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昊远)-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高飞,你先去通知一下内阁大臣,让他们午后来养心殿议事。”

“喏!”

秦牧最后对大玉儿说道:“本王边吃你边说和硕特部的事情,说不清楚,你就先饿着吧。”

ps:先给大家鞠躬,再求月票,还有两天,双倍月票就要结束了,兄弟们,双倍快结束了啊!这两三天却明显的有些冷清,嗯,希望接下来会些,需要大家的鼓励,求月票!

(关于兵制,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第642章青藏局势

今天先说个事,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明扬天下》进入精品频道了。日前历史类收录进精品频道的书是130部,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收录十部左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绩。兄弟姐妹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什么也不是,更别说进精品频道了,在此给大家鞠躬致谢了!

大喜之日,大家准备红包没有?月票、推荐票、收藏订阅。。。。。。。。。咳咳,精品盟主,你值得拥有!

兄弟姐妹们,请大家一起来庆贺一下吧!反正艰难地爬了几年的我,靠方便面度日的我,在大家的支持下有这份成绩,是很激动的。再次郑重给每一个支持过明扬天下的朋友致谢,谢谢你们!再叩首。

韩赞周很快让宫女把午膳端上来,一个宫廷荷花鸭,一个锅烧鲇鱼、一个蜜丝山药,一个烀皮甲鱼,外加一个滋补汤。

秦牧一个人用餐时,通常都只有几个菜,这已经成了常例,这和他一向的节俭有关,同时在自己在家里摆那个排场,秦牧觉得其在没那个必要。

达哲负责在一边帮他布菜,大玉儿则赶紧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瓦刺蒙古和硕特部的情况,细细向他道来。

“瓦刺在元太祖时期有四个万户,蒙元被逐出中原后,这四个万户便成了瓦刺四部,分别是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另有辉特等小部;

瓦刺被迫西迁后,一直是由和硕特部首领担任漠西蒙古的盟长一职。十三年前,巴图尔珲台吉成了唯噶尔的首领;巴图尔珲是个很有才略的人,准噶尔部在他的统治下,在对周边的外族战争中接连获胜。使得准噶尔部迅速壮大过来,并任借实力,夺取了漠西蒙古的盟长一职。

这导致各部不满,四个万户部中土尔扈特部西迁,和硕特部内迁到清海一带。和硕特部现在的大汗叫固始汗,崇祯九年,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进马匹、方物,称臣。

同年,因与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争取盟长一职关系进一步恶化,为避免内部冲突及另寻新牧地、应西藏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第巴索南饶丹之请。固始汗进军青海,击败却图汗,占据清海一带。

崇祯十一年,固始汗至拉萨会见五世和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也就是国师、持教法王的意思。

崇祯十三年,固始汗发兵攻灭康区白利土司顿丹多吉。同年前往漠西参加巴图尔珲台吉主持的蒙古首领大会,参加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

翌年,固始汗兴兵入后藏。并于崇祯十五年灭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命长子达延鄂齐尔驻守拉萨。

在这期间,固始汗大力扶持黄教,以前后藏之税收奉献五世作为寺院费用。除日常政务由其控制的第巴索南饶丹料理外。西藏官员均由固始汗委任,并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伦达本等官职,进一部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机构。直接控制西藏军队,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权,大大改善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局面。

为了取得西藏民众的支持。固始汗一直以黄教护法王自居。并任命其子达延鄂齐尔为汗王,镇守清海一带。”

这些年,整个中原山河破碎,所有汉人都忙于内战或对抗满清的入侵,根本无暇顾及西域、青藏这些地方发生了些什么。秦牧先前还以为青藏还处在明朝册封的那些部族首领、班禅、这些宗教领袖的控制之下呢。

“照你这么说,现在整青藏,实际上是处在和硕特部固始汗的统治之下喽?”秦牧停下筷子,诧异地问道。

大玉儿连忙答道:“可以这么说,现在五世在西藏虽然仍拥有很大的号召力,但实际上是被固始汗高高架起来,各地主官员的任命,日常的政务,确实已经是由固始汗在控制。”

秦牧有些瞠目结舌,对于西藏,看来从他这个国君到手下的大臣,了解的确实太少了,之前还让礼部派使者去青藏,招以前明廷册封的那些首领来接受大秦的册封,却不知西藏已经变了天,这不免有些惹人笑话。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现在已经成了秦牧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的地方。

午膳过后,司马安与李源、杨慎三人被召到养心殿中。

雕红漆戏婴博古架上,一个青铜鼎式花盆里,一丛兰花散发着淡淡的青香。

红漆描金海棠花的托盘内,菊瓣翡翠茶盅里沏好了几杯雨前龙井茶。紫檀座掐丝珐琅兽耳炉中,一缕龙涎香在袅袅的飘散。

这一切,本是知己闲聊,闲暇读书的好所在。但司马安、李源、杨慎三人此刻的神情却有些凝重。

“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西藏,对我大秦来说,将是一个可怕的敌人。诸位想必对唐朝时期的吐蕃都还记忆犹新,从以前的事实可以看到,一个统一的西藏不但会影响到西域、河西走廊的归属,对陇右乃至四川、云南都会造成重大的威胁。不管如何,本王绝不允许一个统一的西藏游离于大秦的掌控之外。”

秦牧说完,李源脸有忧色地答道:“秦王,然而青藏之气候,较蒙古高原更为恶劣,而现在中原初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再者漠南各部战火绵延,也需要迅速控制住局面。此时实在是无法顾及西藏啊!”

战争的耗费是巨大的,即便大秦北伐之战势如破竹,数月之间便消灭了满清,但前后出动了三十万大军,所耗费的钱粮,数以百万计,这已经让户部大吐苦水了。

现在再要出兵西藏,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司马安说道:“固始汗入主西藏,对大秦来说,有利有弊端。有利的一面是他削弱了教派的统治,有利于今后大秦对西藏的控制。

当然不利的一面要大得多,其际上,西藏黄教、红教、白教等各教派之间有难以调和的教派利益。教派的统治使西藏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也就难以对中原造成重大的威胁。

一但固始汗统治西藏时间长了,让他把西藏民众整合在世俗的一统之下后,会否形成唐朝时期的吐蕃那样强盛,那就难说了。”

这些正是秦牧最担心的,他耐着性子说道:“诸位大臣可有对策?”

杨慎比较年轻,进取心也比较强,他说道:“无论如何,必须先把西宁掌控在手。西宁城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若不把此城控制在手,河西走廊和乃至陇右,都在和硕特部的威胁之下,北伐之战中,后军大都督李定国未经苦战,六万大军皆在。。。。。。”

秦牧摆摆手道:“李定国要控制关中、河套、还要西取河西走廊,六万大军早已捉襟见肘。”

李源犹疑地问道:“秦王是想往河西增派兵力?”

“增派兵力不成问题,问题在于后勤补给如何解决。现在关中刚刚拿下,百业凋弊,民生困苦,尚且需要朝廷赈济,肯定没法从关中得到补给,若是从江南、湖广运粮,迢迢万里,光是路上损耗,就有数十倍之多。眼下大秦经不起这样的耗费。”

对于这些问题,秦牧君臣四人商议来商议去,可谓是一筹莫展,现在李定国派往西宁的兵力只有两千五百人,兵力再多一点,后勤就难以从当地解决。

如果加派兵力,就算不考虑水土不服这些因素,光是后勤补给一条,就足够已成为目前无法解决的难题了。

秦牧让宫女把茶端上来,几人捧茶细饮,心思急转,李源试探地说道:“秦王,还是一步一步来吧,若是没办法,就先放弃西宁,遣使册封固始汗,与之先保持友好,等再过几年,大秦国力增强,漠南蒙古的问题解决之后,再想办法拿下西宁不迟。”

秦牧知道,如果此事拿到朝堂上去讨论,李源的这种暂时妥协的办法一定会占据上风。

但不增派兵力,就没有办法了吗?

第643章心机(求月票)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又南飞。。。。。。。。。

大帐外传来一串雁鸣,打乱了雅图的思绪,放眼望去,帐外的草原上一派秋光渐浓,半山上莽莽苍苍的林海变成得斑斓起来;

松柏依旧苍翠,枫树的叶子却开始染上了经霜的素红,更多的杂树呈黄色,斑驳陆离,衬着那湛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给人一种辽阔寂寥,却又奔放热烈的感觉。

远远的山坡上,隐隐传来一阵深沉跌宕,让人荡气回肠的牧歌,一如这草原上灿烂的秋天,热烈之中带着丝丝的感伤。

雅图的心情也有些感伤,手上拿着大玉儿的信,眼中含着浅浅的泪光。如今,除了嫁到蒙古的一些公主,大清贵族可谓是被一网打尽。

大玉儿在信中,只约略提了一句自己的处境还好。但雅图却是不大相信的,以母亲的美貌,落到秦人手中,处境能好到哪里去?

毕竟是亲生母女,血脉相连,想到母亲可能面对的悲惨遭遇,两滴眼泪终于还是从她腮边滑落了下来。

信使先是出辽东,然后经科尔沁来到扎鲁特右翼旗,一路上没出什么意外。信中大玉儿劝她不要与大秦作对,尽快派人与秦军将领联系,暗中配合大秦控制漠南各部。

鉴于母已沦为身不由己的俘虏,这番话让雅图很怀疑根本不是出于自己母亲的本意。

帐门突然一暗,只见穆塔布快步进来,焦急地问道:“雅图,我听说圣母皇太后派来了信使,在哪?在哪?快让我见见信使。”

“走了。”雅图轻轻抹去腮边的泪水。

“走了?你怎么能让信使这么走了,我母后呢?信使提到我母后了吗?”穆塔布相貌上更多的接了皇太极,没有她亲妹妹达哲那样美丽,性格也刚硬得多。一听雅图的话,她立即就露出不满的神色来,“把信给我看看。”

“没什么好看的,你的额娘和我的额娘一样,都成了秦人的俘虏,这信肯定也是出于秦人的受意,能说些什么。”

穆塔布不管这些,立即上去抢,雅图倒也没有刻意藏着,然而穆塔布拿过信一看。见信中只字未提自己的母亲,不禁有气。

雅图叹道:“三姐,都到了这种地步了,咱们姐妹俩就别争了好吗?奇他特。。。。。。唉,你当我想和你争吗?只是不如此,咱们连活路都没有;

孟古青被送入关去了,你知道吗?如果不是我让奇他特起兵,满珠习礼迟早也会归附秦国,到时你我姐妹俩只怕也会象孟古青那样。被人当成货物送去讨好秦国,你明白了吗?”

雅图本身就比穆塔布长得美丽,加上新鲜感未过,奇他特这些天对她十分迷恋。穆塔布不免受些冷落。她心里当然不舒服,这些天没少与雅图吵。

“哼,这都是你的一面之词,你怎么知道满珠习礼一定会投降秦国?”

雅图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你只要还有点脑子。就不应该这么问,你难道没听说,现在秦军大都督蒙轲一招。翁牛特左翼旗,喀尔喀左翼旗、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巴林右翼旗主纷纷前往科尔沁,如果满珠习礼还在,他不投降秦国,就会被秦军与其他各部族一起吞并,他有别的选择吗?他会为了你,而得罪秦国吗?”

穆塔尔说不过雅图,神色怏怏。

“公主,公主,成了。。。。。。。。”奇他特一脸兴奋地进帐,突然发现妻子穆塔布也在,不觉收声。

雅图一急,正想抢过穆塔布手上的信件,奇他特已先一步夺去,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谁的信?咦。。。。。。。”

看完信,奇他特脸上的喜气顿时没了,拿着信责问道:“公主,你真的打算这么做吗?”

雅图连忙解释道:“附额。。。。。。。”

“别叫我驸额!”

“我母后被秦国俘虏了,怎么可能写信给我呢,这只不过是秦人的奸计,想让咱们乖乖听他们的,配合他们控制蒙古各部,这绝对不是我母后的意思;

本公主自然也不会这么做,大汗你放心吧,我一心只想扶助你早日成为整个蒙古的大汗,你若是信不过我,那咱们就各走各的吧。”

奇他特细细一想,觉得雅图说的也有道理,神色放松下来,并立即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说道:“公主别生气,我这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只是一时冲动,绝对没有怀疑公主的意思。”

若不是妻子穆塔布在场,他一定冲上去抱着雅图,软语央求她的原谅了。

这些天由于图雅的谋划,让他度过一次巨大的危机。

而且现在还由危机变成了胜机,对雅图他是爱到了骨子里。

图雅这时记起他入帐时说道话,连忙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成了?”

奇他特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劲,欣然说道:“公主真是神机妙算,察巴尔虽然再三犹豫,但现在还是被扎和说服了,他已经答应与咱们结盟,哈哈哈,公主这一招绝了,等阿鲁科尔沁来进攻咱们时,察巴尔突然临阵倒戈,那可有哲迪好看的了,等咱们一举吞下阿鲁科尔沁后,实力将会增加一倍,到时。。。。。。。。。”

“附额,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这样的事怎么能大肆声张,一但提前泄漏出去,那就没用了。”

啪啪!奇他特毫不迟疑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然后小心地陪笑道:“是是是,多亏公主提醒。”

说实话,和奇他特接触越久,雅图越失望,这哪象一个成大事的人,若不是自己时刻提醒,他早一败涂地了。除了作为男人,比当初的腾巴勒略强外,心智和腾巴特没有多大差别。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在利于自己控制。

“大汗,你要小心,现在察巴尔虽然口头上答应与咱们结盟,但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小心防着他变卦。”

奇他特一惊,谨慎地问道:“公主,你是说察巴尔可能只是口头上答应咱们,引咱们上当?”

“大汗,这世上的事,什么可能都有,咱们谁也不能轻易相信,要不然,迟早会掉进别人的陷阱里去。”

雅图耐心地引导着,总的来说,蒙古人虽然也不缺少尔虞我诈,但多数性格都比较直爽,心机比较少。从以前的事迹来看,察巴尔倒不象个心机深沉,奸滑狡诈的人,但防着点总不会有错。

奇他特听了雅图的话,顿时没了主意,他犹豫地问道:“公主,万一察巴尔真的只是嘴上答应与咱们结盟,心里却是在算计咱们,咱们怎么办?”

穆塔布在旁边听着,雅图和奇他特说话,她一句也插不上,仿佛一切跟她毫无关系一样。眼前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的丈夫,但不管怎么看,他们都更象是夫妻,自己则象个可有可无的使唤丫头。

穆塔布心里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她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哼,以显示自己的存在。

奇他特转头看了她一眼,不满地问道:“你哼什么?你有什么主意的吗?”

“我没有,有你也不会听我的,哼!”

“三姐,你别这样。。。。。。。。。”

“报!”帐外突然传来手下士兵的大喊声,“大汗,阿鲁科尔沁拔营了,大军正朝咱们来,大汗!”

“快只角号,让大家赶紧集结待命。”奇他特急了,大声吩咐完,回头急声问雅图道,“公主,你快说呀,万一察巴尔真是骗咱们,到时不但没有临阵倒戈,还反咬咱们一口,咱们怎么办?”

ps:老实求订阅,求月票!嗯,双倍月票快过了,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



第644章盛大的秋猎

秋风萧瑟,天气渐冷。

这一年的漠南草原,入秋后雨量偏少,而且寒流也较往年来得早。

前些天突然一夜寒风至,对于秦军来说,只是螯拜几千士兵出现了大量伤风。但对于草原上牧民来说,这却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警示。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高度仰赖自然,顺应季节的循环而辗转於夏季和冬天的牧地之间。

这种草原游牧经济的特色之一是,对自然变化——尤其雨量的多寡极为敏感。草地对牲畜的包容力随气候而增减的幅度之大,超出农耕社会人民想像力之外。

在一定面积的牧地上,如遇气候良好水丰草美,几年之内畜群便可增殖一倍以上。如雨量减少,牲畜必因乏草而大量死亡。

此外,对于瘟疫、风雪等意外,也缺乏适当的应急办法,牲畜死亡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至八十。

史记说,天灾使匈奴“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伍”,绝非夸大。牲畜是游牧社会的主要财富,牲畜的丧失便是财富的丧失,因而游牧民极难於聚积财富,抵抗天灾的能力就极其脆弱。

游牧民可能受气候影响,在短期间丧失原有的生活资源,所以必须另辟蹊径,谋取生活。

今年入秋后,雨量偏少,而且寒流也较往年来得早,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入冬后会有“白灾”。

本来,刚刚挣脱了满清强力束缚的漠南草原,已经是烽烟四起,这异常的气候,让草原上的部族更是乱上加乱。

以前,每当这样的年份,游族民族就会南下“打草谷”,掠夺关内的农耕百姓的财物。以让自己能顺利度过灾年。

但今年,没有一个部族敢南下,也没有那个能力南下。于是,各个部族之间相互掠夺兼并的事情愈演愈烈。

阿鲁科尔沁加上扎鲁特和奇他特之间这场战争,只是整个漠南49个部族之间的众多战争之一;

但谁知道,这场战争会不会影响到整个漠南蒙古今后的势力格局,以及整体走向呢?

秋高马肥,正是狩猎的好时机,阿鲁科尔沁大汗哲迪认为奇他特是自己的猎物,而奇他特则认为哲迪才是自己的猎物。

扎鲁特左翼旗首领察巴尔本来夹在两大势力之间。不管谁成了获胜的猎人,似乎对他都没有好处,但现在,察巴尔却成了双方谁能成为猎人的关键。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牧草低伏如浪。哲迪的五千人马,铺开数里,如同一道黑云飞驰而过,沉闷的马蹄声惊得四周野兽奔走。就连草原上的狼群,也纷纷远遁。

高远明净的天空上,一只猎鹰迎风盘旋,不时发出一声清啸。突然,盘旋着的猎鹰翻动双翅,向北边飞掠而去。

哲迪见状立即率军,跟着猎鹰向北驰去。十里过后。果然看到一支近两千人的骑兵,正是察巴尔所部。

一见面,哲迪就哈哈大笑道:“察巴尔头人果然守信。哈哈哈。。。。。。”

察巴尔却急道:“哲迪大汗,奇他特已带着他手下的人马,朝这边杀来了。”

察巴尔说到这,便见远处数骑飞驰而来,而苍穹之上,哲迪的那猎鹰也清啸呖呖,展翅向南飞去。

“报!大汗,奇他特倾巢而出,已经到了八漠坳,离这里不到二十里。”

“察巴尔首人,咱们废话少说,先齐心合力击败奇他特再说,击败了奇他特,所得的牛羊咱们三七分,你三,我七。。。。。。”

在哲迪看来,这是察巴尔请自己来的,战利品三七开,已经算是他的恩赐了。

两支人马合计将近七千人,飞驰在草原上。而奇他特只有五千人马,其中还有部分是刚吞并扎鲁特右翼旗的人马,总之,如果哲迪与察巴尔能团结一致,取胜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敌我双方在一个叫莲花甸的地方遇上,一时间万马声嘶,角号呜呜响个不停。哲迪信心满满,可万没料到,进攻的角号刚吹响。盟友察巴尔却不是向敌人冲去,而是突然向自己杀来。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察巴尔花了那么大的代价请哲迪来对付奇他特,哲迪哪里想到他竟然会临阵倒戈呢。

战马狂奔,杀声震天,扎鲁特部突然冲入阿鲁科尔沁左翼,哲迪的手下瞬间就被打懵了。

对面的奇他特见此情景,大喜过望,五千大军立即如涛天巨浪席卷而来,刚一接近,黑压压的箭矢便铺天盖地而起,将阵势大乱的阿鲁科尔沁部众射得惨叫连连,纷纷到地。

哲迪的美梦终于醒了,他左臂中了一箭,痛切心肺。“快走!该死的察巴尔,快走!”被疼痛冲昏了头脑的哲迪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命令;

如果他坚定意志,拼死一博,就算最终落败,察巴尔一奇他特也肯定不好受。

甚至有可能出现三败具伤的局面。毕竟他有五千人马,右翼虽惊,便未受攻击,还有一博之力。

哲忱撤退的命令一下,手下人马的战斗意志瞬间瓦解,在奇他特和察巴尔猛烈的攻击下,撤退很快就演变成了全面崩溃。

“杀!”奇他特兴奋得满脸涨红,阿鲁科尔沁是一个大部族,一但吞并阿鲁科尔沁,他的实力将增加一增,在漠南将没有任何一个部族能匹敌。

一望无边的草原上,哲迪亡命奔逃,奇他特与察巴尔拼命地追,万马奔腾,杀声遍地,哲迪一路逃回到阿鲁科尔沁,奇他特与察巴尔也一路追到了这里;

最终哲迪被擒杀,阿鲁科尔沁一日之间,被狼狈为奸的奇他特和察马尔吞并。

这次奇他特按照雅图授意,丝毫不含糊,把阿鲁科尔沁的一半牛羊分给了察巴尔,更没有回头吞并察把尔的意思。

这样一样,他虽然没有吞并察巴尔,却取得了察巴尔的信任,死心塌地的依附了过来,成了奇他特坚定的盟友。

此举所起到的好处,不光是如此,同时也让其他小部族相信了奇他特的信誉,西边的浩齐特部也主动投了过来,依附于奇他特。让他的实力进一步剧增。

消息很快传回到科尔沁,此时科尔沁周边的翁牛特左翼旗头领达克尔,喀尔喀左翼旗首领哈林、土默特左翼旗首领温布楚琥尔,右翼旗头领善巴人、巴林部左翼旗首领鲁丹、右翼旗首领塞布腾正应蒙轲所请,齐聚科尔沁会盟。

各人刚刚上表,请为大作属番。接到奇他特吞并阿鲁科尔沁,并与扎鲁特左翼旗、浩齐特部结成攻守同盟的消息后,巴林部左翼旗首领鲁丹、右翼旗首领塞布腾先坐不住了,因为巴林部左右两翼旗与阿鲁科尔沁只隔着一座贵口山。万一奇他特乘胜挥军南下,巴林部两翼旗将首当其冲。

鲁丹和塞布腾匆匆求见蒙轲,着急地说道:“大都督,奇他特不断吞并其他部族,实力大增,咱们要是再不出兵歼灭他,肯定会有更多的部族投靠他,到时他可就成了心腹大患啊。”

这正中蒙轲下怀,他当然不愿意奇他特坐大,于是立即应两人所请,把各族头人招到大帐来,商议出兵讨伐奇他特。

也不用蒙轲花什么心思动员,今年气候异常,各部首领正担心难以越冬,按照刚刚会盟时的约定,每次出兵时由大秦指挥,但有斩获则按功劳大小分配战利品;

现在同盟结下了,大家不出去“打猎”怎么过冬?

于是乎,在利益的驱动下,七个部首领纷纷支持出兵,由螯拜挂帅,科尔沁出一千五百人,加上牛万川五百装备了来复枪的士兵,合计组成了两千秦军的阵容,其他七个部族,每个部族出动一千五百人。

一场盛大的“秋猎”就这样开始了。

第645章我想成立个外交部

草原上,蒙轲以科尔沁为中心,短短时日内成功纠集了东土默特等七个部族,展开了一场盛的“秋猎”。这下子,北京的秦牧终于放心了,有了七个小弟做打手,至少短期内,辽东的防务不会出大问题了。

就中原王朝而言,整个北方和西疆,向来都被游牧民族环伺着。而自古以来,西疆和北疆也都是中原王朝耗费精力最多的地方。

西北不稳定,整个中原王朝就难以安生。而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天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游牧民族想来就想,抢完就走,让你防不胜防,追又追不上。大举出兵攻打,耗费巨大不说,还不一定能找到对方决战。

西北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有必要做一个宏观的规划,有长远细致的布局。

前些天秦牧与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过对外的政策,但那次讨论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对外政策构架,更没有可实施的细节。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外交方面常常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象明代,要嘛你承认是大明的属国,确定主从朝贡关系,要嘛就和你断绝关系,禁止你前来贸易。

这是一种强势甚至可以说有些粗暴的外交政策,此时的外交往往不是为了解决与周边各国的矛盾,协调各方关切,为本国赢取更大的利益。只是为大明皇帝赢取一个“万国来朝”的虚荣而已。

各朝虽然也设有鸿胪寺、理蕃院这些机构,但从机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种外交机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存在。

这种粗暴的外交方式,不但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战争。比如长久困扰明朝的倭寇问题,谁敢说没有明朝禁止与日本贸易的原因在内呢。

可以说。除了春秋战国时期,曾涌现出苏秦、张仪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外交家外。在历朝历代,外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国的政策很少有全面的规划。

作为后来人,秦牧深知这是不对的,而且是非常的不对。

老美够强大了吧,但其主持外交的国务院。却是国家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从中不难看出,外交其实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避免兵戈相见的意愿下,以外交手段为先导解决事务。发展贸易等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重要活动。

外交搞好了,有时比你出动十万大军还要管用。

秦牧这些天,正在考虑在现有的六部之外。增设一个外交部。与六部并立,而不再以明朝的鸿胪寺,满清的理藩院这样的机构主管外交。

同时设立一个外交学院,专门培养一些合纵连横的人才。

对于大秦来说,目前的外交重点,自然是解决北疆和西疆的问题。这些游牧民族依然是威胁大秦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先详细弄清楚问题的内因何在;

游牧民族为什么总是南侵,难道是只因为生性残暴野蛮?或者是相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所迫?不弄清楚这些内因。就没法找出治本之策。

蒙轲纠集了七个部族举行盛大“秋猎”,此举只是解决了短期辽东稳定的问题。这七个部族在跟随大秦征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获得很多好处,会因此逐渐强大起来,一但他们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本身就会成为大秦最大的威胁,所以,蒙轲此举并不是解决北疆的治本之策。

这天,秦牧再次把司马安、李源、杨慎招到养心殿,一起商议。

杨慎侃侃而谈道:“臣总结了一下,在臣看来,游牧民族南下掠夺,无外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