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事实证明太平军有问题,那就说明,三儿他们的失踪也与太平军脱不了干系,如此一来,我们定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三儿他们。”李鸿章握紧拳头道。
“好,你放开手脚去查,如果真查到是太平军干的,本帅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曾国藩淡然地道。
“大帅,三儿并不是有心针对您。”李鸿章见曾国藩这样说,不好意思地道。
“本帅明白,你就什么都不要说了,也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三儿他们,并将失火的原因查清楚,否则,本帅就是到了阴曹地府,心中也会不安。”曾国藩的语音低沉,看来他的心情很沉重。
“大帅,是学生太无礼了,还请您原谅。”李鸿章有点惶恐地道。
“跟你没关系,只是本帅心里不痛快罢了。”曾国藩道。
“大帅,您也不要太过于自责,出这样的事非您一个人的责任。”李鸿章安慰道。
“话虽然如此说,但本帅乃是这大军的主帅,又岂能逃避责任。”曾国藩摇了摇头道。
“大帅,正如三儿所说,凡事应该尽量往好的方面考虑,也许事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悲观。”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只能尽量拣好的说。
“军师,本帅明白你的意思,本帅其实现在什么都没想,本帅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三儿他们,至于其它什么的,本帅不在乎。”曾国藩道。
“大帅,您千万别这么想,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这次跌倒了,吸取教训,下次再从这里爬起来,大帅以前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怎么这次就退缩了呢?”李鸿章激动地道。
“本帅不是退缩,本帅是有点累了。”曾国藩疲倦地道。
“大帅…。。”李鸿章有好多话想说,但见曾国藩无精打采,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看来,曾国藩的心气是真的泄了。
“好了,军师,你要说什么,本帅心中明白,你就不要再说了,你如果真想帮本帅的忙,那你就想办法尽快将三儿他们找到,那就算是帮本帅的大忙了。”曾国藩挥了挥手道。
“学生一定竭尽全力。”李鸿章在心中叹了口气道。
“好,本帅等着。”曾国藩勉强笑了笑道。
“那大帅就好好休息,学生先告退了。”李鸿章道。
“哦,对了,按时间上估算,呈送给朝廷的奏章,皇上应该收到了。”曾国藩好象突然记起似地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这两天的事。”李鸿章道。
“希望皇上能理解本帅的一片苦心,尽量不要难为将士们,他们已经够难的了,有什么责任,都由本帅一肩承担。”曾国藩道。
“大帅,您这又是何苦来着。”李鸿章道。
“哎,本帅能为将士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曾国藩道。
“大帅,我们是不是可以找恭亲王疏通一下?”李鸿章道。
“不用了,此事牵涉面太大,恐怕恭亲王也说不上话,再说了,恭亲王还是识大体的,我们即使不说,为国家计,他一定也会帮忙的,只不过,不知皇上会怎么想,这事实在是太大了。”曾国藩道。
“也许皇上会看在大帅一直忠心体国的份上,对大帅网开一面也说不定。”李鸿章道。
“但愿”曾国藩心中也没有底。
“大帅,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些准备?”李鸿章目光闪烁地道。
“什么准备,你是说…。不,不行,这事绝不能做,军师,你听好了,你最好打消这种念头,否则,别怪本帅翻脸无情。”曾国藩脸色一变,厉声道。
“是,大帅,学生错了。”李鸿章急忙道。
如果事情真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李鸿章宁愿奋死一搏,即使是反出清廷,他也是在所不惜,他实在不愿意见到曾国藩遭受如此惨淡的收场,所以,他才有了先前的提议,但没想到曾国藩是断然拒绝,李鸿章只能应命。

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上绝路

一连串的事故让曾国藩等人身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焦虑,彷徨,各种负面的思想汇集在一起,搅得他们不得安宁,自信心也跌至了低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提振已被击溃的信心,但不曾想,好消息没等来,却等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曾国藩来说,不啻于晴天劈雳,一下子就将他残存的一点点自信心给轰成了渣。
坏消息是这天早上传来的,是有关武昌府的,而且与太平军有关。
消息说,武昌府在前一天晚上,被太平军攻陷了。
“大帅,不好了,城外发现不明大军,不知是友是敌。”曾国藩还没有从武昌被攻占的震惊中醒来,又从曾三口中听到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真算是倒霉透顶了。
“探,马上去探,探明到底是何方人马?”曾国藩急道。
“是,大帅。”曾三急匆匆地离去。
“来人,请冯将军等人至驿馆议事。”曾三离去之后,曾国藩又吩咐道。
不一会儿,冯子材应召而至,同时,李鸿章,骆秉章,罗泽南,胡林翼等曾国藩一系人马也都已收到消息,全部赶到了曾国藩处。
“事态紧急,各位有何高见,还请知无不言。”曾国藩先将当前的形势简单地说了一遍,就开始征询大家的意见。
“大帅,如果学生所料不错,这一切的安排皆出自于太平军之手。”事到如今,一切迹象似乎都已坐实,这背后的黑手应该就是太平军。
听完李鸿章的话,曾国藩端着茶杯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茶水溢了出来,溅得他满身都是,虽然他明白李鸿章所言不虚,但亲耳听到,他还是有点把持不住。
李鸿章见此情景,赶紧趋前几步,伸手从曾国藩的手中接过茶杯,顺手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又命人拿来一条干毛巾,仔细地拭去溅在曾国藩官袍上的水珠,并扶曾国藩在帅椅上坐下,接着,他又恭敬地向曾国藩拜了拜,这才说道:“大帅,如能证明是太平军,对我们来讲,到不是坏事,至少我们知道了对手是谁,我们就可以做出相应的举措,不至于再象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军师,如今该当如何?”曾国藩是彻底乱了方寸。
“大帅,当前有两件大事,一,武昌府已被攻陷,我们必须分兵协防太平军的下一个目标…信阳府,以阻止太平军继续推进,在此期间,我们再想办法伺机夺回武昌,二,城外之兵,不用多讲,一定是来犯之敌了,而且九成是太平军,我们此刻一定要齐心协力,痛击敌人,以力保合肥的安全,如若合肥不保,太平军将会长趋直入,进犯京师,如此一来,大清朝危矣。”李鸿章深知事态的严重性。
“军师,本帅一直有个疑问,武昌府乃军事重镇,城高墙厚,防卫森严,怎么说被攻陷,就攻陷了呢?而且,事先连个消息都没有传过来。”曾国藩将心中的疑虑讲了出来。
曾国藩讲的也正是大家的疑虑,所有人都将目光对准了李鸿章,看他如何作答。
“大帅,学生也是刚刚才接到消息,与其说太平军是攻陷了武昌,不如说奇袭来得更准确些。”李鸿章道。
“奇袭?怎么回事?”曾国藩疑虑更甚。
“太平军借用大帅的名义,将武昌城的重兵调出,他们则在后袭了武昌府。”李鸿章道。
“以本帅的名义,怎么可能?武昌守将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相信他们?”曾国藩差一点就跳起来。
“大帅莫急,请听学生慢慢道来。”李鸿章示意让曾国藩不要着急。
原来,太平军使人诈称是曾国藩的下属,谎称曾国藩在前线被困,急需调武昌府的援军支援,守城将领一听曾国藩被困,急了,因而调集大军,急速来援,谁知他们刚出城,就被埋伏在一旁的太平军抢了城池,等到他们发现城池被袭之后,深知此罪不小,于是马上组织力量,想再去将城池夺回,奈何力量不够,几次攻城都被太平军打退,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探知曾国藩在合肥,这才将消息传来合肥,请求曾国藩派兵相援。
“混帐,调军要有印信,难道守城的将领连这个都不知吗?真是罪该万死。”曾国藩生气地道。
“太平军带有大帅的调军印信,所以守城将军也没怀疑。”李鸿章道。
“胡说,本帅的印信一直带在身边,怎会假手于人。”曾国藩不信。
“没错,他们用的正是假印信,而且是真的假印信。”李鸿章道。
“怎么会这样?”曾国藩越听越糊涂。
“大帅不是与太平军的郭破天往来密切吗,而且为了来往方便,大帅还曾刻私章一枚赠与郭破天,不知大帅可还记得此事?”李鸿章提醒道。
“确有此事。难道,难道,他们用的正是这枚私章?”曾国藩这才有点信了。
“正是,所以学生才说,他们是以假乱真,事实上是用的假印信(真私章),替代了真印信。”李鸿章叹了口气道。
“啊。”曾国藩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幸亏是坐在椅子上面,否则就出大丑了。
“报,启禀大帅,外面敌情已经探明。”正在曾国藩悲愤之时,出去打探军情的曾三回来了。
“曾三,是否太平军?”李鸿章抢先问道。
“正是,太平军总计三十万人,由黄姓之人率领,朝合肥急扑而来,现今离城只有十里左右,还望大帅与军师早做准备。”曾三禀道。
“黄姓之人??你是说,他们主帅的旗号上写明是一个黄字。”李鸿章问道。
“是。”曾三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让曾三先退到一旁。
“大帅,事情已经很明了了,来的真是太平军,而且率军而来的正是太平军两大主帅之一的黄旭。”李鸿章肯定地道。
“那郭破天呢?”曾国藩可谓是对郭破天恨的牙痒痒的。
“未知,据学生分析,郭破天此时应该在武昌府。”李鸿章沉吟了一下道。
“好歹毒的计策,好歹毒的人,郭破天呀,郭破天,老子不报此仇,誓不为人。”接连的受挫让曾国藩已经精疲力竭,对郭破天的仇恨也是越来越深。
“大帅,请您冷静点,现在最重要的是打退来犯合肥之敌。”李鸿章劝道。
“嗯,军师之言甚是,对了,军师,太平军分军攻打合肥与武昌,是何意?”曾国藩又问道。
“据学生推算,他们一定是打算分兵两路进击,最后齐攻顺天府。”李鸿章推测道。
“哈,他妈的,想的到美,他们是在做白日梦。”曾国藩大笑一阵道。
“不,大帅,我们不能再小看这太平军了,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一定早有预谋,而且每一步都算的很准,我们以前就是太掉以轻心了。如果大军未失,我们还有足够的本钱与他们周旋,但现在百万大军已所剩无几,我们实难再与他们抗衡。”李鸿章也很无奈。
“即使如此,我们也要一拼到底。”曾国藩已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与太平军血战到底。
“大帅,话虽是这么讲,但毕竟我们底气不足,现在我们手头的兵力最多也只能用来防守,可能连防守都存在问题,大势不妙啊。”李鸿章说的都是实情。
“那我们就誓死一搏,军师,就按照你先前所说,先退来犯之敌,再分兵去救武昌,本帅到是要看看,太平军如何能置我们于死地,即使我们死,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好过。”曾国藩握紧拳头,目光坚毅地道。
“是,大帅,那就请您分派任务。”李鸿章道。
“好,冯将军,你是合肥守将,本帅不能喧宾夺主,你来说说,咱们怎么办?”曾国藩看向冯子材道。
“大帅,您客气了,一切但凭大帅作主。”冯子材还没傻到连尊卑都不分的地步。
“那好,军情紧急,本帅也就不客气了,众将听令。”曾国藩道。
众将齐听号令。
不一会儿,任务分配完毕,众将各去准备,他们誓与来犯的太平军决一死战。

第二百六十二章 才识庐山真面目

曾国藩分兵镇守四门,他则亲自率领李鸿章一众人等至东门迎敌。
他们刚刚到东门不久,便见城门外尘烟大起,旌旗蔽空,显然是太平军到了。
曾国藩站在城门楼上,举起手中从洋人手中购买的拉伸式望远镜向前看去,只见太平军的中军处隐隐有一面大旗正迎风招展,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黄字。
大旗下面有一个年轻人,骑高头大马,作文士打扮,外形俊朗,嘴角含笑,目光正对准曾国藩等人所在的城楼方向,忽然,曾国藩看见那年轻人似乎举起了他的手,并且还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挥了挥,曾国藩吓的急忙收回了手中的望远镜,略带惊讶地问站在他身边的李鸿章道:“军师,本帅似乎看到反贼军中有一位文士打扮的年轻人立于帅旗之下,这不会就是那所谓的黄旭?”
“应该没错,由于郭破天的缘故,针对黄旭,我们也陆陆续续地收集了一些此人的资料,据资料显示,此人相当年轻,而且是贼首洪秀全的乘龙快婿,听说洪秀全之所以能在与杨秀清的争斗中一举胜出,除了石达开之外,这黄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据说石达开也非常信任此人,与其兄弟相称,不过此人十分低调,所以,我们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信息,但学生估计,此人应该不是绣花枕头。”李鸿章说了说了解到的大概情况。
“这小子有点邪门,本帅刚刚还看见他向本帅挥手来着,真是活见鬼啦。”曾国藩到现在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什么?他向您挥手,难道他能看见您,这不可能,这距离可不是一步两步,您不会看错了?”李鸿章也认为这不可能。
“也许是,但本帅明明看见他挥手来着。”现实与理论之间的落差确实很大,相隔这么远的距离,要说黄旭能看到城楼上的曾国藩。曾国藩打死也不相信,除非黄旭不是人。
“大帅,不管怎样,我们很快就有机会见到这黄旭本人,眼见为实。”李鸿章道。
“没错,那我们就拭目以待。”曾国藩道。
说完这些之后,曾藩几人便不再说话,静待太平大军的到来。
太平军的速度很快,只一会儿功夫,他们便出现在了离合肥城不远的地方,然后熟练地排好阵势,等待进攻的命令。
黄旭则在赵小锋等人的陪同下策马来到了大军阵前,只听黄旭缓缓朝着曾国藩所在的城楼方向道:“太平军主帅黄旭,意欲与文正公一叙,请问文正公是否愿意赏脸?”
黄旭的话是由内力发出,声音虽然不大,但曾国藩感觉就象是贴在自己耳边说出来的一样,他大惊失色,不由地望向李鸿章,而李鸿章也正向他望来,李鸿章的脸上也带着同样的惊色,看来黄旭这一手将曾国藩等人吓的不轻。
“大帅,您说这黄旭是什么意思?”李鸿章疑惑地道。
“敲山震虎,看来,这黄旭不象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啊。”曾国藩忧虑地道。
“那我们怎么办,如何回话?”李鸿章不敢擅作主张。
“去,我们去,这黄旭也没有生三头六臂,他还能吃了咱们不成,本帅还偏不信这个邪。”曾国藩咬了咬牙道。
“大帅,要是这黄旭耍什么阴谋,那您就危险了。”李鸿章担心地道。
“没事,反正本帅现在是烂命一条,谁拿去都一样,但如果我们不去,那不显得我们清军怕了他们这些反贼,如果这样,这后面的仗还没打,咱们就已经输了。”曾国藩看的很开。
“那您多带些护卫去。”李鸿章道。
“不,不,那个没用,你没看见黄旭刚刚显露的那一手吗,以他的武艺,我们就是带再多的护卫,也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就本帅单枪匹马一个人去,本帅就不信他真能将本帅怎么样。”曾国藩洒脱地道。
“大帅,这怎么行,这如果有个万一,那该怎么办。”李鸿章当然不能同意让曾国藩一个人去。
“哪有那么多万一,再说了,没有了本帅,这不是还有你们吗?”曾国藩笑着道。
“不,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要么,学生代替大帅去。”李鸿章自告奋勇地道。
“你,你去是可以,但人家要见的人是本帅,你即使想去,别人也不一定会同意,所以,你就不要瞎想了,本帅去,就本帅一个人去。”曾国藩坚持自己去。
“大帅…。。”李鸿章还想继续劝曾国藩。
“好了,军师,你就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本帅就专断一回,本帅自己去,但你也不要以为本帅去了,你们就没事了,你们可要帮大清朝好好守好这个门户哟,千万别给弄丢了,真正算起来,你们肩上的担子可是重的很哟。”曾国藩拍了拍李鸿章的肩,还与李鸿章开了句玩笑。
“是,大帅,既然您一定要去,学生也不多什么了,但请您务必保重,学生会集结重兵为您掠阵,如果形势不对,请您务必第一时间回转,学生会立即派人接应,任何情况下,保住性命最重要。”李鸿章也不能不做些准备。
“好,一切就照你说的办。”曾国藩道。
“学生送大帅出城。”李鸿章道。
“行,你一个人送就够了,不要惊动其他人,现在固守城池最重要。”曾国藩道。
“老师,您请。”李鸿章突然改变了称呼。
曾国藩听李鸿章突然叫老师,微微一愣,脸上现出些许柔光,温和地道:”少荃,辛苦你了。”
“老帅,您快别这么说,能追随在老师身边是学生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李鸿章动情地道。
“好了,本帅并不是一去不回,别这样伤感。”曾国藩收拾好心情,换了一副腔调道。
李鸿章轻轻地点了点头。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下楼,直到将曾国藩送出城门,李鸿章才回来。
李鸿章在将曾国藩送出门之后,即刻便命令大军戒备,随时准备支援曾国藩。
而曾国藩一人一骑出城之后,便径直向太平军的阵前走来。
黄旭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暗赞一声,好胆识,也独自策马向前。
两骑马,两个人,在相互距离两米左右处立定,四目相对,不由火花四溅。
“曾大帅,黄旭这厢有礼了。在下一直久慕大帅之名,只恨无缘相识,今日一见,黄旭甚慰平生。”黄旭不喜欢掉书袋,但曾国藩非常人,黄旭一直对其很佩服,所以,他必须慎重对待。
“黄元帅,首先,本帅不知道这样称呼阁下是否正确,再者,本帅就一普通人,而且还是阁下的手下败将,实在当不起阁下如此盛赞。”曾国藩平静地道。
“是,是,一时激动,忘记自我介绍了,大帅,你可以直呼在下之名,黄旭即可。”黄旭连忙道。
“不敢,不敢,本帅还是称呼阁下为黄元帅更自然一些。”曾国藩与黄旭可没这么熟,称呼他黄旭?他们有这么亲密的关系吗?
“随便,随便,只要曾大帅叫起来觉得ok就行。”黄旭随口道。
“o…。k??”曾国藩脑子一时短路。
“哦,是这样,我的意思是说,只要曾大帅自己感觉好,那您怎么样叫都行。”黄旭无所谓地道。
“黄元帅,你我乃生死之敌,不知今日邀本帅来此,用意何在?”曾国藩直接将谈话切入到正题。
“曾大帅,您这话就错了,我们并不是敌人,我们只是立场不同,各为其主而已,我今天邀大帅来,真是因为一直仰慕大帅,纯属是想与大帅见上一面,互相认识一下,顺便聊一聊而已。”黄旭说的是实情,他确实对曾国藩颇有好感。
“就这么简单?”曾国藩以为自己听错了,这黄旭是不是疯了。
“是啊,就这么简单,不然,大帅以为我邀大帅前来,又会有什么事。”黄旭笑了笑道,他并没有疯,而且他就是在做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曾国藩一时语塞,心中升起一种被耍的感觉,他想发作,想问黄旭是不是有病,是不是在耍他,但他从黄旭的脸上看到的分明全是真诚,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办,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幻觉,他对面的这人,真是他的敌人吗?

第二百六十三章 突起变故

曾国藩的大脑有片刻的停顿,但很快就恢复清明,他确定站在他对面的这个黄旭,就是他的敌人,而对待敌人,他绝不能存有任何的慈悲之心。
“黄元帅,你这话,本帅就不明白了,本帅不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曾国藩不咸不淡地道。
“曾大帅,我真的只想与您聊一聊,互相认识一下,如果真要说有事的话,那也是为大帅好。”黄旭仍是笑容满面。
“你们聚众而来,而且来势汹汹,这像是要聊天的样子吗?”曾国藩盯着黄旭的眼睛道。
“哦,您是说我的这些兄弟们吗?您多心了,他们此来纯粹是为了给我壮胆,并无其它的意思。”黄旭咧嘴笑道。
“壮胆?呵,呵,黄元帅,你说这话不觉得有点可笑吗?几十万人马就在本帅的面前,本帅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需要带着几十万人马来壮胆的,你这个理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曾国藩冷笑一声,语带讥讽地道。
“我说的是实话,至于怎么理解,那就要看曾大帅自己的意思了。”黄旭脸色如常,一本正经地道。
“行了,我们就不要再玩这些虚的了,没意思,痛快点,你就说,你今天约本帅来此,所为何事?”曾国藩直接了当地道。
“痛快,既然曾大帅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再不爽快点,那就显得我黄旭太过矫情了。”黄旭击掌大叫一声痛快,然后道。
曾国藩脸色凝重,朝黄旭抬起手,示意黄旭继续说。
“曾大帅,如今的局面,想必大帅已经了然于胸。坦白地讲,我一直以来都非常佩服大帅的才华,所以,在下是十分的向往能有机会与曾大帅一起干一些伟大的事,为天下苍生,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不知大帅意下如何?”黄旭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抒胸意。
“不明白,黄元帅的话,本帅不是太明白。”曾国藩听后,摇了摇头道。
曾国藩如此反应,令人不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说的简单点,曾大帅,您愿意加入我们吗?”黄旭更加直接地道。
“哈,哈,黄元帅,你是在讲笑,加入你们,本帅乃堂堂大清朝的统军主帅,加入你们叛军,你说这话岂非可笑。”曾国藩哈哈一笑,断然拒绝。
黄旭见曾国藩回答的这样干脆,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虽然明知一定是这样的结果,但有些话他也不得不说,一切算是尽人事,听天命。
“曾大帅,多的话,我也不再说了,我只是恳请您再考虑一下。”黄旭仍想再争取一下。
“最后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黄元帅就这么肯定最后输的就是我们吗?要本帅投降,休想,城可破,头可断,投降则不可能。”曾国藩的态度是非常的坚决。
“曾大帅,我深知你的为人,知道你断然不会答应,但我的心里毕竟还存有一丝侥幸,我相信大帅是一个知天命之人,想我天朝,民心所向,天命所归,而清廷却已是日薄西山,纵是有曾大帅如此之人,也未必能力挽狂澜,结局已经注定,大帅何必要逆天命而行呢?”虽然黄旭心里非常清楚,曾国藩心志之坚,非常人可比,但他何尝不是抱着明知不可为而必须为之的心态去说这样一段话。
“笑话,本帅生是大清朝的人,生是大清朝的鬼,你就不要废话了,有本事,咱们战场上见真章。”曾国藩的话令这件事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话虽如此,但曾国藩也没想到这黄旭竟然是来劝降的,他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想他曾国藩是什么人,忠君爱国之楷模,就算是大清朝败了,他也注定要以死殉国,怎会去做那等苟且偷生之事,况且,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虽然清军目前是暂居下风,但谁又可以断言,他们就必败无疑呢?他觉得这个黄旭是天真的可爱。
“唉,曾大帅既然这样说,黄旭再多说什么,那就是侮辱大帅了,那我们就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事已到此,黄旭也只能如此了。
“这才象个三军之帅的样子嘛,黄元帅,那就此别过,咱们战场上见。”曾国藩知道双方之间的谈话已经结束,是时候该回去了。
“慢,曾大帅。”黄旭突然道。
“怎么,你难道还想将本帅留下来不成?”曾国藩脸色一变道。
“不,不,不,曾大帅是误会了,我并无此意,我只是想多嘴问一句,曾大帅有没有兴趣知道,左大帅几人现如今身在何处?”黄旭说这话时,脸上仍是一如既然的平静。
“什么,你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哪里?”曾国藩闻听此言,全身一震道。
“是的。”黄旭点点头道。
“果然是你们干的。”曾国藩微微一愣,霎时之间便明白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只见他双目通红,咬牙切齿地道。
“唉,曾大帅,实在抱歉,我们真不想这么干。”黄旭叹了一口气,以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道。
黄旭的样子看上去似乎真的很无奈。
“哈,哈…。。”曾国藩仰天一阵狂笑,笑的让人感觉有点毛骨悚然。
黄旭此时此刻能做的,也唯有苦笑以对。
“你,你们真是衣冠禽兽,那可是百万大军,百万大军啊,你们还真下得了手,这真是造孽啊,你们就不怕晚上睡不着,就不怕遭天谴吗?”曾国藩心情激荡,语音哽咽地道。
他忍耐了这么多天,现在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能不爆发吗。
黄旭也没想到曾国藩会如此失态,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宗棠他们怎么样,你们意欲何为?”曾国藩在发泄完一通之后,渐渐冷静下来,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左宗棠几人的安危。
“我们没打算怎样,只是想请他们在我们那里坐一段时间的客而已。”黄旭笑了笑,道。
“没这么简单,郭破天呢,你让郭破天这忘恩负义的家伙来跟本帅讲。”提起郭破天,曾国藩的心中更是愤恨不已。
“曾大帅,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您不用想的太复杂,还有,告诉您也无妨,郭破将现正督军在武昌,所以,恐怕一时之间也抽不出身来见您,还请原谅。”黄旭非常有礼貌地道。
“混蛋。”曾国藩破口大骂道。
“曾大帅,请息怒,我们也是被逼无奈。”黄旭试图缓和一下气氛。
说实话,黄旭心中十分清楚曾国藩之能,他衷心地希望可以笼络曾国藩,所以,他对曾国藩是处处忍让,笑脸相迎。
“放屁,你是什么意思,你是嘲笑本帅吗,你将本帅的人马烧了,大将擒了,你还在这里装可怜,你他奶奶的是不是当本帅是空气。”曾国藩越说越生气。
“喂,喂,喂,曾大帅,你嘴巴给我放干净点,你说什么呢,我黄旭尊重你,才这么客气地与你讲话,你真以为我怕你,你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捏死你。”黄旭听曾国藩是越骂越起劲,气不打一处来。
“来呀,来呀,谁不来捏死老子,谁就是龟儿子。”曾国藩也不示弱。
两人相互怒目而视,黄旭握紧拳头,手上青筋突起,脸色阴沉,看样子,随时都会暴起伤人,而曾国藩对黄旭的愤怒则好似视而不见,更是露出一副嘲讽的样子,挑衅意味相当的明显。
“你找死。”黄旭大喝一声,闪电般出手,一举将曾国藩拿下。
事情出的太突然,令双方的人马都是一愣。
而曾国藩虽被生擒,但却是面无表情,冷眼相对,看上去,他已经做好了以身献贼的准备。
从内心来讲,黄旭是真心实意地打算与曾国藩聊一聊,哪怕两人之间能互相建立起那么一点点的信任,黄旭也会相当的满足。而从道义上来说,两军交战,说什么也要先礼后宾,而且,他真心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