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昊远)-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关键是时间,这将决定这次西征最后的胜败!
ps:今天一下子掉到了分类月票榜的第9位,眼看要被踢出前10了,急求兄弟姐妹们月票支持。
求月票!
求月票!
。
第1158章兵临莫斯科
在莫斯科城外扎下营寨之后,李定紧急商议对策,以期在沙俄西线援军回援之前,攻下莫斯科。
参谋吴应指着地图说道:“大将军,诸位将军请看,莫斯科西北方向,东欧平原中部,就是军事战略重镇斯摩棱斯克。
谁控制了这座城池,就有获得整个东欧平原的战略主动权。因此,斯摩棱斯克城一下是沙皇俄国与波斯帝国争夺的焦点。
自从斯摩棱斯克被波兰控制之后,沙俄无险可守,莫斯科承受着巨大的威胁,只能驻以重兵防御。
这次我们进攻莫斯科,沙皇肯定要从西线抽调兵力回援,从斯摩棱斯克到科斯科800里,大军回援,速度快的话大概要用时四到五天,也就是说,咱们有四到五天的时间攻打莫斯科。”
这时间也太紧了,莫斯科毕竟是沙俄首都,城防坚固,而且城中有上万大军,要在几天内攻下这座城市,可谓是困难重重啊!
参将李渭说道:“我看咱们也不用太紧张,波兰和沙俄是世仇,沙俄要从西线撤军回援,波兰肯定不是眼睁睁看着没有行动。因此,我想沙俄就算从西线抽调兵力,也不可能抽调太多,他们总得防着波兰人顺势打过来啊。”
吴应接着说道:“根据咱们掌握的情报,沙俄在要北线有六万大军,在北边普斯科夫至诺夫哥罗德一线还有两万多大军,那是用来防御瑞典人的。北线一来距离远,二来兵力少,抽调的可能性比较少,而西线的六万大军,要抽调一两万回援莫斯科还是不成问题的。”
阿尔斯愣想了想说道:“大将军,要不咱们再来一次围城打援吧。莫斯科被围,从西线抽调的兵马一定十分着急。这一急就难免会有很多破绽。
请大将军给末将一万大军,由末将去伺机伏击西线缓军。一但绝了外援,莫斯科城内的守军一定更为恐慌,到时候要拿下这座城池,就不难了。”
李定说道:“大家不要忘了,莫斯科是沙俄的首都,对于沙俄来说,哪里都能丢,莫斯科肯定不能丢。现在沙皇和所有权贵都被困在城中,他们肯定会誓死反抗的同时。全力调集兵马回援,再者,现在要伏击敌人的援军恐怕不容易了,这一点敌人不会不防着。”
“大将军,那怎么办?”
“让巴特尔和李隆不必拔营,各留五百人马装成大军样子,继续监控撤图拉城和梁赞城,他们则乘夜掩护,悄悄向西转战。沿途要注意掩藏行踪。。。。。”
“大将军,这是不是太冒险了!图拉城和梁赞城就象两扇门,封住我们的后方,一旦撤围。我们随时有可能遭到来自背后的攻击。”
“我想过了,不必过于担心,图拉城和梁赞城加起来不过两千俄军,据城而守还能支撑一时。要是他们敢出城来犯,我们再调五千兵马,足以把他们灭掉。留五百人马。足够监视住他们,时刻掌握住他们的行踪了。”
到了莫斯科城下,李定立即感觉自己兵力捉襟见肘,实在不愿让图拉城和梁赞城再牵制自己上万大军,是以才有撤围打算。
撤围后的一万大军掩饰行踪,迅速向西转进,目的已经很明显,那自然是针对沙俄西线回援的军队。
“阿尔斯楞,本将再给你四千人马,你在明,巴特尔和李隆在暗,伺机重创西线回援的俄军,至少也要拖住他们。”
李渭迟疑地说道:“大将军,这样一来,咱们只剩下两万来人攻打莫斯科,这兵力也太少了,恐怕很难攻得下来啊。”
李定深思着说道:“如果按正常情况,就算有十万大军,也别想在几天之前攻下莫斯科,所以,咱们只能另想他策,以巧以胜。”
谁都想取巧,可这样的办法又岂是好想的?
莫斯科城内,其实情况也不妙,秦军来得太快了,莫斯科连个心里准备都没有。
再想想秦军这一路过来,横扫整个东、西伯利亚,灭哈萨克,大败奥斯奥大军,一日之前攻下被俄国人称之为“永不陷落的要塞”的察里津要塞,然后又疾风骤雨般横扫顿河平原,连破多座城池,所过之处,唯余一片废墟,可谓是杀气冲天,骇人听闻。
特别是别列科夫、佩图霍夫两名将军各带五千人马增援图拉城,梁赞城,刚一和秦军照面,别列科夫的五千精锐就被全歼,佩图霍夫丢盔弃甲逃回,对莫斯科城更是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城中各中流言四起,有的甚至传说秦军个个都是三头六臂的杀人魔王。
甚至有些贵族之家,已经悄悄收拾好细软,行贿守卫北门的将领,要悄悄逃离莫斯科。
军心也很动荡,沙皇阿列克谢正忙于在城头鼓舞士气,突然听到有权贵要悄悄逃出城去的消息,不禁勃然大怒!
这个时候,如果让这些权贵逃出城去,一个见一个,最后逃跑的人一多,这莫斯科城也不用守了。
试想一下,权贵都跑了,城中的百姓会怎么想?守城的普通士兵会怎么想?谁还愿留下来等死?
阿列克谢带着侍卫派兵出城,把逃跑的几个权贵都抓了回来,连问也不问,就当众处决。
年轻的沙皇本意是通过处决这些人,杀一儆百。
照理说,非常时期,他这么做也没什么错,但错就错在他太年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阿列克谢的父亲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做沙皇之前,俄国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空位时期”,在这三年里,俄国没有国王,非常混乱。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并非皇子,得以登基大宝,也并非因他有什么文治武功,而是全俄缙绅大会选举的结果。
说白了,起初米哈伊尔。罗曼诺就是个傀儡,权力全部掌握在大贵族手上,1619年,米哈伊尔的父亲,菲拉列特大牧首被波兰释放,回到了俄罗斯。
此后,老谋深算的菲拉列特大牧首逐渐掌握了实权,将大贵族实力排挤出了决策中心,但即便是他,也只敢做到这一步,不敢对贵族们大加清洗。
1633年,菲拉列特大牧首病逝。莫斯科的大贵族们卷土重来,再度掌握了实际权力。沙皇米哈伊尔并未对此进行抗争,而是以息事宁人的超然态度,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出。
阿列克谢登基之后,重用大牧首尼康,想学他爷爷那样,利用宗教势力,逐步控制大权,只是他登基的时候不长,而贵族势力根深蒂固,岂是他轻松能拔除的。
几天前,他毅然决然地要御驾亲征,其实就是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同时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
此举遭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双方争执不休,白白浪费了大半天宝贵的时间,这其实正是沙皇与贵族们争夺实权的结果。
阿列克谢没有经过议会,甚至没有不经任何形式的裁决,就悍然处决七八个贵族,此举引起了城中其他贵族极大的震惊。
对他们来说,阿列克谢就应该是一个傀儡。
现在,阿列克谢竟然做了连他爷爷都没敢做的事,悍然对贵族下手了。如果让他掌握俄国的实权,肯定会对城中的贵族进行大清洗。
这对城中的大贵族来说,阿列克谢的威胁已经丝毫不亚于城外的秦军。
于是,一场不可告人的阴谋悄悄开始了!
第1159章政变
莫罗佐夫本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的老师,也是上一代沙皇留下的顾命大臣,曾经大权大握。
但这两年来,沙皇阿列克谢对大牧首越来越倚重,经常招尼康进克里姆林宫讨论问题,起初只是宗教问题,后来两人逐渐讨论到了国政。
尼康在得到沙皇的信任后,从今年开始着手推行教会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把莫斯科教廷东正教的各种典章制度按照拜占庭方式加以改革,统一各地教会宗教活动。
尼康还提出,俄罗斯沙皇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而俄罗斯的首都应该定于君士坦丁堡,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相应地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
尼康的改革活动在大贵族和教会中间引发了恐慌。
因为此前人们一致认为莫斯科就是第三个罗马,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但高于拜占庭;
现在要把莫斯科教廷的宗教礼仪按照拜占庭方式改革,实际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根本目的是以宗教的形式,赋予沙皇和大牧首对世俗和宗教的绝对统治权力。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贵族们只能俯首帖耳,任由宰割,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双方的矛盾本来就在激化之中,这次沙皇不经议会,不经审判,悍然处决七八个贵族,这实际上是在挑战大贵族们的底线。
顾命大臣莫罗佐夫匆匆招集了杜马书记官帕斯特、御前侍臣德克谢耶夫、哥萨克骑兵团将军巴萨科夫等十来个大贵族商议对策。
杜马书记官帕斯特望着大家,首先说道:“卡洛斯基他们虽然死有余辜,但他们的罪行应该由审判庭来审判,不应该就这么被处决了。
这次如果咱们不吭声,那么就等于承认了沙皇的绝对权威,赋予了他生死予夺的大权,这场战争打完后。沙皇也大权在握了,我们的大难也就要临头了。”
其他六七个贵族立即连声附和,大家的担心是一致的。
御前侍臣德克谢耶夫一脸愁容地说道:“可是现在城外的秦军人虎视眈眈,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推翻沙皇,守城的士兵会无心作战的,到时候莫斯科保不住,咱们也没有好下场啊。”
“那怎么办?这样下去,等打退秦国人,我们也大难临头了啊!”
“要不咱们派人出去和秦国人谈判吧。”
“对,尝试和秦国人接触一下。对咱们没有坏处。”
“首相大人,你认为怎么样?”
大伙七嘴八舌的,心情都很紧张,这可是关系到各人的身家性命的问题。突然有人问一直没吭声的莫罗佐夫,大家不禁都停下嘴巴,一齐望着他。
莫罗佐夫迟疑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派人出去和秦国人接触一下吧,能拖一拖时间也好。”
“可是就越往后拖,对咱们越是不利啊。阿沙皇现在日夜在城头鼓舞士气。实际上是在收买军心,越来越的士兵拥戴他,这样下去,过不是几天。士兵可都听他的了。”
是的,阿列克谢毕竟是名正言顺的沙皇,危难来临,他现在冲在第一线与士兵同甘共苦。用不了多久,普通士兵肯定会对他很拥戴。
一但他成功把枪杆子握在手里,城中的大贵族那可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杜马书记官帕斯特狠狠地握着拳头说道:“咱们要是不立即采取行动。最后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我绝对不行。我建议咱们果断行动,立即废黜阿列克谢,为了稳住军心,可迅速改立伊琳娜公主为沙皇,大家看怎么样?”
上一代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共生了三子七女,但只有长子阿列克谢和六女伊琳娜。米哈伊洛芙娜存活,其他的都夭折了。
伊琳娜公主今年15岁,相貌和性格都很象她的母亲,美丽动人又温顺典雅,让她来做沙皇,要比踌躇满志的阿列克谢容易控制得多。考虑到这一点,杜马书记官帕斯特的提议得到了多数贵族的赞同。
顾命大臣莫罗佐夫有些犹豫不决,他是阿列克谢的老师,阿列克谢对他还是比较尊重的,至少现在是这样。
只是大家都赞同废黜阿列克谢,另立伊琳娜公主做沙皇,他如此强行反对的话,一定会让这些人不满。
骑虎难下的莫罗佐夫最后提议采取一个折衷的办法:“现在立即废黜阿列克谢,一定会引起很大的震动,甚至可能会引起兵变。不如这样吧,咱们先把沙皇软禁起来,等打退了秦国人,再作进一步打算。”
先软禁起来,就等于是断了阿列克谢控制军队的可能性,没一枪杆子,阿列克谢也就暂时威胁不到大家了。而且这样做,比直接废黜低调得多,比较不容易引发兵变,于是大家就同意了。
一场阴谋商量好之后,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先由御前侍臣德克谢耶夫去请沙皇阿列克谢回宫,再哥萨克骑兵团将军巴萨科夫负责带兵把沙皇软禁起来。事情很简单,不是吗?
然而侍臣德克谢耶夫到城头去请阿列克谢回宫时,阿列克谢却一口回绝了,而且大义凛然说,在这国家存亡的时刻,自己会一直与士兵站在一起,直到打败敌人,或是流干最后一滴血。
年轻的沙皇在城头上,当着士兵的面,把这一翻大义凛然的话说出来,立即赢得了士兵的欢呼,很多士兵都用热烈甚至是崇拜的眼神看到年累的沙皇。
看到士兵对阿列克谢这么拥戴,让德克谢耶夫心中一片冰凉,心中的危机感愈发强烈了,不地阿列克谢坚持留在城头,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德克谢耶夫离开城头之后,很从又让太后宫中的侍从匆匆赶到城头,对阿列克谢说太后病了,这下阿列克谢不敢怠慢,连忙带着几十侍卫赶回宫。
就在阿列克谢快要进克里姆林宫大门时,大牧首尼康惊荒失措的骑着马急驰而来,远远就大声疾呼道:“陛下,不要进宫!不要进宫!有人要软禁陛下,陛下快回城头去统率您的士兵,快走!快走!”
阿列克谢惊疑不定,这个时候,埋伏地宫门内的巴萨科夫见事情败露,知道不抓住沙皇,自己必定死得很惨,为了身家性命,他立即带兵冲出来,一边往外冲,他还一边大喊:“有人要软禁陛下,快保护陛下!快保护陛下!”
阿列克谢不明就里,还道他真是来保护自己的,一时没动,狂奔而来大牧首尼康惊得须发俱张,厉喝不停:“你敢!陛下快走!就是他们要软禁陛下,陛下快走!快走!”
阿列克谢醒悟过来,立即拨转马头要逃,巴萨科夫已经顾不得许多,带兵与阿列克谢的几十名侍卫杀在一起,同时一箭射倒了阿列克谢的坐骑。
阿列克谢的几十名侍卫护在他四周,拼死抵抗,奈何人少,左冲右突也冲不出去,不断有人被斩落马下,
“陛下再支撑一会儿”大牧首尼康大喊一声,拨转马头就朝城墙方向狂奔而去。
巴萨科夫知道他是去搬救兵,心里发急,他身先士卒,发起了再加猛烈的攻势,阿列克谢的侍卫则死战不休。
本来以为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政变,可以很轻松的把沙皇阿列克身软禁起来,没想到功亏一篑,这下事情闹大了,一发不可收拾啊!
ps:鞠躬感谢darkin2014、花笑云、遍地梅花、密苏卍达尔、烟易戒书难断、堕落的魔王、金皿、无影灯的诱惑、随风缥、耍摺⒙湟肚樗89、sisili1999、海洋深蓝、s小鱼s、尚轩天下、mulake、mgg77、神之图腾、龍族╇鎭鈊、冷雨洗春秋、jane1123、范尼不是德鲁依、风知梦2123、羽罪之名、海盗酋长、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iamshipeng、摇着滚718、知蜀、louie0222、虎骨酒似的、海军钟、悲空、八荒火鸡、臭狗zj、跨下死了人、愚夫1、青翔、xunni8888、牵着老婆逛街、麻雀潜渊、330302、紫剑峰玄、knifea003、履铡⒙竺扔辍⑴寄唾⑻炖字怼f、锋锋锋锋锋、稀有空气、八八戒戒、极速飘移、繁花散、我是主神、つ小雨つ、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tgcc、党指挥枪、天在之、逍遥欲飞、无痕之神、jinhao333、charliexp、臭秃驴敢投出宝贵的月票或打赏,鞠躬感谢大家。
27号了,月票战越来越激烈,俺现在可谓是四面楚歌,摇摇欲坠,求兄弟姐妹们继续支持,求月票!
第1160章莫斯科没有眼泪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每当一个国家,面对外敌兵临城下的巨大压力时,特别容易导致内部分裂。
沙俄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大贵族集团手上,而沙皇阿列克谢想趁这次机会收权,大贵族不甘心失去权力任人宰割。于是,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政变,就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上演了。
如果不是大牧首尼康在关键的时刻,横插一脚,这场政变或许会波澜不惊,沙皇阿列克谢被悄悄的软禁,大贵族们消除内部的威胁后,会齐心协力,全力抵抗秦军的进攻,情况不会变得很遭。
但如果只是如果,大牧首尼康不但及时阻止了沙皇阿列克谢入宫,而且在阿列克谢遭到哥萨克骑兵团将军巴萨科夫围攻时,他迅速跑到了城头,大声疾呼,让城头的士兵去救驾。
城头很多士兵受沙皇阿列克谢鼓舞,对他很拥戴,一听说有人要对沙皇不利,顿时拿着武器冲下城头,要跟着大牧首尼康去救驾。
而多数将领,却是贵族的群体或是听令于大贵族,他们大声厉喝着,要阻止普通的士兵跟随尼康。他们的理由充分,城外强敌环伺,你大牧首又不统兵,凭你来喊一声,就让士兵扔下城防?
很多将领开始拔刀阻止士兵,尼康却在不断的大声疾呼,让士兵赶紧去救驾。城头的士兵无所敌从,场面很乱。
在就这混乱中,城头突然飞下一支箭矢,噗的一声射中大牧首尼康的肩头,尼康应声落马。
这下子,城上城下都炸窝了!
大牧首是整个俄罗斯的宗教领袖,身份非同一般,很多士兵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围住尼康,把他抱起来。
尼康顾不得肩头痛彻心肺。还在大声喊道:“有人发动正变,要谋害沙皇,大家快去救驾!快去!”
终于,有大批士兵不顾将领阻止,大喊着往皇宫冲去!
士兵们冲到克里姆林宫时,沙皇阿列克谢的侍卫已经伤亡殆尽,他本来也被哥萨克骑兵团将军巴萨科夫押入宫中软禁。
宫门前,那引起沙皇的侍卫的尸体虽然已经被收走了,但地上一滩滩的血迹未及冲去,腥风扑鼻。还有一些散落的箭矢,一看就知道刚刚发生过血战,死了很多人。
政变的消息证实无误,大批士兵拥在克里姆林宫前面,大喊着要要见沙皇。
乱了,整个莫斯科因为这场政变,闹鸡飞狗跳,一片大乱,这个时候。还有几个人记得去守城呢?
城外的秦军看到城头大乱,起初不明就理,还以为守军在玩什么花样呢;
李定派出一千人马去攻城,想试探一下。结果一通猛攻之下,城头残余的守军无心恋战,竟然被秦军攻上了城头。
城外的秦军,包括李定在内。都有些目瞪口呆,紧接着大家回过神来后,顿时也炸窝了!
“快!快快快!冲上去。控制城门!”
“城内的敌人乱了,快啊!快啊!杀进城去!”
“阿啦!”
“阿啦!”
李定等将领疾声大呼着,喊得脸红脖子粗,还有点象在做梦,但顾不得了,这实实在在是天赐的良机,错过了,不被天打雷劈才怪。
城头还是有些俄军将士忠于职守的,还在做无望的抵抗,只是军心已乱,少数人的顽强抵抗已经难以挽回大势,黑压压的秦军扛着云梯,如同蝼蚁一般冲向城墙;
最先冲上城头的人马,开始向两边不断砍杀,占领了几十米长的一段城墙,后续的人马在他们的掩护之下,不断的往上爬,爬上城头的人越来越多,然后猛攻南门。
李定采取的本来是围三阙一的策略,北门没有围困,这下子见破城在即,立即派出几千人马去围困北门。
南门很快被秦军夺下,巨大的城门轰然打开,吊桥迅速放下,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秦军顿时欢呼如潮,蜂拥而入。
到了这个时候,李定还觉得有些像在做梦,他已经安排阿尔斯楞、巴特尔等人去阻击西线回缓的俄军,并做好了血战莫斯科城下的准备。
万万没想到啊,一切苦思冥想才想出来的计策都没用上,莫斯科这座坚城就这么被打开了。一向不信佛的李定,此时也不禁在心里暗暗念了声阿弥陀佛。
秦军蜂拥而入,城中的军民才醒悟过来,但已经晚了,一队队铁骑疾风一样卷过街道,马刀飞扬,见人就杀,蹄声如雷,摧枯拉朽。
斯拉夫人的生性还是很顽强的,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不少俄军士兵与秦军拼死展开巷战,秦军也不吝啬,哪里抵抗激烈,就是两个火箭弹轰过去,把敌人轰得七零八落,然后骑兵呼啸着冲过去,杀个腥风血雨,落街都是尸体。
数以万计的斯拉夫民众,惊叫逃避,哭喊声响遏云霄,但四门被困,躲又能躲到哪里去?一户户大门被撞开,如狼似虎的士兵蜂拥而入,立即就是惨叫声声。
特别是那些哈萨克仆从军,他们本来是炮灰,现在破城之后,主帅李定有令可杀掠三日,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美事,自然是变本加厉,男人,老人,小孩,通通杀掉,只留下年轻的女子泄欲。
这种事在战争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有几支军队攻下敌国的城池之后,不是这么干的呢?金钱,女人,士兵们豁出命来打仗,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克里姆林宫的正门也很快被火箭弹轰得整个崩塌下来,秦军从崩塌的废墟上冲进去,不过进入皇宫的人马,事前已经得到命令,不准抢劫,不准故意破坏;
尤其是那位伊琳娜公主和沙皇阿列克谢那那美艳的皇后,更不准乱动,那可是给大秦皇帝报捷时最好的礼物。
苏谨献上哈萨克公主,访欧使团献上了葡萄牙公主和大批法国公主和贵州小姐,就连海军参将卫济都敲诈回了一个波斯公主,自己这一路打过来,要是没个公主和一些美人献上,那这军功岂不黯然失色。
再坚固的堡垒,也经不起来自内部的破坏。这回沙皇阿列克谢、大牧首尼康、顾命大臣莫罗佐夫、杜马书记官帕斯特、御前侍臣德克谢耶夫等人一个也没有逃脱,全被了秦军的俘虏。
李定刻意把这些人全关在一起,让这狗咬狗一嘴毛的双方继续互蹬鼻子上眼,阿列克谢大骂贵族们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不顾国家存,猪狗不如。贵族们则怪阿列克谢想趁外敌入侵之际,剥夺议会的权力,居心叵测。
最后,一群贵族把气都撒到了大牧首尼康身上,一拥而上,对尼康拳打腿踢,把这位大牧首打得跟猪头似的。
这件事报到李定处,李定和一干将令不禁哈哈大笑。
不过李定还顾不上看这些人的笑话,莫斯科拿下来了,但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沙皇阿列克谢本来就是个傀儡。
现在俄国在西线还有六万大军,在北线也有两万大军,也就是说,实际上沙俄的主力还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又另选出一个沙皇来呢。
所以,必须趁拿下莫斯科,沙俄军事动荡之际,迅速击溃这些兵马,最好是全歼,把沙俄彻底打倒在地,再踩上几脚,让沙俄永世不得翻身,无法威胁到大秦的西北疆土,这才是大秦皇帝派兵西征的目的。
但是,这毕竟是八万人马,有那么容易歼灭吗?若是掉以轻心,甚至还可能把被人家击败呢。
第1161章拉谁打谁
占领莫斯科后,李定还担心沙俄西线和北方多达八万的大军,结果莫斯科被秦军攻陷的消息一传过去,数万俄军仓仓皇皇。
北边的强敌瑞典,西边的世仇波兰立陶宛联邦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趁你病,要你命。两个国家不约而同,发起了猛攻。
无心作战的俄军,迅速溃败,波兰和瑞典两个国家的大军长驱直入,犯追猛打,占领了大量土地。
因为首都陷落,沙俄八万大军仿佛轻冰见日消,短短不到十天时间,或是被俘,或是逃散,就此烟消云散;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土崩瓦解的情况,这大概也沙俄这些年没有形成强大的君主集权有一定的关系,沙俄的政权实际掌握在各个大贵族手上,他们的渗透,使得军队派系错综复杂;
现在这些贵族多数被俘了,军队的之间的关系没法捋清,就变成了一片散沙,这样迅速崩溃的结果,快得让人嘘唏不已。
李定近四万大军,在莫斯科周边大掠一翻之后,退入城中,城中青壮男子几乎已经被杀戮一空,也不用担心有人暴动。
抢掠而来的金银财宝堆在克里姆林宫里,堆积如山。每个士兵私囊里也是鼓鼓的。
尤其是那些哈萨克仆从军,已经完全没有身为仆从军的气馁,一个个象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跟着秦军打仗,那叫一个利爽,金银财宝抢得欢天喜地,漂亮的女人应有尽有。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美女销人魂。秦军抢得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别人肯定会眼红。李定现在就在发愁,这么多财宝怎么运走。
20000瑞典大军,40000波兰骑兵外加20000立陶宛大军。已经推进到莫斯科附近,这些地方已经被秦军抢掠过一遍,抢得那叫一个干净,两支大军过来,什么也没劳到,自然是把目光一起盯向了莫斯科来。
当然,除了金银财宝,两个国家更在意的是莫斯科这座城和这片土地,秦军远来,所过之处。城池皆成废墟,由此可知,秦军并非想占领这片地区,而且秦军就是想久占不去,也可以抢啊。
莫斯科一带物产富饶,谁不垂涎欲滴?
李定是准备把科斯科毁掉的,这么一来,两国大军什么也没得到,会看睁睁地看着你轻松把大批金银财宝运走吗?
克里姆林宫里。李定对众将说道:“现在,两只饿狼来抢肉了,大家说说,怎么办?”
参将李渭说道:“两只野兽都想吃一块肉。那就让他们先打起来,谁赢了谁有得吃?”
众将听了呵呵笑着,不过瑞典人和波兰人毕竟不是野兽,想让两支大军先打起来。这还真不容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谁不知道啊。
参谋吴应介绍道:“波兰和立陶宛合称波兰立陶宛联邦。采取的是君主立宪制的统治方式,名义上,波兰国王是整个国家的皇帝,但立陶宛大公拥有自治权,自成一国,和波兰之间实际上是一个框架下的两个国家,这个联邦曾强盛一时,现在已经趋衰落。
瑞典王国在上一代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治理下,迅速兴起,参予了欧洲三十年战争,俨然成了新教国家的领袖,现在的是国王是古斯塔夫二世的女儿,叫克里斯蒂娜。
这个国家地处苦寒,物资贫乏,人口稀疏,但士兵英勇善战,因此,这次他们虽然只来了20000人马,但不容小觑,若真与波兰立陶宛联邦60000大军打起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同时与波兰和瑞典为敌,这自然不符合秦军的利益,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拉谁打谁了。
李定想了想说道:瑞典是个新兴的国家,就象一个少年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让瑞典占领莫斯科平原,甚至占据整个沙俄的疆土,这个国家必然会更加强大,很快又会对我大秦的西北边境形成新的威胁。
波兰立陶宛联邦既然已经日趋衰落,就象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这样的国家,就算让他们占领了莫斯科平原,对我大秦的威胁也会小得多。”
“大将军所言极是,我也赞同联合波兰人打瑞典人。”李渭心里莫名想了明末的情况,感觉波兰国王就象暮气沉沉的明朝,而瑞典就象兵强马壮的女真人。
所以无论是从实际利益上,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