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皇帝打江山-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皇子摇头道:“本宫也好奇的很。”
  詹事笑道:“唐宁已经和大皇子水火不容,他绝对不会坐视大皇子登上储君之位,只能支持殿下。”
  “依唐宁在围猎中表现出来的性子,他还真不会善了。”
  二皇子意味深长的微微笑道:“可是,唐宁却高高兴兴的回府去了。”
  詹事开心的笑道:“这是不是意味着,唐宁确定大皇子不会被皇上立为皇储?”
  “就就说明皇上心里属意的人选是殿下,大皇子苦心谋划,不过是殿下作嫁衣罢了。”
  二皇子微微摇头道:“也许,父皇根本就不想立储。”
  詹事微微摇头笑道:“殿下,下官倒不这样觉得。如今百官纷纷上书建言立储,一方面是有大皇子的人在兴风作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觉得皇上确实应该立储。”
  “如今百官上书的气候已成,关键还要看阁臣和尚书重臣、勋贵重臣的动静,如果他们也纷纷建言皇上立储的话,皇上也只能顺应民意立储。”
  这位詹事越说越是兴奋,压抑不住的兴奋道:“而唐宁入宫在乾清宫中参与到了立储的奏章中去,肯定从皇帝嘴里探得了口风。”
  “能让他兴高采烈的离开皇宫,只可能是对他有利的消息,那就是皇上属意立殿下为储!”
  分析到最后,詹事朝二皇子深深的拜了下去,兴奋道:“殿下,可喜可贺!”
  二皇子反倒是没有那么兴奋,微微摇头笑道:“不要高兴的过早,这一切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谁也不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唐宁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他在乾清宫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消息。”
  虽然听到二皇子这样说,但是詹事的兴奋之情还是没有平息,跃跃欲试道:“不知道唐宁会不会联系殿下,他肯定知道一些内情。”
  二皇子微微摇头道:“在这样的关头,肯定也有不少人盯着他,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本宫。”
  “所以唐宁不会联系本宫,当然,本宫也不会派人联系他。”
  詹事这才稍稍冷静了下来,他知道二皇子说的对,现在正是最敏感的时候,皇子公然联系朝中大臣本就是忌讳。
  随着立储的风波愈演愈烈,原本不少观望的官员也被亲朋故旧劝说下加入了进来,上书皇帝请求立储。
  在这样的情形下,皇帝依然没有任何表态,仿佛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这些官员们也都没有气馁,因为立储这样的国本大事,只是他们这些普通官员摇旗呐喊是没有用的。
  必须有朝中的重臣参与才可以,即便是皇帝有心立储,也要考虑朝中重臣的意见。
  在朝中文武百官的期待之下,第一位朝中重臣上书了。礼部尚书上书皇帝请立皇储!
  有了第一位尚书大佬上书请立皇储,这给朝中百官都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第一位尚书重臣上书,第二位还会远吗?
  这次的立储风波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就连市井之中纷纷热议,甚至比朝中的官员还要关心。
  所以礼部尚书上书请求立储的消息飞快的在京里流传,唐宁因为心系这一场风波,所以一直都没有回大营。
  一直在待在府里的唐宁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即便是心里觉得皇帝暂时没有立储的打算,听到尚书重臣开始上书请求立储,唐宁的心里还是忍不住一紧。
  既然礼部尚书开始上书了,那别的重臣肯定也不甘落后。


第275章 立储
  风波愈演愈烈,整个京城上到文武官员下到黎民百姓全都盯着紫禁城。人们期待着皇帝会作何决定。
  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位殿下到底谁能登上皇位?这关系着未来朝廷的格局。
  从支持者来看,似乎大皇子全面占据了优势。即便是在街头巷尾之中的议论之中,也是大皇子占据了优势。
  这些平头百姓他们对两位殿下并不了解,他们的道理很朴素,大皇子是长子,在皇帝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倾向于长子继承皇位。
  虽然大周朝不像是南楚那样有立嫡立长的规矩,但是民间还是盛行嫡子长子继承家业。
  随着六部九卿接连上书,朝野请求立储的呼声更是达到了顶峰。就连内阁也坐不住了,几位尚书大臣齐聚内阁,与阁老商议起来。
  就在他们商议着要一起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下旨了。
  皇帝下旨召开小朝会,召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五军都督府几位都督入乾清宫觐见。
  原本立储的风波就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道旨意一下,真有烈火烹油之势。
  小太监四处传旨,所到之处都引起阵阵惊叹和兴奋。消息因而也随之四处流传。
  皇帝终于要立储了!
  每个官员都有些紧张的密切关注着,因为这也他们密切相关,毕竟都是跟着皇帝混饭吃的,谁做皇帝对他们自然影响很大。
  当然了,更紧张兴奋的还是那些依附大皇子的官员,他们引起了这场风波,若是大皇子成功登上储君之位,继而登基为帝,那他们也会收到巨大的回报。
  整个京里最紧张最兴奋的人莫过于大皇子了,毕竟他做梦都想坐上储君之位,而现在是他距离储君之位最近的时候。
  紧张是因为这里面还有变数,兴奋是因为他距离朝思暮想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而这一步似乎如此简单,如此理所当然。
  乾清宫里,气氛似乎并不紧张。
  皇帝笑道:“这几天朕的乾清宫都快被奏章淹没了,全是关于立储的奏章。”
  内阁大学士魏申笑道:“自从大殿下大婚,百官恍然发现两位皇子都已近成年,为江山社稷计,确实该立储君了。”
  皇帝笑道:“一转眼孩子都长大了!立储,其实朕也反复思量过,觉得暂时还不宜立储。”
  礼部尚书出列道:“皇上春秋鼎盛,但是国不可无储君,如今两位皇子已近成年,为安稳民心,臣等建言皇上立储。”
  见到重臣有纷纷出列谏言的迹象,皇帝摆手笑道:“朕也知道该立储君了,不过朕心里还在思量,这样吧,三年,三年之内,朕一定立储。”
  “这样总可以了吧?众卿也不要再催朕了!如何?”
  皇帝并没有说不立储,只是暂不立储,而且还给出了期限。况且,皇上如此态度,这些重臣听了还有何话说?
  皇帝这样笑着和他们相商,如是他们继续谏言下去,那成何体统?那不是找不痛快吗?
  况且,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皇帝确实该立储了,但是晚个两三年再立储也无不可,毕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
  所以这件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等散了朝会之后,他们出去解释安抚一下百官,想来百官得了皇帝的承诺也不会胡搅蛮缠。
  固然肯定有些不甘心的人,但是在大多数官员都偃旗息鼓之后,他们若是继续胡搅蛮缠,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这一场小朝会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苦苦谏言,而是君臣相和,众臣离开乾清宫的时候也一个个面带笑容,显得十分轻松愉快。
  不少官员都在翘首以待这些重臣的回归,各重臣回衙之后立即就被围了起来。
  “大人,皇上召开小朝会可是为立储一事?”
  礼部尚书微笑着点头道:“不错,皇上召集我等确实是为立储一事。百官纷纷谏言立储,皇上也十分重视。”
  众人随即安静了下来,终于有人忍不住期期艾艾道:“大人,那,皇上决意立谁为储君?”
  礼部尚书笑道:“皇上还在思量,迟疑不决,所以决定暂不立储。”
  众人呆了呆之后,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礼部尚书也觉察到了气氛的变化,扬声道:“听本官说完。”
  “虽然皇上决定暂不立储,但是也知道储君之位不宜一直空悬,所以皇上许诺,三年之内一定立储。”
  皇上许诺三年之内一定立储?众人听了之后怔了怔,刚刚紧张起来的气氛也瞬间一泄。
  皇上许诺立储,这说明对百官的上书谏言还是听进去了,只是一时犹豫未决,所以打算再想想。
  这样一想他们心里立即舒坦了不少。况且三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皇上春秋鼎盛,拖个两三年立储也并无不妥。
  怪不得皇上暂不立储这些重臣们没有继续谏言,原来皇上做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许诺。
  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众人纷纷道:“皇上圣明!”“是啊,是啊,皇上圣明!”
  即便那些支持大皇子的人心有不甘,暂时也不敢插话,毕竟其余的官员都开始称赞皇上圣明了,他们还能说什么?想表示皇上不圣明吗?
  谁也没有料到这样大的立储风波竟然最终就这样偃旗息鼓,虽然皇帝给出了承诺,也能让人理解。
  但是总给人一个感觉,雷声大雨点小。
  一开始的时候唐宁就觉察到了皇上并没有立储的意思,所以这个结果既在他的意料之内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让感到意外的是,皇帝竟然许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诺言。难道皇帝心里真的沉吟未决吗?
  还是皇帝心里属意的是二皇子,但是现在支持大皇子的官员居多,所以皇帝还要再等待机会?
  唐宁也琢磨不透皇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对于皇帝如此举重若轻的就化解了这次风波,他还是感到极为钦佩的。
  大皇子苦心挑起的这场风波愈演愈烈,如烈火烹油一般,结果皇帝三言两句就将风波平息了。


第276章 从无坦途
  大皇子苦心谋划,而且一定对此充满了期待,结果这场风波这么容易就偃旗息鼓了。
  不知道大皇子知道了失落之下会不会吐血,唐宁心里恶意揣测,心里暗爽不已。
  大皇子并没有吐血,但是心里却十分失落,失落的同时他心里还感到阵阵寒意。
  这么多官员上书支持他,他又有大婚的喜气,在这样有利的情形下,皇帝竟然都没有顺势立他为储。
  难道皇帝心里其实是不想立他为储吗?这才是让大皇子最感到心寒的地方。
  怎么会这样?怎么这样?
  哗啦一声,名贵的毛笔、砚台纷纷落在了地上,大皇子却对心爱的砚台看也不看,面上全是恍惚的神色。
  怎么会这样?他可是父皇的长子啊,父皇怎么可能不想立他为储君?
  一定是唐宁,一定是唐宁入宫诋毁他!要不然父皇一定已经立他为储君了!
  大皇子紧紧的攥着拳头,整个身子都颤抖起来,恐惧、愤怒、不甘……所有的情绪一起汹涌而来。
  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战战兢兢道:“殿下,彭大人和邱詹事求见。”
  大皇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让他们进来吧。”
  这两人是一直跟随着他的官员,因此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甚至连地上的笔砚都没有管。
  彭芳和邱瑾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但是两人却距离了好几步远。
  彭芳受到消息之后就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这事对大皇子的冲击很大,生怕大皇子受刺激之后会举止失措,做下错误的决定。
  而邱瑾收到消息之后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大皇子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时候正需要人安慰。
  自从围猎之后,邱瑾就在明显感受到大皇子对他的信任每况愈下,所以他必须要抓住机会挽回。
  两人全都急匆匆赶来,然后便碰到了一起,那一刻两人心里对对方都分外的腻歪。
  如今入了书房,见到地上散落的笔砚他们倒也没觉得惊讶。大皇子有气无力道:“你们来了?”
  邱瑾连忙道:“殿下息怒,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大皇子看向彭芳,这时候的他已经能明显的感受出来,邱瑾只会说些废话,平日里倒也能有点意思,但是关键时候还得看彭芳这样的能臣。
  彭芳沉声道:“殿下,虽然不是咱们期待的结果,但是,也不是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确实不是最坏的结果,二皇子并没有被立为储君。
  大皇子叹道:“本宫心里还是十分不甘,如果咱们继续引导下去的话……”
  彭芳坚决道:“殿下,不可!万万不可!一来,多数官员已经接受了皇上的许诺,并不容易被煽动起来。”
  “二来,皇上对咱们的小动作也并非一无所觉,若是继续下去,会引得皇上反感,适得其反。”
  大皇子不甘心道:“那怎么办?”
  彭芳沉声道:“殿下,皇上既然许诺三年内立储,想必一定会做到。这期间殿下务必尽量表现自己,争取皇上的好感。”
  其实彭芳说的也是老生常谈,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道道。立储全看皇帝属意谁为储君,同时争取官员的支持。
  大皇子犹豫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隐忧:“彭大人,你说,父皇会不会心里根本就不想立本宫为储,所以才……”
  彭芳沉声道:“殿下切不可妄自菲薄,若是皇上真的想立二殿下为储君,那皇上就直接下旨了,用不着再等三年。”
  邱瑾忍不住插嘴道:“殿下,百官的眼睛是雪亮的,二殿下根本就没法和殿下相比。也许这是皇上在考验殿下,所以殿下切不可自乱阵脚。“
  彭芳劝道:“殿下,储位之争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即便是殿下登上储君之位,也不能放松。更何论现在?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松,谁也不会放弃。”
  大皇子听了终于平静了下来,朝着彭芳微微欠身道:“我该怎么做,请彭大人教我。”
  邱瑾看到这一幕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大皇子竟然给彭芳欠身请教,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彭芳在大皇子心中的地位要高于他,若是有朝一日大皇子登基为帝,那彭芳的官位也会高于他。
  邱瑾的心里有些发酸,有些不甘,但他是务实之人。心里转念就思索起来,他是不是该跟彭芳拉好关系?
  不过让他有些头疼的是,这个彭芳自视甚高,似乎有些看不起他。不就是一个穷翰林吗?大家都是进士有什么好看不起人的?
  彭芳看到大皇子向他鞠躬请教,心里头十分惊喜,因为大皇子鲜少有这样礼遇别人的时候,这说明大皇子是真的听进去了。
  当然,他心里难免也有一丝窃喜,这说明大皇子终于认识到了他的才干和能力。
  彭芳沉吟道:“以下官所见,首要集中在两个字,孝和仁!孝,向皇上行孝,向娘娘行孝,不只是向淑妃娘娘行孝,其余的几位娘娘殿下也要行孝。”
  这十分好理解,大皇子点头道:“彭大人所言有理,这个本宫晓得,那仁呢,何解?”
  彭芳沉吟道:“仁,即宽仁!”
  大皇子皱眉道:“宽仁?”
  彭芳点头道:“不错,宽仁!待人谦逊宽仁,有君子之风。比如唐宁,唐宁和殿下颇有恩怨,这事满朝皆知,就连皇上都知道。”
  “殿下对待唐宁何不示之以宽仁?无论是朝中文武,还是皇上,都不会因此觉得殿下软弱,而是会认为殿下有君子之风,胸怀宽广,若是唐宁继续胡闹下去,那他必定会被朝中大臣和皇上所厌弃!”
  “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但如此,而且还等获得好名声,让皇上刮目相看!”
  彭芳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大皇子还是觉得抹不开面子,迟疑道:“唐宁此人眼里素无尊卑,本宫前去和解,若是他仍然桀骜不驯,那本宫岂不十分难堪?若是流传出来,恐成京城的笑话!”


第277章 面见
  说起来这一切也和邱瑾脱不了干系,所以他听到彭芳劝大皇子和唐宁和解,心里十分不愿,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到时候他的处境会十分尴尬,邱瑾连忙道:“唐宁那厮简直无法无天,不知天高地厚,仗着皇帝宠信连殿下堂堂皇子之尊都不看在眼里。”
  “殿下如是去和唐宁和解,以那厮的嚣张性子只会折辱殿下。那不是殿下以示宽仁,而是白白送上去受辱,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这话倒是说到大皇子的心里去了,他恨唐宁入骨,不止一次的说过要唐宁好看,结果却要去找唐宁和解,这让他如何也放不下面子。
  而且他对唐宁的臭脾气也确实十分忌惮,那厮真是无法无天的性子,一丁点亏都不吃,他若去和解还真不知道唐宁会作何反应。
  对于邱瑾的话彭芳心里又是一阵腻歪,不过他也没有打算让大皇子去找唐宁和解,大皇子毕竟是皇子,而唐宁终归只是一员武将。
  彭芳解释道:“殿下,下官也不赞同去和唐宁和解,只是在有些场合,殿下没必要去针对唐宁,相反殿下可以表现的云淡风轻一些,甚至和颜悦色一些。”
  “这样大臣们见了,必定会称颂殿下宽仁大度,就是皇上见了也高兴,而这对殿下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不是要他向唐宁和解就好,大皇子听了点头道:“好,本宫省得了!对他和颜悦色一些,这本宫可以做到。”
  彭芳嘱咐道:“殿下,下官只是拿唐宁举个例子,殿下在外都尽量谦和一些,皇上一定会欢喜的。”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点头道:“好,本宫明白了,你这是要本宫学一学老二的假仁假义。”
  彭芳听了忍不住笑道:“殿下说的透彻,就是这么个理!”
  相比大皇子很多时候都表现的盛气凌人,二皇子却嘴边常常噙着一丝微笑,看起来谦和有礼。
  正因为二皇子嘴边总是噙着微笑,所以他身边的人在他面前总是更加轻松一些。
  “殿下,可喜可贺啊!”詹事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但是二皇子的嘴边仍然是噙着标志性的微笑,似乎并没有什么狂喜之色。
  二皇子微笑着淡淡道:“可喜可贺?倒也未必,又不是父皇要立本宫为储,有何可喜可贺?”
  詹事欢喜的解释道:“大殿中在这样有利的情形下,都没能请动皇上立储,那说明皇上心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大皇子。皇上真正属意的其实是殿下!”
  二皇子笑着摇头问道:“那为何父皇不直接立本宫为储?”
  詹事沉吟道:“或许皇上是考虑到大殿下刚刚大婚,正是喜庆的时候,不忍伤了大皇子的心,所以才立下了三年的承诺。三年之内,殿下也该大婚了,到时候便是殿下立储之时!”
  詹事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合情合理,不过,二皇子的神色仍然有些平淡,并没有什么波动。
  二皇子笑道:“这只是你的猜测而已,究竟皇上心里是如何想的,谁又知道呢?”
  “这里面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曲折,三年的时间,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开始。”
  离开了皇子府,詹事仍然皱着眉头思索着,在他看来大皇子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形下都没有被立为皇储,那说明皇帝心里根本就不想立大皇子为皇储。
  所以皇帝心里的皇储的人选自然就是二殿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不只是他这样想,其余的官员也认为二皇子赢面大增。
  二皇子素来聪颖,不应该想不到这些才是。可是为什么二皇子脸上的神色始终淡然?
  难道二皇子刻意想表现出来戒骄戒躁的模样?詹事心里仔细思索了一下又觉得不像。
  一直思索不明白的詹事突然眼前一亮,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唐宁!
  他想到了之前唐宁疾驰入宫,在乾清宫里分拣奏章,随机兴高采烈的离开了皇宫,想必唐宁一定获得了什么内幕消息才是。
  如今立储的风波已经平息了下来,这时候他去见一下唐宁也无妨吧?思来想去的詹事越想心里越是希冀,最终吩咐家丁调转方向,向唐府而去。
  三年之内立储?唐宁收到这消息的时候,也同其他人一样,认为二皇子的赢面大增。
  当然,所以唐宁心情极好,只要不是大皇子被立为皇储就好,要不然他真就要离开大周投奔剑阁了。
  当初他在宫里的时候就跟皇帝不算隐晦的暗示过,他和大皇子水火不容,若是大皇子被立为皇储,那他就辞官做一个剑客。
  三年的时间,不知道大皇子受此打击之后,会不会一蹶不振?唐宁对此不无期盼。
  不论如何唐宁的心情还是很好的,正和丫鬟们有说有笑的时候有人来禀报,有一位詹事大人求见。
  詹事?唐宁听了有些疑惑,他的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影是大皇子的詹事邱瑾。
  难道是邱瑾来了?唐宁心里有些纳罕,这时候大皇子正是受挫折郁闷的时候,邱瑾怎么会登门求见?
  唐宁移步前厅才发现,竟然是一个陌生的人。一个从未见过的詹事登门求见,唐宁心里瞬间有了猜测,来人一定是二皇子的人。
  二皇子这未见也有些太沉不住气了吧?这立储的风波才刚刚平息,甚至还没有完全平息,二皇子竟然就派人登门了。
  “下官詹事陆缇拜见唐将军,冒昧登门还望海涵!”陆缇虽然是二皇子身边极信任的詹事,但是面对唐宁姿态却放的极低。
  这也是因为他深知唐宁的圣眷,他也深知唐宁在二殿下心中的地位。二殿下曾经说过,唐宁很可能是立储最关键的人。
  当时他十分不解,现如今唐宁匹马入宫,立储风波随即平息,很难说唐宁是不是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虽然没有见过陆缇,但是唐宁毕竟听说过这位二皇子的亲信,果然是二皇子派人来了。


第278章 那一丝消失的微笑
  毕竟是二皇子身边的亲信,唐宁倒也十分客气。唐宁谦和的笑道:“哎呀,陆詹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不敢不敢,冒昧登门,唐突了!”陆缇行礼道。
  唐宁笑道:“陆詹事太客气了,里面请!”
  客厅里,丫鬟上过茶水之后便行礼退下去了。陆缇一直不经意的打量着,果然不愧是圣眷深厚之人,无论是皇帝赏赐的府邸还是丫鬟,都透着一种富贵气象。
  想唐宁入京不过二载,出身亦非显赫,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会富贵如此?
  “久闻陆詹事贤才,一直未曾得识,今日陆詹事登门,当真是稀客,蓬荜生辉啊!”唐宁笑着客套道。
  见到唐宁如此客气,陆缇心里安心了不少,虽然一时兴起前来拜见唐宁,但是临近府门的时候他心里也有些忐忑。
  毕竟唐宁这人时常不按常理出牌,陆缇笑道:“将军太客气了,下官时常听殿下夸赞将军,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对将军渴慕的很,所以这便冒昧登门了。”
  唐宁摆手道:“殿下谬赞了,谬赞了。”
  陆缇叹道:“这几天殿下一直十分焦心,谁也没想到朝廷竟然突然兴起了立储的风波。”
  唐宁笑道:“皇上已经召开朝会了,决定暂不立储,殿下和陆詹事也都不用焦心了。”
  陆缇摇头道:“这几日纷纷扰扰,殿下因为要避嫌也没有入宫,消息也闭塞的很。”
  随后陆缇话风一转笑道:“倒是听闻唐将军入宫去了,下官还听闻唐将军在乾清宫里分拣奏章,到让下官好生惊叹。”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心人稍稍打听一下就能知道,唐宁坦然笑道:“被皇上抓了壮丁,我也是诚惶诚恐。”
  陆缇叹道:“唉,原本皇上暂不立储,是喜事一件,但是殿下却仍然悬心不已,下官劝了良久,但是殿下仍然愁眉不展。”
  “所以便想起了将军,将军能否教我,怎么样才可以安慰殿下?”
  唐宁闻言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明白了陆缇此次登门的目的。陆缇一定是以为他入宫得到了什么消息,或者跟皇帝说了什么。
  问题是他并没有从皇帝那里得到什么明确的信息,而且,就算他得到了皇帝的什么暗示他也不可能告诉陆缇。
  一来他不会在府上说这些,因为府上人多嘴杂。二来,陆缇不够资格听。
  唐宁沉吟片刻笑道:“我入宫向皇上问安,皇上留我分拣奏章,我便战战兢兢的分拣了一上午。蒙皇上赐了御膳便回府来了。”
  “说起来皇上新赐了我一位厨娘,这几日一直沉迷在口腹之欲中,倒是不知道殿下竟然如此焦心,陆詹事要请教我,只是我也一时没什么头绪。”
  听完唐宁的话,陆缇随即就陷入了沉思,他以为唐宁说了这么多是有什么暗示呢。
  苦苦思索了片刻,他发现这其中好像并没有什么暗示。唐宁说的这些话里就是他入宫去了,啥也没干就回来了,根本就没什么头绪。
  陆缇听完之后就陷入了沉默,他不知道唐宁说的是真是假。有可能是唐宁真的没有什么头绪,也有可能是唐宁知道什么但是不想告诉他。
  而且陆缇倾向于后者,当初唐宁直接从南山大营急匆匆入宫,明显是因为立储一事。
  那唐宁怎么可能一点头绪都没有?那他入宫去干什么去了?而且唐宁的圣眷那么深厚,唐宁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所以只可能是唐宁不想告诉他!陆缇沉思之后心里不免有些不满,大家都是为了殿下,何必藏着掖着?难道还非得亲自说给殿下听好邀功讨赏不成?
  陆缇笑道:“下官这算是问道于盲了!今日贸然登门实在是莽撞了,就不打扰将军了。”
  唐宁笑道:“皇上刚刚赏赐了我府上一个厨娘,擅长南楚风味,陆詹事何不留下来品鉴一下?”
  陆缇起身笑道:“今日唐突了,就不打扰将军了,下官告辞。”
  唐宁也只是客气客气罢了,虽然他站在了二皇子这边,但是并没有投效,也不想和二皇子的人牵涉太深。
  送陆缇出了府,唐宁这才有些摇头的往回走,他已经琢磨出来了,陆缇今天贸然登门应该不是二皇子的授意。
  二皇子十分谨慎,上次二皇子宴请他,还是去的流舫河泛舟。如今正是敏感的时候,二皇子怎么会让他身边的詹事堂而皇之的登府拜见?
  陆詹事出了府之后有些撇嘴,他倒是不觉得今日来见唐宁有什么不妥。毕竟皇帝的旨意都已经下来了,立储的风波已经平息了。
  而且他心里也打着小算盘,皇帝要在三年之内立储,他也是在争取唐宁,不管唐宁心里怎么想,外人肯定以为唐宁投效了二殿下。
  让他心里有些不满的是,唐宁竟然连他这个二殿下身边的人近亲人都瞒着。
  陆詹事带着家丁准备回府,却突然被人拦住了。倒也是陆詹事的老熟人,二皇子身边的侍卫。
  “陆大人,殿下有请。”
  原本打算打道回府的陆缇之后随着侍卫前往皇子府,他明白殿下这是知道了他去拜访唐宁,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结果。
  只是可惜的很,唐宁竟然对他守口如瓶,这倒是让他不好在殿下面前表现一下。
  花间汉白玉的石桌上放着一壶美酒,二皇子正立于花间望着天边绚烂的烟霞。
  陆缇上前恭声道:“殿下,您找我?”
  “你去见唐宁了?”淡淡的声音响起。
  “是的殿下,下官……”
  陆缇的话还没有说完,二皇子已经转过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