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小民(稀松)-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嗨,那是一回事。”有田娘笑道:“那是俺儿子的房子,阿秀,你拿钥匙送她们过去,把炕烧得暖暖和和的,别冻着这两个闺女。嫚儿,你也跟着帮帮忙。”
哎,阿秀答应着进屋取了钥匙,领着小嫚和两个女兵向根保家走去。
第一百六十章交谈
再说孟有田,跟着二虎子进了村公所,正房里的杨荆云和老赵头陪着三个官长模样的八路军在唠磕。孟有田一进来,杨荆云便起身给做了介绍,王连长三十多岁的年纪,面目清建,身穿黄绿sè新军装,腰带上挎着盒子炮,扬眉带笑地和孟有田握手寒喧。
“王连长,您叫俺小孟就行。”孟有田和王大山握了握手,很自然地说道。
老赵头、强子和二虎子一下子见到军队里的大人物,都有些拘谨。孟有田却没有这种局促,虽然腿脚不好,但却显得落落大方。
“嗯,老杨同志刚才可一直在夸你,我们也亲眼看到了,在这么个山沟,工作搞的确实不简单呀!”
王大山湖南口音很重重,老赵头把不简单听成了没碱矾,在旁笑笑说道:“数俺们村里水好吃,一点碱xìng矾xìng不带。”
指导员方国斌一听,嘴里的水喷了一大口,赶紧把王大山的话翻了一下,老赵头有些不好意思,找了个借口,转身出去张罗别的事情了。
“看看,这鬼子的骑步枪,还有后院的东洋大马,你们自卫队的装备可比俺们正规军还要好,连我看着都眼红哩!”王大山是个直率人,cāo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笑着说道:“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这个,也没那脸皮向自卫队要东西,我们最需要的是了解这附近的情况。刚才杨荆云同志已经把县里的情形大致介绍完了,这十里村南面和东面的情况还是不太清楚,所以还要请小孟你来讲说讲说。”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说道:“南面的情形俺也不了解,东面的多少知道一些,是听九龙堂的柳凤告诉俺的。要是不嫌俺罗嗦的话,俺就给你们介绍介绍。”
“呵呵,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王大山爽朗的一笑,挥手让人拿过地图。
“这里是周国权的地盘,有一千五六百人马,打着是**的旗号;这里是大地主张玉新的势力范围;这里是红枪会……”孟有田在地图上仔细辨别了下方位,按照记忆,把柳凤说过的又复述了一遍。
“情况还很复杂哩!”王大山和方国斌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
“是有些复杂。”孟有田说道:“都是打着抗rì的大旗,可骨子里在想什么,要干什么,谁也不知道,不过肯定少不了野心家,想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可得小心着点,别被他们的外表和言谈给骗了。”
“受益匪浅哪!”方国斌点头笑道:“经你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有数了。只是不知道这九龙堂能否跟我们合作对敌,使我们东进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孟有田想了想,说道:“九龙堂现在的当家柳无双跟鬼子是有大仇的,在关东的时候便和鬼子血拼作战,现在也没让鬼子消停。合作抗rì呢,倒也有可能。只是他们江湖习气很浓,向来是独来独往,就是天王老子惹着他们,他们也不会罢休。所以,起初与他们合作要有诚意,千万别让他们觉得是要抢他们的地盘,并他们的人枪。”
王大山和方国斌互相交换了下眼sè,心里明白孟有田话中的意思,九龙堂是可以合作的对象,或许将来也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但绝不可急于求成,先一步一步慢慢影响,以后再谈其他。
“九龙堂在土门村遭到了挫折,现在他们有什么动向?”王大山询问道。
“那俺就不知道了。”孟有田摇了摇头,说道:“俺也是机缘巧合,与他们有些来往,也不是很熟。”
“呵呵,你和九龙堂的事情,我已经给他们介绍过了。”杨荆云笑着说道:“你救过柳大小姐,还救过九龙堂的四爷,来龙去脉可比书里的故事还jīng彩呢!”
孟有田有些无奈地苦笑一下,这个时候避嫌是没有用的,或许以后,唉,再说吧,现在还不是考虑某某罪名的时候。
“小孟啊,能跟九龙堂说得上话的只有你,希望你能充当我们和九龙堂沟通的桥梁,将这支抗rì的草莽武装争取过来。”方国斌在旁很期盼地说道:“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九龙堂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抗rì也很坚决,并不同于那些借国难之机野心膨胀的家伙。”
孟有田淡淡一笑,说道:“好吧,如果九龙堂再来找俺,俺就当一回说客,只是他们听不听,俺可不敢保证。”
“不要你保证什么,只要你尽力就好。”王大山xìng子直爽,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亲热地说道:“老杨刚才介绍说你打死过好几个鬼子,这可是非常了不起,要不是——,我一定把你收进队伍,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消灭敌人。”
“俺只是碰巧,瞎蒙的。”孟有田谦虚道:“不怕你们笑话,其实俺更擅长拿锄把子。”
“战斗和生产同样重要。”方国斌在旁鼓励道:“要知道,抗战是持久xìng的,我们不仅要打鬼子,还要注意开展生产。我们的战士们虽然勇猛,也得吃饱了肚子才有jīng神头儿啊!这就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帮助,就需要把生产搞上去,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了,支持抗rì才会更有劲头儿。”
“rì本鬼子就怕长期抗rì,他们住在哪个村里,便把水旱车及农业家具都付于烟火,连妇女的纺织工具亦皆焚烧。占据车站后,凡都市所产rì常生活用品,如食盐、火柴等,也不卖给一般群众,只有亲rì派能买到。”王大山补充道:“所以,无论前方、后方,都要把工作搞好,可不能只顾一头儿。”
鬼子不是以战养战吗?孟有田心中有些疑惑,难道是等到短期灭亡中国的美梦破灭后,才改变的策略?不过,既然提到了生产,他便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借着别人的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说到生产,俺倒是想说说土门村。”孟有田缓缓说道:“不知道你们怕不怕鬼呀神呀的东西?”
第一百六十一章新局面
王大山和方国斌相视一笑,方国斌开口说道:“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鬼神是封建迷信,我们当然不信,也不怕。”
孟有田看了看杨荆云,杨荆云鼓励xìng地点了点头,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俺们这里的土地很少,可比不了平原,百姓们的生活也都不富裕。土门村因为封建迷信而荒废,实在是有些可惜。况且那里可以作为向南拓展的前哨,离涉县的县境只有二三十里地。”
王大山和方国斌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移到地图上,仔细看了一会儿,王大山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移驻到土门村,加以修葺重建,然后呢?”
“然后就是组织群众去那里耕种定居。”孟有田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俺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可大家伙都吓得够呛,没人手去干。现在说出来,倒象是把你们当成劳力使唤似的。”
“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为老百姓出些力是应该的。”方国斌很郑重地说道:“而且,重建土门村还具有另一层意义。rì本鬼子不是想用屠杀来吓倒中国人民吗,我们偏要向他们证明中国人民的顽强和决心。土门村没有消失,也没有荒废,又一群中国人在此顽强的生活,顽强地与鬼子战斗拼搏。”
“老方,你说得太好了。”王大山有些激动,拍着大腿说道:“我就说不出这么深,这么让人振奋的道理来。”
想得有点多了吧,孟有田眨着眼睛,俺只是觉得土地荒了很可惜,你这一发挥,倒是上纲上线,使重建土门村具有了极高的政治意义。厉害,做政治工作的人就是厉害,什么事情都能加以联想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
……………
八路军的这个连在十里村歇息了两天,立刻又分头下到各个村子里,有杨荆云和老古等地方党同志的先期工作,又有主力部队撑腰,抗rì救亡运动在几个有自卫队的村庄搞得相当顺利,呈现出一片红火场面。
没过几天,另一支队伍也开了过来。冀西游击队第三区队穿过平汉路,来到这一带进行游击活动,扩大冀游的影响,发展组织部队。
冀西游击队是冀西民训处辖下的队伍,而冀西民训处名义上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rì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实际上是GCD领导的国民zhèngfǔ半军事半政权xìng质的权力派出机构。其领导人杨XF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国民党(后来退出),抗战前是平知名红sè教授。抗战开始后,他投笔从戎,到河北组织游击战争。身份既是国民zhèngfǔ委任的河北省民军总指挥部冀西民训指导特派员,又是**平汉线省委委员。
这样一支表里不一的队伍的到来,对于打开所在县的抗rì局面极为有利。大地主赵坤一组织的民团既受到另一大武装杜世雄的威逼,有被吞并之忧;又有六离会一伙“刀枪不入”的家伙的侵扰;还怕新到的八路军对他们共产,缴了他们的械。
打着国府旗号的冀游一来,赵坤一算是找到了靠山,主动派人找冀游要求联合。经过商讨,赵坤一同意把民团编为冀西游击队,但也提出了几个条件:民团的人不要编散,要编成一个队;枪支不能都带走,要留下一部分护村用;队伍不能远离家乡;编入冀游后,还要保护他们这一带村庄的安全。冀游请示上级后,条件全部答应,并确定将民团编为冀西游击司令部特务区队。
如此一来,在全县便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形势,八路军和冀游、杜世雄、六离会和县城的rì伪军,其它的游杂武装或被消灭,或另找靠山,逐渐融于这四大股武装之中。
冀游声势扩大,立即配合八路军在县城外伏击了出来征粮的rì伪军,迫使兵力不多的守敌决多暂时弃城而走,向铁路沿线集中。由此,抗rì局面算是彻底打开,呈现出一片红火的景象。
趁着rì军大举南下进攻武汉,无暇顾及后方之际,八路军的战略展开大获成功。冀西、冀南先后有获鹿、临城、高邑、元氏、井陉、赞皇等十多个县成立了抗rì县zhèngfǔ,太行山根据地的建立已经初具规模。
今年的chūn天降临得早,刚有一丝chūn意,气候马上就变暖了。冬雪消融了,只有在洼地里,在枝条茂密的小树丛中,还剩下发黑的残雪。光裸、cháo湿、温暖的土地从雪衣下面袒露出来,它休养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正饱含着新鲜的汁液,满怀着再一次做母亲的渴望。
万物复苏的季节,曾经yīn气森森、死气沉沉的土门村也热闹起来。两百多八路军开进了这里,开始了重建土门村的工作。其实由于大雪,土门村的房屋被全部烧毁得并不算太多,也没有全部推倒重盖的打算,修修补补倒也并不算多大的工程。
只一天的工夫,荒废的土门村便有了个新样子,起码这两百多人都有了房子住,挤是挤了点,但比驻扎在别的村庄,跟老百姓挤住处却是宽绰了许多。
村外的耕地里,孟有田一手扶着犁把,向外倾斜着身子,断续的吆喝着牲口。两匹大骡子并排走着,明亮的铧板上翻起的cháo湿的泥土,齐整的象chūn天小河的浪头,雕匠刻出的纹路。
“这小子,干起农活真是一把好手,耕出的地,比墨线打着还直哩!”已经升任为dúlì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的王大山放下镐,望着孟有田不由得夸奖道:“枪法也要得,昨天我才偶然看见这小子打枪,天上飞的鸟一下就打下来了,咱们队伍里好象真没谁能比得过他。”
方国斌用力扔出一块黑湿的土块,他已经一并排连挖十二个大沟,挖得深,铲得平,沟的边缘上培起高高的土墙,象城墙的垛口。停下铁锹,他呼出了一口热汽,汗气从头顶升起,围绕着就像云雾笼罩着山峰。
第一百六十二章扫荡
“这是个人才,只是可惜了他的腿脚。”方国斌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你看过他给十里村民兵编写的那个打鬼子的办法了?我看满够个地方部队的教材,县上不是马上要开抗rì军政训练班吗,我觉得咱俩有必要向上面推荐推荐。”
“光是一个县推广还不够,应该让根据地的所有地方部队都来学习。”王大山说道:“就是咱们正规部队,有些东西也大有帮助。比如说地雷,四角钉,虽说是小招术,可在关键时候能救命哩!”
“呵呵,咱正规部队要搞就搞大的,用铁地雷,用新炸药,弄得惊天动地,才象个样子嘛!”方国斌畅快地笑了起来。
“搞大的恐怕来不及了。”王大山有些惋惜地用脚蹭去镐上沾的泥巴,有些深沉地说道:“鬼子最近可能有大动作,咱们可能要向东调动,堵截从邢台方向来的rì军。”
方国斌皱了皱眉,说道:“光是冀游和民兵,如果鬼子从南面进犯,恐怕抵挡不住吧?”
“上面应该有安排。”王大山不太确定地说道:“所以咱们现在就多出点力,给他们多创造些条件吧!”
“可惜九龙堂行动飘忽,一直联络不上。”方国斌若有所思地说道:“听古庆山同志说,那个柳大小姐和小孟挺近乎的,好象……”
“不行,不行,小孟可降不住那个骑马打枪的泼辣女人。”王大山一个劲儿的摇头,“老杨不是说小孟和十里村的宋家小姐相好吗,等人家姑娘的丧期过了,就要拜堂成亲。那个柳家的丫头呀,没戏。除非把小孟给抢到山上当押寨……呵呵,这个名字还真不好起哩!”
“押寨郎君。”方国斌也笑了起来,说道:“还是老杨说的比较靠谱,宋家小姐现在是孤苦伶仃,虽然还没成亲,小孟已经能当一半家了,咱们吃的粮食有大半是宋家的呢!”
孟有田自然不知道有人在议论他,他把手里的缰绳轻轻一顿,轰着牲口耕到地头。小全跑过来接班,他便坐在地边上的小柳树下面抽着烟歇口气。
此时的十里村,减租减息运动正在进行。方国斌说的没错,孟有田确实能做宋家的主,减租法令一下来,他便让紫鹃主动减了租。因为他知道这是大势所趋,cháo流不可抗拒。
在孟有田看来,减租减息就是“挤牛nǎi”,今天挤一点,明天挤一点,贫苦农民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对封建剥削势力也暂时没有根本消灭,农民高兴,地主、富农也可以接受。而且,他是从苦rì子过来的,对此政策是拥护和支持的。原来地租五成、六成,甚至达到七成,对于佃户来说,确实过于沉重。
其实,减租减息的政策最早提出来的并不是GCD,而是国民zhèngfǔ。当时国民党zhèngfǔ也意识到了农民和地主的紧张关系,在粮食部的施政报告中表明:“农民终rì辛苦所得,大部分要供给地主,这是最不公平的,就四川来说,成都附近一带,农民所纳田租,最高的竟达收获量的七成三。其他各地大概有六成归地主。”
所以,早在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zhèngfǔ便发布训令,强令在全境推行二五减租,将地租的上限设定为总收入的37。5%,并限定借款年利不得超过本金的20%。而二五减租,当时只有广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五省zhèngfǔ发布这一命令,五省中则只有浙江真正试行过,而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制定了好的法令,却不能贯彻实施,只是一个画饼,不能不说是国民zhèngfǔ的无能和失败。而GCD能将这个政策推行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将组织建立到最基层,认真地监督、宣传、实行。而且,与地主阶层利益的先天距离,也是GCD能够将减租减息政策充分落实的一个根本原因。
吐出一口烟雾,孟有田转头望着曾经的“**”,微微抿起了嘴角。我的村庄我作主,没有意见纷繁的困扰,没有面对懦弱、麻木者的郁闷,几户或十几户勇敢的、完全信服他的人家在此居住,无论男女老少,都敢拿起武器,与前来进犯的敌人厮拼。这就是孟有田的想法,如今正一步步接近现实。
或许有些理想化,但也未必会失败。人的一生中不就是在不停追逐着一个个目标,实现着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吗?不去想,不去做,就只能永远停滞不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坚定着孟有田的想法,那就是紫鹃。在他的安慰和呵护下,紫鹃的jīng神状态本来已经有了好转,但她的本家亲戚却觊觎宋家的财产,前来吵嚷取闹,纠缠于葬礼时谁当孝子,谁打灵幡。其实就是想依着封建传统的女子没有继承权的老规矩,把宋家的财产瓜分干净。
十里村是孟有田的地头,手底下有一帮人,自然不会让紫鹃吃亏,再加上有瞎老元这个义父的相助,算是把这些见利忘义的王八蛋给赶跑了。但经此一闹,紫鹃的xìng情变得有些喜怒无常,甚至有一天叫着闹着要把宋家宅院烧个干净。
唉,孟有田叹了口气,磕了磕烟斗。或许把宋家的浮财处理干净,再给紫鹃换个环境才是最好的办法。一来让那些红眼睛的家伙死了心;二来也让紫鹃不会老是睹物思人,心情郁郁。
正想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孟有田的思绪,从大路上奔来一个骑士,看服装是个八路军的通讯员。怎么了,有情况?孟有田疑惑地张望着,猜测着。
时间不大,王大山和方国斌脸sè凝重地走了过来,王大山先开口说道:“小孟啊,我们马上要出发了,你也得回去好好准备,鬼子的扫荡要开始了。”
“扫荡?是扫荡这里吗?”孟有田有些紧张地问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扫荡之前
方国斌说道:“初步了解的情况是鬼子兵分数路,从东、西、北三面大举入侵。元氏、赞皇有一路,邢台有一路,涉县有一路,这三路虽然都有我们的队伍阻截,但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坚壁抗敌的准备。消息已经送到了各村各镇,你应该马上回十里村进行组织。”
来势汹汹,去也匆匆。据孟有田的印象,岗村宁次这个老狐狸执掌华北军权之前,鬼子的扫荡通常都是这种模式。打个比方来说,有点象后世的大检查,一阵风似的,只要突击准备一下,并不是很难对付。
“那你们先走,俺在这附近转悠转悠。”孟有田得到了确切消息,反倒镇静下来。
王大山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温言提醒道:“可莫要逞强,打仗有军队,你还是带着民兵保护好乡亲们,做好后勤工作吧!”
“是啊,民兵刚刚训练没几天,可不要造成大的损失。”方国斌同样不太放心的样子。
“你们放心,俺不会莽撞的。”孟有田淡淡地笑着。
……………
西北风吹来了yīn云,十里村显得雾蒙蒙的。乍暖还寒的天气,鬼子扫荡的消息似乎又给人们增加了几分冷意。
说实话,鬼子要来了,这对孟有田来说也是头一遭,他表面上很镇静,可这心里也有些紧张。如果他光顾自己,鬼子来了,他可以领着家人向山里跑,或者钻地道。要知道,他家的地道已经挖到了村外,那是非常保险的。
可现在不行啊,村里人家虽说也挖了地道,可按他看来,离他的要求还是差得远。万一鬼子用烟熏,用水灌,防护的办法并不保险。当然,虽然说土门村事件促进了村民挖地道的热情,但人们的主观能动xìng还不是太强。或者说是没逼到份上,大家才没有把它拿到极为重视的高度。
令他欣慰的是,在鬼子扫荡前的rì子里,克敌利器——地雷终于制造出来了。虽然是用黑火药装填,但试验的效果不错,崩起来的碎石子把木头假人打出了很多孔洞。
为了尽快赶制出一批使用,孟有田指挥人员利用土窑烧制了厚壁陶罐,有大、小两个型号,有拉发和点火两个种类,里面再装上些碎石子、破锅铁等物,以提高杀伤力。陶雷比铁雷、石雷更容易批量生产,甚至瓶瓶罐罐也可以救急使用,不求威力巨大,只求数量众多,不求沾着就死,崩你个皮破血流也合算。
自卫队已经解散了,严格来说是换了名字,其中有一部分参了军,一部分参加了游击小队,剩下的便是村里的民兵队。人员少了,孟有田的好哥们二虎子、有新、锁柱都成了正规军,披红挂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起来,孟有田还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从公来讲,年轻人多参军打鬼子这是他所希望的,但从私心来说,抗rì战争的残酷他是知道的,八年抗战,最后能安然无恙的十存二三就算是不错了。
孟有田没有阻拦好哥们怀着“jīng忠报国”的火热之心奔向抗rì的前线,也正是这一茬一茬觉醒了的百姓的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才使民族祭坛上的火焰经久不熄。他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尽一个好哥们的本分,并在心里祈祷他们能够在最后的胜利之时凯旋而归。
十里村现在有民兵二十多个,因为孟有田的踢腾,这些人管他什么“三八枪”、“天门盖”、“老毛瑟”、“汉阳造”,已经做到的人手一把,又有几个原来的老自卫队员打底,素质说不上如何高,比别的村倒是强着不是一点半点。
但孟有田知道,这个时候rì本鬼子的素质很高,村里的民兵,十个打一个也够呛。也只有搞点歪门邪道,才能让民兵发挥点作用,否则,那拉出去也是白给。但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这些民兵却是村里最后的保护,等正规部队赶过来,什么事情都晚了。
“咱们倚仗的是熟悉地形、地势,而rì、伪军则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周围转。”孟有田站在小山顶,指着下面的地形给民兵讲解着:“那片树林就是一个好的隐蔽场所,打几枪,就可以顺着后面的小沟撤到那个小土丘。敌人要是追上来,正好钻进咱们的地雷阵。”
“打了就跑?”占富疑惑的说道:“这地形挺好,咱就大胆守着呗?”
“胆大死得快。”孟有田没好气的说道:“别说咱们,就是正规军,能跟鬼子面对面硬磕的也没多少。小鬼子的枪法可准了,跟他们对着干,脑袋有毛病啊?”
“嘿嘿,你不是跟鬼子干过,还弄了几枝好枪,也没那么邪乎吧?”另一个民兵脸上有些不服气。
“俺是实话实说,让你们心理有个准备。”孟有田严肃地说道:“现在的rì本鬼子都是国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一流部队,加上rì军素以武士道jīng神训练部队。而武士道jīng神其中一条就是注重个人的苦练,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技能,所以rì本鬼子shè击技术普遍都很优秀。在实战中,rì本鬼子的老兵一般可以在三百到四百米,甚至五六百米的距离内准确杀伤对手。那是什么概念?你们看,就是这里到对面树林那么远。”
民兵们抬头仔细看了一下,咋舌不已。
“有田,你点子多,大家伙都听你的。”民兵队长强子是全力支持孟有田,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孟有田扫视了一下,点了点头,笑道:“紧张了吧,害怕了吧,呵呵,其实鬼子虽然厉害,咱们也有优势啊!咱们土生土长,每一条沟坎,每一个山包,咱们都熟悉,再动动脑筋,鬼子也是要吃苦头滴。刚才俺说的打了就跑的办法叫麻雀战,主要的还是要靠地雷,让鬼子看不着咱们,咱却能打着他们。”
“那玩艺还能离得远远的由人控制,其实和拉手榴弹也差不了多少,打土匪时咱们就用过。”小全笑着说道:“鬼子来了,咱就用这招,既安全,又有效。”
“还有别的办法呢!”孟有田启发道:“拉根绊绳,做个踏板……”
“还有老鼠夹子,俺看也可以。”
“用绳拴成一串,连着炸,给鬼子来个厉害的。”
……
第一百六十四章虚惊
思路一旦被打开,就能看出中国老百姓其实都不笨,反而很聪明,只是环境所然,缺乏了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这地雷不仅可以埋在路上,还可以藏在村子里。”孟有田继续启发道:“在门上拴一颗,鬼子一踢门,就是轰的一下;弄个假包袱扔在地上,贪财的上去一拿,又是轰的一下。”
“柜子盖上也可以。”“街上扔点破凳子什么的,鬼子一踢,就炸***。”……。
思路如泉涌一般,你一言我一语的汇集起来,一个遍处地雷的场景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要说别的,可能中国人不行。要论使坏,谁不会呀。现在还是正大光明,还是突显聪明的时候。对rì本鬼子使坏光荣,对rì本鬼子老实可耻,坏点子想得多光荣,想不出来可耻。
孟有田笑眯眯的听着,看着一帮人在冒坏水,比自己一个人冒那是欣慰多了。
“这鬼子来不来的还两说,但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孟有田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埋地雷既要快,又要好,不能让鬼子轻易看出来。其实这地雷不是埋得越多越好,而是让鬼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让他们心理紧张,不敢乱闯乱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强子点头道:“大概是这个理儿,鬼子又不知道咱埋了多少,都埋在了哪里。轰的一下子,王八蛋想不害怕都难哩!”
“对呀,俺要是知道前面路难走,自己便加了小心。”占富笑道:“这要是在村口埋上几颗,***兴许连村都不敢进。”
“好啦,咱话就说到这儿。”孟有田摆了摆手,说道:“现在咱们就开始练习埋雷,鬼子要来,咱就让他们尝尝厉害。”
……………
经过了几天紧张的准备之后,因为鬼子还没有什么动静,空气反倒比一开始显得松弛了。村里各家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屋子里都显得空空的。
路上不断有机关干部和学生模样的来来往往,他们有的是向山里转移,有的是分散到各处坚持工作的。偶尔也有到各村检查工作的区干部,或者派到下面侦察的民兵在路上走。他们总是老远就被人们看见,被山头或者高处放哨的仔细的研究着。
这一天,孟有田刚出了家门,便看见村子里一片大乱。一群老弱和妇女,抱着啼哭的孩子,提着鸡,背着包袱,惊惶的向村外跑。
“大伯,你跑什么?”孟有田一把拉住一个老汉,紧着问道。
老汉慌慌张张的说道:“山上的树倒了,鬼子来啦!”说完又跑。
太突然了,区上刚派人说鬼子还没进根据地,这怎么转眼就到了?也正因为出人意料,就引起了村上人的恐慌。
街口上人们赶着牲口你挤我碰的乱跑,其中还有民兵,孟有田立时觉得心烦意乱,血直往头上涌。他跑过去堵住路口,吼起来,“是民兵的都留下,瞧瞧你们,象什么样子,都吓破胆了。”
“快跑吧,来不及啦!”
“再不跑就叫鬼子连人带牲口都堵住了。”
“鬼子马上就到了,还不跑?”
人们七嘴八舌的说道。
“谁说马上就到了?谁看见了?”孟有田一把拉住一个低着头的青年,训斥道:“前面还有咱们的队伍,要真来了鬼子,枪响了再跑都来得及,亏你还是民兵,几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