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想找个机会弄清楚,没想沙皇今天自己说了出来,列别佐夫斯基怎能不惊。
而如果此事情真如沙皇所说,那沙皇所做的一切也就合情合理了。
虽说列别佐夫斯基以前还怀有另一番心思,但既然现在是这种情况,那他什么都不会再多想了,只会一心一意帮沙皇办好他想办的事,完成他的心愿。
因为他们是兄弟。
“是,陛下,臣明白了。”列别佐夫斯基道。
他今天是真明白了。
“那就好,如果考验一旦通过,本皇希望你可以竭尽全力稳住形势,千万不能因为此事而搞出什么大乱子才好啊。”尼古拉斯二世道。
他很担心。
“陛下,你放心,臣一定竭心尽力。”列别佐夫斯基正色道。
他这是在表忠心,让沙皇放心。
“好了,你,我还信不过吗,我相信你。”尼古拉斯二世亲切地道。
他连称呼都改了,不称本皇,而自称起我来,这说明他对列别佐夫斯基是有真兄弟情谊的。
“谢陛下,臣一定不负所望。”列别佐夫斯基急忙跪到地上道。
他知道沙皇动了真情。
而沙皇走下皇座,在列别佐夫斯基身前站定,然后弯下腰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然后挥挥手,左右伺候的人便退了下去。
列别佐夫斯基见此,便知道老沙皇有真心话要对自己说了。
果不其然,沙皇拍了拍他的肩膀,无限感慨地道:“老家伙,我已经时日无多了,这么大个帝国,这么大个担子,无论交到谁手上,我都不放心啊。”
尼古拉斯二世的这话是掏心窝子的话。
“陛下,你千万别这么说,臣还大着陛下两岁,臣尚且不服老,何况陛下,陛下定能平平安安,寿与天齐。”列别佐夫斯基急忙道。
他见尼古拉斯二世竟然说起这些丧气的话,不由急声阻止。
这不吉利啊!
但尼古拉斯二世摆了摆手,苦笑一声,道:“没什么好忌讳的,我自己的事,自己心里清楚,这也是我不得不做出一些安排的原因。”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有因必有果。
“陛下,你……。”列别佐夫斯基一时语塞。
他满肚子劝慰的话,现在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好了,我累了,想休息一下,老家伙,你这几天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有事,我会再让人宣你入宫的。”尼古拉斯二世又摆了摆手,道。
于是,列别佐夫斯基退出。

第六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机会

在英法联军袭击俄国的秘密事件被以一种非常意外的方式平息过后,俄政坛迎来了难得的平静,但是,这平静的背后迎来的往往是不可预测的风雨,至于是不是暴风雨,很难说,至于什么时候会来,更加没有人会知道。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而时间确实过得很快,眨眼之间,一个多月便过去了,已经在俄上流社会混了一个脸熟的卢文趁此机会在俄办了一件大事。
这位商业帝王以梦想商业帝国做为核心企业,然后联合中华帝国境内较为出名的几十家企业主在俄首都莫斯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销会,以此为平台,他们隆重地推出了由中华帝国出产的一些比较罕见的新产品,以此来增强中华帝国企业在俄的影响力,并拓展在俄的市场。
而此举立即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并在莫斯科引起了轰动,最后,此次展销会办得非常成功,而直那以后,莫斯科的民众大肆抢购中华出产的商品,并由此形成了一股中华热。
而中华在俄的影响力更因此又上了一个台阶。
为此,卢文特意举办了一场私人酒会来庆祝展销会的成功,并借机此会感谢那些给予中华帝国帮助的人,包括经济大臣…别林斯科及外交商务大臣…古塔沃夫等人,而更令卢文感到意外的事,这次酒会更加吸引了一些以前并未与卢文来往的大人物,比如老首相列别佐夫斯基以及军方将领朱可夫等人,这些人是不请自来。
特别是列别佐夫斯基以及朱可夫二人,对于他们的到来。卢文除了感到相当的意外之外,更是含着一丝欣喜,他本来也有意请这些人的,可关键是这些人想请都请不到,他跟人家本来就没有来往。怎么去请人家,所以,对这些人的不请自来,卢文内心更多的是惊喜。
而正因为这些人的到来,使此次酒会办得很圆满,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这让梦想商业帝国在俄国的名声更响亮了。
当然,这还不是此次酒会的唯一收获,利用此次机会,卢文成功地与包括首相列别佐夫斯基以及军方将领朱可夫在内的上层人物建立了一定的关系,这为以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些人当中。最让卢文感到兴奋的是两个人,列别佐夫斯基和朱可夫,这两位可不是普通人,一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而另一位更加可能是未来沙皇,身份可谓是尊贵至极,但这样的人物都被他成功地吸引到。卢文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卢文又隐隐约约知道他们二人不是单纯为了此次酒会而来,似乎还隐藏着其它的目的。于是,他留上了一份心,直到看见他们二人与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寒喧的场景,卢文便恍然大悟,原来此二人来此的目的是在彼二人。
有点意思。
而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对列别佐夫斯基和朱可夫二人的不请自来,也颇为感到意外。他们早就知道卢文除了他们之外,并没有与其他的俄政坛人物建立关系。所以,列别佐夫斯基和朱可夫并不在邀请之列。但这二人却意外地出现在这里,显然也令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很有一点意外。
与此同时,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也知道二人来此的目的一定不单纯,不由心生警惕。
说实话,在这二人之中,对列别佐夫斯基,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到不是十分担心,因为这个老首相是公认的老好人,名义上还是他们文官集团的领袖,而更关键的是,这老家伙现在已经不太理事,对很多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所以,对他今天的到来,别林斯科二人到没什么防范之心。
而朱可夫的到来就令别林斯科和古塔沃夫有点担心了,这家伙可是军方的将领,在这种商业场合,他来干什么,无事献殷勤,那是非奸即盗,所以,他来,那必定没有好事。
几人各怀心思,相互之间小心戒备着。
而这几人之间,表现上是一团和气,但背地里却是暗潮涌动,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卢文也不知道,只是知道这几人不是那么对付。
而他们之间的不对付就是卢文以及中华帝国的福音,那就是好事。而且,中华帝国和卢文要的就是他们的不对付。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场酒会在卢文的精细安排以及倾心周旋之下,没出什么大事,最后平稳而圆满地结束了,而那些受邀而来或者是不请自来的嘉宾们也都尽兴而归。
总之,这是一次高兴的聚会,大家也是尽欢而散。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但这是在酒会结束之后。
在酒会结束之后,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料不到的事。
死人了,有人在酒会的现场被杀了。
被杀之人是一位侍女,是卢文临时请来的,虽然人命案不是一件小事,但对于那些整天身居高位,身处繁华之中的人来说,也就象是死了一只蚂蚁,与他们的关系不大。
但是,这一次,这死的人却与这些身份特殊的人扯上了关系。
这都是因为在死者的身边发现了一件东西,一件足令引人注目的东西。
目击者在死者的身边发现了一块怀表,而这块怀表最后被鉴定为是宫廷之物,而更让人大跌眼球的是,这块怀表是沙皇赏赐给朱可夫将军的。
产苴,这还是朱可夫的随身之物。
如此一来,问题就大了,朱可夫的随身之物竟然会在死者身边出现,那可是天大的事。
而此事很快便被上达天听,沙皇知道了。
而沙皇一听此事与朱可失有关,不禁大怒,立即命人将朱可夫收监,等待进一步处理,并且下了一道严旨,如果最后证实此事确是朱可夫所为,那沙皇绝不轻饶他。
于是,朱可夫很快被抓了起来。
而不管这件事是不是朱可夫所为,这朱可夫也真够倒霉的,这不就是参加了一场宴会嘛,堂堂帝国将军,皇位候选人就变成了阶下囚,想一想,朱可夫都应该感到郁闷。
事实上,朱可夫也是感到十分郁闷。
他堂堂一个将军,帝国西部军区的二把手,身份何等尊贵,怎么会去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侍女呢,他的动机何在,朱可夫觉得好怨枉。
本来,朱可夫根本没打算去参加今天那什么酒会,他是受首相列别佐夫斯基之邀去当陪客的,真是倒霉透顶。
本来老首相自己想去凑凑热闹,又觉得一个人去太没意思,便硬拉了朱可夫陪他去,而他也没料到在酒会中会碰到他的皇位竞争对手古塔沃夫,这已是令他相当意外,不过,虽然这古塔沃夫与他是对手,但在外人面家,风度还是要有的,所以,朱可夫也是相当得体地与古塔沃夫闲话,就象是两个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最后将一切处理的也相当得体。
而真正让朱可夫感到更高兴的是,他在这次酒会中有机会接触到各方面的人物,本来,他是军方的人,很难争取到其他方面人的支持,而今天既然与这些人搭上了关系,那只要他好好经营,将来还是有机会将一部分拉到他这边来的。
这是朱可夫最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也使出了一些手段,对一些他认为有用之人进行了有意识的拉拢,而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些人似乎也有意与其接触。
这让朱可夫感到是不虚此行。
可谁曾想,这欢笑才散去没多久,就出了这样的事,酒会现场死了人,而且与朱可夫有关。
这确实令人太意外了。
而这突然其来的事故,让古塔沃夫与朱可夫二人也是措手不及。
古塔沃夫觉得这幸福来得也太快了点,简直让他以为是在做梦,如果因此朱可夫一去,那皇位继续人选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也就是说,他将是下一代沙皇。
下一代沙皇?古塔沃夫想一想都兴奋得浑身发抖。
而朱可夫则是一直叫屈,总说他是冤枉的。
正因为有朱可夫的存在,此案的关注度可谓空前。

第六百四十八章 扑朔迷离的案情

由于此案事关重大,涉及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所以,沙皇将此案交给了德高望重的老首相列别佐夫斯基负责办理。
而交给列别佐夫斯基负责,这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当然,沙皇既然赋予了信任,那列别佐夫斯基也不推迟,欣然接受了任命,而做为沙皇的兄弟,他也乐意为沙皇分忧。
而老首相一接受此案,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一方面收集各种证据,另一方面不停地传召不同的证人问询相关的案件细节。
正是老首相的这种行事作风,让很多人都觉得,此案应该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当然,就算是老首相办事效率很高,那也会带来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人满意,必定有人不太满意,而不满意的人还是希望他快一点。
这以古塔沃夫方和朱可夫一方的人尤为甚,他们基本是各自一词,
古塔沃夫方的人认为此案证据确凿,应该尽快结案,立即将杀人凶手朱可夫绳之以法,还被害人一个公道。
这一方之人说的是振振有词,完全一副正义的化身。
而朱可夫一方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此案疑点甚多,还需要认真仔细地调查清楚,不可草率行事,但在办事效率上,他们与古塔沃夫方的意见基本相同,那就是要从速办理,因为久拖不决,对朱可夫的声誉是有影响的,所以,他们督促列别佐夫斯基尽快寻找有利于朱可夫的证据,还朱可夫一个清白。
总之,此案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也将很多不同的人卷入到了此案之中。如果久拖不决,的确会给俄国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引起俄政坛的动荡。
所以,迅速将案件理清,这是当务之急。
可是,此案之中。虽然朱可夫是重点怀疑对象,案发现场也留下了他的随身信物,但除此之外,朱可夫真没有作案动机,他出于一个什么目的要杀害一个恕不相识的侍女,这似乎说不通,不过,如果说不是朱可夫所杀,那为什么死者身上会有他的随身信物。
这的确让人无法解释。
而录得朱可夫的口供。其理也不尽相同,他并不承认此女是他所杀,至于那块怀表,朱可夫称怀表已在一个多月之前被人所盗,他一直苦寻不得,没想却在死者身上,他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朱可夫说自己是被怨枉的。
如此一来,案件就变得复杂起来。
不过。不管做何理解,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死者身上的怀表从何而来,如果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那至少可以将朱可夫杀人的嫌疑排除一半。
所以,列别佐夫斯基打算先从怀表入手。
据朱可夫所说,他的这块怀表是在一个多月之前失窃的。那么,根据内宫记录,这块怀表是在一年多之前由沙皇亲自赏赐给朱可失的,按理说,知道朱可夫有这块怀表的人不多。而能接近朱可夫身边并有机会将这块怀表偷走的人更加不会多,但是,贼人偷盗这块怀表是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他要单单偷这块怀表呢,这着实令人有点想不通。
不管怎样,偷盗怀表的嫌疑对象已被缩小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极有可能是他身边的人。
那么,列别佐夫斯基就此展开排查。
而经过初步的排查,列别佐夫斯基将怀疑目标锁定在了朱可夫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身上,但是,经过仔细的排查,列别佐夫斯基又否决了对这几个人的怀疑,因为他们同样没有做案的动机,朱可夫身边值钱的东西很多,为什么偏偏会偷这块怀表呢。
这只能说,做这件事之人是有心之人。
而与此有关的无外乎是两种人,一种是恨朱可夫之人,第二种是与其有利害关系之人。
可是,恨朱可夫之人,这很难弄清楚,而反到是与其有利害关系之人,那是呼之欲出。
当前,与朱可夫有最大利害关系之人是古塔沃夫,但是,古塔沃夫会来偷朱可夫的怀表吗,况且偷了之后会摆在一个死人身上,这怎么可能,这根本就不是一种正常的逻辑。
所以,列别佐夫斯基的推断以及对证据的查找都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他第一次感到了此案之棘手。
连续多天,案件毫无进展。
而列别佐夫斯基将那块从死者身上得来的怀表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最后,他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这是一块看起来的确是与众不同的怀表,但要说起它珍贵与否,的确也算珍贵,这种怀表是属于限量版的,其每一处都是用黄金打造,其表身处镶嵌有三十六颗珍贵无比的钻石,而这块怀表一直以来都是随身携带在沙皇身边,但突然有一天却赏给了朱可失,其原因不得而知。
这些信息是列别佐夫斯基查找宫廷的记录所得,他本来很想去当面问一问沙皇有关这块怀表的事,后来想一想,还是算了,朱可夫出了这样的事,沙皇也肯定是痛心疾首,而在这样的当口去找沙皇问这样的事,显然是不合适的。
列别佐夫斯基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而正在列别佐夫斯基受困于案情毫无进展之苦时,有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这令列别佐夫斯基精神一振,如果这人提供的线索属实,那对案件的侦破绝对是一个福音,但一想起这条线索所涉及的人,列别佐夫斯基又是倒吸一口冷气。
而这个提供线索的人也令列别佐夫斯基感到有点意外。
他是西部军区司令,斯奇科夫。
不过,转过头来想一想,斯奇科夫做为朱可夫的上司,知道一些这怀表的事,那也不足为怪,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而据斯奇科夫所说,他前几天在经济大臣别林斯科处见到过一块这样的怀表,但到底是不是同一块怀表,他就不知道了。
按理说,堂堂西部军区的司令,他不会胡乱提供线索,也不会乱咬人,他一定是亲眼见过这块怀表,才会这样说,可是,这块怀表又怎么会出现在别林斯科处呢,别林斯科是经济大臣,也是沙皇信任的人,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是古塔沃夫的心腹,也就是说,这有可能涉及到古塔沃夫。
这事是变得越来越麻烦了。
如果此事与古塔沃夫有关,那就是大问题,而这个涉及到的大问题就是皇权问题。
列别佐夫斯基有点怕了。
如果将一个单纯的杀人案带入到皇权之争当中,那就会将当前的案情变得更为的复杂,这是列别佐夫斯基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他又应该怎么做。
列别佐夫斯基颇有点为难,他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还是先去拜访一下别林斯科,看看他怎么说,然后再看一下如何处理。
他希望别林斯科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六百四十九章 怀疑对象

列别佐夫斯基径直去找了别林斯科。
其实,严格说来,列别佐夫斯基和别林斯科关系不错,他们都同属于文官集团,无论是在政治取向上,还是在与武官集团的斗争之中,二人都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
所以,列别佐夫斯基去找别林斯科很正常,一点思想负担都没有,因为他们是朋友,只不过,这一次,列别佐夫斯基想要与别林斯科说一件很不寻常的事。
而别林斯科见列别佐夫斯基来访,也很是意外,平时,他们之间的相交多在朝堂上面或者于公事居多,而至于私事,他们到是很少往来,更别提有这种亲自登门拜访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列别佐夫斯基突然来访,必有要事,别林斯科哪敢怠慢,热情地将老首相请进了府中,然后,二人分宾主坐定,略微的寒喧之后,列别佐夫斯基使直奔主题。
“别林,我今天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问你。”列别佐夫斯基盯着别林斯科的眼睛,笑着道。
别林是别林斯科的昵称,只要与其熟悉之人,平时都这么叫。
而别林斯科听说老首相有要事与其商议,那是赶紧坐直了身体,肃然道:“首相大人,您请说。”
别林斯科见老首相虽然在笑,但语气偏向严肃,便知这并非小事,他不禁有点忐忑,心中也在暗自猜测着老首相此来的目的。
“听说你手头有一块怀表,很是珍贵,可否借我一观。”列别佐夫斯基仍是微笑着道。
他说的很随意,就象是闲话家常一样。让人没有丝毫戒心。
而他只是说要看看,却也并没有说为什么要看,但他是首相之尊,如果他说要看,谁又能当面拒绝呢。恐怕就算是别林斯科,他也不会拒绝。
而别林斯科见老首相只是说要看那块怀表,不禁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哪知就这么件小事,搞得他紧张了好一会儿。但是,转头一想,不对呀,知道他有这块怀表的人不多,可是。这老首相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况且,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想看什么怀表。
他不禁有些疑惑起来,但仔细一想,立即便醒悟过来,隐约明白了首相此来之用意。
而想到这,他心里不免咯噔一声,知道坏了。恐怕有事要发生了。
虽然他本身并无过失,但坏就坏在他手头有一样东西,怀壁就是过失啊。他当然知道列别佐夫斯基正在调查那桩命案,而朱可夫被抓,就是因为死者身上有朱可夫随身携带的怀表,而现在首相大人来问怀表的问题,那肯定就是与命案有关了。
可是,自己的怀表又怎么会与命案扯上关系。
别林斯科百思不得其解。
而正是基于此。他不免有点踌躇起来,他想。如果是涉及到命案,他就要仔细考虑一下。到底是不是要将这怀表拿出来,如果拿出来会怎样,不拿出又会怎样,而不管最后是拿出来,还是不拿出来,他现在最先考虑的就是怎么做会对古塔沃夫有利。
一切都以古塔沃夫的利益为先。
所以,别林斯科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其实,列别佐夫斯基此来就是证实一下怀表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心思,而且,这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被别林斯科这么一分析,便将问题复杂化了。
所以,这凡事只要涉及到利益问题,人心就变得不简单了。
“首相大人,不知您借这怀表是因为……请您不要误会,我只是有点好奇罢了,如果您不方便说,那也没关系。”别林斯科假装不好意思地道。
他得套套口风,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他根本不相信一向私交甚少的列别佐夫斯基会亲自上门来问他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不过,他之所以敢这样问列别佐夫斯基,那也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这么问,列别佐夫斯基一定会讲出个原因来,因为怀表可是他的,即使首相要看,那也总得有个理由吧,毕竟现在他还不是罪犯,更加没有被列为需要问询的嫌疑犯。
而在别林斯科转动心思的同时,静坐一旁的列别佐夫斯基也一直留意着别林斯科身体上的细微变化,特别是当别林斯科说出这番话来之后,列别佐夫斯基心思一转,便有点明白了,而他察言观色之间,更是已经估到了别林斯科内心的想法,他不由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这人心啊!
老首相有点感慨。
不过,列别佐夫斯基的内心到是坦坦荡荡的,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所以,他丝毫也不隐瞒,直言相告道:“别林,你知道我正在调查上次酒会发生的命案,现在正到关键处,但我却有几个地方不甚明白,特别是有关那块怀表的问题,我思来想去,突然记起你好象也有这么一块表,所以,我想看看你手上的这块怀表是否与酒会死者身上的那块有相似之处,以便我做出正确的判断,你觉得这有问题吗?”
列别佐夫斯基的话说得很巧妙,但也有点软中带硬,他相信别林斯科一定会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而别林斯科听了这话,心里的疑惑顿解,这与他所料不差,老首相真的是为命案而来,但是,为什么仅仅只是要看自己的那块怀表呢,那表与这案子又有什么关系。
别林斯科的心思又转开了。
这么说,命案中所涉及的那块怀表与他手中的这块是极其相似的了,如果他此时不拿出来,那就极有可能让列别佐夫斯基有理由怀疑他那块怀表的出处,进一步有很大的可能会怀疑到他的头上来,甚至有可能连他身后的人都被牵扯进来。
如果果真如此,那问题就大了。
想到这。他头上不禁冒出了冷汗,这太危险,一念之差,问题很大,幸好他多了个心眼。多问了一句,否则,真保不准他会怎么做。
现在好了,一切都已经很清楚了,那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怀表来,让首相大人一观。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证明与自己有关的人的清白。
好险,他仍在心里庆幸不已,差点就为古塔沃夫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别林斯科赶紧露出满脸的微笑。道:“首相大人,您别误会,我只是多嘴罢了,我想在就去拿,马上去取。”
别林斯科请列别佐夫斯基稍坐片刻,然后自己急忙起身,前去取那块二人都关心的怀表。
可是,他是急匆匆而去。却是满头大汗而回。
他一回来,便忙不迭地向列别佐夫斯基道歉:“首相大人,你看我这记性。我那块怀表前几天已经拿去修理了,恐怕得一段时间才能修好,所以,今天是抱歉了,恐怕要让首相大人白跑一趟了,但请大人放心。只要怀表一经修好,我立即亲自送到府上请您过目。您看如何?”
别林斯科的潜台词是,那块表不在府中。
他更是满脸的歉意。
而一直静等怀表的列别佐夫斯基一听此言。脸色立即变了,他心想,难道别林斯科的怀表真不见了,不可能,列别佐夫斯基好一番琢磨。
而当他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一脸歉意的别林斯科身上的时候,他心里的疑惑是越来越盛,但是,他又没有证据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再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东西既然在别人的手上,别人说给你,那就给你,如果别人说不给,那你也没办法。
所以,尽管怀疑,但列别佐夫斯基还是没有马上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也没有强硬地要求怎么做,他不是愣头青,他懂得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应付什么样的问题。
现在,他得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静静地离去,然后再看。
于是,列别佐夫斯基起身告辞,而别林斯科仍是满脸歉意地送他到门口。
目送着列别佐夫斯基离去,别林斯科转过身,脸色立即就变了,然后一阵咆哮声在别林斯科的府中响起,混蛋,赶紧去把那块怀表给老子找回来。
不过,不知道他在朝谁吼,唯一可能肯定的是,那块怀表应该出了问题。
而列别佐夫斯基回到府上,也是好一番思量,他仔细地将今天在别林斯科府上的情况回忆了一遍,然后进行认真的分析了,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别林斯科的表恐怕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别林斯科隐瞒了不应该隐瞒的东西。
而别林斯科又在隐瞒什么呢。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但马上又否决了,但这种可能总是不停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难道这会是巧合吗?
不知道,列别佐夫斯基的头很痛。
而这个想法的确太过于大胆,他推测这块从死者身上得来的怀表与别林斯科手上的怀表其实是同一块。
而假设这个想法成立,那案件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朱可夫身上的怀表在丢失之后,其实是落到了别林斯科手上,然后别林斯科不知道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杀死了那个侍女,并将这块怀表留在了死者身上,以此来嫁祸给朱可夫,从而助古塔活夫登上沙皇之位。
列别佐夫斯基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都吓了一大跳,但这个推测虽然有些大胆,但确实有可能存在,所以,并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所以,不管这个推论成不成立,在现在走投路的情况,先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论证,即使自己的推论是错误的,那也正好排除了这样一种可能,为其它可能的成立增加的胜算。
而方向一旦明确,列别佐夫斯基马上便动了起来。

第六百五十章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列别佐夫斯基走后,别林斯科又乱发了一通脾气,这才又急促促地赶往古塔沃夫的府上。
他要将今天发生的事告诉古塔沃夫,并与其好好商议一番。
而古塔沃夫正准备休息,但听说别林斯科这时来访,知必有要事,于是,他便直接吩咐人将其带到自己书房等候。
在鉴于别林斯科与自己的关系,古塔沃夫曾经对他说过,不论在他什么时候来见,都可以畅通无阻地见到自己,所以,他根本没觉得别林斯科现在来是多么令他意外之事。
而到了书房,二人便在主客之位上分开坐下,古塔沃夫见别林斯科神色不对,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别林斯科则是长叹一口气,然后将列别佐夫斯基到他府上的事仔细向古塔沃夫道来。
古塔沃夫听完,脸色如常,没什么表示。
虽然他也觉得这事有点奇怪,列别佐夫斯基恐怕也是嗅出了点什么,这才去找别林斯科的,但他却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也许只是别林斯科想多了而已,于是,他劝道:“堂叔,这不是什么大事,恐怕是你想多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