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大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邓梁致,等会你去看看哪里适合驻军,没必要太大,我们要那么大地盘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必须确保安全。”长孙澹对邓梁致吩咐道。
邓梁致应了一声“是”。这高桥里华听见长孙澹的话,明显轻松了很多,看来长孙澹是真的不打算圈地盘了。这个消息对于高桥里华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赶走了高桥里华,五里的一群人逃也似的冲出了这个屋子,这个屋子给他们的感觉实在是太过诡异了一些。
长孙澹和武元庆没有想到这在苏我虾夷那里没有能够实现的目标,居然在这里轻松就实现了,这倒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字是武元庆明显有些疑惑:“这苏我虾夷能够拿出八百万两银子来,靠着这巨大的权势、人口以及石见银山我觉得能够做到客户说他高桥里华凭什么干这么答应?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我又没有让他一次性还清,这分割十年二十年的还也就是了,这利息也不问他要高了,就一成就行了。而且这还可以用对舰队和基地的基础建设以及后期保障等相关的事情来做折算,这可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没必要搞那个什么一锤子买卖的。”长孙澹吹着海风,慢条斯理的说。这都是以后别人玩剩下的,不过在这里却是无比的先进和“仁慈”。
“那要是他还是还不上了?这个条款不是没用吗?”武元庆很明显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就被长孙澹给糊弄了。
“这就不是我的问题了。再说了实在没有可以去抢啊,比如这个苏我虾夷那里就肯定有啊。”长孙澹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他高桥里华要是抢得过苏我虾夷,他早就去大阪了。”武元庆实在是有些无语了。
长孙澹瞟了一眼武元庆说到:“咦,你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这智商绝对有二百五了。”
武元庆虽然不知道这二八五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此时的猪就是养上三年也没有几头能够超过二百斤的。但是一听长孙澹的语气也能知道这个不是什么好话。于是回到:“你才二百五了,我跟你说正事了。”
“抢不过我们可以帮他啊。”长孙澹已答复你很笨的样子。
这种程度的挑逗武元庆早就免疫了,说到:“帮他还不如自己上手了。”
“我们只管提供武器,不管人的。”长孙澹如此说。
“就是这样,这武器不要钱啊。”
“谁说白送的,肯定是要给钱的啊,而且是一手钱一手货的当面结清、概不赊欠的那种了。”长孙澹说到。
“那你就不怕他将武器囤积起来反过来对我们不利?不要跟我说‘他不敢’这样的屁话。”
“你以为给他的和我们自己用的一样?用炼铁厂出来的下脚料给他们做的东西就足够了,至于铠甲那基本就不用想了。心情好的话,赏个一副两副的也就顶天了。”长孙澹说到。
“哦,原来是这样啊。”武元庆不再说什么了,毕竟这代理人战争和军火交易这些东西有些过于超前了,武元庆不能够理解也是自然的。
这代理人战争的背景主要是个打过处于互相威慑的条件下不便于直接撕破脸皮搞出来的,同时也是迫于不能承受巨大的人员伤亡的条件下实现的。可是长孙澹现在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尽量没有一个唐人死亡。大唐的荣耀是要建立在别人的尸骨上的,而不是大唐人的鲜血上的。
“那你以为了……”因此,长孙澹如是说。
第一章 新的开始
第一章新的开始
“嘚嘚嘚”一长串的马车高行驶在前往长安的水泥路上。Δ』几年前修筑水泥路时一起栽下的树木在烈日下投射出一块块的树荫,时间正好是中午时分,没有一丝风的空气中充满了燥热。
“陛下这是打算找我们回去干什么?”说话的赫然是武元庆。
旁边的自然是长孙澹了,这时光在他的脸上也留下了印记,胡子已经很深了。脸膛也被海风和烈日雕凿的更加的棱角分明了些。
不过此时的长孙澹却是已经通过这加急的催促声多少有了一些猜测。只是这些事情终究不好说出来而已。于是只好对武元庆说到:“谁知道了,按照旨意赶我们的路也就是了。”
“你说这几年来总算是可以歇一歇了,却有碰上了这档子事情,也真是倒霉了。”武元庆说到。
“可不是吗。这几年来舰队总算是扩建到了六支,而且每一支舰队的规模也都大了许多,而且这出了战略方向以外基本也不用我们查什么心了,这张兴平和邓梁致二人做这些事情倒是让人放心不少了,这也是我们能做甩手掌柜的原因所在啊。”隐隐约约,长孙澹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到金山和大海了,所以有些事已经可以提前和武元庆做一些交接了。
“可不是嘛。这六年来,我们付出的可真是不少了,这先是从日本归来后加大了对波斯的挤压,整个印度洋都成为了我们的洗澡盆,而且沿途还建立了好几个补给点和基地。光这就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啊。”武元庆有些感慨。
以前他对长孙澹的印象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这是一个可以点石成金的人,很有主意。但是和波斯的战争却让他对长孙澹的印象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长孙澹居然是一个十分长于战略谋划的战略家。
急于这个认识,武元庆又将长孙澹以往的经历有梳洗了一边,既然现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实力不足时蛰伏,一等时机成熟就会腾飞。
当然长孙澹是不知道的,原来自己这被别人像死狗一般的撵过来碾过去的居然也能被人称为战略家。
“就是,那几年在海上和波斯人争夺航线的日子真的是一段惨烈的日子啊,那一切就像是昨天刚刚生过的一样。每次舰队返航都会有很多的盒子被送回来,那些盒子里装的全部都是海军士兵和军官们的衣冠。整个金山的烈士陵园里全部都是他们的衣冠冢啊。”长孙澹有些感慨,每一次的返航都会伴随这一片哭声。
在哭声里,金山海军将波斯人赶回了岸上,让大海成为了大唐人的地盘。源源不断的香料、丝绸、陶瓷以及工业品被不断的输送到了波斯和欧洲。换回来的是大量的黄金、羊绒地毯等等物质。
武元庆也有些感慨。
“不过你对付倭国的那一套我却是实实在在的佩服啊。如果说这对付波斯将士和装备占据了一多半的功劳的话。那么这对付倭国可就全部是你的想法了,说说看,你当时怎么想的?”武元庆将这个问题一直别到了现在倒也着实不容易。
“这个也就是限于金山的是状况,主要是当时实在是没有人了,要是有人的话,说不定我真的就会立马在鹿儿岛和大阪驻军了。”长孙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
“别跟我来这一套,详细的说说吧,都这么些年了,我这憋的很难受的。”这四年以来,出了金山实际控制的实力和地盘有了实质性的进步而外,人口已经突破了十五万。长孙澹和武元庆的关系也越的微妙起来。
只是两人的交情却足以让这一切的谣言不攻而破,这个主要的原因是长孙澹没有太多的野心。有了足够的野心就会有权衡和得失,利益的位置也就重要起来了。
“其实,有的时候真的不用我们自己实际控制的。就比如这倭国吧,除了一些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地方以及银矿而外,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了。为了这么些东西吧自己的主要精力纠缠在这上面实在是有些划不来。还不如找一个听话的代理人,由他来替我们完成这些工作更好。而且这个代理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机器的民愤太大的话,将他们赶下台,会上一个人来就可以了,我们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失的。”长孙澹说到。
“还是你这主意多啊,你将这金山犯了轻罪的犯人送去倭国的目的也就是让这倭国更乱一些吧!”武元庆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长孙澹执意要将那些犯人统统判流放的原因了,而且在倭国完成任务较好的话还可以减刑。
“只是那帮小子却是让我失望了。本来还想着给他们减刑的,可是大多数去了倭国都不愿意回来了,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长孙澹笑笑说到。
“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吧,毕竟这年头在金山犯罪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好吃懒做的混混,这些人到了倭国靠着军队的撑腰以及灵活的脑袋瓜子能打开局面到也是可以理解的。”武元庆一想到这里也有些无语。
“哦,对了,说到这里,这最近几个月倭国送过来的白银大概有多少?”长孙澹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
在长孙澹以前的理想当中,这数钱数到手抽筋绝对是一个梦想,可是真的有一天钱多到连脚都抽筋也数不过来的时候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了,而且是不会引起注意的数字。
“每个月给你的报告你都不看的吗?”武元庆有些吃惊的问道。
“呵呵,这不是忙嘛!”
武元庆用手摸着自己的额头,说到:“早知道我就随便糊弄一下了,这每个月的月报都是一组组的数字,你知道我这算学不行,而你有事行家,我这是一点懒都不敢偷的,每次都要熬上两个通宵才能写完的你居然不看?”
“呵呵,我这不是忙嘛。当然,哦,我也是肯定是会看的,但也都只是大致浏览一下。”长孙澹讪笑到。
“算了,不跟你说这些了,越说越来气。”武元庆索性不说了。
只是长孙澹却不愿意就这样放过武元庆,离着长安越近,长孙澹心中的那个想法也就越加的清晰了,他需要趁现在,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灌输给武元庆,而目前则是最好的时机。
“别介啊,这多不好啊。我这还有事情和你要谈了。”长孙澹赶忙说道。
武元庆转回头,对着长孙澹说道:“哦,这个可是个稀罕事啊,这侯爷居然有兴趣和我聊天了,说吧!我听着。”
“这个最近关于金山的工业的情况你大概了解多少?”长孙澹继续问道。
“这个我基本上都知道啊,这每个月各个厂子都会给我那里送一份报告过去的啊。就像这上一个月的钢产量大概是一万吨,煤炭结余是十九万吨,铜和白银的具体数字哦我记不太清了,但是你要是打算干点什么是绝对可以的。还有就是这在大岛的西端和东端个建立一座小镇,负责生产各种农业物质,比如这粮食和橡胶等等。而且都已经用这铁路连接起来了。哦,对了,这粮食够金山吃个十年都没有问题的,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好了,基本上都能够做到一年三熟,而且还不管这播种的时候。橡胶的库存也很多。”武元庆回答到,尽管他不负责统计工作,但这些基本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我说的不是这些东西,我是说这工业的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形式。”长孙澹却不是问武元庆这些事情的,他需要将这工业展的大方向告诉武元庆。
“你说的是不是这新技术的事情?”武元庆似乎明白了长孙澹的意思。
“嗯,嗯,就是这个。”
“这个关于实验室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实验项目我不太清楚,但是这工业上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的蒸汽机却还是知道的,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就是有些过于笨重了。你说起这个,我到是想起了一个事情……”武元庆这还卖起了关子。
“什么事情?”长孙澹对于武元庆嘴里所说的事情产生了兴趣。
“是这样的,金山的技术进步是分两条腿走路的。一个就是你建立的先进技术实验室以及你成立的南洋学院的研究项目,这个我基本上是不管的;另外一条路就是这金山成立的科技资助基金所支持的项目。这出前有一个打报告上来说是需要申请资金和蒸汽机改进现有的交通运输车辆体系,这个我正准备和你说了,可是就过来了。”武元庆一口气又是一大段的话。
长孙澹听懂这里,脱口而出到:“是不是火车?”
“火车?什么火车?只是用蒸汽机牵引的车辆而已嘛,而且这个事情到底有几分成算都还不知道了。”武元庆有些不屑的说到。
“你想啊,这蒸汽机是不是要烧煤,然后是不是会排除一些被冷凝的蒸汽?这是不是很像着火的样子?叫火车不是很贴切嘛?”长孙澹反问到。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项目是一个大项目?成功的话你能带来的效益十分可观?”武元庆算是明白了长孙澹的意思,但依然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道。
“那肯定是这样的了。只是这一开始可能效果不是太好,但要是坚持不懈的改进下去的话,那绝对会是一项伟大的明。”长孙澹斩钉截铁的说到。这个就是废话了,要是一个来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人,谁会不知道火车的用途。
“那这个事情等我回去就大力资助。”武元庆说到。
“这个也可以由实验室出资或者马车厂出资的。”长孙澹说到。
尽管以长孙澹的在南洋的威望来说,要是将这些事情收归手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之前已将将南洋的国库和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了分割。尽管一些重要的工厂比如车辆厂、钢铁厂、煤矿、造船厂都在长孙澹的手中,可是该缴纳的税款却是一分也不少的。这是个规矩,既然规矩立下了,那执行者就有遵守的义务,要不然这只能是笑话。
“想都别想,我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个项目支持下去。”武元庆看着长孙澹吃瘪的样子就知道这火车肯定会是一个好东西,加上这几年来逐渐走上正轨的财政收入,倒是可以支持这个项目进行下去。
然后,两个人就同时的沉默了,很默契的同时沉默了。
过了很久,武元庆再一次开口了:“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长孙澹有些莫名其妙。
武元庆盯着长孙澹的眼睛,想从长孙澹的眼睛里独处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只是他失望了。于是,武元庆继续说到:“你为什么要到南洋?要到南洋打下如此的场面?”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冥冥之中,仿佛有人在指引我一般。”长孙澹不好讲实情说出来,只好借用“神明”来掩饰着一切。
这个很有些讽刺的意味。当神选择放弃我们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始相信神明的存在。长孙澹是不相信“神”这个物种的,可是事到临头却将所有的黑锅一股脑儿让神明给他背了。
“算了,这个问题我也不问了,你也不会说实话。那换一个问题,这次你为什么要回长安?”武元庆的这个问题很是直接,直接到长孙澹有些措手不及的地步。
猝不及防的长孙澹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会更好一些,沉默一段时间后回答:“这是陛下的旨意。”
说实话这个答案就连长孙澹自己都是不相信的,更不要说让武元庆这个被贵族政治伤过的人了。这个圈子看上很是美好,但是进去之后才会知道:真Tm的黑。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估计我也就待在长安不回去了,估计要是我不愿意回南洋的话,那帮人给我个侯爵什么的还是不会吝啬的。”武元庆盯着长孙澹说到……8
第二章政权的交接
第二章政权的交接
很多事情对于长孙澹来说是不确定的,但有些事情却是确定的。『大唐的未来到底该走向何方因为有了南洋和金山的存在,长孙澹已经不能够确定了,但是现在有一件事情他却是确定了的。
李渊的死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模一样,贞观八年患了中风,贞观九年在贞观的年号中结束了彻底“武德”的年号。现在这一切轮到了千古一帝李世民了。
患上了风疾的李世民,伟大的李二陛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帝王,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做我一个皇帝,李世民无疑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李世民却又是很是失败。
在他的一身中先是和人斗,这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接下来却是和自己的家人斗,这里不论成败,结果都会有多好。
但是伟大的李二陛下却是将自己的兄弟、父亲、儿子都当做了自己的敌人,挥着“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态度,在这些个战场上高歌猛进。唯一能够理解自己的妻子长孙皇后也早已去世多年。这些没有让他的行为失常,注意说明他是一个极为理智和可怕的人了。
但不管后人怎么评说,不论当世如何看待,属于伟大的李二陛下的贞观时代也总归是要落下帷幕的。上帝在这一点上是很公平的。
公元六百四十九年七月十日也就是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这一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李二陛下闭上了眼睛。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是这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什么对于后市来说也许才刚刚开始。
当长孙澹回到长安的时候,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出乎很多人的预料,登上帝位的并不是四皇子魏王李泰,而是之前一直多少人看好的九皇子晋王李治。
尽管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不够深入和细致。但是长孙澹这倒这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这一切对于长孙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尽管历史的走向没有生太大的变化,长孙澹的金手指的威力仍在,但是这对努力了这么就的长孙澹来说也是一个打击了。
毕竟,当你现自己无论如何的努力,这考试成绩都是一模一样的话,你的信心和动力将会基本上被消耗殆尽的。
而这就是长孙澹目前所能够想到的全部。
至于谁当皇帝,这个真的和他没有太多的关系的。
尽管历史、野史以及各种影视剧中,李治的形象都是一个懦弱无能的老好人,最后被自己的老婆给多了皇位的这么一个人物。
可是即便是这样,长孙澹依然不敢小瞧与他。只是一件事就足以证明李治的能力了。那就是长孙无忌的被贬,后世有多个关于这一事件的版本,但毫无疑问,真正的始作俑者肯定是李治无疑。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希望外戚掌握大权。这样的历史在汉代以及纷乱的北朝有过太多的先例了。
所以,长孙澹和魏王李泰很是默契的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见面。长孙澹做的更加的决绝,自从回到了长安,就连自己的老爹长孙无忌还有最为亲近的几个人像是萧瑀和王珪都没有前去拜见,就连礼物都没有送。
政治在很多时候是不讲对错的,这是长孙澹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
回到了长安的长孙澹先是接到了一项旨意,这不是李治颁的,而是李二陛下颁布的。旨意中用了一个很蹩脚的理由赏赐了长孙澹一处位于皇城不远处的一处大宅子。这个绝对算是长安城的中央地带了,比这个地儿更好的估计也就只有皇城和宫城了,而且这个面积是按顷来算的。
得到了这份意外之喜的长孙澹并没有高兴起来。这一来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财富的聚集,能够诱惑到他的东西真的很少了,这宅子要是按照市价买的话,长孙澹能够买上百个下来,正所谓无欲则无求,长孙澹现在颇有些成神的感觉了;这第二点就是这附加的条件。
要是能够不接受这份赏赐的话,长孙澹肯定是会住进这新丰的家的。可是这却是不容质疑的,就连问都不能问。这附加的条件就是将长孙澹的爵位由世袭罔替镇南侯擢升为世袭罔替梁国公。
这按理来说爵位提高了,这应该是好事才对,可是在这个国公不如狗的时代,镇南侯的权力却是比着梁国公要大的多。
这梁国其实长孙澹也是去过的,就是这汉中,离着段志玄的褒国倒是不远,倒也算岛上是一片膏腴之地,可是这不是长孙澹所需要的。
爵位提升了,这相应的官职却是连提都没有提。这原本的节制南洋以及辖制南洋海军的更是连一个字偶读没有出现。
一般来说,这没有出现就意味着你算是兼任的,继续管着也就是了。可是这节骨眼上没有说明的意思已经很是明白了,长孙澹作为一番诸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要是长孙澹真的还继续对南洋舰队指手画脚的话,按结局肯定好不了那里去。
任何一个朝代皇帝都可以允许你尸位素餐,允许你中饱私囊,但是你要是有造反的念头的话,出了已经有了改朝换代征兆的时期而外,通常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一点,读了几十遍史记的长孙澹自然是明白的。
所以这已经回到长安三个多月时间的长孙澹一直都待在他的梁国公府里,就连这每次的朝会都是以身体不适为理由推脱过去了。
当然也没有人打算让他参加这些事情。
原本一直忙碌这的长孙澹突然就有些不太习惯了。
但是这该长孙澹做的他基本上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也都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了。时间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感觉他快的时候,他只会越来越快,而现在突然慢下来了,长孙澹就真的觉得有些度日如年了。8
第三章 重出朝堂
第三章重出朝堂
转眼间,三年又过去了,就算是慢的像蜗牛一样的时间,但是当我们一回想开来的时候就仿佛昨天刚刚生的一样。
长孙澹这三年可谓是深入简出,每天就窝在了自己的长安的国公府里哪儿也不去。这样不上班也能拿薪水的日子一直以来都是长孙澹的梦想,现在终于是实现了。
“爹,该吃饭了。”长孙羽和长孙鹏一起喊道。
长孙澹从沉思中回国神来,将垂在池塘里的鱼钩收了回来。
“爹爹,你每天钓鱼都钓的连饭都忘了吃了,可是这每次都没有钓上来过,您这是钓鱼还是喂鱼了?”一个小丫头俏生生的立在长孙澹的背后,脆生生的说着,一身绿色的衫子。
“三妹,爹这是在想问题了,别打扰他!”老大长孙羽将刚才说话的三妹长孙琴给教训了一顿。
“本来就是嘛!”长孙琴当然不愿意了,只是小声的嘟囔着。
“哈哈哈哈……”长孙澹一阵长笑,这让他回想起了当初见到程咬金那帮老混蛋时的场景了,转眼间,似乎自己也成为了那样的老混蛋了。
级兄妹明显对于长孙澹的这种笑声有了免疫力,长孙琴甚至忙不迭的将耳朵捂上了。
“好了,还笑什么了,这饭早就好了,就等你了。”一身绿色的衫子,跟长孙澹在金牛道上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古灵精怪,一样的顾盼生辉,岁月在她的身上刻下的痕迹让她显得愈的妩媚了。
“娘,爹爹和哥哥都欺负我。”长孙琴看着自己的娘亲过来了,赶紧扔下长孙澹小跑了过去,在上台阶的时候还差一点摔了一跤。
“活该,是不是你又说你爹爹了?”这绿衫少妇自然是武柔了。
其他的不能确定,但是长孙澹知道这即便有了女皇,他也不会再叫做武则天了。
进了餐厅,一张硕大餐桌几乎占据了整个餐厅的全部。
其他的人已经都到了,就等长孙澹的到来了。这倒也不是每次都是这样,起码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怎么今天又没有钓到鱼?这姐姐可是等你钓上来的鱼熬鱼汤等了三年了,这姐姐刚怀上毅儿的时候就等着和你的鱼汤了,现在这毅儿都两岁了。还是一条都没有钓上来?”说话的自然是王梓欣了。
萧芷晴在一旁轻轻拍了王梓欣一下,然后又给了长孙澹一个大大的白眼球。
面对这个场景,长孙澹的应对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搭理。这都是血的教训啊。
打不的走到了主位,一声不吭的大喝一声:“吃饭。”
“哦……”底下传来声音说明这里的人连着长孙澹在内组织一个足球队都有替补选手。
长孙澹一说完,赶紧将头埋进了碗里,准备几大口吃完就闪人。
至于和善后工作吗,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各个击破。
不过今天却是不行了。张忠进来了。
一般情况下,成了家的张忠在长孙澹一家吃饭的时候是不会过来的。
“有什么事情吗?”长孙澹问到。
“少爷,武少爷过来了?”张忠答道。
“五少爷?那个五少爷?”长孙澹琢磨着这是哪家的少爷的时候,张忠对着武柔一努嘴。长孙澹就明白了过来。
这武元庆是从金山回长安了。
“哦,我还以为是谁了,他过来了自己会过来的。”说着这话,屁股都没有抬一下,这武元庆就笑呵呵的进来了。
“小翠,给武少爷上副碗筷。”长孙澹见着这武元庆的样子就对着厨房说到。
“哥,你怎么来了?”武柔的眼睛里全是惊喜。一边说着,一边就将旁边的一把多余的凳子加在了长孙澹的旁边。
这武元庆倒也不客气,接过了小翠递过来的碗筷,大大咧咧的就坐在了长孙澹的旁边,说道:“我这好呆也是你大舅哥吧,你就这么对我啊,连屁股都不抬一下。”
“好吧,我现在抬一下。”说完长孙澹抬了一下屁股,然后一股味道就传了过来。
武元庆这实在是无语了,等着这味道过了,只好蒙头不作声的胡吃海塞了起来,谁让他书不过长孙澹来着。
吃过了饭,三个女人就将各自的孩子带到了外面去了。长孙澹和武元庆就一前一后的进了这书房。
“怎么这会儿回来了?”长孙澹问到。
“我这次回来对你来说可是一个大好事啊。”武元庆说到。
“你每次回来都上我这儿来蹭饭,这对我来说就不可能是好事啊。”长孙澹说到。
对于长孙澹在这种情况还能够谈笑自若的开玩笑,长孙澹真的是有些佩服。古往今来比长孙澹能干的有很多,权势比他大的更多,但是能够做到像长孙澹这样进退有心的地步的真的少见,三年来说不参政就不参政,说不再干涉南洋的事务就真的甩手不干了,就连这先进技术实验室的研方面的事情都不再参与了。
“兄弟,做哥哥的真的佩服你的心态,咱两这也认识二十多年了,能够做到坚守本心的也就只有你了。可是咱先把这事情放下,我们说一些其它的事情。”武元庆说到。
“我被调回来了,接任工部尚书的缺。”武元庆没等长孙澹说话,继续说到。
“那恭喜了,等会去望海楼啊,一顿海鲜你算是跑不了了,我这一大家子都好酒没有吃过海鲜了,刚好打打牙祭。”这望海楼倒也算的是长孙澹的产业,只不过和望江楼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是这长安城专门经营海鲜的一家高端饭店。
“没问题,等会儿吃不死你。”这几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