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腾1856-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不要伤害我的家人!”船长格拉斯哀求道。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曾纪泽说。

  格拉斯很配合,第二天,他就乘小艇靠近英国军舰求救:“尊敬的额尔金,我们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船员伤亡惨重,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们!我一定会重重酬谢你们。”

  “维多利亚”号那边没有立即做出答复,派人确认了格拉斯的身份,并没有怀疑。

  两只船靠近后,一百多位黑旗军被当成伤员抬上了英国军舰的甲板,他们的刀枪都藏在担架下面。

  等人员都上了军舰,缠着绷带的刘永福吹响了口哨,下达了动手的命令。大量的黑旗军翻身跑出,每个人手上都提着明晃晃的钢刀或火枪,三两步就冲到了甲板上。

  “砰砰砰”的枪声响起,很多英军倒在了血泊之中。

  “上帝啊!怎么回事!”额尔金愣住了,他刚想要掏枪反击,但曾纪泽开枪了。

  只听‘砰’的一声,额尔金的眉心出现了一个弹洞,整个人倒在甲板上,躺在一片血泊之中。这个在历史上臭名远扬的英国贵族,就这么被干掉了。

  这个时候,躲在商船上的黑旗军,也已经跳到了英国这艘战舰上,并且发起了攻击。

  军舰上的英国海军官兵们,完全没有准备。当他们发现那些凶神恶煞的伤员杀伤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该死!这是一个陷阱!你们居然敢攻击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你们这是对大英帝国的挑衅,大英帝国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英军副指挥官赫尔希大吼道。

  战舰上,一共有一百多名英国海军官兵,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杀。剩下的人,步枪在没有装上火药和弹丸的时候,比火棍都还不如!作为黑旗军首领的刘永福,手舞一柄长刀,率领着苏慕白和苏慕莲等人在英国海军中砍杀,所向披靡,根本就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真是人中龙凤啊!”曾纪泽看到这种景象,不由得由衷的感叹道!

  夕阳西下,英国战舰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在近身格斗的情况下,装备火枪的英国士兵,根本就不是黑旗军的对手。刘永福跟着曾纪泽后,对黑旗军进行了严格训练,他们的悍勇,在战斗的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这个时代火器的弱点也在这一战中暴露无疑。复杂繁琐的装弹流程,一旦被近身的话,很难发挥效果!即便有的英国士兵能干掉一个拿刀子的黑旗军,根本就没有时间继续装弹就被干掉!

  当越来越多的英国士兵举起双手,跪地投降的时候,这一次一边倒的战斗就已经划上了句号!

  “把这些英国人全部看管起来!”刘永福威风凛凛的站在甲板上,发布着命令,尽管他的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但都是敌人的鲜血,自己却没有受重伤。

  这一次偷袭英国海军的战舰,非常冒险,但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黑旗军上下一片欢呼,为自己的首场胜利高兴,相互拥抱。

  曾纪泽清点了一下战利品,除了抢来的战舰,还有不少新式滑膛枪和过山炮,足够装备一两千人,曾纪泽大为高兴。

  苏慕白问曾纪泽:“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我们得快点离开香港,去南洋,我们要开辟新天地!”抢了英国人的战舰,曾纪泽如虎添翼,他目光如炬,望向海外,那里白色的波涛翻滚,他用坚定的语气对苏慕白,卑劣的殖民者“以百姓为刍狗”,那里的华人,几百年来就如草芥虫子一样卑微地生活,无辜地死亡!近几十年来,那里还是杀人如麻,“老百姓能否走出刍狗一样卑贱的命运呢?我们要为之战斗到底!”

  苏慕白听了曾纪泽的话,也只是半懂,不过她很相信曾纪泽,愿意跟他到天涯海角。

  曾纪泽降下了军舰上英国的国旗,换上黑旗军的旗帜,那艘军舰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刘永福等人也情绪高昂,黑旗军上下众志成城,唱着曾纪泽编的军歌,去南洋开辟新的天地!前方,更残酷的战斗在等着曾纪泽他们!

  

第四十章 下南洋

  1857年,在无垠的太平洋中,透过淡如轻纱的晨雾俯瞰,海天相接处,有很多似有似无的白线,那里漂浮着一万多个大小岛屿,那便是荷属的印度尼西亚群岛。曾纪泽下南洋的目标,就是这片矿产资源丰富的岛屿。

  早在十七世纪晚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从而衰落。1810年,法国的军队还吞并了整个荷兰国,直到1813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荷兰才重新获得独立,但到1830年,比利时又脱离荷兰独立。

  荷兰到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实力更是大不如以前。而且当时君主立宪制在荷兰很不得人心,民众反抗情绪很大,国内政治势力尖锐对立,国内斗争此起彼伏,对印尼的控制能力很微弱,这也是曾纪泽选择带领黑旗军先到南洋建立根据地的原因。

  曾纪泽、刘永福、苏慕白、苏慕莲等人率领八百全副武装的黑旗军往婆罗洲方向驶去。这条下南洋的航线,在率军舰到亚丁湾护航时,曾纪泽已经走了好多遍,烂熟于心。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秦月也还跟着曾纪泽服侍他的起居,她第一次出海,身体虚弱,有点晕船,没几天就四肢无力了。

  曾纪泽让她去船头甲板,教她做了一套关节运动的休闲体操,让她的身体随船而动,船向左,人向左;船向右,人向右,这些简单的防晕船的小招还真管用。

  秦月微笑着对曾纪泽说:“少爷,你懂得可真多!不过,我本来应该服侍你才对,这下子倒像是要你照顾我了。”

  曾纪泽安慰她说:“没关系的。等靠了岸,你再照顾我。”

  此时,“维多利亚”号已经经过了特殊处理,清除了所有英国的标记,并且挂上了黑旗军的旗帜,曾纪泽将这艘战舰命名为“龙腾”号。

  在茫茫的大海上,曾纪泽还对一百多个黑旗军进行了现场教学,教他们如何使用这艘战舰。他们中有一些事渔民的孩子,上手很快。

  那天,海上刚过去了一场暴风雨,天朗气清。秦月在船头的甲板上做操时,突然发现了海面上漂浮着一艘小船。等靠近了,才发现船翻了,上面还有一个人。

  秦月对身旁的曾纪泽说:“少爷,那小船上好像有人,快救人。”

  曾纪泽仔细看了一下,船上确实有一个人,他让几位黑旗军下船救人,救上来时,发现竟然是一位棕色皮肤的小姑娘,身材结实匀称,五官也很精致,也是一位小美人,不过她已经晕了过去。

  “少爷,这姑娘看起来怪可怜的,我们救救她吧。”秦月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央求曾纪泽将这姑娘送到她的房间救治。

  曾纪泽点头答应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过了一天一夜,这姑娘才醒,告诉秦月,她是兰芳国首领刘阿生的女儿,叫刘秀兰。为了逃婚,她才出海离家的。她的母亲去世后,刘阿生为了讨好荷兰人,要将她嫁给一个四十岁的荷兰殖民者韦多郎,他是荷印总督派驻兰芳国的特使。

  刘秀兰说:“那荷兰猪已经有八个老婆了,我才不要给他做小妾呢。”

  曾纪泽笑道:“这么说来,你是兰芳国的小公主呢。我们还真是有缘,我也是为了逃婚才离家出走的。现在兰芳国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兰芳国华人的处境很不好,大不如以前了。”刘秀兰告诉曾纪泽,兰芳国是100多年前广东一群华人在南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这批华人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建立了大公司,是实质性的国家。兰芳国的人都很崇拜他们的建国英雄罗芳伯。早在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四十二年,罗芳伯就站在南洋的西婆罗洲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朝贺。他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地道的中国产:府邸大门口,悬挂汉字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代表“太哥”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及代表副手们的其它各种颜色三角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在“太哥”罗芳伯的旗帜中间,写着一个“帅”字,而副手们的旗帜中间,则写着他们的姓氏。大堂里,悬有一副金匾,“雄镇华夷”四个大字足有四尺见方,府衙内外的官员们,或长袍马褂,而在场的士兵,都是模仿清朝绿营兵卒的打扮。不过,现在荷兰人利用华人的内斗,逐渐控制了兰芳国。

  曾纪泽对这段历史很熟悉,历史上“兰芳”有了好多名字:“兰芳公司”、“兰芳共和国”。它是一个经济组织,一个秘密会社还是一个自治领地,它存在了一百多年,是个奇迹。他知道这个兰芳国的建立者是广东客家人罗芳伯,罗芳伯生得虎头燕颔,长耳方口,为人宽宏,喜怒不形于色,虽身高不满五尺,但少负奇气,生性豪迈,任侠好义,喜结纳,年轻时在乡里伙伴们都“唯唯听命”,罗芳伯也曾去念书,但没考中什么功名,当时梅州“有志之士,竞谋泛海出国”,他就在35岁下南洋转而去下南洋。

  但下南洋这条路却并非一条康庄大道。清朝初年,朝廷为剪除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又一次严令海禁。乾隆时期的“海禁”不但“片板不准入海”,而且还将沿海居民内迁,设界防守。后来在郑成功后代降清后,海禁曾有所松动,但是最多只是允许海上贸易,对于移居海外从来都是禁止的。罗芳伯们要去的地方,是印度尼西亚,正处在荷兰人统治下,刚刚发生过著名的“红溪惨案”不过30余年,在那次惨案中,有数万华侨被屠杀。

  荷兰人是从1596年开始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他们对华侨的态度,经历过数度转变。在他们刚占领雅加达时,看到“市内只有几个爪哇人”,而少数定居在那里的荷兰居民“懒得出奇”,但在那里的华侨,不但忙于经营商业,而且勤于经营酿酒业,这些华侨商人精于运算,比任何其它民族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初期是鼓励并大力招徕华人入境的,甚至指令荷兰人的船队“要大量招徕中国人,特别是木匠、伐木匠和渔民,要渔民把鱼网一起带来。”

  但中国移民大量增加后,在商业上与荷兰本国移民发生冲突后,荷兰人开始对中国人设限,1683年以后禁止蓄辨华侨入境,并大幅提高已经定居华侨的人头税。然而,这些禁令并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反而是让荷兰官员和华人的当地头领从偷渡者那里得了好多银子,连运载这些中国移民的华人船只也从中渔利,“华侨新客乘船南下时,一概交缴船费”。

  1738年,荷兰人开始实行给华侨发居留准证,每证收2元,交不起钱的华侨四处逃亡,被抓到的都押去苦工,1740年,荷兰当局因中国人喜穿黑衣,见到穿黑衣的就抓,终于激起华人开始造反,最后演变成对华人的一场血腥屠杀。

  曾纪泽知道,南洋在1857年其实已经有了几十万华人,不过不同派别不同地域华人之间的争斗,其实在中国大陆之时就很严重,到了海外内斗依然。如果自己能把这些华人团结起来,那别说荷兰这种衰落的弹丸小国,就是大英帝国,他也能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闹独立!他这次下南洋,首先就要让荷兰人血债血偿!

  

第四十一章 挺进兰芳国

  曾纪泽想要在南洋建海外基地,必须要详细了解当地的现状。他知道,有时候历史书籍上记载的东西,跟现实是牛头不对马嘴,他便向刘秀兰了解兰芳国的风土人情,还有历史和现状。

  刘秀兰叹了口气,道:“这个说来话长,现在兰芳有多个公司的势力。而且各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相当复杂。兰芳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华人的血泪内斗历史。”

  历史上,荷兰人制造了屠杀华人的惨案后,也大大打击了荷兰商人的利益。惨案之后巴达维亚及其它荷属地区陷入萧条,他们的总督华尔庚尼尔为此被撤职查办并入狱。新的荷兰殖民者不得不重新用安抚人心的政策招来中国移民,不久这里的华人又达到几万人。

  罗芳伯要去的地方,不在巴达维亚,而在西婆罗洲,那里发现了金矿,他们想去南洋淘金。

  罗芳伯的出海路径,是经岐岭、经老隆,沿东江而下到羊石。

  罗芳伯率领着一百余名同乡,从虎门上船。刚到西婆罗洲的时候,后来的坤甸港还没有开发,罗芳伯是从一个叫“三发”的地方上岸的。他一看,“但见长林丰草,广袤无垠”,当地土著都以打猎采野果为生,整个一个荒蛮之地。但在罗芳伯的眼里,这地方“沃壤千里,所谓天府之雄国”。

  但在罗芳伯到来之前,这里已经有了几拨中国人。当时坤甸有“聚胜公司、四大家围。”而在当地占上风的,是潮汕人。这些被称为“福佬”的来自潮阳、揭阳的中国移民,占了东万律和茅恩等地的金矿。而在另一处叫明黄的地方,开金矿的是来自潮州的大埔县人。

  罗芳伯的到来,让这里的客家人觉得来了大佬。

  既受拥戴,罗芳伯邀集一百多名同乡,全副武装,在一个夜晚启程,天亮时到达一处叫山心的地方,在那里开金矿的也是大埔人,为首的叫张阿才。

  那张阿才一见,呼拉拉来了一百多手拿武器的“土匪”,吓得仓皇逃走,罗芳伯急忙上前好言安慰,用客家话喊话:“我们都是好兄弟啊!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起经营这里呢?”自此,他们在山心落下了脚,开矿山,修房子,建栅栏,声威大振,周围的客家人纷纷投靠。

  后来,兰芳伯等人建立起了“兰芳公司”,把公司的总部设在了东万律。不久,这里建民房,造店铺,成了个小小的中国城。

  当时在东万律附近有个叫茅恩的地方,为首的中国人叫黄桂伯,是潮汕人。他手下的“功爷”叫江戊伯,是罗芳伯的同乡。

  罗芳伯于是派一名手下叫刘台二的,在斗笠里藏了一封信带给江戊伯,与他里应外合,出其不备一举拿下茅恩。这一下,震动周遭,附近的一系列华人势力纷纷归顺了过来。

  可是还有一个叫做刘乾相的华人不服。他手下有500多人,占据着明黄这个地方。他不但不服,还仗着人多,有吞并兰芳的意图。

  于是罗芳伯决定干掉刘乾相,那天早晨,海边的武器还没散,他作战地动员说:“消灭了刘乾相,我们再吃早饭!”

  那一仗,罗伯芳亲自擂鼓,手下的弟兄们无不奋勇争先,杀声震天,一百多人一早上破了刘乾相的六个大寨,刘乾相被赶得跳了海。此一役,被称为兰芳公司史上的“第一血战”。

  不过,此时“兰芳”的征战还没有完。再要扩大势力范围,就要结盟。罗芳伯与坤甸的马来人苏丹开始走动起来。苏丹手下的人造反,罗芳伯派兵帮助摆平,苏丹感激之下,两人成了结拜兄弟。于是,当罗芳伯与当地土著再发生战事,苏丹会站在他的一边。

  再后来,罗芳伯领导的最大一战,是与土著人争夺新港。这场战事持续了有9个月之久。兰芳的军队将土著人的寨子包围起来,却久攻不下。最后,他们是挖地道潜进去,锯断了土著人山寨的柱脚,土著人发觉后连夜仓皇逃走。最后,土著人请了苏丹来说和,重新划定地界,埋下竹桩为证。从此,“兰芳”的根基终于稳固了。

  为这一仗,罗芳伯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一年之后,罗芳伯去世,终年58岁,但他的兰芳国却继续存在,后人谈到兰芳,许多人将其推崇为“华人的第一个共和国”,因为“兰芳大总制”创立于1777年,仅比美国的建国晚一年。而兰芳的首领是公推公选的。这些首领从太哥到副头人,都是有俸禄的,再往下的官员,尾哥和老太,都是义务性的,如同乡村中的乡绅,主事,不拿钱。

  此刻站在一旁的刘永福听了刘秀兰讲起这段历史,满怀信心地说:“罗芳伯一百多人就能建兰芳国,我们黑旗军八百罗汉,还有军舰,一定可以统一这些岛屿。”

  曾纪泽点点头,笑着问刘秀兰:“那兰芳国有多少人?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呢?”

  刘秀兰说,“兰芳”现在两万多人,全民皆兵,政权的运转经费来自其成员们的纳税,比如开金矿的,要交“脚仿金”,种田的交“鸦息米烟户钱”,做生意的也抽税。

  曾纪泽点点头,问道:“荷兰人怎么欺压兰芳人的?”

  刘秀兰回答:“罗芳伯去世后,江戊伯被众人推举继任太哥。江戊伯是罗芳伯的嘉应府老乡,武功超群,更兼忠心耿耿。在他之后,还有十一任太哥,其中有两任都是重新当选,从第六任刘台二开始,太哥被改称甲太。”

  苏慕白问道:“什么是甲太?”

  曾纪泽说:“这个我知道,甲太,就是荷兰人授予的官称了,也就是说,从这时起,兰芳的首领,除了要本族人推举,还要经荷兰人的批准?”

  刘秀兰说:“是的。兰芳的副首领,也改称为甲必丹。从那时起,荷兰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了,兰芳公司要向荷兰人纳税。”

  曾纪泽道:“荷兰人也给了兰芳不少好处吧?”

  刘秀兰说:“是的。养狗还得给根骨头呢。在兰芳立国之前,华人在东南亚的办的公司,已经相当多。仅在印尼的东万律的周围,就还有大港、三条沟等华人的七个大公司,及和顺总厅等一系列华人小公司组成的联盟。他们的治理方式,与兰芳家族式管理也大同小异。荷兰人在华人内斗时支持兰芳扩张。”

  “难道我华人就没反抗荷兰人的吗?”刘永福问道,他心中热血沸腾,对这种外人利用内斗欺负中国人的事很愤慨。

  刘秀兰说有,“就在几年前,岛上另一个华人公司大港公司与荷兰人武装对抗,不过兰芳站在了荷兰人一边。当时一部分败退的大港公司的人逃往兰芳的领地,被兰芳当时的甲太,也就是我爹刘阿生带了600多壮丁堵截,缴了大港人的武器,并将首领擒获送交荷兰人。因以前与大港结下的怨——此前大港公司曾与另一个华人公司三条沟公司冲突,兰芳的人救下80名三条沟人并将他们接到船上,不料船后来漂到大港的地盘,人全部被杀了。”

  听到这里,曾纪泽对西婆罗洲和南洋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时华人在南洋建立的公司有十余个。兰芳只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比如兰芳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全民皆兵、“工农兵”一体,平时分散在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全国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至于“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类似于后来普遍实行的议会制。在领导人的产生上,兰芳结合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创立了禅让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

  曾纪泽和刘永福还从刘秀兰那里了解到,兰芳人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他们改进了农耕技术,扩大矿业开采,修路,经常组织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同时创建了兵工厂,造各种土制枪炮。兰芳还从清朝聘请一批著名儒生前来教学,大大提高了当地人的文化水平。兰芳人也意识到,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现在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兰芳向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此举唬住了荷兰人,使得兰芳国苟延残喘。

  刘永福气得咬牙切齿,说:“那帮荷兰猪有多少人?我们这次杀光他们!”

  刘秀兰叹了一口气,说:“婆罗洲岛上的荷兰军队其实并不多,两千人左右,但他们的火器比较好,还有炮舰。”

  “满清现在内忧外患,自身难保,兰芳人绝不能靠清朝对付荷兰人,他们也不会管。”曾纪泽对刘秀兰:“不过只要我们华人团结起来,别说荷兰人,就是英国佬我们也不怕。刘姑娘,你先休息,我们一定送你回家,赶走西婆罗洲上的荷兰人!”

  刘秀兰这时睁大眼睛,兴奋地对曾纪泽说:“这真是太好了!我从小就想赶走岛上的荷兰人,可惜我是女儿身,我爹也不听我的。”

  在军舰上,曾纪泽便连夜和刘永福等人商议,想一个万全之策,挺进兰芳国,赶走婆罗洲上的荷兰人!

  

第四十二章 华人优先

  南洋的海面,和国内的渤海黄海比起来,更加碧蓝更加梦幻。海水蓝得如半透明的水晶,阳光在一层层的涌浪间滚动,满眼都是闪动的光芒,空气也潮湿闷热。曾纪泽站在“龙腾”号的舰桥上面,望着船上数十门12英磅的重炮,还有前方丛林葱绿的小岛和洁白的沙滩,不一会就满头大汗。离兰芳国越近,他的心情就越复杂,手握出发前搞到的一些南洋资料,感觉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这一次到南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曾纪泽来说,压力有些沉重。毕竟连他爹曾国藩那样的大人物,带上万兵打仗也是屡败屡战的,他只有一艘蒸汽兵轮,八百黑旗军,本钱较少,必须稳扎稳打。但在南洋这样的世界,要是不冒险,很难有大的收获。

  黑旗军多是湖南人和湖北人,不少人都只见过大江大湖,没见过大海和美丽的海岛。这时他们一边兴高采烈在甲板上面做曾纪泽发明的军事体操,一边对不远处新奇的海岛指指点点。

  刘永福赶他们都赶不回舱里面,便威严盯着这些黑旗军操练,他是个严肃的将领,总是这么一本正经。

  这时候放眼整个南洋地区的殖民势力,西方列强当中,主要是英国和荷兰。英国人占据了新加坡后,整合了马来半岛以及马来亚的几个港口属地,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为海峡殖民地。这时候,统治这些殖民地的,还是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而非直属英国政府。英国此时大部分精力,还放在对印度的控制和占领上,无暇顾及南洋,而荷兰人趁机获得了苏门答腊岛以及爪哇岛的统治权。

  获得了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统治权之后,荷兰就一直想吞并婆罗洲。只不过兰芳国是一块很大的绊脚石,他们一直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华人势力。现在的兰芳国的统治范围,包括整个婆罗洲的西部地区,总人口从最初的两三万人,经过百年发展和移民,已经有到四五十万左右。虽然这些年来受到荷兰人和土著的压迫,兰芳国的势力逐渐收缩。但全民皆兵的制度,让荷兰人想要快速吞并婆罗洲,非常困难。加上一些土著势力,荷兰人只能一边武力攻击,一边政治诱骗分化。

  曾纪泽对于婆罗洲的几十万华人,垂涎已久,他希望这些华人都能团结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自立为王。一盘散沙似的华人,根本就不是荷兰人的对手。只有所有的华人都团结起来,才能够和列强抗衡。曾纪泽想南洋的局势发生改变,让黑旗军成为改变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

  曾纪泽心想,要想在婆罗洲和南洋站稳脚跟,就必须得到兰芳国的支持。这个保守的华人公司,拥有庞大的资产,在当地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才让荷兰殖民当局连同下层的土著,慢慢采用各种手段分化治之。最后随着几十年的屠杀,这公司才逐渐瓦解,那些数百年前背井离乡筚路蓝缕以一双手经营的家当,最终成了荷兰人口中的肥肉,这是曾纪泽难以接受的,他站在舰桥上面,目光悠远,轻轻叹了一口气儿。他想在南洋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建立一个华人优先的政府,但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时,刘秀兰正好从外面走到曾纪泽身边,脸上也全是汗珠。看着曾纪泽叹气,不动声色就转开了眼睛,突然问道:“龙大哥,你们这些兵,是朝廷的兵么?对我们南洋的这些华人,朝廷怎么看?”

  “朝廷怎么看你们?”曾纪泽慢慢转过脸来,打量了若有所思的刘秀兰一眼,慢慢道:“南洋的华人,我觉得,到哪里都是华人。这血里的东西,是不变的。但是朝廷并不这么看,大概一百来年前吧,清廷还是乾隆纯皇帝的时候,荷兰殖民当局和当地土著,在爪哇马达维亚一带,一口气杀了一万多华人,丢尸水中。溪瀑为之一红。这就是‘红河溪惨案’,相信你也听说过这事。得知这个消息。两广衙门上奏,纯皇帝御批的圣旨大意是‘朝廷弃民,背弃祖宗庐墓,遭此报纯属咎由自取,朝廷概不闻问’。”

  听了这个故事,在一旁的刘永福只是沉默不语,不过手握战舰栏杆的手,早已经是青筋毕露,他对满清朝廷本来就没什么好感。

  “朝廷弃民?”刘秀兰听了曾纪泽这话,脸色沉郁了一下,随即笑道,“去他娘的朝廷!我们还指望他们派人来赶走荷兰人呢。”

  曾纪泽对刘秀兰说:“你带我们去见你爹吧。我们就是来赶走婆罗洲上的荷兰人。”

  刘秀兰点点头,睁着大眼睛,说:“我相信你们是好人。”

  “龙腾”号靠岸,卷起了一堆堆雪白的浪花,缓缓驶进婆罗洲的一个港内。这里的水道宽阔,以致这艘将近两千吨级的大军舰进港,都不需要引水船。

  整个婆罗洲的景象,就展现在了曾纪泽等人的眼前:港口周围都是水稻田,南洋一季三熟甚至四熟,这里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头,橡胶园、香料园也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这里的农庄,大半都是被华人所控制。

  海面上还有密密麻麻的渔船,多是张挂着白色风帆。港口周围似乎一切都还正常,苦力水手各色人等往来,见到一艘巨大不明国籍的蒸汽兵轮靠岸,他们的神色都十分紧张。但见下来的人都是华人装扮,都眼巴巴望着这边,还有人立即去报告了兰芳国的哨探。

  曾纪泽已经让刘永福下令上岸的黑旗军列队。此刻,刘永福对曾纪泽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道:“弟兄们都准备好了!”

  婆罗洲的兰芳国对于突然到来的黑旗军,感到非常的震惊。南洋地区的华人势力并不少,特别是在婆罗洲,都有好几个华人建立的小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以华人兰芳国为首的。兰芳国总长刘阿生,马上派了自己的三弟刘阿兵带了一千多全副武装的兵勇来到码头,将上岸的曾纪泽、刘永福和黑旗军团团围住。

  曾纪泽让刘永福和黑旗军保持克制,不要起冲突。这时,从黑旗军里走出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正是刘秀兰,她笑着对刘阿兵说:“三叔,是我回来了!你快叫兄弟们把枪都放下,龙大哥他们是来帮助我们赶走荷兰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