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昊远)-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仙霞岭上。此时已经是谣言四起。
有的说郑芝龙全军覆没,本人也战死了。
有的说秦军海军击败郑家水师后,已经南下攻打福州。
有的说郑芝龙战败后,投降了秦国。
总之,各种传言都有,但就是没有一样好的,说的都是郑芝龙战败。
要知道,郑家最强的就是水师,现在连水师都战败了。郑家还有什么凭恃?
郑军中开始不断有逃兵出现,驻守仙霞关的主将郑非为此大发雷霆,连斩了数名抓回的逃兵,但此举不但没能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反而让士兵更加惶恐不安。
“大哥,你说国公他真的败了吗?”郑宏小声地问道,他是郑非的亲弟弟,也是郑芝龙的堂侄。
郑非往帅椅上一坐。浑身象脱力了一般,他横了自家弟弟一眼哼道:“这消息一定是秦军奸细散布的谣言,你想想。东海上的事,普通人怎么可能这么快传到仙霞关来。”
“可是大哥,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就算这消息是秦军奸细散布的,如果不是真的,那很快就会被戳穿,秦军不会傻到散布这样的消息吧?”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不是让咱们军心大乱了吗,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
郑宏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但仙霞关处于闽西北,一时又没法向福州求证,恐怕就是福州未必知道这是真是假。
“大哥,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国公真的战败了,咱们该怎么办?”郑宏小心翼翼地问道。
郑非没好气地答道:“若是国公真的战败了,还由得咱们怎么样吗?到时秦军大可走海路,直扑福州、泉州,就算咱们死守这仙霞关,还有意义吗?”
“这。。。。。。。。。”
“你别瞎想了,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军心再说。”
从郑非的口气中,郑宏明显感觉到他底气不足,很显然,自己哥哥心中恐怕也是疑虑重重吧。
就在这时,一个哨兵跌跌撞撞地奔进来,慌张地说道:“将军,将军,不好了,秦军来了。”
“秦军来了?来了多少人马?”郑非霍然起身,着急问道。
“回将军,秦军见头不见尾,怕不得有几万人马,据说主帅是刘芳亮。”
郑非、郑宏兄弟带着亲兵匆匆来到关墙上,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蜿蜒的山道上,飘扬着秦军的黑色旗帜,人马如蚁,确是见首不见尾。
“备战,备战!”郑非不及多想,大声喝斥起来。
仙霞关全部是用条石建成,设有双重大门,门为拱卷顶。关墙厚一丈米余,高近两丈,依峡而建,基石整齐牢固,中间是半圆顶的关门,上面似长城一样,很是雄伟,站在关上,下面的古道一目了然。
郑非相信,凭借如此险关,定能教秦军有来无回。
但郑军士兵却没他这样的信心,这世上的险关多了,有哪险关没有被攻破过?
险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士兵的心防。
如今郑军之中谣言肆起,人心惶惶,仗还没打,心防已经破了。
在郑非的喝斥下,士兵们勉强站到城垛下,但多数眼神紧张,神色不安。
秦军先头人马离关城还有一里多远,就停了下来,紧接着,但见几个人打起一面“郑”字大旗,向关城走来。
此举让关城上的郑军疑惑万分,这秦军怎么打起了郑军的旗帜?嗡嗡的议论声响个不停。
“二黑,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哪儿知道。”
“这几个人,怕是来谈判的。”
“这还用你说,不然怎么只来几个人?”
“怕是来劝降的吧。。。。。。。。。”
郑非听了士兵的议论,大怒道:“谁再敢胡言乱语,看本将不斩下他的狗头。”
郑宏问道:“大哥,要开炮吗?”
郑非还没来得及作答,山道上就传来了大喊,在这山谷之中,声音被四面的山峰挡回,显得特别洪亮,远远传到关城上,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关上的兄弟,我是洪旭,隆武帝钦封的忠振伯。我奉平国公之命前来,关上的兄弟请容我上前。”
洪旭是郑芝龙最器重的手下部将之一,隆武元年由朱聿键晋封为忠振伯。郑军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他突然出现在关下,还是随秦军而来,这个事实瞬间让关上的郑军一片哗然。
郑非、郑宏兄弟俩也惊得目瞪口呆。洪旭撑着旗子,迅速来到关下,向郑非喊道:“郑将军,平国公让我前来,让仙霞关的兄弟不必再作无谓的抵抗了,秦王是圣仁君主,大秦一统天下势不可当,平国公感秦王仁义,已经归附大秦。”
郑非惊声问道:“你说什么?国公他已经归顺秦国了?”
“不错,秦王不计前嫌,授平国公以官爵,平国公已是大秦之臣,郑将军,还有关上的兄弟万不可再与王师为敌,赶紧放弃抵抗,打开关门迎接王师,秦王有旨,只要大家归顺,秦王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郑非喃喃地说道:“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国公怎么会突然归顺秦国。。。。。。。”
洪旭拿一出封信说道:“郑将军,这是平国公给你的信,其中的前因后果信上说得明明白白,郑将军看完信就会一清二楚。”
关上的郑军此时几乎炸了窝了,嗡嗡的议论声象成千上万的蜜蜂在飞舞。郑非脸色变幻,他让人将郑芝龙的书信用绳索吊上来。
所有士兵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打开信来看,许多人已经紧张得心头呯呯直跳,郑非看完信会同意归顺吗?会吗?还要与秦军拼命吗?
ps:已经是十三号了,兄弟们,求月票!
。
第532章葡萄牙使者
仙霞关上,所有士兵目不转睛地看着郑非,许多人已经紧张得心头呯呯直跳,郑非看完信后会同意归顺秦国吗?
大家还要与秦军拼命吗?
仙霞关上的郑军愿意继续与秦军开战的,找不出几个来,虽然仙霞关易守难攻,但他们的心防早被攻破了。
连郑芝龙都归顺秦国了,谁还愿继续与秦军作战?
看完郑芝龙的信,郑非抬起头来,看到周围的士兵那忐忑不安的眼睛,他黯然叹息一声。郑家水师战败了,郑芝龙归顺大秦了,秦军大可以走海路进入福建,再在仙霞关拼死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到不如干脆点。他对弟弟郑宏说道:“让大家放下武器,打开关城大门吧。”
此言一出,仙霞关上的郑军士兵竟然抑制不住欢呼起来,人人如释重负,同袍之间相拥欢庆,那场面,象是过节一般。
出现这样的场景,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秦军同样是喜气洋洋,包括刘芳亮在内,无不暗松了一口气,仙霞关太达险要,如果郑非坚持抵抗,就算郑军士气不高,要攻下仙霞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秦军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能够和平解决,自然是再好不过。
刘芳亮大军顺利通过仙霞关后,以洪旭、郑非为先锋,迅速向八闽腹地推进,从浦城到建城、建安、瓯宁、延平,所过之处,皆没有再遇到抵抗。
温州南面的分水关,由郑彩去劝降,分水关滨海,提前得到郑家水师战败的消息,再经郑彩一劝,守关的郑军同样放弃了抵抗。
顾君恩为巡抚。加上主将袁宗第率领的一万大军,也迅速向福州挺进。
两关皆下的消息传回到宁波,秦牧大喜过望。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如果战火绵延,福建百姓因战争误了农时,那今年不知要多出多少灾民。能和平接收福建,这对大秦朝廷,对于福建百姓来说,都是大幸。
另一方面,京城的内阁、六部大臣借鉴了宋代市舶司的经验。再参考了秦牧罗列的条款,很快制定出了大秦市舶司的管理细侧。
秦二年三月初一,宁波市舶司正式成立。
与宋代不同,市舶司不再归地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于户部。
第一任宁波市舶司大使由秦牧钦点曹卫君出任。
市舶司挂牌成立的当天,一艘葡萄牙人的商船驶进了三江口,除了带来了海外商品,船上还走下一个通使和一个葡萄牙军官,名字分别叫马士度和费狄尔。
二人走入市舶司衙门。声称是受澳门总督瓦希基所派遣,前来觐见大秦国君。
曹卫君将此事并报上来,秦牧没有立即接见,而是先找人把葡萄牙的情况了解了一番。第二天才在秋露园正厅接见二人。
马士度一身黑色的礼服,四十岁上下,费狄尔则是一身笔挺的军官服,脚穿长靴。腰间本有配剑,进门时被李式卸下了。
“马士度、费狄尔拜见伟大的大秦国王陛下。”
二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还刻意在称呼前面加了一个“伟大”以表示敬重。二人口音虽然怪异,但总算能让人听得懂。
秦牧抬了抬那黑色的大袖,平淡地说道:“免礼。你们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秦牧的年轻让马士度和费狄尔感到惊讶,他那一身黑色绣金龙的王袍,庄重而大气,深沉而威严,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压迫感。
马士度再次躬身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受澳门总督瓦希基先生派遣,主要是来祝贺国王陛下的海军战胜了郑一官。其次,是希望与大秦通商。尊敬的国王陛下,这是我们总督托我送给国王陛下您的礼物,以表示瓦希基总督的一点心意。”
马士度上人把礼物抬进来,除了一些宝石珍玩之类的东西外,还在一个足有一人高的西洋座钟,制作十分精巧华丽。
秦牧看了一眼,眼神没有丝毫变化,仍以平淡的语气说道:“我大秦已经设立市舶司,只要是怀着友好的诚意,并遵守我大秦的法令,不管是谁,本王都会欢迎他来贸易。”
秦牧对送来的礼物不屑一顾,让马士度的贾狄尔很失望,俩人对视了一眼,轮到贾狄尔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允许我们来专营贵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这几样商品,国王陛下,我们会出最高的价格,让贵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西洋人说话还真是直接,这样的事,如果是换成中国人,不先来半天水磨功夫,是不会点正题的。
秦牧暗暗一笑,葡萄牙不过弹丸之国,这胃口还真不小啊。他不置可否地说道:“贾狄尔上尉,你知道中国每年出产多少丝绸、瓷器和茶叶吗?”
“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只是希望得到欧洲的经销权。”
“本王在赣南的时候,就曾派人去澳门,可惜你们那位所谓的总督把本王的使者拒于门外,可惜,可惜啊。”
这事秦牧倒不是乱说,当初他确实曾两度派人去澳门,希望能从葡萄牙人手上获得一些先进的火器技术,但都被拒绝了。
贾狄尔是知道此事的,见秦牧旧事重提,他连忙说道:“国王陛下,我们前任总督正是因为怠慢了您,才被撤职的,现在的瓦希基总督高度重视与大秦的关系,为了弥补前任总督的过失,让我们给国王陛下送来礼物,以表示歉意。”
秦牧突然岔开话题道:“本王听说你们葡萄牙曾被西班牙吞并,沦为西班牙的藩属六十年之久,前几年才独立出来;
现在贵国的国王若昂四世正在积极寻求英格兰、法兰西、瑞士等欧洲各国的支持,但似乎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欧洲各国少有支持贵国独立的。”
马士度和贾狄尔听了秦牧这番话,不禁为之愕然,秦牧怎么知道这些呢?
“尊敬的国王陛下,您的博识让我们十分震惊,我们葡萄牙确实是在七年前才驱逐了西班牙的统治者,独立出来;
不过,情况并不象国王陛下所说的那么糟糕。自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格兰人打败后,国家已经衰落;
这些年来与我国的军队作战,都是输得多,赢得少。我国就算没有欧洲各国的支持,西班牙人也不再是我们的对手。”
“哦,贾狄尔上尉还真乐观,不过要是始终得不知欧洲各国的承认,本王认为终究是对贵国很不利啊,在这种情况下,贵国还想谋求贸易垄断,贾狄尔上尉,你就不怕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攻打贵国吗?”
贾狄尔听了神色微变,他们急匆匆地赶来谋求与大秦的贸易特权,就是想通过控制这项贸易特权,迫使欧洲各国承认葡萄牙独立。
但正如秦牧所说,这件事是一把双刃剑,控制了远东的贸易特权,固然能让葡萄牙的地位迅速提升;
但是这也很容易让欧洲各国眼红,本来现在各国就没有承认葡萄牙独立,再控制远东的贸易特权很可能惹怒欧洲各国,成为众矢之的。到时葡萄牙的处境只会更加不妙。
贾狄尔和马士度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秦牧淡淡一笑道:“贾狄尔上尉,你回去转告你们的国王,本王愿与之全面合作,不光是贸易上的合作,还有军事和政治上的合作。”
贾狄尔既惊喜又疑惑地问道:“尊敬的国王陛下,两国距离遥远,您打算怎么合作?”
“本王可以派海军去攻打吕宋,把西班牙的军力不断的引到远东来,然后一举歼灭他们,为贵国减轻压力。这只是第一步,如果将来贵国需要,本王还可以派舰队去欧洲,与你们协同作战,打败英格兰、荷兰、法国,总之到时两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各霸一方,一同控制海上贸易通道。。。。”
ps:求月票,求推荐,同时欢迎各位聊聊欧洲各国,拉谁打谁?这是个战略问题。给我提供一些各国的资料也行。
急求月票,今天月票大大缩水,菊花紧,急求月票护菊,请兄弟们支持一下。
。
第533章海洋战略
1580年因皇室姻亲继承关系,葡萄牙曾被被迫接受西班牙统治长达60年,随着西班牙日趋衰落,贫困不断加剧,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统治也越来越不得人心,葡萄牙国内起义不断;
直到1640年11月,葡萄牙贵族们策划了一场阴谋,并得到了布拉干萨公爵若昂的正式支持。
12月1日清晨,贵族们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国务大臣,迫令西班牙驻军投降,废黜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立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新国王,称若昂四世。
至此,葡萄牙才再度摆脱西班牙统治。但独立后的葡萄牙,处境却不很不妙。
若昂四世意识到葡萄牙本身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为了寻求外国的支持,共同对抗西班牙,并收复海外的失地;
若昂四世展开与所谓的“光复外交”。向英国、法国、荷兰、瑞士、丹麦和罗马派出了外交使节,表示葡萄牙愿意加入以法国为首的波旁家族集团,与西班牙为首的哈布斯堡家族集团作战。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西班牙的敌人理所当然的应该接受葡萄牙作为同盟者;但是对于法国这些大国来说,把葡萄牙作为敌国比把它作为盟国更有利可图;
因为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那些葡萄牙人手里的商业港口,和战略要塞攻打下来。
于是若昂四世所谓“光复外交”得到的是一个可悲的结果:葡萄牙从哈布斯堡家族集团脱离了出来(从西班牙独立),但是却没有被另一个以法国为首的波旁家族集团所接纳。
小小的葡萄牙被排挤在欧洲两大统治家族集团之外,成为两方都想吞下肚子去的一块肉。
教会方面,耶稣会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则站在西班牙一边,也没有取得统一意见。
总之,形势对葡萄牙很不利。
这次贾狄尔和马士度前来,是想获得与大秦的贸易特权。再以此为筹码,让葡萄牙摆脱在欧洲的外交困境。
秦牧稍稍一试探,就基本模清了他们的心思,他让人把马士度和贾狄尔带下去安置后,把杨慎和金磊、史春秋叫来,四人在八角亭中,一边饮酒,一边谈论此事。
“秦王,臣以为,我大秦眼前要紧的。还是致力于把鞑虏驱逐出中原,至于西洋,来日再着手不迟。”吏部右侍郎史春秋说道。
史春秋的话不无道理,但在秦牧看来,与葡萄牙人合作,有利有害,这样可以通过葡萄牙从欧洲得到一些先进的科技和人才,将来大秦的水师走出去,还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向导。
从中国到欧洲。路途何其遥远,靠大秦海军一步步的打过去,那将极为困难。
如果有葡萄牙人帮助,沿途有他们的补给港口。有他们指引航道,那么大秦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欧洲去。
还有,世界第一大金矿:兰德金矿。静静地躺在非洲的南端,怎么能再让英国人捷足先登呢?
秦牧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北边的鞑虏固然是最紧要的,但与西洋人合作。并不妨碍大秦驱除鞑虏的大业。相反,还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这一点,金磊表示了赞同,他转而感叹道:“葡萄牙不过弹丸小国,竟然能控制那么大的海外领土,这真让人难以置信!”
秦牧也随口说道:“海外有数不尽的财富,只要走出去,就能轻易得到。我堂堂中华,再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打到咱们的家门口来,肆意的掠夺而无动于衷,这次与葡萄牙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
杨慎想了想说道:“秦王,大秦如今要着力于一统天下,对葡萄牙来说,我大秦未免有些远水救不了近火,在臣看来,双方的合作基础并不牢靠。”
“杨卿,这次与葡萄牙人的洽谈,就由你去谈吧,吕宋是西班牙重要的殖民地,只要我们派水师攻打吕宋,就是对葡萄牙最大的帮助,这不就有合作的基础了吗?”
“可是秦王别忘了,鞑虏还占着中原大地,此时派海军攻打吕宋,实乃节外生枝,臣请秦王三思。”史春秋直言不讳地说道。
史春秋做事一向按步就班,这是他的性格,秦牧知之甚深。相信朝中多数大臣也持他一样的看法,在没有统一天下之前,不愿再节外生枝。
但所谓的节外生枝这要看你怎么看,经东海一战,大秦与郑家损失都不小,但随着郑芝龙的归顺,集合起来的海军力量要比原来强大得多;
而攻打吕宋,其实并不会占去大秦多少战争资源,集合百十艘精锐战舰去就差不多了。海军这个兵种养着是很花钱的,这么花钱的兵种,你让他闲着是巨大的浪费。
秦牧说道:“史卿,看问题要看两面,有些战争,打了不但不会亏本,还会赚钱。西洋人往往只是派一支舰队出海,就能为本内带回源源不断的财富;
正因为大秦接下来要面临统一天下的一系列战争,才更有必要让海军走出去,要让他们为大秦带回源源不断的财富,为统一大业不断地输送血液。
只有这样,大秦才不会越打越穷,百姓才不会因为战争而变得更苦。另一方面,大秦的商品也要尽快地走去,国内才能迅速繁荣起来;
现在西洋人把持着南洋,大秦的商品要走出去,海军就要先开路,大秦的商品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西班牙在吕宋最多不过三两千兵力,要拿下并不是很难。”
秦牧的话,让史春秋有点目瞪口呆,秦牧让海军对外发动战争,竟是为了给国内输血。
这种思维方式,完全跳出了他的思想框架,让他很不适应。
自古以来,在儒家的思想中,战争是最劳民伤财的。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换句话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刀兵的。
秦牧不管他作何感想,对杨慎说道:“攻打吕宋,这就是我大秦对葡萄牙显示的诚意,杨卿,你要记住,在西洋人眼里,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与西洋人合作,万不可与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这一套在西洋人面前行不通,人家只会把你当傻瓜。所以,你接下来与他们谈判的时候,要以利益为先,能从葡萄牙人身上榨取越多好处越好。”
“臣,遵旨。”
当然,秦牧肯定不会自己去攻打吕宋,少不得要拉上葡萄牙人,让葡萄牙与西班牙的仇越结越深。
黄昏时分,各人散去。
李式凑上来说道:“秦王,你要的来复枪臣拿来了。”
“哦,快呈上来。”
郑家攻打台湾时,从荷兰人手上缴获了不少来复枪,李式让人拿来一支,秦牧仔细观看了一下,这种来复枪的枪管有膛线,射击时子弹在线膛内加速旋转,因此弹道更为稳定,射程也更远。
而最大的问题也正在膛线上,因为膛线让装弹远比滑膛枪困难得多,装一枚子弹,要用锤子大力击打,才能将子弹装进去。
但尽管如此,这也是不小的进步。
线膛枪代表着未来热兵器发展的趋势,秦牧对此很上心,他记得后来有一种米尼弹,很不错的解决前装线膛枪装弹难的问题。在后装线膛枪研制出来之前,这绝对是威力最大的枪支。
米尼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铅制弹头底部挖了小洞,发射时,燃起使弹头膨胀、紧贴枪膛,在膛线的压迫下,弹头又可以高速旋转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
秦牧把这个原理记得下,然后让李式连同那支来复枪一起送回军器监,让军器监研制。
第534章突然想起蒸汽机
秦牧发回命令,让军器监试制线膛枪和米尼弹,这两样技术难度都不是很大,以大秦军器监的能力,应该不难造出来。
其实这不是秦牧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后膛击针枪;
他见过后膛击针枪,可以清楚地画出图纸来;他早就让军器监研制雷汞和火冒了,如果能把这两样东西研制出来,后膛击针枪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现在,在雷汞和火冒没有研制出来之前,前装线膛枪和米尼弹算是不错的过度品。
李式见秦牧心情不错,凑上来神秘地说道:“秦王,臣让人查清楚了。。。。。。。。”
“嗯?什么查清楚了?”
“秦王,就是那日回城时,秦王看到的那个夷女,小的已经查清楚了,那夷女住在番坊,自前明嘉靖二十一年,佛郎机商人获准在宁波定居,上百年来,在宁波番坊定居的夷人真不少。秦王。。。。。。。”
“去去去,本王。。。。。。。。那个嘛,这事不必再提,本王的目标是什么知道吗?”
“不知道,秦王,您的目标是什么,小的这就去给您办。”
“哈哈,你办不了,本王的目标是,五年内,让英格兰、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法兰西各送一个公主过来和亲,嗯,法兰西要两个,必须两个,这目标你能办到吗?”
李式掐着手指数着,待秦牧最后问他时,他傻眼了,“秦王,这。。。。。。这么多公主。。。。。”
“很多吗?到时你去帮本王选吧,要是公主长得差,就让他们举国选美,选好了再封为公主送过来。”
“让臣去。。。。去西洋选秀?”李式舌头直打结。
“怎么?你不敢去?瞧你这点出息。是不是在本王身边呆久了,胆子变小了?”
“不不不,秦王放心,到时小的去,一定去。”
“哈哈哈。。。。。。。。”秦牧朗声大笑,如果能造出后膛击针枪来,别说去欧洲要几个公主,就是把白金汉宫和凡尔赛宫搬光都没问题啊。
秦牧大笑着回到后园,园中桃李次第开,芭蕉半遮拱门。斜松如虬龙盘假山;
李香君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外罩品月缎绣玉兰飞蝶衣,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纹蝴蝶,正坐在春帷下的石桌旁看书,旁边立着两个侍女。
听到秦牧的声音,她宛然一回首,若仙若灵,衬得满园春光顿时活了起来。
“秦王。什么事这么高兴,能跟奴说说吗?”
“春光如许,美人如玉,本王瞧着就开心。”
“哼!”李香君俏然轻嗔一下。秦牧不说,她也不好打破沙锅问到底。
秦牧揽住她的香肩笑道:“你在看什么书?咦,不会是金瓶梅吧?”
李香君又啐了他一口,将封面翻过来给他看。却见封面上印着“御制诗”三个字。秦牧拿过来翻看了一下,全书竟是收集了他传出的所有诗词。
“香君,这是谁印的?”
“奴奴整理了一下。让韩赞周拿去让刻印作坊一并印了出来,秦王,奴听韩赞周说,这书印出来后供不应求,如今已经卖到三两银子一本了呢。”
“什么?本王的诗集竟然只卖三两银子一本?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你让本王这面往哪儿搁呢?”
你还别说,这年头书是很贵的,那些珍本有钱也难求,三两银子一本书还真不是很珍贵,这可是御制诗。
“秦王,韩赞周让人印了一万本呢,都抢购完了。”
“一万本都抢购完了?那岂不是说咱们赚了几万两?”秦牧眼睛一亮,贼亮贼亮。想当年,在秦淮河畔的青楼费了半天劲,才弄到几百两,现在一下子赚了个几万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李香君噗哧一笑,俏靥如花,浑身软绵绵的倒在他怀里。“秦王,瞧你,跟个奸商似的。”
“奸商怎么了?本王没偷又没抢,更没给老百姓加饷,本王要养你们一大家子,我容易吗?”
“嗯嗯,秦王是千古明君。”
“不是本王自吹自擂,本王那些诗词,那可是首首精品,卖三两银子也太便宜了,不行,让韩赞周再印些,加价,至少加到五两银子一本。”
“嘻嘻。。。。。。。”见秦牧当真了,李香君笑得不行,快站不住了。
秦牧一把将她抱起,回到花厅,让下人把晚餐送上来,俩人就着柔和的晚风,一起用晚餐。
用餐过程中,李香君脸上的笑意一直没收过,就她所知,百姓原来捐献了近千万两,扣除修建皇宫的四百万两,其余的大都是归入了内库。
秦牧与杨芷平时生活还算节俭,王府养的侍女不到百人,还不及那些大户人家的下人多,因此开支也不大。内库其实不缺钱,可秦王一见钱,就眼神发亮的样子。。。。。。。。让她想起就忍不住想笑。
秦牧帮她挟了一挟菜,叹道:“香君,你不懂,爱钱其实不是什么坏事,爱钱才会想着怎么去赚钱,那些谦谦君子,自身修养虽好,但实际上于国于民往往没有多少益处,他们以为满口仁义道德,就能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了。其实这只是美好的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
“奴知道的,秦王爱财,但生活从不奢侈。自己省吃俭用,可从不吝啬把钱花在百姓身上。”
“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王一日三餐不缺,其实根本不需要留着那么多钱,本王设内库,攒点钱,不过是作为国家的应急资金。常言道有备无患,这钱多存点,总不会是坏事。”
“秦王,对不起,秦王一片苦心,奴不该取笑秦王的。”
“哈哈。。。。。。”
用过晚餐后,俩人坐在厅中饮茶,看到侍女烧水沏茶时被蒸气顶起的壶盖,秦牧突然想起蒸汽机来。
欧洲人发明蒸汽机也就是这二三十年的事。
欧洲人能造,以中国的工艺,知道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还造不出来吗?
前世读书时,秦牧就学过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其实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并不算复杂,进汽、排汽、汽缸、活塞、连轩,曲柄无非就是这几样关键的东西。
瓦特的改进,主要是把冷凝器与气缸分离开来,使得气缸温度可以持续维持在注入的蒸汽的温度,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这在后世,读过点书的人几乎都知道。
想到此事,秦牧欲罢不能,自己到书房里画起了蒸气机的图纸来,他一边画图,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