔诚,已经开始相信海猫的话了……
  海猫借机又说:“我想问问,你们谁亲眼见过海神娘娘?你们谁被她老人家抱过?她老人家跟我说,海猫这个名字,就是她给起的!她给我起这个名的寓意是,我有九条命,凡人杀不死我!你说海神娘娘她老人家为啥对我这么好?那是因为我是……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海神娘娘告诉我,我是她的儿子……”
  尽管那些善男信女是那样的虔诚,尽管他们已经开始有些相信海猫的话了,但是听海猫说他是海神娘娘的儿子,大家着实不敢相信。
  为了尽快控制虎头湾的局势,顺利完成王天凯交给的任务,海猫和同行的王大壮来时曾反复商量,这一次只能借钟馗打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便很难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于是,海猫真真假假,夸夸其谈:“我今年周岁二十三,我想问一下,二十三年前,虎头湾是不是经历了一场大劫?”
  吴八叔不禁随声附和:“二十三年前?没错,那一年狂风大雨,巨浪滔天,海神娘娘发威,险些把虎头湾全都吞了!”
  赵三伯说:“我记得二十三年前咱们赵家的船队有六条被大海吞了,二十几口男丁一个也没活着回来……”
  渔民百姓中的老者也都知道这段典故,一时间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大橹娘说:“没错,大橹他爹就是那一年出海没的,那个时候大橹还在我肚子里。”
  站在高台两侧的吴乾坤和赵洪胜四目对视,当然,他们也都知道这段历史。不过他们信不过海猫,却又没有理由反驳,只好姑妄听之了。
  海猫见搬出的这段典故已经奏效,接着顺风顺水,继续往下编道:“海神娘她老人家跟我说,虎头湾吴赵两家年年打,天天斗,没完没了,她不高兴了。二十三年前就惩罚了虎头湾一下,可是罚了不能白罚啊,总得让你们明白道理吧?于是把我托生给了我凡间的娘!赵洪胜,就是你亲妹子!”赵洪胜被直呼其名,很不自在,他把黑眼珠翻成白眼珠,死死盯着海猫。
  海猫扭头又对吴乾坤吼道:“还有你,吴乾坤!你身为吴姓族长,二十三年前虎头湾遭此大劫,你难道就不想想是为什么吗?我爹吴明义和我娘在一起了,那是海神娘娘的旨意,为的就是让我托生在凡间!”虎头湾广场顿时像煮沸的开水撒进一片盐粒,“噼啪”作响,要声音有声音,要动静有动静,一片大乱。
  海猫占据了主动权,越说声越高:“你们一个个不识好歹,三年前又逼死了我爹我娘,还和保安队串通一气,让我挨了枪子儿!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娘,我说的是海神娘娘啊,她老人家真生气了!把我救活了以后,她就问我,怎么给我报仇我才解恨,她本来是想一口把整个虎头湾全吞了,甭说是人,就连只鸡,连条狗都不给你们留!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我凡间的爹站出来说话了……”
  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迫不及待地催促海猫:“你爹都说什么了?快接着讲呀!”
  海猫卖个关子:“我在凡间的爹叫吴明义,你们都认识吧?他在临死前告诉我,你是吴家之后,赵家是你姥姥家,吴赵两家的长辈都是你的长辈,吴赵两家的族人,都是你的亲人!这话我没说错吧?我爹还说,虎头湾是我的老家,活着,不管走到哪儿我都是虎头湾人!死了,不管是见了玉帝还是阎王爷,我都得说虎头湾的好,让他们保佑虎头湾吉祥平安!我爹娘被逼死的那天,你们很多人都在场,我爹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吧?”
  人群中有人点头,有人议论,有人昂起了头,有人耷拉着脸。
  “我想,我要是为报私仇让海神娘娘把你们全吞了,有点儿对不起我凡间这么好的爹!所以我就跟海神娘娘说,他们都是一时糊涂!”海猫说着,特意指了指吴乾坤和赵洪胜,“整个虎头湾都是我海猫的亲人,哪能让他们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