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只能看到背影的高在田一行,高传良有些忧心的说到。这么透的道理,为什么京城的老爷们都看不透。原本蒙古只有驻库伦地专员公署,还有一个驻恰克图的第七师六个骑兵连,本来两家是平衡之势,一个镇守、一个戍边,双方是互相合作。才使得外蒙日益稳定,可是现在倒好,不知道是京城里那个混蛋做了这么一个决定。现在高在田朝蒙古这么一驻,而且是两地同时屯兵,论实力高在田最强,论责权专员公署最大,论根基第七师最深。三家一旦斗起来,只怕到时真不是中国之福。

“啊!怎么会这样!”听到高传良的话。司马差点没给吓出一身冷汗来,原本以为这是好事来着。可现在听高传良这一说,司马戒才意识到,中国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权力欲望强,大多数时候都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如果一旦他们三方在外蒙发生争斗。恐怕真不是中国之福了。若是因此让俄国人拾了便宜,只怕……

“少爷。如果你真的想看住蒙古,恐怕不如早做打算,像这样假他人之手,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再则咱们中国有几个人没有私心,为了那么讨好洋人连祖宗都敢卖,还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少爷若是做在那个位子上,肯定比他们做地好。”一直以为虽然知道司马不愿看到蒙古独立,但是眼下见到司马把希望寄在别人身上,高传良不禁摇摇头开口劝到司马。

“也许吧!不过有总好过没有,只希望这只是你我的推测罢了,希望高兄和陈专员能处处以国事为重。”虽说知道高传良的推测十有八九很可能在未来的外蒙上演,但是司马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大多数时候司马总是愿意把事情朝好的地方去想。

可是司马自己也明白,无论对于任何时代的官员来说,他们也许心存爱国之心,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国事往往被他们以种种借口摆置一边,个人或者说团体地利益永远至上,国家只不过是一个名声罢了。

“少爷,其实何必这么麻烦呢?自从袁世凯死了,现在全国上下乱成一团,等到明年待民团练好之后,只要少爷愿意,还有没有必要把这些事托给别人,事咱们自己办总好过交给别不是。”

一直以来在高传良的眼中,眼前这位司马少爷总是让抓摸不透,开公司对那些工人好地像是在作善事,可开公司的时候又办着民团,而且是把民团当成军队一样的练,甚至可以说是不惜血本,而现在的民团,显然又超过自保的底线。司马到底想做什么?经商?在高传良眼中这位少爷好像不算是合格地商人,要说想靠着手里地枪杆子当个督军什么的,高传良觉得眼前这少爷好像没有当督军地那份野心,更重要的没有那么一份狠心。

“自己做?把民团派到外蒙?缴了高在田和陈专员的械?到时候咱们民团在库伦和恰克图和他们干几仗。老高,你觉得咱们中国人流的血还不够多吗?流来流去都是咱们国人的血,打来打去都是自家兄弟在家里对掐,而且是一副死活不休的样子,整个就是耗子扛枪窝里横,内斗内行,外战外行,军队是什么?是国家武力,枪口应该指着外国人,而不是自家的同胞,有本事的话,尽管去打国战,尽管去和外国人掐去,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和自家兄弟操算什么本事!以后我不想听到我身边地人再提这种事!”

听到老高这么说。司马连想都没想就直截了当的说到,甚至于没注意到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都有些重了,以至于高传良的脸色一下变得不太自然。

“老高,对不起,刚才我的口气重了点,可是我……”看着老高不太自然地脸色。司马才注意到自己的口气有些问题,毕竟老高是为着自己好,要是换作旁人谁会这么提醒自己。 “少爷,是老高我说错了,自家兄弟打架没人能看得起。若是咱们全中国上面的那些督军们都像少爷这般想,咱们中国还至于是现在这副鸟样子嘛!”

听了司马的话,高传良才算是知道为什么司马在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就是这份心,可惜又有几个人有这么份忧国的心思。

“可能是大家都放不下吧!他们选择了走这条路,那怕结果是大家都被钉在历史地耻辱柱之上。走吧!老高。我们回公司吧!”听着老高的话,司马口气有些悲伤的说到,中国人流了太多的血,但是对这一切司马却无能为力,只希望自己能够改变些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司马的心中,内战就等于耻辱的代名词,无论是找任何借口。司马都无法说服自己对一国地同胞动武,毕竟那些都是自己的同胞姐妹。

好像有一个什么人说过,任何内战,无论以何种崇高的名义为名,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自内战爆发之日起,这场内战就注定被刻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更多的时候司马并不介意人们注意到西北公司的存在。其实其目的就是司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看到另一种选择,另一种未来。总之。说司马虚伪也好,做作也罢,司马是不愿意把自己地枪口指向自己的同胞,不能强求所有人和自己保持一致,但是至少自己可以这么做。

出了张家口朝北地大镜门,是几百年以来张库商道的出发点,几百年来,无数的走草地的行商们,都是拉着驼队、赶着牛车从这里出发,这里就是这条白银之路的起始点。大镜门朝北几里地,有一处山坳子,虽说山坳子里头地地势平坦,可是地上却布满了地大小各异的石块之类,使得这里地方一不适合盖房二不适合种地。

多年来不过只有一个茶棚在这里朝北去南归地驼队、车队里的把式们卖着大碗茶。虽说现在这个茶棚仍然存在,可是这个僻静的山坳子,却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僻静,自从一年前随着几声炮响,大量的石料被炸下,山坳子里的也被平整了开来,西北公司把车站货场设在这里,山坳子里头也建起了一座小楼,山坳子的入口处也围起一圈墙头。

在墙头处那个显眼的茶棚,仍旧在那里卖着茶,只不过生意较过去,明显好了不少,可是在这个破茶棚所处的位置,一溜直的墙头却凹进去了一块。而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个凹进去地墙头的故事,当时这个破茶棚的事,一直争到了司马那里,而司马的最终决定,就决定出了这么一个凹进去的墙头。

其实事情很简单,因为墙头正好从这个茶棚处经过,所以当时公司的施工队就赔给了看茶棚的老两口几块大洋,然后要把这茶棚拆掉,可那老两偏认死理不愿意拆这个茶棚,更不愿在那几块钱。当时公司负责施工的主管,一怒之下让工人强把这个茶棚给拆了,结果没曾想,看茶棚的老头也硬气,直接跑到孔家庄找司马论理。听说自己的施工队把人家的茶棚拆了,虽说只是一个几根木头盖的一个破茶棚,可是那老头子说的话却让司马思考了很久。

“那茶棚是我家的茶棚,自从祖爷那辈起就在那里卖着茶,再破的茶棚也是我们家的,你们凭什么想拆就拆!”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实在,想到后世的那些钉子户,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理,这是我的地盘,这是我的家,你们凭什么想拆就拆。

结果自然很简单,原本司马想赔钱道歉算了,可是那老头偏认那个死理,不要钱只要那个茶棚,还得在原来茶棚的那个位置,于是在一溜平的墙头上出现了这么一个三米来宽、一米多深的一个凹处,在这个凹处又建了那个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的茶棚。当时西北公司拆掉那节墙头给老头重盖茶棚的事,轰动了整个张家口,这个墙头也就成了这个西北货场的一景,每个来这的人都会看上几眼,在这个茶棚里喝上两口茶。

“两位军爷!您走好!”见到桌子上放着的两块铜元,看茶棚地方大爷挥着手说到,这自打西北公司拆了墙头给自己重盖了这个茶棚,托着西北公司的福,这茶棚的生意也跟着好多了,有时候老大爷看着这凹进去的墙头,总是感觉自己当初也就是像是在给西北公司找麻烦。

现在每个来这里喝茶的人都会有意无意的问这个凹墙,现在想来方大爷也觉得的有些不好意思,当初如果不是自己硬要的话,这西北公司也不会拆了节墙头,给自己重盖这个茶棚,不过话说,若是没这个凹墙,恐怕自己的生意也不会这么好,虽说这辈子见不少有钱、有权的人,但是像西北公司老板那般讲理的人,方大爷可还真没见过。

“怎么样,良臣,看到这个凹下去一块的墙头,还有这个茶棚怎么想?”吴兴砟看着走在自己身旁的赵良臣说到,吴兴砟之所以来这大镜门的西北货场,是为了辎重运输的事,来的路上听人说过这个茶棚的事,于是便在事情办完之后,就和副团长赵良臣来这里坐坐,喝碗茶,顺便看看这个在张家口有名的凹墙。

“兴砟,你还别说,像司马这样的人,恐怕还真没几个!光是这份心,恐怕国内都少找,可惜了,咱们团这就要开赴外蒙了,要不然可得和这个司马喝上两杯。”虽说没见过司马,可是自打从团长回来的之后,团里上下可都在谈着他,现在看着那个凹墙,赵良臣一下子想通了不少事,同时为两人没能在一起喝上几杯而感觉有些可惜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同

路通建站不过两年多的大同站,现在是京绥铁路的西北延伸线的终点,自清末清政府决定用京绥铁路赢余修建张家口至包头决定以来,这些年的赢余不过仅只修通这么一条不到两百公里的铁路罢了。大同站自建站以来如果说对本地经济最大的利用,就是极大的刺激了大同当时煤炭开采业,大量的优质的大同煤经这条铁路销往河北等地,每年高达十数万吨之多。

当司马带着几个随员从大同出来之后,远远的看到一个穿着短打模样的年青人兴着一个牌子,牌子上书写 “西北公司”,待看到举牌子年青人身旁的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时,司马连忙满面惊喜的走过去。

“南翁,劳您老车,实是在晚辈倍感不安。”一边走司马一边双手抱拳冲着眼前的这个年过半百的长者开口说到,对眼前的这个已过半百的渠本翘,司马可是发自内的尊敬。    当年山西保矿,英国福公司摄于到山西民众的阻力,只好低头让步停矿。但是英商又提出来山西必须赔付275万两白银。病入膏肓的政府只能拿出来150万两,尚有125万两的缺口。关键时刻,渠本翘率先发出筹款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富户的响应,大家共同出资,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了矿权,山西人成立了自己的 “保晋矿务公司”,渠本翘人第一任总理。

从此山西人开始自己开发矿产资源,造福三晋百姓。历时数年之久的保矿运动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场运动中作为的领导者之一地渠本翘维护了民族大义。成为三晋风云人物。由此,山西近代最大的采矿企业 “保晋矿务公司”在渠本翘手中诞生。

“司马,你我自上次天津一别,以数月未见。现在你来我山西,楚南来接车当然应该,就是话那阎督军来,恐也属当然吧!”看着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渠本翘面带喜色地说到,从保晋公司经理一职上退去的渠本翘这几年一直隐居在天津,前不久听说到司马要来大同开矿,于是第一时间便乘车回到了山西。

“南翁,没想到这事竟然惊动了您老。实是司马考虑不周。”见到渠本翘来亲自接车,司马有些诚惶诚恐的说到,这次来和保晋公司商议合作开办大同煤矿的事宜,早在数月前就已经由穆藕初和保晋公司协商完毕,并且现在已经动工月余。

司马之所以现在亲自前来,主要是想给对方一种姿态,以示重视。实际上就目前来说公司地一大工业核心都是围绕着煤碳开展,所以大同煤矿的开发自然成了重中之重。当时选择开采大同煤矿的时候。司马就毫不犹豫的把山西的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为自己的合作方,原因无他,只是冲着保晋公司从建立到现在不畏强敌,自强图存的这种精神。

“呵呵!现在你司马到底还是来了,看来这山西煤铁之富、甲于全球的大名还是把你司马给吸过来了。上次在天津时。我就对你说过,如果有时间。来山西看看,你弄钢铁厂肯定离不了煤,山西什么都没有,可是煤炭最富,你硬等了这么几个月才见你有了动静。”

邀请司马来山西开矿是渠本翘在天津周府的一次晚宴上和司马深谈之后地决定,虽说早已从保晋公司的任上退下,可是一想到保晋公司在在运行过程中,几次濒临危境,自己更是因为倍感力不从心,才提出辞职。直到崔廷献上任以后,对公司进行种种改革公司才算扭转困境,开始有所发展,并赢利日丰,在知道司马要开办大型钢铁企业之后,出于想为保晋公司谋利的想法,渠本翘就开始力邀请司马来山西开矿,以供钢铁厂所需。

为此专门以自己的老资本,在保晋公司的现任经理崔廷献以及董事会做了一些工作,说服他们与司马合作,毕竟如果说煤矿能依托钢铁厂生存的话,那么对于煤矿而言,其利绝非一般言语形容。

“南翁,这次能和保晋公司商谈如此顺利,多亏南翁从中斡旋,南翁盛情,司马铭记在心。”司马发自己肺腑的由衷说到,这次西北公司成功以机械设备、开采技术成功取得晋北矿务公司51%地股权,实际上多亏了渠本翘从中斡旋,如果不然的话,无论是保晋公司或是晋北大同当时地富绅,恐怕都不会将这么一大份股权让于西北公司。

因为煤矿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控制煤矿至少半数以上的股权就是西北公司的一个前提条件,月前的西北公司和保晋公司,以及大同地绅之间地谈判也因此数度疆持下来,如果不是渠本翘一直在其间斡旋,恐怕司马只能在公司附近开采质劣地碣煤以供公司使用。

其间为了帮助西北公司争取晋北矿务公司的控股权,渠本翘可是没少被晋北本地士绅背地痛骂,甚至说其在天津住了几年就忘了是喝山西地奶的长大的。由此可想其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幸而最终他的努力没白费,西北公司实际了控股晋北公司的目标,现在晋北公司煤矿已经开始选址施工建矿。

“南翁,未来大同将会成为中国的煤都,按照规划,这座煤矿建成后产量将会达到500万吨,将是全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煤矿。”在一座山头上,司马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修路的矿山对身边渠本翘说到,这座煤矿至少地未来几年中,都将是亚洲第一大矿,大量的设备都是司马从二十一世纪购进。虽说这些设备在二十一世纪时属于淘汰的落后设备,可是在这个时代却绝对是最先进的煤矿开采设备。

在这个时代的山西煤矿大都仍然使用着手镐刨煤、搬根挖壕地高落式采煤的原始方式。就是在开滦等设备全中国最先进的煤矿,也不过是使用手工打眼。黑色火药放炮落煤。而在这个矿从一建矿就使用地是风钻打眼、硝铵放炮落煤。就是未来的井下煤碳运输,也从现在普遍采用人背、人推地方式,改成最先进的电力绞车运煤,而还安装电力通风、电力抽水等一大批先进设备。

“呵呵!司马。当初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偏向你们西北公司,为你们西北公司为争控股,其实只要他们看看这个矿就知道了,试问全中国有几个设备如此先进地矿区,你们现在就开始对从保晋等地调来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说是传煤矿生产规范知识。

听崔廷献说保晋公司的平定矿从中受益不少,你们前些时候还卖给保晋公司,帮助平定矿进行了技改,平定矿到明年的产量至少增加了一倍多。看到这些。他们还有几个人后悔当初的决定。”看着眼前一片繁忙正在抓紧建设的矿区,渠本翘开口说到,当初坚持让西北公司控制晋北公司,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渠本翘相信西北公司会给山西的煤矿开采,带来更新的技术,对山西的煤矿来说。利远大于弊。

“呵呵!都是一些简单地技术罢了,采用这些技术的目的。无非是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加快煤矿的建设速度。毕竟目前最重要的是赶紧把这个煤矿建起来,公司的一大堆新产业可都等他那。”看着眼下已经开始现出雏形地这个矿场,司马开口说到。

虽说对眼前这个煤矿。公司上下可都是寄于厚望。毕竟其关系到的相关产业着实太多。就是现在公司和口内签定地关近百家合营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有十多家都是与煤炭相关的煤化企业。现在这些工厂都已经开始在工厂按照规划正在进行着厂区建设,可是说到根本这里的煤炭才是那引起工厂的根本,没有煤搞什么煤化?

“司马现在你们公司和口内各省地实业家们合资办厂,这一办就是百家之多,这样做为会不会做地太大,毕竟这些实业家背后涉及方方面面的势力太多,万一南北将来失和,只怕到时别惹来不必要地麻烦。”看着眼下的这个矿山,渠本翘想起最近这些日子,司马的西北公司和南北十几省几十名实业家合作办厂的事,其涉及规模之大、技术之新惹的全国上下都在关注,虽说渠本翘乐意看到国内实业发展。可是却不得不担心国内的时局的变化,在以后会不会给眼前的这个司马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那些实业界人士的背所涉大都是各省督军之类。万一?

“多谢南翁关心,西北公司地处口外偏地。口外历来为各方所不及之地,各方势力影响甚微,再则现在实业救国是国内主流观点,我想无论何方应该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讳,敢要求关停工厂吧!只怕到时真的是千夫所指了。”

听到渠本翘的话,司马恭敬的说到,对于渠本翘的提醒,早在和国内实业界人士合作之时,就已经考虑过了。虽说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相较于工业区的发展来看这些小小的麻烦就不再那么显眼了,毕竟加快工业区的发展才是现在的第一要务,再则现在公司地民团、保安队,已使西北公司自保有余,如果有人想对西北公司下手,恐怕也得先把这些考虑进去。更何况相比之下。

司马更愿意相信,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北方政府也好。还是察哈尔本地势力也罢,还没有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讳来找公司的麻烦,现在西北公司可不比过去,西北公司现在可是国内尖端实业的领头人。

“希望如此吧!你以后还是要多加小心,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匹夫无罪。怀壁有罪啊!司马!”听到司马的话。渠本翘知道司马肯定不会把自己的提醒放在心上,只能善意的再次提醒到。怀壁有罪、树大招风的事,在中国太常见了。听到渠本翘地话,司马不禁有些愣神,那怕就是在后世也有怀壁有罪之事,一时间山头上的一老一少,看着山下正在建设中地工厂显得有些失神。

“怀壁有罪!”如果有人问司马为什么要建民团,实际上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怀壁有罪这个原因,司马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树大招风,而引起别人的窥探,因而惹祸上身。越想越觉得的烦心地司马,闲着没事就出来转转,顺便看看这个时代地大同城,说实话,这时大同城两侧的建筑,反而让司马感觉到一种亲切,在后世这些建筑也许只能在收费地景点里看到,在全国各地只有那种土不土洋不洋的,而且是不甚合理的建筑在那,在那里根本找不到什么中国味。

走在大同的街头,感受着街道里浓重的中国味,想起上午渠本翘的话,司马不禁摇着头叹了口气,希望能把这个烦心的问题甩出脑子里头。

“大爷!行行好!赏两个钱吧!”就在这时,突然几个浑身上下灰不溜秋满身泥污的小乞丐,伸着黑瘦的小手出现在司马的面前眼巴巴的望着司马讨要着。 “啊!”看着出现在眼前的这几个年龄大都只有8、9岁模样浑身穿着破烂的小乞丐,司马不禁有些愣神,在这个时代的乞丐,可不是后世那种以乞讨为职业谋利的那种,而都是那些家里遭了灾、逢了祸后流落街头,以讨饭为生。

“这钱你们拿着,去买点热饭吃吧!”看着这几个小乞丐冻的发紫的脸色,司马连忙从口袋里的钱包里头拿出了几块钱,拿给小乞丐说到。 “谢谢!谢谢大爷,老天爷保佑大爷一辈子大富大贵。”

小乞丐显然没有料到眼前这个衣着光鲜的大爷,竟然会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几块钱,看着眼前这个大爷眼里透着的善意,领头的小乞丐连忙开口说到。    如果不是真的饿极了,小乞丐也不会向眼前这种衣着光鲜、洋人打扮的人讨钱,毕竟像这类人最看不惯被自己这些小乞丐围着,指不定钱没要钱,反而讨了一顿打也不一定。

“哎!这好像是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遭遇乞丐。没想到都是这么点的小孩,看那给冻的。”看着几个小乞丐欢天喜地的拿着钱离开自己,司马叹了口气说到。之前虽说去过张家口、天津、京城等地,可能是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坐在黄包车上,再加上身旁总是有几个人围着,所以司马根本没机会碰到乞丐。就是碰到了也没有乞丐敢围上去,毕竟要是被打一顿可就不值了。这会看到这几个小乞丐,再看着那几个小乞丐地那副模样,难免会让司马感慨一番,同时心里觉得不甚舒服。

“这再过月把就入冬了,到时他们可得怎么撑过去。要不看看给他们买几件旧衣裳吧!”想到那几个小乞丐之前向自己讨钱时,因为身上只披着件破布的原因,在九月的天气里,就已经冻地是瑟瑟发抖。想去冬天的严寒,司马只感觉到一阵心紧,连忙朝小乞丐去地方向追了过去。

“这钱是别人给俺的,你们凭什么说是我们偷来地!” “哟!小要饭花子,这钱除了你们偷来的,那个白痴会这么大方,给你们!”刚一追到巷道口。司马说听到巷道内传来的争辩声,听着后面那流里流气的声音。司马知道自己之前给那几个小乞丐的钱,给他们惹了祸端。一走进巷道,看到巷道里的人,再看看那几个小乞丐,一个小乞丐已经被打倒在地上。头上还有个伤口正在流着血。看到这一幕司马对那几个流氓的恶感更足。

“你们口中的那个白痴就是我,钱是我给的。怎么了!”看着眼前地这几个流氓,司马只感觉到恶心,平生里司马最反感的就是这种欺负弱者的人,你们有胆子去和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叫板那,欺负这么几个小乞丐算是什么本事。中国人这种欺软怕硬、欺善怕恶的性格,可以说是个民族的痛病,那怕就是在后世,甚至于一些职权部门都是如此,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哟!怎么着!你是那个东西,敢来……大爷……别……有话好好说。”几个流氓扭头看到站在巷口的司马为这些小乞丐出头,于是便开口骂到,可没骂上两句,就看到司马手拿着一个黑灰色玩意指着自己,原来好像还有些硬气地几个流氓,这一下可算是给吓住了,以至于连忙话说都不利索。

“滚!”懒得和这些流氓打嘴仗的司马,见那几个流氓朝自己走来时,就从腰间把枪抽出来,指着几个已经被吓地呆滞在那的流氓大声喊到!这年头,随身带着枪,是司马养成的一个习惯,对付这些流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意识到他踢到铁板上了,这样才能省掉不少功夫,这也是司马想都不想就掏枪出来的原因。

果然如司马所想,当司马把枪掏出来指着这几个流氓之后,这几个流氓一下被吓傻了,连求饶地话也说不利索了,这会听到司马让他们滚蛋,一下就恢复了精气神,那还顾得旁地几个人连滚带爬的逃开了。

“怎么样!没事吧!”看着眼前额头开子一个口气地小乞丐,司马弯下身开口问到,如果说早知道自己给他们几块钱会惹上这上的事,司马绝不会那么做。 “谢谢……大爷!那钱让他们抢走了……”小乞丐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还以为他是后悔了,于是连忙开口说到。 “没事!抢就抢了,走咱们先到医院让他们给你包扎一下伤口,等去过医院,我带你们好好吃一顿去。”看着这几个小乞丐,司马尽量微笑着对他们说到。 “谢谢大爷,俺们穷人的命没那么精贵,俺谢谢大爷的好心了,若是没什么事,我们先走了!”

虽说眼前的这个人看起来很亲切,但是经历了这么事情以后,小乞丐显然对人们并不是那么相信,一口回绝了司马提议。像这种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刚才经了那么一次头被打烂了,现在这个人又要带自己上医院,还要请自己吃饭,显然是没安什么好心,于是连想都没想就开口拒绝到。

见几个小乞丐对自己的防备,等到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这个巷道后,司马便于跟在这几个小乞丐,想看看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很多城里头都有着多少几个破旧的的破庙之类的地方,这些破旧的破庙,大都成为了一些乞丐的聚居地。

原来司马也是如此以为,不过显然这些小乞丐没有那么好的待遇,跟在他们身后的司马跟着他们走了城,一直走到城外的乱葬岗子,几个小乞丐进了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里,显然他们住的地方应该就是在这里。司马一走进这个茅草屋,就闻到扑面而来的酸臭气,不大的茅草屋里的地上铺着一屋厚厚麦草,屋里还有十几个小乞丐,扭着看着刚进屋子的司马。

“你们是愿意在这里接着要饭,还是愿意去读书、当兵!”看着眼前这几个眼神中对自己充满警惕的小乞丐,司马认真的开口问道,在来的路上,司马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读书?当兵?”这两个词对于小乞丐而言,显然太过于遥远,一个小乞丐疑惑的问到。 “是的,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跟我一起去张家口,在那里上学读书,训练,等你们长大后,就去当兵、当军官。你们可愿意。”来的路止,司马就已经想好了带这些小乞丐回公司,甚至于以后自己专门建个学校用来收留这样的小乞丐和孤儿。

司马记得过去在报纸上曾经看到过,俄罗斯陆军的军官就曾建立过 “幼鹰营”之类的训练营,用来收留那些流落街头的孤儿,军官们一边给这些孤儿上着文化课,一边教授着他们军事知识。

那么自己完全可以建一个这样的营地,用来收留这些孤儿,他们长大后可以到民团里当兵,也可以到公司里做工。全当是做善事了。而且是和公司现在从口内招来的人相比,这些由公司养大教育的乞丐、孤儿对公司的忠诚绝非一般人所能相比,而这种忠诚却恰恰是司马所需要的,毕竟公司里有着太多的秘密。

“你真的能让我们上学?当兵?给我们饭吃?”对于乞丐而言,也许吃饭更重要,在城里要饭时不此一次看到过那些背着书包的同龄人,当然也会对上学存在着幻想,于是一个小乞丐开口问到。 “当然!到了那有人照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