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德春是台籍兵,曾以日本军人身份在法国前线浴血奋战两年,一个月前于德春同分队里的几个朋友逃进深山,没有多少台籍兵愿意和国防军打仗,于德春之所以逃入深山,一是三年前雾社起义后,深山就不再是日本人的地盘,二是雾社已经升起中国国旗,有了抗日的名义,可以完全洗清身上的污点。可还没到达雾社,于德春就被力番扣下来,这里和雾社一样起义了。
绝大多数逃入深山的台籍兵除了一部分是出于爱国之心,更多则是为了洗去身上的污点,他们不愿意把日本帝国台籍兵臭名挂到死,为求心安选择进山起义。
三年前被日本夷为平地的雾社已经重建,雾社会堂前操场上一面五色旗迎风招展,雾社总头目莫那鲁道站在操场上焦急的望着天空,莫那鲁道没有穿传统的原住民服装,换上一身绿色军装, “阿浩,长官们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莫那鲁道对女婿的感情很复杂。高浩四年前来雾社做生意,与自己的小女儿相识成亲,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商人,三年前的起义,他用电台唤来大鸟(飞机),投下的武器,莫那鲁道才知道这个年青人竟然是大陆官军派来的密探。
“岳父,您放心!国防军做出的承诺绝不会更改,电报中明确:山地部族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享有高度自治权。”高浩知道岳父担心什么,当初自己承诺,台湾收复之后,山地部族可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保持传统生活方式、各部落享有自治权,不需要承担沉重的课役、税收,甚至连日本林场也划归各部族。今天是雾社和政府签订自治条款的日子,岳父忐忑不安很正常。
山地部落和台湾人不同,抗日绝非心向祖国,他们根本就没有国家观念。只是不堪日人压迫、劳役,选择加入中国是迫于现实,自己做出的承诺让他们看到希望。三年来雾社、撒拉矛、万大番社等番社起义,直到最近才发展成规模,因为土人同样知道投机,从周围大略知道日本失败只是早晚之事,山地各个番社顺势起义,不过是谋求番社的生存和利益而已。
塔连欧诺干揉了一下发酸的脖胫, “难为祖国官军了,如此遥远,三年来,不间断用飞机空投盐、铁、布还有武器。等长官来了,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 “呵呵,诺干叔,这就不必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你们起兵抗日,是忠于祖国的表现,国家从来不会亏欠忠国之士!”高浩意味深长的说。土著没有国家意识,一切基于本番社、部落利益,但收复台湾后,国家会建立学校,推广教育,培养下一代原住民的国家意识,将现代文明引入。
莫那鲁道看看高浩,又朝站在草房边抱着外孙女的女儿看了一眼,心中颇为忧虑…… “阿浩,祖国官军打来了,你是不是也要回家了?” “岳父,我来此四年,这里就是我的家!以后……可能我会和美娜进城,兴许会留在这,等台湾光复后,我想带美娜还有光复回老家见见爹娘……他们来了!”此时远处的天际隐隐传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塔连欧诺干看着高浩心潮澎湃, 26年前日本人近腾胜三郎娶了自己的妹妹,成为日本人和雾社的联络人,5年前他却抛弃了自己的妹妹,妹妹受辱,哥哥自然要替她报仇,这是自己和莫那鲁道一起抗日的原因,有朝一日高浩会抛弃美娜这朵雾社最漂亮的花吗?塔连欧诺干留意到高浩望着美娜时,情深意切。近腾胜三郎娶自己的妹妹无非就是笼络雾社而已,而高浩和美娜却彼此深爱对方。
“点火!”一声令下,操场边穿绿色军装的汉人士兵立即点燃三个烟雾信号架,三股浓浓的黑烟腾空而起。飞机飞过,三朵洁白的伞花缓缓飘落。徐益源除下身上的伞包向迎接自己的情报员敬了个礼,来的时候徐益源曾研究过这个情报员的资料,共和8年3月奉命潜伏台湾,以商人身份进入雾社,现在是雾社自卫队的参谋。
“辛苦了,高参谋!我是第三集团军联络处少校徐益源。” “徐少校,大家心存疑虑,条款没变动吧?”高浩回礼后轻声问道,之所以让莫那鲁道等人在操场边等待,就是为了再一次确认此事。 “你在电报中提及的条款,一字未改!另外,提前恭喜,与调查部协商,你被任命为高山族民政长官,全权负责山地部落的管理、治安、教育以及其它事宜。民政公署就设在雾社。鉴于这里的特殊环境官员由你自由任命。”
徐益源的话让高浩喜出望外,尽管早有准备,但却没想到授予自己这么大的权力。说话时两人已经走到莫那鲁道、塔连欧诺干等雾社部族头人面前,徐益源鞋根轻击冲着他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您好,莫那鲁道头人,我是第三集团军联络处少校徐益源,感谢您在过去三年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曾经多次接触日本军官的莫那鲁道受宠若惊,显然未想到长官会如此恭敬,和日本山地警察颐指气使的态度天差地别, “请……请长官进会堂说话!”莫那鲁道连忙闪身躬腰请徐益源进会堂,徐益源则客气的稍退一步,与莫那鲁道一同走进会堂,雾社的番社头人注意到这一点细节,眼神随即变得热切起来。
在推行同化政策的同时,给予少数民族基本尊重,一直是共和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莫那鲁道等人习惯日本人一等、汉人二等、番人三等的等级待遇,给予平等和尊重往往会令番人产生归属和认同感。
亚热带善变的气候,令国防军措手不及,5月7日下午至夜间骤降大雨,差一点改变台湾战局,大雨令国防军得不到空中支援,国防军在台北郊外的艋牛馐艿锹揭岳醋蠲土业姆纯埂5月8日夜间的战斗残酷而激烈,至少是陆战一师自成军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战。
陆战一师和国防军采用的6式半自动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在历次血战中证明了它的优秀,精度高、射速快、可靠耐用,深受士兵信赖和喜爱。在辽东和朝鲜战场上,面对日军三八式步枪,占据压倒性优势。无数军人盛赞六式半自动步枪是有史以来设计最出色的武器。但六式半自动步枪的缺点同样不容忽视,它只有一个2毫米的小口径觇孔,适合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无法准确瞄准。
7号晚上日军反击中,六式半自动步枪缺点暴露无遗。雨夜视线不良,射击精度大受影响,在艋牛⒆阄次鹊穆秸揭皇涂战狄皇Χ牛灰褂肴毡颈兹姓健N吮苊馕尬缴送觯慷硬坏貌淮郁慌{后撤,如果不是装甲第三师掩护,陆战一师和空降一师二团凶多吉少。装甲第三师参战后,陆战一师立即发起疯狂反攻,以血洗前耻,经过半天激战,大嵙崁溪与淡水河区域成为人间地狱。
水稻田中、路边、河道中尸山血海,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散落的脑浆和内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血腥味和尸臭味。一队队包裹纱布、手拄拐杖的日本伤兵在陆战队士兵押送下,一瘸一拐前进,温顺而驯服。他们昨天晚上,可是像疯子一样狂呼万岁,不顾横飞的子弹、炮弹,前赴后继,疯狂进攻,逼得陆战队员与日本兵展开白刃战。
尸山血海中,一个人影摇摇晃晃站起来。浑身血污的泽田看着地狱般的战地,挣扎着朝小河走去。想洗净身子自杀的泽田看到赤红的河水,尸体堵塞河道。身体的痛楚和精神上的屈辱、绝望,萦绕着泽田,望着远处高举双手投降的士兵,泽田长叹一声,想起《战阵训》中的誓言, “我决不蒙受被生俘之耻!”以及 “我将拿出灵魂之忠勇,按永生之原则,从容就义。”
他毫不犹豫从红色的泥水里捞起步枪,朝着东京方向跪下,用刺刀抵住脖颈, “对不起,妈妈……我真的想回家!”泽田知道回不去了,如果作为俘虏回国,父亲和兄长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后泽家不是商贩、农夫,而是武士家庭。将刺刀架在脖颈处的后泽失声痛哭,再也看不到妈妈了,再也回不到家乡了,再也不能……刺刀狠狠刺入脖颈,泽田 “我想回家”的呼声越来越弱……
十几分钟后,打扫战场的陆战队员发现了在河边自杀的尸体, “又一个他妈的日本杂种!”一只军靴狠狠踢在尸体上,经历昨夜血战,损失太多战友,陆战队对死不悔改的日本兵恨之入骨, “日本鬼子没一个好东西!”旁边的战友点头附和。 “还是一个少佐,找找有什么好东西,他的指挥刀还在,俺答应过侄子带一把小日本的指挥刀给他。”一个战士终于找到许给侄子的指挥刀。
军队允许士兵带回战利品,步枪、指挥刀、旭日旗、勋章 之类的,都在许可范围内。每当战斗结束,战地邮政局总是最繁忙的,从军官到士兵纷纷把缴获的各种各样战利品寄回家,其中以武器居多,国内没有枪禁,武器最终流向,是国内民间枪支市场。
“砰”河对岸甘蔗林里传出清脆的枪声,打断了三人的对话。 “狙击手,隐蔽!” “三子,中枪了!他中枪了……卫生兵,卫生兵……”正在搜索战利品的士兵倒在田垄边抽搐,鲜血喷泉一样从颈部喷出,不一会血泊中的士兵便停止剧烈抽搐,牺牲了。 “狗日的!在河对岸,六子,你从左边迂回,甩烟幕弹掩护!”上等兵怒吼道。眼睛因愤怒而痛红。烟幕弹黄色的烟雾刚一升腾起,两人就立即滚到满是浮尸的小河中,不顾一切的冲向甘蔗林。
上等兵冲枪响之处甩出两枚手榴弹,第二枚手榴弹爆炸不一会,从甘蔗林里传来一阵微弱的歌声,是日本歌, “太平洋……の空遠く……輝やく南十字星,薄筏证婴螎u,荒浪吼ゆる赤道を睨み,て立てるみんなみの……護りは我等臺灣軍あゝ,嚴……”上等兵冲过去,一片被炸烂的甘蔗地间躺着一个浑身血污的日本兵,上等兵毫不犹豫把刺刀刺进日本兵的脖子。解下日本兵腰间明治三二式指挥刀, “六,把刀给三子家寄去,就说是三子缴获的,知道吗?”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台北
台湾日军惨败的命运早已注定。在台湾军主力12师团和36师团全军覆灭的当天,第三集团军司令官吴佩孚命令部队继续向纵深挺进。而登陆台湾的尖刀陆战一师历经血战之后,伤亡惨重,撤回桃园修整。在大嵙崁溪公路桥头,坐在卡车上的伤员懊恼的望着身后地狱般的战场,陆战队一千八百余官兵牺牲,三千名士兵受伤,5月8日对于海军陆战队而言是流血夜。
桥头附近陆战队员尸体一具挨着一具,就在士兵们小心地往卡车上装尸体时,从运送伤员的卡车上跳下一个伞兵上尉,疯了一样冲到一具尸体旁,紧紧抱住一个上士尸体撕心裂肺般放声大哭,血从上尉肩膀上渗出,可他依然紧紧抱着尸体。几名士兵意外发现上尉和战死的士官极其相象,两人似乎是亲兄弟。一个是伞兵,一个是陆战队。桥头帮助国防军收敛尸体的台湾人默默哀悼,不知道谁带头,台湾人都面对桥头战士尸体跪下来。雨水不停,似乎为英灵流泪……
5月9日傍晚,驻守台北的日军部队在损失两个师团后,残存之敌不足七千和火炮等重武器更是屈指可数。台湾军司令官中川健仁中将,向国内发出电报,台湾北部失守在即, “敌人拥有猛烈的炮火、制空权、制海权。我方则严重缺乏武器和装备,无法占据火力优势。通讯完全被切断,各部队间联络困难。敌人飞机如附骨之蛆,部队调动异常困难,我方几无再战之力……但是,皇军决不会向支那军投降……拼死保卫阵地至最后一兵一卒。”
此时距离他发出:我台湾军已突破支那军阵地,重创支那军精锐陆战队,之电报不过16个小时。期待好消息的日本政府收到 “报捷”电报,第一时间向国内报社通报捷报,日本民众发起祝捷游行,载歌载舞,欢欣鼓舞,终于盼来好消息了。台湾军司令官中川健仁声名大噪。
就在内外交困的田中内阁刚松一口气,日本国民欢呼雀跃之时,第二份电报如期而至, “12师团和36师团功亏一篑,全军覆灭!”,田中顿时吐血,尽管消息被封锁,但纸里包不住火。对田中而言,台湾陷落不只是军事上的败北,更是政治上的惨败,首相之位摇摇欲坠。在海军部里甚至悬挂写着 “杀死田中,改组内阁,谋求和平”的木牌。在陆军,田中被称为九段坂首相,内阁也被称为 “九段坂内阁”,靖国神社就在九段坂,意味深长。
不过此时陷入绝境的中川对九段坂首相的困境毫无兴趣,也不知道台湾陷落是压垮九段坂首相和内阁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川健仁这位 “陆军最优秀防御之将”,为了安全把司令部迁出总督府,放在一个日本商业铢式会社地下仓库内,不愧为最优秀的防御之将。
五月十日,台湾军方所有的高级军官,包括中川健仁、福田雅太郎、总督田健治郎,在这间地下室内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由台湾军参谋长福田雅太郎主持。会议中,田健冶郎和中川健仁一声不吭;其它参谋噤若寒蝉;还有一、二人打瞌唾。对于胜利没有人抱希望,只想尽力维护日本皇军的名誉: “皇军从未不战而放弃任何一座城市”。
建筑物、野草和树林在燃烧,大火映红天空。地面上重炮轰鸣,不断将炮弹打向台北市,空中扑天盖地的飞机轰炸,从大清早投下 “平民撤出城市,将进行无差别轰炸”的传单后半小时,就猛烈轰炸台北地区,不间断的轰炸和炮击令台北化为瓦砾,为残酷的夺城战铺平道路。
中川健仁期待黑夜的降临,昨夜的战斗让中川健仁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先进武器并不适合夜战,较短的半自动步枪不适合拼刺。 “……中国军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城市中心逼近……支那军战车部队迂回至侧翼切断我军退路,一小时前,基隆发回电报,支那军攻入要塞,我们被包围了!”一名参谋人员正在汇报时,一发流弹落入会议室。中川健仁因及时被扑倒在地,并没有损伤,幕僚半数炸死。
在中川健仁被医务兵抬上担架时,他还一直叫嚷 “夜袭!夜袭!”。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太乐观了。在他看来,中国军队遭受昨夜夜袭,损失惨重。他甚至充满信心地电告东京, “天黑后,台湾军将发起大规模夜袭,可望一举歼灭敌军”,相比信心十足的中川健仁,制订夜袭计划的参谋却忧心忡忡。临时编成的台北守备部队官兵素质良莠不齐,可用于 “一举歼灭敌军”的,只有几十辆装甲汽车和一两千名步兵。
夜幕降临,被日军寄予厚望的夜袭从一开始就砸锅了,根据计划中川本应亲自给出击部队送行,但部队从各个分散建筑内,开始朝集合点运动时吸引了国防军注意力,一阵狂轰滥炸,把中川和部队以及参谋打得四散奔逃。或许出于对国防军坦克的羡慕,中川健仁出人意料的征用台湾卡车将其改成装甲车,企图增强 “皇军夜袭优势”,可结果却惨不忍睹。
临时征调的预备役军官高举军刀,像日俄战争时一样轻率地向前冲锋,刚开始似乎打了国防军一个措手不及,随即反应过来的国防军对日军展开大屠杀,近千人被击毙。杯具产生的原因为,为防止出现昨夜悲剧,国防军得到最新命令,夜间各部队必须在要建立坚固堡垒,固守克复地区。
《“文”》日军夜袭被击退后,随军记者采访司令官吴佩孚,吴佩孚随口一句 “明天太阳下山之前,五色旗将在总督府上空飘扬!”,一位英国记者多嘴一句 “国防军不善夜战”,登时激怒了吴佩孚, “洋鬼子说国防军不善夜战,你们要用行动告诉他们,国防军不是夜瞎子”,于是疯狂攻击开始了,日本人恨死英国记者了。
《“人”》炸成废墟的总督府外,坦克逐渐逼近,机枪、步枪打在前装甲扳和履带上发出金铁之声,除了刮下油漆,如同给铁家伙挠痒,草率编成的台湾军和日军大多数新建师团一样,装备杂乱,严重缺乏重武器。 “快啊!快啊!快把他们炸掉”一名军官督促浑身赤裸的士兵背着炸药包,发挥肉弹的作用。
《“书”》“要西!就这样,再近点!”站在远处的日本军官为肉弹们加油打气。可惜的是几名肉弹在距离坦克还有数米,被机枪还原成块状。其中一辆坦克突然转动炮塔,炮管上仰,原本失望叹息的军官顿时脸色煞白, “九段坂见”,很快这名日本军官如愿以偿,魂归九段坂。
《“屋”》夜幕中,一队国防军士兵猫着腰在军官命令下炸开一堵墙跃入一座建筑,城市战中采用穿墙作战是国防军总结俄罗斯自由战役经验,尤其是 “喀山战役”的经验的结果,由于台湾被吴佩孚悄悄取消本土作战的限制条框,在台湾作战的国防军不需要有任何顾忌。就在一名士兵准备用炸药再一次炸穿一面墙时,搭人梯观察军士兴高采烈的跑到排长身边。
“排长,前面的大岛糖业会社院内好像有大群日军活动,大约一二百人,碰到大鱼了!” “小山东,立即呼叫炮火,记住3轮覆盖射击。李中士你带一个班从西岛会社炸过去,炮击之后,抓漏网之鱼!”
“大日本帝国命运赖于贵军作战成果,务必鼓起官兵士气,战斗到底,解天皇忧。”来自东京的电报,令中川和田健治郎脸色煞白,不是每个都能笑对死亡的,但又能怎么办? “回电!拜受御旨,皇恩浩荡,感激涕零。誓必成为帝国之堡垒,万死不辞,以报皇恩。” 田健治郎无奈的回电。地下室内静悄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与其被俘,不如拿起竹矛战斗;军人与平民不再有区别了,大家一起七生报国死吧!”田健临了还要拉些垫背的。
这时一个哨兵报告,支那军侦察兵似乎发现了司令部所在,正在附近 “窥测”。悄声与中川和福田商量好的田健给一旁的参谋官打了个手势, “请原谅我们先走一步”,他们三人已经商定在此自杀谢罪,尽管田健是一名文官,但他还是决定象个武士一样死去。几分钟后,三人完成剖腹。因为剖腹致死时间太长,协助剖腹参谋的任务就是给他们补枪,当国防军攻进地下室内时,见到一地腥臭的死尸。
凌晨4点时,总督府被攻克,5时,在大岛糖业地下室内发现台湾军司令官以及台湾总督和其它高级军官尸体。但仍然有日本兵和武装侨民负隅顽抗。尘土飞扬、硝烟弥漫的街道上布满日人尸体,腐臭味闻之欲吐。
三名国防军士兵往一家临街店面里投掷手榴弹,炸倒店铺。随后又朝下一栋建筑推进,大和町内居住的都是日本人,完全不用顾忌。一个年青准尉打开坦克顶盖,小心翼翼地扫视空无一人的街道,向后面三辆坦克挥挥手,示意继续前进。同时操着顶盖前12。7毫米高射机枪,一见到风吹草动就立即扫射,大口径子弹打得碎石横飞。每一辆坦克周围都有一个班国防军士兵环围,有几个还挥舞喷火器一栋建筑一栋建筑清扫残敌。
“不要开枪!”冲上二楼的一个战士正要开枪,枪被身边战友推到一边,子弹打在房顶。榻榻米上坐着一个穿日本服装的女人,怀抱一个小孩,旁边男人已被子弹撕碎,尸体旁放着一支步枪,日本女人惊惶失措,不停地用日本话嘀咕。一个士兵弯腰拾起老式步枪,示意战友下楼,临下楼时,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扔给日本女人,没人愿意杀死一个带小孩的日本女人。
“支那兵!”依在八角堂窗后的一个日本兵惊声尖叫,手指着街道上的战车。良子顺着手指,只见街道上三三两两一队的支那军围在坦克周围朝八角堂推进。日本侨民和士兵立即射击。一声巨响,二楼墙面被炸开一个窗口大小的口子,密集的弹雨蜂拥而入,屋内的侨民和士兵死伤殆尽。良子听到支那军的喊话声越来越近,枪声也越来越密,房间内充斥痛苦的呻吟。
不一会枪声开始在一楼大厅内回响,楼下不断传来士兵绝望的叫喊还有女人的哭泣声,良子看到一个士兵递给父亲一颗手榴弹,父亲脸色瞬间变得雪白,紧张地冲那个士兵点点头。那个士兵冲父亲和自己鞠了一躬,随手拔掉手榴弹的安全栓。 “孩子,咱们一块去一个好地方”母亲对四岁的弟弟说道,年幼的弟弟喜笑颜开,好象做游戏一样,父亲松开紧握手榴弹的双手。
爆炸的瞬间,良子觉得房间地动山摇,爆炸的气浪把她抛到墙边,迷迷糊糊听到小弟弟微弱的呻吟,之后她便昏了过去。良子醒来时,听见说话声,小心翼翼地睁开双眼,发现在一间房子里,她挣扎着要起来,一个中国军官走过来, “你受伤了……别动!”竟是日本话。 “我怎么没死? ”良子努力思索。” “除了你之外都死了,所有人。”把良子按在床上,中国军官似乎知道女孩想问什么,直接开口回答。
良子惊恐地看着这个中国人,他告诉自己,他曾在日本一所大学上学, “我们抱着人道主义,从未想过杀死你们。台湾很多日本侨民都活下来了,在淡水河拘留营里,等战争结束,你们就能回日本,先睡吧!”中国军人非常和蔼可亲,但良子根本不相信他的话,所有人都知道支那军队喜欢用坦克把日本兵压成肉饼,把俘虏统统打死。
良子迷惑的看着中国军官把半封饼干放到自己床头, “把你送到医院的列兵,走时留半封饼干。这里的伤员都是日本人,败了就败了,为什么非要自杀,大人死了还拖着小孩一起死!”良子听到中国医官的指责,才留意到病房内的呻吟大都是日语,病床上躺满女人和小孩,都是日本人。
当夜幕降临后,受伤较轻的良子和其它十几名轻伤员被宪兵带上一辆汽车,离开医院时,会说日本语的军医告诉良子,他们会被带到供日本人居住的营地,但在良子看来这肯定是支那人的诡计,她和其它人肯定是被带到城外枪毙。坐在车厢里良子看到汽车驶出台北后,恐惧地盯着坐在车尾的中国宪兵。车行驶三十分钟后停下来,良子下车后看到到处都是帐篷,人声鼎沸,而且都是日本人。
一个用铁丝网建的院子,不少日本小孩手扶铁丝网,好奇的打量良子。 “良子!”突然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朝自己跑过来,是惠美。她不顾右腿的痛苦一跳一跳朝朋友跑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良子,你……”见良子一个人被送进拘留营,刚想问她家人的惠美会意的停住。惠美庆幸父亲没和其它人一样撤进台北,要不然会与良子家一样。惠美早听说,中国人打来后,士兵让侨民一起自杀效忠天皇。 “战争结束后,我们就能回国了,良子!”良子黯然失神,回国又能怎样?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没有一丝风,路边的甘蔗叶纹丝不动,头顶上火辣的阳光,背负数十公斤武器装备的陆战队员在看到路边的小河,恨不得立即跳下去畅游一番。五天前,休整后的陆战一师从鹿港再次登陆,登陆异乎寻常的顺利,在鹿港轻松解决日军一个联队后,还未等他们打到台中,配合陆军部队切断台中日军退路,台中就被陆军轻松攻克。
相比朝鲜国防军的遭遇,台湾日军不值一提,除第二十四师团、三十一师团外,其它日军竟成建制投降。 “我们想回家!”很多日本俘虏后如是说,甚至军官亦是如此。投降日本兵在抢修道路、港口时,比国防军工兵更卖力,从不逃跑,非常顺从,当然宪兵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国防军向岛南进击,如陆战队员所说,进军变成 “狩猎”,到五月十一日,日军被压缩至台湾南部高雄一带。 “变行军队列……呸!”为陆军车队让路后,用毛巾擦擦脸上汗水,袁明光冲甘蔗田吐了口灰土,命令道。随后六连再一次变为行军搜索队列,朝二十公里外的双头镇走去,连队里有二十几名刚刚从大陆补充过来的新兵,初上战场,兴奋不已。他们不像身边战友,双手在腰间侧着端武器,枪口向下,而是用怀抱姿势,这样比较省力,但反应速度却很慢。
台中日军一个半师团近3万人在乌溪被陆军迂回部队围歼,晚到的陆战队轻轻松松,到乡间搜索逃溃散兵,轻微和零星的抵抗,成为陆战队的热身运动。陆战队车辆不足,执行搜索任务只能依靠步行,导致行军比战斗更痛苦,偶尔会碰到陆军车队飞驰而过,把大家淹没在尘土中,这让陆战队员更是愤愤不平。
“长官,请求发言!”一名士兵大声提问,这是军中规矩,行军或集合时,士兵说话或者问答前,必须请求。袁明光回头看看,是刚补充来的新兵蛋子,好像姓刘。 “准许发言!” “长官!为什么我们要靠两条腿走路,而陆军可以坐卡车,陆战队两头受气,海军不喜欢,陆军也不喜欢,海军不会调运输船帮咱们把车辆运到台湾,逼得只能用两条腿,为什么倒霉的事都轮到咱们身上?”
与很多国家海军陆战队隶属海军不同,国防军海军陆战队并不隶属海军,而是与陆军、海军、空军以及国民警卫队并列的五种国防武装力量之一,陆军队有自己的运输船、也有自己的航空队,陆战队司令直接向海军部长负责,特殊的隶属关系造成陆海军都不喜欢这个小兄弟。
“那来那么多牢骚,没让你爬着你就满足吧!”吃了一嘴灰的袁明光极不耐烦。 “陆战队只要最优秀的,万里挑一的……最优秀的,才要走路。”行军队列里传出一个军士的怪叫,怪不得他们叫苦,陆战队强调火力,一个13人步兵班中有3挺轻机枪,每一个步枪手除携带六式半自动和180发子弹、六枚手榴弹外,还需要为机枪手携带2个30发弹夹,再加上3天野战食物、急救包、雨衣、防毒面具之类的装备,一个士兵战斗负重超过25公斤,如此沉重的装备,在酷日下行军,不叫苦才不正常。
在烈日下又行军半个小时,袁明光边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休息吃饭,此时土路上已经看不到卡车车轮的痕迹,这里恐怕是国防军尚未进入的空白地区,下令休息时,袁明光命令三班在周围警戒。随后六连弟兄们三个五个一群,坐在路边草垄上,有的聊天,有的撕开野战食包,吃着被太阳晒得温热的土豆牛肉泥。一个军士随意扒了几口,解下腰间水壶晃晃,发现里面早就空了。
“谁还有水?” “长官,我也没水了,我们去那边灌点吧?”一等兵站起来,手指不远处甘蔗林后的几间草房,走过去,还不到五分钟路程,随后军士跑到袁明光面前请示, “长官,我们去那边打点水?”吃饭的袁明光点点头, “小心落单的日本兵!” “落单的日本人,应该小心咱们,长官开玩笑吧?”军士一边说,一边拍拍手中的步枪,牛气冲天。袁明光摇摇头接着吃东西。
提着十几个水壶的军士和一等兵刚走到村子附近,就发现情况不对,简陋的草房里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