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大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澹不以为意,说到:“伯父,这些我知道的,您不妨上去试试,试试就知道了。”长孙澹道是也没有过多的说什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事实胜于雄辩。
程咬金带着疑惑上了马车,一边说道:“那好,我就试试。”
长孙澹也跟着上了马车,这里负责人一早就知道有人来参观,是以早将马车套上了一匹马。
“坐稳了,我要出了。架!”嘴里说着一套,可是长孙澹还没有坐下,这程咬金就启动了马车。被惯性一带,长孙澹恰好做到了座位上,不过屁股却是生疼,这毕竟只是一架用于展示的普通马车,没有柔软的皮毛做坐垫。
虽然这展示区的地面早已用水泥混合着砂石铺好了,可是却经不起程咬金的瞎折腾,长孙澹坐在上面胃里就是一片翻江倒海。耳边传来的只有程咬金那标志性的笑声,中间夹杂着打马的声音:“哈哈哈哈,架…哈哈…架……”
好不容易等程咬金玩够了,这马身上已经起了细密的汗珠子了,长孙澹则是被葛龙搀扶这下了马车。
还没站稳,就是一巴掌:“哈哈哈……”先是一阵狂笑,紧接着说道:“嗯,贤侄啊,这马车确实不错啊,我还以为这四轮马车不好转弯了,看来你这四轮马车比两轮的还好转弯啊。”
怎么不把你笑死啊,长孙澹腹诽着。这程咬金的习性未免也太过于恶劣了吧,不过现在是有求于人,我忍了。
长孙澹好半天才将这不断翻腾的胃里蠢蠢欲动的东西给压制了下去,说到:“伯父,这马车可还入得了您的法眼?”
程咬金本来还想再来两巴掌的,可是长孙澹一早就防备着,这个愿望明显的落空了,只好在空中随意的挥舞了两下说到:“你小子占那么远干什么,我又不吃你。不过你这马车倒是不错,很顺溜啊,特别是配合上这种水……”
“水泥路。”长孙澹赶紧接上。
程咬金说到:“嗯,就是这水泥路,这度很是不错啊,就是不知道载货怎么样?”
“这是客车,还有那种带车厢的更加豪华的版本,不过度就不怎么样了,这种事急版的,可以一匹马拉,也可以两匹马,最多可以四匹马拉。”长孙澹介绍到。
“那把你的载货马车弄辆过来看看。”程咬金很明显也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不过话说回来,能在乱世这个人命比狗贱的年代里活下来需要的出了运气,还有就是能力,别看程咬金一天到晚大大咧咧的,这和张飞的脾性倒是很像。
这家马车工厂出了制造马车而外,还承担这各种实验任务,这马车的载重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肯定是有专用的实验场地的,刚刚的那片小广场出了展示而外,同时承担转向和度两项的测试。
“伯父,就是这里了,这里专门负责测试马车的承重。”测试的地方并没有如程咬金想象当中的也在户外,这里是一处用木料搭建的巨大的棚屋之中,高高竖起的几根粗壮的原木占据了很大的空间,用钢铁制作的滑轮一排一排的到处都是,很多用细细的铁丝合在一起绑扎起来的钢索贯穿其中。
很明显被震惊到了的程咬金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也是,你说一个唐朝土著看着这几乎接近十九世纪早期的工业水平、其中部分理念还是远远出的一座巨大的工厂,要是还能正常的应对的话,那要么是神经粗大,要么就是反应迟钝了。
“这就是你说的工厂?”好半天,缓过气来的程咬金出声问道。
长孙澹回答:“不是的,这只是用于后期测试的,工厂比这还要大。”言语中颇为自豪,长孙澹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将这个工厂只是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完整的建立了起来。
其实这座马车厂的建立要追溯到长孙澹前往西海道之前,当时闲着没事干的他突然想起了这西方马车的种种好处,于是就尝试着准备建立这样的一座工厂,他于是将之前负责生产家具的掌柜调了过来负责这座工厂的建设,没想到结果倒是远远的出了他自己的预料。
“那这是什么?”程咬金此时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什么都要问一下。
长孙澹看着程咬金手上抓住的绳子,说道:“这个是起重机。”
眼前是一个非常原始的龙门吊,当然为了省力也是采用了很多的动滑轮制造的滑轮组,不过考虑到这个名称中含有“龙”字,长孙澹倒是直接给按了个名字叫做起重机,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畜力。
“这个怎么用?”程咬金很是兴奋。
长孙澹上前抓住绳子,轻轻的一拉,绳子被拉出很远,平板上的重物也缓缓的升起。边做示范,边解释道:“就这样,很简单的?”
“那这有什么用处?”程咬金问到。8
第四十六章马车的传奇
第四十六章马车的传奇
“那这有什么用处?”程咬金一边抓着绳子挽的不亦乐乎,一边出身问到。
长孙澹指着平板上的重物对着程咬金说:“伯父,你让他们几个搬一下那块铁板。”
程咬金疑惑的看着长孙澹说:“你说那是铁板?大概有多重?”
长孙澹没有出声,跟着的负责测试的人员说到:“公爷,这块铁板重量是两千斤。”
现在长孙澹算是搞明白了不同时期的重量换算了,汉代的一斤不到现代的半斤,所以关羽八十三斤重的大刀就算是有,其重量也不到四十斤;而唐代的一斤却是相当于现在的一斤二两还要多些。也就是说铁块的重量大约是一点二吨。
“你们几个去搬一下试试。”老妖精有些不信了,他觉得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就能举起两千斤的东西。
老妖精身边的一个壮汉上前试了试,铁块纹丝不动,对着老妖精摇了摇头,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老妖精有些不服气,准备自己上前动手了,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虽然我们形容一个人力气大用力敌千钧来说,可是基于古人动不动就“白发三千丈”的优良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个就真的不要较真了。因为较真的结果是,老妖精也没能搬动这两千斤的铁块,还差一点闪了腰。
老妖精转过来转过去的盯着这个长孙澹口中的“起重机”说道:“嗯,这个不错。”
长孙澹笑道:“这个以后再码头和货栈都是会配备上的。”也许长孙澹过于乐观了一些。
“好,好,好!”一连说了三个好。老妖精一转脸,这脸上就变了颜色,话题自然也变了:“贤侄啊,老夫今天可是过来看马车的,这个是个什么意思?”
在长孙澹的示意下,刚刚的那位测试员说话了:“公爷请稍等,我们的测试人员去牵马了,等会我们就开始测试这四轮马车的好处。”
正说着这话的当口,两辆马车和两匹马就被拉了过来。
测试人员说道:“公爷请看,这是我们精挑细选过得两匹马,出了颜色而外,两匹马的负重能力、耐力等都相差无几。”
老妖精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上前拍拍马身,说道:“嗯,这两匹马都还不错。”
测试人员说道:“公爷,现在测试要快开始了。”
这样的工作一干人等可谓是驾轻就熟,利用龙门吊将两块铁板分别装上了两架马车。牵引双轮马车的马匹很快就有些不安起来,很明显有些吃重了,而四轮马车的牵引马匹却很是轻松。
老妖精的眉头皱了起来,很快的舒展开来,对着长孙澹说道:“可是这四轮马车的马匹不需要负重,二这两轮马车的马匹需要负重?”老妖精有的时候装疯卖傻,有的时候胡搅蛮缠,可这些并不意味这老妖精没有眼光。
长孙澹说道:“是这样的,这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比较起来,出了刚刚的容易转弯而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四轮马车的马匹只用负责输出就可以了,而这两轮马车为了保持平衡,还需要适当的负重,这样一来四轮马车的优势就会更加的明显了。”
此时,测试员又加了一句:“这四轮马车中途停顿休息的时候很方便的就可以将马匹卸下来,而两轮的就要麻烦一些。”
老妖精思考了一会,对着长孙澹说到:“也就是说,同样的马,四轮的比起两轮的优势要明显的多?可是我军中也有四轮的,以前没有注意过,但肯定没有你这四轮的好用,这倒是为什么?”
长孙澹微微一笑,老妖精这基本上就算是上了贼船了,呸,什么贼船啊,怎么这么难听,这叫共同开创美好的明天。接过老妖精的话,长孙澹说道:“以前的四轮马车就是车厢上装是个轮子,这样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可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转向不够灵活。”
长孙澹所设计的马车其原理更加类似于今天的拖挂,用轴承制作了良好的转向机构,前面两个轮子是转向轮,后面两个则是从动轮。而此时大唐出现的四轮马车没有转向机构,所以如果是在线行驶还好说,要是转弯的话就麻烦了。
老妖精这时才认真的观察起来新式马车的转向机构,马车的前半部分的底盘上有一个大圆盘,中间一根轴穿过,其它的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老妖精晃动了一下圆盘,这马车的身子间就形成了一个微小的弯度。
“巧夺天工。”一直以来都是以莽夫形象出现的老妖精居然拽出了这么一句颇和场景的成语,这个吃惊的程度不下于见到了外星人。
“那这马车的承重如何?”程咬金问了出来,毕竟是多少年熬出来的老油条了,问题的关键还是一点就明白了。
长孙澹知道问出这话来,之前商议的关于成立马车行的事情就已经妥了,微微笑着说道:“我们不妨来试试看看。”
测试员不等长孙澹发话,就吆喝着几名测试的工作人员开始准备。利用简易的人力龙门吊,四轮马车上很快就被装上了两块刚刚那样的铁板,也就是四千斤的重量。
马匹很轻易的就将马车拖动了起来,将驾车的人赶下了马车,老妖精打算亲自测量一下。在宽阔的水泥地面上,马车轻松平稳的跑了起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老妖精才一脸不舍的下了马车。
刚一下马车,就对着长孙澹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果真不错,拉了这么重的东西,跑起来一点都不吃力,而且非常平稳,一点都不颠簸。这是怎么样做到的?”
长孙澹还是那副表情,说道:“这就全部靠这弹簧片了。”长孙澹指着马车车轴处的钢片说到。
本来作为避震系统,弹簧是目前最好的,可是受限于钢铁冶炼水平,目前还没有合适的钢材和加工工艺,长孙澹也就只好作罢。先用弹簧片顶着了,好在这只是暂时的,而且大多用于货运马车。
第四十七章 关于修路的问题
虽然长孙澹被封了新丰县侯,这西海道战事中出力甚大,可是鉴于过于年轻的年纪,我们只能暂时叹息一声,没事,你总会老的,等那些老不死的都死了,你就成为老不死的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网8
第四十八章 关于修路的问题的问题
第四十八章关于修路的问题的问题
“好啊,原来都是你这小子给老夫找的麻烦,你这好歹也在工部任过事,这事你说怎么办吧!”阎立德立马将枪口转向了长孙澹。
长孙澹那叫一个冤啊,这不是众正盈朝的时候吗,这是怎么回事,我什么都没有说,这就已经惹火上身了?
“阎伯父,这话从何说起啊。”长孙澹叫屈到。
阎立德一本正经的说道:“那我可不管,我只需要把这路修好就可以了,别的我什么都不管,而且我还就认准你了。”
这幅无赖的样子长孙澹实在是没辙了,当小流氓遇见了老流氓,小流氓还是只有败退的分啊,谁让人家级数高了。
众人一看这阎立德的混不吝的模样,也是一阵大笑,反正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长孙澹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这点事情既然能提出来,那么问题基本上也就离解决不远了。
“其实,这修路难度倒也不大,就是可能需要的时间会长些。”长孙澹有些期期艾艾的说到。
“你看,我说让你找他吧,现在信了吗?等会望江楼啊,听说那儿有推出了几道新的菜式,还不错哟。”萧瑀对着阎立德出声了。
长孙澹现在才算是明白过来自己是被他们一帮子人给算计了,看看自己的便宜老爹,哦算了,他老人家现在在研究公事房几上的花纹,就不麻烦他老人家了。
“萧伯父,你这是坑我啊。”没办法,即便知道抗议跟厕所里的纸所起到的作用差不多,可还是要抗议啊。你问为什么?你上完厕所不檫屁股吗?
众人笑的更加的欢实了。
“不对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望江楼就是这小子自个儿开的吧,那看他这么不情愿的样子我们换个地方如何?”魏征也开起了玩笑。
这就是那个评价极高的谏臣魏征吗?为什么都来坑我啊,长孙澹在心里呐喊着。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好了不说笑话了,老六你有什么好的法子就直接说吧。”长孙无忌出言解围到。对于长孙澹的表现,长孙无忌是很满意的。
“是,爹爹!”这个就不能乱说了,乱说要出大问题的。
就在长孙澹准备说辞的时候,又出来一个捣乱的,韦挺看着挺好玩的,就出声到:“你到时快说啊,我们大家伙儿都等着你了,我倒是无所谓,清闲一点大家都高兴,房相他们要是清闲了,这个朝廷可就要乱了。”
得,这连扰乱朝堂的大帽子都扣了下来,长孙澹那叫一个憋屈啊。
“各位伯父,阎尚书,这兰州到盐湖的路修建的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距离有些远了,二是途中要经过一座大山——祁连山,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长孙澹把自己的说法说了出来。
可是一看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就知道这出问题了,一大堆的现代词汇,这估计没几人能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可是长孙澹还是小看了在座的衮衮诸公,要知道在座的这些没一人单独拉出来可都是头顶主角光环的狠角色,就拿官职最小的阎立德来说吧,他的主业应该是画画,兼职是建筑大师,至于工部尚书这个就算是临时客串了。
此时临时客串的阎尚书发话了:“我也知道这个问题,关键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长孙澹说道:“这距离远的问题好说,我们可以采用分段建造的方式,也就是提前规划好线路,然后一段一段的修,这个也急不来的……”
没等长孙澹说完,阎立德就把他给打断了:“我知道一段段的修,这个分工问题也不大,问题是你的那个水泥怎么运过去?还有就是用水泥修路这个只有你的人干过,别人怎么修都是个问题。”
从阎立德的话中,长孙澹知道之前自己的进言和修筑从侯府到长安的路还是起了作用,这用水泥修路基本上是肯定的了,从里面大赚一笔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了。当然没问题了,为了这个,他对水泥的股份占比已经从之前的八成降低到了四成。
“这个不用太过担心,去年的时候这五原城和太原城就培养了大批的水泥工人和匠人,制造和使用也都有了章程,到时候肯定会在沿途建立几座水泥厂的。同时这批匠人也会作为技术人员参与筑路的指导。”长孙澹说道。
“那就好,只是这陛下要求路面的宽度要达到两丈,这个在过祁连山的时候就麻烦大了。”阎立德又抛出了一个大问题。
长孙澹迟疑道,不知道这个问题该不该说。
房玄龄似乎看出了长孙澹的为难之处,说道:“贤侄要是觉得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不妨说出来。”
这话算是给了长孙澹一剂定心丸,于是出声道:“不知各位大人可否了解这攻打吐谷浑王城的经过?”
“你说的可是火药?”魏征说道。
“正是。”长孙澹实在是拿捏不准这李二陛下对于火药的态度,是以有些迟疑。
房玄龄抚了抚胡须说道:“原来贤侄担心的是这个,这不是什么问题。前些日子陛下讨论这西海道战事的时候就已经把这火药公开了,要是用来修路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只是这究竟应该如何操作,还需要贤侄说明一二。”
长孙澹现在心里有底了,知道了朝廷对于火药的态度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藏着了。任何先机的技术必定是优先用于军事,但要是想要大规模的推广却一定要在民用上有所建树才可以。
“是这样的,具体的用法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个应该是个小问题,到时候我从图书馆挑几个人过去实验一下就能搞清楚了。”这图书馆却还是依然掌握在长孙澹的手中,只是有很久都没有去过了。
阎立德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个需要多长时间?”
长孙澹说到:“要不了多长时间的,正式开工前应该是可以赶上的。”
阎立德一连说到:“那就好,那就好。”跟着就是长长的出了口气。
“不过,要在那里修路还有一个问题。”长孙澹这话算是彻底的将一干大佬给吓得不轻。
第四十九章 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第四十九章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似乎贞观八年马上就要走到了结尾,这一年长安城里的热闹事情真的不少,取暖的烟囱多了起来,长安的大街小巷的一部分也开始用水泥铺上路面了。铁质的管道也流行了起来,当然高灵活的四轮马车更是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时尚标准。
不过,临近年尾的时候,上层社会流传开来的故事却基本上都是关于魏征和李二陛下的。
第一件事情是陛下的家事,似乎魏征是打算将皇帝陛下的各种事情都要过问一下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准备亲聘前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为后宫的充华,这诏令已都出,册封的使者将要出,这还是出了幺蛾子。
魏征听说她过去曾许嫁给世家大族6爽,从来都是以谏臣自居,何况现在担任侍中的魏征就立即上表谏阻这件事情。
太宗听到后,大为惊讶,手书诏令深加自责,下令册封使免行。
这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不是傻子,皇帝要娶个老婆,和朝廷的官员有什么事情,为了李二陛下的面子就上奏说:“说她许嫁过6氏,没有明证,册封的大礼已经施行,不应当中途而废。”
这6爽也不是傻子,李二陛下要娶自己的女儿,这不一定是好事,但要是自己不嫁这个女儿的话就一定要坏事,于是也上表说事情是有这么事情,但是最初没有婚娶郑女的协议。
这时,李二陛下就对这爱管闲事的魏魏征说:房玄龄等一干大臣或许是迎合旨意,为了朕的面子和朝廷的法度威严,可是这6爽本人也加以表白,这是为什么呢?
魏征就回道:“6爽也许觉得陛下表面上虽已舍弃,或许暗地里又要责怪,所以不得不如此。”
李二陛下就笑着说:“对于外人来说或当如此看,朕说的话也这样不能使人确信吗!”
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一来衬托了李二陛下的宽宏大度,二来这魏征算是真真正正的丧门星了,这郑家愿意把女儿嫁给6家,可6家的态度就真的有些呵呵了。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说这魏征爱管些闲事的话,可是这另一件事情就更加的有趣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打算修筑三都之一东都洛阳的宫殿,另一位爱管闲事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跳了出来。
皇甫德参上书说道:修筑洛阳宫殿,劳顿百姓;收地租,加重数额;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
这不是给李二陛下找不痛快吗,你皇甫德参算哪根葱,于是一向好脾气的李二陛下总算是勃然大怒了,对着房玄龄等人就说:“你皇甫德参是不是打算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这样才顺他的心思吗!”
本来打算治他一个诽谤朝廷的罪名,房玄龄等人唯唯诺诺,对此没有什么建树。这时爱管闲事的魏征又劝谏道:“当年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言道:‘有一件事可为它痛哭,有二件事可为之流泪。’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加以选择,希望陛下明察裁断。”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说些为皇甫德参开罪的话,可是李二陛下毕竟不是傻蛋,这种话一听这话大体上也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对着魏征和一干大臣在朝会上说说:“朕如果怪罪皇甫德参这类实话实说,而且敢于直言进谏的人,那么以后谁还敢说话呢!”
事情于是有了戏剧性的结局,李二陛下不仅不怪罪皇甫德参,反倒是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以表彰皇甫德参的直言进谏。
事情似乎到了这里就应该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了,可是这爱管闲事的魏征似乎仍然不够满足。等这件事情过了几天,爱管闲事的魏征又找了个机会去见李二陛下。
这次魏征是这样说的:“不知陛下最近几日身体是否康泰?”
李二陛下没有明白魏征的意思,就说道:“最近很好啊?”
魏征说到:“我觉得陛下最近这肝火有些旺盛。”
李二陛下调笑道:“哦,这魏侍中什么时候跟着孙道长学习医术了?”
魏征说道:“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如过去那么豁达。我还以为陛下最近是肝火有些旺盛,身体有些不适了。”
李二陛下当场就被魏征给噎住了,挥挥手让魏征下去了。
这魏征虽然走了,可是李二陛下却是明白了魏征的意思,于是很快诏书就下来了,太先是对皇甫德参另加优厚的赏赐,同时又让皇甫德参官拜监察御史。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也就算完了,可是魏征的目的却不是皇甫德参,一个副县长兼公安局长还是引不起为宰相的注意力的,魏征的目的还是修筑洛阳的宫殿的事情。
皇甫德参作为一个县丞,职务次于县令,是一个县里的二把手,他敢于“越级上告”,且直指天下至尊的皇上,可谓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当然,这里面魏征的作用也是不小的,加上他们遇上了李二陛下的宽宏大量,这些都是是成就皇甫德参的重要原因。
这时,陕西、河南一带因为大雨,淹了很多人家,唐太宗就停止了洛阳宫的修建,把备用的材料送到遭水灾的地方,帮助农民修了住房。百姓也纷纷称颂。
当然这些都是与长孙澹没有任何关系的,此时的长孙澹正在走路。
关于西海道盐湖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长安城也迎来了不知道今年的第几场雪。天地之间一片肃杀的气氛,不远处骊山也被裹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长孙澹从这侧门出来进入了新丰侯府附近的一处庞大的建筑群,这里的气氛无疑在这寂静而又森寒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的热闹。
这里不远处有着一个巨大的烟囱,长孙澹在离开长安前早已经利用铸铁管道将这里和侯府的供暖弄成了集中取暖的方式。8
第五十章 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似乎贞观八年马上就要走到了结尾,这一年长安城里的热闹事情真的不少,取暖的烟囱多了起来,长安的大街小巷的一部分也开始用水泥铺上路面了。铁质的管道也流行了起来,当然高灵活的四轮马车更是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时尚标准。
不过,临近年尾的时候,上层社会流传开来的故事却基本上都是关于魏征和李二陛下的。
第一件事情是陛下的家事,似乎魏征是打算将皇帝陛下的各种事情都要过问一下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准备亲聘前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为后宫的充华,这诏令已都出,册封的使者将要出,这还是出了幺蛾子。
魏征听说她过去曾许嫁给世家大族6爽,从来都是以谏臣自居,何况现在担任侍中的魏征就立即上表谏阻这件事情。
太宗听到后,大为惊讶,手书诏令深加自责,下令册封使免行。
这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不是傻子,皇帝要娶个老婆,和朝廷的官员有什么事情,为了李二陛下的面子就上奏说:“说她许嫁过6氏,没有明证,册封的大礼已经施行,不应当中途而废。”
这6爽也不是傻子,李二陛下要娶自己的女儿,这不一定是好事,但要是自己不嫁这个女儿的话就一定要坏事,于是也上表说事情是有这么事情,但是最初没有婚娶郑女的协议。
这时,李二陛下就对这爱管闲事的魏魏征说:房玄龄等一干大臣或许是迎合旨意,为了朕的面子和朝廷的法度威严,可是这6爽本人也加以表白,这是为什么呢?
魏征就回道:“6爽也许觉得陛下表面上虽已舍弃,或许暗地里又要责怪,所以不得不如此。”
李二陛下就笑着说:“对于外人来说或当如此看,朕说的话也这样不能使人确信吗!”
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一来衬托了李二陛下的宽宏大度,二来这魏征算是真真正正的丧门星了,这郑家愿意把女儿嫁给6家,可6家的态度就真的有些呵呵了。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说这魏征爱管些闲事的话,可是这另一件事情就更加的有趣了。
事情是这样的,李二陛下打算修筑三都之一东都洛阳的宫殿,另一位爱管闲事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跳了出来。
皇甫德参上书说道:修筑洛阳宫殿,劳顿百姓;收地租,加重数额;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
这不是给李二陛下找不痛快吗,你皇甫德参算哪根葱,于是一向好脾气的李二陛下总算是勃然大怒了,对着房玄龄等人就说:“你皇甫德参是不是打算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这样才顺他的心思吗!”
本来打算治他一个诽谤朝廷的罪名,房玄龄等人唯唯诺诺,对此没有什么建树。这时爱管闲事的魏征又劝谏道:“当年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言道:‘有一件事可为它痛哭,有二件事可为之流泪。’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加以选择,希望陛下明察裁断。”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说些为皇甫德参开罪的话,可是李二陛下毕竟不是傻蛋,这种话一听这话大体上也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对着魏征和一干大臣在朝会上说说:“朕如果怪罪皇甫德参这类实话实说,而且敢于直言进谏的人,那么以后谁还敢说话呢!”
事情于是有了戏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