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素养都比二十八师的士兵毫不逊色甚至略高一筹,所以一旦归降的话,稍微编组,就又是一只能打硬仗的队伍。
  “嘀嘀嗒嘀!”一阵这个时代特有的冲锋号声响起,顿时,无数藏匿在山谷两边的二十八师、独立团士兵蜂拥而下,土黄色与草绿色交织的潮流流淌在这个山谷。
  战斗毫无悬念,连日赶路的中央陆军第10混成旅疲惫不堪,并且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一点斗志都没有,而二十八师在思明县城休息了一晚,以逸待劳,如出山猛虎一般斗志高昂。
  一霎时,两万来号人拿着上着明亮刺刀的步枪冲了下来,并且不断高喊“投降免死!”底下中央陆军第10混成旅的士兵纷纷扔掉武器,举手投降。唐国谟在这种情况下也无计可施,只得仰天高呼:“
  都是命呀!”,言语之间充斥着无可奈何之情。
  短短半个小时,这场伏击战就落下帷幕,兼职参谋长的肖皓满脸露出笑意,大步向冯庸走去,“我的大团长,你还真悠闲哪!你知道这场战斗,我们伤亡及缴获是多少吗?”冯庸淡然回道:“多少?”“我军伤亡人数一千两百三十二,其中大部分是轻伤,俘虏中央陆军第10混成旅七千多人,缴获毛瑟98步枪6000只、马克沁重机枪25挺,子弹八百万发。”肖皓回道。
  “哟呵!看来这场伏击还真是大获全胜呀!”冯庸惊讶道,他也没想到这一场伏击战下来,自己伤亡这么小,俘虏敌军七千多人,这七千多人要是用好了,那可是七千多个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呀!转瞬就能扩编一个师,这买卖值了。
  肖皓:“不过可惜,放跑了敌混成第10混成旅的旅长唐国谟!”冯庸觉得走了一个旅长也没什么了不起,可回头又一想,要是唐国谟跑回去报信,那李厚基不得收拾收拾东西跑路呀!他在这福建经营多年,肯定积攒了不少东西,看这个混成第10旅的装备就知道了,好家伙,清一色毛瑟98步枪,搭配不少的马克沁重机枪。
  所以他当即命令独立团放弃收拾战场,立刻奔赴福州,福州最后的部队都损失在这里,现在中门大开,别浪费了这个机会。
  民国六年8月24日,独立团趁势进入福州,占领了这座福建省城,人口十万的福州就这样落入冯德麟父子的手中,当夜,福建督军李厚基落荒而逃,带着一干督军府人士坐汽轮前往香港。随后,冯德麟的二十八师也陆续赶到了这里,进城之后,冯庸便命令部队封锁全城,占领了督军府,控制住了城中府库以及税务局,李厚基仓皇而逃,大部分家产都留下了,这些可都是属于未来的福建督军府的财富。


第三十章 福建统一
  独立团拿下福州以后,冯庸为彻底扫清城内残兵,所以下令封锁了全城,不允许随便出入,而城内从开战到现在一直笼罩在恐惧害怕的氛围之中,沿街商铺十分担心遭到士兵的哄抢,普通人家要提防骚扰残兵趁机要了他们小命,那些富商大贾更是寝食难安,他们不知道谁对谁错,他们只知道,每一次福州的交替带给他们的都是不愉快,那些“兵匪”见人就抢,城里人都不知道经历多少次了,所以也就比较谨慎。
  天亮之后,冯庸下令解除封锁,福州居民才发现,一夜下来,自己竟平安度过,只听见外头一片骚乱,但是不见“兵匪”上门,气氛才稍微好转,看着门前行走着的一队队穿着草绿色军服的士兵,他们眼中浮现莫名的色彩,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看见秋毫无犯的士兵,顿时心里对冯德麟这个新任督军也产生了些许拥戴之情。
  冯庸忙活一宿,又是通电全省,福州已被光复,叛军头脑李厚基仓皇出逃,又是统筹城内诸事,福州才被拿下,原来那些官员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冯德麟粗人一个,也不管这些事,所以无论大小事都得他亲历亲为,除此之外,他还的安排人去处理那些归降的士兵、警察。
  天边刚露出一丝朝霞的时候,好不容易处理完大部分事务,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他却是遭到“突袭”,城中的大户人家、士绅商贾,纷纷上门拜访,庆贺新任督军的到来,当然大部分还是来探探口风的,毕竟这福州刚刚平定,他们还不知道冯德麟是怎么样的人,不得打听打听呀!这种事,冯庸不怎么擅长应付,冯德麟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只得派人在前门把礼物收下,人赶回去,好在这才是福州收复的第一天,来拜访的人不多,很快就打发完了。
  上午十点,冯德麟在督军府召集大家开会,二十八师团以上各将、独立团营以上各将,还有新收服的众人,纷纷到场。
  会议开始前,众人纷纷见礼,“拜见大帅!”冯德麟指着旁边站着的冯庸说道:“这是我儿子,以后你们叫他少帅吧!”冯庸虽然惊讶,却也没反对,他知道冯德麟本来就是个爽利的人,这样子做也是为了确立他的地位,毕竟福建都是他打下的。独立团所部还有臧致平所部眼里都露出一丝欣喜,毕竟冯庸才是他们主公,于是众人纷纷见礼,“拜见少帅!”
  冯庸虽然出类拔萃,但是在冯德麟那些老部下中间的影响力还是不够,冯德麟打算借着这次会议,表明态度。
  “诸位都是我冯德麟从东北带来的老弟兄了,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我冯德麟会有这么一天,虽然在东北天天想着拿下奉天,但是现在确实成为一省大员,跟做梦似的,这等地位,那放在满清,起码也得二品以上,封疆大吏呀!兄弟们跟了我老冯这么多年,枪林弹雨里闯过来,我老冯能够有今日之风光,多亏了大家,所以高官厚禄肯定少不了大家!虽然我们现在坐拥福建,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固步自封,远的不说,就说福建边上,江西的李纯、两广的陆荣廷都虎视眈眈,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和他们想比,我们尚且不如,更别说直系、皖系了,何况我中国大地被列强环伺。
  我冯德麟土匪出身,没读过书,也没什么太大本事,能有今天这般,多亏了我生了一个好儿子,所以我打算将福建事务一应交给庸儿负责!我闲着没事的时候,给他把把关!”
  “爹!”冯庸顿时被冯德麟放得这个重磅炸弹吓懵了,自己虽然是心有抱负,但也没想剥夺自家老子的权力呀!这不禁让他喘喘不安,但是冯德麟用鼓励的眼光看了看他,冯庸这才知道,自己老爹没有开玩笑,绝对是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神,冯庸此刻有股想哭的冲动,但是他强忍着这股冲动,他并不想让冯德麟失望,所以整个人转瞬就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自信。
  冯德麟的这一番话并没有引起众人的质疑,虽然他或许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他能够闯荡东北多年,靠的就是一股义气,手下人都对他信服。何况冯庸虽然年幼,但是从进入福建以来,大家都看见了他的表现,突袭汀漳道,大战厦门道,伏击战,哪至于轻而易举的拿下福州,这一桩桩、一件件深深的在他们心里刻画,可以说,论能力,在座众人没有一个自认为能比得上冯庸。
  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带兵方法,论政事,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带兵的粗人,哪里会这个呀!或许冯庸唯一比不上他们的,就是做人的资历和经验了,二十不到的他哪里比得上这些四五十岁的人。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接掌福建,现在的中国虽然进入了所谓的民主时期,但封建思想仍然保留在大家心中,子承父业,在合适不过了,更何况背后还有冯德麟在给他把关。
  “大帅!少帅乃是当世不二的俊杰,没有他,我们还在东北那旮旯里头躲猫猫呢!更别说占据福建了,所以他执掌,我们没有意见。”二十八师参谋长李大彪首先表态,紧接着一众老臣纷纷说道:“我也没有意见!以少帅的能力,完全可以带领我们发展的更好!”其他年轻的将领就更不用说了,毫不客气的说,冯庸都是他们“男神”,高兴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反对。
  紧接着冯庸站出来表态说,一定会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明天。
  因为福州被拿下了,李厚基更是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往香港,福建剩下的闽海道、建安道已经群龙无首。那些李厚基的老臣都在福州做主称尊,一战下来,尽皆被冯庸拿下,连带着财产都被充公了,剩下的人都是无关紧要的小鱼小虾,看见冯德麟手下两万多后人,哪里还会顽抗到底,一个个机智的选择了投靠。
  所以八月底的时候,整个福建都被冯德麟父子控制了,当然这也只是名义上的,要真正控制,还得安排一批自己人过去管理各地政务。


第三十一章 管理福建
  原福建督军府还是那样没变,只是换了个主人,冯德麟一家人搬进了这里,这里将成为冯德麟一家人生活的地方。自从冯德麟把事情交给冯庸之后,大家建议冯庸在这里办公,但是他受后世影响很深,知道办公场所跟生活场所还是划分明确的好,所以另外找了一个地方做办公地点。
  冯庸掌权之后,开始逐步整合福建政治,各地的官员都奉命前来报道,还有原来的福州督军府官员等等,都集中到了福建省政府,为了方便管辖还有出于以后的考虑,冯庸首先划分了原来的行政单位,取消汀漳道、厦门道、建安道、闽海道,设置厦门、福州两个直辖市,汀州、漳州、泉州、龙溪、建瓯、闽侯六个市级行政区。
  当然自知不是那块料的他,还设置了省长统管政务,福建省政府下设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商务局、卫生局、建设局、警察局、外交部,管理日常事务,设立福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市设立市法院、检察院、各县设立县法院、检察院,各乡镇设立司法所、检察所。然后安插自己的亲信了,省长就交给原长汀县长,后面被冯庸提拔起来当汀漳道道尹的周世辅;财政局长王家俭,交通局长徐名世,教育局长王述增,商务局长欧阳钧,卫生局长汪声铃,建设局长李厚恩,警察局长臧致平,外交部长王寿昌;福建最高人民法院长叶尔衡,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刘豫瑶。
  军事方面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然是冯德麟,然后副委员长冯庸。这样子,整个福建的权力都掌握到他的手里了。
  为什么冯庸不愿意管政事呢?一方面是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另一方面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军队以及工商业的发展上面,要想安心发展,首先就得拥有一支能够守护好底盘的强大军队,而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军工业,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军工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冯庸选择先构建一只强大的军队。
  根据冯庸的计划,在短时间之内,至少要拥有三个正规师,才能守护好福建,以二十八师为骨干,扩编两个师,并且将独立团扩编成一个师,由肖皓担任师长,成立三个守备师负责日常保卫福建。
  9月1号,日理万机的冯庸难得回家早一点,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吃了顿晚餐,晚饭过后,父子两就直奔书房,当然这也是他们的习惯,这段时间不止冯庸很忙,就连冯德麟也蛮多应酬,自从当了福建督军,每天都有那些士绅过来请他吃饭,各界名流纷纷上门拜访,两人基本上连面都见不到。
  “庸儿!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呀!几乎都见不到你的人,手里的事实在忙不过来就交给下边人去做,别把自己累坏了!”冯德麟心疼的说道。
  “爹!我晓得的,但是有些事情还是得我亲力亲为,这段时间,我打算扩编部队,以我们现有的一个师,不足够保卫福建,而且连日来我发现军队里问题很多,所以想通过这次扩编来清理下!”冯庸回道。
  独立团原本就作为他的嫡系来培养的,现在自然要以独立团为中心扩编,而且二十八师是一只老式的部队,里面土匪习气很重,什么吸烟、逛窑子的都有,要是不趁这次机会,好好整顿下,那这只部队只怕是要废了。
  “的确,原来在东北的时候,这一个二十八师和张作霖争夺奉天都不够,更何况我们现在占据了福建一个省。二十八师是我从东北带过来的老部队,什么模样我还很清楚,问题不少,是得清理一下,但是他们都是我的老弟兄,你还是得照顾一下他们的面子,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在福建当个富家翁吧!”冯德麟是个明白人,知道冯庸心里有想法,光看他那个独立团就知道了,无论从军姿还是战斗力来看,都和小日本的军队有得一拼,这二十八师自然不被他放在眼里,有些东西,索性就自己提出来,也省得大家为难。
  冯庸本来碍于自己老爹的面子,打算用温火炖青蛙的方式,慢慢的将二十八师那些杂质剔除,现在听见冯德麟这么说,倒是改变主意了,既然冯德麟都支持了,那干脆就大刀阔斧的改,一次性解决他们。接着对冯德麟说道:“老爹!我知道了,那些老弟兄,我打算让他们挂着一些闲职,一来他们面上也过得去,二来,也给他们一场富贵!至于二十八师的话,那就把我的独立团拆掉,混合进去,加上原来的那些俘虏,重新组建三个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战斗力,又能快速成军。”
  独立团的战斗力,在入主福建的过程中就展现的淋漓尽致,每场大战都充当全军先锋,硬茬子都先被独立团啃掉了,然后二十八师才上去,可以说,那些敌军基本上都是被独立团干掉的,所以对冯庸这个改编计划,冯德麟感到很满意,但是他担心,就算是这样,部队的战斗力还是会下降,所以问道:“可是一下子扩编这么大,就算这些都是见过血的老兵,那也得要磨合时间哪!不然影响很大!”
  “现在九月了,很快进入冬天了,所以福建下半年也没有啥战事,我打算让这些军队进行为期半年的集训,这样,在明年开春,我们手里就有三个整编师可以对外开战。”冯庸信心满满的说道。这并不是玩笑话,福建的守卫有三个守备师就够了,另外三个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外战斗,要想大中华能够迅速崛起,世界大战是最好的途径,看后世的美国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财就坐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所以一战的末班车一定要搭上,但在这之前,拥有一块尽量大的地盘,发展一只强大的军队是必要前提。


第三十二章 宏伟计划
  “听此来不错,但我知道庸儿你的整编计划必然不会那么简单,想必现在国内的编制你也看不上,所以你还是仔细的给我说下!”冯德麟一手捋着胡子,一边端详着冯庸问道,毕竟冯庸一个独立团就有四千五百人,火力更是足够抗衡一个师,所以他迫切相要知道这三个整编师究竟是什么配置,总共多少人数。
  “现在的独立团,想必爹也清楚它的配置了,独立团下辖三个主力营,一个侦察营,另外还有警备部队、通讯兵等团部直属部队,总共四千五百人,所以我打算将独立团三个主力营扩编成团,每个师一个这种尖刀团,同时根据这种编制整编,一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增设一个工兵营,每个步兵营增设一个工兵连,每个步兵营更是配备一个炮兵排,下辖三门迫击炮,配备两百多人的团部,包括警卫连、通讯连等等,另外团属炮兵连,骑兵连,侦察连,辎重连,团属野战医院等等,总兵力在五千人左右。
  一个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工兵团,一千来人的师部,还有一个直属炮兵营,一个侦察营,一个骑兵营,一个辎重营,通讯营,警卫营,师属野战医院等等,全师兵力大概在两万五千人左右!”
  这样大编制的师不止是在国内难见,就是整个世界都难见,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使用的近似于德国陆军师(17000)的编制,日本更是完全照搬,就连袁大头建立的清末新军北洋陆军也是采用类似编制,但是部队规模进行了缩水13000人,现在中国国内的军阀大都用的是这种团以上的编制是两两制的部队编制,但是不排除部分军阀为了蒙蔽别人,私自把自己的师扩编成三个团乃至于四个、五个的,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事实上,日本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他们不止那种家庭共浴那种特殊习惯,当然这种习惯或许也是催生后来的日本av文化的源头,就连军队编制都能变着法子玩出新花样,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体系不同,他们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但是依旧是不到2万人的规模,可以说这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
  冯庸打算搞出来的这种整编师不单单人数出众,就连武器装备都不逊色列强,别的不说,就说火炮吧!照他的计划,每个师直属一个炮兵营,装备36门火炮,每个团下辖一个炮兵连,装备9门火炮,每个步兵营下辖一个三门迫击炮的迫击炮排,这样一个师就装备近百门火炮,这样强悍的火力何人能敌。
  这也是他借鉴了一战末期美军的编制,要知道那时候的美军参战的强大火力配置、重视工兵和辎重后勤的28000人编制师显示了强大的突破德军13000人编制师防线的能力,在各国面前深深的露了个脸。
  但是美军也采用的团以上两两制的编制方法,来自于后世的冯庸知道这种编制弊端突出,导致部队指挥系统的臃肿,所以他果断采用三三制,并且取消旅这种多余的编制,事实上,在二战时,德国军队的高效率的指挥能力也充分的证明了旅的多余。
  本来他是想按照二战美军那种先进的每个师,平均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一挺重机枪、一个连一门迫击炮/步兵炮、一个营四门大炮、一个团六门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来装备部队,因为他是后世的人,深受那些大片的毒害,所以特别重视火力,他的思维与现在的军阀都不一样,包括日本,他以为能够用强悍的火力击败敌人,总比用士兵的牺牲来获得胜利的好。
  可就算这样,国力弱小的大中华,重武器基本是进口,哪里有那么多钱来供他挥霍呀!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缩减火力配备,就算是这样,他的步兵师火力配置也是整个世界也是一流的。因为今年,美军才正式参加一战,原来的美国陆军平时一般均以团为基本战术与管理单位,只在战时(如南北战争)临时组编成师,战事结束后一律裁撤。直到1916年,美国“国家安全法”才正式规定师为陆军平时的一级组织。所以在今年他们才弄出这种编制,哪里又能被外界知道呢!就算知道了,当今世界,德国陆军天下第一之名无人质疑,所以盲目从众的人数不胜数,哪里又会去学美国这种陆军小国呢?
  国外的的一个炮兵连不过6门火炮,而他的炮兵连足足9门,一个炮兵连两百多号人,说出去吓死人,刚刚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要是碰见这种编制也无能为力。
  冯德麟一听,整个人都目瞪口待了,一个师就两万多人,还装备了这么多火炮,等它成军的时候,三个师足够横扫周边了,恐怕两广的陆荣廷加上江西的李纯也不是他的对手吧!
  “一个师就这么多人,这么多的火炮,这种配置,恐怕原来的北洋军都比不了吧!那得花费多少钱哪!”冯德麟担忧的说道。
  “爹!我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国内的那些军阀,在我眼里只有那头北极熊和日本才是我中华民族的大敌,不管是老毛子还是小日本,对我们国家都是贼心不死,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日俄大战,那就是他们为了争夺在东北的权益,所以大打出手,所以我们眼光要放长远,或许不等我们统一全国,就得跟小日本子或者老毛子打了。跟何况现在的欧洲大战正酣,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强大的军队,那怎么能火中取栗,在战场上夺得利益,这三个师不过是第一步,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拥有6个师!这样我们就有15万人左右,足够制霸一方了,拿下两广,江西这些省份,扩大自己的地盘!”冯庸认真的说道。


第三十三章 个烂摊子
  “这样,庸儿,你的扩军计划我是同意的,到时候你就自己统帅这些部队吧!既然你有这么大的计划,那想必训练、装备的事也有所打算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东北那个小地方还真就不适合你这条潜龙,只有这广阔的南方才适合你大展拳脚。”冯德麟虽然被冯庸的宏伟计划震惊了,但是他转过头一想,不管怎么样,眼前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都是自己儿子,自己都需要大力支持他。
  冯庸也没有矫情,毕竟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计划,但是得到冯德麟的赞同还是让他很开心的,虽然现在的福建大致事务,冯德麟放手了,但是他老爹毕竟是福建督军,大事还是得跟他说下,表示尊重。然后他就转身回到卧室,洗漱睡觉,毕竟也蛮累的,。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福建省政府看看最近政务办的怎么样。
  “周省长最近日理万机辛苦了!”冯庸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一脸疲惫,双眼透着血丝,一看又是通宵处理政务了,所以慰问道。
  周世辅安然说道:“分内之事!”
  “有困难就说!直接找我,能解决的我一定解决,解决不了的,我找人帮你解决!”冯庸拍着胸脯肯定的说道。
  “少数呀!以前只知道这福建比不了两广、江浙这种富裕之地,可谁也没想到,这福建也是一副乱摊子呀!各地政府都穷,财政上一分钱都没有,历年来他们都是收次年的税来填补今年的空缺,这样往复,出现一大片亏空,所以这样重新划分单位之后,各市县每天都派人在我办公室就等着要钱哪!而中央政府就不用说了,也不拨款,我手里只有原来福州府库的三百万大洋!实在不够呀!”周世辅顺势叫苦。
  冯庸想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原来的福建大部分财政收入都进李厚基的私库了,而李厚基仓皇出逃,没有带走,都被自己收了,足足八千万大洋呀!这事倒是疏忽了,所以连忙说道:“我立马给你拨一千万大洋,用来维持福建省政府的基本运转,你先安排一些有才能的人去下面接替原来那些只知道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庸吏。并且你不能老想着从我这弄钱哪,现在我们福建需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教育和交通设施都需要立刻搞起来,所以得知道开源节流,给出条件去招商引资,而且不要局限于本国呀!像那些南洋华侨哪个不是身价千万,还有像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这些小国你们也可以邀请他们过来投资设厂吗?这种手段可以放手让下面人去做。”
  周世辅一拍脑袋,当即说道:“这我怎么没想到呀!少帅放心,我立马告诉下面的人!”冯庸笑了笑,你们都被原来满清的固守模式带坏了,哪里会想到这些,这些可都是后世新中国的手段呀!
  接着他又说道:“另外,现在各地军阀四起,征战不休,流民不少吗?你可以大量的往福建招呀!福建各地都要修建交通设施,学校之类的,哪里不用人,大方点,给出工钱,何况福建无主之地也蛮多,也要人耕种的,还有,像什么大地主的土地,我们可以用钱买过来呀!分给那些佃户,这样劳动力就有了,也不会激起民愤!”
  “可是,这样花费必然不小!”周世辅皱着眉头说道,
  “只要能够壮大我们的实力,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现在的福建基础设施远远比不上广东、江浙、直隶,要想大力发展工业,必须要进行大规模投入,人是最需要的。
  何况冯庸在北京就打劫了差不多价值八千万大洋的东西,光是现大洋就有四千万,英镑五百多万、美元6、7百万,法币也有三百多万,那些金银制品、古董书画都被他一股脑卖了,卖了三千多万,至于那上百万黄金,则是他打算用来开银行做黄金储备的,另外在福建也缴获了一亿多,光是李厚基就给他提供了八千万,现在的他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不差钱。
  这么多的钱不能光放起来看呀!钱这种东西是需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的,所以冯庸叫来了一个自己人,他们冯家本来在东北就有很大产业,就算这次来福建,也没有搬迁这些产业。
  “福伯!这次我叫您来是想问问,我们冯家手底下有没有特别有经商头脑的人?”冯庸叫来了冯府大管家福伯,平时都是他掌管冯家那些在东北的产业。
  “少爷!这个倒是有,但是。。。。”福伯支支吾吾的不肯言语,冯庸着急的问道:“福伯到底是有没有呀!要是有,您就说出来呀!”福伯当即说道:“我的大儿子冯盛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冯庸这才知道福伯为什么支支吾吾了,他是怕自己误会,说他有野心控制冯家的经济,所以安慰他说:“那不是很好呀!福伯您忠心耿耿在我们家呆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爹都很信任你,您的儿子自然是信得过的,我有些经商方面的重要事情需要人去做,既然福伯您的儿子有这种才能,那自然更好了,自己人办事,我更放心!”福伯听了冯庸这样说,立马就叫来自己的大儿子。
  不一会儿,福伯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冯庸面前,“冯盛见过少帅!”冯庸端详着面前这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男子,看起来倒有股子精明,所以立马说道:“不用多礼!”接着问道:“冯盛,听说你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冯盛回答道:“是!”
  “那我就想问你了,假如我给你本钱,让你到美国,乃至欧洲去做生意,你可敢?”冯庸用了个激将法,年轻人都火气旺盛,冯盛自然也不意外,所以立刻回道:“有何不敢!”冯庸见他中了自己的激将法,自然是欢喜的,他的心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变成事实,他需要钱,那些超前的记忆和知识能够让他迅速成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这个帝国需要有人来掌控,当然,他并不合适,他只需要用这个商业帝国的钱来发展军事、工业,所以这个掌控人就落在冯盛身上了。


第三十四章 布局
  “我手上有一些东西足够令你在美国乃至世界大放光芒,但是这些东西很容易惹人怀疑,你要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以你需要在美国寻找几名可靠的代言人做挡箭牌,懂?”冯庸用十分谨慎的语言对冯盛说道。
  冯盛一头雾水,这不是说给他钱让他去赚钱吗?怎么又扯到一些能够令别人垂涎三尺的东西了,他敏锐的商业思维告诉他:冯庸这次说的有可能改变他的命运,甚至让他成为世界第一商人,所以严肃的点了点头,表示他对这番话的深刻理解。
  接着,冯庸从身边的公文包拿出了一打纸,然后交到他的手里,冯盛仔细的翻看上面的东西,第一页就让他惊讶不已,“摩托车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