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胡二人一听,都是脸色大变,不过,两人脸色变的却不是一个方向,郭文兵是大惊失色,胡林翼则是喜出望外。
这太平军咋现在才来呢?

第三百一十六章 困局难解

前脚接着后脚,僧格林沁的命令也到了,他召郭文兵立即回营,说是有要事相商。
就冲这事,郭文兵与胡林翼肯定是没办法再打下去了,两人互相之间放了几句狠话之后,郭文兵便率人匆匆离去。
郭文兵离开之后,胡林翼也不能闲着,他得继续杀人呀,这仗还没打完呢?
郭文兵赶到僧格林沁处的时候,僧格林沁正在大骂他手下的侍卫,看来,他的心情很不爽。
“王爷,不知您召末将回来,可是为太平军之事?”郭文兵参礼完毕,小心翼翼地问道。
僧格林沁正在火头上,郭文兵心知肚明,如他再不小心点,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存心找骂的事,他可不干。
“是,文兵,正是此事,来,来,坐,咱们商议一下,这事该如何应对。”僧格林沁脸上怒气未消,眉宇间似有忧愁,见了郭文兵,他赶紧招呼他过去坐,
“谢王爷,末将有几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郭文兵坐下之后,朝僧格林沁抱拳道。
“说。”僧格林沁道。
“王爷,这太平军突然进城之事有点蹊跷,按理说,城门有重兵把守,而且邓将军又率了几万人马前去增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失守才对呀。”郭文兵满腹疑问,他实在猜不透这其中的原因。
“具体情况仍在证实之中,但太平军进城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最新消息,他们已经与禁军接上火了。”僧格林沁的脸色很难看,有点恼火地道。
僧格林沁的头很大,心很乱,他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刚刚,他还在为即将剪除湘军这个多年的心腹大患而得意不已,谁知,转眼间,却说是太平军到了,而且,这太平军好似从天而降,事先没有半点征兆。
更可恨的是,城门失守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任何人提前向他禀报。想起这,僧格林沁就来气,这城门守将,还有那邓定公,都不知是不是吃干饭的,简单是一群饭桶,
“王爷,这不应该啊,城门失守这么大的事,怎么事先就没人上报呢?”郭文兵也很纳闷。
是啊,此等城门失守之大事,事前事后,总得有人给个信,可是,偏偏他们却是给蒙在鼓里,要不是太平军已经近在咫尺,可能他们还以为城门固若金汤呢。
郭文兵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起这事,就象是将炸弹扔向了火山口,直接引起火山爆发。
“本王怎么知道?本王只能说,你们就是一群饭桶,废物!那什么城门守将,是饭桶,邓定公也是饭桶,还有你,也是饭桶。你们打不过人家,也就算了,但却连报个信都不会,朝廷每年花这么多银子养着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肩负起抗敌守土的重任,你们可到好,临到紧要关头,不仅土守不住,而且连叫几声都不会,你们不是废物,还能是什么,真还不如养几条狗。”僧格林沁窝了一肚子的火,大骂一通,连带郭文兵都是海扁一顿。
郭文兵吓得赶紧趴到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僧格林沁将所有人都数落了一通,直到骂够了,骂累了,他才鸣金收声。
“文兵,你也是,这么大的事,怎么就不帮忙盯着点呢?这下子到好,事情到了这一步,本王都不知道如何收场了。”僧格林沁瞟了一眼趴在地上的郭文兵,仍有点不解气地道。
郭文兵连说,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末将有罪,末将有罪…。。
“好了,你先起来。”也许是觉得火侯已经差不多了,僧格林沁脸色稍缓。
郭文兵告罪之后,小心谨慎地站到一边,但仍是低着头,弯着腰,恭敬地等待僧格林沁的训示。
“行了,文兵,本王骂你,也是为你好,如果是别人,本王才懒得花力气去骂呢。说说正事,就你看,这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骂也要骂,用也要用,这就是僧格林沁的御人之道。
“末将有罪,王爷骂得对,末将有罪…。。”有了刚才的教训,郭文兵哪敢随便乱接话。
“嗯,文兵,本王都说了,此事到此为止,难道你还想本王向你陪罪不成?”僧格林沁嗯了一声,脸色似又罩上了一层寒霜。
“不敢,末将不敢。”郭文兵腿一软,又跪倒在地。
“那你就跟本王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僧格林沁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郭文兵,并没有让他起身,只是缓缓地道。
“王爷,末将不知,一切但凭王爷作主。”郭文兵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已铭记在心。。
再说了,这主意出的好,那也就罢了,如果出的不好,王爷一不高兴,可能又会给自己惹来一通臭骂,还是明哲保身为好。
“让你说,你就说,哪来这么多废话。”僧格林沁刚刚有点好转的心情,因为郭文兵的话又变得有点飘浮不定起来。
“是,那末将就斗胆一言。”郭文兵察言观色,知道再不说,可能又要坏事了,他得赶紧说。
“说。”僧格林沁心情好了点。
“撤退!”郭文兵望了望僧格林沁的脸,嘴巴里蹦出来两个字。
“撤退?什么意思?你可以说的具体点吗?”僧格林沁脸皮抖了抖,道。
“太平军进城之后,战场形势已然逆转,我军已经失去了全歼湘军的最佳时机,而且,如果继续留在这,等到太平军与湘楚军回过神来,我们再想走,可能都来不及了,最后只能是全军覆没于此。”郭文兵边说,边看僧格林沁的脸色。
他要时刻留意僧格林沁的态度,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他得马上闭嘴不言。
“不一定?据报,太平军来的人并不是很多,才十多万人,即使算上已经被打残的湘军,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万人,而我们神策军加上禁军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在总人数上,我们甚至还占有小小优势,本王就不信,凭我们,还怕了区区太平军不成?”僧格林沁对局势的判断并没有郭文兵如此悲观,只能说。他还存有一丝幻想。
“王爷,您说的没错,论人数,我们是比太平军与湘军加起来还多,但要论起战斗力,我们可是差远了,先不说太平军,就说这被我们包了几次饺子的湘楚军,我们现在吃下去了吗?还没有。这就是差距,而且是短其之内无法弥补的差距。如果我们现在撤,可能还有机会保留一部分有生力量,以供将来之用,如果现在仍踌躇不前,大难必将临头。”郭文兵是豁出去了。
他未曾想,僧格林沁做为一军之帅,竟然有如此幼稚的想法,完全忽视当前的现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郭文兵可不愿意陪他冒这个险。
“可是,如果我们撤了,这合肥城就丢了,合肥一丢,通往京师的大门也就打开了,太平军必定会长驱直入,直抵京师,大清朝危矣。”僧格林沁不是看不清现实,而是,他还要为全盘大局考虑,他不能因担心大军的一点损伤而做出有损大局的事,撤退不是个难事,但撤退的代价却是巨大的,他不得不慎重起见。
郭文兵闻听此言,微微一愣,他可没想这么多,他只是就此仗,论此仗,如果按僧王爷的说法,这可是个大难题哟,又岂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解决的?
“王爷,您说的是军国大事,末将论的是面前的这场仗,末将不知道撤退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但末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留下来,我们将只有死路一条,您可别忘了,除了已经进城的太平军之外,太平军的主力还在城外虎视耽耽,有可能,他们已在进城的路上,而我们呢,我们有援军吗?显然,没有。这两相比较,此消彼长,结果可想而知。”郭文兵一语道破当前之困局。
如果清军能尽早撤退,幸许还可以保存实力,如果仍存有幻想,意图在此硬拼,那就是找死了。试问,如果清军连这点家底都丢了,那以后还靠什么与太平军斗,说的更难听一点,如果朝廷失去了他们这支大军,大清朝还有以后吗?与其在此找死,还不如暂时退避,容后再想办法。
所以,在郭文兵看来,撤退对清军最有利。
僧格林沁听后,陷入了沉思,郭文兵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他的确是需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恭亲王的遭遇

僧格林沁的心中不是一点点的矛盾,而是相当的矛盾。
他清楚,郭文兵的话固然是对的,但是,合肥城可是重地啊,如果合肥丢了,那通往京师之路将是一马平川,再也无险可守,大清朝可就危险了。
而他如果现在不退,合肥城内的这支清军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失去了这支大军的庇佑,大清朝也就只有待宰的份了。
这个决定可不好下啊,这可是影响整个大清命运的决定,一个不好,他就会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
僧格林沁身为大清的皇族,这种天大的罪责,他是万万承受不起的,在他的心里面,真正能下这个决定的,做这个主的,只能是咸丰皇帝,但咸丰远在京城,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在这情急的关头,能解燃眉之急的就只有他僧格林沁了。
正在僧格林沁左右为难之时,忽有人来报,恭亲王回来了。
老恭?僧格林沁眼前一亮,心中大喜,他觉得恭亲王回来的太是时候了,有了老恭在,他的压力将会减轻不少。
“快请。”僧格林沁急忙道。他说完,又挥了挥手,郭文兵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只听一阵脚步声响,一个身着汉服,拄着拐杖,头发花白,驼背瘸腿的老头子站到了他的面前。
哪来的这个糟老头,僧格林沁不禁心头火起,这外面的侍卫也太不晓事了,这里可是他僧格林沁处理军国重事的地方,怎能任由闲杂人等随便出入呢。他正想唤人来将这糟老头轰出去,但糟老头却开始说话了。
“老朋友,久违了。”糟老头望着僧格林沁,咧开嘴笑了笑,含糊不清地道。他口中的牙齿已经掉光了,一说话。就漏风。
“什么?你说什么,老人家,本王没听清,你可能走错了地方,这地方,不是你能来的。”僧格林沁以堂堂王爷之尊,岂能跟普通人一般见识,而且这人还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如果他用强,说出去,那不是辱没了他铁帽子王的名头吗。
“谁说我不能来?我还就来了,你能怎么着?”老汉将手中的拐杖在地上一拄,大声道。
“老丈,老丈,您的话,本王确实听不太清楚,您看这样好不好,本王派个人带您出去,您自己掂量掂量,看看有什么需要,您可以直接跟他说,他会让您满意的。”僧格林沁觉得自己真苦命,如此紧急的关头,还要应付这样的老头。
“老僧,这样就赶我走了,你可别后悔。”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传入了僧格林沁的耳朵里面。
这个声音,僧格林沁确实太熟悉了,老恭,是恭亲王的声音,僧格林沁可以确定。他紧张地四处张望,并在周围不停地查看,他想看看,恭亲王到底在哪里说话。可真怪了,这老恭在哪里说话呢?僧格林沁有点迷糊。
“老僧,看起来,我这个装易得还真不错,连你都没能看出来。”站在僧格林沁面前的糟老头突然站直了身体,说话也不再模糊。
“你,你是……老恭?”僧格林沁张大了嘴巴,脸上布满震撼之色,有点不确定地道。
这真是太令他意外了吗,这老头竟然是老恭,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对,是我。”老头说完,伸手撕去了脸上的人皮面具,除去了头上的假发,卸掉了一切伪装,露出庐山真面目。
不是恭亲王,还能是谁。
“老恭,你,你这装的也太象了一点。”僧格林沁脸上的震撼之色仍未退去,语气中仍不免有难以置信之意。
“不装的象点,怎么能骗过太平军呢?”恭亲王苦笑了一下,道。
“太平军?你碰到他们了,怎么回事?’僧格林沁惊疑不定地道。
僧格林沁由于战事的关系,还真将恭亲王去东门这事给忘记了,此时听他一说,再联想起太平军进城一事,他才恍然大悟。
“差点就回不来了,幸亏列祖列宗保佑,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跟你说话,老僧,先别问原因,让我先休息休息,然后再详细地跟你说。”恭亲王死里逃生,发那么一点点感慨,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恭,来,坐,坐下歇歇。”僧格林沁赶紧将恭亲王让到旁边的椅子上,然后,亲自给他斟上一杯茶,端到他了面前。
恭亲王接过,咕咚咕咚,一口气将茶杯喝了个底朝天,然后自己又倒上一杯,再一口气干完,然后闭着眼睛休息了几分钟,似乎觉得力气稍有恢复,这才睁开了眼睛。
恭亲王睁开眼睛的瞬间,就看见僧格林沁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脸上一片迷茫之色。
“老僧,你也坐下来,容我慢慢跟你说。”恭亲王指了指他旁边的椅子,示意僧格林沁也做下。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木木地坐下了。
恭亲王又看了僧格林沁一眼,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将他这一次东门之行的经历讲了出来。
恭亲王率领护卫队脱离僧格林沁率领的大军之后,便沿着官道向东门急驰而去。可是,他们跑出没有多远,就看见前面烟尘大起,旌旗招展,人喧马嘶。
恭亲王惊疑不定,他还以为是邓定公的大军,但他回头又想,如果是邓定公的大军,那应该是在东城驻守才对,为什么会朝自己而来,如果不是邓定公率领的大军,那又会是什么人?一个不好的预感缓缓在恭亲王的心中升起。
他急忙派出探马,向前打探。
探马没出去多久,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他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向恭亲王禀报说,前面的那大军,是,是,太平军!
太平军?恭亲王一听,差点晕倒,他赶紧追问探马,是否有看错,探马连连点头,保证说没错。
恭亲王脸色大变,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他想不通,这太平军怎么就进城了,他们是怎么进来的,邓定的大军呢,城门守军呢,难道城门这么容易就被攻破了?一连串的疑问将他整个人都打懵了。
太平大军转眼即至,已容不得惊疑不定的恭亲王多想,他只能远远地避开。太平大军刚过,恭亲王突然想起,他们是朝着僧格林沁所率的大军方向去的。
恭亲王心中大惊,如果太平军撞到了僧格林沁的大军,那不就糟了吗,他得赶紧回去通知僧格林沁。
恭亲王此时已管不了去查看东城门的情况了,只想着赶在太平军前面,将这个消息通报给僧格林沁,让他小心从事。
谁知,他与护卫队没跑出去几步,就中了埋伏,落到了太平军负责身后警戒的特种作战小队的手里面。
特别作战小队见恭亲王衣着华丽,还带着大队的护卫,猜测这家伙身份不简单,所以,就单独将他带到一边,仔仔细细地盘问了很久。
这恭亲王也着实了得,硬是临危不乱,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一个外出营生的商人,而之所带这么多护卫,是因为这段时间路上不太平,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话说的是合情合理,特种作战小队也找不出丝毫破绽,他们又检查了一下恭亲王的随身之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最后只能将他放了。
恭亲王虽是虚惊一场,但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他担心在路上再出状况,所以,特别给自己换了装,易了容,这才快马加鞭,朝僧格林沁的大军所在方向飞奔而去。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他赶上了大军,只不过,赶上的却是正在交战的太平军与清军禁军,他大惊,知道出事了,这才慌慌张张地去找僧格林沁了解情况。
然后,就有了糟老头的那一幕发生。

第三百一十八章 决定撤退

恭亲王讲完,又灌下一杯水,这才看向僧格林沁,道:“老僧,是否有什么要问的?”
“呵,呵,没有,没有,能看到你平安,真是太好了。”僧格林沁呵呵笑道。
“那好,既然你没有什么要问我,那就轮到我发问了。”恭亲王也是笑着道。
听说恭亲王有话要问,僧格林沁呵呵的笑脸立马变成了苦瓜笑,他有点尴尬地道:“老恭,我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好问的。”
“嘿,嘿,我就是想问问,看你有没有背着我做什么坏事?”恭亲王笑的似乎很开心。
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僧格林沁有做过亏心事吗?怎么他总觉得恭亲王的笑容让他浑身不自在呢。
“没有,绝对没有。”僧格林沁连连摆手,矢口否认。
“那您能告诉我,外面那事是怎么回事吗?”恭亲王伸手指了指外面的战场,虽然他仍是在笑,但这笑却让僧格林沁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僧格林沁担心什么,它还就来什么,他没想恭亲王一回来就问这个,顿感有点口干舌燥,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他想,现如今正是需要恭亲王支持的时候,如果让恭亲王知道了自己竟然没遵守承诺,一意孤行地进攻太平军,最后才落得现在的下场,那恭亲王可能连吃了自己的心都有,何谈继续站在自己这一边,与自己共同进退。
想到这,僧格林沁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的冲动。
“哦,我也不知道啊,我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些太平军就与我们干上了,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进城的,你从城门那边来,有没有搞到一点有用的信息?”僧格林沁装着糊涂,还想尽量将话题扯到其它地方去。
“哦,原来如此,但是,我怎么看到神策军与湘军之间,你打我,我打你,也玩的正起劲呢?请问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恭亲王先是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又象一个小学生一样,非常虔诚地请教了老师一个问题。
“这,这个嘛……这个…。。”僧格林沁面上一红,有点不知所措。
“老僧啊,老僧,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我离开之前,千叮万嘱,让你将湘军这祸害尽快送出城去,千万不要再打他们的主意,可你却好,什么都没听进去,偏偏要打他们的主意,这下可好了,收不了场了,你说说,现在怎么办?”恭亲王真是恨铁不成钢。
“老恭,我这也不是为了大清朝着想吗?”僧格林沁总算是搬来一个最堂而皇之的理由。
“少来大清朝来搪塞我,你敢说,你就没有私心?”恭亲王的语气开始严厉起来。
“我,我,我承认,我有那么一点私心,但大部分的心都是好的,不管怎么说,我做这些,那都是为了咱大清可以千秋万代,永世相传。”僧格林沁辩解道。
“你这不是在帮大清,而是在亲手葬送大清的基业,你说说看,你做的这些都叫事吗?”如果换作是其他人,出了这样的事,恭亲王早就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了,幸好这人是僧格林沁,恭亲王还给他留了点面子。
“老恭,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我现在后悔的要命,真的,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但是,大错已经铸成,再后悔也于事无补,现在我们必须想办法补救,老恭,你帮帮我,怎么办?我们还有办法可以补救吗?”僧格林沁态度非常的诚恳,对着恭亲王又是作揖,又是恳求,恣态放的要多低,那就有多低。
恭亲王微微叹了口气,道:“老僧,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这犟脾气,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啊,你要明白,你是大清的统帅,大清的安危基本上都是系于你一身,而且,大清的实力也并不比从前了,大清已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了,再照你这样搞下去,不要说等太平军来攻,我们自己都不一定能顶得住。”
说到这,恭亲王停了停,喝了一口水,又继续道:“我与你二人都是大清的皇族,深知祖宗们创下这份基业的不容易,如果真让它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将来我们百年之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大清的列祖列宗啊!”
“老恭,你别说了,我真的知道错了,看在老祖宗的份上,你就再帮忙想一次办法,行不行?”僧格林沁脸上浓郁的恳求之色让恭亲王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老僧,今日之局面,就是诸葛再世,子牙复生,想必都已是无能为力了。”恭亲王长叹一口气,轻轻地道。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老恭,老恭,你救救我,救救大军,也救救大清。”僧格林沁抓住恭亲王的手臂,言语急促,脸色焦急地道。
“老僧,你真愿意听我的?”恭亲王认真地望着僧格林沁的眼睛道。
“我愿意。”僧格林沁也是双眸相望,郑重地吐出几个字。
“撤退。”恭亲王轻吁一口气,道。
“你也是这个意思?”僧格林沁惊道。
“嗯,听你的口气,还有人与我是一样的意思?”恭亲王没想到,竟然有人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是,郭文兵也提议先撤,只是合肥太重要,我担心一旦丢了之后,影响太大,所以,一直还在犹豫。”僧格林沁道。
“这郭文兵竟然也能看到这一点,不错。”恭亲王点了点头,语气中隐然露出一丝赞叹之意。
“老恭,我还想再说一句,如果我们撤了,那不等于是将合肥拱手让给太平军了吗?”僧格林沁仍不死心,他还存有守住合肥的幻想。
“你觉得将咱们这支大军埋藏在这合肥就能改变合肥的局势吗?”恭亲王真恨不得敲烂僧格林沁这个榆木疙瘩。
“不能。”僧格林沁想了想,道。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这事纠结呢?”恭亲王又问。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既然留下来没用,那还留下来做什么,做无谓的牺牲,有意义吗,老恭,你说是不是,有意义吗?”僧格林沁突然之间大彻大悟,象寻到了宝藏似的。
恭亲王望着僧格林沁那洋溢着幸福之光的脸庞,他觉得这事还真有点滑稽,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这位哥不仅考虑了老半天,还纠结了这么久,真是让他有点无语。
“老僧,别磨蹭了,快下命令,早一点决定,可以少死很多人。”恭亲王催促道。
“那是,那是,但我们即使要撤,也不能如此匆忙,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计划,比如说,如何退,从何处退,由谁在前开路,又由谁殿后断路,如何迅速地脱离战场,如何摆脱太平军有可能的追击…等等,这一切,我们必须做好安排。”僧格林沁一谈起打仗,那精神就立即百倍。
“行了,这些事,你自己安排,我不管,我只是希望你尽一切可能,马上将大军撤走。”恭亲王对这些详情没什么兴趣。他只管大军能不能安全地撤出去。剩下的事,僧格林沁理应搞定。。
‘行,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会安排,不过,我还想问一下,我们撤走之后,下一站,在何处落脚,我们不会就这么退回京师去?”僧格林沁说到一半,又附带开了个玩笑道。
“下一站,徐州。”恭亲王似乎早就想好了。
僧格林沁还以为恭亲王想要逐城抵抗呢,没想他这一下就打算退到徐州,那等于是放弃了徐州前面的两座城池,蚌阜和宿州。这么做,僧格林沁又有点想不通了。
既然想不通。他只能将自己的疑问讲出来。
“丢了合肥之后,我们已经失去了地利,再往后一点。能够用来防守的地方。已经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多一处毫无意义的战斗,便会损失多一些兵力,而我们现在的兵力很宝贵,所以,我们只能做重点防守,放弃一些重要性不那么大的州府,对重点州府,做重点布防,你认为呢?”恭亲王这次很耐地做了解释。
“有道理,有道理,我没意见。”僧格林沁连连点头道。
“那好,赶紧安排撤退。”恭亲王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僧格林沁点点头,马上着手去安排。

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

战场风云,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定。
曾国藩将自己的在大帐设在战场的最前端,亲自指挥太平军与清军作战。
此次合肥之战,是曾国藩加入太平军以来,做为一军之统率,首次独自领军与清军作战,他在心生感概的同时,他更渴望用一场胜利来宣布自己成功地转型为太平将领。
太平军首先遭遇的是被称为清军精锐的禁军,两位太平军的悍将,余一龙与段一虎,手持木棍,如天神一般,冲入清军阵中,左冲右突,纵马驰骋,棍起棍落之间,带起漫天的血雨。
清军与楚军已经相持了很久,身心俱疲,突然之间面对太平军这股生力军的冲击,只能是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而被清军围攻已久的楚军见援军到来,霎时间爆发出一阵震天的吼声,立马象打了鸡血一样,重新精神抖擞地反攻禁军。
由于太平军的突然加入,战场形势立马反转,由先前禁军围着楚军打,变成楚军与太平军合围禁军,一时之间,原先还占有优势的禁军,变得十分的被动,攻防之间,险象环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军的处境已是十分的危急,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改变,再继续下去,禁军将难逃被全歼的恶运。
余一龙与段一虎经过一番砍杀,冲到了离楚军核心防区不远的地方,远远看到,两名血染征袍的楚军将领正护在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前。不断地砍翻冲上前来的清军。
余一龙与段一虎并不认识骆秉章,但根据曾国藩的描述,他们大概猜到,这书生模样的人,应该就是骆秉章。
“请问哪位是骆先生?”余一龙与段一虎砍翻挡在自己面前的禁军,冲到骆秉章等人的面前,洪声问道。
“两位是……”这书生模样之人正是骆秉章,他见余一龙与段一虎看起来比较眼生,不敢随便套关系,只是略显犹豫地道。
“骆先生不用多心。我们是曾国藩大帅麾下将领。我叫余一龙,这位是我二弟段一虎,我们奉大帅将令,特来接应楚军的弟兄们。我们大帅正在前面。想请骆先生前去一聚。不知骆先生是否方方便?”余一龙举手抱拳,态度恭敬地对骆秉章道。
“大帅已经到了吗?”骆秉章听说曾国藩亲自来了,心中大喜。连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是的,大帅就在前面等骆先生。”余一龙笑道。
“那好,我现在就跟二位去见大帅。”听说是曾国藩相请,骆秉章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先生,您…。。”江忠源挡在骆秉章的前面,分别看了一眼余一龙与段一虎,欲言又止。
看江忠源的眼神,他似乎不太相信余一龙与段一虎之言。
“忠源,没事,我去去就回,你与坤一两人在此指挥大军配合太平军的兄弟围歼清军,千万不可懈怠。”骆秉章摆了摆手,阻止江忠源再说下去。
“是,先生。不过,我觉得,留下坤一在这里指挥就行了,我跟你去,万一有什么事,还可以互相照顾一下。”江忠源有点不放心骆秉章一个人前去。
而且,他也有点不确定,这二位自称太平军的将军,是不是真的就是太平军的将领,会不会是其他人假扮的呢,江忠源有点担心。
“忠源,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就行了,你留下来,与坤一一起,将这里的事情给办好了,千万别出什么岔子。”骆秉章拒绝了江忠源的好意。
他觉得没这个必要,他又不是去与人打架,而是去见曾国藩,不需要保镖,况且,有余一龙与段一虎保护着,江忠源没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江忠源又瞟了瞟余一龙与段一虎,还想继续再说。”
骆秉章却打断了他的话:“好了,忠源,不要再多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