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成了预备队。

随着部队冲锋的张秩勋已经完全没有了半年前槟城那个花花大少的模样,墨绿色的军装已经被硝烟染成了灰黑色,脸上、身上沾满有自己也有俄国人的血,犹如地狱中杀出的魔鬼一般,当看到左前方联络壕中出现成群疯狂后撤的俄军,在联络壕中这些身穿灰色军装的俄军士兵就像地老鼠一样。

“十一点方向联络壕!手榴弹!”张秩勋大声喊道,同时扯下腰间卡着的手榴弹,拉下保险环后立即朝十一点方向的联络壕扔去,随着张秩勋的呼喊声,十几枚手榴弹被扔了过去,爆炸声顿时在联络壕内响成一片。而手持冲锋枪、轻机枪的战士同时冲着联络壕内的目标任意扫射,在密集弹雨下联络壕内拥挤的俄军立即发出了一片惨叫,在惨叫声中成片倒下去。

“资达欺阿卢日衣也捏屋比哟母!”张秩勋想起在战壕内熬时间时教员们教的俄语,于是便大声喊着俄语的 “缴枪不杀”,张秩勋身边原本准备接着扔手榴弹战友们也跟着大声喊着,尽管声音有些僵硬,但是仍然起到了作用,联络壕中的俄军还是听明白了什么意思,于是他们将手中的枪扔出了联络壕,作举手投降状。

“推列杂衣!推列杂衣!”端着步枪的张秩勋大声用生硬的俄语喊着,让联络壕里的俄军士兵出来,此时看着眼前这些高举双手浑身上下瑟瑟发抖、面带恐慌的俄军士兵,张秩勋感觉那个爽,绝对比在槟城欺负人时要舒坦上无数倍。 “你们留下看守战俘,兄弟们冲啊!”如果说张秩勋有什么地方比其它人好使,那就是脑袋比旁人灵活些,当其他战友和他一样沉浸在捕俘的快感中的时候,看到后继部队已经跟上来之后立即大声喊道。

然后随着部队朝俄军纵深快速前进,只留下满面错愕的后继部队,这几名被张秩勋摆了一道的士兵,此时只能满面郁闷端着步枪、冲锋枪看守已经投降的几十名俘虏,然后当看到后面有部队冲上来之后,立即双眼放光重复了张秩勋之前话语。

俄军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内的士兵在长时间炮击下,早已在心理上接近崩溃,一千多名突击步兵组成的六把尖刀下突破他们阵地的时候,本就心有余悸、伤亡惨重的他们根本没能组织起什么反攻,就已经被突击步兵们压了回去,原本就心存逃意的他们几乎没做什么抵抗,就朝后方撤了下去。

在第一道、二道防线被接连突破的同时,遭受炮火打击较轻的第三道防线战壕内刚刚由革命委员们用拳打脚踢加现场处决组织起来的俄军士兵,此时已经已经据枪瞄准前方,望着被中国人追打,已经溃败下来的部队,革命委员们立即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开枪命令。

“哒哒、砰砰……”相对密集的机枪声中配着步枪声连绵不断的枪声在俄军第三道战壕处响起,正溃退的俄军士兵立即发出惨叫,此时各个连队的革命委员们坚定不移的执行了来自革命委员会的命令 “使用一切必要手段阻止前方出现逃兵,如果发现逃兵立即用机枪子弹把他们赶回去和中国人打仗。”

“卧倒!” “嘟嘟……”已经带领部队突破俄军第二道防线的军官们和士官们看到俄军已经在第三道战壕处构建起了防线,并扫射溃退的俄军士兵以让其反冲过来,于是立即大声喊道,同时用力吹着哨子,用可以刺穿整个战场的哨声命令战士们。尽管俄军的火力并不算强大,如果强行突破仍然有机会,但是按照边防军战术操典,这时候必须立即停止进攻、同时寻找隐蔽点,在进行迫近作业的同时,请求火力支援。

所谓迫近作业是在敌人火力下挖掘单人掩体,在人员接敌运动中通过开阔地受敌人火力威胁,需要做短暂停留时实施。尽管西北军强调火力致胜,但是总是假想敌军拥有比自己更强大的火力,所以步兵就需要练习怎么挖单兵掩体,就是用步兵锹在地上刨个坑躲躲,隐蔽起来,以保全自己。毕竟步兵是肉做的,如果碰到战场上横飞的子弹、炮弹破片结果就是非死即伤,有个坑总能让自己减少被击中的机会,在火线下侧卧着用工兵锹构建立一个单兵卧射掩体只需要几分钟,毕竟慢了的代价就是死亡。

不过这时并没有构建卧射掩体的必要,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间大量弹坑为突击步兵们提供了半天然的掩体,跳入散兵坑的士兵立即卧在散兵坑之中,从弹药包中取出绿头曳光弹装入步枪用来指示目标。 “砰!砰!……”在接连打出要求火力支援的信号弹之后,依卧在弹坑中射击的突击步兵装好子弹后立即冲着俄军防线扣动了扳机,在俄军第三道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立即被绿色、红色、黄色的曳光弹道所笼罩。

“目标00323!00324!……八发急速射!”在距离前沿数公里400米高空中炮兵观测气球内的炮兵校射员,在发现突击步兵发射的信号弹后,立即根据曳光弹指示的目标拿起电话大声喊出标定射位,引导炮兵炮击俄军阵地。 “轰、轰、轰……”突如其来的炮火就像连绵的鞭炮一样,在俄军战壕内外炸开了花,翻腾的爆烟掀起无数的土块参杂着俄军士兵残肢断臂和被炸毁的武器,将其狠狠抛向天空,以至于有一些肠子、残肢之类的东西落入了置身于弹坑中的十一、十二师步兵身上。

“嘟……嘟嘟……”后方炮兵及时打出的八发急速射立即让原本用步机枪阻遏步兵进攻的俄军阵地为之一哑,在弹坑中指挥部队进攻的连排长们立即吹响了进攻的哨声,听到哨声后步兵们立即跳出弹坑,如同出笼猛虎一般向百米外被炮火压制的俄军扑去。

如同雨点一般的手榴弹被冲锋士兵朝战壕里还未从突然炮击中回过神来俄军扔去,战壕里连绵起伏的爆烟和惨叫阻遏了俄军刚刚组织起来的进攻,冲到战壕胸墙处的步兵们仍像在第一道第二道防线时那样,用冲锋枪、机枪先行扫射一轮,随即才会跳入战壕用刺刀、冲锋枪向左右发起猛烈的攻击以扩大突破口。

这种超越了这个时代至少二十年的打法,完全不是这些缺乏训练的俄军士兵所能承受,在手榴弹被扔入战壕中的时候,他们的结局就注定会像第一、二道防线内的俄军一样,除了逃跑或投降以及死亡之外,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啊!杀!”奋力挥动步枪刺刀的张秩勋大声叫喊着向眼前反扑的俄军砍去,在战壕内步枪和刺刀并不能施展开来,所以张秩勋只能挥着刺刀奋力的劈砍,浑身是血的张秩勋像疯了一样左手提枪,右手持刀沿联络壕向反扑的俄军劈砍。在张秩勋所在的突击组突破了俄军第三道防线,并沿联络壕追击的时候,与增援上来的俄军预备队迎头撞上,连续突破让张秩勋所在的突击组冲锋枪打空了子弹,在扔出手榴弹之后,此时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式把这队反扑过来的俄军压回去。

打顺手的张秩勋等人此时完全忽视了对方增援预备队的人数远在自己之上,而是像在宣誓时发出的誓言一样永不后退,四人对数十人,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刺刀、工兵铲是他们的武器。此时张秩勋的左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刺伤了,枪也早就扔了出去,脸上满是敌人血液和碎肉的张秩勋就像疯子一般拿着刺刀劈砍着。

当他把刺刀砍入一名俄军士兵脖颈的时候,一把刺刀从他的侧方刺了过来,张秩勋用手试图抓住对方的刺刀,左手掌被刺穿了,而右手刺刀也同时刺入那名俄国士兵的脖子,这时一个俄国兵举着步枪冲了过来,从侧方一个突刺刺刀便刺入张秩勋的身体,原本拼命疯砍的张秩勋只觉力量瞬间抽离了身体,然后瘫软在战壕中。在躺倒在战壕中的时候,听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在失去意识前张秩勋脑中浮现出父亲的斥责,还有槟城那座漂亮的蓝屋,似乎又听到了少年时和兄弟姐妹们在蓝屋后草地上玩耍时的笑声。

四个半月的炮击和轰炸早已经摧垮了上乌金斯克数万名士兵的锐气,甚至于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胜利,尽管在边防军发起进攻时,侥幸在炮火中幸存的士兵们仍然扣动扳机发起了脆弱的反抗,但是结局早已注定,对于一个锐气和士气完全被耗尽的部队而言,这种反抗更多的是徒劳无功的,即便是偶尔几名士兵英勇的反击,也不可能改变整个大局。

彼得留拉得夫中将用了四个月精心构建的三道防线,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即被突破,上乌金斯克俄军主力在先前猛烈的炮击之中就已经被炸得心胆俱裂,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残酷攻坚战的上乌金斯克攻城战,已经变成了击溃战,在十一、十二师主力从六个方向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响彻云霄的更多的是边防军士兵生硬的俄文劝降声。 “梅维里嘎杜士内克泼逐内母!……梅维里嘎杜士内克泼逐内母!(我们优待俘虏!)” “卢克衣维也勒赫!梅维里嘎杜士内克泼逐内母!卢克衣维也勒赫!(举起手来)”

而此时在后方的观察所中,冷御秋面色轻松的看着十一、十二师六个团成三个梯次,以最快的速度沿着突击部队撕开的缺口前进,第一梯次部队此时已经接替了突击部队,成为新的突击部队,而第二梯次继续扩大缺口、尾随进攻,第三梯次则在搜索残敌,整个战斗如同计划一般顺利。

“御秋!咱们赢了!”当一红两蓝三枚信号弹从上乌金斯克城内拖着烟龙升入空中后,查明山对面色轻松的冷御秋说道,这三发信号弹是攻入城中的部队发出的信号。 “哒哒……”听着密集的枪声在监狱外响起的时候,在监狱中关押的前上乌金斯克城防部队军官们,纷纷朝入口处望去,甚至于连彼得留拉得夫也不禁转动眼珠朝那里看了几眼。

“咚!”伴着一声铁栏门被踢开的声响,几名穿着绿色军装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冲了进来,其中冲在最前面满面硝烟的一名士兵冲着铁窗后的军官们,满面笑容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你们被解放了!”

第七十七章 去前线!

“啪!” “鼠目寸光!”从办公室中传出司马愤怒的吼声!同时伴着拍桌子的巨响,声音之大几乎让外间秘书和警卫们都不禁侧目而视,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都是待人和善的主任,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愤怒过,在外间的人可以从拍桌的声响中感觉出主任的怒气。看着十几份被扔在地上的电报,因为拍桌时用力过大,手指传来钻心的痛苦,让司马知道自己右手指骨可能裂了,几个月以来司马第一次如此愤怒,这种愤怒甚至于让司马生出一种杀人的冲动。

“通知张默过来,让他的公共舆论资讯委员会给国人们上上课!告诉他们什么是所谓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下回再收到像今天这种通电!不需要再交过来了,直接给我冲到马桶里!省得污了我的眼!”看着一旁面色有些惊骇的杨永泰,司马开口说道。

中华革命党控制的《民国日报》报道了所谓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结果那些曲解了所谓的宣言的人,竟然通电要求西北立即对俄停战、撤军,一切问题通过外交方式和对中国充满友好之意的俄罗斯新政权谈判解决,甚至于还有人在通电中称西北不要甘做帝国主义列强的打手,而徒伤友邦之心。

本就知道那个所谓对华宣言真相的司马,怎么可能不愤怒,一群自许见多识广之人,竟然都不仔细推敲宣言的内容,就在这里想当然的指责西北和西北边防军,而最让司马感到前所未有愤怒的是有几份通电中提到什么 “为表达我方之真诚,已攻入俄境之西北边防军应立即撤回国内,以为谈判创造良好之信任!”

“……以后再有这类通电。都给我送过来!我倒要看看发电的都是些什么人!”强忍手指传来钻心痛楚司马开口说道,今天收到这十几份电报有社会名流、有政客、有文人,司马可以肯定一点,他们之所以发这些电报,有的人或许是想避免西北军付出无谓的损失,有的人却是心怀鬼胎另有目地,他们害怕西北军在对外战场上取得胜利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声望,进而影响到他们。

“主任!您的手……我现在打电话让医生过来!”在看到主任额头上冒着细汗,杨永泰发现主任的右手不自主的抽颤着,想起之前那声拍桌的巨响,于是连忙说道。 “畅卿,通知张默立即给我过来,嗯!还有通知浮空部队准备一艘飞艇,我要去上乌金斯克和海参崴亲自为边防军将士们授勋,通知新闻界,他们愿意的话可以派出记者随行!”

尽管手指头传来的痛苦让司马额头上都忍不住冒出了虚汗,但是盛怒之下的司马根本顾不得这些,在考虑数秒后便开口说道。之前收到来自上乌金斯克捷报的好心情,全被那十几份电报给搅黄了,既然他们可以通电,司马决定用实际行动回击他们!到前线亲自为将士们授勋!

乌米扬诺夫用这么一份没有他署名,并留有大量伏笔的宣言,把原本举国一致的民心给搅和了,而感觉愤怒的同时,司马更多的是感觉到深深的无奈,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在93年后,99%的国人还相信乌米扬诺夫是对华友好的,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是要归还帝俄侵占领土地!总之,一句话,乌米扬诺夫是个好人,他那位继承者是个混蛋罢了。

作为目前全中国经济、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西北,同时拥有6万报纸杂志阅读者,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全中国报社、杂志社怎么可能坐视,所以自然诸如《大公报》、《益世报》、《申报》、《共和日报》、《奋进中国》等等几乎全中国稍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都会在西北设立有常驻办事处,毕竟此时西北的任何举动都可以影响到全中国。

“王清泉!司马主任要视察上乌金斯克和海参崴前线!亲自在前线为立功官兵授勋!你带着小李,你们两个人去采访,别光把眼睛放到主任身上!多采访那些官兵!我要得到前线第一手资料!多拍些照片!”位于西北103大街一座写字楼《大公报》西北分社内,社长在接到来自边防公署新闻官办公室的通知后,立即跑出办公室对门外正在忙活的记者喊着。

之所以强调多拍些照片,实际上理由非常简单,《奋进中国》杂志用一期全照片特刊成为了现在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那一期的《精忠报国》在全中国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自然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需要多拍些前线的战地照片,以吸引读者,毕竟有《奋进中国》成功的先例在那摆着。

当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的张默赶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事情,当张默接到通知赶到边防公署时,此时司马已经到了公署的地下停车场,正准备朝飞艇场去,将从那里坐上飞艇前往上乌金斯克。

“走!慎言,我们在车上边走边说!”见张默赶了过来,司马看了一下时间后,便开口说道。随后上了自己那辆中华高级防弹轿车,而张默则有些紧张的跟着坐上了车,然后拘谨的坐在车中。 “慎言!公事要紧!”看自己亲自挑中出任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年青人,此时有此拘谨的坐在自己对面,而且额头上冒着汗水,司马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紧张,于是便开口说道。

他赶过来的时间的确是长了些,不过司马知道这一段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是一日不得清闲,尤其是现在当这场国战的性质因为和美国之间的合作,在表面上发生变化之后,为了能够得到国人继续支持,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的任务不可能轻松。

“慎言,你看这一句 “工农政府宣布废除与日本、中国和以前各协约国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因为沙皇政府同协约国一起利用这些条约以威胁利诱的方法奴役东方各国人民,主要是奴役中国人民,使俄国资本家、俄国地主和俄国将军从中得利,苏维埃政府在将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你注意一下!俄国人已经说明了要废除的是中俄秘约以及日俄秘约!而不是1896年之前和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而且所有中俄领土划界条约都不是秘密条约,这些条约当时中国和俄国都公布过,所以自然不在俄国新政权废除范围内,这些一定要特意强调。另外还有,这个宣言以人民革命委员会名义发出,却没有这个委员会主席乌米扬诺夫的签名,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合法外交宣言。

还有这个宣言中提到的,所谓的人民和民族自决,他们想在什么地方进行民族自决?在东北吗?在蒙古吗?这群骨子里就透着俄罗斯式的贪婪的东西,指着他们让步?可能吗?一个国家会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属于自己的土地,除非彻底击败他!”

在轿车朝飞艇场开去的时候,司马在车上向张默解释俄国人的这个宣言,俄国人这个宣言起到了作用,原本在对俄态度上举国一致的支持战斗到底,而现在因为这份宣言使得国内一些人在态度上发生了转变,他们竟然像个孩童一样,心存幻想,以为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甚至于要求西北军撤军来表达诚意!

而张默则静静的听着主任的讲话,然后在心中记住这些,同时开始计划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宣传这些,掌管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这么长时间,张默知道对于媒体,适当的引导远比控制更为有效,所以委员会尽管控制着不少报纸,但是一直以来最常用的办法仍然是引导控制,而不是压力控制。

“总之,你们公共资讯委员会现在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些,知道这个宣言的真相,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是俄国人的缓兵之计!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做到这些。西北军将士在前方拿命拼来的大好局面,我不希望被这些人给搅黄了!总之,这一次我要让那些人变成过街老鼠!这次你可以使用委员会的战时权力!我已经和调查部打了招呼,他们会全力配合你的行动!记住,我们今天的谈话从来不存在!”

在说这些的时候司马一直面朝着车外。一直以来司马都坚持新闻自由,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舆论委员会只是发挥引导作用,尽管他同样是西北的一件有力武器,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是这一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主任,我明白了!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下车去准备一下!”作为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张默当然知道委员会的战时权力。随后,路上的车队靠边停了下来,张默从车上下来之后便坐上自己的轿车,然后轿车朝反方向驶去,至于之前在主任车上和主任谈了些什么,只存在张默和主任的记忆之中。

浮空部队与空军尽管同属西北空中力量,但是作为西北的战略运输力量,仍在编制上独立于西北边防空军。而飞艇场则与海冬青、航校、俱乐部三大空军基地成棱角分布,尽管更多的时候,空军常说三大空军基地成三角之势环卫西北,自然将占地面积庞大的飞艇场直接排除,毕竟其为空中力量,但却不属空军。

相比于三大空军基地,飞艇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民用!随着FK…12两型氦气客运飞艇投入使用,早在半年之前,就在飞艇场建立了中国航空公司,而FK…12型飞艇除在西北内部航线上使用外,开始被用在西北和国内几个大城市之间航空客运,当然乘客大都是往返于西北和各大城市的商人。

今天飞艇场显然比平时要热闹太多,前后几十辆轿车载着上百名各报社、杂志的记者们来到飞艇场,他们将随同司马一同前往上乌金斯克报道司马为立功官兵授勋的新闻,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第一次直接进入最前线,得到前线的第一手报道。

正因为如此,各报社、杂志社驻西北办事处纷纷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记者。试想一下,如果一百多名各报社名记齐聚一堂会是什么模样?当然除了客套之外,更多的肯定是各抒己见,然后大家在那里议论纷纷!此时记者们搭乘的飞艇上就是这般模样。

“……俄国革命之要求惟何?曰人权,曰民权,惟争人权也,故非达农民公民生活之改善不可;惟争民权也,故非革除专横之王家及贵族而建设民主政治不可,吾国之革命要求亦然也,先前出兵实是拒俄帝之入侵,而现俄新政权已经表达了愿谈判之善意,为何我们不能以撤军表达我们的善意呢?”王伦这位《共和日报》驻西北办事处的头牌记者引《共和日报》上的报道说道,作为《共和日报》记者,他自然站在《共和日报》的角度去发表个人观点。

“蠢人之见!你说这些的时候,忘记了弱肉强食是当今国际法则的核心,羚羊天生就是狮子的食物,野兔天生就是老鹰的美餐,这是它们的宿命,弱国任由强国践踏,如果不是西北军数十万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俄国人岂会服软!”王伦话音一落,隔着几排座位的位置上传出了反驳声,声音中带着些许京味,不消说,自然是亲北方反南方的《京报》记者的声音。

“哼哼!撤军表达诚意?王先生,你倒是大方!不知道王先生的《共和日报》收了人家多少好处?你可不要忘记那些土地上的每一寸都带着西北边防军将士的血!那些地方是西北边防军用命换来的,你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让出去了,你根本就是一国贼!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做人那!别昧着良心说话!小心到了地底下,到时你家祖宗都不愿意认你!”一个用礼帽盖着头已经放低了坐位的记者,连头都没抬大声责骂道。

“轰!”此人话音一落,艇舱内立即乱成一团,国贼!这个词太敏感了一些!在飞艇里都是消息灵通的记者,他们自然知道现在 “国贼”两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能会被暗杀!现在国内各省激进民族主义非常盛行,这些民族主义激进派中不乏做事不顾后果的狂热团体,如果某人被定上国贼之名,到时如果他发生什么意外倒也不足为奇。

坐在飞艇上的司马不时向舷窗外张望,看那远处变幻万千的云朵,在阳光照耀下犹如汪洋大海中的波涛不停的翻滚,云层稀薄的时候,司马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看到辽阔的草原,坐在飞艇上鸟瞰这片蒙古草原,回想起这几年的际遇,实在让司马有些感慨万千,人的欲望和野心是无穷尽的,即便有时候你并不愿意,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因素在你的身后推动着你不断前进,前进的过程就是欲望和野心的膨胀的过程。

司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现时空异常点时,当时只想利用这个发点小财,改善一下自己生活窘迫的现状,即便是后来在很多时候司马所作的大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时间倒回到初时,司马肯定不会相信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无论如何,至少这片土地我保住了!这次还能连本带利把失去的都拿回来,我就……呵呵!”透过舷窗看着起伏的蒙古高原,这个时代蒙古高原尽管同样存在大量的荒漠,但是远没有后世严重,至少在西北这两年尽管碰到不少大风,但是后世华北城市常见的沙尘暴,司马还真没有在西北碰到过,像现在从飞艇上望去入眼的只是一片翠绿,如此漂亮的草原在后世并不多见。

“这是我的空军!”透过舷窗,司马看到四架为自己飞艇护航的FH…1式战斗机,他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战斗机,看到这几架飞机,司马感到骄傲,曾几何时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现在自己拥有全亚洲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尽管在数量上和英法德等国仍有些差距,但是如果纯粹从技术上来说,现在的西北边防空军无疑是这个时代的NO。1,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较先进的空中战术,这是地位的保障。

现在即便是欧洲空军的同行们,同样非常关注西北边防空军,这支新生的空军在过去几个月中,用大纵深战略轰炸震惊了全世界,甚至于连英法两国空军都特意派人到西北来取经,当然取经的人中自然也少不了德国人,真正的空军,这些人曾经如是形容西北边防空军。

司马并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几架飞机,仅仅只是护航战斗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一次司马搭乘飞艇前往上乌金斯克,是司马在出任边防公署主任后第一次离开西北省,为了保障司马的安全,边防空军派出三个联队的战斗机,执行分段空中保护,从海冬青基地起飞的战斗机执行至库伦的保护任务,然后库伦机场会有一个联队接替,然后再到恰克图由另一联队接替,一共分成三个任务段,而在司马所乘的飞艇周围数公里内,数十架战斗机把飞艇团团围住,而且还有数架飞机低空搜索飞行,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飞艇安全。

虽然这么做有些兴师动众,但是在空军指挥官们看来,绝对有这个必要,毕竟这里是战区,尽管这一带除西北边防空军和飞鸟之外,根本不存在其它任何会飞东西,之所以兴师动众,实际上是空军指挥官们在心里打着小九九,毕竟这将是一次空军在主任面前的表演,这场表演或许可以为空军换到更多的好处。

现在上乌金斯克已经看不到那些综合布里亚特风情和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整个城市大约三分之二地区毁于轰炸和炮击,而在之前边防军进攻时,为了攻克俄军据守的工事,进攻的边防军士兵则直接使用75毫米野炮直瞄炮击,其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市再次被重创。

尽管上乌金斯克一部分俄军曾经试图抵抗,但是结果其实早已注定,早在几个月之前,无论是他们的将军或是外国人观察家们都不存任何乐观看法,尽管他们的对手是欧洲人眼中贫弱的象征………中国军队,但是那时这头剽悍至极的猛虎并没有露出自己锋利的獠牙,当他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所有人都明白失败对于俄罗斯而言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西北竟然忍了这么久,以至于久得让世人都遗忘了这场战争。

“看看这些人,你相信吗?曾经他们是俄罗斯帝国的依仗,他们被称为 “欧洲压路机,”即便是世界陆军第一强国,对这些压路机也是忌惮不已,甚至于他们只需要几万人就能占领整个东北,万人就能攻进我们的京城,在我们的皇宫里阅兵!而现在看看他们的样子,颓废、恐惧、不安,你看他们中很多人脸上甚至还带着解脱的味道,你能和过去的他们联系起来吗?”站在车上的冷御秋摇头感叹,作为经历过庚子之变的军人,曾几何时正是眼前这群人的先辈们把种种耻辱强加到中国身上,而现在他们身上可曾再看到一丁点儿列强的傲气?有的只是一群胆魂皆失的溃兵而已。

“他们战败了,所以他们欣然接受了,一支在战争爆发之初就从心理上厌倦战争的军队能打赢吗?进攻部队碰到的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