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庚新)-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说明。玉尹是个有情义的好汉。
    玉尹叹息道:“去年初,我与大郎尚有联系。
    可后来因我除应奉局都监,南下杭州,便少了联络。后来局势紧张,虏贼南下,便再无消息。年中时,我曾派人前往太原。却听说四六叔和大郎,已去了他处。”
    刘子羽闻听,哈哈大笑。
    “非是去了他处,而是高升了!”
    “哦?”
    “罗大郎而今可了不得,已做了广信军判官。风光得紧呢。”
    广信军判官?
    这还真的是出乎玉尹的意料之外。
    他倒是听说过,罗德在太原时。颇得祁州团练使季霆所重,混的风生水起。怎地这一眨眼功夫,又成了广信军判官?这广信军判官,是广信军节度使僚佐,协助节度使处理公务,可谓是节度使之下的重要人物。不过这个官职,大多不由朝廷委派,而是经本使,也就是节度使任命。品阶虽不是很高,确是个道地实权派。
    “大郎怎做了判官?”
    “说起来,确是他跟对了人。”
    “哦?”
    “当初我便邀请过大郎,想要他来真定做事。
    哪知道他死活不肯,要留在太原照顾他阿爹。也正因为这原因,他得了季团练看重,为季团练身边主簿。这两年来,大郎倒是做的颇为出色,今春虏贼退兵,季团练因守城有功,更在杀熊岭阻击阻击虏贼大获全胜,三月时迁广信军节度使。
    他从太原只带了罗大郎过去,你说这罗大郎焉能不受重用?”
    原来如此!
    玉尹恍然大悟,忍不住又问道:“那四六叔而今也去了广信军?”
    “呃,罗家叔父在去年初,便被开释,一直住在太原。如今罗大郎去了广信军,他自然也会跟随。”
    怪不得!
    玉尹忍不住轻轻摇头。
    既然罗德被季霆重视,罗一刀自然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记得上次高宠说过,在罗德家中和罗一刀吃饭。算算时间,罗一刀当时应该还在牢中,怎会在家里招待高宠?当时玉尹并不在意,现在想来,只怕那时候,罗一刀已经得了自由。有季霆帮忙,太原府也不会真的为难罗一刀。虽说开封府判了罗一刀流放,但天高皇帝远,在太原那一亩三分地上,给予方便却也不难……
    听得昔日旧友过得好,玉尹当然也很高兴。
    不过他这次来河间府,主要是拜会黄潜善,所以这话题很自然,便转移到了而今局势。
    听黄潜善说,这河间府治下,还有一位玉尹的旧友,当初在杭州曾给予玉尹许多帮助的关胜。如今关胜为青州钤辖。驻守于乾宁镇,也算是一处极关键的所在。
    乾宁镇与沧州隔大河而望,不但是河间府东面屏障,更兼有支援沧州之责。
    “沧州而今,局势甚乱。
    当初杜子美在沧州大开杀戒,几乎将沧州燕云汉人逼反。
    仲偃公这次过去,处境也颇为不妙。据说沧州不少盗匪,都已归降了虏贼。如今在沧州是肆无忌惮。若非关胜几次渡河相助。恐怕连仲偃公也要被逼出沧州府。
    仲偃公已经几次向我恳请,要我调派兵马渡河。
    可惜我手中确是无人,彦修虽善战。却抽不出身来,也只好让关胜尽力照拂。”
    黄潜善,手中无人可用!
    堂堂河北兵马副元帅。居然落得个无人可用的地步,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副帅何不向元帅府抽调人手?”
    “怎地没有抽调?”
    黄潜善苦笑道:“只是那相州杜充不肯使力,不久前派了个聂昌过来,却在沧州胡作非为。仲偃公无奈之下,把那聂昌赶回相州,为此还恶了杜充,怎可能再派人过来?”
    玉尹知道,那杜充是个坚定的投降派。
    这厮在历史上几乎没做什么好事。先是是沧州挑起民乱,后来在相州为阻止金兵,竟掘开了黄河大堤。结果确是,虏贼没能拦住,却造成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被迫离开家园。后世曾有学者判断,黄河自北宋之后数次改道。与杜充决堤有莫大关系。
    再后来,宗泽守卫东京,不肯南下。
    但宗泽死后,杜充接手,便立刻驱散了宗泽聚集的绿林豪杰。带着人南下金陵,把开封拱手相让。
    这厮。是个不留名的奸贼。
    与北宋而言,甚至比秦桧之流,更加无耻。
    慢着,八字军?
    玉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便问道:“副帅可听说过王彦此人?”
    “王彦?”
    黄潜善蹙眉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说的,可是永定军都统制王子才?”
    “啊……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
    我只知道,此人在虏贼南下时,曾于中山抗击虏贼,颇有才干。至于现在何处?却不太清楚。”
    “若是在中山抗击虏贼,那便是王子才。
    此人说起来也是家学渊源,受父命前往京师,曾隶弓马子弟所,经太上道君亲试,授清河尉。后来加入泾原军,为种公部曲。虏贼南下时,他为赵州兵马使,在中山抵御虏贼,颇有功勋。今年三月,授平定军都统制,便隶属于真定府所辖。”
    弓马子弟所,为枢密院所属,专门负责招收青年教习,选拔人才。
    听玉尹提起王彦,黄潜善也不禁怦然心动。
    “说起来,这王子才也确是个人才。
    如今真定局势相对稳定,让他留守平定军,确是委屈了……郎君荐的好,我这就着人与范宣抚商议,将王子才调派过来。不过,单凭王子才一人,还是有些薄弱。”
    是啊,偌大一个河间府,可用之人竟如此稀少。
    更不要说,黄潜善还要兼顾沧州局势,手中的确是人才匮乏。
    玉尹歪着头想了想,突然问道:“副帅,单州可为副帅治下?”
    “单州?”
    黄潜善想了想,“正是我治下所在。”
    “呵呵,既然如此,副帅这是骑着马找马啊。”
    “哦?此话怎讲?”
    玉尹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荐一人,可独挡一面。
    单州团练使韩世忠,却不知副帅是否听说过此人名号?副帅手中无人,可是这韩世忠却足以万人敌,何不让他前来效命?”
    玉尹离京之前,曾让人打听过一些历史名人的状况。
    岳飞,而今不知所踪,也不知道是在何处效力。吴玠现在他手下做事,而另一位南宋赫赫有名的名将韩世忠,则出任单州团练使之职。相对而言,这些个历史名将,都还处于蛰伏状态。韩世忠的情况好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
    黄潜善闻听,眼睛一亮。
    “郎君所说,可是那左武大夫韩良臣?”
    “正是此人!”
    一旁刘子翚开口道:“此人我也听说过。据说曾为真定王总管偏将,方腊之乱时,更俘虏方腊,立下大功。当初我在真定,王总管曾与家父说起过此人,言此人真万人敌。
    若非玉郎君提醒,我险些忘了此人。
    他而今应该屯驻滹沱河,若现在派人请他过来。最迟明日一早。便可以抵达帅府。”
    黄潜善哈哈大笑,“郎君说的不错,我还真个是骑着马找马。
    彦冲。你立刻持我令箭,亲自前往滹沱河,请韩良臣前来。我也正欲一见万人敌。”
    韩世忠,这算不算是归位呢?
    玉尹看着黄潜善那兴奋的模样,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却不知道那岳鹏举,如今在何处?
    +++++++++++++++++++++++++++++++++++++++++++++++++++++++++
    拜会了黄潜善之后,玉尹便告辞准备离去。
    说实话,他很想留下来拜会一下韩世忠,领略一下这位后世流传甚广的一代名将风采。
    只是,他实在是没有时间。
    据黄潜善说,金兵已经动身。离开了东京。
    预计最迟十天,两万虏贼便会渡过黄河,继续北上。
    玉尹心知,他时间已经不多了……接下来他还要去拜会西山马和尚,商议具体行动。
    从黄潜善这里,他得到了保证。
    黄潜善会阻挡住沧州准备驰援虏贼的绿林汉奸。
    与此同时,他更听到了一个消息。完颜吴乞买准备派兵接应,想要把那两万虏贼迎回金国。
    种师中,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玉尹便知道,为了这两万女真人俘虏,宋金之间。必然还会有一场交锋。
    不过这次交锋,朝廷不会插手其中。规模也不会太大。双方必然会保持一定克制。
    但想来,还是会有一场惨烈厮杀。
    黄潜善得王彦和韩世忠之助,想来足以在河间站稳。
    玉尹等于没了后顾之忧,也算是收获颇丰。
    回到肃宁寨之后,却不想肃宁寨中,竟已有人等候多时。
    来人是一男一女,难得个头大约在178公分左右,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相貌不俗。
    女子个头不高,话语中带着些许巴蜀口音。
    据他二人介绍,难得名叫**韬,女子则叫做李小翠,是一对夫妻。
    这**韬祖籍巴蜀,早年间随父母在洛阳定居。后因为在闹市杀人,便逃离家园,四处游荡,与李小翠结为夫妻后,在环州落户。再后来,在种师道帐下效力,擅长打探消息,更精通暗杀之术,是一对实实在在的鸳鸯刺客。他二人是奉种师道之命,前来肃宁投奔玉尹。
    在种师道的信中,更详细介绍了这两人的来历。
    **韬和李小翠在绿林中颇有声望,那**韬诨号神行太保,轻功了得;李小翠则诨号母夜叉,精通暗器和毒药,杀人手段更层出不穷。这二人在西北时,曾犯下好大事情。后来被种师道所救,一跟便是十年之久,都是忠心耿耿的好汉……
    玉尹看罢书信,心里不禁忐忑。
    神行太保也就罢了,这母夜叉之名……
    那李小翠身材娇小,面貌姣好,生的颇为动人。
    玉尹怎么看,都看不出这么一个看上去柔弱的女子,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母夜叉。
    “既然是种公推荐,二位便暂时在这边住下。”
    玉尹想了想,便笑道:“我会让人在肃宁县城里安排住处,贤伉俪便暂居城内,不知意下如何?”
    这营中确实不好让女子居住,**韬夫妇随种师道日久,也知道这其中规矩。
    二人当下应诺,玉尹便让高尧卿带着他们,前往肃宁寻李逸风帮忙。
    送走这夫妇后,玉尹又拿起种师道的书信,认认真真的阅读了一遍。
    种师道在书信中告诉他,绝不能让两万虏贼离开大宋。他已经联络了河北兵马元帅副帅张所以及太原总管王禀,让他们设法协助玉尹行事。但朝廷有旨意,要各路兵马沿途保护。所以官军只可能设法创造条件,而无法给予玉尹实质性帮助。
    言下之意,要想解决这两万兵马,还要靠玉尹自己。
    看罢了书信,玉尹不禁苦笑。
    种师道真是‘种坑爹’,每次交给他的事情,都是充满了危险和难度,也真看得起他。
    不过,种师道也算是尽了力,他现在能做的,怕也只有这些。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便要尽快和马和尚见面了……
    玉尹沉思片刻后,把种师道的信烧掉。他坐在大帐中,思忖接下来该如何与马和尚交道。
    既然种师道说,**韬夫妇在绿林道上颇吃得开,那就带他二人前去。
    只是……
    玉尹正思忖时,忽闻大帐外一阵骚乱。
    陈规匆匆走进大帐,轻声道:“郎君,真定派来的兵马,到了!”

           

第331章 岳兵马

      真定府派来兵马,和玉尹并无任何关系。
    不过同驻肃宁,哪怕并不驻扎一处,这面子上的礼数却要尽到。人家来了,玉尹作为太子亲军都统制,怎可视而不见?只不过,据说领兵的主将,不过是平定军裨将。这级别太低,玉尹也不太可能前去迎接,说实话,对方怕也吃受不起。
    所以,他只需要在县衙出现即可,不必似李逸风那般,要出城迎接。
    “便派人与李县尊知,就说我过一会儿便去。”
    陈规领命便要走,可当他走到大帐门口时,玉尹却鬼使神差般问了一句:“那裨将是谁?”
    “好像是叫什么岳飞。”
    陈规也没有在意,便随口回答。
    事实上,便是他这个太子亲军长史,地位也高于一个小小的边军裨将。
    他回答的随意,却不想玉尹却呆愣住了……
    “郎君,这是怎地?”
    见玉尹半晌不说话,陈规忍不住开口询问。
    却见玉尹一脸苦涩笑容,慢慢站起身来,“既然是他来了,我便过去迎他一遭。”
    “啊?”
    岳飞,居然是岳飞!
    玉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前两日在河间府的时候,还想起他岳鹏举。不成想这一转眼,便要和他对上。在玉尹心里,对岳飞也非常纠结。一方面岳飞是他前世心目中的偶像;另一方面……时过境迁,虽说燕奴已经为他生下两个女儿,早已忘记了岳飞的存在。可是玉尹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有那么点小芥蒂。
    “若我猜得不错,这岳飞应该是我师兄。”
    “哦?”
    “他是我丈人的亲传弟子,更传承了我丈人的射术。”
    玉尹一边解释,一边唤来高泽民,为他更换衣服,一边面带笑容。与陈规解释。
    听上去,好像很亲密的样子。
    可陈规明显感觉到,玉尹似乎并不是特别高兴。
    换好衣服,玉尹便带着何元庆和高泽民,在陈规的陪伴下走出辕门。
    此时,真定兵马已经抵达肃宁县城西,李逸风正满面春风,与一个壮硕魁梧的青年将领说话。
    “尔等。何人!”
    玉尹带着何元庆正要上前。却被两名军官拦下。
    眉头微微一蹙,玉尹刚要开口,却见何元庆已纵马上前。厉声喝道:“太子亲军都统制,兵部郎中玉郎君在此,还不退下。”
    两名军官闻听。相视一眼后道:“请郎君稍待,末将未奉命令,不敢擅自放行。”
    何元庆勃然大怒,纵马便要闯过去。
    两名军官则毫不畏惧,仓啷拔出佩剑,便要阻拦何元庆。
    与此同时,一队军卒也列阵上前,明晃晃长枪林立,面对玉尹等人。蓄势待发。
    这岳飞治军,确是不俗。
    看这两名军官,也非是等闲之辈,透着一股子杀气。
    “小乙,且住!”
    “王大哥,张四哥,休要轻举妄动。赶快放下兵器。”
    玉尹喝止何元庆的同时,远处正在和李逸风见礼的岳飞,也发现了状况。他连忙大声呼喊,快步走上前来。
    玉尹这边也下了马,磨磨蹭蹭走上前来。
    而两名军官。在听到岳飞的呼喊后,忙收起兵器。向后退了两步。
    其中一人更回身摆手,示意军卒退后。其实他们心里也很忐忑,太子亲军,可不是他们这样一支边军能够招惹。好在对方也算通晓事理,否则这事情,还真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五哥!”
    两名军官躬身见礼。
    岳飞和一个青年急急忙忙走到近前,不过当他看到玉尹的时候,也呆愣住了。
    眼前这人,怎看着如此眼熟?
    与三年前相比,岳飞看上去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
    不过整个人却更见精神,站在原处,便透出一股沉稳之气。
    “玉郎君,休要误会……”
    李逸风也赶过来,大声解释:“岳兵马不知道玉郎君要来,所以才没有吩咐……”
    谁会想到,一个小小兵马使过来,会令得堂堂太子亲军都统制前来相迎?
    李逸风正要向玉尹解释,却见玉尹苦笑一声,朝他一摆手,而后迈步走上前来。
    先前阻挡玉尹的两个军官,以及随岳飞一同前来的军官,都露出紧张之色。
    “五哥,别来无恙。”
    玉尹这话一出口,令众人都呆愣住了。
    岳飞更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结结巴巴道:“你,是小乙?”
    “正是。”
    “这……”
    岳飞觉得,自家这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三年前,他和玉尹匆匆见了一回,更打了一架。之后甚至没来得及和玉尹说一句话,便赶去投军。一晃近三年过去,岳飞万万想不到,会在这里和玉尹见面。
    他更想不到,这堂堂太子亲军的都统制,居然就是玉尹。
    自宣和六年投军,岳飞便远离京畿,一直驻扎在真定府的平定军。所以,对玉尹的事情,他并不是很了解。虽说偶尔听人说起玉尹这个名字,他也没有去考虑太多。再者说了,岳飞只知道玉尹叫做玉小乙,却不太记得住玉尹的大名。以至于后来陈桥之战结束,玉尹虽然名满天下,可岳飞还是没有把他和玉小乙联系在一起。
    如今在肃宁重逢,岳飞有点转不过弯儿。
    毕竟三年前,岳飞见到玉尹的时候,只听人说他是开封府的泼皮;可三年后,玉尹却成为闻名天下的大英雄,兵部郎中,大名鼎鼎的太子亲军都统制,他的上官。
    看岳飞一脸呆滞模样,玉尹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半晌后,他才开口道:“前几日大郎还与我说起真定府派来的兵马,不想是五哥前来。正好,倒省了我再费周折,我离开东京之前,燕奴还托我去汤阴拜会五哥。只是在白马津耽搁了时日。以至于抽不出身前往汤阴。正琢磨过些时候前去走一遭,却在这里与五哥重逢……呵呵,今后大家同驻肃宁,还请五哥多帮衬。”
    岳飞家中行五,年纪又比玉尹大,所以称呼岳飞五哥,倒也没什么不妥。
    “哪里哪里,还要请郎君关照。”
    岳飞这时候也清醒过来。忙向玉尹还礼。
    两人寒暄几句。却透着一股子生疏。
    虽说他们有师兄弟的关系,毕竟没见过几次面。
    玉尹是有点小心眼,所以觉着不太舒服;而岳飞呢。虽说心胸宽广,却想不明白三年前那个游手好闲的玉小乙,怎地一下子变成了玉郎君。也就显得有些拘谨。
    李逸风大致上听明白了两人的关系,忙上前道:“原来郎君和岳兵马还有如此关系。呵呵,那以后这肃宁地方的军务,还请两位多多配合,也要多多帮衬才是。”
    玉尹和岳飞,忙齐声谦让。
    又寒暄几句后,在李逸风的引领下,玉尹和岳飞两人便入了肃宁县城。
    此次,岳飞前来肃宁。只带了三百兵卒。他在军中,只是裨将身份,此次因为受受命前来,所以才临时代了兵马使这个职务。三百兵马,对于肃宁县城而言,已经是足够了。李逸风原本也就是想用这些兵马,对肃宁县内的盗匪进行震慑。
    在他看来。真正能够起到用处的,还是玉尹那八千太子亲军。
    只是太子亲军的级别太高,李逸风也不可能事事请玉尹帮忙,更显不出他的手段。
    “燕奴如今可好?”
    酒席宴上,岳飞开口道。
    玉尹顿感有些别扭。虽知道岳飞是个光明磊落之人,问这句话并没有其他用意。可这心里,总是不太舒服。
    “燕奴很好,今年又添了一女。”
    “是啊!”岳飞顿时笑容灿烂,之前那点不舒服的心思,早已经烟消云散。想玉小乙,虽说三年前是个泼皮,可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变得如此风光,自然也是他的本事。毕竟,开封之战时,玉尹三战成名,已闯下了赫赫名声,岳飞也是非常敬佩。
    你可以说玉尹是运气好,但不可否认,若没真本事,便有了机缘,也无法把握住。
    恩师的眼光自然不会出错,小乙此前只是没有机会,如今一遇风云便化龙,那是他的本事。
    岳飞笑道:“这么说来,可要恭喜郎君。”
    “五哥……你还是唤我小乙便好,若是被燕奴知道我摆架子,回去后定会责怪我。”
    “哈哈哈!”
    岳飞笑了,更感叹道:“三年前初遇小乙时,自家是真个想不到,小乙竟会如此本事。”
    “呵呵,小乙的本事,可不仅是行军打仗。
    想当初谁个不知,小乙琴技非凡,文采不俗。人道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便如小乙这般。莫说五哥,便是我第一次遇到小乙,又怎敢想到小乙会如此的本事?”
    玉尹,顿时满面通红。
    “五哥,你还未介绍你身边这位好汉。”
    玉尹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于是话锋一转,便指向坐在岳飞身边的青年。
    这青年,便是之前阻拦玉尹的两名军官之一。
    此次岳飞前来肃宁,一共就带了三个人,另外两名军官,则留在城外约束兵马。看样子,这三人都是岳飞的亲信,想来也是名人,于是玉尹便起了好奇之心……
    “末将张宪,见过玉郎君。”
    青年闻听,连忙起身,躬身说道:“先前在城外不知郎君到来,多有得罪,还请恕罪。”
    张宪?
    李逸风一旁突然问道:“敢问张所张副帅,与张四郎是何关系?”
    张宪忙道:“便是家父。”
    张宪,是张所的儿子?
    玉尹吃惊不小,忙举杯邀酒。
    张所,可是玉尹的顶头上司。哪怕太子亲军可以不听差遣,但玉尹还挂着河北兵马元帅府参议的头衔。没想到堂堂河北兵马副元帅的儿子,竟然在军中做一裨将。
    张宪原本是真定小作口寨的武知寨,却不知怎地,又去了平定军。
    玉尹有心再问,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看得出,这张宪也是个沉默寡言,不好言语的人。在这一点上。倒是和岳飞有些相似,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岳飞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有件事,还想请李县尊帮忙。”
    “哦?”
    李逸风笑道:“五哥不必客套,都是自己人,有甚事说来便是。若力所能及。必不推辞。”
    岳飞显得很羞涩,吞吞吐吐,不知如何开口。
    玉尹也不由得有些奇怪。怎地这大名鼎鼎的岳鹏举,还有这种害羞的时候?
    “县尊,是这样!”张宪看岳飞有些为难。便拱手道:“去年汤**患,嫂嫂便带着两个孩儿,投奔过来。五月时,嫂嫂又生下一子,一直在平定生活。此次五哥奉命前来肃宁驻扎,嫂嫂和三个孩儿也一起过来。五哥是想在县城里赁一宅院,方便嫂嫂和侄儿们生活。只是……我等在肃宁人生地不熟,故而想请县尊帮忙。”
    “最好能大一些,赁钱少一些。”
    岳飞一旁连忙补充。可说完之后,却满面通红。
    大一些?
    张宪扭捏道:“拙荆也随我前来,且怀了身孕,故而和嫂嫂住在一处,也能彼此照应。”
    看样子,岳飞这日子过得也不算太好。
    不过想一想,倒也不足为奇。
    听燕奴说。岳飞家中原本有些薄产,虽算不得富庶,但也能过得去。其父岳和乐善好施,故而也未能存下太多产业。自宣和以来,相州数次遭遇水患。使得许多田地荒芜被毁。若能将就,岳飞也不至于跑来从军。哪怕他是招刺效用。军饷也高于普通士兵,但估计也就是个温饱而已。如今妻儿过来,手头也就有些紧张。
    “五哥如今,有三个孩子了?”
    岳飞点点头,颇有些自豪道:“两子一女。
    长子岳云,今已七岁,长女安娘,也有六岁……今年添了一子,起名为雷,确有些闹腾。”
    岳云,已经七岁了?
    玉尹不免有些诧异的看了岳飞一眼,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些羡慕。
    自家两个女儿,这厮居然生了两个儿子。
    玉尹搔搔头,扭头道:“大郎,此事便请你多费心,这一应开销,便算我头上吧。”
    “这怎么可以?”
    岳飞连忙摆手,想要拒绝。
    玉尹却脸一沉,“五哥莫不是看不起我?
    若丈人知晓,五哥来到我的地盘,却要自己出钱寻住处,说不得晚上便要托梦骂我。”
    “这个,这个……小乙你家境也不算好,而且也有孩儿,怎能让你破费?”
    李逸风一旁闻听,顿时抚掌大笑。
    “五哥,若这话放到别人身上也就罢了,放在小乙身上……哈哈哈,这厮如今可是开封府有数的大户,他若是家境不好,估计整个开封城里,也没几个家境好的。”
    “啊?”
    岳飞瞪大眼睛,向玉尹看去。
    在他的记忆里,玉尹的家境也只能算过得去,可能和父亲故去之前,自己的家境差不太多。他可是去过玉尹家,亲眼见过玉尹家中的状况。不过三间厢房,据说还有个肉铺。但是听李逸风的意思,玉尹如今似乎发达了,好像是非常富有。
    也难怪,岳飞上次去玉尹家的时候,正是玉尹最困难的时候。
    李逸风手指着玉尹笑道:“五哥可知道,这厮别的不说,单只是那大宋时代周刊,每年就能有几万贯收益。这还是九牛一毛……呵呵,比之三年前,确不相同。”
    “吃酒也堵不住你那张嘴!”
    玉尹瞪了李逸风一眼,而后笑着道:“五哥休要听大郎胡言乱语。
    自家如今,比之三年前确是有些改变,虽没有多少产业,但帮衬一下,却也不难。
    此事就这么说定,待会儿便让嫂嫂和侄儿们进城,便住在他李大郎这边。
    什么时候他找好了住处,在搬过去就是。到了这里,切莫客套,便冷了兄弟的心。”
    玉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岳飞实在是无法拒绝。
    便起身朝着玉尹唱了个肥喏,“小乙,便多谢了。”
    玉尹一摆手,笑道:“五哥休要这般,自家人,哪来的那些礼数,吃酒,吃酒!”
    他热情邀酒,岳飞也不拒绝。
    据说,岳飞并不是一个好酒之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容不得他拒绝。
    “对了五哥,云哥儿而今可曾筑基?”
    玉尹心里非常好奇,对那位传说中的四猛八大锤之首,更是极有兴趣。
    张宪笑道:“说起云哥儿,确是厉害。
    这小子天生神力,虽只七岁,却不输许多成人。前些时候,还在军中与人角力,便是军中效用,也比不得他力大。对了,我听说小乙哥使得一手好扑,有机会便指点他一下。”
    指点岳云吗?
    玉尹颇有些意动!
    不得不说,调教小正太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更不要说这个小正太,还是个大牛。
    “待过些时候空下来,倒要领教云哥儿的神力。”
    岳飞欣喜点头,心里也非常高兴。
    他很清楚,玉尹得了周侗的真法,若能指点岳云,倒是一桩大好事。
    此次来肃宁,确是一桩幸事。
    想来今后在这边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过艰难。
    岳飞正想着心事,忽听到大厅外一阵骚乱。
    紧跟着,就见一个李逸风的家仆跌跌撞撞跑进来,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县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怎么?”
    “方才在城外,何将军和王、徐两位将军起了争执,各带着兵马,在城外打起来了!”

           

第332章 骄兵悍将

      何元庆很不高兴!
    被岳飞部曲拦住去路,更让他感到不快。
    自宣和七年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