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腾1856-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的第二号海上强国,还利用中国和沙俄的矛盾,跟沙俄结成了同盟,曾纪泽决定要用潜艇教训一下法国佬,于是请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出面说服英国政府,和中国结盟。
当时,地球上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因此号称“日不落帝国”,其领土面积三千万平方公里以上,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英国同法俄同盟两国在摩洛哥、伊朗、阿富汗、暹罗等地的殖民利益冲突均未解决,在西地中海,法国通过阿尔及利亚向摩洛哥渗透,威胁着英国生死攸关、隔海相望的战略要地直布罗陀,而毗邻直布罗陀的西班牙。如果失去直布罗陀,英国在埃及必然势成骑虎,通往印度的道路将被切断。
曾纪泽要趁着法国内乱干掉法国在远东的舰队,中英双方一拍即合,马上结成中英同盟,对付法国、俄国、西班牙的同盟,大英帝国海军全力支持大汉帝国。
当时法国的钢产量不过56万吨左右。同年称霸全球的大英帝国钢产量490万吨。有了英国海军的全力支持,曾纪泽便下令邓世昌和海军少将方伯谦率领“共和”号等十艘军舰和四艘“潜龙”潜艇,开赴海南岛打击法国的军舰。
那天风平浪静,蓝天碧海。邓世昌率领的中国舰队在琼海海峡排成平行纵队前进,乘风破浪,这一队形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将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旗舰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因为若是一字长蛇阵,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信号往往需要花十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因为当时的战舰,还是烧煤的,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官兵很难用肉眼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前面的船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
而法国舰队在不远处,察觉到了大汉帝国舰队的存在,一场海上大战无可避免,双方一触即发!
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
法国海军的少将雷蒙·卡尔从其在岸边监视的巡洋舰上,接到侦察船的报告,面露喜色,对副官纳尔逊·卢梭说:“中国海军的指挥官真是愚蠢透顶。不懂海战,竟然平行纵队前进!要知道,攻击敌舰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巨舰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使得我们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教训中国舰队!马上传我命令:‘敌舰已在海上,我们的军舰分成两个横队前进,准备全面出击’。”
而在共和号的甲板上,邓世昌和方伯谦拿着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海面的状况。
方伯谦问:“邓大人,你说法国佬会中我们的计,赶出来攻击我们的纵队吗?”
邓世昌说:“放心,法国佬一向自负,加上他们的六艘军舰都是七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度快,火力猛,我们摆成纵队,他们肯定会出来攻击,叫潜艇分队的兄弟们做好战斗准备。军舰也升起重炮,准备追击。”
上午11点3o分,法国远东舰队的六艘军舰“巴黎号”、“弗高克斯”号、“安卡列”号、“卢梭”号、“法琳科甲德”号、“法兰西”号“一”字排开,快接近中国舰队时,法国海军少将雷蒙·卡尔现中国舰队还是没有改变纵队的队形,便下令舰队全前进,准备炮击中国的军舰,他没有想到,中国海军现在已经由霍兰设计制成了四艘潜艇,正等着他们。
雷蒙·卡尔的副官纳尔逊·卢梭无意中现了舰队前方的海域似乎有黑乎乎的东西,报告道:“长官,前方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雷蒙·卡尔回答说:“什么东西在动?你是说鲨鱼吗?”
纳尔逊·卢梭睁大眼睛,把单筒望远镜拉长,盯着水面,说:“好像不是,像是钢铁造的东西。”
雷蒙·卡尔大吃一惊:“钢铁怪兽?”
等他们看清楚这钢铁怪兽是潜艇时,已经晚了。
早期潜艇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采取水面航渡,现目标后潜行接近,实施鱼雷攻击后,上浮水面后全撤离的战术。霍兰设计的潜艇,该艇在水面航行时,主要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同时内燃机带动电机给潜艇上的蓄电池充电,潜艇转入水下航行时,内燃机停止工作,改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运行。同时,电动机还保障了艇上的生命维持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运行。潜艇的基本作战手段是鱼雷和水雷。在“潜龙”潜艇前部和后部分别装置鱼雷射管,拥有4具533毫米艇艏鱼雷射管,可向敌方军舰射8枚鱼雷,随着艇长的一声令下,一枚枚鱼雷嗖地飞了出去,直奔“巴黎号”旗舰,“砰”的一声巨响,击中目标,浪花被激起一阵大雨。而潜艇却安然无恙,只是在炸弹击水时受到水波冲击,轻微震动。
挂着总司令将旗的“巴黎”号被一枚潜艇射的鱼雷命中,造成13x39英尺的破口,但是它依旧保持在队列中。“弗高克斯”号、“安卡列”号就没那么幸运,“弗高克斯”号被三枚鱼雷命中,炮塔瞬间失灵,火焰径直窜向射药存放库,如果该处的7o吨火药爆炸,生一场可怕的爆炸,在后面的“法兰西”号不得不转向躲避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和碎片,竟然撞向了“安卡列”号,“安卡列”号落水官兵在水中苦苦挣扎,但是很快他们就被炸弹形成的漩涡吸入水下,船上875名法国官兵只有9人幸存。
当现中国潜艇把一枚又一枚的鱼雷轰向法国的军舰时,雷蒙·卡尔这才意识到上当了,赶忙下令舰队调换方向,正当法国舰队调换方向之际,邓世昌率领的舰队分为两个纵队,在满帆之下赶了过来。
上风的纵队由邓世昌指挥,下风的则由方伯谦指挥。由于担心雷蒙·卡尔逃回海南的港口,邓世昌不以敌方中央前段为目标,而改向其前卫的中央冲去。
方伯谦则指挥着舰船则向敌人后卫部分前段进攻。
“开火”,邓世昌一声令下,中国巨舰上的火炮出了雷鸣般的怒吼,
当“共和”号向“巴黎”号开炮时,“共和”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切进了法舰“巴黎”号和“法兰西”号之间。
“共和”号用左舷炮轰击“法兰西”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
接着又对着“巴黎”号射右舷的火炮。经过4o分钟的猛烈轰击之后,“法兰西”号已变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空船壳,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乘员死者3o4人,伤236人,开始下旗投降。
“巴黎号”也立即为三艘中国舰所包围,主桅被炸断,有段时间连一炮都射不出来。虽然如此,它却把军旗钉到后桅杆上,继续不屈地奋战。直到从“北京”号船桅上射来一颗枪弹,子弹打入了雷蒙·卡尔右肩的肩章上,透入了其胸部,落在他的脊椎骨上。他扑倒在甲板上,还爬起来说:“中国人,他们终于把我解决了……我的背脊骨已经被射穿了。”他被抬入了船舱,到了下午2时3o分,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一仗,法国六艘军舰被中国潜艇干掉了两艘,被邓世昌的舰队击沉了三艘,另外一艘被俘虏。邓世昌的舰队继续前进,抵达了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看到法国人建立的两座灯塔,邓世昌下令:“把这灯塔轰掉!”
“共和号”上的重炮升起,轰隆隆几声巨大的炮声,这两座灯塔被炸成了废墟,法国人侵占海南岛的图谋,也随着这轰隆隆的炮声灰飞烟灭!
邓世昌的舰队到达海南岛后,他详细考察了海南岛的情况,向曾纪泽提出琼州改设行省的建议:“夫琼州位置极南,为大西洋舰队所必经之路,南洋之门户也,为了巩固海防,琼州宜改设行省也,将使琼州成为国家海疆之要区、南方之屏障。”
曾纪泽觉得邓世昌说得很有道理,并考虑到海南岛上的富于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锡、煤炭等,便下令从广东、广西、湖北等地迁徙五十万贫苦少地的农民到海南岛,开海南岛,使之成为中国又一个行省。
干掉法国的舰队后,曾纪泽强调继续展工业。过去三十年,中国一直强调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和军事后勤体系。资本除了日本政府每年的三千三百万两白银战争赔款,还有慈禧留在皇宫里的一亿两白银。另外,国家还行了大概八亿银元的国债。
中国国防工业部下属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苏州洋炮局、西安机器局等近代机器军火工厂迅展,使用进口自英国、荷兰、德国和瑞士的机器生产火炮、子弹、火药等。
中国船舶工业部也迅猛展。尽管在技术上,还比较依赖外国进口设备和外籍技术人员。
中国成为日本保护国后,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死灰复燃,中国将日本的军工厂都拆卸了,把能搬动的机器都搬到了东北。还限制日本钢铁厂的规模。大的钢铁锅炉都拆迁到了中国。
占领远东后,中国加快了对尼布楚等地区银矿的开采。另外,中国对朝鲜、菲律宾、越南等殖民地也加大了掠夺,积累展的资本。因为要大力展工业。中国对菲律宾、朝鲜、越南等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还是压榨型的。菲律宾的女人,基本上都是被卖到世界各地当佣人。用“菲佣”给中国赚取外汇。
朝鲜和越南的女人,很多被免费送给中国山区的农民做老婆。而菲律宾、越南和朝鲜的男人,则是远东地区矿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悲苦的。长期在井下,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那是常态。
工业化需要大批人才。曾纪泽1882年就在天津推动成立了北洋大学,严复任校长,1889年在山东就成立了山东大学堂,李提摩太任校长,这两所大学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刘铭传1885年就在台湾成立了铭传大学。这些大学当年就派出了大批的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学新学的大学生日渐增多。将近二十年后,本国技术人员的逐渐培养成材,留学生也大量归国,越来越多的科技骨干进入近代产业部门,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活动中,中国已经拥有二十万多名技术人才。
而且,曾纪泽还通过成立国家科学院,到全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包括现代潜艇之父霍兰等一大批技术专家受到中国的礼遇。这对于改变技术落后的面貌,加快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曾纪泽任命严复为教育大臣后,他和蔡元培等人重新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教育体系,科学教育部颁布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把全国分为七个大学区,确立了学区的细分原则和每个学区所需设立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数目,还规定了大中小学的学制年限,规定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四年制,大学采取分科制,先普及初等教育,展师范教育,初等教育中部分实行义务教育,着重灌输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播初步的科技知识,开设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还改革中等教育和展实业教育,中国还兴办起各种类型的实业学校,如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和实业专门学校等,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初级和高级技术人才,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人才队伍。
中国当时也聘请了大量的外教,除了海关总长赫德,这些外籍人员广泛分布在工部省、文部省、内务省等各个部门,从事传授先进技术、讲授语言和技术学科等工作,有的甚至还参与国事管理,成为政府的“智囊”,被聘请为中国政府的顾问,如驻华席记者莫理循等,曾纪泽的宪法顾问古德诺等,不过中国政府对他们一直采取“只借助而不依赖”,“只备咨询而无权决策”的方针。
另外,随着产业革命的展,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得到相当迅的展。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大、中型公司纷纷办起职工学校、近代徒弟学校或制订厂内技术训练计划。
而且中国政府大力鼓励民间企业展,在大力兴办官营军工企业的同时,还对私人资本进行各种扶植,鼓励南洋、美国等地的华侨回国创业。
改变以官营为中心的政策以后,除军事工业继续由国家掌管外,其他企业都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并大力扶植民间企业展。船舶工业是靠政府扶植和保护而展起来的最典型的民办企业,中国远洋船舶集团先后开辟了中国到印度、欧洲、北美、澳洲四大远洋航线和多条近海航线,中国成为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海运大国。
在大汉帝国,私人铁路业在政府鼓励下得到大展。从铁道建设开工到竣工营业1o年内,政府给予股东不低于8分的年利。所占用土地免收土地税,可无偿使用。
为了避免出现血汗工厂,曾纪泽签,规定参加疾病保险的工人遇到疾病时享受免费医疗,规定凡在受雇期间并非因玩忽职守或越轨妄动而受到意外伤害者,都应得到赔偿,年满7o岁者每年给予老年赡养费,成为永久残废并丧失工作能力者,每年给予残废赡养金,不能自食其力的被保险人的遗孀和孤儿可领取死者赡养费的一部分,后者规定职员也可以领取养老金和遗族赡养费。
同时,为了加强工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防止危险是企业主的义务。为了贯彻这一规定,盛宣怀的政府专门设立了工商业监察员巡视监督执行情况,禁止让妇女和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禁止青少年和妇女从事夜工;对采矿等特殊行业的工人实行每天工作时间和工作期间最高气温限制;产妇给予产假等。
对于农村的土地问题,政府继续用国债向大地主赎买,拿回土地分给失地农民,还有就是把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那些山多地少的农民迁移到海南岛、东北和远东等土地肥沃的地方,重新分给他们土地。
经过卧薪尝胆的大展,到19oo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仅次于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帝国,而且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和殖民地,跻身世界前列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133章 联英打德国
将法国势力全部赶出中国后,曾纪泽准备对德国下手了!
不过,这一次英国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既不说支持,也未说反对。
曾纪泽知道,这个年代国家的外交,说到底无非是利益两字,英国没表态支持中国,那是利益还没给足。
曾纪泽便派人去把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找进宫,让他做英国政府的工作。
曾纪泽与朱尔典是故交。在专门的会客厅,朱尔典先到了,曾纪泽走进去,和他礼节性地寒暄了两句,见到朱尔典的胡子比以前越发浓密了,开玩笑说:“老朋友,你的名字很有中国味道,胡子也要中国化了吗?”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爵士作为一个英国人,他生命中倒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以至于身上都有了许多中国的痕迹。比如他的名字“朱尔典”:朱颜鹤发的朱,卓尔不群的尔,雍容典雅的典,虽是音译,却十足的中国味道,既达且雅。朱尔典很佩服曾纪泽,觉得他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妥。他摸着翘起的胡子哈哈大笑,用流利的中国话说:“承蒙皇帝陛下召见,真是蓬荜生辉。”
曾纪泽哈哈一笑,说:“最近你的中国话进步不少呀,都用上成语了。不过你这个‘蓬荜生辉’用得不对哦,应该我用才对。”
朱尔典说:“哦,多谢指教。不过皇帝陛下召见我,一定又有什么好事。”
曾纪泽说:“那当然。没有大礼。我可不敢惊动你。说老实话,你觉得中国现在和英国的关系怎么样?我对你工作的支持怎么样?”
这时,中国的进口产品中,七成以上来自英国,在华的外企,40%以上是英国或英国参股的。而且自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实施关税保护,欧洲列强起而效仿以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东方市场对帝国更显重要,汇丰等英国银行在华放贷额达白银2亿两,英国“炒房团”在华房地产投资达51000万美元;英国政府还握有中国1亿美元的债券。而且中国六艘一万五千万吨的军舰也是从英国购买,这笔大订单让朱尔典又捞了不少回扣。正是由于曾纪泽大力发展与英国的关系,朱尔典这个驻华大使不仅自己发了大财,还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爵位。
这时的日不落帝国,虽不能说日薄西山,但较之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盛,已是今非昔比。美国的崛起,从经济方面有赶超英国之势,而外交方面也不乐观,德国愈发咄咄逼人,在巴尔干、北非、巴勒斯坦,不断制造麻烦。英国国内,议会正为了向富人阶级增税的吵得不可开交。所以对于中国,英国是极力拉拢的。
朱尔典回答曾纪泽说:“皇帝陛下对鄙人和大英帝国的关系十分重视,我们两国自然是极好的友邦,前阵子您提议中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四国结盟,对付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同盟的事情,英国政府也很感兴趣,已经提交议会讨论,估计很快中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就可以签订合作协议。”
曾纪泽说:“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四国中,最不好对付的就是德国,你也知道,日耳曼人天生就是好战的民族,朕敢大胆预言,以后整个欧洲都会被德国人拖进战火,所以中国和英国应该大力合作,早作准备。”
德国皇帝此时是威廉二世,他出生时是臀位生产,使他罹患了厄尔布氏麻痹,以致于左臂萎缩。很多时候他拍照时刻意侧着半身,巧妙凸显出功能正常的右手,并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这些缺陷使他日后性格变得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无比自负和骄横,他1888年即位,到1890年就辞退了德国“铁血宰相”和陆军上将俾斯麦,和奥匈帝国结盟,奉行积极对外扩张的政策。英国和德国虽然在巴尔干、北非、巴勒斯坦等地有冲突,还没有到开战的地步,朱尔典问:“中国的意思是?”
曾纪泽说:“我也不瞒你们英国。中国并不惧怕德国、法国、俄国、奥匈的联盟。他们这个联盟很不稳固,虽然德皇威廉二世不再继续俾斯麦所倡导的孤立法国的政策,但法国之前在普法战争受到德国极大的羞辱,未必就会和德国一心,而且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有利益冲突。俄国对德国人也怀有戒心。中国准备和德国翻脸,马上武力收回德国人租借的胶州湾。如果英国政府能提供帮助的话,中国准备收回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交给英国人去继续修建。”
胶济铁路,又称胶济线,东起青岛,西止济南,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清政府时期德国就开始修建胶济铁路,此时已经修建完成了一半,而胶州湾也是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也没说什么时候还。
朱尔典这才明白,曾纪泽想继把法国的租界取消后,再把德国的势力赶出中国。德国目前还无力顾及远离本土的胶州殖民地。朱尔典对曾纪泽如此了解世界大势很是惊讶,不过把德国势力赶出中国,符合英国人的利益,朱尔典说:“如果让英国铁路公司修中国的铁路,鄙人可以说服英国政府,来帮助中国收回胶州湾。”
“那当然!中国人一向说话算数!”曾纪泽说:“中英两国还可以签订一个秘密协议,由英国海军封锁马六甲海峡,阻止德国、法国的舰队从欧洲赶来支援。到时候,中国还可以把靠近马来联邦和新加坡的岛屿交由英国管理。”
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所以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一旦英国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军舰就难以驰援亚洲战场。
朱尔典说:“这样一来,英国就会把德国完全得罪了。”
曾纪泽知道,德国经济十九世纪末飞速发展,这在英国看来本来就是对它不利的,1867年奥匈帝国诞生,它主张与德国谋求合作,并成立了同盟国,他们旨在对外扩张,这让英国已经很头疼了。
曾纪泽对此心知肚明,便对朱尔典说:“说实话,我想现在英国和德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呀。我听说德国最近几年在大力发展海军,就是想赶超英国海军。中国有句老话,叫‘先下手为强’,还希望老兄你多跟英国政府沟通,朋友来了有好酒啊。”
朱尔典说:“我尽力找人说服在伦敦的那些议员们。不过还是老规矩,战争的军火和借款,中国必须优先考虑和英国合作。”
“那是当然。”曾纪泽说,他目送朱尔典离去的背影,心想:“把德国人赶出胶州,到时候就剩收回香港和澳门,中国领土就全部收回了。”
利益至上,朱尔典果然不负曾纪泽的期望,说服了英国政府支持中国。
很快,中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四国很快也签订了结盟协约。
之后,中国随即调集王士珍的第一军兵力5万余人,内有英军2个大队,1682人、战马1万匹,攻打胶州,另有各种舰船70余艘,准备进行海上作战。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受到德国胶州总督迈尔·瓦德克的电报后,大怒,马上宣布胶州湾进入军事戒严状态。
德国在远东的许多侨民被迈尔·瓦德克征召入伍,或被编为预备役人员,宣布和中国开战。
11月5日,中国政府通牒德国政府:应将胶州租借地无条件地暂交中国接管,并将德国在中国水域内的所有船舶立即撤出,或者解除武装。
德国人还以为中国不敢开战,未加理会,积极备战。
11月7日,中国第一舰队的二十艘铁甲军舰到达青岛海域,封锁了胶州湾。同时,王士珍带领攻城重炮兵和步兵沿莱州、平度向即墨推进,直抵即墨,英军两个大队也在崂山湾登陆,中英联军完成了对胶州德军的包围。
德国虽然在工业经济上发展很快,但自1890年德国首相俾斯麦下野后,欧洲局势日趋不稳定,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所产生的对德仇恨、奥俄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争夺、以及殖民地拓展政策所带来的列强竞争,使得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提尔匹兹焦头烂额,所以他们推崇结盟和对外扩张政策,德国海军部一直以大英帝国海军舰队为追赶目标,推出大海军计划。
但德国的大海军计划完全激怒了英国人。因为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它的心脏和大脑在欧洲大陆西海岸之外的不列颠群岛,而伦敦,也位于泰晤士河之上。不论帝国多么强大,殖民经济多么发达,一旦不列颠群岛丧失,不管此时大英帝国还拥有多少海外领地,帝国的崩溃和毁灭也是几乎不可逆转。
德国所处的位置,恰恰在低地国家和日德兰半岛之间,是英国敏感神经中最敏感的位置之一。如果在这个位置出现一支庞大的,可能压倒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舰队,而且掌握在拥有欧洲最强大陆军的德国手中,这在英国眼里不仅仅是海权的竞争性威胁,而是涉及到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生存性威胁。
所以英国和中国结盟后,马上封锁马六甲海峡,打压德国。甚至不惜出动两个大队一千六百多官兵参加中国在胶州对德国的战争。
曾纪泽也正是利用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和英国结盟,准备把德国势力彻底赶出中国。
中德开战的较量先是在海上展开。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布罗里率领“威廉公主”号、“卡法瑟”号、“阿哥娜”号等三艘巡洋铁甲旗舰,这三艘军舰的排水量4900吨,最大航速18节,于1888年下水服役德国海军,还有十来艘三千吨级别的装甲舰,试图突破中国海军在青岛海域的封锁。
领着二十艘军舰封锁青岛海域的邓世昌在“大汉”旗舰上,得到侦察船送来的情报后,对身边的琅威理说:“布罗里是在找死,他还以为我们中国的舰队是满清时候的舰队。那好,我们送他们一程!‘大汉’级战舰出击!”
三艘一万五千吨级别的“大汉”级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如同一座座海上巨塔,在淡淡的薄雾中乘风破浪,溅起一串串的数米高的浪花,身后还跟着五六艘七千吨级的国产巡洋铁甲舰,一对比,就知道德国的那十来艘战列舰早过时了,都是渣了。
三艘一万五千吨级别的“大汉”级重炮舰,一艘是四座双联装炮塔军舰,两座是三座三联装炮塔军舰,舰体采用外飘型流线设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舰只“埋首”的问题,提高舰只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况下纵向俯仰稳定性,也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海洋状况中航行,舰艏加长了甲板长度,增大了干弦侧面积,却在底排增了远程炮弹,在敌方火力还没有可能对己方形成威胁之时,就已经把敌方的威胁,而且用高机动的鱼雷艇,取代水下鱼雷发射管装置,而且其最高航24节快要接近巡洋舰。
不同于原来无畏级战列舰的设计之处,这些战舰在火炮设计上加入了中国设计师的一些设计理念,在火炮的数量上,无畏舰采用10门统一型号的、弹道性能一致的12英寸即口径主炮5座双联装主炮炮塔,舰首尾各一座,舰体舯部锅炉舱后一座,布置在舰体中心线上;在2个锅炉舱之间,两舷对称布置各一座全舰侧舷最大火力8门主炮,向前火力理论上6门主炮,火力优势成倍提高弹道性能一致的主炮,口径大,炮塔吨位又自不同,相应地调整为四座双联装舰炮和三座三联装舰炮,火力更猛。
中国仿制英国的军舰设计的七千吨级铁甲舰,性能也不弱。中国国内的船舶重工业,在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安稳前进了十余年,不说英国,也完全有了和美国、德国抗衡的能力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寄生在欧美造船业巢翼下,战战兢兢求生存谋发展。
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布罗里在望远镜里看到浩浩荡荡开来的中国舰队时,在“威廉公主”号上硬着头皮指挥着舰队成鳞次阵,升起重炮准备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