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昊远)-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上帝的嘉奖对李定等人来说并不重要,只要有大秦皇帝的嘉奖就够了。
这次西征,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是意料之外,当然,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李定他们远征之前,大秦皇帝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踏平沙俄,让它永世翻不了身,过不了乌拉尔山。
李定他们西征的路还很遥远,这个时候,绝对不能为几万俘虏拖累,那么只有屠杀,战争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
慈不掌兵,这是千古至理,谁违背这个铁律,迟早会被敌践踏于脚下。
ps:鞠躬感谢八八戒戒、shaoyeu、天上有只乌鸦、。自由漫步者、stevenfatman、秋之神光、h=、翼型变、雨路峰林、轩辕无、相_信、旭日中华、。~‘黔心之苦‘~、愿梦永恒、takzeng、空流浪者投来宝贵的月票或给予的打赏,谢谢大家。
诚求订阅,求推荐!
。
第1141章天赐良机
李定自西片以来,一边行军作战,一边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历史,以及风土人情。伊斯兰、犹太、基督这三大宗教相互之间排斥,绵延千年的战争,给各方都留下了太多的血泪和仇恨。
不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三大宗教互相仇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地方有关: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犹太教的第一圣地,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是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
西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该墙壁为同一时期希律王在第二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的护墙。
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时获得一次重归故里的机会,无数的犹太教信徒纷纷至此,面壁而泣,“哭墙”由此而名。
同时,耶路撒冷也有伊斯兰教的圣地:萨赫莱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
萨赫莱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穆斯林相信圆顶清真寺中间的岩石,就是伊斯兰教育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见到真主的地方。
因此,穆斯林称为高贵圣殿。
而就在哭墙与金顶清真寺两个圣地之间,还有第三个圣地,一条曲曲折折小路,和小路尽头的一座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相传耶稣被叛徒出卖。被当局处死之前曾背着十字架在这条路上游街示众,最后被押到圣墓教堂所在的山坡上,在这里被处死。这条小路被基督教徒称之为悲哀之路,复活大堂称之为圣堂。
哭墙、金顶清真寺、圣墓教堂,三者共存于一座城中,成为三个宗教无数信徒精粹寄托的地方。
三者之间纠缠不清,仇怨难解,不管是哪一方占领了这座城,另外两方都千方百计想夺回,是以有了十字军东征等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杀戮。
李定作为西征的主帅。对这些作了深入的了解,战争,靠的不光是武力,更多的是要靠智慧,而不把这些了解清楚,做到知己知彼,就谈不上有什么智慧的眼光。
就像现在,亚瑟流斯说真主不会原谅他们的大屠杀,李定就说他们会得到上帝的嘉奖。这样一来。感觉这就是神与神之间的事情了。
不过李定懒得与亚瑟流斯多费口舌,他对都佥事余兴国说道:“都佥事,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余兴国点点头,那些哈萨克士兵把战场打扫得也差不多了。
收拢来的战马超过五万匹。粮草武器堆积如山。
毫无疑问,秦军需要一些仆从军打打下手,需要一些马前卒来做炮灰,作为都佥事。余兴国要干的就是这个。
近三万哈萨克俘虏,被押在草原上蹲成一团,看上去就像一大片的绵羊。
这回余兴国也懒得搞什么思想动员工作。直接给这些哈萨克俘虏两个选择:回家,或是跟着秦军吃香喝辣的。
回家?
就这么放我们回家?
有这么好的事?
见识了昨夜秦军那血腥的手段,多数哈萨克士兵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
至于跟着秦军吃香喝辣的,潜台词就是重活累活包给你们了,冲锋陷阵你们先上,这个反而更多人相信。
黑压压蹲了一地的俘虏,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经过一翻天人交战,最后足有两万人自愿选择了跟着秦军“吃香喝辣”的。
有近万人选择了回家。
对那些选择回家的人,余兴国懒得多看一眼,继续蹲着吧,回家,要等等。
他真的带着那两万愿意跟随秦军的人去吃香喝辣的去了。
真是不假,刚刚缴获了大量粮草物资,余兴国也不吝啬,饭管够,肉管饱,两万哈萨克士兵端着饭碗,就象在做梦一般,刚刚他们还是待宰的羔羊,现在就得到如此的优待,说出去谁信啊。
有些人开始后悔了,早知道秦军这么守信,选择回家就好了,这边端着饭碗俘虏正有些后悔自己作出的草率选择。
那边的天空就突然腾起了阵阵的箭雨,如漫天的飞蝗,嗖嗖地射下,以这种方式送那近万蹲着的俘虏回家。
嗖嗖的箭雨落下,惨叫声顿时响遏行云,这边很多人看了那惨景,连碗都端不稳了,有的甚至双脚一软,跌坐在地上,更多的则是满心庆幸,幸好自己选择了“吃午喝辣的”,幸好啊!
李定先让几千人马去拿下阿特劳城,大部队在穆戈贾尔山下的罗姆套休整了两天,才重新出发。
之前被亚瑟流斯派去夺取中帐的凯非斯六千人马,在听到亚瑟流斯八万大军被全歼的消息后,哪里还敢继续去中帐,吓得一溜烟逃回奥斯曼帝国去了。
李定不但顺利和螯拜全师了,而且新逢大胜,还多出了两万仆从军,真可以谓是兵强马壮,士气昂扬。他下令迅速杀到小兹玉。
小兹玉也就是小账,是哈萨克汗国地域最小、势力最弱的地区性割据政权,哈萨克族人的俗语又称“哈萨克西部”。
主要由:巴依乌勒(包括阿达依、阿尔钦、加帕斯、阿拉切、切尔克什等);阿里木乌勒(包括卡拉沙尔勒、卡拉克斯克、开特、突特哈拉、切克特等);哲德乌勒(包括塔布尼、塔马、克尔德热、加卡勒拜、克列依特、特勒乌)等部族组成。
李定大军所过之处,也不管你是什么部族,通通赶到小兹玉汗帐所在地阿特劳城,然后美酒美人先犒劳士兵再说。
大家一路西征,离家万里迢迢,没有一点犒赏,是不可能保持士气的。
这年头没有什么人权之说,战败者就是任人宰割,不死已经是托天之幸了。
李定将就着用胡来琴的王帐,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螯拜、余兴国、阿尔斯楞,杨浦等参将以上的军官,以及一众参谋,都参加了。
议题只有一个,接下来打哪里?
参谋李存忠指着地图先说道:“诸位将军,阿特劳城西侧这条乌拉尔河,就是大秦皇帝划定的大秦界河,换而言之,领土上的扩张,我们已经完成了陛下的宏图伟愿。穆戈贾尔山一战,我军威名远扬。。。。。。。。”
李定突然做了个手势,打断李存忠的话:“你想说什么?如果还是屁话,就到此吧。”
李存忠一脸尴尬,连接说道:“大将军,属下不是那个意思。。。。。。诸位将军请看,过了里海,就夹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大高加索地区,目前高加索北面的伏尔加河流域为沙俄控制,高加索南部为奥斯曼控制。
根本我们的得到的情报,奥斯曼这些年集重兵于高加索地区,一来是为了防御东北门户,二来是想从沙俄手中夺取伏尔加河流域,仍至降服整个沙俄。
亚瑟流斯这次五万大军几乎被全歼,这是奥斯曼部署在高加索地区的八成兵力。现在高加索地区,奥斯曼帝国的总兵力所余不过一万五千左右,就算加上凯非斯逃回去的六千人,也不过两万之众。
遭遇如此惨败,奥斯曼国内新执政的大维齐尔科普律鲁。穆罕默德。帕夏一党,威望必然遭到巨大的打击,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政治震荡,在这种情况下,是咱们攻取大高加索地区的最佳时机。。。。。。。”
这是有可能的,如果奥斯曼国内政治局势真的出现新一轮的动荡,对李定他们无疑是天赐的良机。
ps:各位亲,第二更奉上,前些天身体不适,所以勉强一更,现在慢慢恢复了,两更基本能保证,诚求订阅,求推荐票!
。
第1142章霍尔木兹海峡
李存忠见李定意动,立即接着说道:“如今高加索总督亚瑟流斯在我们手上,留守高加索的一两万敌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如果我们立即进攻高加索,相信不难迅速拿下这片地区,进而引发奥斯曼国内更大的动荡。”
另一位参谋黄凯秋说道:“大将军,圣上遣大将军西征,主要是为了讨伐沙俄,奥斯曼是个疆域庞大的国家,如果我们继续与之纠缠下去,便难以余力去征伐沙皇俄国了。”
确实,如今奥斯曼帝国东北门户虽然有可能轻易来下,但这到底是一个庞然大物,疆域庞大,兵力强盛,是不可能轻易被征服的。
如果陷在与奥斯曼帝国无休止的战争之中,那么,不但没有余力去征伐沙皇俄国,反而可能会让沙皇俄国渔翁得利。
刚刚拿下的东、西伯利亚,可没有留下多少兵力看守,那里地广人稀,也不可能留下太多兵马守卫;
一旦和奥斯曼帝国纠缠不休,几乎可以确定沙皇俄国会趁机出兵,重新占领东、西伯利亚。
而与自己几万大军远离故士,孤悬在外,与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死磕到底,胜负难测。万一失败了,那么现在的胜利果实也丢了,到时就算能安然回国,又怎么向天子交待?
回过头来看,与奥斯曼的血仇已经结下了,亚瑟流斯五万大军几乎被屠尽,等奥斯喘过这一口气,绝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毫无疑问是进一步重创曼斯曼帝国的最佳时机,趁高加索地区兵力空虚,迅速拿下这个奥斯曼帝国的东北门户之后,往西就可以逼向奥斯曼都城伊斯坦布尔。
加上苏丹皇太后的柯塞姆刚刚被刺杀而亡。大维齐尔科普律鲁。穆罕默德。帕夏刚刚接手政权,威信未立,就遭此重创,国内政治局势波谲云诡,到时几万大军挟大胜之威向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一逼,甚至有可能逼得这个庞大的帝国分崩离析。
都佥事余兴国此时说道:“哈萨克部族繁杂,刚刚拿下来,形势还不稳定。再者,乌拉尔河以东,圣上是要划为我大秦疆土的;
因此。光是占领了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地牧民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所以,至少要留五千以上的兵马,以镇压可能发生的叛乱。”
参将卢有光说道:“这有什么,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为了改变对方的信仰,还相互屠杀呢,哈萨克这里。谁敢不听话,杀就是了。杀两万也是杀,杀五万也是杀,我就不信在马刀之下。有几个人宁愿不要性命而选择自己的信仰。”
用刀枪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无疑是最快的,如果你不愿改变,就用刀枪送你去见你的信仰。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留更多的兵马镇压。
哈萨克的士兵虽然不是被招为仆从军,就是被杀了,但这些游牧部族。连女人孩子都能上马开弓,还是大意不得。
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李定说道:“那就留一万大军在钦察草原吧。”
李定和螯拜西征时,本有50000大军,后来螯拜又从车臣部抽丁5000,夺取东、西伯利亚后,又从各个部族抽丁共计5000左右。合计起来,就有60000大军。
不过在东、西伯利亚像秋明这样的战略据点,都留下了一些兵力镇守,合计起来也有5000左右。历次战斗,伤亡了大概有近4000人马。
现在李定手上仍然还是50000人马,如果再留下10000人,剩下40000人,刚刚俘虏的20000哈萨克仆从军,又不见得可靠,如果又人攻打沙皇俄国,又要与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作战,确实有些不妥。
李定想了想接着说道:“这样吧,继续从哈萨克各部中抽丁,能抽多少抽多少。”
螯拜扯了扯脸上的虬须,说道:“不错,就算没有多少战斗力,至少不能留他们在后方捣乱。”
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最好是把哈萨克壮青抽空。
于是此事就交杨浦立即去办理,立即强行从各部中抽取青壮。
阿尔斯楞此时地说道:“大将军,要我说管他那么多干嘛?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临渊羡鱼,不如跳进水里抓鱼,沙皇俄国也好,奥斯曼国也罢,先打过去就是了,到了地头上,谁好打就打谁,柿子捡软的捏就是了。”
听了这牛头不对马嘴的话,李定初时想笑,不过脑海中似的一线灵光突然闪过,他低头深思了一下,似有所得地说道:“声东击西。。。。。。”
螯拜立即击掌道:“我们先趁机拿下高加索,放出话去要打到奥斯曼都城伊斯坦布尔去,奥斯曼举国备战,背后的沙皇俄国一定暗里高兴,以为我们会和奥斯曼死磕下去,无暇顾及他们。”
“到时咱们再瞅准机会,杀他个回马枪,哈哈哈。。。。。。。。”
霍尔木兹,在明代的史料记载中,称之为:忽鲁模斯。
是秦牧嫌忽鲁模斯叫不顺口,才改成霍尔木兹的。
至于霍尔木兹怎么就比忽鲁模斯顺口了,鬼才知道,反正皇帝说这么叫那就这么叫吧。
霍尔木兹是波斯湾入口处的一座岛屿,西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峡中的岛上建立了霍尔木兹王国,这座岛屿因此得名。
这座岛屿扼守着波斯湾入口,入口处最窄处只有80里宽海峡也因此被叫然霍尔木兹海峡。
这道海峡是印度洋通往海湾地区的唯一水上通道,也是中东舰船驶向印度洋的门户;
控制了这里,就控制住了萨法维帝国的海上交通命脉。
三十年前,阿拔斯一世在英国海军的帮助下,夺取了霍尔木兹。扩大了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的贸易关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才得以摆脱了对红头的依赖,加强了中央政府,把萨法维推向了鼎盛。
现在,一支由1艘巨大的宝船,八艘长约60米的飞剪战舰组成的舰队来了,不用看旗帜,宝船那庞大的体积就是最明显的标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能造出这样的庞然大物。
海陕间往来的商船,对这支突然出现的舰队充满了戒心,纷纷避开。
这种不友善的举动,激怒了大秦皇家海军参将卫济,他一声令下,八艘飞剪式战舰扬帆而去,把过往的商船通通拦截下来。
跑什么跑?往哪儿跑?交过路费!
其他国家的商船交一定的买路钱,就可以离开,萨法维帝国的商船就没那么好说了,连人带货通通成了大秦皇家海军的缴获。
一日之间,被拦下的萨法维帝国的商船多达13艘,连船带货价值超过50万龙币。
噢,玉皇太帝啊!再没有比这样来钱更快的了!
大秦几个省一年农业税收加起来,大概也就这么多,那得多少人面朝黄土地背朝天才行啊。
如果用来造宝船,够造50艘了。
眼看钱来得这么容易,卫济他们决定暂时不去攻打霍尔木兹岛,先在海峡外钓几天鱼再说,反正攻打霍尔木兹也是为了封锁这道海峡。
如果去攻打,战火一起,惊动四方,就没商船敢过来了。
卫济直接把13艘商船连船带货卖给大秦的海商后,下令九艘战舰一字排开,象撒网一样,封锁住整个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不足80里宽,实际可以通航的舰道更窄,几艘战舰每艘相隔五六里排开,就可以完全封住,但凡有商船过来,一艘也别想逃掉。
消息很快传回到霍尔木兹岛,驻扎在这里的萨法维帝国舰队顿时炸窝了。
这还得了?这可是帝国海上的生命线。
对于萨法维帝国舰队来说,这是战也得战,不战也得战,别无选择。
或许,卫济等的就是萨法维舰队主动出击吧!
第1143章给我一个解释
自古以来,霍尔木兹海峡就是交通、战略要地,呈弯弓形状。
阿拔斯一世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利益,才得到英国海军的帮助,夺取了这道海峡的控制权。
如果光靠萨法维帝国的海军实力,阿拔斯一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经过了三十年,萨法维帝国的海军实力增强了不小,共有大小战舰近两百艘,海军士兵近六千人,全部都驻扎在霍尔木兹港,以及北岸的阿巴斯港;
而且还从英国、荷兰获得了不少舰炮。不过不是很多,装有火炮的战舰实则只有八艘,每艘也就十门八门炮而已。
其他的多数是中小型战舰,用的也是传统的弓箭和大刀。
以他们这样的实力,如果是宽阔的海洋上作战,说实话,还不够大秦远洋舰队塞牙缝。
不过霍尔木兹海峡内有很多岛屿,计有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亨加姆岛、和赛拉迈岛、埃奈姆岛、穆桑代姆岛等。
这些岛屿之间暗礁和浅滩密布,这对萨法维帝国的小型战船非常有利,它们可以象狼群一样神出鬼没。
而秦军的巨舰进入海峡之后,因为对水域不是非常熟悉,必须得非常小心,以免触礁或搁浅。
因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卫济率领的舰队,并没有贸然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这对他们来说,进不进问题都不大,只要在海峡外头稍为宽阔的海域游弋,拦截过往的商船,同样能达到封锁的目的。
大秦的商人一向是紧跟海军的脚步,海军到哪里,商船就到哪里,卫济他们拦截下萨法维帝国的商船后。直接卖给大秦的商人,同时从大秦的商船上获得补给,根本不用离开。
如果让秦军在海峡外继续这样下去,萨法维海上的交通命脉也等于是被卡死了。
明知道海峡外面很危险,可有什么办法呢?萨法维帝国舰队司令侯赛因。阿列维也只能硬着头皮一边集结舰队,积极备战,一边派人去找秦军谈判。
没错,就是谈判。
至少明面上萨法维与大秦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有什么问题两家还是可以坐下来先谈一谈嘛。
侯赛因。阿列维派出了他认为最能言善辩的人,四十岁后勤官穆罕默德。阿提斯。乘着小船来到海湾外。
穆罕默德。阿提斯本来就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在看到秦军那艘海上巨无霸般的宝船后,心里愈发不安了。
宝船望之如山,登上去之后,宽阔的甲板就象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岛屿,给穆罕默德。阿提斯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心房一下子就莫名的收紧了。
上了甲板,穆罕默德。阿提斯感觉又走了许久,才来到指挥舱。宽敞的指挥舱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在船上,还以为是在宫殿里。
舱中不但挂着大量的舰海图,还有各种穆罕默德。阿提斯叫不上名的航海仪器,甚至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作战参谋正在忙碌着,忙碌却有序。
沙盘并不是用沙子堆成的,而是用白花花的大米,若不是已经堆出了各种山川地形。穆罕默德。阿提斯还以为被带到了船上的粮仓呢。
秦国人真是聪明,沙盘都可以用来诸备粮食,一举两得。穆罕默德。阿提斯如是想。
卫济身材高大,国字脸,一双大刀眉下,双目炯炯有神,皮肤呈古铜色,他大马金刀坐在沙盘那头,静静地看着被士兵引进来穆罕默德。阿提斯。
穆罕默德。阿提斯忙一手抚胸,躬身施礼道:“穆罕默德。阿提斯,拜见将军阁下。”
“不必客气,免礼。”
穆罕默德。阿提斯好歹是代表萨法维帝国而来,卫济这样的口气未免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
穆罕默德。阿提斯立即直起身来,提了提精气神说道:“将军阁下,我国与贵国并没有冲突,不知道将军为什么擅自劫掠我国的商船?贵国一向自称是礼仪之邦,难道这是礼仪之邦该有的行为吗?”
卫济不动声色地说道:“你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我国并不想与贵国为敌,但将军劫掠我国商船的行为,分明是在向我国挑战,将军阁下必须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你要解释是吧?本将军就给你一个解释。河中地区已经是我大秦的疆土,贵国近来频频调动大军,窥伺我河中疆土,难道这就是友善的行为?请你也给本将军一个解释吧。”
萨法维帝国早就想夺取河中地区,现在更是大军压境,虎视眈眈,这些都是事实。
但穆罕默德。阿提斯绝对不会承认:“河中战乱,我国调兵边境,只是为了防止战火烧到我国境内,才加强防守,挑战贵国从何说起?”
“你们担心战火烧到自己的国境内,而加强防御,本将军可以理解,但现在河中的战争早已结束,贵国不但没有撤军,反而不断的增兵,这难道不是对我大秦的挑战吗?”
“不是,我国只是。。。。。”
“少废话!萨法维大兵压境,是不是对河中有窥伺之心,这是瞎子吃汤圆,自己心里有数。但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我大秦是礼仪之邦,不做那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伪劣行径。
本将军今日把话撂这儿了,贵国一日不把压在河中边境上的大军撤回,本将军就封锁波斯湾一日,贵国是选择撤军,还是选择与我大秦开战,悉听尊便!”
“将军阁下。。。。。。”
“来人,送客!”
卫济把话说完之后,再也懒得听他多说一句废话,当即下了逐客令。
穆罕默德。阿提斯刚被士兵推到舱门口,卫济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叫道:“等等,如果贵国有心与我大秦交好,请选一位最美丽的公主,送到大秦,做我大秦皇帝的妃子。”
当年皇帝要遍收世界各国公主于后宫的话,不知怎么流传了出来,苏谨先献上了一个哈萨克公主,访欧使团又送回了一个葡萄公主,还有法国公主和大批贵族小姐,这无疑对其他将领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不管打到哪里,总是惦记着人家的公主。
穆罕默德。阿提斯匆匆赶回到阿巴斯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向舰队司令侯赛因。阿列维汇报了一遍,包括秦国海军战舰的情况。
“要我国送公主和亲?哼!”侯赛因。阿列维两条眉毛都皱到了一起,他迅速撇送公主和亲之事,如何应对眼前的威胁,对他来说才是迫在眉睫的事。
在派穆罕默德。阿提斯去谈判时,侯赛因。阿列维就已经意识到祸根源于河中地区了。
自家知自家事,说萨法维对河中没的窥伺之心,那不过中说给别人听罢了。
如果不是准噶尔部突然杀入印度河流域,使这边局势大变,伊斯法罕有意转而先取印度河流域,大军早就打过河中去了。
当初根本没想到,秦国会从海上来威胁帝国的命脉。
现在好了,人家不但来了,而且有着打败了荷兰、莫卧儿联合海军的强大舰队。
根据穆罕默德。阿提斯的描述,人家一艘船,就差不多比自己两百艘战舰加起来大了。
如果是在这霍尔木兹河峡内,有地利可恃,侯赛因。阿列维还有点信心。
一但出了霍尔木兹海峡。。。。。。。。。。。等着,自己手下至少有一半的小艇不适合出海作战,这仗怎么打?
左思右想之后,侯赛因。阿列维决定暂时不出战,先把秦国人的条件上奏京城伊斯法罕,让京城来作主,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再说。
为了减少损失,他下令禁止本国商船出海,至于那些从他国反回霍尔木兹的商船,那只有自求多福了。
这样一来,守在霍尔木兹海峡外的大秦海军收获就少了,卫济不干了。
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他派出两艘飞剪式战舰,沿着霍尔木兹海峡外的萨法维海岸线航行,开始对沿岸的乡镇发攻袭击,波斯的东西,不错;波斯的女人,很美!
第1144章伊斯法罕
萨法维帝国的创始人伊斯迈尔一世,原本也只是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一个臣民,信奉什叶派,世居里海西岸。
因为信仰不同,里海以西一带向来是教派冲突很激烈的地方。奥斯曼帝国想通过迫害什叶派他们试图稳定这一地区,于是宣布禁止信奉什叶派。
1501年对奥斯曼帝国不满的阿塞拜疆和东土耳其民兵(由于他们使用红色的头巾被称为“红头”)与伊斯迈一世继承的信奉什叶派的萨法教团联合,占领了大不里士,推翻了当地土克曼人的白羊王朝逊尼派君主。
伊斯迈尔一世随后称帝,建国萨法维,定都大不里士。
大不里士位高加索以南,里海以西,离奥斯曼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不算远,卧榻之傍,岂容他人酣睡?奥斯曼帝国倾全力要扑灭这个新生的政权。
在奥斯曼帝国重兵猛攻下,伊斯迈尔一世只得往南撤退,改把加兹温作为都城,才算站稳脚跟。
到阿拔斯一世时,为了摆脱对红头的依赖,再次把都城迁往伊斯法罕,就这样,萨法维帝国自建以来,经过两次迁都,都最终定都于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阿拔斯一世在位时斯,是萨法维帝国全盛时期,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等宫殿群修得非常壮丽恢弘;
城中棉毛纺织、丝织、银器、铜器、陶器、地毯业等手工业非常发达,八方宾客汇聚,商贾云集,当地有谚语说“伊斯法罕半天下”,从这句话便不难看出伊斯法举的繁荣景象和深远影响。
萨法维北边和西边,都是宿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东面的河中地区成了大秦的领土,南面的印度河流域也值烽火连天。发达的商业,全靠霍尔木兹海峡这条生命线维系。
好了,现在,霍尔木兹海峡也被秦帝国的海军封锁了,消息一传回到伊斯法罕,顿时举国震动。
国王阿拔斯二世今年19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召集众臣议事。
有着高高的拱顶的华丽宫殿内。阿拔斯二世对召集来的各臣大声说道:“霍尔木兹是我国的咽喉之地,失去这个咽喉之地,我们将失去所有海上贸易,这对我们国家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灾难。”
大将军伊本。塔里卜狠狠地说道:“陛下,我建议让军海出击的同时,立即进攻河中地区,给秦国人一点颜色瞧瞧,否则他们还以为我国是好欺负的呢。”
伊本。塔里卜说这样的话,是有底气的。
萨法维帝国一直以来最主要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以及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而这些威胁都是来自陆上。这导致了海陆两军发展失衡。他们的海军很弱小,但陆军非常强大。
阿拔斯一世在位时,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在军事方面。他的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萨法维的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有着火枪、等装备的新型军队,炮兵达一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
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军队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