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我们能守住。”窘迫不已的僧格林沁将求救的目光望向了恭亲王,恭亲王知道这事不能开玩笑,赶紧接过话题道。
“如果万一呢,万一守不住,我们怎么办,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好后路。”僧格林沁可以不想,谁都可以不想。但咸丰必须想,他是这大清的皇上。他可没想过什么城在人在,城王人亡这个事,如果城真的破了,他也不会在这等死。
恭亲王一听这个,他就有点听出来了,咸丰并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他已经在考虑后路了,这也正常,他是帝王之尊,怎能将性命丢在这里呢。
“万一守不住,请皇上移驾盛京,再做它图。”恭亲王微一沉吟,似乎想出了个好办法。
盛京是大清的发源地,也就是关外东三省那块地方,大清皇帝的祖坟就在那里。逃去那里也不失为一个选择,照样可以做皇帝,而且,那地方经过清初几代帝王经营,诸事都相当完备,各种软硬件设施虽说比顺天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地盘太小了点。
“嗯,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就是迁都到盛京,我们就能保住这大清的基业吗?”咸丰是贪心不足,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保命都成问题,他还在担心那什么大清的基业,真是想不通。
“这…。这…。。皇上,只要我们励精图治,大清一定可以恢得旧日的荣光。”恭亲王也只能是喊一些空口号了。
“得了,空有其表,这都是些空有其表的话,咱得来些实际点的。”咸丰故作高深地道。
听咸丰的口气,他似乎话中有话。
“臣等愚钝,还请皇上赐教。”恭亲王恭敬地道。
“昨天,朕的禧贵妃给朕思得一计,朕觉得大有可为,不知两位爱卿是否愿意一听?”咸丰得意地道。
他觉得自己真是找了一个贤内助。
“请皇上赐教。”两人虽心有疑惑,但表面上还是得恭敬地听教。
“二个字,洋人。”咸丰伸出两上指头,神秘地道。
“洋人?啊,皇上,使不得,这使不得啊。”恭亲王咋听洋人二字,还有点没弄明白,后来仔细一想,这才明白了咸丰的意思,他大惊失色地道。
让洋人帮忙,那不是引狼入室吗,而且,这匹狼比太平军那匹狼还要狠,况且,他们与太平军斗,那是家务事,与洋人何干,如果这种内斗将洋人牵扯进来,一切都难讲了。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恭亲王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
咸丰听了恭亲王的话,面色一沉,很不高兴,他冷哼一声,指着僧格林沁道:“你说,你说说看,我们能不能请洋人来帮忙?”
咸丰是太需要知音了,他希望僧格林沁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这…。这…。。”僧格林沁这了半天,没放出一个屁来。
他的想法其实与恭亲王大同小异,但恭亲王刚才的忠言良谏已惹得咸丰老大不高兴,如果他再在一旁泼冷水的话,那一定会惹得龙颜大怒,但,如果他附和皇上的意思,那就与自己本心差得太远,也实在是错的太远,所以,他是两头为难。
“痛快点,你僧格林沁也是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人,怎么说个话都如此粘粘乎乎。”咸丰很不满意僧格林沁的态度,语带教训地道。
“是,皇上教训的是,只不过,只不过,臣觉得皇上的主意确实不错,如果能够如此,大清江山一定可保无虞。”僧格林沁说完这些话,他觉得自己的脸躁得好红。
僧格林沁在大清朝廷中以敢谏直言著名,现在都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附和圣意,这天,可能真要变了。
“僧格林沁,你这是妖言惑众,有污圣听,你这是在害皇上,害大清,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怎么能这样。”恭亲王见僧格林沁竟然背着自己的本心说出违心之言,他不禁大怒,不顾情面地大声朝僧格林沁叫嚷起来。
“恭亲王,注意你的言行,你还将朕放在眼里吗?”咸丰见恭亲王失态至此,也忍不住勃然大怒道。
咸丰并不是因为恭亲王的话而生气,他是因为恭亲王驳斥僧格林沁的话而生气,咸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知心之人,却被恭亲王当面臭骂,那不是等于说,他皇上也有错,这不是在打他咸丰的脸吗,这还了得,真是岂有此理。
“皇上,不能啊,千万不能将洋人扯进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使凭借洋人的力量,真将太平军给击退了,这天下就会太平了吗,皇上就可以坐稳江山了吗,恐怕未必。洋人亡我中华之心,一直未死,我们现今还主动送上门去,那不正中洋人的下怀吗,这种事,咱们不能做,皇上。”恭亲王以头顿地,拼命死谏。
恭亲王的满腔热血化作了一大堆心酸之言。
“奕欣,你好大胆,竟敢指责朕,难道你就不怕朕砍了你的脑袋吗?”咸丰见恭亲王越来越不节制,怒气更盛,他指着恭亲王的鼻子,大吼道。
“皇上,臣不怕砍头,如果皇上真打算这么做,还真不如砍了臣的头,给臣一个痛快,免得臣将来看到一些不想见到的事。”恭亲王泣道。
他今天说什么都要劝阻咸丰,绝不能让他这么干。
“你,你…;真是气死朕了,好,竟然你这么想死,朕就成全你,来人啊,将恭亲王给朕脱下去,送入天牢,听候发落。”咸丰喊道。
“慢着,皇上请息怒,恭亲王也是一片忠心,看在恭亲王多年以来,有功于社稷的份上,还请皇上开恩,饶了他这一回吧。”僧格林沁见咸丰来真的了,赶紧跪下来求情道。
“僧格林沁,难道你也想跟朕对着干吗?”咸丰火气正盛,见谁咬谁。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僧格林沁知道说多错多,只能引发咸丰更大的脾气,还是不说的好,等他气消了,也就没事了。
“你们两人都给朕滚下去,不要再让朕看到你们,滚!”咸丰歇厮底里地道。
咸丰显然是已经让他们给气晕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忤逆的臣子。竟然敢顶撞他这个堂堂皇上。
僧格林沁一听咸丰让他们滚,赶紧捂住还想再谏的恭亲王的嘴巴,死命地拽着他往外跑。
保命要紧啊!
第三百六十三章 咋办呢
僧格林沁将恭亲王连拖带扯地带到了自己的马车上,然后让车夫快马加鞭地赶回自己的府第,到了僧府,他又硬扯着仍生着闷气的恭亲王进了自己的府第,将他按到了自己书房的椅子上,命人上了一杯茶,这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老僧,你刚才当着皇上,怎么能那样说话呢,你那不是纵容皇上犯错吗?你是什么意思,你这是臣下应该干的吗?”恭亲王重重地将放在茶几上的茶杯一顿,朝僧格林沁吼道。
僧格林沁并不生气,只是伸出双手朝恭亲王所在的方向按了按,让他稍安勿躁,然后,他又起身,在书房门口的四周看了看,这才又关紧了书房的门。
“老恭,你不是一向都是很沉得住气的吗,你今天是怎么了,在那种时候,你跟皇上硬顶,皇上就会听你的吗?搞不好,还真的会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多不值。”僧格林沁坐回自己的椅子,轻抿了一口茶,这才用略带责备的口气对恭亲王道。
“放屁,你就是缩头乌龟。”恭亲王横了僧格林沁一眼,没好气地道。
显然,他还是怒气未消。
“是,我是缩头乌龟,你英雄,你能,但是,你说服皇上了吗?”僧格林沁豁然站起,也是大声地道。
他心里也很憋气,但他比恭亲王理智。
说到理智,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是恭亲王理智些,僧格林沁更冲动,现在反过来了,僧格林沁变理智了,冲动的变成了恭亲王。
“我…。。我…。。我是没有说服皇上,但至少我坚持真理。”恭亲王理直气壮地道。
“是,你是坚持真理,但如果坚持的连脑袋都没有了,你再坚持有什么用,你人没了,皇上还不是会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你留着脑袋,还有机会说服皇上改变想法,你说呢?”僧格林沁平时都是直来直去,没想今天却有这么多花花肠子,还真没看出来。
“你不讲原则!”恭亲王的话有点没事找茬的意味在里面。
“呸,那么看是什么原则,告诉你,原则在我心里,它在那里一直呆的好好的,我担保他不会有事,只不过,我要保护好它,绝对不能硬来,更要注意策略。”此时的僧格林沁就象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样,认真地帮恭亲王分析问题。
“那你说说,你有什么策略,难道就是附和皇上?”恭亲王仍是不依不饶,跟僧格林沁飙上了。
“附和皇上有错吗?你说,有错吗?”僧格林沁反问道。
“这,这…。这话没错,但你选的时机却错了。”恭亲王的话已开始没有象先前那样夺夺逼人。
“老恭,这我就要批评你了,你说你,平时都不是瞒机灵的吗,活脱脱就象一只狡猾的老狐狸,今天怎么突然之间就变笨了呢,你说我时机选得不对,那你说怎么办,与皇上对着干,让他将头给砍了,然后,就没咱什么事了,这样是一个成熟的做法吗?那我告诉你,你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做法。”僧格林沁心里面的弯弯道道还真不少。
这以前啊,全都是恭亲王教训他僧格林沁,现如今,僧格林沁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将这个局面扭转过来,那他就得好好教训一下恭亲王了,听起来,有点公报私仇的嫌疑,但谁让恭亲王冲动呢,这应该就是冲动的惩罚吧。
僧格林沁说到这里,恭亲王也冷静了下来,他将自己前后的行劝,认真地考虑了一遍,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是啊,今天要不是僧格林沁拦着,他还真闯下大祸了。
他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有点歉意地对僧格林沁道:“今天之事,多亏有你,咱兄弟之间,谢就不说了,但你这情,我记下了。”
“知错能更还是好人,我不怪你,你还是想一想怎么去浇灭皇上的怒火吧。”僧格林沁本就没想与他一般见识,不过,他还是要善意地提醒恭亲王,他今天得罪的可是皇上。
“话都说了,我还能怎么办,况且,我说的也没错。”恭亲王是死鸭子嘴硬,准备一硬到底了。
“他可是皇上。”僧格林沁加重了语气道。
“皇上怎么了,难道皇上就没错吗?”恭亲王又来气了。
“你看你,又来了,小声点,行吗,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僧格林沁赶紧制止道。
“唉,大清朝可能真要完了。”恭亲王有点意兴阑珊。
“嘘,老恭,事情还没有到那地步,虽然时局对我们不利,但我们也还有机会。”僧格林沁将手放在嘴边,示意恭亲王不要这么说。
“洋人都快引进来了,还有什么机会,我只是恨,咱们堂堂大清朝,从前何等风光,没想后代子孙却要沦落为他国的奴隶了。”恭亲王想到这,就有点义愤填鹰。
“老恭,别恢心,不是还有我们吗?”僧格林沁到是对自己信心十足。
“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还是要听皇上的。”恭亲王苦笑了一下,道。
“老恭,你可别忘了,大清朝的军权还握在咱们手里呢?有些事,没那么简单,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并非没有扭转乾坤的可能。”僧格林沁说到这,双眼放光。
“你想干什么,你可不能乱来呀。”恭亲王以为他是要干什么,急忙出言阻止道。
“看把你急的,放心,你想歪了,我老僧岂是胡来的人,我有分寸,我只是想告诉你,一切都还未有定论,咱们手里的牌并没有全部打出去。”平时看僧格林沁就是一勇之夫,没想这家伙还是深藏不露,心中藏着事呢。
“好了,老僧,真人不露象,没想你还是个高人。”恭亲王都忍不住为僧格林沁点下赞。
恭亲王这样一说,却让僧格林沁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想啊,他僧格林沁本就是一勇之夫,这动脑啊什么的,本就与他无缘,这好容易动了一下脑,却让恭亲王这种足智多谋的人赞叹不已,他还真的有点不好意思哟。
“老恭,过奖,过奖了,我也就是那么一说,,那么一说而已,成不成,管不管用,其实我也不知道。”僧格林沁说的可是大实话,他真的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
“不管怎么样,你能想,那就是大清之福。”恭亲王非常欣慰地道。
“好了,老恭,你就不要捧我了。说真的,今天这事,还真是个事,你说,皇上怎么就这么相信那禧贵妃的话呢?”僧格林沁不是不知这其中问题的严重性。
洋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皇上,是被这贱人的美色给迷住了。”恭亲王开口骂道。
妖孽惑君,亡国之象。
“皇上啊,皇上…。。”僧格林沁也不敢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只能是感叹两句而已。
“你说,我们再劝一劝皇上,他会听吗?”恭亲王还是有点不死心。
“很难。”僧格林沁直接一句话将恭亲王的希望给堵死了。
“那该如何是好呀。”恭亲王简直是愁都要愁死了。
僧格林沁摇摇头,他也没办法。
这皇上已经打定主意的事,他们就是想拦,那能拦得住吗,除非皇上突然间给雷劈醒了,明白这样引狼入室的确不好,但这可能吗?
两人纠结于这个问题,是郁闷得不能再郁闷,接着又是长吁短叹了一阵,然后,他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容后再想办法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动作不断
清军与太平军各自的战前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在此期间,双方之间时不时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接触战,但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引发大的争斗,但是,双方在京师外围的一次亲密接触却引发了一场非常特殊的战斗,说来还有点意思。
这次战斗的导火索是清军的机动战斗分队偷袭了太平军的后勤运输车队,由此引起了最终的争斗。
说起太平的运输车队,还要从太平军有关将领职位的调整开始说起。
在两大主力会师之后,黄旭等中军高层经过协商,对太平军相关将领的职责,又进行了一次新的调配,而这次调整的结果就是,段一虎与余一龙被赋予了总督军用物资之责,也就是太平军中戏称的后勤总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余段二人之责任不可谓不大。
而太平军在进入廊坊之后,将保定做为了临时的大后方,它是前线大军最主要的粮草,军械等军需物资屯积之所,前线一切的战略物资都是从这里起运,然后送达前线军中,而段一虎与余一龙的主要任务除了在后方收集战备物资之外,还要设重兵保护保定这个最重要的物资中转站,一旦开战,他们必须安全地而又快捷地将储存于保定的物资转运到居于前线的廊坊府中。
段一虎与余一龙二人通过私底下的协商,最后商定,他们之中,其中一人居保定,总揽全局,另一个则专职于保证物资安全地运抵前线,而段一虎就是押运的总负责人。
此次袭击,清军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们在出击之前做了最充足的准备。
袭击地点选择在廊坊与保定的正中间,前不着头,后不衔尾,一旦展开攻击,太平军将难以派兵救援,因为,太平军无论是从廊坊派兵,还是从保定派兵,距离都不近,都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抵达事发地点,如此一来,太平军的运粮队很难得到及时的救援,而清军选择的就是这个空当。
袭击时间则选择在午时,一天之中最炎热,人最容易倦怠的时候,在此时发起攻击,效果最明显,也最有把握。
事情证明,此后发生的一切,都是按照清军的预设方案在进行,太平军的运输队在出事之前,没有得到哪怕一点与清军偷袭有关的情报,而清军发动袭击的时候,太平军还正在埋锅造饭。
清军的袭击让太平军惊慌失措,而且,清军一来,见粮草物资就烧,能够下手杀人,就下手杀人,但却并不恋战,当清军在确信已点燃了太平军所有粮车的时候,他们便呼啸着撤退了,显然,他们此来的目的非常之明确,那就是运输车队,而不是杀人,而他们一旦得手,即刻就撤,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一次偷袭,太平军算是吃了一个大亏,不仅上万担粮草被焚,而且损失了大量其它的军用物资,可谓是损失惨重,幸好清军的目标是物资而不是人,所以,太平军的押运队损失还不算大,但是,不管怎样,太平军的这次损失,是他们自石达开死后所遭受的极为重大的一次损失。
上万担粮草,那要多少人家,积攒多少时日,才能得来,来之不易啊,就这样被烧了,的确是可惜。而做为清军的后勤总督,余段二人对此次的损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此事也被视为二人从军以来所经历过的少有的奇耻大辱。
事情被报到了黄旭处之后,黄旭也怒了,他即刻向事发地点派出了全部特战队,对实施偷袭的清军下达了必杀令。
特战分队的三个特战小队在到达事发地点之后,马上对出事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测,在获得第一手资料之后,他们开始有目的性地肇事者进行了追踪,最后,在一处山谷处,特战队发现了那些清军肇事者,这些人正在休整,很多人都有说有笑,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显然,他们一定正在为这次偷袭成功而高兴呢。
清军这种张扬的态度,让每位特战队的队员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给予这帮人渣一次深刻的教训。
此次特战队出来之前,黄旭给予了田小二与东方不惑临机决断之权,只要发现敌情,他们可以就近调动任何一支三万人以下的太平军配合他们作战,除此之外,在离他们不远的身后处,另外还特别配备了一支三万人的精兵,由杨宜清,朱衣点,傅忠信三人率领,随时准备给予特战队支援。
黄旭这次可是真的被惹恼了,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扫荡掉清军的这支机动部队,竟然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这帮人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
特战队在发现清军的机动部队之后,并没有马上发动攻击,因为清军的人数不少,至少有万人之众,特战队虽然精锐,但他们毕竟人数不多,他们绝对没有可能以百人之力去硬撼以万计的清军,他们能做就是原地监视清军的一举一动,然后发出信号,让尾随在他们之后的杨宜清三人,尽快率大军赶来,以期全歼这帮到处搞事的清军。
消失很快就被发出去了,一切都很顺利,特战队从与杨宜清等人取得联系,到杨宜清率人前来,这期间用时很短,而清军根本就没有发现危险已经临近。
当清军的三万余人完成了对这万余人清军的包围并发起攻击之后,清军才如梦初醒,大祸即将临头,他们仓惶应战。
在这种情况下,交战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以三对一,而且太平军这边还有那战力无可匹敌的特战队的加入,清军很快就败下阵来,当清军的几员领头将领被特战队狙杀之后,清军就再无反手之力,只能任由太平军宰割了。
由于这队清军给太平军确实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所以,此次太平军并没有给这支清军任何投降的机会,他们一直杀,杀,杀,直到将一万人的清军屠戮干净,他们这才停手。
看着被鲜血染红的山谷以及满谷的清军尸体,杨宜清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压在他们心头的大石终于是落下了,而且,他们对黄旭,对太平军,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事情做完之后,特战队偕同杨宜清等人,便率领大军返回了廊坊大营,然后向黄旭禀明了一切。
黄旭按功行赏,并对这次闪击战的成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粮草被烧到最终将肇事者斩杀,仅仅只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效率之高,进展之速,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看来,以后这种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法,太平军还要多点使用,这样带来的好处确实太大了。
另外,黄旭为此还专门召开了一个有太平军高层及众多将领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主要是对此次发生之事做一个总结。
首先,黄旭对身为主要的责任人的段一虎与余一龙进行了责罚,将他们连降三级,罚傣两年,但仍让他们总督物资,带罪立功。
余段二人对黄旭给予的处罚不但没意见,反倒是认为处罚轻了,按他们意思,只有再重一点处罚他们,才能够减轻他们心中的负罪感。
黄旭对他们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给予了肯定,但也告诉他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是谁说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如果任意妄为,随意执法,朝令夕改,那成什么了,肯定不行。
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以军法为依托,按军法行事,该他们承担责任的,他们必须承担,不应该他们承受的,他们也别往自己身上揽,真正做到公平。公道,公正。
总之,对这件事的处理到此为止,谁都不用再说。
黄旭的话也等于是为这事划上了句号,话已至此,也就没人会再反对了。
同时,清军的这次突袭行动也给黄旭带来的新的启示,他觉得,这人啊,不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他们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防止再次被清军偷袭,并且,他们得建立一套完善的外围预警机制,尽量将清军的所有不轨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次的事件,对情报处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情报处需要加紧渗透,倾尽一切办法和可能,掌握清军的一举一动,让情报处成为太平军雪亮的眼睛,有了他们,太平军才可能看得更清,望得更远。
说到情报工作,姚大洪与刘玉华也为此次事件承担了一些责任,按理说,清军组织这样精干的机动部队,情报处应该事先侦知才对,但,这事发生这前,连一点征兆都没有,这只能说是情报工作的失职,他们让自己的管制区域中出现了盲区。
姚大洪与刘玉华二人诚惶诚恐地接受了黄旭的批评教育,并保证回去之后,认真总结此次的经验教训,做出必须的改善,并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尽快将这漏洞给堵上,除非之外,他们还会研究出一些新式的情报收集方法,以便更高效地推进情报工作向前发展,以切实配合大军完成既定的军事行动。。
关于情报工作,黄旭便讲到了这里。
随后。他又问起赵小锋关于他们上次谈过之事,即弄一个经济配合军事的方案,以求彻底瓦解清朝统治集团,尽快地攻下顺天府,结束大清王朝对这片大陆的统治。
赵小锋回答说,这方案已大概完成了,将会在这两天拿过来给黄旭过目,一旦得到黄旭的首肯,便可以尽快实施。
黄旭对赵小锋的效率感到满意,并叮嘱他将这份方案尽快拿来给他一睹为快。
赵小锋恭敬地答应了。
“清军最近有何动静?”黄旭又问姚大洪。
“大哥,清军这段时间动作频繁,搞了很多新花样出来,但照我看,大多数都中看不中用。”姚大洪摇了摇道。
他似乎很看不起清军干的那些事。
“哦,有此等事,你说来听听。”黄旭知道姚大洪甚是谨慎,不会无的放矢,他这样说,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是,大哥,首先,清军分别派驻了两支军在京师外的两翼驻扎,隐隐然与城内之清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姚大洪将他的第一个发现说了出来。
“是吗,这主意到是不错,但可惜就是选错了地方,也选错了对手,正如你所说,这是中看不中用,只要我们大军一出,此两翼之清军,必定只有覆没一途,清军太天真了,也太看不清如今的形势了。”黄旭不禁感概道。
他赞成姚大洪的判断,是的,这两翼之清军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稍迟一点,他将会派大军直接去扫荡一番,破掉它就可以了。
黄旭想到这,笑了笑,示意姚大洪继续往下说。
“清军还在城外构筑了新的防线,据可靠消息,他们总共布置了三道防线,每一道防线都派驻重兵把守,而且,这三条防线之间的火力,都可以交叉掩护,看起来还有点意思。”姚大洪说到这,笑了笑,也不大当回事。
“可惜,诚如你说,也是中看不中用。”黄旭笑着接下去道。
“正是如此。”姚大洪抚掌大笑道。
“大洪,据你测算,突破这三条防线,我们需要多长时间?”黄旭想考一考姚大洪。
“大哥是在考我?”姚大洪精明着呢。
“没错,你说说看。”黄旭道。
“如果投入二十万大军,从正面强攻,凭我军的战力,三天足矣。”姚大洪想了想,慎重地道。
“哈,哈,大洪,你太保守了,如果换做是我,只需要五万军,一天之内,必可破清军的这三条防线。”黄旭自信十足地道。
“大哥,虽然这三道防线不咋地,但毕竟不是豆腐渣,不是这么轻易就可破。”姚大洪对黄旭的自信还是有点不愿意相信。
“听我的,没错,到时你就知道了。”黄旭似乎已经有了主意,却还卖了个关子。
“好,既然大哥胸有成竹,做兄弟的就预祝大哥马到功成。”姚大洪抱拳提前贺道。
“那就乘兄弟吉言了。”黄旭笑道。
两人又相视一眼,都哈哈大笑。
笑完了,黄旭让姚大洪接着往下讲。
“清军在四门都屯有重兵,似乎准备严防死守。”姚大洪说到这里,才开始有点慎重起来。
这一步,应该才是太平军最不容易啃的。
“嗯,这到是个问题,不过,也不要紧,我早已料到他们会如此,所以,我才让赵先生草拟那份经济加军事的进攻方案,我们需要从清军内部摧毁他们的防守意志,如此一来。破城将不在话下。”一切都在黄旭预料之中,一切都没能逃出黄旭的算计。
“那就好,只要大家已经筹划停当,那咱们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大哥,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姚大洪跃跃欲试地道。
“什么时候开始行动,与你关系又不大,你激动个啥,你只要管好你的情报工作就行了,其它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黄旭开玩笑道。
“我这不是为大哥操心嘛。”姚大洪的这话到是真心话。
“这我知道。可是大洪,此次对顺天作战,你的情报处的责任可是相当之重啊,千万别出纰漏,如果真出了什么事,大哥到时可帮不了你。”黄旭脸色变的严肃起来,他郑重其事地提醒姚大洪道。
“大哥的意思,我明白,我必定不教你失望。”姚大洪的脸色也转为郑重,然后道。
黄旭欣慰地点点头,对姚大洪的态度很满意。
“那就这样,如果没其它什么事。大家也散了。”黄旭见应该说的都说完了,便下了逐客令。
正在此时,久未发表意见的赵小锋又站了出来,他道:“驸马爷,不管清军部署在京师两翼的两支大军作用如何,我们有必要先拔了它,免得到时碍手碍脚,我们绝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啊。”
什么是深谋远虑,这才是深谋远虑,赵小锋的脑说子没得说。
黄旭也深以为然,他二话没有,即刻着手。准备调派人手,依照赵小锋的意思。先干掉那两翼的两支清军。
第三百六十五章 剪掉两翼
黄旭与曾国藩等人商议之后,决定让保平安率军去干这事。
帐下的保平安见黄旭第一个点将,就叫了自己,心里很感激,他下定决心,一定办好这件事,不能让黄旭失望,从而辜负了他的这份信任。
临去之时,黄旭又让李鸿章做为监军与他一同前往。
虽说这不是一件大事,但也不能马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