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布拉莫维奇看到中国少校强压怒火的模样,让他感觉颇为兴奋,这正是他的目的。 “信守承诺,你没有被遗忘!”陈忠君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司令部的座右铭,强压下心中怒火,作为国防军战俘战斗失踪人员联合核查司令部军官,迎接葬于敌区英灵归来是最重要的职责。
“阿布拉莫维奇指挥员,非常感谢贵方的努力。”冲俄国军官敬了一个军礼,至少俄国人提供的铭牌和领标经过两天核查,并没有造假,也造不出来,铭牌是不锈钢制造的,而领标则是用耐腐蚀的涤沦布制成,这种原料俄国尚不能生产,而且上面的编号和名单也是对应的。
“现在开始交接吧!”阿布拉莫维奇不耐烦的回了个军礼,随后冲身后挥挥手,接着几辆卡车开过来。将侵略者尸骨归还,并不是阿布拉莫维奇心甘情愿,而他更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耗费如此多资金将士兵尸骨赎回去,而且还特意运来双层镀锌钢板制成的棺材。
苏俄一侧望着倒驶过来的卡车,卡车上站着十二名身穿陆海空军礼服的中国军人,军人身上穿着做工精良的呢制礼服,再看看已方身穿泛白旧军装的士兵,阿布拉莫维奇轻轻叹口气, “万恶的资本猪国家可真够富裕的!”苏联卡车在距离分界线10米的位置停车,而中国卡车则在同样位置停下来,跳下车的官兵便在桥面上放置两个钢制的支驾。
交接过程非常简单,每当四名红军士兵从卡车上抬下一具银白色棺材,将其抬到分界线后,分界线另一侧站立在两侧的中国六名海陆空官兵会先列队默哀三秒,随后才接过棺材,在棺材完全进入突厥斯坦一侧后,将其放在支架上,那六名抬棺人恭敬的将国旗覆盖在棺材上后,才会朝卡车上抬去,另外六名站在卡车旁的中国士兵就会随着口令缓缓抬起右手行军礼。
“很无聊的仪式!让普通士兵享受将军的待遇!”站了几个小时的阿布拉莫维奇对中国人的仪式评论道。中国军人神情凝重,不断重复程序动作,每一次缓缓的敬礼和他们唇间轻吐出的话语,阿布拉莫维奇能够觉察到心头的触动。 “忠诚!荣誉!”曾在中国公司工作过的阿布拉莫维奇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突然间阿布拉莫维奇右手不自主的想朝上抬起,最终他还是克制住冲动,如果抬起右手,最好的结果就是到劳改营报道。
756具远征军遗骸交接过程从上午一直进行到傍晚,才宣告结束,望着最后一辆搭运4具灵柩的卡车在仪仗兵护送下驶离大桥,阿布拉莫维奇明白了,为什么在喀山中国军人死战不降。
坟墓是每个人必去之地,祭奠或者居住,位于西北市忠烈祠是中国最大和最著名的国家军人公墓,长眠在这里被视为安息者的光荣,军人付出生命,在这里得到荣誉。呈半圆形的国家公墓周围树木蓊郁,园内芳草如茵,墓地绵延起伏,洁白的墓碑整齐的排列在公幕山头上,宛如庞大军阵,蔚为壮观。
今天空中阴云密布,忠烈祠前站立无数胸佩白花的男女,人们轻轻垂首。无名墓前身着墨绿色戎装,扛步枪的卫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点象征军方仪式中最高致敬,这是在向为国牺牲的军人致敬。
站在公墓旁的号手吹响《熄灯号》后,两名仪仗兵抬着一个由松枝、柏枝与白莲扎成的花圈敬献于无名烈士墓前,花圈上有一条红、黄、蓝、白、黑五色国旗缎带,大总统黎元洪和总理司马跟在仪仗兵身后,两人神情肃穆,并排行走。在两人身后是国防部长蔡锷、外交部长顾维钧等国务院各部部长、总长,随后是国会各党派首脑,整整数百人的队伍。
默哀三分钟后,黎元洪和司马二人走到无名烈士墓前,单膝下跪,将手中两朵鲜花放在摆满鲜花的幕前,随后几分钟,每一个军政要员都重复同样的动作,以单膝下跪的方式,在幕前放下鲜花。为国尽忠者高于世间一切,这是中国永恒的准则,无论官职大小,在烈士的面前都是渺小的。
共和政府军政要员以及国会各党派首脑敬献花圈结束后,一个胸前佩戴白花,身着黑裙的小女孩走到无名烈士墓一侧的一个讲台上,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站在讲台上时,朝着无名烈士墓旁排列一排的相框看了一眼,看到其中一张照片,双目通红的小女孩身上不再颤抖,似乎得到勇气一般。
“……我下了楼,赵德承上校单膝跪在我面前,握着我的双手说:莉莉,你的父亲失踪了,我的回答是:感谢上帝,我不想听到他阵亡的消息,如果失踪,至少还有生还的可能……无数次,每当我看到:信守承诺,你没有被遗忘!时,我相信没有人忘记我的父亲,我相信有一天他会回来……父亲的遗体送回国后,上校再一次来到我家中……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失去了父亲……
看到父亲的灵柩我知道他确实在那,他回到我的身边,就像他离开时答应过的一样,他回来了!我为父亲骄傲……终于安息了,终于回来了,回到家园,你不再孤单,我爱你,我思念你,我们大家都爱你、想你,感谢上天,你回来了,回到家园!”当女孩说到:你回来了的时候,泣不成声,这时人群中一个妇女走上台,紧紧抱住女孩,不断用手擦拭女孩的眼泪,人群中哭声一片。
司马缓缓走上台 “……当我还是边防公署主任的时候,失踪和埋身异国的将士家人写信给我,我给他们的承诺是:每一名为国牺牲的官兵,我们都要把他带回家!这些信件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房里,它代表国民和祖国之间牢不可破的信任……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绵怀。
当756名为保卫祖国远离极权和侵略威胁,为保卫友好邻邦的自由,而为国尽忠的将士灵柩归国时,一路上,他们得到所有人的致敬和怀念,每当火车经过一个乡村、一个城市的时候,人们总会自发的在路边设立祭棚,为国尽忠的将士在回家的路上,始终得到最崇高、最体面的尊敬,他们出发的时候,人们欢迎他们,当他们踏上漫长回家之路时,人们怀念他们。
一个忘记她的保卫者的民族也将被遗忘,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轻易忘切,知道该保存什么,该使什么真正有家可归。在这里我想对忠勇的将士说:我们将带你回家!忠勇的士兵们!您们的功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您用生命和忠诚实践了您的诺言,国防军以您为荣,祖国以您为荣!现在……您们回家了!”
回家!回家的路是漫长的,坐在火车上的黄骧从西迪线转同蒲线,因为没有直达列车,只能在郑州火车站换乘发往成都的列车,国防部并没有为黄骧购买卧铺票,不过却买了一张头等车厢的车票。国内火车普通座位分头等、二等、三等车厢。头等车厢座位是软皮沙发式座椅,地板上铺着地毯,虽不及头等卧铺富丽堂皇,但依然非常舒服,价格却比二等卧铺便宜三分之一,二等车厢则是软座商务座位,乘客以小商人和白领居多,三等车厢则是长条木板做成的靠背椅,坐的大都是普通公民和学生。
一路上,火车走走停停,当列车到达广元时,已经晚点超过四个小时,在列车走道里,女乘务员推着推车为头等车厢旅客们提供饮料,并不时为铁路晚点道歉,这是因为普通客货列车需要为军列让路的原因。之所以郑重其事的道歉,并提供免费饮料和食物作为补偿,原因非常简单,尽管铁路国有是不变的原则,但负责铁路运营的却是五家铁路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家铁路公司不得不尽可能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让乘客满意。
“您需要喝什么吗?先生!”推着饮料车的女乘务员问坐在黄骧身边的乘客。 “免费的是吗?”商人模样的乘客反问一句,确定是否免费。 “免费,对耽搁您宝贵的时间,西南铁路公司表示万分歉意,尽管饮料和食物并不能完全表达歉意,但希望您能够给予理解。” “那给我倒一杯沪州老窖吧!再给我拿三个卤蛋,谢谢!” “您呢?长官!” “开水!谢谢!” 在列车乘务员为茶杯加满水后,黄骧再次向乘务员道谢。
“免费的,晚点4个小时,不吃白不吃!别给他们省着。怎么?长官,你是执行公务,还是有什么事?”商人模样的乘客扭头劝说身边的军官。 “是的!”黄骧礼貌的笑笑。 “长官,你是在那里得到的战斗勋章 ,在俄罗斯吗?”从登上火车,这个军官就成为车厢内人们注意的焦点,但从始至终他都未理会任何人,他胸前佩服的两枚忠勇勋章 和远征军纪念勋章 却总让人想和他聊些什么。 “喀山!”黄骧吐出两个字,原本还想再聊下去的商人无言以对,喀山是中国军队的伤心地。
“打扰了,长官”黄骧扭头一看,是先前的女乘务员,她弯腰半蹲着, “还有十分钟,就到绵阳了,希望您能收下!”女乘务员将一个观世音菩萨玉佩送到黄骧手中,黄骧注意到女乘务员眼中饱含泪水,正想询问缘由,女乘务员却起身离开。 “呵呵!现在女孩子就喜欢像长官这样的军人,这是给您的定……”旁边商人不无羡慕的看了眼离去的女乘务员和身边军官,现在军人不像过去,百姓唯恐避之不及,年青靓丽的女孩都以嫁给军人为荣。
“前方即将到达绵阳站,对于列车晚点,我和西6105次列车全体车组人员表示万分歉意,当火车到站后,请大家在坐位上再坐一会……”火车广播响起来,黄骧身边的商人愤愤地朝软座上一靠, “又要让路了!” “……此次列车,西6105次列车很荣幸能够运送牺牲的远征军士兵遗体,可能要给你带来片刻不便,护送队要从列车上卸下遗体……”
市侩的商人满面羞愧, “我不知道,对……对不起!”车厢内的乘客都望向黄骧,一些女人双手捂住口鼻,泪水从她们眼中流出来。 “没关系!”黄骧站起来,提着公文包离开座位,朝车门走过去。火车进站后,尽管车门已经打开,但车上没有一名乘客下车,朝最后一节货车厢走去时,黄骧眼睛余光看到,车厢内所有人都在注视自己。
“敬礼!”当灵柩从车厢内被六名装卸工抬起时,黄骧喝了一声口令,同时缓缓抬起右手敬礼,目视工人将灵柩朝推车上抬去,此时站台上的乘客都摘去帽子,将右手贴于心前,向从异国归来的英灵致敬。 “礼毕!”灵柩平稳的放在推车上后,黄骧才缓缓放下右手,随推车朝站外走去。一小时后,在绵阳征兵处一名上士陪同下,黄骧来到目的地,远征军57团3营少校营长梁玉勤家中。路上,有巡警自发的为灵车开路,而更多的车则跟在灵车之后,在白天开启车灯,为车上的英灵照亮回家的路。
梁玉勤少校的家族是城郊知名旺族,在梁家深宅大院内外此时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其中一老一青两个女人在看到银色灵柩从灵车上抬下时,立即哭着扑倒在灵柩上,门旁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也跟着哭起来。 “谢谢长官,把玉勤送回来!”头发雪白老人紧紧握着黄骧的手,望着灵柩的眼中满含泪水。等了两年,头发都等白了,今天终于等回儿子。
“这是我的荣幸,先生!我对您的不幸感到遗憾!” “快!快进去坐!一路辛苦……阿文,快泡茶……不要慢待长官。”老者拍拍黄骧的手,把头扭过去,不愿意别人看到眼中的泪水,同时挥手示意仆人带黄骧进屋。
“先生,我希望您知道,一路上从始至终梁玉勤少校都被体面、庄重、尊敬以及荣誉对待。我这里有一封信,是前远征军总司令冷御秋中将写给您和您家人的……我想告诉你们,你们今天不是独立哀悼,整个中国,从突厥斯坦到新疆、蒙古、西北、山西、陕西和四川,人们都挂念你们,为你们祈祷。你们应该知道,梁玉勤少校感动了许许多多人。”客厅里黄骧对仍沉浸在悲痛中的梁少校家人说道。
在起身离开时,似乎想起了什么, “……这是最后一件东西,我希望给你们,这是在西6105次列车上,一位乘务员递给我的……好像对她有特殊意义,我本来想留着做为此次任务的纪念,但我意识到,她不是给我的,她是想给你们的。”黄骧从衣袋里取出乘务员给自己的观世音玉佩,递给梁玉勤少校的父亲。
“致远征军57团3营少校营长梁玉勤家人,尊敬的梁万禄先生和夫人以及梁李君氏夫人,这是我第十五次给您们致信,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已经知道令郎遗体被送回的消息,尽管两年前 “自由战役”已经结束,但对于你们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对你们来说,结束的唯一途径就是把令郎带回来……
我们已经携手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还要继续并肩前进,我一直牢记总理曾说过的话:一个忘记她的保卫者的民族也将被遗忘,我知道共和中国永远不会忘记令郎为保卫国家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作为他的长官,我曾宣誓:谁带他来,谁带他回家。接令郎和每一个遗尸俄罗斯的远征军回家,是我义无反顾的责任,今天我们做到了,他回家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食与和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炮击和轰炸中,旅顺周围六座山头,已经被削低三、四米,曾经郁郁葱葱的青山,踩上一脚就会扬起尘土。坚硬的岩石被炸成块、又由块炸成粒,现在又化为粉。
表面堡垒不复存在,但驻守在堡垒坑道内的日军仍然在坚持,他们用尽一切可能朝山体内挖坑道,坑道口被炸垮,他们就重新开挖或在旁边修侧门,国防军打出毒气弹时,他们就戴上防毒面具,或承担伤亡用毛毯和被子将坑道封闭,他们在山体上修建各种各样的简易工事,与进攻部队对抗,夜间不时派出肉弹队袭击,日本军队用顽固和坚持向国防军证明,他们绝不会放弃。
“快、快!装炮弹!”在漆黑一团的坑道工事内,几名浑身赤裸、嘴唇干裂的日本兵将一门38式山炮,推到下倾的射台上,忙活起来。火炮俯仰射界极为有限,如果没有中国军队的炮击和轰炸,各个山头还可以利用电报指引已方炮火攻击山脚下堑壕内的中国军队,但表面堡垒被炸平后,曾经威力巨大的要塞炮早还原成零件,少量幸存的山野炮,因为射界问题作用有限,只能在坑道出口处,修建射台,直瞄山下中国军队工事。
如果幸运,可以打上三四炮,然后迅速转移,如果不走运,刚打一发炮弹,就会被中国军队的直瞄火炮摧残。在这里少得可怜的迫击炮反而更有效,在坑道口打上两发炮弹立即撤回,或在夜间从被摧毁的表面堡垒废墟里打上几炮。在推开坑道口伪装后,日本兵先用十余秒适应一下刺眼的光线,随后才开始朝山下瞄准,浑身赤裸的炮长摇着手柄,在瞄准目标时,他看到山下升腾起数团白烟,数秒后,伴随剧烈爆炸,坑道口笼罩在硝烟中。
近一个半月的围攻战,早已让国防军适应了日军的冷枪冷炮,每一座山头都有数百双依在高倍望远镜后的眼睛紧盯着,上百门直瞄野战炮随时等待射击。
硝烟中,一个腿被炸断的日本兵,挣扎着在坑道内爬行,没爬几步就丧失意识。在他前方,十几个眼放绿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本兵从下层坑道里爬出来,像疯了一样,用刺刀杀死仍有一口气的伤兵,分割他身上的血肉,甚至直接撕咬生肉,血染红了他们的鼻嘴,显然对杀死战友毫无愧疚,反而能为吃到美餐而兴奋。
坚守一个半月后,日军最大的敌人,不再是中国军队,而是饥饿、缺水、疾病。如果国防军不顾伤亡打上来,用不了几个钟头就能将被饥饿、干渴以及疾病折磨了一个多月的日军全部消灭。绝大多数日本兵早失去了对天皇和国家的忠诚,变成绝望,开始时还渴望存活,而现在却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渴望玉碎,渴望被敌人杀死,曾经不受欢迎的夜袭肉弹队变成最受欢迎的任务,参加形同自杀的夜袭,至少可以避免死后沦为他人食物,结束人间地狱无尽的折磨。
当这十几名日本兵吃饱之后,返回下层坑道,下层坑道内挤满饥饿、伤病的士兵,臭气冲天,即便武腾信义司令官也是臭气冲天。成群的苍蝇爬在伤病员身上,他们没有力气驱赶。在绝望中坚持的士兵们为自己列了一张死亡期限表:能站者:可活十五天;能坐者:可活十天;躺着小便者:可活三天;不能说话者:可活二天;不能眨眼者:凌晨即死。
每当一名士兵或军官死去,就被饿狼一般的士兵用刺刀分割,然后不顾一切的吞食,食物是宝贵的,军官们仍然可以不劳而获,不过他们更愿意留下食物,然后在夜间,带着烤炉到上层堡垒废墟中,用弹药箱内马口铁皮制作的烤板,用所剩无几的煤烹调 “旅顺板烧”,肉是人肉、油则是人油。
已经适应坑道内刺鼻恶臭的武腾信义,天天审阅部队汇报的死亡数字。东京拒绝了发起反攻,以求玉碎的请求,他们难道不知道,每天都有上千人饿死、渴死、病死吗? “已经五天没有下雨了!”多雨的春季令关东军撑到现在,或许是上天的愚弄,在十一师团全员玉碎后第二天下午,就下了一场大雨,固守在各个堡垒的士兵用弹药箱、杯子和其它的一切容器接到足够用数天的雨水,多雨的春季让武腾信义和官兵多了一分希望。
但当粮食耗尽,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唯一梦想的只有,死!但绝不是死在坑道内,死在坑道内会成为他人的食物。现在只要一下雨,中国军队就会向山头打出大量空爆弹,在杀伤接水士兵的同时,空爆弹破片还可以击毁容器,坑道内每一滴水都是士兵用生命换来的,而可怜的一点水,也已经耗尽,在极度饥渴下能坚持多久?武腾信义没有任何信心,早绝望了。
“日本兵像一群地老鼠,河南国民警卫队打下盘龙山堡时,小日本坑道上上下下6层,长度差不多有十公里,不知道尔灵山里小日本挖了多少洞?”在堑壕内巡视的甘浩泽听到正在加固堑壕的战友们在闲聊盘龙山的坑道。宽甚至不到一米的简易坑道是日本兵在国防军炮击下修建,在攻城炮向盘龙山打了数百枚毒气弹后,兄弟部队轻易攻进坑道,尽管在坑道内使用毒气、喷火器、凝固汽油,可仍然付出惨重伤亡,吸取盘龙山的教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司令部决定暂停总攻,要把日本兵 “饿死、渴死、困死!”
困了一个月,最近两个星期夜袭的日本兵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上散发着恶臭、浑身瘦得皮包骨,冲到阵地前时,就已经没有力气战斗,偶尔俘虏,只需要一包速食米就将其撑死。 “都饿死吧!饿死省得浪费子弹!”望着尔灵山,甘浩泽喃喃自语。像地老鼠一样在坑道内撕杀,绝不是国防军愿意的作战方式。如果可能,宁可选择将日本人饿死渴死在坑道内。但参谋部、第一集团军不愿意再等待了,日军锐气消耗殆尽,总攻时机到了。
强国之间的争斗游戏说穿了,就是对等和交换,当强国承认一个国家也是强国时,关系就是对等的,当强国不承认一个国家是强国时,关系就是交换,用于交换的东西很多,领土、权益,甚至是别国的利益。
从18世纪直至20世纪中早期,世界各国皆奉行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淘汰,弱肉强食。丛林中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这也是人类社会遵守的生存法则。在国际丛林中,只有竞争做强者,才能任意发挥,不至被人践踏。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把弱肉强食视作天经地义,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时代,要么你变为豺狼,去撕咬猎物,要么就成为绵羊,被强者蹂躏。
19世纪中期,被满清奴役的中国沦为列强嘴中的肥肉,初时面对庞大的东方帝国,列强们尚还小心翼翼,但随着甲午战争惨败,各国看清了中国这头肥牛的软弱无力,是大家分一杯羹的时候了,先是俄国随后法国、德国接着是英国,开始向中国索取 “势力范围”:租借地、铁路铺设和贸易优惠权。
随后各国将老牌 “中国通”纷纷从京城调走,改由大量非洲事务专家任驻华公使,列强是将中国看作非洲一样待瓜分地区了,中国彻底沦为列强嘴中肥肉。这块肥肉被豺狼撕咬数十年,如果不是因为各国矛盾,都不愿意看到对方在中国获得更多利益,恐怕在赢得民族解放之前,中国已经像非洲一样被列强瓜分殆尽。
赢得强国地位、挽回国家尊严,是国人最大的梦想,但赢得强国地位,谈何容易,列强之所以会承认一个国家跻身强国,有一个共同的先决条件,即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强国,一个强国崛起,就意味另一个强国的衰败。19年前,日本依靠击败俄罗斯帝国,而跻身强国之列,从肥肉摇身一变为豺狼,在中国和亚洲身上撕咬,俄罗斯成为日本跻身强国的垫脚石。
“强国!强国!”多少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正因如此,共和六年出兵俄罗斯时,中国人才会狂热支持,希望依靠击败俄罗斯获得强国地位。但现实是残酷的,列强虽然因中俄战争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但未曾承认中国获得强国地位,中国只是摆脱肥牛地位,跻身可自保国家之列。巴黎和会中,身为强国的日本获得德国太平洋属地,而列强们却不愿意分一杯残羹剩饭给中国,连中国要求收回国内租界地的要求都未予支持,列强对中国的藐视让以强国之民自居的国人深感愤怒和无奈。
“我们需要击败一个真正的列强!”无奈之余,新的狂热情绪在中国激进青年中弥漫,甚至将敌人选择为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列强。共和十一年十月,狂热的武汉青年强行占领汉口英租界,导致长江口、珠江口国防海军与英国远东舰队的对峙,英国还一度向亚洲调动舰队,在海上捕获中国商船。最终为避免战争,政府只能屈辱的支付高达1500万元赎金,赎回汉口英租界。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忍耐。
从3月6日中日宣战,重创日本海军主力、在辽东、朝鲜一次又一次胜利,让列强明白,中国踩着日本这块垫脚石跻身强国之列了。在面对英、法、美三国施压要求与日本谈判时,中国强硬拒绝,坚持自己的媾和条件。 “不签约,无和平!”面对英国提出的《中日媾和方案》,顾维钧等人毅然退出新加坡谈判,在机场对各国记者如是回答。
英、法、美三国面对中国的强硬,竟然选择了沉默,中国已经跻身强国俱乐部,完成了从肥肉到豺狼的转变。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正视现实。在他们努力接受这一现实的同时,英、法、美三国不断在中日两国间奔走,尽一切可能,挽回亚洲平衡,长时间努力取得回报, 4月21日,中日两国先后同意在新加坡举行新一轮正式和谈。
谈判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妥协,妥协绝不是懦弱,即便强国面对弱国也会偶尔妥协,一场成功的谈判,什么时机妥协和怎样妥协非常讲究技巧,这就是高明外交官异于常人之处。
4月26日,中国谈判团再次飞抵新加坡。威克斯总督以地主名义,邀请顾维钧一行参加升旗山总督府酒会。上一次新加坡和谈,英国提出的媾和方案激怒了整个中国,英国对华出口跌至不足2000万英镑,英国华侨和留学生发动示威游行,抗议英国政府粗暴干涉。中国政府更直接要求英国立即归还总额高达0。855亿英镑业已到期债务,而且不愿意就到期债务延期问题展开任何方式的会谈。
“……英国欠下中国短期债务总额高达2。45亿英镑,业已到期为0。855亿英磅,24年将有1。13亿英磅到期……英国并不具备在三年内将本息合计近3。35亿英镑偿还的能力……”欧战时期英法两国欠下中国超过6亿英镑债务,本息累计超过7亿英镑,而且债务是最短六月,最长三年的短期商品债务,均是欧战期间两国赊购中国货物欠款,而此时债务则成为中国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旷日持久的欧战对于英、法、美、德等直接参战国经济上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同样是参战国的中国却获益匪浅,欧战推动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使其从农业国迅速转为工业国。19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足14亿银元,而192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则达到103亿华元,其中1915…1922年贸易顺差达到185亿华元,黄金储备在1914年时仅为0。5亿华元,到1922年底则超过35亿华元,战前中国负有外债超过15亿银元,战后一举变成拥有78亿华元的债权国,就债权而言,中国仅次于美国。
经济实业上的空前成就,使中国尽管未取得强国地位,但却拥有成为强国的资本,对日宣战后一连串令世人嘱目的战绩,足以让中国赢得尊重,至少上一次新加坡会谈时,中国所持强硬立场和果断退出谈判,已经让列强们明白,无论是否乐意,都必须要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
宴会依旧带有浓浓的日不落帝国式的奢华,英国实力无法与战前相提并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不落帝国仍不容小视。宴会上顾维钧和谈判团外交官们,一直和英、法、美等国外交官,甚至日本外交官热络交谈,没有人在宴会上谈论中日战争。在贵妇们引导下将话题转到市场上的新电影以及新商品,尤其是中国人推出耗资巨大的大片,中国电影公司推出的有声电影在战争期间,就受到各国追捧,中国电影像中国制造一样,席卷世界。
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电影做为媒介向人们传递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中华、富康等多种汽车以及格力空调、海尔电冰箱、双桶洗衣机、太太抽油烟机、新型电烤箱、各式各样小型家电以及不需要与总机浪费口舌,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等等,无数新颖的家用电器通过电影宣传进入欧美百姓的视野。
尽管因为战后经济危机,绝大多数人无法购买新式电器,但不妨碍各国权贵走在享乐前列,而且通过电影将品牌印迹一次次 “植入”人们头脑中。大件电器、汽车之类的产品太奢华,但时尚服装、化妆品等物美价廉的产品却广泛进入人们生活。电影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更是优良的广告载体。对于这一切,无论是顾维钧或是在场的外交官们都没有意识到,只是参加宴会的贵妇们最热衷的话题。
此时,一个总督府内的侍者走过来, “顾部长,威克斯总督以及安东尼特使请您去吸烟室!”先前威克斯、安东尼、以及美国特使班布里斯、法属印支的佩尼罗先后离开,顾维钧知道今天一定是宴无好宴,三国或许不会像过去一样正面施压,但绝不会坐视日本失败。
“如将日本毁灭看成美国的利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