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源源不断的自卫队官兵已经冲进了宴会大厅,几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全占据了上峰,警察或是特勤局的特工显然不能和军队相比,他们的抵抗被击溃并未出乎李南林的意料。

“是日本最精锐的第一旅团,上原有泽的亲卫队!”同样趴在角落里驻日国防军司令部的张培兴准将说了句,他只是奉命代表司令官参加这场宴会,却没想到会碰到这场变故。“张准将,你们……”“我不知道!”未待李南林说出话来,张培兴便是一耸肩,一副颇为无奈的模样。

不过他的心里却是乱了起来,这件事透着古怪,司令官、参谋长,同时不在京都,没有他们的直接命令,驻日部队绝不可能介入这场政变,可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怕政变已经结束了。

此时的国务院宴会大厅里,已经是一片狼藉不堪。当参加政变的军队冲进国务院后,就立即像作战一样,果断而没有一丝犹豫的发起了进攻,自卫队第一旅是上原有泽的亲信,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可是个个都是从澳洲军身经百战的老兵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支军队无论是训练或者战斗力,都远超过普通军队,警察、安全特工与他们这群人相比,根本就像是童子军一般的不堪一击。

激烈的而短暂的战斗,在不到五分钟的内就结束了,尽管原敬和国民保安省省长以及调查委员会主席的呼喊和命令下,但仅只有手枪和少量冲锋枪的警察以及卫队,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卫队就被迅速解除了武装。一位少校率领的几名士兵冲到原敬的面前,那名少校狠狠的盯着原敬,以至于人们都怀疑,他会不会立即处决原敬。

“原敬次郎,根据人民的意志,现在你被逮捕了!”人民的意志!大厅里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少校的话语,甚至于连远在角落里的李南林,也听到这句话,忍不住在心下一笑,这些人那,发动军变就军变吧,还个什么人民的意志作为晃子。

随后原敬和一众政府官员被武装的士兵看管起来了,而身为调查委员会主席的松井由里却被士兵们拉到宴会厅的中央,然后一名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步枪。伴着的一声枪响,他便倒在台阶上,血象泉水般喷了出来。躺在地上的松井痛苦地挺直胸膛,象参加检阅一般,但仍禁不住呻吟起来。

一个中尉推开一排呆若木鸡宾客,走到的松井的面前,那个中尉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向身后的士兵命令道:“补他一枪”显然那个士兵似乎有些不大情愿,在他看来这样杀死他,不如让他痛苦至死。“立即执行命令!”中尉一声轻吼后,士兵违心地举起枪朝松井连开两枪,一枪击中胸膛,另一枪打翻了脑壳,鲜血瞬间淌了一地。

这时在一队武装军人的护卫下,政变的指挥者露面登场了。“是他!”看来走在众人前方,在一众的军官和士兵的保护下,走进大厅的军官,李南林由不得一愣,上场的是松岛将军,他是上原有泽的亲信,日本陆上自卫队指挥官学校校长,正是他率领着指挥军官学校1000多名士官和第一旅搜索营,在短短十几分钟内,便包围并占领了国务院,几乎将政府所有官员一网打尽。

走到大厅内里后,松岛将军站在前台上。“各位,对此次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影响和不快,我感到非常抱歉,请相信这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对于这里发生的友人流血事件,我们将会给各友国以解释,现在暴君已经被清除,日本将会很快恢复秩序,由上原元帅组成的全国紧急委员会掌管国家一切权力,希望大家能够见谅,很快你们就会获得自由。”

说完话后,他便一转身便命令下属将人民保安省省长和调查委员会主席等多名官员,带到大厅外就地处决,大厅内顿时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连气也不敢喘一下。在松岛率领部队把总理以及政府高层官员一网打尽后,国务院的大局已定,而此时在国务院外还可以听到枪声,甚至爆炸声,显然那是自卫队在攻占电台、火车站、机场等重要部门。

在接连下达数数道命令后,松岛走到李南林的面前,先是一鞠躬。“李大使,非常抱歉,让你们受惊了!”“大使阁下,这里有些混乱,为了您和各位的安全,请随我来!”可以不去吗?当然不能拒绝他的邀请!此时宴会厅里的那些受伤的各国使节和工商界代表不时的发出呻吟声。

“松岛将军,宴会厅的伤员,还请您们给予治疗!”“那是自然!大使阁下,这边请!”接着他又作了个请的手势。李南林、张培兴等人正了一下衣襟,在四名陆战队员的护送下,在松岛的引领下离开了宴会大厅。

轻轻打开窗户,透过春雨纷飞的夜幕,上原有泽瞥见军营内的第一旅的老兵们,正在军官们的命令下,乘卡车离开军营,夜幕中时而可以听到枪炮声,枪是发动政变的军队和警察的交火声,炮声同样是军队在用坦克攻击某些坚固的据点。

“元帅,无论你是否发表告全体国民书,现在已经无可挽回了!”“元帅,为了日本,也只能如此了!”“元帅,我们已经控制了国务院,邮政大楼、广播电台等要地,只需要您站出来,发表一个讲话,全日本的国民都会支持您的!”“元帅!”在上原有泽看着春雨绵绵的窗外时,在他的身后,一众军官正不停的劝说着他。

上原有泽回过头,看着这些自己曾竭力保护的下属们,今天下午,他们用在军营内正在鼓动军变的消息,把他哄到了军营之中,接着他就被软禁了,所有一切他们都计划好了,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中,自己告病在家时,他们就开始策划了这次军变。参与者不仅是自卫队上下全部军队,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警察,他们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时间,对原敬发动了致命一击。

“和驻日华军勾通过吗?”几名将军颇此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元帅,华军更倾向于原敬,原敬是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为了确保行动成功,我们并未与其进行勾通,但是我们相信,如果元帅站出来的话,在即成事实面前,中国方面也只能接受。”

上原有泽无奈的一笑,如果中国方面不知道的话,两位最高长官又岂会先后离开京都司令部,他们总是把一切问题想的太过于简单了,中国已经默认了这次军变,至少军方无意干涉这次军变。心下一叹,上原有泽朝着外走了过去,同时吩咐了一声,“准备汽车,去广播电台吧!”

李思琦想从她办公室的侧门挤出去,但办不到。一群同事加上十几个国务院的员工在走廊里乱成一团,她刚一出门就被推来搡去,他们每个人手里的记事本上都满是紧急的问题。整个早上,电话变得象水烧开了的茶壶一样,铃声大作,响个不停,议员们,外国大使们,以及平常可以直接同总理通话的重要商界人物。

所有人都在询问一个问题,日本的军事政变。对于外国政府来说,他们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国务院对日本军变的反应,而商界人物之所以打电话来,却是为了他们在日本的投资,没人知道怎样回答这些人,而每个来电活的人手头都有要事。

李思琦知道人们要的是回答,但她没时间同他们谈。她要参加总理的例会,她已迟到了五分钟,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作为一名国务总理顾问,她已经在这间办公室工作了五年,自然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场合,依如过去一样,她面带迷人的微笑,不理会任何人,径直穿过人群往前走。

这会她手下的第一副主管管志安里看到了她,一步跨到她面前,急急地说道:“全国新闻说他们要播发新闻,宣告驻日国防军可能会干涉日本军变,除非你现在就打电话否认此事。”

作为国务总理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李思琦当然知道那些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只是耸耸肩,“如果他们不怕自己落入窘境,悉听尊便。”这些媒体以为这种“敲诈”就能得到第一手新闻吗?

“亚盟和泛欧亚的代表们,一早上都在我屁股后面团团转!”一个困倦不堪的总理顾问已经开始抱怨道:“他们都在询问我们的官方立场,尤其是比利时,他们的代表认为军变部队杀害比利时大使,已经违反了外交公约,他们已经提请泛欧亚公约组织立即就日本军变进行商讨。”“我们的官方立场是!”李思琦肯定的回答了一句,“我们还没有官方的立场。”

面带微笑的康明复目光直视挂在走廊尽头司马华之的画像,看着画像上他的笑容,他忍不住会想,如果是他面对这种事情会如何做何选择,作为一名老顾问,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舟冠升和先生间的不同。

在先生主政时对外可以说是一味强调利益,军变就像家常便饭一般,但舟内阁却强调联盟内部的稳定,这次日本政变可以说是舟内阁上台以来,整个亚盟所发生的第一次政变,所以才会引得外界的注意,在过去,这只是一个小事情而已。

在总理办公室里,舟冠升已经宣布开会了。他身边坐着国防军参谋总长王公亮,国防部长罗臣伯,他是共和中国第一任文官部长,中调局局长石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还有几名他的亲信顾问。

“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在朝着石磊看去的时候,舟冠升正了正神色,“现在,就日本发生的政变,我希望听取一下大家的看法,我们应该作何选择!”“是这样的,总理先生,”身为总理顾问的赵新如笑了一下,“出于维持亚盟系统内部的稳定,早在四年前,我们就已经制定了对军变不予承认的外交政策,我认为,如国务院坚持四年前的决定,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在日本有所形动。”

在赵新如说话时,舟冠升看了一眼只言不发的石磊,对于这个中调局局长,他和西北的很多人一样,有保留的信任,同样有保留避免与其发生直接冲突,关于他《共和时报》上的一篇报道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从共和以来,没人比他积聚了更多的权力,而又对大选从不问津。”虽然他是地道的政治动物,但是他却一直表现出超然于政治之上的神态,他只是管理着自己的中调局,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无形盾牌和利刃。他从不让人看出是他在幕后操纵什么。说白了一句话,他会为了心中的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他和他的中调局所进行的,绝大多数都是先斩后奏。

人们可以不喜欢他,但是却没有多少会选择抗拒他,议员们可以在国会指责他和他的中调局,但是他在国会中一直都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没有知道他和他的调查局掌握着什么,即便是舟冠升对他,有时也会颇感无奈,至少在表面上,他从来都是无懈可击的。

“石局长,你有什么建议吗?”“对不起!”石磊的声音不大,但却足以让所有人听清楚,“既然国务院几年前就作出了决定,那么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吗?我只能说,盲目的干涉,有违我国原则问题,我们信奉的是互不干涉内政不是吗?如果进行军事干涉的话,会影响到我们的国际形象不说,甚至可能铸成大错,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

他虽说没意见,但任谁都能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他反对干涉日本的军变,而这番话更是让人不能不相信,这场政变背后或许有中调局的影子。而这时,李思琦走了进来,看见这么多高级官员,她怔了一下。李思琦,她是总理办公室第一位女性高级顾问,在他竞选过程中,曾给予过总理很大的帮助,舟冠升招手示意她加入讨论。

“人们反应如何?”她向各位点头致意,接着便直接坐了下来。“现在新闻上到处都是日本政变的新闻。全国新闻威胁说他们将把国防军干涉日本政变的消息公之于众。我已安排了—个答记者问,在九点十五分举行,事态并不严重。”

“国防军干涉?”一直未来表示任何意见秦少峰,这时却开口了,“国防军为什么要干涉呢?”“嗯?”舟冠升看了眼秦少峰,他在国会中负责亚盟事物。“从共和37年警备队解散,依靠警察和调查委员会特工的原敬干了些什么?我们所支持的又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

一个把全国十分之一人视为罪人,处决了数以百万计的同胞,把国家变成警察国家,自由在日本成为了一个笑话,我真不知道,对于原敬和他的政府,我们有什么必须再支持下来,说实话,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日本的政变直到现在才发生!”

秦少峰的语中带着嘲讽,似乎是在嘲讽着国务院的“稳定外交”,过去先生可以为了利益,通过中调局策划一次又一次军变,而现在呢?国务院却是借助新闻发言表示对原敬这样的政府的支持。“这几年,每年国会都会就日本的人权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来讨论去,人权听证,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会门又开了,外交部的—名官员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驻日大使馆发来电报,在京都军变后,日本各地均发生了暴动,原敬政府的基层组织已经被推翻了,各地均表示对上原的支持,支持紧急委员会的任何决定,外交部得到日本紧急委员会的通知,他们表示将在未来半年内举行由亚盟人权委员会监督的普选,在半年内紧急委员会将作为过渡政权。”

“听上去,似乎已经是众人所向了。”未发表意见的王公亮笑说了一句,“目前听起来像是个好消息,”秦少峰点点头,对现在发生的,他似乎非常高兴。“或许我们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督促他们举行普选,同时确保原敬的安全。”

“总理,上原有泽之所以通过电报告诉我们在半年内举行普选,并由我们监督,实际上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他们的军变并不是针对我们,而是针对原敬政权,而且这为我们措词提供了有力的回应。”

舟冠升盯着说话的李思琦,他知道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却又有一种沉甸甸的事实让他不得不去面对,无论是军方或是情报界,或许支持他的政府,但是却并不支持他的外交决策,至少在一些问题是这样的,甚至于,他几乎认定,日本政变是他们对他的外交政策的一种回应,准确来说,应该是中调局的回应,而军方在这个回应中保持了沉默。

“好吧!李小姐,你来拟写发言稿,措词需要强硬一些,同时必须要强调,我们绝不会支持任何政变,要求日本必须恢复民选政权,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些事实,就是日本的政变,有没有可能在亚盟引发连锁反应。”

他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又继续说了下去,“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重演,我要求立即对日本实施武器禁运,在默认事实的同时,有一些事情总是要做的,驻日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如果日本的政局发生任何异样的变化,我将会下令国防军立即采取有效的行动!”屋里没人反对他的意见,实际上所有人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在会议结束之后,舟冠升坐在办公室里,却是忍不住一声长叹,这—举动让李因琦却一怔,而舟冠升却利用这一刻同他最信任的顾问交谈了起来,“或许你不知道,无论是军方或是中调局,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日本的政变!”总理的话只让李思琦一惊,如果说中调局参与了,她并不觉得意外,但是军方怎么可能会参与其中,难道说……李恩琦的脸色一变。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军方的参与,其实就是坐视这一切的发生,你应该知道,国务院的一些政策,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有所争议!”“总理,维持亚盟内部的稳定,是必要的!”李思琦知道总理指的是什么,他一直试图消除亚盟内部已经习惯了的军事政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自由主义信奉者,正因如此,他希望能够在亚洲,像中国一样消除军队在政府中的影响。

“这么多年,先生……”舟冠升朝着墙上的挂着的一幅照片看去,这个房间成为他的办公室后,他便在办公室里挂起了先生的照片,“他的对外政策,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则,也就是利益至上,为了利益,他完全可以抛弃国际信条或是其它任何原则立场,这曾是我们所称赞的,一直以来,我们都称赞这是一种美德,作为中国的总理,本来就需要将中国的利益视为至高选择!”李思琦没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

“很多人认为,我维持亚盟稳定的决定,在一程度上牺牲了我们的利益,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与过去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我们几乎就是孤家寡人,而现在我们却拥有一个泛欧亚联盟,我们不仅需要维持我们的利益,同样需要维持我们的国际形象,至少要改变在一些事情上的作风。”

舟冠升站起身,看着窗外的共和广场,底下头来。“更换原敬内阁,我不赞同吗?我赞同,但是我们应该换一种方法,这种直接的军事政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但愿,以后我们可以学会忍耐,时代已经变了,所以手段也应该发生变化!”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三百九十二章 对美人道主义援助

活着!1950年之后,对于超过八千万美国人来说,这或许是他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活下去。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呢?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工作,在现在的美国却成为了一种奢望。

从50年圣诞节开始,美国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尽管美国政府下令银行停止营业,加印钞票应该挤兑风,但是在短短的的半年内,美国还有有超过80%的银行先后倒闭,其中倒闭的却都是那些曾经“非常稳当”的大银行,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数以万计的工厂又因银行催债宣布破产。

利润的降底,企业的破产,被解雇的工人就越多,引起购买力的全面萎缩,结果是: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农民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成为了美国的普遍现象。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半年中,十五万六千家企业破产,8。6万家商号破产或暂停营业,一千四百万人在短短半年内失业。美国国民总产值从49年的2936亿元下降到50年的2326亿元,而在51年的上半年,美国国民总产值竟骤降至756亿元,而且经济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之中。

从50年股市崩盘开始,在头六个月里,有327。87万户人家的房屋被银行没收,又有135。2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曾经代表着现代美国的卡什镇和与其相似的镇子,变成了一座座无人鬼城,没收了房屋的银行,也未能逃过一劫,他们最终还是破产了,更是牵累了更多的人失业。

在美国,工人即使谋得一职,每周平均工资也只有14。21元,这个工资甚至低于大萧条时期,1951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起了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要知道连忙很多博士都失业了。

大萧条来了,对于美国人来说,记忆中的大萧条那像畜生一样活着的岁月,似乎并没远离他们,要知道大萧条的远离,不过是九年前的事情,而现在恶梦又一次袭来了。在大萧条时期,美国梦成了噩梦。曾经,这里满是机会与信心,而大萧条却让这里除了绝望还是绝望。美国人质疑所有他们曾经赖以维生的信仰………民主、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

罗斯福曾经拯救了他们,把这个国家从毁灭的边缘拖了回来,但是现在呢?谁还可以拯救他们,托马斯已经依着葫芦画瓢的学习着罗斯福的政策,按照罗斯福百日新政的手段,用增加公共开支的方式去尝试着挽救着这个国家,但政府却在战争中掏空了腰包。

但是他面临的情况比罗斯福更严峻,至少那会,倒闭的都是小银行,大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支撑下去,而现在呢?银行的信贷消费高达700亿,回收的却是一文不值的房屋和家电。他试图拯救银行业,但是政府却是无信可贷,一家又一家百年老店倒闭了,甚至连那些大财团都已经无能为力。

在摩根史丹利,这家摩根财团拥有投资银行在股崩后宣布破产,51年的5月12日,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又是一次重创,JP摩根银行宣布破产。摩根,这个有着世界债主之称,甚至拥有八大财团50%以上财富的财团,终于在这场战争中败下了阵来。

一个个辉煌一时的财团,在这场战争中倒下了,美国人的最后一根神经被摧毁了,几乎所有有人都不再怀疑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美国梦已经完蛋了!一个好事之徒,却在自己的墙上刷出了一块标语:“最后一个离开美国的请关灯!祝好运!”这句话或许道尽了美国的现实,美国,任何人都已经无能为力。

到了51年的圣诞节,超过四千万美国人,生活在比“胡佛村”还要恶劣的环境中,上千万美国人在全国四处流浪,有时露宿在丛林,公园,街头,车站,有时住在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的破屋里,靠少得可怜的救济活命。

在纽约等一座座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出现了用旧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区,这里生活衣食无着的美国人,他们的身着破烂,神情呆滞,似乎对于明天,他们也绝望了,只是苟延残喘的活着。即使以富豪如云闻名的纽约曼哈顿区,除了中央公园等地胡佛村之外,许多昔日的豪宅也是空落落的,或许他们的主人仍然居住其中,但是豪宅中的设施却被典卖了,以便维持他们的生活。

在曼哈顿十二大道和42街交界处的中国领事馆的大门,排出了一条绵延数公里的长队,共中大都是衣冠楚楚看起来风度翩翩的人,依如上一次经济危机一样,这一次中国同样对美国人,准确的来说是美国的知识分子与科学家敞开了大门。

尽管报纸上称这是“东方世界的知识与科技掠夺”,称那些搭乘着移民中国的美国专家学者们的邮轮为“20世纪最大的海盗船”,尽管同样有传言称是中国是这场经济危机的黑手。但却无法阻挡这些衣食无着,日复一日,找不到工作,眼看孩子日渐消瘦,只有彻夜同绝望交战的份儿的美国人移民到陌生的东方国家。

热气腾腾的咖啡,新鲜的牛奶,泛着面包香的餐厅,整洁而干净的衣着,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梦想,但是对于汤姆来说,这却是他的生活,虽然愚笨,可他却在经济危机前做出了这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亲爱的!你今天准备去什么地方!”阿贝拉看着自己的丈夫时,眼中依带着崇拜与爱恋的神情,她曾经因丈夫低价卖掉了房子而恼怒过,可是现在呢?一年半以前,他们的家只卖了三万美元,在去年,却只用八百美元便买了一座城中的公寓,在他丈夫卖掉那个家时,像这样的公寓至少可以值六万美元。

当其它的夫人、太太们,为如何给孩子们分配饼干和面包,眼看着孩子们日渐消瘦,甚至饿死时,她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甚至她又怀孕了,汤姆会安排好一切的。“嗯,我准备在西区开一家杂货店,只要人还活着,总要吃饭的。”

喝着咖啡的汤姆轻道着,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已经开了三家杂货店,当初卖掉房子,又低价卖掉所有的库存货物,在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仅没有一分钱外债,甚至还有两万三千美元的巨款藏在家中。两万三千美元,如果是在两年前,这并不是一笔巨款,但是现在不仅可以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还可以让他做很多事情。

没有一丝泥垢、油漆闪亮中华2系轿车,停在布鲁克林的街头异常显眼,下车后,身穿合身西装的汤姆,完全是一副老板的模样,朝路边的那些纸棚看了眼,汤姆的面上带着笑,心中带着骄意,尽管他的车是100美元买的二手货,身上的西装以及大衣同样是5美元的二手货,但是和那些衣衫褴缕的“贫民”相比,他无疑就是一个富豪。

“汤姆先生!”在街头漫步,偶尔碰到一些谦卑向他行着礼,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只让他整个人飘飘然然起来。

“……这里是美国,纳粹滚回德国去!”“去死吧!”未走几步汤姆听到从公园里传来的咆哮骂喊声,听着那些骂喊声,汤姆却是一皱眉,他朝着声音传来公园看去,脏乱满是纸棚的公园中,两群人正在那里对峙着,尽管同样衣着破旧,但是两群人却是截然不同。

其中一群人的衣着显然整洁一些,而另一群人衣着更为破烂。在一些棚子的上方,还可以看到飘扬的美国国旗,看到那些国旗,汤姆知道,那表明着他们的身份,那些人是“美国国家社会主义联盟”的追随者。

这场新的大萧条除去摧毁了美国的经济之外,让街道、公园再次布满胡佛村外,最大变化恐怕就是“国社联盟”的势力膨胀,数以十万计的曾在战场上和纳粹撕杀的老兵,都成为国社联盟的党员或是追随者。

“我们不需要争辩,我们需要的是用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人群中的前方,身着黑色旧西装的男人在那里大声喊了一句,在他的呼喊下,原本剑拔弩张的场面受到了控制,那一方人群散去了。

就在汤姆想转身离开时,去寻找自己的店面时,两个人走到他的面前。“你好!汤姆先生!”“你好!”汤姆诧异的看着这两个人,他们的衣袖在带着星条旗袖章 ,是国社联盟的人。“我叫杰克逊。弗威尔,是国社联盟布鲁克林区的负责人,有一件事,希望能和汤姆先生商量一下!”“嗯?”

“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您正准备开一家杂货店,也知道你已经开了四家杂货店,这应该是第五家,你有八个雇佣员是吗?我们希望……”从杰克逊的话中,汤姆终于明白了他们要什么,他们是希望自己雇佣他们的人,和那些营业员每个星期十美元的工资不同,他们每个星期只要三美元,但额外的却要支付给他们食物和旧衣服,这远比用现金雇佣人更划算一些,另外每个星期再给他们一些食物。

“我可以考虑一下吗?”虽然划算,但汤姆还是犹豫着说了句,在对方点头离开后,他看着那两个人,总算是明白了他们说的“不需要争辩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尽可能的帮助自己的追随者寻找工作,当所有人都在争论的时候。

“难道美国要变成德国吗?”想到这汤姆的心里禁不住一乱,看着那些棚子飘扬的星条旗,没来由的只感觉有些刺目,这个国家难道真的要发生改变吗?

“……美国已经有了2300多万失业者,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的生活几乎全无着落,工业机会又少得可怜。可无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