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大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来人明显是深谙此中的道道,由福伯在客厅陪着闲扯,府里的茶水、糕点流水般的上来,这长孙澹对这些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要不然也不可能开一家酒店火一家。

  “不知这位如何称呼。”长孙澹从侧门走了进去,一位皂吏正坐在堂上。

  “小的乃是吏部吏部司的小吏,此次前来是关于长孙大人的新官职的任命事宜的。”说着就拿出一封文书交由长孙澹。

  长孙澹打开一看,他的新任官职是秘书省秘书郎一职。

  这古代从隋朝开始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可事实上却是六省,这秘书省就属于打酱油的三省之一,有时候也叫秘书监。

  这秘书省主要负责掌管国之典籍图书,说白了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当然还要负责书籍的订正等事宜。此时的书籍一般都是手抄本,错误在所难免,有的时候以讹传讹时间长了原著的意思就被歪曲了。

  “那我原来的工部屯田郎中一职何时交卸?”尽管这是一份从来没有去上过班的工作,可是也得让出来不是。

  “这文书中可有提及?”小吏问道。

  “这倒不曾提及。”长孙澹皱了皱眉,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说到。

  “不曾提及的话一般是不用管的,而且这屯田郎中基本也算是虚职,既然没有明说的话,那就是让大人你多拿一份工资罢了。”这些胥吏对这些事情可谓是门清。

  “哦是这样啊。”长孙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可以吃空饷的一天。

  此时的长孙澹才反应过来,这别人动不动就是圣旨颁布职位的任命,而自己的待遇却只有一名胥吏前来告知,这待遇也未免有些低了吧。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这正六品下的秘书郎都要圣旨来颁布的话,估计这朝廷一年到头光是颁布圣旨就够忙活了,其它的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可有说明什么时候前去任职吗?”长孙澹可以说是官场标准的新丁一员,这基本的规矩都是不知道的。

  而吏部明显是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是以派了一位胥吏来宣读任命并且解释一些相关的事情。

  “这文书如果提及了的,就按文书上的日期前往交接即可,文书上没有提及的话,一般就需要尽快,最好不要超过三天。”胥吏解释的很是详尽,尽管吏部作为中央第一部,这胥吏也是肥缺,吃拿卡要是少不了的,可是这也得分人,十六岁的正六品有几个人干轻易得罪的。

  “哦,是这样啊。那多谢了。”长孙澹将基本的情况摸清楚了。

  “那小的就告辞了。”胥吏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懂得基本的进退,这不是吃拿卡要的好时机。

  “不急,先喝口水润润嗓子,这大热天的还要劳烦你跑一趟实在有些过意不去。”长孙澹示意福伯准备些礼物。

  “不知,这秘书省现今是何人主事?”长孙澹一是拖延时间,而是顺便打探一下自己今后的上官。

  “哦!现任秘书监乃是魏征魏大人……”胥吏唠唠叨叨的说着些关于魏征和秘书省的轶事,可是长孙澹的眼中却被魏征这个字眼牢牢的占据了。

  要说贞观期间的名人,现代能人人能记住的就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几人,而魏征绝对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长孙澹现在才知道,原来这魏征此时的官职是秘书监并掌朝事,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御史大夫一类的官职。

  这胥吏又说了几件魏征进谏的事情。

  一是郑家有女欲选美的事情,另一件就是著名的让太宗将鹞鹰捂死的事情。

  虽然长孙澹对于这些事早有耳闻,但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不多时,福伯示意准备好了。

  这胥吏也是个明白人,随即就起身告辞。

  准备的礼物有茶叶和几片金叶子。

  这胥吏却是只收了茶叶,金叶子死活不收。

  长孙澹只好将金叶子换做了一贯铜钱,这胥吏欣然收下而去。

  长孙澹不明白这里的道道,可是福伯却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有些事情是有潜规则的,收铜钱可以说是道喜,这算是正常的礼尚往来,而金叶子一是不怎么流通,二来这比较贵重,超出了正常范畴太远。

  待得胥吏走了,长孙澹却是没有原来那种悠闲的心思。

  这秘书郎虽然官不大,对于吏部的那些胥吏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是长孙澹的身份在他们眼里就比较麻烦了。

  一来长孙澹实在太年轻了,而且还靠着自己的功劳封爵了;二来这吏部可算是长孙无忌的地盘,这找长孙澹的麻烦不是嫌命长么。

  这是长孙澹等人走了才琢磨过来的,看来任何时候还是要底线的,特别是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

  长孙澹又琢磨这上任的事了,秘书省作为中枢机构之一,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承担着皇帝的部分智囊的角色,而且不会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此时科举制还不够完善,翰林院也没有出现,这秘书省里既可以充实学问,又可以打熬资历,对于初入官场的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好去处。

  

第二十八章 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第二十八章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PS:感谢ffdffdf打赏100币,以及好玩儿和宅者孤独的推荐票。

  这是今天第二更,是对周末断更的补偿,再次谢谢大家的不离不弃。

  第二日乃是朝会日,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参会,是以长孙澹没打算前去报到。

  又过了一日,长孙澹一大早就前往位于皇城中的秘书省报到。

  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想象中的有人跳出来反被打脸的桥段始终没有上演。

  “下官新任秘书郎拜见少监大人。”上任的最后一步是拜见上官,而且是从比自己略微大的开始一直到大BOSS处。

  不过由于魏征参掌政事,就相当于国务委员的身份,能在秘书监呆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一般都是下午才过来,所以一般情况下秘书少监虞世南就算的上是秘书省的大BOSS了。

  “呵呵,快些过来。”这虞世南已经满是花白的头发和胡子在发笑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秘书省里都是些老头子,突然来了个小伙子都是少见啊。”这虞世南两颗门齿已经脱落,说话的时候有些字却是让人有些不太好懂,长孙澹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明白说的什么。

  “少监大人抬爱了,小子受宠若惊。”长孙澹又是一揖。

  这都是什么事啊,怎么碰上的全是些厉害角色啊,就连这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秘书少监都是鼎鼎大名的虞世南。

  在长孙澹的印象中,这隋末唐初电视剧虞世南的戏份还是不少的,他对虞世南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有什么不太习惯的吗?那帮老顽固可是欺生啊,有什么你就跟我说,我去收拾他们。”虞世南难得的开了个玩笑,也算的上是变相的警告长孙澹。

  因这长孙澹近日风头正盛,而且有些嚣张,这也算是变相的安抚秘书省的那些老人吧。

  “下官初来乍到,还请各位上官同仁多多关照。”

  “唔,不错。你先和他们几个四处转转吧。”

  “好的,那下官告退。”长孙澹告辞而出。

  来到自己的公事房里,屋子的面积不大,但由于秘书郎的工作性质是以倒是一个单间的屋子,一扇窗户上的红漆已经剥落,明晃晃的桌子也显得有些陈旧。

  长孙澹倒也没有询问自己负责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只是这应该是由终极BOSS管的,等下午看看魏征回来了再说吧。

  长孙澹看着空无一物的屋子,有些发愣,你说我来这么早干嘛。

  现在时辰明显还早,又无所事事,长孙澹索性出来去其他人那里瞧瞧。

  只是出来的时候居然发现院子里几乎所有的门都是紧闭的,只是隔壁的院子里隐隐传来争吵的声音。

  还没走进院子,这争吵的声音却是越发的大了。

  进了屋子,只见一大帮的白发老者中间杂着稀少的几位年轻人,有几位面色潮红,心绪起伏不定。

  “打扰各位了,小子是今天新来的,不知各位为何争吵?”长孙澹一揖。

  “可是长孙大人?”一位四十余岁的学者出声问到。

  “正是。”长孙澹答道。

  “拜见大人。”有几人却是向他行礼。

  “哼,黄口小儿。”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却是不怎么买账。

  “禀告大人,我们每天此时都会在此商讨一些需要修订的书籍的问题,今天讨论却是《群书治要》中的隋炀帝部分。”另一人答道。

  “哦,那你们继续忙着,我去别的地方看看。”长孙澹急忙告辞出来,这自己要是一不小心把后世关于为隋炀帝平反的言论说出来是要闯大祸的,这是政治的底线,不能触碰的。

  “嗤,原来是不学无术之辈!”一个声音传来。

  长孙澹走的更快了,几乎可以说是抱头鼠窜。

  出的院子,长孙澹找到门房,拿出张忠放的茶叶,泡了很多亲自送了进去。

  这有些同仁对他的态度倒是改观很多。

  “大人这可是今年的顶级春茶?”这人叫做冯帆,就是刚刚给长孙澹解释的人,倒是有一颗八面玲珑的心。

  “是啊是啊!这茶可不便宜啊,今天也就是占了长孙大人的光了。”四十余岁的名叫刘维,也出声赞叹到。

  “茶是好茶,就是有些可惜啊。”冯帆说到。

  “可惜什么?”长孙澹不解。

  “他是说可惜过了今天就喝不到这茶了,就他那点工资都给他老婆买了胭脂了。”刘维挤兑到。

  “你们两是说相声的吗?”长孙澹差点将嘴里的茶水喷了出去。

  “哼,趋炎附势之徒。”这老者唤作陈世瑞,在这几朝的秘书省里干了大半辈子,才华有,就是这最得罪了不少的人,是以现在还是个从八品的小编修。

  陈世瑞周围立马没人了,可见这人和同仁之间的关系确是差到了极点。

  “呵呵,陈老伯这是提醒大家上班时间不要开这种玩笑。”长孙澹到不以为意,自己犯不着和这种茅坑里的石头过不去。

  “哼!”陈世瑞也意识到了不妥,只是一直以来的脾气让他低头却也不可能。

  “呵呵,没事没事,刚好大伙都在,下午下班后大家去东市望江楼一坐啊,不见不散啊。”长孙澹说到。这望江楼自然是长孙澹自己的产业,因这可以远远的望见东市放生池,是以长孙澹就偷了个懒。

  “这怎么行啊,今天是长孙大人刚到,理应我等设宴为长孙大人接风洗尘。”刘维说到。

  “是啊是啊!”众人附和道,这陈世瑞知道自己犯了众怒,却是没有出声了。

  “接什么风啊,我又不是大风吹过来的。”长孙澹开了个玩笑。

  “哈哈哈。”众人大笑,到没有人坚持为长孙澹接风了。

  长孙澹在这里又聊了会天,想问些什么,这些老油条口风却是出奇的紧,居然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内膜消息来。

  看来这拿身份压人不一定好使啊。

  这秘书省虽然名义上的地位很高,可由于实际权力不足,地位也是不高的。

  是以长孙澹这个从六品的秘书郎居然可以在秘书省里横着走了。

  这秘书省设有秘书监、秘书少监和秘书丞各一位,这就是长孙澹的全部上官了,而且由于秘书监一般可以参掌政事,在秘书省呆的时间不多,是以长孙澹可以更加的放肆。

  

第二十九章魏征

  第二十九章魏征

  感谢ffdffdf再次打赏100币,同时感谢好玩儿和宅者孤独的推荐票。

  第一更。

  和众人聊了会天,长孙澹又回自己的公事房眯了一阵,中午时分随便吃了口自家带的点心就算对付了一顿。

  谁让现在这生产力低下到连皇帝一天都只吃两顿了,当然,这点心啊,加餐啊,长孙澹姑母做的各种羹汤是不算的,但伟大的李二陛下确实是一天吃两顿。

  所以,长孙澹形成的一日三餐的习惯就要被这该死的时代给糊弄了。

  悲催的长孙澹,我们在此像他默哀三分钟。

  迷迷糊糊的长孙澹睡着了,趴着哈喇子留了老长。

  “大人醒醒。”一个人轻轻的推了推长孙澹。

  长孙澹起身,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一个胥吏正立在一旁。

  “你是?”长孙澹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小的名叫周世文,是这秘书省里的小吏。”恭恭敬敬的回答。

  “有什么事吗?”

  “魏大人回来了,让我带你过去。”小吏回答到。

  “哦,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未时三刻了。”这未时三刻就是下午两点。

  “呃!”长孙澹有些惊讶,这一觉睡的时间有些长啊,抬头看看明显有些西斜的太阳在地上撒下的一片光线,长孙澹伸了个懒腰,就起身了。

  “大人,魏大人是个比较严肃的人,不喜欢下属衣冠不整。”这是善意的提醒。

  “哦,好的。”长孙澹整了整衣衫,没有什么问题。

  这周世文倒也没再说什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下官拜见魏大人。”长孙澹又是一揖,没办法,水让自己不仅年纪小而且官也小呢,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啊!

  “快起来快起来,我可是想房相要了你几次,陛下开了口你才能过来的。”魏征也没有刚刚小吏说的那样严肃啊。

  “大人说笑了。”长孙澹谦虚到。

  “没有没有,你的才华……”这话说到一半就挺下了,魏征黑瘦的脸庞上的笑容也瞬时凝固。

  “唔,以后还是要多勤勉一些,你少年成名,才华出众,可毕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怎么节奏变的这么快,都改训斥了。

  “喏,下官谨记大人的教诲。”这长孙澹心里的郁闷就别提了,我招谁惹谁了,怎么上来就是一副训孙子的口吻。更郁闷的是他知道这种场合你还不能问自己错哪了,上官说的,你就要揣摩。

  “以后不可再如此了。”

  “是。”长孙澹只有唯唯诺诺的应道,不过听魏征的语气这件事情到底算是揭过了。

  “坐。”魏征看这长孙澹的态度诚恳有就不打算继续追究了。

  “谢大人。”尽管此时长孙澹设计的家具已经风靡了长安城,可这朝廷的公事房却依旧是几和垫。

  “你这几日关于算学的论著非常不错,因此我就像陛下举荐你来这秘书省负责算学的整理和著作,房相和你父亲都应承了。”魏征公事公办的说到。

  “谢大人抬爱,只是下官才疏学浅,恐有辱圣望,下官惶恐。”

  “你这小子倒是滑头。”魏征被长孙澹的这些套话搞得有些哭笑不得。

  “大人,不知这算学著作编修有几人?”拍马屁要看人,也要看时机,长孙澹这是见好就收,过了反而不美。

  “一人。”魏征肯定的说。

  “谁啊?”

  “你!”魏征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这编书的工作大都是交由手下的人干的,老大一般只是负责总体方向和疑难的处理。

  “你是说就我一人?”长孙澹有些头疼了。

  “是的。”这样欺负一个新人魏征也觉得过意不去,可是这却是陛下的意思,自己总不能为了这些小事和老大过意不去吧。

  “那总得有个大致的纲领吧!”

  “你看着办就行了,我们只看结果。”魏征的老脸不免的红了。

  “呃,那我在其它的地方编撰此书可以吗?”长孙澹弱弱的问,这要是真的让他一人干这事情,烦都被烦死了。

  “嗯?”

  “我是说我需要一些帮手,这把其他人带进来可能大概也许这个影响不太好。”

  “嗯,可以。”还是淡淡的表情,不过魏征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本来就是几人事先商量好的结果。

  时间往回拉,皇宫甘露殿。

  “陛下,这长孙仆射六子长孙澹近日打算效仿秘书省建立一座民间的图书馆,以供读书人借阅,以开明智。”王珪坐在垫子上,身体略微前倾。

  “哦,竟有此时。辅机你先来说说。”李二陛下一转眼就想明白了大致的关节。

  “小二胡闹,让大家见笑了,不过此事倒是和我商量过,只是有些细节还不够完善。”长孙无忌被点名了,陛下的意思很明显,这是让他定调子。

  “此时我也有所耳闻,希望步子不要太大。”房玄龄向来比较谨慎。

  “不如给他找点事做,让他把这件事情缓缓的进行。”魏征接过房玄龄的话说到。

  “那你们觉得给他什么职位好了?”李二陛下趁热打铁,这个问题的方向就变了。

  “地方官不适合,年龄太小了。”长孙无忌在人事任命上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部堂底层官员也不太适合目前的长孙澹。”王珪说到。

  有多少人就是倒在了这同僚的官场倾扎之中,王珪不愿意看到年轻气盛的长孙澹被官场的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而丧失了进取的心。

  “最好是那种专业比较强的,太史局倒是好去处,不过李淳风在那了,把长孙澹再放进去就有些浪费了。”

  “我看,不如放在秘书省里,玄成你看如何?”房玄龄说话了。

  “只是这秘书省最近在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以前没听说辅机家老六有这方面的能力啊。”作为一个类似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秘书省需要的是专业人士,你不够专业,再厉害也没用,是以魏征推托着。

  “不如你让他负责编写与算学有关的书不就行了吗,前几天孔颖达还像我抱怨说算学教材不够完善,你不妨让他试试。”王珪出了个主意。

  一群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魏征,而伟大的李二陛下正在品茶。

  “那好吧,不过秘书省里可没有多余的人手啊,一切要他自己想办法。”

  看着长孙澹离去的背影,原本对长孙澹印象不佳的魏征觉得这个年轻人还是不错的,该有的担当还是有的,也许还需要多磨练一番吧!

  

第三十章 《算术》 上

  第三十章《算术》上

  感谢:荒煙平楚、frostyd、好玩儿的推荐票,今天的第二更,希望大家更多的支持,拜谢了。

  从魏征的大堂出来,往自己的公事房走去的路上,长孙澹才琢磨过来味道。

  我说怎么一般情况下秘书省只有三位秘书郎,而自己是第四个呢,原来这自己根本就是他们不太好安置,随便把自己给糊弄一下,这书要自己编,人要自己找,虽说这功劳也大些,可是功劳再大有什么用?

  进的公事房,张忠却是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少爷,你刚刚睡醒?”张忠问到,知道长孙澹没什么架子,这些近人也就不太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礼仪问题了。

  “怎么了?”长孙澹顺口说到,他的思路还没有换过来。

  “你的脸上有几道红印子,应该是睡觉时留下的,不过现在好多了,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消失了。”张忠说到。

  “怪不得啊。”这长孙澹回想起叫自己的胥吏的表情和魏征对自己态度的突然转变,原来根子在这里啊,不过这些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现在总不至于跑去找魏BOSS解释吧。看来自己一上班就给上官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了。

  “你有什么事吗?”长孙澹淡淡的问道。

  这一般来说,有一定地位的官员上班的时候都会带一个比较贴心的下人负责跑腿或者联系家里,这些人一般都待在门房旁一间专门的屋子里,平时这些人也负责打探其他官员的消息。不过这都是五品以上的待遇,这长孙澹从六品的官职还真不够看,好在有个爵位在身,倒也不算坏了规矩。

  “哦,是这样的,太史局的李淳风大人送来一封拜帖,喏。”说完,就从袖筒中拿出一封帖子来,恭恭敬敬的呈上。

  少爷可以平易近人,但你自己不能没有规矩,这是福伯对自己儿子的忠告,张忠也严格的遵守。

  接过帖子一看,这却不同以往那种私人宴会的请帖,而是类似于公文的帖子。

  大意是说这算学的教材有些不够规范和统一,不便于教学,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需要从现有的算学典籍中挑选部分内容,希望长孙澹能够加入。

  这真是瞌睡遇上枕头,自己正愁这事情怎么办了,谁知这李淳风就拉上赵博士巴巴的赶上来了。

  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同意的信就递给张忠让张忠去回复了。

  这从和魏征谈话的内容可以看出来,上边要的是一部关于算学的书,至于过程是不会多加考虑的,所以这人员和办公地点都得自己想办法。

  刚好自己打算建立图书馆,这图书馆的硬件就来干这件事吧。

  第二天,长孙澹并没有去秘书省上班。

  自己这明显属于人嫌狗不爱的角色,就不要出现的过于频繁了。

  约好李淳风在东市附近的图书馆会面。

  李淳风和赵博士如约而至。三人一番客套后就进入了正题。

  三人基本虽然都是官员,但却都属于那种中毒不深的技术性官员,是以没有一般政客那样谈天说地,直奔主题。

  “近日我和道长就算学教材的问题做了一番探讨。”赵博士组织了一下语言。

  “是这样的,我们觉得国子六学关于算学的教材不统一,基本上是一位先生一部教材,是以学生所学参差不齐。”

  “所以,我们在他们用过的教材上找了一些教材,将《九章算术》等大约十部关于算学的书籍作为统一的教材由国子监颁布。”李淳风接着说道。

  “这挺好的啊,有了统一的标准,这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长孙澹有些不解。

  “但是近日我们又研究了你提出的数字,觉得数字作为算学的基础很适合初学者,所以我们打算找你编订一套关于算学的基础书籍,不知你意下如何?”赵博士这一是对于算学的痴迷,而则是上官的交待。

  “既然这样,那我就直说了啊。”和技术性人才打交道没必要遮遮掩掩。

  “我觉得算学这个词不太好,我觉得用数学来称呼会更好一些。”既然要变革,何不彻底一些。

  “有什么区别吗?”李淳风问道,尽管李淳风属于顶级神棍,就连李二陛下对他都礼敬有加,但他也属于知识分子一类,所以只要在他在意的方面有所建树,是很容易赢得他的好感和佩服的。

  “是这样的,算学已经将其定义为算,重在算的过程,而我打算用‘数学’来表示,这是一门关于数的学问。”长孙澹将数学的概念提了出来。

  “数不也要算吗?”赵博士也有些疑惑了。

  “但不仅仅只限于算,比如这窗户的形状我们就可是尝试用数来表示。”

  “你是说图形也可以用数来表示?”李淳风有些明白了。

  “是的。我量过了,这窗户的四条边两组对边相等,而且每个角都相等,而如果四条边也都相等的话就是这种正方形了。”长孙澹只能用一年级数学来糊弄。

  “你是说图形也可以用数来表示?”李淳风和赵博士异口同声的问到。

  “就是这样的。”

  “所以你打算将算学改名?”

  “是的,改为算术、方程和图形这三部分,三部分总和称为数学。”长孙澹回答到。

  这里长孙澹还是耍了个滑头,将代数中的算术部分独立出来,并且先用方程这种东西替代代数,因为代数意味着不确定,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分为三的话无疑遇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成就。”沉默了一会,李淳风出声了。本来李淳风对自己的算学成就是相当的满意的,可是在遇到长孙澹后就变的像白痴一样,这就是时代的力量。

  我们处在历史的河流中,要想逆流而行的话困难重重,就像拿破仑那样强势的帝王也不能抵挡。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他已经过去,对于过去我们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这都不能改变他的进程。

  而且历史所赋予我们的除了故事而外还有那份厚重,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第三十一章《算术》下

  第三十一章《算术》下

  PS:各位大大,收藏和推荐都有些惨淡啊,希望各位的大力支持,今天的第一更,第二更可能会晚些。

  “这可是个庞大的工程,非数十年之功不可。”赵博士想了想开口到。

  “岂止数十年之功,生命不息则数学无止境。”你没见后世研究了几百年的东西让那些堪称人精的高考状元们都不得其门而入的数学是什么模样的。

  “是啊,就一部《九章算术》就够很多人研究一辈子了。”赵博士不知道自己深陷算学到底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不过,如果用方程的话,大多数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长孙澹有这个自信。

  “哦,此话当真。”

  “一个地主有十七只羊,临死前立下遗嘱,说一半分给老大,三分之一给老二,九分之一给小儿子。你们觉得怎么分?”长孙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这个西方的数学题给抛了出来。然后慢慢的品着茶,看着赵博士和李淳风二人抓耳挠腮的样子。

  “你这题有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李淳风反复核对了好几次后终于确认这个题目是有问题的了。

  “很简单。”看着赵博士有些发红的眼睛,长孙澹决定还是不要刺激的太狠了。

  “嗯,是这样的,我再出一只羊,这样就有十八只羊了……”长孙澹将这道后世烂大街的所谓“经典”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的阶梯过程说了。

  “你这是什么题目?”小李道长有些出离的愤怒了,你没说你还有一只羊啊,尽管最后你又把它给牵走了。

  赵博士还是一言不发,只是看长孙澹的目光已经有些不善了。

  当然,出这个题目不是长孙澹的目的。

  “这个题的解题过程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两位也觉得有问题,可是就是不太好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不?”要让别人出力,自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这时长孙澹才图穷匕见。

  “快说!”看来赵博士不打算忍了。

  “是这样的,假如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只羊,我们设羊的数目为一个值,那么我们将这些一加起来就会发现这些是少于这个值的,也就是说羊是不可能分完的。”长孙澹继续说。

  “要是我们将这个办法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