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是最有利的呢?当然是消灭苏俄远东军团,这一百万人可是整个苏俄最精锐的部队,一旦被全歼,那打击可就大了。
  自凌晨一点开始,前线不管是第一集 团军还是第二、第九集团军的战报,都是源源不断地送往指挥部,什么哪个哪个地区被占领,什么部队歼灭了多少敌人,这些都不是重点,陈皓想看到的是最完美的结局,计划已经制定了,所以就必须达到。 
  “报告!”这时候,突然,一名副官闯了进来,且大声说道。
  陈皓当即精神一振,立刻说道:“快讲!”
  “是!司令员,第二集 团军来电,已经拿下了比罗比詹、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且先头部队已经挺进到距离海兰泡不到十公里。” 
  “好!”陈皓当即叫好,第二集 团军的预定目标已经完成,东部封锁线已经构成,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们居然逼近海兰泡,这距离别洛戈尔斯克应该不远,这下子朱可夫该着急了。 
  紧接着,又有电报来了,“报告司令员,第九方面军来电,部队已经能拿下了乌卢、阿尔丹、捏留恩格里、斯伟特雷。”
  “报告司令员,第一方面军来电,鄂霍次克、叶夫坎金斯基、乌斯季米里、吉格达尽在控制中,且先头部队抵达了安特坎前线,依托诺夫山脉,修筑工事。”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陈皓都笑得合不拢嘴,其中,各集团军都完成了既定目标,但是也超出了他的想象,特别是第一集 团军,已经把战线推到了诺夫山脉南部,现在朱可夫是不想动也得动了。 
  相比于取得的战果来说,辽东方面军下属各部队的伤亡情况才是真正令人惊叹的,其中第二集 团军伤亡八千余人,而第一集团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最大伤亡的就是第九集团军,足足伤亡了了六万余人。 
  这次战役总共伤亡不到十万人,但是苏俄军方面击毙、击溃连投降总计四十余万人,也就是说四比一的战绩,这足以让他们自傲了。
  说实话,就连陈皓都没想到打得这么顺利,紧接着,他没有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反而停止进攻步伐,依托现有地盘,修筑防御工事。
  因为他知道,这次进攻完全是占了突袭的便宜,我军各部队鏖战了一晚上,也累了,但是苏俄远东军团至少还有六十万人是没有受到影响的,这么继续打过去,伤亡肯定很大,得不偿失呀!
  随后,他把今天的战报原原本本地发往京城军事委员会,这是一份满意的答卷,堪称中等战役里的代表作品。
  首先,辽东方面军利用凌晨,特别是人最疲乏的时候,对敌人进行了炮击作业,摧毁了敌人的重火力点以及堡垒,当然也有作战意志。
  其次,辽东方面军的步坦炮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而完美的发挥,这点从阵地攻防战就能看出,坦克部队几乎是卡着炮兵的点发起进攻的,而机械化步兵装甲车紧紧跟着坦克部队,到了接近战壕位置,步兵迅速下车,掩护坦克进行突击。
  这场声势浩大且战果不错的突袭战中,做为主力的坦克部队居然伤亡不到百辆,这就未免不可思议了,大部分伤亡的都是步兵,可想而知,步兵的掩护作战是何等的负责。
  也多亏了苏俄军的防御意识不强,仗着自己修筑好的所谓的坚固防御工事,以为万无一失,就算敌人炮兵都打不死他,可没想到人家重炮来袭,挨个点名,苏俄军整整几年修筑的防御工事在中华军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白天且正面作战,或许这些防御工事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至少会让敌人的伤亡多一倍,但是夜间作战,本来就没什么精力,再加上人家的火炮跟长了眼睛一样,那就更没什么作战意志了,再好的东西都被浪费掉了。
  别洛戈尔斯克,苏俄远东军区指挥部所在地,这里是原本是阿穆尔州第二大城市,可鉴于布拉戈维申斯克距离中华领土很近,所以才把指挥部放在了这里。
  当然,这里也不错,地处结雅河支流托米河畔,是整个远东着名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特别是这里的工业以食品加工和农机制造为主,为苏俄远东军团提供了很大便利。
  以往这里可是整个远东最热闹的地方,毕竟是整个远东军团指挥中枢,所以设立了很多军人俱乐部什么的,但是今天这里一点都看不见热闹,倒是死气沉沉。


第六百四十章 意外
  苏俄远东军团司令员朱可夫很是忧伤,说好的正义呢?居然给我来阴招,阴就阴了,毕竟打铁还得自身硬,可没想到所谓的苏俄钢铁防线就是个笑话,奶奶的,一天时间,地盘愣是被压缩了三分之一,这他娘的打的什么仗。
  自苏俄成立以来,从未吃过如此之大的亏,就算是与白俄的对峙,那也是胜多败少,特别是苏俄红军的装备更新之后,作战就无往不利。
  更别提远东军区是苏俄花费了五年,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构筑的防线,本来的作战目的就是为了拖住中华,使得他们没有精力西顾。
  可现在这摸样,能拖得住吗?一天的时间,远东军团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地盘,再来两天,岂不是彻底没了?
  朱可夫比苏俄红军大多数将领都看得明白,他明白,单靠远东军团,想要牵制住中华,无异于登天,别看这里百万军队是苏俄红军的精锐,但相比对面的中华陆军来说,还是差距不小。
  单论中华陆军北部军区就有两百万可使用主力部队,而且不包括预备役、二线,所以苏俄才会耗费巨资,修建这种防御阵线,用这种方法来拖延中华进攻的脚步。
  朱可夫始终认为光靠防守是无法达到战略目的的,只有以攻代守才能真正挽回局势。中华陆军于异地作战,尽管后勤压力大,但是攻击起来根本没有顾虑,想炮击就炮击,你只能被动挨打。
  这种打法,人家一步步把你拖进深渊,而苏俄远东军团最终只有以失败告终。
  “第七军现在到哪里了,按理说第八装甲师不是应该早就抵达比罗比詹了吗?还有第十五步兵师,以他们的机械化程度,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敌人长驱直入呀!难道他们连阻挡之力都没有,这他娘的仗是怎么打的?”朱可夫质问道。
  好家伙!这三只部队的驻扎地距离比罗比詹不到三十公里,而且其中两只都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部队,一旦开足马力,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何至于此?
  这也是他为什么将部队收缩在这片区域内,而不是广撒网的原因,苏俄远东军区地盘很大,足以抵得上两个中华东三省了,一旦所有部队挨个城市进行防御,别说一阿比玩,就算再来一百万都不够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中华逐个击破。
  相反,收缩阵线有利于部队的充分利用,就像现在,军队支援前线只需要几个小时,这完全可以达到防守的最佳状态。
  “司令员,敌人派出了渗透部队,在比罗比詹后面伏击了我军第八装甲师、第十五步兵师,这两只部队还没到达比罗比詹就已经全军覆灭了。”参谋长阿历克赛说道。
  “什么?比罗比詹前线的军队都在干什么?这么大股敌军进入腹地,他们都没发现,奶奶的,一群饭桶。”朱可夫简直被气笑了,城市还在手里,结果敌人跑到阵地后面去了,这是个什么鬼?
  “这,其实比罗比詹受到炮击的那个时候,敌人的伏击部队就已经突破了我军阵地,跳过比罗比詹,伏击我军援兵。”
  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朱可夫轻叹一声,难怪比罗比詹会失守,就是这个原因,敌人在进攻比罗比詹的同时,将援军也一并计算在内,兵力很强大,分两地作战,都获得了胜利。
  恐怕这就是为什么中华陆军现在驻扎在距离布拉戈维申斯克不远处的奥秘所在,敌人伏击部队先一步击溃了苏俄援军,进而挺进腹地,在比罗比詹被攻占的同时,敌人的伏击部队也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并且修筑了防线。
  “我军伤亡情况怎么样,还能用的部队有多少?”朱可夫没有再问第七军的情况,就连第八装甲师和第五机械化步兵师都全军覆没了,那第七军还用说吗?
  参谋长阿历克赛拿出了一份文件,面色很是难看,随即说道:“昨夜一战,我军各部死伤三十余万人,还有十五万生死不明,目前我军只剩下五十万部队还毫发无伤,且大部分驻扎在前线。”
  “吁!”朱可夫长叹了一声,本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这个伤亡情况,还真是令人震惊,一场突袭足足损失了二分之一的兵力,接下来的战斗还怎么打?
  他沉思着,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中华辽东方面军现在主力部队都在我国境内,那么黑龙江沿岸的防守部队必然不多,而且力量也及不上我军,若是我军孤注一掷,放弃远东;转而进攻中华东北,这是否可行?’
  紧接着,以朱可夫为首的远东军团向苏俄莫斯科发去了一封求援电报,没办法,这点人就算给中华陆军塞牙缝都不够,别说抵挡他们多少年了。
  双方的实力差距很大,苏俄武器虽然精锐,但那是相比于一战水平,人家中华陆军火炮密度的强度高了他们一辈都不止,苏俄炮兵在对上中华炮兵,只有被压制的份,这还怎么玩?
  尽管西伯利亚大铁路落入了中华的掌控之中,但是海洋还在苏俄控制范围内,苏俄海军虽然比不上世界各国,但是运送一下物资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现在是七月份,亚洲沿岸北冰洋都已经解冻了,苏俄红军只需要在摩尔曼斯克装船,运送到东西伯利亚海,前提是他们得派一只军队,打通沿海与远东军团现在地区的交通线,否则说再多都没用。
  还有一个冒险的行为,那就是苏俄海军直接驶入太平洋,抵达鄂霍次克海,苏俄远东军区还掌控着一片沿海地区,安特坎就可以让他们停靠。
  但是这很危险,因为中华海军经常在这片海域巡航,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实施登陆作战,一旦被发现,那恐怕就需要硬怼了,到时候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第六百四十一章 坏消息
  苏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自列宁时代以来,这里就作为苏俄主席处理政务的地方,斯大林也不例外。
  自从苏俄与白俄的战争开始之后,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特别是斯大林,没睡过一个好觉,整天整夜的想着战事,这里被攻占了,那里消灭了多少人,这可是灭国之战,容不得半点马虎。
  让斯大林很欣慰的是,在两俄战争爆发之后,中华民国虽然也派遣了部队参战,但是进攻的地方都是西伯利亚,跟苏俄主要战场搭不上边。
  本来他部署在远东的一百万部队就是为了牵制住中华陆军的精力,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已然达到了,至少中华陆军依旧以远东军团做为目标。
  让他很欣慰的是,中华陆军在半个月前发动了对远东军区的进攻,但是一直进度缓慢,他以为这是朱可夫的功劳,所以数次发布嘉奖电。
  但是今天凌晨却让他从睡梦中醒来,陆军大臣契诃夫斯基半夜敲响了他的门。
  “出了什么事?是前方战局有所变化吗?”斯大林立马问道。他的第一感觉是白俄出了什么幺蛾子,所以战局变化到他想不到的境地。
  可没想到居然是远东出了问题,“主席,就在昨晚十一点半,中华陆军对我远东军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什么?”斯大林面带不渝的看了他一眼,心道:这种事情也找我?中华进攻远东不是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吗?按照预定计划执行不就行了,大惊小怪。
  他正准备回去补个回笼觉,可没想到陆军大臣契诃夫斯基接下来的一番话把他惊到了。
  “主席,就在刚刚,远东军区司令员朱可夫将军发来紧急求援电,昨天一战,远东军区伤亡过半。”
  契诃夫斯基看着斯大林原本不愉的脸色一下子变成青紫色,顿时感觉到不妙了。
  刚刚他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大半夜的被人家吵醒,差点没骂过人,可是这个电报一接过来,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远东军区司令员朱可夫是苏俄红军有名的战将、指挥官,几乎没发过求援电,现在居然让他都发出加急求援电了,情况得有多危急。
  再仔细一看,整个远东军区只剩下五十万人,且分布在各个地区,全部被中华陆军包围着,压缩在房源不到三十公里的狭窄地区,这得多糟糕。
  小打小闹还能理解,毕竟远东军区的存在就是为了吸引中华陆军,但是伤亡那个如此之大,很难不让人相信远东军区覆灭在即,到时候对苏俄主战场绝对会有影响。
  中华消灭了苏俄远东军区,就等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完全可以调集现有的外蒙方面军、辽东方面军,就连他们的中亚方面军都快结束战斗了,三个加一起足足三百五十万人,这就恐怖了。
  苏俄前线投入也不过才四百万人,要是中华这些人放下去,那苏俄还用打了吗?
  所以,他没等天亮,不管会不会惹起斯大林的不快,总之他带着这封电报深夜敲开了斯大林的门。
  “主席,中华陆军这一次是真正的露出了獠牙,以往那些不过是开胃菜,远东军区危在旦夕,我们如果无动于衷,恐怕接下来主战场就会被中华陆军插上一手,这很不好”契诃夫斯基道。
  “其实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之前半个月,中华陆军对远东军区也发动了进攻,但是远东军区伤亡不到十分之一,但是这一次居然被一场突袭消灭了二分之一的部队,朱可夫到底是怎么打的仗?”斯大林问道。
  他也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对于军事指挥也有一定心得,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说出‘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所以,他一眼就抓住了这场战争的弊端,前面都没事,怎么一到现在就出事了,还出大事了,难道是将领放松了警惕,这让他不得不怀疑,更何况苏俄耗费巨资,在远东修筑了五年的工事,哪有那么容易被击破。
  “主席,以往中华人的进攻都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但是这一次他们的攻击很迅猛,不单单是夜袭,而且动用了大量的重炮,三个攻击方向都是一摸一样的战略,先用数百门155口径以上重炮轰击一阵,再派出坦克、步兵。
  事实上,我们的防御工事在重炮面前真不够看,而且敌人似乎摸清楚了我军重火力点的位置,炮击一开始就定点清楚,所以他们的部队攻上来的时候,根本就没遇到什么抵抗。
  不得不说,中华人对于步兵战术的运用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们的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炮坦协同可谓是出神入化。
  火炮还在延伸炮击的时候,装甲部队就已经进入了我军阵地,炮兵每清理完一片区域,装甲部队立马就攻上去了,而且步兵乘坐装甲车,时时刻刻守在坦克边上,我军根本无法突破步兵的防御,对敌人坦克进行重大杀伤。
  于是,我军在这种攻势下,毫无还手之力,中华陆军长驱直入,不到一天,战线就推进了六十公里,我军防御阵地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朱可夫将军正在试图阻止有效反击,延缓敌人的进攻脚步。”
  契诃夫斯基也明白,如果不是朱可夫指挥能力不行,那么敌人攻击再强,我军也有应对的方案,但是这个时候不宜说这种话,临阵换将可谓是兵家大忌。
  更何况苏俄红军里面,没有谁比朱可夫更适合只会远东军区了,所以他试图利用中华陆军的突袭、火力优势、战术优势来给朱可夫减轻罪名。
  但是斯大林不傻,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动朱可夫,可心中一股郁闷、恼火之情怎么也忍不住。
  好家伙,苏俄红军在主战场压着白俄打,形势一片大好,可中华陆军在远东一天之内消灭了五十万苏俄军,准确的说是一晚上,这就有点打脸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棋子?弃子
  “电告朱可夫,想尽一切办法拖延中华人的进攻脚步,绝不能让远东占据影响到主战场,一百万部队,就是放在这里,都能创造不知道多少战果,在他手上居然没顶过一个月,那就真是笑话了”斯大林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主席!”契诃夫斯基还能说什么呢?他知道斯大林已经有了决断,只是一味的应和道。
  “一味的防御作战是不行的,我苏俄红军自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越战越勇,最终击败敌人,所以远东最大的弊病在于被动防御,必须要像一个办法,让中华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斯大林明白,以中华这种攻坚能力,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世界第一的德军都未必能挡得住,所以远东失去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怎么样在远东失去之后,还能死死的牵着中华走,这就是个问题了。
  “主席,这似乎有点难度,我国在远东仅剩五十万人,而敌人光是辽东方面军都有百万人,更别提其它两个方面军了。
  而且我军目前的现状是被敌军四面包围,要想进攻,无异于天方夜谭。”契科夫斯基虽然明白这样顶撞斯大林很不好,但是他更知道如果一味地顺从斯大林,那么不可能的事情失败之后,他的结局更惨。
  中华在远东部署了两个方面军,你以为是吃素的呀!而且契诃夫斯基做为陆军大臣,对远东战局研究的很透彻,以中华现在的火力配置来说,绝对碾压苏俄军。
  还反攻人家,你自己不死就算不错了,尽管中华看起来大军出动,内部空虚,但其实早在19年的时候,他们就把外东北经营了一遍,要不然怎么能这么清楚的知道兵力布防。
  所以他们的防御工事比起苏俄的防御工事来,只强不弱,更何况你反攻啥玩意?人家在朝鲜地区还有近百万的部队,隔着海的日本也有至少两百万部队,怎么着不能搞死你。
  “不不不,我觉得中华现在是外强中干,东南亚、中亚、南亚、加上远东,哪个地方没有投入大量的兵力是问他们还有的动吗?如果可以的话,中华早就调动大军把远东军团歼灭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呢!”斯大林自以为聪明的说道。
  “这。”这让契诃夫斯基竟无言以对,好家伙,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硬是要反攻,死活都要把掉下的面子捡回来。
  他只能用另一招试图改变斯大林的木光,“主席,朱可夫将军请求我们派遣援军支援远东地区,他需要重武器,特别是大口径重炮,不然在和中华的战斗中,始终处于下风,这对于远东来说,很不利。”
  斯大林思考了一下,随机说道:“我军通往远东的唯一交通道路都被中华给掐断了,试问这怎么?”
  后面的话不用他说,契科夫斯基也知道,“主席,朱可夫将军提出了一个办法,他想让海军秘密通过北冰洋,将援兵以及物资运送到鄂霍次克海。”
  “你觉得可行吗?”斯大林询问道,双眼看似疲惫,实则精光内敛,似乎有意考校契诃夫斯基。
  契科夫斯基避重就轻的说道:“主席,我以为远东是我国必不可缺的一环,我军现在在黑海前线节节胜利,占据优势,可一旦远东失去,中华腾出手来,那么我军现在的优势将瞬间消失。”
  斯大林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随即说道:“那就让海军准备出发吧!命令第三军、第六军前往远东。”
  “是!”
  。。。。。。。。。
  7月22日上午九点,中华陆军辽东方面军第二集 团军全军压上,对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就是海兰泡,发动了进攻,战役开始不到两小时,苏俄军在前线布置的三道防线都被突破了,我军迅速向海兰泡挺进。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地名,这里是沙俄时代,远东第三大城市,1858年,我国被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于是海兰泡就变成了老毛子的。
  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时我国连地方带百姓都割让给沙俄了,我国很多人在海兰泡继续生活,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当地华人群体,由于华人历来经商牛比,所以逐渐掌握了海兰泡大部分经济来源。
  这就引起了当地老毛子的不满,于是海兰泡不断发生华人被害的惨案,1900年七月,沙俄对海兰泡所有华人进行了迫害,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当地华人财富,并且对已经身无分文的华人进行了大屠杀,累计杀死华人七千余人。
  所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仇恨和历史感的城市,海兰泡战役一开始,中华辽东方面军司令陈皓下达了不留俘虏的命令,借此告慰20世纪初惨死在海兰泡的中华百姓。
  别洛戈尔斯克,苏俄远东军团司令朱可夫将军耷拉着一张脸,原本他还以为中华军要休息几天呢,没想到人家仅仅休息了一天,立马就发起了进攻。
  而且,苏俄紧急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前布置的三道防线没有起到一丝一毫的阻挡作用,敌人不到两小时就突破了阵地,并且朝着布拉戈维申斯克挺进。
  他现在没有一点把握阻止中华陆军,要知道,布拉戈维申斯克守军不到十万人,怎么能拦得住如狼似虎的中华陆军?
  “司令员,莫斯科发来的电报。”一个副官迅速跑进了指挥部,然后将一份电报交给朱可夫。
  朱可夫这才转移了注意力,他仔细看了一下电报,没错,莫斯科方面同意了他的方案,并且派出了海军,还有陆军两个军。
  尽管这点援兵很少,对于全局来说,但总比没有要好,这个时候,朱可夫已经不奢望莫斯科能够派遣很多很多援军,因为他知道苏俄红军的重点在白俄,而不在远东。
  说白了,远东军区就是个吸引火力的棋子,之所以现在莫斯科还会派遣援军过来,无非是因为他还有作用,不然管他死活呢!


第六百四十三章 强攻海兰泡
  电报是陆军大臣契诃夫斯基发出的,同时还告诉朱可夫,元首很生气,让他自己注意把握战机,援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同行的还有三十门220mm重炮,这是由海军舰炮改造而成。
  这让朱可夫略带欣喜,毕竟对面的敌军重炮虽然很多,但其实210mm口径的也就那么点,有了这三十们重炮,它足以掀起另一片风浪。
  “命令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军、第七机械化步兵师,第六装甲军迅速支援布拉戈维申斯克,务必要保住布拉戈维申斯克。”朱可夫当即命令道。
  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重要性可见一般,这里是远东军区司令部唯一一道防线,其作用好比与京城之山海关,一旦失去了,那么整个苏俄远东军区就彻底完了。
  朱可夫调集的部队是整个远东军区最后的机动部队,其余的都在各个城市与中华陆军对峙,一旦抽出来,那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中午十二点,辽东方面军第二集 团军下辖第二装甲师、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已经抵达海兰泡正面,距离城市不到一公里。 
  敌军六万多人在城市周边修筑了大量的堑壕和铁丝网,防御工事修的蛮不错的,雷区分布在各个区域,就是为了阻止机械化程度高的中华陆军。
  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师长王雪山端着望远镜,找了个视野好的山坡,对海兰泡正面阵地仔细观察着,几分钟后,他的脸上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奶奶的,这老毛子成精了呀!阵地修的一点死角都没有。”
  好家伙!城市的四个角都修筑了防御阵地,连规格带火力点那是一模一样,且都是交叉火力点,完全找不到一点死角。
  要是山地战,第二装甲师还能排上用场,可这攻城战那就悬了,只能是王雪山的第七机械化步兵师来扛,但是这他奶奶的怎么打。
  “侦察营怎么说,能渗透进去吗?”王雪山不禁问道,没办法,这只能看看有没有歪门邪道,所以他先一步派侦察营抵达了海兰泡,看看有没有漏洞可钻。
  “报告师长,李二牛来电,敌人的防御阵地锁死了各个出口,不能进也不能出,而且每个方向都设置了雷区,我军侦察兵除非空降,否则绝无渗透的可能。”参谋长黄雷说道。
  这让王雪山的眉头皱的更加紧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城不攻了?岂不是浪费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冲的这么前,不行,绝对不能这样下去。
  “师长,你是不是忘了,我们还有杀手锏呢?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这时候,,副师长刘芒走了进来,笑嘻嘻的说道。
  什么?这让王雪山摸不着头脑,倒是参谋长黄雷一拍桌子,满脸欣喜道:“对呀,师长,我们还有空军呢!”
  王雪山这才想到,没错,为了支持辽东方面军在远东的作战,少帅特地调派了东北空军纵队归属辽东方面军指挥,而第二方面军这里由两个空军团负责。
  这还真是杀手锏,或者说秘密武器,要知道自远东战役爆发以来,空军除了前段时间在掩护登陆部队时派上了用场之外,基本没了用武之地。
  鬼知道老毛子那么水呀!重炮一打,奶奶的,瞬间崩溃了,然后装甲部队、步兵一上,战斗已结束,可以收尾了。
  这个时候很适合空军呢,要知道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为了机动力,或者说能跟得上第二装甲师,所以把重炮什么的都落在后面了,随军带着的只有迫击炮,根本无法对海兰泡进行火力压制,保不齐人家的火炮比你还多呢!
  而且,看海兰泡外围防御工事就足以知道,这个苏俄军指挥官很懂行,并且被洗脑的很彻底,这么做,明摆着告诉我军,不死不休,我愿与城市共存亡。
  所以,常规手段已经对付不了这种即将超神的人类,只能来狠的,空军东北纵队第三飞行团就驻扎在黑河机场,不到半小时就能抵达海兰泡上空。
  于是,王雪山立刻电告空军第三飞行团。
  黑河军用机场,第三飞行团团部,副团长杨振拿着一张纸,满脸带着笑意走进了指挥室,立马跟团长张新宇说道:“团长,好消息,我们有活干了?”
  “什么?”正在一旁眯着的张新宇顿时惊醒,好家伙!天天无所事事,这人都快废了。
  “报告团长,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王雪山师长请求我团协助攻克海兰泡。”
  “海兰泡?”张新宇立刻张着大眼睛盯着杨振看,好家伙,这可是个大地方,谁不知道远东战役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它,虽然说空军打酱油,但是一旦帮忙,怎么着也能搞个功勋章戴戴,这让他很难不动心。
  而且,看海兰泡外围防御工事就足以知道,这个苏俄军指挥官很懂行,并且被洗脑的很彻底,这么做,明摆着告诉我军,不死不休,我愿与城市共存亡。
  所以,常规手段已经对付不了这种即将超神的人类,只能来狠的,空军东北纵队第三飞行团就驻扎在黑河机场,不到半小时就能抵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