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中国,从突厥斯坦到上海,从库页岛到海南岛,从滨海到广西,演讲开始数分钟后,中国大多数人聚集到公共广播和收音机前,凝视屏息听总理演讲,怒火在中国人心间萦绕。英美两国发布最后通牒,怒火就在中华大地漫延,“中国,男儿死尔!”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发出呐喊:宁战死,也不会屈辱的接受最后通牒。
当总理准备同罗斯福会谈,解决亚洲危机时,人们悲愤填膺,不愿意看到总理向列强妥协,一厢情愿的相信总理不会妥协。中国人喜欢和平、享受和平,却不会为和平卑躬屈膝。总理为和平、为保护中国青年,不惜屈辱,主动向美国递出橄榄枝,却被美国人拒绝,如此和平有必要吗?“宁战死,不做无骨之徒!宁战死,不祈求和平!”是五亿五千万国民的心声。
人们认真倾听演讲,一些家庭、商场及公共场所,人们在电视上观看总理演说。五年前,电视信号无线传输问题解决,电视机进入百姓家庭。五年来,中国电视机拥有量已达数百万台,电视正一步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电视画面上总理悲愤的神情,即便家庭主妇也感觉愤怒,而一些妇女默默走向厨房,为男人准备盛宴,国防部征召令很快就会下发。
“惨痛的历史告诫我们,面对列强威胁,任何退让,都会被视为软弱可欺,助长列强的嚣张气焰。共和中国的独立受到威胁,国民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司马环视愤怒的议员,即便没有鼓动,国会也会做出宣战决定,为了尊严、为了自由,更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数千万吨铁矿、数千万吨石油的需求迫使议会不得不做出战争决定。
“宣战!血战到底!”议员站起身咆哮着,呐喊着。先前,对于宣战,仍有人心存疑虑,但此时大家都明白,中国没有退路,中国已不可能独善其身。即然已威胁到家门口,宣战吧!中国不会害怕,没有理由恐惧。
“宁战死,不妥协。”看着激动的议员,司马心惊胆战,尤其看到年迈的议员同样站起身鼓掌,司马迷惑了,狂热是对是错?但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了选择,之所以选择在国会就宣战问题进行公开讲话,一方面是进行战争动员,另一方面,是为了告诉美国人,开打了。
中国不采用偷袭,将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向美国宣战。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分化美国人,半数美国人不赞同与中国开战,但偷袭会让美国同仇敌忾,打三心二意的美国更容易,效果远超过击沉几艘军舰。另一个时空,日本人用偷袭换来辉煌战果,但却让美国团结如一,齐心协力。演讲就是为了从心理上分裂、瓦解美国,为取得更大战果创造机会。
司马在国会发表告全体国民书二十多个小时前,一只规模庞大的舰队从三都澳启程,舰队在海面上形成一个环形防御圈,舰队上空时有直升机起降。凌晨,当两艘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在起飞区作起飞准备时,左舷弹射器将一架“海鸥式”远程侦察机弹射升空。
“长官,我们不可能对菲律宾发起奇袭。”黄幕扬无奈的说到,海军部要求全面进攻必须在宣战后,没有奇袭。昨夜转场台湾的三个轰炸机联队及两个战斗机联队,将在宣战后第一时间对驻菲美军实施轰炸,但按照计划,第一批陆战队登陆却是在宣战四小时之后,但那是掩护主力的佯攻部队。
“那就强攻,海军的胜利不可能永远依靠奇袭。”陈昔忆平静的回答。早在月前南洋舰队即进入战备,但战争还是太突然,南方特遣舰队,必须在美国太平洋主力舰队寻求决战前夺取菲律宾,防止美军以菲律宾为跳板,进攻中国。
海军重建数十年,成绩斐然。但海军从未进行过真正的海战,当总理决心向美国宣战时,司令官只说一句:全力以赴。共和中国用22年时间建立起规模世界第三舰队,但建立一支真正的海军需要百年。17年前,海军就在准备同美国的战争,但战争真真暴发后,海军只能做到全力以赴。
“陆战队准备好了吗?”从“神农号”司令塔内走出来,陈昔忆望着不远处“石观音号”两栖舰,那是陆战队年前购买民用集装箱船改装的攻击舰。泰国的胜利让陆战队相信,登陆战的未来是海空一体的立体式登陆作战,此次海军陆战队派出四艘两栖攻击舰,尽管都是民船改建,但攻击舰上却搭载了324架最先进的Z6通用直升机。
站在“神农号”上清楚的看到“石观音号”上,陆战队员正在甲板上操练。“陆战队永远在准备战斗。”陆战队、空降兵是中国常年保持战备的部队。此次,陆战队投入两个师一个旅,两个师将在主力舰队掩护下,在林加延湾登陆,从高雄出发的陆战第二旅将在吕宋岛北部登陆佯攻,掩护主力在林加延湾登陆方向。
“进攻!进攻!向太平洋!”海军部的命令再清楚不过,保持全面进攻态度,用海军最熟练的战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进攻作战。而进攻作战,海军用18年时间进行完善。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明天
“直到现在,战争爆发后70年,中美还存在争论,到底谁主导并引发了战争?历史学家争论不休。数十年后,即便最崇拜罗斯福的美国人,尽管口口声声坚持被他们重复了数十年的:中国威胁到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正在侵略亚洲,这一谎言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罗斯福政府平庸的外交、短视的政策以及多变的目标,导致本不应发生的战争。
与此同时,他们如是说:假如,中国能够多几分冷静、少几分狂热,司马华之与罗斯福会谈就可能在时机合适时举行,从而避免战争。但他们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是罗斯福处心积虑的引发了战争。”共和一百年,STG44,《时代进行曲之浴血太平洋》。
中国陷入战前狂热,美国仍处于梦乡中。与以往一样,从酒吧回到住处后,威利斯。道格拉斯将收音机调到中国音乐台。信号是中国北马里亚纳托管地中继的信号,那是中国广播电台,为了让实施航空导航的海外驻军及侨民听取新闻及娱乐活动,修建的转播台。
一直以来,夏威夷不少美国人都喜欢听中国音乐台,曾经在中国生活工作近二十年的威利斯自然也是中国音乐爱好者。听广播音乐,从来都是威利斯每晚重要的人生享受,当威利斯准备到卫生间刮胡子时,收音机中并没有一如既往的传来美妙的弦律,而是激情洋溢的演讲。
“……我们相信善意的对话,从不轻言战争。但是,如果敌人一定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就让战争开始吧!”战争?威利斯一愣,连忙冲到桌边把收音机声音开大,中国和那个国家爆发了战争?日本?苏俄?
“尊敬的两院议员、共和中国同胞,我们已别无选择,共和中国在建国三十年后,面临生死决择,灭亡不属中国,唯胜利属于中国,因为中国有六亿信念坚定的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勇敢的武装力量,必定会取得战争胜利,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英灵保佑。我要求国会立即宣布,从即日,共和30年8月20日起,共和中华与美利坚合众国处于战争状态。”
共和中华与美利坚合众国处于战争状态?听到这句话,威利斯瞬间惊呆了,以至于无意间碰落桌上的一个陶瓷饰品,那是自己回国时,中国朋友赠送的。中国和美国宣战了!就在威利斯失神的功夫,广播中传来潮水般的掌声,雷动的掌声中传来阵阵呐喊。失神数分钟后,回过神来的威利斯连忙拿起电话打给报社主编。
“道格拉斯,昏头了?”被电话吵醒的《旧金山纪事报》主编菲利斯不敢相信。“是不是喝多了?快醒醒!”威利斯把话筒举到收音机前,此时广播员正用英文发布消息,菲利斯吓懵了,中国向美国宣战,天,绝对是大新闻。
“为什么宣战?”菲利斯大吼。“不清楚,但肯定是大新闻。”没错是大新闻,《旧金山纪事报》将比任何一家报纸更早发布宣战的消息。菲利斯火急火燎穿上衣服,发动汽车朝报社驶去时,脑海中已经想好明天头版的标题《战争贩子的目的达到了!》
夏威夷美国海军基地监听人员同样听到新闻,把电话直接打到海军部长家。海军部长诺克斯沉浸于梦乡,刺耳的电话声让诺克斯颇为不满,过了好一会,才推开妻子的胳膊,睡意朦胧的拿起电话。“上帝,这不可能。”诺克斯惊呼,中国人的做法出乎意料,竟通过广播电台发布宣战消息,甚至早于官方递交宣战书,葫芦里卖什么药?为什么如此安排?
“菲律宾有消息吗?中国军队是否发起了进攻?”“什么?菲律宾同样震惊?”“我马上报告总统。”罗斯福从睡梦中被吵醒,知道消息后,同样一愣,马上打电话给国务卿赫尔。赫尔回答,中国驻美大使吴哲明刚到,正在外交官接待室等着接见。随后,罗斯福又打电话给战争部长史汀生,史汀生正在家中举行宴会。
听到电话另一头的音乐声,罗斯福平静地问他,知道不知道出事了。“是啊,总统先生。”手拿高脚杯的史汀生一愣,出事?是德国人再次轰炸伦敦?“听到消息,德国人又一次轰炸了伦敦。”“不,不是伦敦,我问的不是这个。”史汀生显然还不知道。“是中国,中国国会已经决定向美国宣战,中国向美国宣战了。”
史汀生听出总统语惊惶失措,正像亨利预言的,总统的策略不可能成功,中国就是弹簧,来自外界的压力只会适得其反,最终迫使中国向美国宣战,美国卷入了战争。
国务院休息室里,吴哲明面色铁青的端坐着。十几分钟后,才被召入国务卿办公室。赫尔依然热情的同吴哲明打招呼,但吴哲明拒绝与赫尔握手,也未就座。“赫尔国务卿,我们之间没有礼节上虚假客套的必要了。”吴哲明异常冷淡。十小时前大使馆收到执行一号命令的密电。随即大使馆销毁全部外交档案、密电码及外交部密码机。半小时前,大使馆收到外交部的宣战书,采用应急密码本翻译密电。
“我们曾经竭尽全力避免,不是吗?”吴哲明的冷淡让赫尔感觉非常尴尬,毕竟是美国迫使中国宣战的,但他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的话却令处境更加尴尬。吴哲明直视厚颜无耻的美国人,“我想历史会详实的记录,你们达到了目的,现在我代表共和中华向贵国宣布:从即时起,中国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
话音一落,吴哲明礼节性的将宣战书递交到赫尔手中,赫尔神情复杂的接过宣战书。尽管宣战书非常轻薄,但接过宣战书,赫尔却感觉千斤之重。赫尔张张嘴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吴哲明转身离开,赫尔听到吴哲明说出一句怪异的中文,尽管不明白意思,但赫尔相信,他是在骂自己。
直接返回大使馆,未下车吴哲明就看到大使馆一楼宴会大厅灯火通明,大使馆工作人员聚集在那里,十几名陆战队员身穿军服,手中端着酒杯,一个年青的使馆雇员,正在演奏音乐。“朋友们!我们的使命完成了。”吴哲明叹息道。有些人并不能享受外交官待遇,在两国达成交换外交官协议后,几小时,也许更短时间,他们就会被投进战俘营。
一个美国雇员走到吴哲明面前,歉意的说:“吴大使,对于中美爆发战争,我们感到非常遗憾。请相信,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支持战争。在此工作六年,我认识了一群真正的绅士,你们从始至终热爱和平,是我们……对不起。”“谢谢,吉儿小姐,良知并末从这个国家消失,为了友谊。”吴哲明举起酒杯。“为了友谊!”众人神情复杂的举起酒杯。
这时一群美国陆军官兵闯进大使馆,诧异的看着举行宴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应该惊慌失措的焚烧外交档案,破坏大使馆设备,而不是和大使馆的美国雇员举行酒会。他们没有表现的惊慌失措,反而非常淡定,全然没有即将沦为阶下囚的自觉,似乎早有心理准备。
“吴大使,希望您能理解。”一名国务院工作人员走到吴哲明面前,带着歉意。作为国务院工作人员,多少知道,该死的战争,从始至终都是美国千方百计迫使中国宣战,而中国作出很多让步,包括派出曾留学美国的大使传达善意。
“威尔,我唯一希望,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让战争毁灭这个美丽的国家。”吴哲明随意的将酒杯放到桌上。“先生们,祝大家可以平安回国。”一名美国军官毕恭毕敬的向吴哲明行了个军礼,“吴先生,我奉命逮捕大使馆内所有非美籍非外交人员,请予配合。”
此时,罗斯福的心情颇为复杂,正像亨利所说,历史并没有教会中国在压力下妥协,在中国妥协等于卖国。中国难得让步,即便最没有诚意让步,也要予以珍惜,美国错过了与中国和解的机会。假如,当自己得知中国总理在国会发表演讲,要求国会给予他时间,同自己举行会晤,自己会拒绝吗?历史没有假如。
现在,中国总理再次在国会公开演讲,把所有责任归疚于美国、归疚于自己,是美国迫使中国向美国宣战。半个夏威夷都听到中国人的广播,天一亮,美国报纸会刊载宣战消息,其中恐怕不乏对自己的指责。想到舆论界的指责,国会的刁难,罗斯福沉思半晌,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最终还是拿起电话。
“埃德加……”挂上电话后,罗斯福放下心来,自己不再需要担心舆论,联邦调查局的权力在自己支持下得以扩大,是埃德加给予回报的时候了。埃德加对公共关系和公共舆论的掌控,是自己所羡慕和需要的。
美国东部时间晚10时30分,内阁在白宫二楼开会。罗斯福坐在办公桌后,阁员面向总统围成半圆形。会议刚开始,罗斯福便用严厉的语气宣布,“这是自内战爆发以来,最严肃的一次内阁会议。”屋内气氛随即变得凝重。“先生们,中国已向美国宣战,现在是回应中国挑战的时候了,每个人都必须明白,我们要面对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敌人。”
然后,罗斯福用缓慢的速度宣读了他打算在明天中午向国会提交的,要求国会批准美国向中国宣战的报告,随后罗斯福和阁员一起商讨战争动员事宜。他们讨论时,作为幕僚参加会议的亨利静静的看着众人。该死的战争终于没能避免,当自己随总统返回华盛顿,就将美英的态度发回国内,国内也做出妥协,但罗斯福却认为妥协毫无诚意,竟然拒绝。
亨利想起罗斯福得知中国总理竟然在国会宣布与罗斯福举行会谈的消息后,吃惊的表情,但事态无可挽回。现在,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帮助美国赢得战争?当然不是,是及时把情报传回家中。总理的公开演讲对美国造成的冲击被罗斯福降到最低,他起用胡佛化解危机,而胡佛也明白,战争是联邦调查局扩大权力的最好时机。明天报纸上只会看到中国不顾美国的和平要求,悍然向美国宣战的新闻,历史总是如此。
11时30分, 国会领袖到来,罗斯福把中国向美国宣战的事情坦率地告诉他们。国会领袖和参议员一动也不动,总统办公室鸦雀无声,最后通牒真为美国带来战争,中国向美国宣战了。罗斯福说完,参议员汤姆。康纳利质问“总统先生,既然中国有和平意愿,并愿意协商解决问题,为什么形势急转直下?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民众迫切希望知道。”
“原因非常简单,从始至终,中国都在蒙骗美国,中国占领泰国、印度支那,面对美国警告,试图利用首脑会谈拖延时间,为其侵略作准备。我提出中国必须做出撤军承诺再举行会谈,中国立即撕下伪装,向美国宣战,说明,侵略扩张是中国蓄谋已久的行为。”罗斯福神情自若的答复汤姆参议员。
“总统先生,我们怎么做?”“我们没有退缩的余地,只能迎接轴心国的挑战。”罗斯福的语气坚定不移。“轴心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并不是轴心国,签定柏林条约的只有德国、意大利及日本,还有刚刚加入的苏联。中德之间,只存在《中德友好条约》。”一名参议员反驳。
“居里士参议员,中国与轴心国之间存在友好关系和秘密条约。德国政府出版的中南美洲的地图,重新划定南北美国界,狼子野心何其毒也。我们不仅要与中国作战,同样要援助、帮助英国,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战争。”
罗斯福再次祭出,迫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的“德国官方中南美洲地图”,将中德联系起来,为自己的外交冒险失败找借口。而且美英命运已经紧密相连,没有英国帮助,美国海军不可能同时应对太西洋和太平洋的夹击。
总统的花言巧语让国会领袖陷入沉默,美国不可能拒绝中国的宣战,只能接受,而德国对美洲的野心不能容忍,尽管地图真假难辨,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见岳父轻易易举说服议员接受中国是轴心国的“秘密成员国”,亨利苦笑不已。华盛顿舆论之所以转变,是有三群人在推动,自己曾试图挽回,但与之相比,自己势单力薄。
一是德国为促成中德结盟,用种种暗示达到恶化中美关系的目的。最近几月,随着中英关系恶化,英国便推波助澜,但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苏俄。苏俄为了让中国陷入战争,启用庞大间谍网,多年前,苏俄在美国政府内部安插了数百名间谍,渗透到美国政府各个层次,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决策。
亨利扫了眼另一名白宫顾问,迪克斯特。怀特,是“新政”经济学家,也是罗斯福最信任的经济顾问。过去一年,他向罗斯福提出大量针对中国的政策性建议,怂恿美国对中国强硬,为美中爆发战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与自己一样用排华做掩护,但……
应该让情报协调局查此人。尽管已经退出情报协调局,但影响力仍不可小觑。协调局在多诺万领导下一步步长大,有朝一日,会与联邦调查局鼎足而立。内阁成员离开后,罗斯福见亨利欲言又止,女婿仍然反对向中国宣战。“亨利,是不是反对向中国宣战?”“爸爸,尽管我个对中国有意见,但……”
亨利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并不认为美国需要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全世界除了中国,不会有第二个国家主动挑战美国,但……”亨利心中咒骂希特勒。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促使美国远离欧战,当德国潜艇击沉“雅典娜”号邮轮,先是邓尼茨严令禁止攻击邮轮,希特勒又下令德国潜艇不得向美国军舰开火,尽可能避免将美国引入战争。
德国的忍让,让罗斯福和美国政客无可奈何。他们渴望参战,却苦于没有借口。没有借口就制造借口。中国忍无可忍向美国宣战,亨利下意识的认同了希特勒对罗斯福的形容,“他始而煽动战争,继而颠倒是非,再用基督教徒的伪善外衣把可耻掩盖起来,然后慢慢把人类引向战争,赌咒发誓请上帝来证明,他进攻旁人是多么正当。”
“亨利,早在去年,法国尚未沦陷,你曾一再告诉我,美国必须参战。当我们通过《租借法案》后,就不可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如果美国不参战,就会被租借法案拖垮,现在别无选择。中国人拒绝妥协,而我们得到了战争,尽管与中国战争,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罗斯福提醒女婿,美国根本没有选择。
“但……必须看到,彻底赢得战争希望渺茫,我们……”亨利轻声争辩。“我知道,战争会非常艰难,但没有选择余地。中美战争其实是必然的,太平洋亚洲利益的冲突,必须用战争解决,只不过提前了而已。明天,整个美国都会知道,中国向美国发起了攻击。”罗斯福诡异的笑容提醒亨利,中国人会用行动证明,他们首先发起了进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动员
“雀”式双座机是中国数量最多、普及程度最广的飞机。共和十二年,对日战争结束,梁氏兄弟飞机公司,利用空军剩余物资生产的“雀”式纵列双座单翼飞机,刚一在西北航展上露面,就引起轰动。“雀”式飞机配备 20~45 千瓦发动机,从机身结构到仪表系统都很简单,大量采用空军剩余物资,甚至机身蒙皮都是国防军剩余物资帐篷改制的。
“雀”式双座机售价400元至600元,发动机使用普通汽油,廉价的飞机和低廉的运行费用,轻便易用的性能弥补了航程短、升限低、速度慢的缺陷。十八年中卖掉七万多架,畅销不衰。名不见经传的梁氏兄弟飞机公司,因而在市场上得已立足。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雀式”在中国成为拥有量最大的私人飞机。廉价的雀式是航空学校、航空俱乐部的首选,十八年来在中国,数以百万的年青人在“雀”式上实现了飞上蓝天的梦想。
得知宣战消息,兰州市蓝天业余航空学校中,利用暑假学习飞行的年青人震惊而兴奋。台上的教官环视这些年青人,他们有高中刚毕业的学生,有在校大学生、有参加工作的白领,还有工厂的工人,但都是自己的学生,业余航空学校的学员,为了飞上蓝天的愿望,花费150元进入学校学习飞行。
“同学们,这是我最后一堂课了……”教官是空军预备军官团成员,战争爆发,预备军官团、荣誉公民会第一批接到动员令。“教官,我们可以上战场吗?我们已经完成80小时的理论课,15小时的飞行课。”嘴唇绒毛尚未长全的年青人兴奋的站起来,激动的望着教官。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永远在学校中,战场并没有想象的罗曼蒂克,空军对决不是《蓝天之翼》中骑士般的对决,而是你死我活。我相信我绝不会看到,需要你们这些孩子上战场上的现象。”教官斩钉截铁。教室门被推开,一个兴奋的年青人探进半个身子,“快,孙教官,播报动员令了,要求所有预备军官和后备军十二小时内到各地后备军司令部报道。”
“知道了!”孙擎月点点头,不出预料,动员令在宣战公告发布后紧接着发布了。“祝教官一路顺风!”教室内的学生同时起立向老师鞠躬。孙擎月离开教室时,看到几个学生也离开教室。“你们……”“教官,我们也在动员之列。”几名年岁不等的学生回答。
“我是28年退役的陆军中士,退役十五年内都是后备军,以后开不了飞机怪可惜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学员不无遗憾的说,但满面兴奋,却将真实内心显露无疑。“教官,以你的资历,应该去航空学校继续当教官,像你这么优秀的飞行员并不多。”孙擎月摇摇头,当年因为无法通过空战考试,使终无法进入空军。甚至连空中警卫队飞行员也比自己优秀,“像我这样的飞行员,中国有几十万!”
飞行员短训制是中国航空教育的特点,每个大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空军预备军官团,接受60小时的理论,20小时的飞行训练,掌握基本飞行技巧。随着民间航空的普及,航空俱乐部应用而生,全国有5432家航空俱乐部、1081所业余航校,注册民间飞行员达数百万人,类似孙擎月这样的飞行员,随时都可以拉出十万、二十万。
“或许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孙擎月忍不住憧憬未来,成为战斗机飞行员是男人最大的梦想,中美战争,意味空军队伍急剧扩大,机会来了。
听到消息,李静怡不顾一切扔下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中。回家路上,李静怡看到大街上到处是奔跑的人群,有很多穿半旧绿色野战服,背武器的男人。尽管动员令刚刚下达,后备军集结就有条不紊的开始。后备军穿上旧军装,背起封存在家的武器,赶往后备军司令部报道。动员令并没有引起恐慌,因为每年都有分批集训,后备军及民众早就习惯了。
地下室内响彻翻箱倒柜的声音,浑身是汗的赵梁臣翻出工具箱,却没找到钳子,只找到个起子,拉出薄钢板制的武器箱,用力别开锁扣上的铅封条。伴随一声脆响,赵梁臣拧断武器箱铅封,箱子中有一支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手枪,用油纸包裹。另一端则是弹药携具、背包,还有装一个基数弹药的铁皮盒,这支枪在部队陪伴赵梁臣六年。
地下室门猛的被撞开,李静怡看到自己的男人穿好军装站在楼梯上,左手提步枪、右手提钢盔、背包,正准备离开地下室。李静怡尽量平和情绪,“什么时候走?”赵梁臣笑着迈上台阶擦去妻子额头汗水,“等你和儿子回来,吃顿团圆饭就走。”“不是有12小时准备时间吗?”李静怡嗔怪道。
“实际只有6小时,后备军动员时间,需要自动减一半。”赵梁臣解释。后备军例行训练时,长官都会重复战时动员令除以二的规矩。后备军动员令下达后,第一批动员部队,不接受继续训练,直接补充到缺编师和国民警卫队。陆军常备规模不大,几百万后备军是陆军的根基,否则后备军也不用每年两次带薪集训,每次半个月。
“我给你炒几个菜。”李静怡满含不舍,朝厨房走去,“我去学校接小壮。”赵梁臣将背包携具和武器放在墙边,这一刻全中国数百万20…45岁男人与家人告别、集结,紧急动员令考验让中国一片繁忙。
“……从即时起共和中华与美利坚合众国进入战争状态。”端杯热咖啡的于氏航空董事长于鸿玉,异常平静的关上电视机,走向办公室。门旁坐着个年青女孩,碧眼褐发显示女孩是混血儿,西北市有几十万混血儿。“方秘书,通知各工厂,公司进入战时状态,工作按照战时预案进行。如有国防军进驻则全力配合,于氏航空无条件服从军方安排。”
于鸿玉清楚,军方很快会派人进驻公司。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凡涉及军需生产的工厂,都会进入战时状态,加强保安,闭门生产。战时状态并不能给军需物资生产工厂带来巨额利润,国防军战时采购法案规定,企业只能在成本基础上增加10。5%利润,但庞大定单将会弥补利润损失。宣战书发布后,上海、西北股票交易所重工类、军工类股票一定会大涨。
于氏航空是中国最大的客机制造企业,以生产客机、军用运输机为主。进入战时状态,于氏航空会按照许可证,生产军用飞机或直接照军事规范研制军用飞机。“是,董事长!”方秘书拿起电话传达董事长的指令。
去工厂途中,于鸿玉一直在思考空军28规范。两年前接到28年国防空军轰炸机规格说明,于鸿玉意识到于氏的机会来了,如果获得成功,于氏将跻身军品市场。尽管于氏生产的运输机一直是空军运输部队的主力产品,但中华航空却一直垄断空军战斗机、攻击机及轰炸机市场,于氏唯一的成功,就是“侦察兵”远程高空侦察机被空军采用。
“侦察兵”远程高空侦察机于两年前进入空军服役。8700公里航程、14000米升限、600公里时速,将飞机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空军一次采购106架,用于高空侦察。
一小时后,于鸿玉进入西北市以西75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