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

“30年来,每年3月15日后,东方开始解冻,冰雪消融,东方会进入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泥泞季节。4月中旬至5月下旬,雨季到来,刚刚干燥的东方,又会变成泥泞泽国,别说轮式车辆就是履带车辆都寸步难行。自然屏障为进攻路线上的兵员补给带来极大阻滞,必须周密计划。”凯末尔再次提出建议。

半年来,国防军一直为计划努力准备,但凯末尔和一些将军认为,时机仍不够成熟。关键是天气,去年反对是因为东线的冬天绝不适合进攻,如果强行发动,将会导致二十二年前中国军队喀山之败的悲剧重演。事实证明,参谋部的决定相当正确,41年冬,远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寒冷,暴风雪连绵不断。

德军甚至连冬装都未齐备,如果按照元首的要求,发动进攻,准备不足的德军无疑将遭受前所未有损失,甚至可能像拿破仑,兵败俄罗斯。不过,元首对东方“盟友”显然忍无可忍,严令计划必须在春天展开。春天没有暴风雪和低温,但却出现泥泞,在泥泞没有良好公路交通的东方,德国装甲部队不可能像在西线纵横驰骋。

“而且至今没有完成准备工作,后勤保障问题最大。东方铁路标准与欧洲不同,使德军只能依赖卡车,参加进攻的315个师的为例,其中189个师汽车配置不足300辆,即便汽车配置最高的部队,也不超过800辆,6*6全驱动越野卡车不足1/3。”凯末尔描述困难时,希特勒在客厅里来回走动,思索。计划已完善到位,德军进入倒计时。

半年来的政治和外交努力,成功消除苏俄怀疑,说服布尔什维克把视线从北方和西方转移到南方,部分军队已调到高加索,布尔什维克们正跃跃欲试准备向南方进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可能让上帝永远将天气置于对我们有利的一边,不是吗?”希特勒反驳。

“即便6月进攻,7月末,仍会迎来雨季,同样会陷入泥泞。推迟进攻日期到8月末进攻,秋季泥泞季节又会在一个月后到来。情报显示,从3月大地解冻开始,东方便进入泥泞季节。东线天气是德国大敌,但苏俄同样受到天气影响,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半年来,连最微小的细技术节都进行了详细研究,天气问题总有办法解决。

“元首!”就在希特勒来回走动,思索解决方法时,阿道夫。迪尔提出建议:“正如凯末尔元帅所言,后勤保障的确是个非常重要、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上次战争时,德国同样面临卡车数量不足、铁路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阿道夫。迪尔将视线投向元首,随后又投向凯末尔,两人茫然不知。

“进口;尽可能多的进口卡车,即便二手旧卡车。”奥托。狄特里希对阿道夫。迪尔的建议嗤之以鼻,当准备开口讽刺时,元首及时阻止了奥托。狄特里希。“说来听听。”进口,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希特勒知道,如果要说服军方,首先就需要满足军方的基本要求,强迫往往会激起双方的不信任。

“德国和苏俄是盟国,至少表面上如此。”迪尔佩服望着元首,这或许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外交骗局,成功的用富有诱惑力的海市蜃楼幻景,让苏俄深信不疑,把朱加什维利和布尔什维克吸引到南方,消除了德国东方压力。

“可以象上次战争一样,通过突厥斯坦,经里海巴库间铁路,经海将中国卡车输入德国。”“即便俄国人不反对,但中国人会同意吗?中苏敌意众所周知,中国人五年前通过对苏俄全面禁运令,会打破禁运令吗?”奥托。狄特里希的语气中充满“迪尔你真幼稚”的讽刺,中苏敌意无可化解。“中国人的全面禁运令真履行了吗?”迪尔一撇嘴。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朋友或敌人

“共和二十三年,所有人为苏俄取得的工业成就大吃一惊,苏俄工业进步超过被视为奇迹的中国。民意测验发现,人们普遍认为苏俄在工业领域中的技术水平超过中国。

苏俄的工业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共和十五年来,我一直感兴趣的是,并非苏俄人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知识来自何方。尽管苏俄官方一再声称,工艺技术都是自己的发明创造,但在苏俄严酷现实中,工艺技术发明是天方夜谭。

其实窥一斑可见全貌,当制造商申请将产品卖给苏俄时,受到法令严格限制。但是,出售产品本身往往不具有战略价值,颁发出口许可证顺理成章 。一年后,另一个供应商又提出新的申请,出口也不破坏战略均势,批准无可厚非。十数年来苏俄有意识地、坚定不移地推行化整为零的政策,从中国获益匪浅。

中国政府和西方世界大大提高了苏俄的工艺技术水平,而且工艺不断用于军工生产。社工党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俄工业原则是:把国家安全和军事放在首位,把消费品放在最后,所有非军事企业都要为军备服务。制订计划时,就考虑到民用和军用生产使用相同的工艺技术、部件和方法。向苏俄提供的民用产品工艺技术完全可为军事目的服务。

苏俄绝大部分工艺技术源自西方与中国,而且通过不断供应才维持现状。苏俄百分之九十工艺技术来自西方,武器、弹药、车辆、坦克、舰艇、飞机等工业概莫能外。由于不断引进包括我们在内的自由世界工艺技术,苏俄与日本,都能向世界显示,生机勃勃强大的社工主义。用自由世界的工艺技术,标榜意识形态上的成功。

自由世界用自己的工艺技术武装了一个敌人,它今天正以其强大的武装来反对我们,自由世界将会对自身的毁灭做出贡献,这就是悄悄自杀的可悲事例。”共和27年5月15日,尼古拉耶夫。亚历山大维奇,共和中国国会参议院对苏俄全面禁运第六次听证会。

“禁运是绝对错误的,禁运令无法打破时,或多或少会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保障我国商业利益。即便我国不向苏俄出口成套工业设备,德国、美国同样会向苏俄出口,间接出口是为争取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和敌人,于苏俄军事工业并无直接关联。”国会台阶上,面对记者提问,吴运泽侃侃而谈。吴运泽的天津海河机械设备公司因涉嫌违反27…256号禁令,接受国会质询和调查。

“吴老板,30年1月贵公司伪造突厥斯坦某发动机厂定货,向苏俄提供大功率柴油机生产线,除直接违反27…256号禁运令外,更导致禁止对国外出口的高精密组合机床流出国外。有消息指出,目前苏俄坦克使用的柴油机均由该组合机床制造,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请问……”未待记者把话问完,吴运泽就一口打断记者提问。

“绝无此事,海河公司对苏俄间接贸易出口商品,均是参照国务院农商部制定的出口规范,绝不会出口规范外商品。”“那么,吴老板,对于去年12月,《西北实业报》刊登,出现在苏俄哈尔科夫拖拉机柴油机厂贵公司技术人员如何解释?对照片上专用自动化机床生产线如何解释?”台阶旁的记者逼咄咄逼人。

组合机床、自动化流水线是中国工业的骄傲。共和元年美国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生产线,用于加工汽车零件。共和5年,西北公司在各分厂普及组合机床,用流水线的方式组成自动生产线,从而打开大规模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大门。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自动流水线是中国工业的基础,几十台组合机床和专用自动化机床流水线,生产效率惊人。

产品坯体传到组合机床上,大量组合刀具会在短短十几秒自动加工完成多个孔面。工人工作极其简单,通过房粱上的吊钩移动坯体到机床上,用夹具固定,按动开关完成本道工序,松开夹具用吊钩将产品移到传送带上。多个组合机床,可以有效避免加工中的堵塞,让生产线无需停顿,效率达到最高。

部件最后的抛光工序,都是自动完成。一个机床装多根轴,每个抛光圆面压在皮带下,机床工作加工件不停旋转,皮带将它们抛光。生产过程中。对工人的要求降到最低,产品质量完全靠设备来保证,平时只需定时检修设备精度即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只需简单的在夹具上装卸加工件,按下开关按扭即可,加工过程自动完成。对工人要求极低,加工效率极高。当然,组合机床技术制造要求很高。

组合机床技术是中国工业的秘密,至少长达十年,全世界工业界毫不知情,而只惊讶于中国工业生产速度。尽管西文在共和15年制造出同类组合机床,实现自动化生产,但中国工业界在技术上至少领先各国15年甚至20年,尤其通用设备自动化生产更是远远领先世界达25年以上,达到工业革命前和工业革命后的差距。

组合机床为核心的自动生产线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除精密机床外的主打出口产品,但某些精密自动生产线,却一直受到国务院贸易禁令限制,禁止对外出口。海河公司遭到国会专门委员会调查,在于其竟然不顾禁令,向苏俄出口二类禁售商品,动力设备组合机床。航空、汽车部件组合机床自动化生产线,一直位于农商部二类禁售商品榜首。

禁运委员会可以接受企业为了市场、利益向潜在敌对国或他国出口普通商品甚至军火,但绝不能接受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的设备流出,二类设备就是其中之一。

“哼!煮熟的鸭子就剩嘴硬了,等听证会结束,除巨额罚金外,我要海河公司彻底从中国实业界消失。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吴运泽反驳记者指责,高唱海河清白时,一名下台阶的国会参议员满面鄙夷,甚至用资本家形容。国内实业家不等于资本家,资本家是“无良商人”的专用名词。

“李参议员,吴老板不过是其中之一,不顾后果向明显敌人出售知识和技术,帮助企图消灭共和中国的颠覆分子。讽刺的是,商人叫的最凶,要求对革命者和颠覆分子采取严厉措施,而革命者和颠覆分子恰恰是商人培育并赋予生命力的。”记者的话赢得参议员的好感,“这是我的名片,若有机会,我会接受你的专访。”李凯忠递上自己的名片。

“李参议员,请问专门委员会是否……”“不好意思,调查期间,不便接受记者采访。”李凯忠微笑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那么参议员,最近有消息称,国会和国务院可能会针对27禁令有一系列新举措,可否提前透露?新举措是否会影响听证会的结论?”

“影响?影响应该不大。斯坦因大使希望我国借道苏俄向其出口军用汽车,可以接受。针对苏俄27禁令太过宽泛,德国人定购了五万辆军用卡车和普通卡车,但去年苏俄通过地下渠道得到我国生产6。5万辆卡车和工程车辆,即便对德出口中有少量卡车流入苏俄,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司马回答穆藕初。

27禁令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的禁运令,禁令通过是在华俄裔推动的结果,先是俄裔时事评论员发表连载文章 《悄悄的自杀》,随后俄裔参众两院议员、移民团体纷纷推波助澜,最后远征军系团体从中协助,最终导致针对苏俄的27禁令通过。“即便一张卫生纸,苏俄也别想从中国得到。”

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27禁令未能阻止每年数亿元商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苏俄。禁令前,对苏贸易额5。13亿华元,禁令后,对苏秘密贸易额却达到5。26亿华元。

“总理,虽无法制止对苏走私行为,但光明正大的输出,是否会引起国内不满?”穆藕初不无担心。在中国欧裔移民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俄裔,仅在国会两院议员中,俄裔议员数量居少数族裔第一位。近两百万俄裔移民在中国影响力甚至远超过中国本土少数族裔的影响力,包括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等各个层面。

“不满,不可避免。”司马耸耸肩,任何动作总会有人不满,不能因为照顾情绪,影响国务院决策。“民众不满,但北边会很高兴。”“北边?”穆藕初非常诧异。“总理,难道德国……”

“可能性很大,尽管德国表示,定购汽车是为交通条件恶劣的北非,但德国已拒绝了隆美尔的援助请求,而且北非的航空部队,已调回德国本土。德国一再宣称将于今年征服英国,明显是声东击西。德国会在今年上半年对苏俄动手,汽车是为对付苏俄恶劣的交通条件,五万辆汽车中有两万多辆是国防军淘汰的二手车。除战争需要,购进如此多的二手卡车所为何来?”

“怎么可能?德国人不可能再次让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穆藕初感觉不可思议,德国还会再次延续上次战争的错误吗?总理签署批准德国借道进口许可时,显然没料到,德国竟然是为了攻打苏俄。

“为什么不可能,俄国是个庞大而危险的对手,将德国边境尽可能向东拓展,才足以保障苏俄和盟军空军远离德国领土及罗马尼亚富饶的油田。而且还可拓展德国生存空间,净化欧洲种族,控制自然资源和财富。”司马胸有成竹,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报,德国都将在4月中旬对苏俄发起进攻。

“希特勒从来没有扩大对英战争的打算。15年前发行的《我的奋斗》已阐述向东扩张是德国生存的必然。希特勒始终无意与英国为敌,他曾假定德、英、意三国应分别朝不同方向扩张:德国向东欧,英国向海外,意大利则向地中海和非洲。所以,英德不但不冲突还可以合作。法国则完全不同,不仅因为强烈的民族仇恨,而且基于避免两面作战的战略考虑,也必须在征俄前彻底击败法国。”

司马对德国尤其希特勒知之甚深,所以一直无法放心与其成为盟友。另一时空中,整整65年,全世界无数学者研究希特勒及思想,即便新纳粹学者,也不否认希特勒的危险性和种族主义倾向,但直正影响司马却不是心理上的分析,而是对德国本性的分析。

“希特勒成功之处在于他明智的将经济重建突破点放在筑路,工业及电气化等基础设施上,为饥饿的德国人民提供了生存必须的面包,尚未大规模征兵前,德国就已大幅度减少了失业,征兵则完全解决了失业问题。但到共和25年,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庞大军费支出的影响,短期内,国家投入是对资本及工业增长的推动,但长此以往,经济后果堪忧。

疯狂的扩张军备还有个弊端,就是与德国极度依赖进口战略原料的国情相抵触,并由此引发严重后果。对于只出产褐煤的德国来说,大量进口所需的铁、铜、石油、橡胶等物资,迅速消耗了有限的外汇储备。德国军备扩张太快,经济发展无法为此提供足够的动力,所以德国政府认定,通过战争来消除经济困难是唯一的方法。”

说到此处,司马想起曾到德国访问的蒋百里所说:德国人民不管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有无反感,但对他的成就却无不表示敬佩,只不过他的成就是把德国从一个深渊拖入另一个深渊。实际上是必然,即使美国新经济政策也曾导致38至39年的经济危机,只是由于40年战时需求刺激,美国经济才进入战时繁荣。世界大战打断3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周期。

德国与美国,与中国有本质区别,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而未完全开发的市场。共和22年4亿农民的需求挽救了中国经济,随后持续至今的农产品价格保护,2亿中国人消费着高于国际市场15%至20%的农产品,加之持续8年农业丰收,收入增加的农民刺激中国消费。在此大背景下,政府执行6年的赤字经济,成功摆脱经济危机周期和政府破产的境地,国家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但德国和美国完全不同,没有庞大的内部市场支撑,现实迫使他们只能选择战争。1938年罗斯福曾在国会宣称:卷入有限战争,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华盛顿邮报》则直言不讳:唯有战争需求,才能解救美国经济。只不过美国可以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和国内孤立主义支撑,而德国只能在经济崩溃边缘发动战争挽救经济。与美国相比,德国国内市场更狭小。

“去年,德国击败法国后,德国战争机器沉寂,除去英国和苏俄,整个欧洲都成为德国占领区,为避免战后经济危机重演,德国试图在欧洲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但占领税和国与国的清算协议,并不能够缓解欧洲和德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德国市场并没有扩大,欧洲毕竟存在完整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德国工业产品倾销市场。

1914年前,德国可以通过迅速发展工业产品,出口换取货币。但现在却无法实现,因为德国工业已改为生产飞机大炮等军事武器,而且德国遭受海外贸易封锁,即便没有战争,中国、美国、英国都与德国工业品竞争。德国唯一选择,仍然是扩充军备,以军事需求刺激经济,但却无异饮鸩止渴,除非战争再次爆发,利用战争掩盖经济真相。”

军事需求从来都是经济的催化利,以后世美国为例,二战前或二战后皆如此。尤其战后,每次经济危机都与战争相伴,因经济危机引发战争,又因战争缓解经济危机,这是个循坏。后世国人喜欢用:发动战争、转移国内视线,形容美国战争,但却忽视了战争背后的经济因素,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次又一次规模不等的经济危机。

如果没有持续8年的农业丰收和4亿农民一年1900亿的市场,早在两年前,为摆脱持续增长的财政赤字带来的政府财政破产,中国也会发动战争,无论对那个国家,只要战争就行。即便现在,战争爆发同样带来了中国经济繁荣。

“德国陷入经济、扩军、政治危机循环:经济…扩军…经济动荡…战争获得利益…更大扩军…更严重的经济问题,周而复始,德国发展成为掠夺资源的战争。但在循环中,德国征服和掠夺到底能够走多远?终点在哪里?希特勒的答案是:在欧洲获得独一无二的霸权。但欧洲之后呢?当战车无法越过英吉利海峡、地中海时,理所当然把矛头指向苏俄。”

德国的进攻与扩张是德国的生命,准确说是希特勒德国的生命,德国建立于进攻与扩张之上。“德国不同于其它国家,希特勒主宰下的德意志帝国,从诞生起,就建立在进攻之上,进攻一旦终结,生命亦随之终结,或者说扩张一旦被制止,德国的末日就到了。希特勒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

司马少年起对第三帝国、希特勒,总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有发自内心的钦佩,曾几何时也曾无数次幻想,中国能够像德国一样,横扫世界。基于这种情感,直接影响到自己对德国的情感,中德友好的基础,基于领袖的这种情感下。但看清德意志帝国的扩张本性后,慢慢的却意识到,德国才是中国真正的敌人。一个停止扩张就会灭亡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朋友,最亲密的盟友也可能成为进攻对象。

“苏俄之后呢?”穆藕初唇角轻颤,德国战车不可能在苏俄之后停止。“所以,中国看似和德国没有冲突,但实际上,德国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要超过其它国家,一方面德国将经济建立在进攻与扩张之上,另一方面是因为永远都不能确定,德国的底线在什么地方?中德关系业已注定了,不是吗?”司马喝口茶。

一方面不知道德国扩张底线,按照希特勒的宣言,德国扩张几无止境。另一方面,即便中德没有爆发战争,但战后,德国一旦掌握核武器,是否会满足于将核武器锁在武器库中,满足于威慑?谁都无法保证。枪掌握在正常人手中,尚无安全之忧,但掌握在疯子手中,不堪设想。即不能阻止核武器诞生,就让核武器掌握在有理智人手中,而不是战争狂。

“那为什么……”穆藕初弄不明白为什么明知德国有威胁,仍然同意向德国出口汽车。“这之间并无关联,德国即便得不到卡车,仍然会向苏俄发起进攻,这是德国维持其政治生命的必然。我们提供的卡车,唯一作用就是,让苏俄灭亡的更快,德国战事更顺利些,如此而已。”司马笑了笑,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点着。

“德国和苏俄,都不是中国的朋友。狗咬狗,我们乐于围观,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介入。中美国战争现在不会有胜利者,战后,中国和美国必将持续对抗,所以必须尽可能压缩美国生存空间。欧洲会成为决定对抗成败的关键。”司马夹香烟的手指指向地图最左边的位置。

第一百九十九章  草菅人命

“毫无疑问,现在国防军已经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象征自由与正义的五色旗在亚洲大地飘扬,宣告亚洲解放的到来,作为共和国公民,必须由衷高呼:国防军万岁!”《中华时讯报》共和21年3月18日

印缅北部山区,草深林密,路少坡陡,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环境最险恶的地区之一。方圆五六百公里崇山峻岭,山峦重叠,河网密布,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和中国南方俊秀、隽永的山岭相比,充满野性的勃勃生机和原始韵味。前者若比喻成花枝招展充满青春魅力的闺秀佳丽,野人山便是围着烈火赤身狂舞未脱蒙昧的山莽野人,甚至是人面狮身的妖孽。

杯口粗的竹子紧紧挤在一起,砍不断,推不倒,象道道天然屏障。芭茅草、飞机草高达两米,草丛中夹着杂木,杂木中盘着带刺的长藤。节气刚过“雨水”,气温竟高达三十四、五度,给丛林中急速穿插的部队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官兵心急火燎沿无路可寻的山沟插进,突然,面前出现三米多宽、两米多高的木薯林,钻,无空隙,爬,又经受不住人。

尖兵手持丛林刀,左右横飞,为全连砍通道路。突然,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行军部队搅的人心惶惶。“小心!”连长威克用流利的中文喊道,眼睛四下扫视,原始雨林深处仍存在土著村落,土著人没有国家概念,不会感激中国解放缅甸,反而会被英国人提供的老式步枪、鸦片吸引,充当英国人的侦察兵,甚至袭击国防军分队。

对于背叛亚洲民族的土著人,司令部命令非常明确,“杀!”国防军坚持反游击、反叛乱,以铁腕血腥镇压叛乱分子。这时,步话机中传出呼叫声,是营部在询问,负责迂回穿插任务的九连位置。威克忙展开地图对照。一排长凑过来,仔细查看地图,用手在地图上指点说:“是这儿,错不了,这就是九连现在的位置。”

威克点点头,对着步话机向营长报告九连的位置,放眼忘去,周围战士的丛林迷彩作战服变成黑泥色。步话机中传来营长焦急的催促,“太慢了,要加快速度。”“是!”尽管明知道连队在丛林中长途跋涉后,早已经疲惫不堪,但威克仍然坚决服从长官命令。“把背包内除弹药、食物、急救包之外物资,全部扔掉。一排继续头前开路,三排,协助支援。”

九连168名官兵纷纷扔掉背包内的物资,这个决定无疑十分正确。尽管执行穿插任务时,所有人都减轻了装备,但步兵每人负重仍超过三十五公斤,支援排每人负重超四十五公斤。要加快穿插速度,就必须扔掉不必要的物资。“只留压缩干粮、乙型口粮只留餐包,罐头一律扔掉。”

为争取按时抵达指定地点,官兵冒高温在热带高山密林中穿行。上山豁出命爬,下山干脆连滑加滚,衣服都变成碎布,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当到达营部指定休息地点时,两天三夜的艰难行军,使许多人脚上起了水泡、血泡,甚至水泡、血泡与鞋袜粘在一起,每走一步都痛的钻心。听到休息令,困乏的战士来不及选择地方,就地躺下很快进入梦乡。

威克同样累的走不动,但下属入睡时,他仍然靠在树干上,拿地图认真比对计算四小时后的行军路线和行军速度。九连任务不只是穿插,还担负着全师的前导清障任务,沿途消灭英印侦察、警戒部队,为全师穿插创造机会。在后方35公里外的热带雨林中,山地26师,同样在热带雨林中苦苦行进着。

尽管雨季未至,但一场中雨让印缅边界雨林内干枯的河道出现河水,微涨的钦敦江上,架设起三条由路桥箱组成的浮桥,一辆辆六驱卡车、装甲车、一队队士兵通过浮桥驶向对岸。江边,大队新闻记者采访过江的国防军63军官兵,昨夜第一座浮桥建成,第一名国防军官兵越过宽阔的钦敦江,标志解放印度的“天竺计发”全面展开。

“印度自由关系到亚洲自由,印度解放意味亚洲将迎来解放。印度国民军官兵踏上印度国土,意味印度解放的日子为期不远。”身穿印度国民军军装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总理鲍斯满面笑容接受记者采访。印度国民军将配合国防军,参与解放印度。战争后,自己必定成为印度英雄。甘地只是精神领袖,印度未来属于自己。钱德拉。鲍斯沉浸在幻想中。

距离钦敦江不到3公里,一片丛林开阔地中,除去来回巡逻的官兵,十几门40毫米高射炮组成严密的防空网。伪装网下,一个个集装箱散布在草地上,几条野战天线塔耸立林间,四节集装箱组成的63军司令部设于此处。密如蛛网的电话线扯进集装箱,白色内饰的指挥所干燥凉爽。数十盏白色节能灯映照下,指挥所内显得平静安逸。

彭得华微蹙浓眉,凝视壁上悬挂的巨幅作战地图。地图上,作战参谋标出的红蓝箭头和标记,将英帕尔敌我态势分布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昨天,英东南亚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得知中国军队渡过钦敦江的消息,亲临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听取集团军司令斯利姆的军情汇报,并决定:把钦敦江以西沿边境防御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组织防御。

彭得华明白蒙巴顿的意图,英军布置使国防军进攻部队远离后方基地,得完全依赖很不安全的丛林运输线,63军还得被迫背靠宽阔的钦敦江作战。此外,由于雨季即将到来,使干涸的河床变成汹涌的急流,国防军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迅速取得胜利,否则就将面临一场灾难。

“打下英帕尔,坐吃邱吉尔。”面对后勤问题,及后路被断的风险,63军向参战部队发出号召。同时明确“你们的补给就是随身携带的,下一次补给是在打下英帕尔之后。”210发步枪子弹、8至12枚手榴弹、30天的压缩干粮、4份急救包、1份热带急救药包,这是参战官兵携带的所有物资。同时,没有公路,没有车辆,只有士兵双腿。

彭得华又仔细审视双方兵力部署。“我军全部渡过钦孰江后兵分三路,第133师、135师分别从南面和东面向英帕尔进攻;而第137师则向英帕尔以北科希马进军,支援第6山地师。斯库纳斯中将指挥的英军第4、15军,英印第57、73师,总兵力二十万驻守英帕尔。英军中计,以为我军主攻方向为英帕尔,因此,英帕尔集中了英国在印度全部精锐。

一月前才抵达缅甸的63军,担负的任务是吸引英军主力,让英军误以为英帕尔是国防军进攻重点。甚至连自由印度国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