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周的哀嚎惨叫声就是证明,断了胳膊的士兵,伤到后背的士兵,捂着头的士兵,以及那个零碎的尸体,这些都是证明。
  没有时间给英军士兵大喊求救,因为在不到一秒的间隔内,第二批炮弹已经落到了阵地上。
  这次覆盖的不再是阵地前沿,而是正中阵地,将无数沙包炸裂,泥土飞扬,炮火漫天。
  原本躺在沙包上的士兵,也在一瞬间坐了免费的地狱飞机,“轰!”的一下,整个人就飞起来了,“啪!”落下地,然后已经没有呻吟的力气了。
  “呜!”神经系统尚未全部死机,因为鲜血还没流干,手指动了动,嘴角抽搐着,那不甘的眼神,说明他对这个世界还存在幻想。
  可是来不及了,身体里的鲜血如同潺潺流水,迅速从他的嘴边、耳里、鼻子中,甚至各个被弹片切割出的伤口里,流了出来。
  慢慢地映湿了沙土,原本飞扬的尘土倒是因为有了鲜血的混合,变得有粘性,一团一团,不再是颗粒状。
  或许是南华军炮兵觉得这种战斗没必要浪费更高级的炮弹,所以这几轮炮击都用的是普通炮弹,一种以破片杀伤为主的炮弹。
  但是这种炮弹的威力比不上高爆弹,不能在一瞬间把人撕成碎片,恰恰零散的杀伤,不断折磨着阵地上的英军士兵。
  “妈妈!我要妈妈!”“啊!我要离开这个地狱!”“我的腿,救我!”
  英国老爷兵已经忘了上一次现代战争是什么时候了,当然,对付东南亚这些土着的事情肯定不会忘。
  他们的脑子里不约而同出现了,上一次,他们也是这样,用炮弹淹没了拿着大刀长矛的土着。
  看着那些土着在大炮底下哀嚎惨叫,他们心里不禁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不过他们丝毫没有看见那些当地百姓眼里的无助与凄惨,现在算是一报还一报,厄运总归会回到自己头上。
  讽刺的是,这个时候,他们在南华军面前就像一只待宰的羊羔,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嘶喊着,希望上帝会怜惜它的子民,救他们脱离这个苦海。
  不过上帝是肯定没听到他们的求救,等来的一大批不是天使,而是接着炮火的恶魔。
  “进攻!”“砰!”一团长开了一枪,而这一枪就是总攻命令,数千名全服武装的滇边守备旅士兵从茂密的森林中冲了出来。
  他们每一个都穿着深绿色的迷彩军服,脸上画着迷彩,看起来就像森林里跑出的恶鬼一般。
  “啊!妈妈!救我!”“恶魔来了!”
  英军士兵一看见南华军士兵,就跟老鼠看见猫一样,吓得魂不附体,啧啧啧!
  可是他们没得选,因为还活着的英军士兵,尽管都是逃过了炮击的幸运儿。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胳膊少腿,要么是被弹片伤到了腿,要么干脆被爆炸炸伤了全身,除了哀嚎就没别的动作了。
  滇边守备旅的士兵迅速的跑到他们身边,“砰!砰砰!”随即响起零落的枪声,却是这些士兵在送英军回归上帝的怀抱。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东南亚的骚动
  出于隐蔽突袭的目的,这里不能出现一个活口,不然消息立刻会被其它地区的英军接收到,这样不利于他们接下来的行动,所以暂时也只能心狠手辣了。
  南坎唯一的守卫,英军的一个连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覆灭了,至于城里面那些个警察,压根就不是事情。
  在滇边守备旅八千将士的席卷下,整个南坎城都被清理了一遍,如同秋风扫落叶,没有一个活着的英国佬或者英伪军。
  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充分诠释了兵贵神速这个概念,还真别说,南坎在英国佬手里,那可是用对了。
  原本只是一个落后小镇,可人家英国佬不满意,老子是绅士,怎么能住在这种地方呢?
  于是,陆续通过各种渠道,运来了各种各样的物资,愣是把这个落后山镇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城市。
  什么排水设施、绿化设施应有尽有,人家的城市规划做得还可以啦,城里面各种俱乐部、酒吧、舞厅应有尽有。
  最重要的是,英国佬为了方便南坎这个军事要地或者说交通枢纽的运转,人家在八莫和南坎之间修了一条公路,这公路标准都快赶上南华的省道了,啧啧啧!
  这可把滇边守备旅旅长高兴坏了,南坎城有汽车,又有公路,到八莫顶多两小时,要是徒步穿越森林至少也得半天呀!
  八莫是这次收复领土战略计划里面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可是缅北的一处军事要地,正好在伊洛瓦底江支流太平江汇口附近,实实在在的水陆交通枢纽。
  陆路方面,这里一直是中缅两国的交易重镇,东接云南腾冲,南通我国的畹町。
  水路方面,南达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孟拱、边迈同时也是伊洛瓦底江向北航运的终点。
  可见其重要性,如果南华必须稳固以野人山、南坎、江心坡三道防线组成的防御阵地,那么这里必须拿下。
  因为只有拿下了这里,英军才不可能直接通过公路,源源不断将兵力运送到这里。
  而滇边守备区则可将八莫当做桥头堡,死死扼住缅北密支那与缅中曼德勒,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就算能够维持两地的交通,但公路已经被掐断,支援力度肯定下降了不少。
  接下来的一步棋就是南华扶持缅甸地方势力,当然,必须是华人势力,因为诺大一个东南亚,冯庸不想让后世那种东盟群起攻伐中华的事情出现。
  就算没必要吞掉这么多地方,那也得扶持一些华人势力掌控东南亚诸国,毕竟血缘关系作为基础,他们天生就对中华没有恶感。
  然后学习美国后世战略,组建以中华为中心的亚洲军事组织,将世界重心从欧美逐渐演变到欧亚美,三足鼎立。
  要知道现在的美洲,美国一家独大,剩下的都是各个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要想发展起来,首先他们就得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所以暂时不需要愁。
  而欧洲则不然,诸强并列,全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旦整合起来,呵呵!绝对是世界最强大洲。
  至于亚洲,除了日本是一个二流强国之外,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这样不好,双拳难敌四手,中华必须让自己屁股后面跟着一群人,才能肆无忌惮的在世界争雄。
  东亚就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是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都是泛中国文化圈的组成部分,中华当了上千年的老大,再当他们老大,他们也容易接受。
  。。。。。。。
  “报告团长!已经拿下了!”
  “好!给旅长报信!”
  “是!团长,我们还在城里发现一个军火库,里面有步枪五千只,子弹五百万发,另外粮食上万斤。”
  “什么?”滇边守备旅二团长一脸惊愕,倒不是被这武器数量吓到了,毕竟南华军不是穷山沟沟里来得,没见过世面。
  要知道南华军虽然没有美国、英国、德国那么阔气,可也不穷,至少武器还是不缺的,现在每个省现在有一个兵工厂,生产陆军装备,完全可以满足扩军要求。
  像他们这个山地作战部队,完全赶上了南华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出于作战需要,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专门制作的,从成军以来,至少换了四次装备了。
  二团长愁得是,这五千只英国枪,虽然在国际上来说,很先进,甚至不逊色于南华现役步枪。
  但是型号子弹口径什么的都不合,难道南华要为了这些英国武器专门建一个兵工厂吗?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呀!
  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出个招来,只好这样说道:“将东西上报给旅长。”
  他心想,这下好了,这种麻烦事还是交给旅长去烦,他只要专心打仗就行。
  “是!”
  南坎滇边守备旅指挥部,吴孟超正在端详地图呢!自从今天上午拿下了这里之后,他留下了一团镇守南坎,将二团放出去拿下八莫,拿下了八莫,这个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其它的几个小地方,都不是事。
  等了快四个小时了,终于收到了来自八莫的电报,毋庸置疑这肯定是第二团的报捷。
  “旅长,二团来电,八莫已被拿下,歼敌一千余人,缴获英式步枪五千只,子弹五百万发,粮食上万斤,另外才有一些财物,数额不详,正在清点中。”
  “好哇!”吴孟超正好想着怎么才能在缅北这块地方扎根,司令部的意思是,除了武器弹药之外,剩下都交给他的滇边守备旅了。
  以野人山、南坎、八莫为中心点,建立滇边守备区,管辖地域包括也勐卯三角地区,也就是中缅边界中部区、以及南部的阿佤山区。
  准确来说,包括南坎、八莫、曼西、锡高、南帕卡、腊戍、孟崖、曼卡、孟休、达高在内的缅甸掸邦东北部与云南交界的五千多平方公里土地都是滇边守备区的辖区。
  人口当然是不愁的,这里是云南畹町联通腊戍,构成缅甸公路一条大动脉的中枢所在地,可见其繁华。


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大胆些
  如果不是南华此刻不想跟英国撕破脸,冯庸恐怕会直接叫部队拿下整个掸邦。
  要知道掸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管辖地带,唐宋时期,这里与云南南部、老挝是一体的,尽管土司自治,可遵从华夏的命令。
  就算元、明、清时,因为战争不断的原因,又或者中央集权制度的越来越完善,掸邦跟云南分开了,当时我国统治王朝细分了地域,但是掸邦跟云南之间,互有交通,混成一体。
  如果不是英国佬的入侵,恐怕掸邦依旧是听从我中华政府的号令,而不是什么英属印度缅甸省的统治。
  由于历史渊源,掸邦的土司对我国的观感并不坏,特别是这里华人众多,除了本地土着掸族人,就是华人最多了。
  而滇边守备区的辖区只占据了克钦邦南方一小部分,占据了掸邦整个北部地区,也就是说后世的果敢也在其中。
  完全可以用人口排名第二的华人作为当地的统治主体,进行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的融合。
  当然,南华通行的普通话,也就是北方官话必须普及,因为掸邦毕竟土着掸族人居多,所以通用掸语,不利于统治。
  滇边守备旅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统治这么大一块地区可不简单,不能照抄南华的制度,只能另辟蹊径,例如建立各地武装警察部队,以县为单位,所有的警察都是武装警察。
  这地区可不比国内,只要占领了,派军队一清扫土匪什么的,地方上就不需要等同于二流部队的武警了。
  要知道掸邦是一个部族集合体,由各地土司组合而成,十分复杂,其中果敢地区还好点,毕竟是华人聚集地,双方还能进行交流。
  可其它地方,交流困难就不用说了,鱼龙混杂,军火贩子、土匪、流氓、地痞,啧啧啧!
  只经过简单训练的治安警察根本就解决不了当地的问题,滇边警备旅也不可能把主力部队分下去,镇守一方,那到时候敌人大兵来袭,谁守这里?
  所以暂时安排武警部队充当地方警备部队,同时训练治安警察,因为像抓贼这种小事肯定不需要武警啦。
  武警部队的装备还好解决,毕竟南华有不少兵工厂,建立了完善的武器外销渠道,其中,以改制过的毛瑟g98最合人心,性能也最好。
  到时候弄个万把闽制g98,装备就解决了,背靠云南,弹药补充也方便。
  当然,武警部队是滇边守备区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就算不是华人,可一旦参了军,必须教会他们简单的中国话,完全可以保证他们的忠心,用这些武器,自然没问题。
  但是地方治安警察,不只是各县有一百五十人,乡镇一级也有五十人,需要密布整个掸邦,稳定当地治安。
  考核标准以及训练方法自然不可能像武警部队那样,大手笔投入,南华用不起,也耗不起。
  只能退而求其次,给他们武器,维护地方治安,但是不要求他们有多忠心,这东西短时间哪里看得出来。
  但是总不能装备闽制g98吧!所以武器装备就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个时候,二团送来的五千只英国步枪以及五百万发子弹恰好就是解决方案。
  要知道,整个缅甸都是英国人的地盘,那么英国佬的武器装备会少吗?如果加上西藏那边缴获的,搞个一两万只,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步枪都是按照英国人的提醒设计的,同时也不是英国最新的武器,在适合性以及先进性上,比起闽制g98来,差了不少,吴孟超可以放心的交给地方治安警察。
  一旦有事,直接调动武警部队,完全可以镇压掉这些家伙,这样,以滇边守备旅为尖刀,武警部队为防御,治安警察为稳定工具,形成三道保险,整个守备区的防卫、治安工作就不愁了。
  这两次战斗的情况来看,吴孟超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捞真的拉几,几乎没有战斗力。
  如此,他心生一计,让滇边守备旅第二团以及驻守在南坎的第一团以连为单位,分别乘坐火车、汽车、轮船,三路齐头并进,席卷了整个掸邦北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果敢地区,华人领袖土司杨文炳率先迎接南华军,随后各地纷纷以华人家族为主,相继欢迎南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这些地方。
  不到三天,整个掸邦北部就变成了滇边守备旅的地盘,纷纷插上了属于中华民国的青天白地满日红国旗。
  当然,使用这国旗昭示着南华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承大统名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旅长!各团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伤亡不到一百人,且大多是意外伤,而不是战争伤。各地请求尽快委任当地官员,稳定民生。”
  吴孟超挠了挠头,并不是说他对这些事没办法,而是他没想到战斗如此顺利,恐怕福州那边也没想到,所以行政官员一时间也来不了这边哪!
  如果实行军管的话,倒是能维持稳定,可一些繁荣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时候军管,无疑是掐住经济发展,不利于商业进步。
  这让他很是着急,安排各地官员的事情宜早不宜迟,毕竟局势多变,谁也说不准究竟什么时候,英国佬就大军来犯了。
  既然这样,只能把皮球踢到少帅那里去了,上位者多劳吗!
  “立即电告福州司令部,预定计划已完成,请求司令部将官员具体安排示下,另外把我的治安计划全部发过去。”
  他耍了个心眼,反正这份报告发过去也得让司令部的人想想,不如一起了,这样统一的概率也大一点。
  要知道如果这份计划通过的话,整个滇边守备区就有三万武装警察,以及若干治安警察,完全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到时候他的滇边守备旅就可以腾出手来,到处袭击。
  毕竟缅甸在英国人的治理下,有好些先进工厂,这些都让人垂涎欲滴。


第四百一十九章 顺水推舟
  他可是滇边守备区的司令,不单单军事方面归他管理,就连经济也归他管,到时候,这片地区富裕起来,功劳自然也是在他身上的。
  当然,生活越好,当地百姓对南华的归属感也就越强,掸邦乃至缅甸其它地方看见了,自然也就想归附南华旗下。
  。。。。。。。。
  “报告少帅!南坎来电!”
  “念!”
  “经过五日的奋战,我滇边守备旅完成了既定目标,占领了掸邦北部,然守备旅上下都是军人,实在不适合处政。。。。。。。”
  冯庸越听下去越满意,他没想到滇边守备旅不过八千人,居然这么快就拿下了英国佬的地盘。
  其实掸邦并不是英国佬的地盘,所以没什么英国佬,不像克钦邦,身为英属印度的缅甸省一个行政区,驻扎的英军当然多了。
  掸邦百姓对于英国与中华民国,理解还是有一点的,至少归属感够了,所以才这么顺利。
  更让这个少帅想不到的是,滇边守备旅旅长吴孟超可不简单,军事智慧暂且不论,单单这份政治智慧,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三级军队防御体系,更多的是提高当地百姓的归属感,毕竟军队的待遇还是很吸引人的。
  军队训练自然要进行多方面的知识灌溉,一些洗脑方式不知不觉间让每一个士兵对南华乃至中华民国产生好感,不知不觉间完成同化。
  但是他迟迟没有下命令,因为他在思考,既然这么简单,掸邦也万众一心,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再迈出一步?
  接着他下令道:“请政务委员会派一批处理民族关系的老手去那边,并且带一些国文教师。
  另电告百色兵工厂,运送三万只闽制g98、一千只mp18冲锋枪、两百挺麦德森轻机枪、两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五十万颗手榴弹、一千两百万发子弹去八莫。
  让西藏那边将缴获的英国武器弹药全部装车,一并运到八莫去,至于军需用品,将清单交给云南那边的后勤处,让他们搞定。”
  “是!”
  “还有,电告吴孟超,拿下整个掸邦,成立以腊戍为中心的掸邦自治区,他当司令,他的的滇边守备旅可以相机招收兵员,改编为掸邦自卫军,至于招多少人,那就看他本事了,一句话,缅甸其余地方随他折腾。”
  “嗯!”
  冯庸这一招还是被启发到的,不得不说,吴孟超的计划很好,很强大,足以稳定掸邦北部这块区域。
  但是他的胆子还是不够,既然掸邦百姓对南华有好感,都自己送上门,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全吞了又如何?
  不过他也怕触动英国佬的神经,尽管掸邦名义上只是英国的保护国,但英国佬爷们最看重面子,动了掸邦就等于抢他们的东西,这不是打脸呀!
  所以,他就联想到了交趾人民自卫军,不由得想到这个对策,既然我动手很敏感,那不如让他自己人动手了,这就顺理成章了。
  十月五日,以吴孟超为首的掸邦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并且麾下组建了一支六万人的军队,其中,以华人为主,其次是掸族、缅族等缅甸本地民族人。
  掸邦自治军兵分两路,从腊戍出兵,水陆并进,迅速拿下了整个掸邦。
  令人奇怪的是,缅甸其余各个省、邦都出现了大小不一的起义军,口号出奇的一致,‘我们要独立,反对帝国主义英国的殖民统治’。
  除了英国人实际控制的仰光、勃固、伊洛瓦底三省之外,其余地方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叛乱。
  。。。。。。
  印度总督府。
  弗雷德里克·塞西杰皱着眉头,不断在办公室踱步,不时瞧一瞧墙上挂着的印度地图,图上包括印度、缅甸。
  原来的时候,他看这一么大一块地域,英国女皇皇冠上的明珠,特别开心。
  当然,也是因为这里能够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财富,自从他当上印度总督以来,收到的礼物都快凑一屋子了,切姆斯福德家族也成为大不列颠又一个富庶的家族。
  可现在,看着这张地图,他却有些难受,原本因为南华击败藏军,斩断了他伸出去撩拨中华民国的那只手,他就已经生闷气了。
  南华就算再强势,也只是将英军赶回了印度,然后徘徊在藏南旧地,不敢前进。
  虽然藏南那些地说是说印度的,可实际上,谁不知道那本来就是中华民国的,所以他并不在意。
  可现在的缅甸就不一样了,大不列颠帝国花了多少人力物力,甚至掀起了三次英缅战争才把这块地收入怀中。
  缅甸这块东南亚富庶之地带给英国的利益也不少,当然不能放过,毕竟东南亚都被瓜分完了。
  如今这块地上面出现了无数红点,那是各个地区兴起的反叛,愁得他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这种地区反叛是大不列颠帝国各位在外总督最讨厌的事情,一个处理不好,这乌纱帽就没了。
  “来人,英印军现在到那里了?”
  “总督阁下,英印军在曼德勒边界遭到敌人的伏击,两个师就剩下千人逃回来。”
  “什么?”弗雷德里克·塞西杰勃然大怒,“废物,缅甸境内拿着长矛的游击队都能够打败我们的军队?”
  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毕竟缅甸这些年,小叛乱连绵不绝,但是那些号称起义军的,都是些农民,拿着古老的长矛大刀,根本无法对伟大的大不列颠帝国的士兵造成威胁。
  “总督阁下,伏击我军的是掸邦自治军,他们装备精良,丝毫不逊色于我军,并且这只部队有六万人。”
  这下子算是打翻大锅了,掸邦是最早自立的地区,弗雷德里克·塞西杰自然知道。
  可他一直以为这些当地人之所以能够拿下整个掸邦,是因为当地根本就是他们的地盘,没有一名英军士兵。
  所以他一直就没管那个所谓的六万人的掸邦自治军,可没想到人家居然是一只现代化军队,武器装备都不逊色英军,难怪能歼灭英印军两个师


第四百二十章 无可奈何
  这就不得不耐人寻味了,英印军的战斗力,可是知道的,比起大英帝国的军队来也不差。
  武器装备什么的全是按照英军标准来的,吃好喝好,可现在居然被一只土着部队轻而易举的打败了。
  光是战斗就很说明问题了,在他们眼里,能够击败英军的除了德国佬之外,恐怕就没别人了。
  当然,吹牛逼的话别当真,尽管他们的陆军战斗力有些不足,跟美国人差不多,在法、德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
  但是能够击败他们的军队绝非泛泛之辈,六万全副武装的部队,盘踞在掸邦,吓都能吓死他。
  东方有句古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现在,敌人的大腿就横在你面前。
  这若是能忍,那就真成忍者神龟了,可不能忍又怎样,英印军两个师是印度当前能够拿出的最大力量。
  要知道在藏南地区,英军两个师正在和南华军隔山相望呢?你看我,我看你,啧啧!
  虽然英印军人数不少,可大部分都在欧洲战场磨着呢?怎么调回来打人?
  尽管这些印度阿三战斗力很烂,但是英国佬也没办法,不调动英印军,怎么扛得住德国人的猛攻?
  这下子,他是真没办法了,缅甸现在就是一个烂摊子,索性他就电告朱尔典,毕竟一开始是他撩出来的火。
  如果不是朱尔典鼓动他调集西藏地区的英军搞事,那英国在西藏的军事力量又怎么会全军覆没呢?
  现在又怎么需要两个师乃至更多的军队防守?南华军的战力可谓不弱,轻而易举歼灭了训练已久的藏军,,幸好人家没南下,不然,缅甸更得乱成一锅粥。
  不过他没想到,南华军是没南下,但是人家西进了,并且缅甸这个局面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北京东郊民巷英国公使馆。
  朱尔典自从收到印度总督府发来的电报以后,就一直茶饭不思,死死地琢磨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还真别说,这种瞎想真就被他想出来了点东西,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南华刚在西藏赢了,缅甸立刻就出事了?
  而且云南、西藏跟缅甸相差不远,如果南华军有心的话,完全可以造成现在的局面。
  但是他又不太肯定,毕竟英国情报机关在远东的力量不是很强,而且冯庸只动用了滇边守备旅这一只部队。
  就连南华内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只最早的山地作战部队的存在,更别说英国佬了。
  就算朱尔典花大价钱去调查,顶多就能知道南华往缅甸方向运了一大批武器装备。
  但这并不能代表缅甸的叛乱就是南华所为,毕竟人家买武器,有钱赚谁不赚呀!又不傻?英国在这方面做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没有证据你怎么指责南华?凭感觉?呵呵!英国人在远东的力量微乎其微,难道再来一次中英大战,那是不可能的,南华军号称翻版德军。
  就算只是学了点皮毛,可人家能横扫中国,也说明了它的本事,没个几十万大军,要想打赢南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朱尔典没辙了,如果缅甸乱局不镇压的话,任由发展,到时候别说缅甸了,恐怕印度孟加拉地区都会造反。
  印度阿三虽然是顺民,可总有些刁民存在,孟加拉地区、巴基斯坦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就是其中的刁民区,爱国分子真不少。
  “来人,马上电告帝国在南华的办事处,我明天会亲自前去福州。”
  “是!”
  因为各国都没承认南华的地位,国际也不认可,除了德国、苏维埃俄国,其他国家都只是在福州弄了个办事处,毕竟中华民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朱尔典始终想不到解决缅甸问题的好方法,无奈,只能想一点笨办法,稳住南华,从而让藏南地区对峙的两个英印军师腾出手来,东进清除缅甸叛乱。
  他可没有无视东南亚的胆子,一旦缅甸失去了,别说他这个大英公使,恐怕连印度总督都得滚蛋。
  。。。。。。。。。
  次日,上午九点。
  福州大帅府。
  “禀告少帅,英国公使朱尔典已经到了,就在门口求见,您看?”
  “哦!”冯庸立刻说道:“请他进来吧!”
  “是!”
  尽管他对英国佬很不屑,对这个曾经一手造就中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不列颠帝国更是没有好感。
  但是,国与国之间交往不能单纯地以个人喜好为准,利益才是衡量友情的基石。
  此时此刻的英国,正处于日落西风的前期,国力渐渐衰弱,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显然已经被美国赶超了。
  谁都不愿意笼罩在头顶的霸主光辉消失不见,英国佬也不例外,在英国与美国之间,冯庸更倾向支持英国,对抗美国。
  就算明知道无法阻挡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崛起,但是也得给它造成一点小麻烦,吸引它的注意力,让它无暇顾及远东。
  英国只是一个岛国,就算麾下殖民地众多,可各个殖民地土着与英国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稍微撩一下,就足以让英国丧失大部分殖民地。
  少了这些殖民地,英国这个小岛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就算工业实力、技术基础依旧强悍,可没有原材料,你能把技术变成武器吗?
  可美国就不一样了,人家地大物博,比起中华的优势来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工业基础雄厚,近现代战争考验的是国力的持久性。
  以美国自给自足的丰富工业原料以及广袤无垠的国土,完全不必担心消耗战,稍加动员,那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就算短期内,南华可以将工业实力赶超日本,可要超过美国,还差一些。
  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内,以日美海军最为强大,美国甚至把太平洋当成他们的内海。
  而未来,南华一统天下之后,海军必定是发展的要点,太平洋更是首当其冲。
  至于琉球、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这些原本就是藩属国的地区,自然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