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庚新)-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又想到,在那股子血气回落,整个人冷静下来后,却是一阵阵莫名的冷意……
    玉尹突然勒住马,环顾四周。
    半晌后,他突然问道:“老庞,可曾派出斥候?”
    庞万春催马上前,沉声道:“回禀将军,已经派出斥候前往期城打探消息……”
    “把这里收拾妥当,让弟兄们都早些休息。
    天亮之后,恐怕还会有一场恶战。曹荣丧子之痛,恐怕会比之前变得更加凶恶。”
    庞万春听罢,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将军,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庞万春出身行伍,曾经从方腊造反,是反贼中的大将军。对于兵事的了解,更不是玉尹可以相提并论。早在金兵退下,庞万春便已经猜到,还会有一场恶战到来。
    曹宁死了,曹荣又怎可能善罢甘休?
    等他兵临郭桥镇的时候,少不得是你死我活。
    虽说经此一战,玉尹大获全胜,确是靠着对方的轻敌,以及玉尹手中的掌心雷奏功。
    曹荣会不会重蹈覆辙?尚未可知!
    不过庞万春却知道,接下来的战斗,绝不会似先前那般轻松。
    玉尹却没有回答,而是催马往前走。
    庞万春见此,忙跟上去,轻声道:“小乙可是在担心。曹荣?”
    “曹荣?”
    玉尹闻听,却笑了。
    “一个痛失爱子,失去理智的家伙,又能奈我何?我担心的不是曹荣,而是曹荣背后的郭药师。
    我在想。咱们要在这郭桥镇,坚守几日?”
    郭药师吗?
    庞万春揉了揉鼻子,不知如何接口。
    他对郭药师,全无了解……也难怪,那郭药师长年在北方。而庞万春是在江南造反,两人根本不了解,甚至在来开封之前,庞万春根本就不知道郭药师何方神圣。
    “那曹荣……小乙要如何对付?”
    玉尹勒住暗金,手指前方一片荒原,“如此地势,除了死拼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郭药师一怔,也就是说,玉尹根本不知道如何对敌!
    死战?
    凭自己这一千多人,和两千多如狼似虎的虏贼抗衡,实在是胜少负多。更不要说。己方马军不过二百,而金军几乎全都是骑兵。曹荣的部曲,虽说比不上女真人的铁浮屠,但也是身披重甲的猛士。两千多骑兵发起冲锋,己方又如何抵挡?
    “小乙的意思,莫非是……效仿先前。用掌心雷?”
    “我一共带来三百枚掌心雷,昨夜已消耗七十多枚……而且,曹荣必得到消息。知我手中有此利器,断然不会如曹宁那般,莽撞的扑过来。若结阵使用掌心雷,只怕是效果不佳。但我们现在唯一可以依仗的,便是那二百多枚掌心雷了……”
    玉尹这番话,说得前后矛盾。
    可是庞万春却听出了玉尹的意思:想要打败曹荣。只有依靠掌心雷的威力。
    但是这掌心雷要如何使用,才能够发挥出效果。还需要认真考校,想出一个章程。
    说起来,庞万春也是第一次见到掌心雷这种火器。
    对于掌心雷的威力,他也是非常震撼,不曾想会如此骇人。他亲眼看到,金兵被掌心雷炸的血肉模糊。清理战场的时候,几乎看不出人的模样,只剩下一堆烂肉。
    掌心雷的威力,的确是惊人。
    但如何发挥它的威力,却要仔细思考。
    庞万春策马玉尹身旁,看着茫茫旷野,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那小乙准备如何抵御?”
    玉尹,却回过头。
    月光下,郭桥镇城墙若隐若现。
    庞万春突然眸光一闪,“若不得野战,何不据城而守?”
    “嗯?”
    “郭桥镇虽说不甚坚固,却毕竟是一座城寨……虏贼擅长野战,而我方多是步卒,也唯有据城而守,方有一线生机。”
    “哥哥,计将安出?”
    玉尹知道,论计谋战术,自己怎么也比不得庞万春这种专家。
    想当初,庞万春曾统帅千军万马,更经历过无数次惨烈搏杀,方才活到了现在。别的不说,庞万春的那份眼力价和他对战事的掌控力度,绝不是玉尹可以比拟。
    哪怕玉尹是穿越众,有千年眼界,却不是行伍出身。
    庞万春微微一笑,在玉尹耳边低声窃窃私语。
    玉尹一开始,眉头紧蹙……但渐渐地,却露出了笑容。
    也许,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天,渐渐亮了!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曹荣率领两千大军,踏踩着晨雾,自期城呼啸而来,兵临郭桥镇。
    一路上,曹荣逐渐冷静下来。
    他更让人收拢了从郭桥镇败退下来的金军,仔细打听了宋军的情况,对昨夜曹宁和宋军的交锋,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非是曹宁无能,而是宋军手中有一种火器,打得曹宁措手不及。当然了,宋军之中似乎还有几员悍将,据说是勇冠三军。
    不过,金军对那三员宋将,却一无所知。
    便是曹荣自己,也不记得东京禁军中,有如此猛将。
    他知道殿前司金枪班直有一个曹宁,也知道在侍卫亲军马军司里,有一个呼延灼。
    东京禁军的那些有名望的将领,曹荣大都知道。
    甚至,他还知道殿前司指挥使马皋的夫人王燕哥,虽为女将,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可是,却偏偏不知道那三员宋将是何方神圣。
    曹荣虽说痛失爱子,一心想要为曹宁报仇。但他却不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这一点,从他一开始便徐徐推进,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掠夺,便能够看出端倪。
    所以,越是报仇心切,曹荣便越是冷静。
    在仔细询问了战况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宋军有一种火器,并非他所熟知的霹雳炮,皮纸炮那样的武器,而是一种便与携带,可以投掷的火器。这种火器,威力惊人,爆炸的声音很大,可以使战马呈现慌乱。不过,曹荣却听出了掌心雷的弱点:只能用手投掷,爆炸的范围很小,只要骑军不挤在一处,威力随之减少。
    若是这样,便散骑出击。
    郭桥镇宋军并无太多骑军,单靠步卒,恐怕也难有作为。
    最重要的,他已经知道,郭桥镇几乎是一座空城,那郭桥镇的宋军,不过是一支孤军。
    我儿休要害怕,为父这就为你报仇!
    曹荣心中大定,旋即命骑军拉开距离,朝着郭桥镇逼来。
    清晨的阳光,普照大地。
    郭桥镇冷冷清清矗立在晨光之中,透出一股子清冷之气。
    镇外,尚残留着昨夜大战的痕迹。曹荣纵马向前,举目朝郭桥镇看去,却不见一个宋军的影子。
    郭桥镇大门紧闭,城头上竖着一根木杆子。
    那木杆上,悬挂着一具尸体,被扒的精光,光溜溜掉在杆子上,随着清晨的微风晃动。
    曹荣忙仔细看去,却不禁瞠目欲裂。
    他看得清楚,那杆子上挂着的尸体,赫然便是曹宁。
    “宋狗欺我太甚!”
    本平静的心境,被那具尸体一下子打破。
    曹荣再也无法耐住心头怒吼,举起大枪,嘶声厉吼道:“三军儿郎,与我冲锋……”
    金兵,伴随着曹荣一声怒吼,齐声呐喊。
    两千多铁骑想着郭桥镇扑过去,眨眼间便来到城门下。
    可是郭桥镇的城头上,却依旧是悄无声息。
    曹荣见此状况,不由得有些疑惑,他犹豫一下,便下令道:“宋军不敢应战,儿郎们下马攻城。”
    金军以骑兵为主,虽说没有大型攻城器械,但也带着简单的攻城器具。
    拒马迅速架起,在数十名金军抬起拒马,呼喊着向郭桥镇的城门冲去……曹荣则勒马城下,凝视城头上的动静。不知不觉,麾下的骑军在不经意间,正聚拢在一处。(未完待续)

           

  


第277章 郭桥镇(终)

     梆梆梆,一阵急促的梆子响过后,郭桥镇城门楼上,突然间冒出一群人。
    曹荣在后军督战,看到城门楼上出现人影,便立刻大声叫喊道:“散开,全部散开。”
    他也觉察到,麾下金兵在不知不觉中向城门口聚拢。
    万一宋军那神秘火器投掷下来,必然会造成巨大伤亡。
    可是,郭桥镇城门楼上,只是落下一阵箭雨。王敏求率领二百名弓箭手,朝城门楼下射箭,同时吉青等人则指挥一干杂兵,如雨点般把土石和断木从城上砸落。
    郭桥镇已经是一座空城,也就代表着那些民居几乎派不上用场。
    所以,玉尹连夜命人把靠近城门口的建筑全部拆除,换来城门楼上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
    只是,勿论箭雨还是礌石,并没有给金军造成太大伤亡。
    曹荣指挥兵马后退,一边观察着郭桥镇的动静,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宋军的火器,让他有些投鼠忌器。在沉吟片刻之后,曹荣再次下令金兵发动攻击,金兵扛着拒马,潮水般向城门涌去。城头上,宋军继续进行反抗,不过还是以箭矢和礌石为主。反复几个回合过去,金军在付出数十人伤亡之后,曹荣也随之定下心来。
    只怕那神秘火器数量不多……
    否则宋军怎会迟迟不见使用?
    想想也是,这支宋军不过千人,恐怕也不是禁军精锐。
    曹荣脸上。露出一抹狰狞之色,心中的顾虑随之不见,就见他拔出宝剑,遥指郭桥镇城门,嘶声咆哮道:“三军儿郎,与我冲锋。攻下郭桥镇,鸡犬不留……”
    这也是金军最喜欢听到的命令。
    之前在封丘。在期城,金军兵不刃血夺取之后,为了安抚民心。曹荣下令不得轻举妄动,以至于这些个兵痞子们,竟没有办法捞取外快。心里早就有些不满意。
    而今,屠城令发出,金军自然不再客气。
    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嚎叫着向郭桥镇扑去……
    这郭桥镇的面积本就不算太大,又因毗邻广济河北岸,所以位置相对较高。城门也很小,以至于金军发动攻击之后,立刻就挤成了一团。城门楼上,玉尹眯着眼睛凝视正蜂拥而来的金军,脸上不自觉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这庞万春,果然出了一个好主意。
    郭桥镇的地形地貌,注定了宋军想要和金兵野战,必然会是惨败而回。
    且不说宋军以步军为主,而金兵则是铁甲骑兵。更重要的是。玉尹手下的这些步军,并没有宋军长于野战所使用的神臂弓步人甲,一旦交战,少不得全军覆没。
    和曹宁一战,靠的是一个出其不意,以及曹宁的轻敌。
    可是和曹荣交锋。哪怕这老儿已经怒极攻心,可是有曹宁前车之鉴,也注定他不可能犯同样错误。
    郭桥镇,不足以坚守。
    而且玉尹也不想在郭桥镇和金兵决战。
    之所以坚守郭桥镇,说穿了也是为了拖延时间,令牟驼岗能够顺利把辎重粮草转移,同时为开封争取更多时间。所以,玉尹不想和金兵死战硬拼,所以若不出奇兵,结果便不容乐观。
    庞万春的计策,便是诱敌之计。
    凭借郭桥镇做出坚守姿态,引诱金兵围攻。
    只有让金兵聚在一处,掌心雷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为此,玉尹一直咬着牙坚持,等待金兵露出破绽。果不其然,曹荣上当了……那么自己的机会便要来了!
    “梁玉成,放炮!”
    一旁梁玉成闻听命令,忙躬身领命。
    不过,他手里没有宋军所使用的霹雳炮,只有一尊号炮。
    梁玉成装好了号炮,点燃药捻子后,只听叨的一声巨响,城门楼上吉青立刻大声吼道:“把掌心雷给我砸下去。”
    二百杂兵早就等的不耐烦,忙点燃了掌心雷上的药捻子,呼的朝城下投掷。
    这不需要什么臂力,也不需要什么准头。
    郭桥镇城门口,至少聚集了几百个金军,更有无数的金兵如潮水般涌来,掌心雷只要丢下去就好。
    曹荣本欲亲自出战,不想那一声号炮,令得曹荣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眼见着从城门楼上丢下无数个黑乎乎的铁球,曹荣心里一咯噔,立刻知道情况不妙。
    “撤退,散开……”
    曹荣瞠目欲裂,嘶声叫喊。
    不过,没等他话出口,就听轰的一连串巨响传来,便是距离那郭桥镇城门尚有数百米之遥的金军,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地面颤抖。城门楼下,崩出一蓬蓬血雾。
    金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掌心雷炸的血肉横飞……
    紧跟着,玉尹一声喝令,早就在城门楼下等的不耐烦的董先,立刻命人打开城门。
    硝烟弥漫,一股子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董先不由得一蹙眉,忙闪开让出一条通路。紧跟着,高宠何元庆犹如两头下山猛虎,带着被背嵬军呼啸着从城中杀出。城门外,金军被炸的死伤无数,遍地尽是残骸。方圆数百米的地面,被染成红色,在阳光下更是触目惊心。没等他们回过神,就见一队宋军从城中杀出。
    那高宠舞动大枪,在乱军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何元庆挥动双锤,更是势不可当,身前无一合之敌。而两人身后的背嵬军,则清一色手持七尺斩马刀,跟随着两头猛兽冲出城来,杀进乱军之中,恍如虎入羊群。
    背嵬军背后,牛皋和董先各领本部人马跟上。虽是步军,却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战斗力。
    金兵被这一顿狠杀,哪里还敢应战。
    纷纷寻找坐骑,狼狈而走……
    与此同时,郭桥镇城门楼上又是一声号炮响。
    黑旗箭队从金兵背后杀出,令本就慌乱不堪的金兵,再也没有抵抗的心思。一个个夺命而逃。
    曹荣虽竭力想稳住阵脚,奈何大势已去。
    在接连斩杀十数名逃兵之后,眼看已无法控制。只得在亲随的保护下,狼狈而逃。
    喊杀声,渐渐低弱。
    玉尹眼看金军溃败。不由得长出一口浊气。
    再临疆场,已没有了昨日那般强烈不适……这一战,胜得实在是侥幸,可以说是靠着掌心雷的威力和庞万春的出谋划策,才大获全胜。一直觉得,自己可以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可是才这一战,他已经明白,自己并非行伍的料子……
    大军作战,讲的是一个沉稳应变。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冷静。
    可就在刚才,他几次失了分寸,若非有庞万春之前的交代,说不得便提前投掷掌心雷。
    便是如此,他还是没有拿捏好分寸。
    刚才下令终究还是匆忙了些。若在压一压,不说多,二十息的时间,那二百枚掌心雷的杀伤力至少是现在的一倍。可是在刚才,他还是慌乱了,甚至有些急躁。
    也许。这可以在日后弥补。
    但玉尹却觉察到,若冲锋陷阵,搏杀疆场,他也许是一把好手。
    可是运筹帷幄,却非他所擅长。有些东西可以去培养,有些东西确是天生……才几千人的混战,便如此模样。那么以后几万人,乃至几十万几百万的作战,他能否坚持?
    想到这里,玉尹轻轻叹了口气。
    心中虽已做了决断,却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自己,果然不是那种能争雄天下的人……后世曾看过一些影视作品,眼看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军们,大声叫喊着‘不问伤亡,只问战果’的言语,总觉得并不困难。
    可真要投入战场,自己能否有那种魄力喊出这样的话语来呢?
    这,需要何等坚强和冷酷的心啊……
    偏偏,玉尹骨子里还是一个文艺青年!
    日当正午,郭桥镇已恢复平静。
    大战已经停止,金军虽大败而回,却跑了曹荣……
    虽然从整体而言,宋军取得了胜利,但曹荣逃走,却让玉尹心里或多或少有些遗憾。
    “今日交锋,虏贼伤亡七百有余,而我军不过伤亡百人,可谓大获全胜。”
    郭桥镇官衙大堂上,王敏求兴致勃勃的汇报战果。
    只是玉尹却显得很沉静,听罢王敏求汇报后,他突然问道:“诸君,曹荣虽败,但虏贼早晚会卷土重来。郭桥镇不足以坚守,我等之前依靠掌心雷和出其不意的战术获得胜利,可是一旦虏贼大军到来,这郭桥镇恐怕抵不住虏贼一轮攻击。”
    话音一落,众人顿时沉默。
    玉尹闭上眼睛,沉吟片刻之后道:“虏贼此次大败,郭药师必不会善罢甘休。此人兵法出众,且甚有心计,非曹荣一介匹夫可以相比。我们如今有两条路,是继续坚守,还是退回牟驼岗?算起来,今天是初七,咱们拖住虏贼两日,也算功德圆满。
    大家说说看,下一步该如何选择?”
    众人面面相觑……
    庞万春则禁不住暗自点头。
    说实话,他也正要提醒玉尹这件事,却担心玉尹连番获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两天了,开封府不见动静,更无援兵到来。
    那么枢密院的想法,也就非常清楚……他们绝不会为了郭桥镇和金军死战,必然已下定决心,依托开封坚城,和金军决战。两天时间,想必能让他们做出许多准备。
    “哥哥的意思是……”
    高宠忍不住开口。
    玉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撤退!”
    这两个字,说出来有些艰难。可玉尹知道,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半晌后,牛皋开口道:“既然指挥使已做出决定,便撤退吧。”
    董先,也点头表示赞成。
    决意一经定下。玉尹便不再犹豫,立刻下令火速行动。
    他独自坐在官署的庭院中,显得心事重重。
    就在这时。听一阵脚步声传来,抬头看去,却是庞万春从月亮门外走来。
    “小乙。似有心事?”
    玉尹笑了笑,摆手示意庞万春坐下,而后沉声道:“自家只是有些感触……原本以为,乱世到来,我可以如古人先贤那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可经过昨天和今天两场战斗,我却发现,自己并非帅才。不怕哥哥笑话,上阵搏杀。决死疆场,自家并不害怕。可是说的随机应变,冷酷果决,却始终无法做到。
    叔祖生前,并不想我在行伍效力。
    他曾说过。我的本事不过是率领百人作战,做个将虞侯绰绰有余,但做指挥使,便不够果决。一开始,我并不服气!但经过这两次战事,我却深刻感受到自家不足。”
    在大堂上议事的时候。庞万春就觉察到玉尹的情绪有些问题。
    却没有想到,他是因此发愁?
    玉尹的缺点,庞万春也不是没有觉察,但因为恪于身份,庞万春不知该如何劝说。
    哪知玉尹竟如此明白的说出来,让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玉尹沉默良久之后,突然间又展颜一笑,他抬头看着庞万春,沉声道:“哥哥有没有想过,换个地方发展?”
    “啊?”
    “以哥哥的才干,在我麾下,确有些委屈。
    若哥哥想走,小乙倒是可以为哥哥安排一个好去处。”
    庞万春闻听,勃然色变,“小乙这话怎说来,若非小乙你当初为我谋划,庞某如今也不过一介山贼。而今虽说只是个将虞侯,却是光明正大,无需每日提心吊胆。
    自家虽算不得什么饱学之士,却也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小乙休要再说这些话语来。”
    哪知道,玉尹脸上的笑容更甚。
    “哥哥觉着,跟随我便能施展才华,功成名就吗?
    莫忘记了,哥哥还有理想,要振兴盐官庞氏……跟随我,了不起做一辈子的幕僚,何不去闯一番事业?我这番话,并非是考校哥哥,而是肺腑之言。只要哥哥同意,我便为哥哥谋划……自家也许成不得一个好统帅,却可以为哥哥创造条件。”
    “这个……”
    庞万春有些矛盾。
    玉尹又道:“不仅是哥哥,还有董觉民、牛伯远……他二人皆有才干,委屈在这殿前司里,终究是大材小用。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去处,到时候你们便一起过去。”
    “哪里?”
    庞万春脱口而出。
    哪知玉尹并未回话,只笑了笑,轻声道:“待事情有了眉目,哥哥自然知晓……”
    ++++++++++++++++++++++++++++++++++++++++
    庞万春带着一头雾水走了。
    玉尹整个人,好像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说实话,牛皋董先还有庞万春跟着他,虽让他有了臂助,却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烦恼。
    庞万春在历史上是个什么状况?
    玉尹不是特别清楚。
    可牛皋、董先,却是实实在在的名将,更是岳飞的左膀右臂。
    当然了,玉尹不可能让牛皋和董先去投靠岳飞,毕竟他心里面对岳飞始终存着些疙瘩。他敬佩岳飞不假,却不认可岳飞的做事风格。历史上,岳飞以忠义而闻名,最后死于高宗和秦桧之手。可是,谁又知道在建炎之初,高宗对岳飞有知遇之恩。
    可以说,是岳飞自己的不晓事,喊出什么迎取二帝的口号。
    问题是,你迎回二帝之后,高宗赵构又该何以自处?只怕这一点,岳飞到死都没有想通。
    岳飞死了,他手下那些部曲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似牛皋等人,最后不是被害死,便是郁郁而终……而今,牛皋董先已成了玉尹的手下,玉尹断然不可能让这两人跟着岳飞送死。所以,他为庞万春三人想了一个好去处,便是到宗泽手下做事。玉尹觉着,跟随宗泽远比跟随岳飞更有好处。
    和庞万春这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玉尹并不是特别清楚。
    但想来庞万春一定会和牛皋董先透漏风声,便让他们也有一个心理准备吧。
    至少,给他们一个奔头,说不定两人会更加卖力。如今虏贼兵临城下,也是他们博取战功的最佳时机。
    想到这里,玉尹这心里面,顿时通透许多。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入夜,玉尹下令全军撤出郭桥镇,退至广济河南岸扎营……
    郭桥镇,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一座空城,留在这边平白便宜了女真人,确不是玉尹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所以,在背嵬军撤离的时候,玉尹下令,推倒郭桥镇城墙,而后一把大火,让郭桥镇化为一片废墟。在熊熊烈焰的照映下,宋军有条不紊的南撤,安全渡过广济河。
    随后,玉尹命人往开封府送信,向兵部汇报战果。
    他知道,自己擅自离开牟驼岗,绝对是犯了大忌……把战果呈报上去,或多或少,能为自己换来一些宽恕。不过,若兵部真个要问罪,玉尹也不会太过在意。
    他很清楚,真要是出了事,朝中自有赵谌和皇后为他说话,包括高俅也会保他性命。
    做不得大将军,便做一个能够为大将军们保驾护航的人吧!
    玉尹把书信写好之后,却犹豫了一下。踌躇片刻后,他又写下一封书信,用火漆封好,唤来高宠和王敏求两人。
    “十三郎,你即刻前往牟驼岗,让衙内带你去见二十六郎。
    把这封书信交给二十六郎,请他转交太子。便说,自家为太子出了一口恶气……另外,把战况告之二十六郎,让他做一个特刊,务必要在明日将此捷报,遍传开封。”
    若你兵部寻我麻烦,便让舆论与你们较量!
    玉尹发现,在决定抛弃了兵权之后,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清晰很多。
    吩咐完高宠之后,玉尹把另一封书信交给了王敏求,“三郎,这封书信要在明日卯时送往兵部。
    记住,是卯时,不要提前,也不要延后,便与李尚书言,我在广济河南岸等候军令。”
    (未完待续)

           

第278章 开封之围(一)

  
    是夜,河南小雨。
    曹荣败走期城,总算是稳住阵脚。
    这也是宋军兵力不足,所以曹荣还能赶回期城。若宋军兵力充足,只怕这时候期城已经被宋军拿下。那时候,曹荣便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清点兵马,逃回期城的不足千人。
    他带去郭桥镇两千多骑军,也就是说在郭桥镇,曹荣折损了一半兵马。
    再算上昨夜曹宁的损失,两战之后,金军可谓全军覆没,曹荣更痛失爱子,甚至到最后,连曹宁的尸首也没能抢回来。孤零零坐在空荡的大堂上,曹荣形同枯槁,目光呆滞。
    原本以为可以夺取首功,独占鳌头。
    那料想最后落得如此结局?
    曹荣整个人如同失去了魂魄,一动不动的坐着。
    甚至有人走近大堂,也没有觉察到。
    “元皋何故如此?”
    一个带着浓浓燕云口音的声音传来,总算是让曹荣清醒。
    他抬起头,就见面前站立一个清癯男子,看年纪大约四十多岁,相貌俊秀,颇有姿容。
    185左右的身高,让他身形显得极为挺拔。
    双颊瘦削,如刀削斧砍般棱角分明,颌下短髯,更衬托出非凡气度。
    “药师,何时到来?”
    曹荣看清楚这男子的样貌,大吃一惊,忙长身而起,上前与来人行礼。
    来人微微一笑,“大太子已渡河抵达白马,听闻元皋捷报频传,担心上了宋狗的当,所以命我率部支援。”
    曹荣闻听,不禁悲由心生,忍不住痛哭失声道:“要是怎来得忒晚!”
    这中年人,正是郭药师。
    在夺取滑州,占领白马之后,便留在白马津搜寻船只。并且成功在下游地区找到了二十余艘大船,成功迎接完颜宗望渡河。完颜宗望渡过黄河,郭药师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他听说曹荣一路南下,接连获胜,便带领兵马急匆匆追赶上来。
    至于什么害怕曹荣上当,郭药师却没那么多的好心。
    他所担心的,只是被曹荣抢了头功,日后便不好在压制曹荣父子。
    好在才到期城。就听到了曹荣惨败的消息。别看郭药师一脸的关切之色,可心里面却乐开了花。
    就凭你父子二人,便想要夺取头功?简直是痴心妄想!
    要知道,郭药师自金兵南下,一路便是先锋。所以这头功,只能是他来夺取,任何人想要从他手里把这头功拿走,郭药师都不会快活。更不要说,曹荣父子不过降将。
    当然了。他这点心思不可能与外人知晓,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
    听曹荣说完,郭药师露出痛惜之色。
    “元皋。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那郭桥镇宋军究竟是何来历?
    我受命之后,便匆匆赶来。到封丘时,听闻你已经兵发郭桥镇,于是便急忙赶来。没想到,还是出了变故……按道理说,以元皋之能,宋军如何是你的对手?”
    曹荣咬牙切齿道:“只怪那宋军手中有一种火器,威力惊人。
    错非如此。我儿又如何丧命,我此刻早已经马踏郭桥镇,把那宋狗个个诛绝。”
    曹荣张口宋狗,闭口宋狗,却忘记了他本是宋人的身份。他这时候也冷静下来。详细的叙述了郭桥镇之战的过程。郭药师一开始,尚神色平和,可听着听着,面色便严峻起来,露出沉思之色。
    在此之前。宋军也有火器。
    只是不管霹雳炮也好,皮纸炮也罢,发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