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将犹疑的目光投向了常瑞青:“对了,远东那里好像还有你一个的赤色旅衍生出来的武装!他们现在占据了黑龙江北岸的比罗比詹,这段时间还有不少原来间岛地区和滨海省的朝鲜人和中国人跑到他们那里去了……耀如老弟,你可别告诉我,你对此是一无所知。”
常瑞青皱眉想了一下,淡笑道:“这个我是知道的,不过是下面的人误打误撞走到这一步的。对他们,我也是鞭长莫及啊!不过嘛,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远东共和国的地盘上本来就有不少黄种人,现在不过多个十几二十万的,苏俄总不会为了这个事情和咱们翻脸吧?我们华人,还有朝鲜人,蒙古人都是苏俄国内的少数民族,他们那个主义可是要保护少数民族的。”
他的这个话其实也不都是瞎话,那支由胡卷帘、蒋春林,还有赵家两个女土匪,还有一些朝鲜志士和红俄地下党人领导的杂牌武装,居然能在远东共和国打下一块地盘,也的确让他大感意外。看来远东那里还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局面。
而且这支杂牌武装居然还自说自话搭上了日本人的线,日本人或许是想利用他们拉中国下水,或许是想给中日(朝鲜)边境上的那不怎么听话的朝鲜人找个出路,反正是没有在意他们同中G和赤色旅的关系。让他们在比罗比詹那里安顿下来了,还指示远东共和国的最高执政官谢苗诺夫封池大亨和胡卷帘当了比罗比詹州临时政府的正副执政官。而常瑞青之前忙于指挥北伐战争,似乎也放松了对这支成分复杂。又入了外国籍的军队的控制。
也许我们的常大革命家也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增加远东共和国领土上黄色人种的数量!他可是很期待一个黄种人(主要是中国人)的远东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出现在未来苏联的大家庭中……
而这时在原来的俄属远东境内,现在被中国人称为远东共和国,被日本人叫做鲜卑利亚共和国的地方。其实早就乱成了一锅粥。这个国家从挂牌成立的那一天起,局势就混乱异常,他们的最高执政官谢苗诺夫和政府总理霍尔瓦特压根控制不住局面。
这两个家伙的军队在嫩江会战中被蒋介石打光,谢苗诺夫还当了俘虏,最后还是蒋介石派兵护送他们二位回赤塔执政的!不过蒋介石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送谢苗诺夫和霍尔瓦特,还有他们的哥萨克军队回国的同时。却将被俘的一万五千多个俄国籍的蒙古人扣在了手中,又从这群俘虏里面找了个蒙古人的的头头。名叫丹毕坚赞的当他们的总司令。
在1919年2月初的时候,丹毕坚赞获得蒋介石的准许,带着他的一万五千蒙古大军回远东共和国去找谢苗诺夫的麻烦了。没多久就在阿穆尔省和后贝加尔省打下一大块地盘,3月底的时候还一度带兵攻打过远东共和国的首都赤塔。不过没有得手。
而且远东共和国的领土上也不止这一个军阀,在海参崴事件之后,俄属远东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失控的苗头,到了嫩江会战后,俄属远东更是出现了权力真空!包括GCD人。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还有那些布里亚特蒙古部族在内,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势力都纷纷拉武装搞割据。当然其中就有胡卷帘、池大亨他们所领导的“阿穆尔自治军”了。
他们这个阿穆尔自治军,现在能掌握的地盘其实就是以比罗比詹城为中心的一小块地盘。大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紧邻着黑龙江。和中国也就是一江之隔。这里原来是中国领土,根据1858年的《瑷晖条约》割让给俄国的,不过这块地盘上却还有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局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民族的?此外就是一白皮肤的俄罗斯人,基本上都集中居住在比罗比詹城内,胡卷帘、池大亨他们带兵打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向西逃跑了。接着这个“自治军”又想办法从中国境内招募了一些移民(主要是间岛的朝鲜人)来此居住,还给他们分配了土地,所以现在这个比罗比詹州(原来大概就是个县,胡卷帘他们自说自话就改成了州)现在基本上就是黄种人的天下了。
自治军的人数,现在大概就是一万人上下,编一个师都不怎么够,不过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官瘾,就有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名号。其中一个步兵师是以朝鲜人为主,大概有三千多人,装备是最好的,都是一水的日本造,训练也不弱,军官大多还是日本士官或是大韩士官的毕业生,池大亨是他们的师长;另一个步兵师则是以中国人为主,装备和训练都不怎么样,兵力不到四千,师长由胡卷帘兼任;而那个骑兵师的师长就是赵嬷嬷母女(一个叫师长,一个叫二师长),这个师人数最少,大概就两千六七百人,主要是原来东北境内的马匪,现在也没有什么纪律,不过战斗力却是最强的。靠着这群敢打敢冲的“悍匪”,这个自治军倒也在纷乱的远东共和国境内站稳了脚跟,眼下的日子也过得蛮滋润的。
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自治军三方面的头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其中胡卷帘、蒋春林这些赤色旅和福建陆军出来的人物,其实是不怎么想留在远东的,都盼望着早点回国,或者干脆把比罗比詹划入中国的版图。对于当远东的官,实在是没有一点兴趣。
而赵家母女的小算盘则是趁着能抢多抢一点……等攒够了赵嬷嬷的养老钱就回国,那个骑兵师就给赵嬷嬷在黄埔军校念书的儿子带,赵三妹嘛,呃,想办法在常总司令府上找个位置,以后姐妹齐心什么的了。
至于池大亨他们这些朝鲜人却是最爱远东国的,他们已经当了一回亡国奴了,好不容易有了新国家,可不愿意再亡一回了。所以当他们听说高尔察克的俄国临时政府江河日下,苏俄大军很快就要打过来的时候,也是最为惶恐的。这段时间池大亨更是隔三差五就往已经成为日本领土的伯力跑,去找他的那些日本士官同学打听消息,他眼下可就盼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兵援救远东共和国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 黄金的代价

池大亨大步地走进了比罗比詹城内,由一座东正教堂改成的阿穆尔自治军司令部。他这个狂热的反日分子,现在居然穿了一身日本式的土黄色军装。还扛着一个日军少将的肩章,拎着一把东洋刀。如果不是年纪太轻了一些,别人还真以为他是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呢。
他的伯力之行,显然是得到什么好消息了,刚一走进自治军高层们聚集的司令部会客厅,他就兴奋地大声嚷道:“好消息,日本人决定要出兵西伯利亚了,应该是去帮助高尔察克……至少两个师团,谢苗诺夫和那个蒙古假喇嘛的军队都会出动,这下布尔什维克一定打不过来了,我们的远东国有救了。”
会客厅里面的光线有些昏暗,大白天的还点着马灯。屋里坐的几个人就在马灯的光线下面打麻将,对于日本人俄国人什么的,好像全然不在意的样子。胡卷帘仰起脸来看着满脸愁容的池大亨,淡淡地问了一声:“大亨啊,苏俄的红军现在打到哪里了?到贝加尔湖了吗?”
池大亨摇了摇头:“还没有,现在打到鄂木斯克了,那里是高尔察克的大本营。如果鄂木斯克不保,苏俄红军要不了几个月就能打过来。”
“唉,还有几个月呢!日本人现在着什么急啊?”赵三妹笑吟吟地接过了话题:“再说了他们日本人和高尔察克不是敌人吗?高尔察克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可都是因为日本人啊!难道高尔察克那么快就忘记教训了?”
池大亨哼了一声,又冷冷笑了一下。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当然忘不了,可现在他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形势所迫啊,他要是不接受日本人的帮助,就只有灭亡一条路!”他突然又叹了口气:“高尔察克现在的处境大概就和我们朝鲜人一样吧。明明对日本恨得要死,可是还得陪着笑脸去抱他们的大腿!”
他这个话说得有些心酸,忍不住就要掉下眼泪来了。他们这些“间岛朝鲜人”最近的日子的确很不好过。蒋介石可不像原来的张作霖、孟恩远那么好说话,任由他们在中日(朝鲜)边境上搞武装割据!在他击败白俄,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统治之后,就以驱逐反日分子的名义派兵到了间岛四县,还命令那里的朝鲜人限期离开……要不然这段时间也不会有那么多朝鲜人迁移到比罗比詹来。要是这里的远东国再混不下去,他们这些朝鲜人大概也只有回去当日本人的亡国奴了。
胡卷帘也只是摇头苦笑。但是旋即又皱起了眉毛:“两个日本师团。还有几万远东国的杂牌军就能打败苏俄红军保住高尔察克了?高尔察克的几十万军队都败了,难道小日本的两个师团比人家几十万人都厉害?大亨兄,我怎么看这事儿总有点不靠谱,你的消息真的可靠吗?”
池大亨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迟疑着道:“出兵的消息是肯定的,驻伯力的日本第二师团和驻海参崴的日本第十四师团都开始动员了,他们的中下级军官也已经知道要去西伯利亚了……应该不会有错的。”
胡卷帘的眼珠子转了转,没有再追问下去,池大亨能够接触到的日军军官大多是些尉官。能够打听到的消息就更有限了。现在可以确定的大概就是日本将要出兵,目标可能是西伯利亚,也可能是远东国。或许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考虑的,他只需要将这个消息报给国民政府的军事情报局就算完成任务了。
……
当胡卷帘的报告通过电波送到中国的新首都南京时。这座扬子江边上的大城市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不过大街上却繁华依旧,人流涌动。车来车往。而南京市中心的主席府孙中山所居住的一处小花园洋房里,也和外面差不多的热闹。
从花园到室内。到处都有国民政府和国G两党大大小小的人物,他们都是来参加为常瑞青、蒋介石所举办的接风宴的。这二位是在今天下午同坐一列火车抵达浦口的,接着又同乘一艘渡轮渡江到了下关码头,孙中山和一票国G两党的达官显贵都在那里迎接他们,整个南京城也同样是万人空巷,给了这两个胜利者以最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孙中山的私人会客室里,现在正坐着几个人在轻松地笑着对谈,中间一个就是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孙中山,身边错落坐着常瑞青、蒋介石、陈独秀、谢持、廖仲恺、王正廷等几个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此外会客厅的门口还站着一个汪精卫,好像是在看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看来孙中山是有什么秘密的事情要说了。
一番寒暄谈笑之后,就听他笑道:“上个星期我的美国朋友芮恩施先生代表美国政府向我提出了一个获取巨额资金用于建设的办法,现在我想就此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常瑞青一笑,所谓大家的意见,其实就是他的意见,现在的这个国民政府还不是他和孙中山合股的?只是不知道美国人借钱给中国的条件是什么?多半是和开放市场什么的有关吧?他当下就接下这个话茬,笑道:“先生,能从美国借到巨款用来建设总是好事情,只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条件?需要什么抵押?我们的国土上面还有不少未开发的矿山,不知道美国的银行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抵押品。”
孙中山笑着摆了摆手:“不是借款,芮恩施先生提出的方案并不涉及到借贷……实际上现在正有一笔飞来横财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只要付出不大的代价,就能获取一笔巨额的财富。大概有六百吨黄金吧!”他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神始终在常瑞青和陈独秀两人身上打转,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陈独秀闻言一愣,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只是在那里摇头。可是常瑞青的脸色却阴晴不定起来了,他的眉头皱了起来,目光凝重地望着孙中山,低声反问了一句:“是高尔察克要来中国吗?”
至于屋子里面其他几个人,也大多是一脸惊诧的表情,都把目光投向了孙中山。
孙中山哦了一声,看着常瑞青。他的眸子里闪着贪婪的目光,重重地点头:“高尔察克和他的追随者都要来中国寻求避难。作为回报,他们将会把从喀山银行金库中缴获的黄金交给我们……大概有六百吨之多!有了这样一笔巨款,我们的建设速度可就能大大加快了!”
常瑞青面上神色不动,淡淡道:“这是美国政府的意思?”孙中山看着他:“是美国政府的意思。他们将成为我们同高尔察克达成交易的保证人,而且还会向我们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设备,还会派专家来帮助我们建立工厂……耀如,你看这笔交易能不能做?”
常瑞青沉默着不说话,似乎是陷入了沉思。而孙中山的情绪看来是有些激动。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了下去:“这几天我已经反复考虑过这件事情了,也知道这笔金子烫手!那些白俄妇孺倒没什么,可高尔察克的几十万军队不可能完全遣散掉,最少会有十万到二十万人保留武装。驻扎在我们的国土上……等待着反攻俄国的机会!这样一来,咱们同苏俄的关系肯定会破裂!可是中国现在也实在太需要这六百吨金子了。有了这些金子,我们就可以在十年之内建设起一大批的工厂、矿场、铁路。还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我们中国就能真正强大起来了!这难道不是我们国民党人还你们GCD人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吗?”
最后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尴尬了。GCD人理论上说可是国际主义者,国际主义者怎么能为了自己国家的强大,就置外国GCD政权的利益于不顾?这样不就成了国际主义者们最痛恨的社会爱国主义者了吗?
陈独秀默然半晌,才道:“工业建设,还有强大的陆军、海军并不是只要有钱就能建成的……如果我们花掉了这些黄金,又没有把国家建设好,等到苏俄缓过劲儿来,说不定就要找咱们讨债了!”
“我们还可以联日抗俄嘛!”蒋介石抢着回答道:“日本本来就想要和咱们结盟,我们不如拿了白俄的黄金,再去联合日本,这样就不用怕苏俄了。”
“不能联日了!”常瑞青突然结束了沉思,脸色凝重地道:“我们拿了白俄的黄金,不仅会造成中俄关系破裂,还会让中日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因为那些黄金的背后还有整个东亚的霸权!日本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东亚大陆上面的!”
被常瑞青这么一提醒,孙中山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那日本和苏俄会不会联手对付我们?”
“不会!”蒋介石很肯定的抢答道:“我们拿来600吨黄金,日本拿来近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且还实际控制着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除非他们肯把到手的领土都还会去,否则日俄之间就没有联手的基础。”
“日本人不肯还的。”孙中山喃喃道:“也就是说,我们在拿了高尔察克的黄金,收留了白俄以后,我们同日本、俄国之间的关系将会是互相敌视,再也没有任何两国可以结成同盟去对付另一国了?”
“是互相牵制。”常瑞青纠正道:“美国人的办法很高明,区区六百吨黄金就把日本栓在了亚洲大陆上面,又让我们和俄国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互相敌视,俄国不能西进,我们也无法南下……而且我们想要购买的机器设备和武器,还都在美国的工厂和仓库里面。”
“六百吨黄金前面不应该加上区区两个字!”一旁的财政部长廖仲恺提醒道:“一座五万吨的钢铁厂只需要投资几百万两银子,而六百吨黄金是差不多2000万两黄金!”
“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拒绝这笔钱!”常瑞青也下了决心,他重重地点头:“哪怕会因此同时得罪日本和苏俄!”说着他就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GCD主席。
陈独秀的脸色很不好看。上个月GC国际已经在苏俄首都莫斯科正式成立了,中G现在也是GC国际的支部。虽然GC国际对中G的控制力并不强,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的,而且。GC国际和苏俄的支持,也是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在党内牵制常瑞青一派的有力手段。万一中G因为国民政府接受高尔察克和白俄,以及这600吨黄金而被GC国际开除的话,那常瑞青可就要失去制约了……可是现在孙中山和常瑞青已经达成了一致,即使自己反对,估计也没有多少作用,中G唯一能做的,或许只有退出国民政府?就是这一点。恐怕也很难做到,中央局和中央委员会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国民政府里担任高官,现在正是做官做得开心的时候,他们怎么肯为了俄国革命党利益放弃自己的官位?退出国民政府的决议在中央全会里面肯定通不过!
看来为了这600吨黄金。要撕破脸的还不只是中俄两国,还有中俄两个GCD啊!
……
与此同时,在俄国鄂木斯克的俄国临时政府驻地内,也有一场关系到黄金、白俄,还有未来的中、日、俄三国关系的秘密会晤正在举行。
去年年底的海参崴事变给了高尔察克的白俄临时政府沉重的一击。在历史上他的白卫军还能再多维持几个月,直到1919年冬天再向西伯利亚转移。可是现在,由于日本的背信弃义,使几十万白俄军队失去了后勤补给。同时还有取胜的信心。失败的情绪从1919年初就笼罩在他们的心头,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向西是残暴的布尔什维克和他们的肃反委员会。如果落在他们手中,死亡或许将成为一种解脱!向北是北极圈和北冰洋。一百多万人是没有办法在那里长久坚持下去的。而向东……则是可恶的日本人,还有那个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起来的鲜卑利亚共和国!
作为俄罗斯合法政府的领导人,高尔察克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投靠日本侵略者的!呃,就是侵略者,现在不管是白俄还是红俄,都在公开宣传中将对方指为日本侵略者的走狗!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让高尔察克和他同僚不愿意退往远东共和国境内,就是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信任日本。
日本出卖了他们一次,为什么不能出卖他们第二次,第三次呢?
而就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无路可退的时候,美国驻俄国临时政府的代表库伯先生给高尔察克带来了大概是最后的一条出路先向西退往伊尔库茨克,然后转向南撤往中国的蒙古地方。
库伯告诉高尔察克,美国政府有把握说服中国人接受他和追随他的所有白俄军队和难民!甚至还能允许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拥有可以实行自治的“难民营”,名称虽然不大好听,可是俄国临时政府可以在这个难民营中保留自己的军队……一旦反攻的时机来临,他们就能从这个位于中国领土上的难民营出击,打回俄罗斯!虽然是希望渺茫,可总比一点都没有的好!
但是中国人的收留也不是无代价的。这个国家在过去的一年里同样发生了一场革命!而且他们的革命也是由中国的社会党(指国民党)和布尔什维克(中G)所联合发动的,所不同的是,领导那些中国布尔什维克的,不是列宁那样的恶魔!他们和中国的社会党人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使这个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统一,现在他们有足够的武力阻止高尔察克手下的几十万白俄败兵攻入中国。
所以俄国临时政府必须要为他们和他们的追随者进入中国支付一笔巨款,也就是他们手中的六百吨黄金!
“执政官先生,黄金固然是宝贵的,可是我们的一百几十万追随者的生命更是无价的!所以我们是在用有价的黄金换回无价的生命,同时也为整个俄罗斯民族保留下最精华的部分。”说话的是一个身穿法袍头戴法冕的东正教总主教。GCD人在当时都是无神仙论者,他们这些宗教人士基本上都是属于肃反对象,所以在高尔察克的追随者中就有相当部分的东正教僧侣。
而总主教说话的对象,则是一个身穿着蓝色海军军服,身材匀称,长相也十分英挺的中年男子。他就是俄国临时政府的领袖,海军上将高尔察克!
虽然在历史上苏俄GCD的宣传资料上,这位高尔察克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匪徒,内心没有一点高尚的东西,就像他们苏俄GCD的绝大部分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一样坏(呃,这个可不是污蔑,苏俄GCD的大部分高层后来都被GCD自己证明是叛徒、内奸、工贼什么的了)!可是眼下这位真实的临时政府执政官,看起来是热爱他的俄罗斯祖国和人民的,至少不会带着黄金偷偷跑到国外去,而让他的一百多万追随者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自生自灭。

第二百四十七章 都有如意算盘

“库伯先生,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高尔察克说话的声音很轻,但语气非常沉稳:“我想你们美国人也听说过拿破仑皇帝的中国是一头沉睡雄狮的寓言吧?这是一个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和数万万人民的大国,自从有文字记载时起,他们就是东方世界中领袖群伦的国家。他们有数千年辉煌强盛的历史,而他们的衰弱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我想任何一个欧洲人或是美国人,都不应该低估他们的潜力吧?特别是在几个月前,他们的军队还打垮了谢苗诺夫将军指挥的俄军。”
美国驻俄国临时政府的代表约翰。库伯当然明白这位俄国海军上将的意思:一个虚弱的中国符合整个白人世界的利益,美国现在为什么要帮助一个正在艰难崛起的中国呢?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革命,实现了统一,不过这离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还相距遥远。经过列强数十年的剥削,还有他们自己的内乱,这个国家现在极度缺乏资本。而且还被一大堆的不平等条约给牢牢捆住了手脚。如果得不到外力的相助,他们在未来十年或是二十年中都别想有什么大的作为。
可是美国现在却安排高尔察克和他的一百多万追随者,还有六百吨黄金去中国落脚!这可是两笔非常巨大的财富黄金,还有俄罗斯民族的部分精华!这一百多万人当中,除了士兵、僧侣、妇女和儿童之外。还有许多的工程技术和教育方面的人才!虽然其中最杰出的人才,肯定不会留在中国,但是那些二流的、三流的,在欧美国家找不到好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却只能留在中国。不过对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工业建设来说,他们所掌握的学识已经完全够用了。
如果中国人能用好那六百吨黄金和白俄技术人员的话,他们崛起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这对整个西方世界,包括将来复辟了的俄罗斯帝国或是共和国而言,可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现在正在巴黎的威尔逊总统和蓝辛国务卿却不是这么看问题的。中国的落后贫穷,中国人的愚昧无知早就深深映入了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挥之不去了。在他们看来,就算中国有了六百吨黄金。顶多也就是向美国购买一些战争剩余的武器装备罢了,不会真的变成一个工业化强国的。实际上别说是中国人,就是俄国人在大部分西方文明国家看来,多少也有些蠢笨这一百多万白俄在高尔察克眼中是个宝。在威尔逊和蓝辛看来,不过是个累赘罢了,用他们来分化中俄牵制日本关系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事情了。
当然了,这些话只能放在库伯先生的心里面,在面子上他还是努力装出慈悲的模样儿:“执政官先生。威尔逊总统和美国人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鄂木斯克这里一百多万俄罗斯人的生命!此外,我们也不希望您手中的黄金落到布尔什维克或是日本人手中,相比布尔什维克和日本。中国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显然要小许多…而且中国一旦接受您的黄金和部下,他们同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关系就会马上破裂!同样的。日本也会因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对他们抱有敌意。”
高尔察克点了点头,接受了库伯的解释。其实他现在也没有别的什么选择。总不能为了整个白人世界的集体利益就和他的一百多万追随着一起在鄂木斯克等死吧?不过他对中国的崛起总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他思索了片刻,就开始提出条件:“库伯先生,希望美国方面能转告中国政府,我们虽然将要输掉同布尔什维克的战争,将要被迫退往中国。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个爱国的俄罗斯人!如果他们想从我们手中得到黄金,就必须承诺无论何时,都不会对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我需要书面承诺和美国的担保。”
美国代表点了点头,不过心里却在想,这种承诺有什么价值?不过就是个心理安慰而已。高尔察克继续说道:“在退往中国之后,我们还需要保留最多不超过二十万人的军队,还需要一块靠近铁路,交通便利,并且比较靠近俄罗斯领土的驻地给我们的军队驻扎,直到反攻时刻的到来。
此外,中国还要允许追随临时政府一起退往中国的俄罗斯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要保证目前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不希望再发生针对俄罗斯人的赤色旅袭击事件!
最后,我还需要中国天津原来俄罗斯租界的地方作为俄国临时政府的驻地。那里的防务和治安也必须由俄国临时政府的军队负责,直到我们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
如果他们答应上述条件,并且由美国政府提供担保,那我们就可以将手中的六百吨黄金中的五百吨交给中国政府。剩下的一百吨黄金和一些珠宝古董将会用在中国的进行投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会用于维持临时政府和军队的运营。”
这个世界上果然是没有什么免费午餐的!看到美国公使芮恩斯送来的高尔察克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孙中山在心里面感慨了一番,就将目光投向坐在身边的常瑞青了。
“耀如,你觉得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同意高尔察克将军的要求?”
常瑞青的眉头紧紧皱着,高尔察克的条件虽然苛刻,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对方愿意支付五百吨黄金给中国!而且那一百多万白俄里面应该有不少可用之才吧?真正让他担心的是刚刚从军事情报局收到的,关于日本远东军正在实施动员的情报!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远东军正准备执行一次远征计划,目的地很可能是西伯利亚!
可他们眼下和白俄临时政府并不是朋友,而且高尔察克已经同意来中国流亡,应该不会再向日本人求援了。至于占领西伯利亚…那就更不可能了,日本人才不会傻到拖着几千公里的后勤线,去西伯利亚同身经百战的苏俄红军来一场激烈碰撞呢。
看来他们的目的,也是高尔察克手中的六百吨黄金这件事情一定得尽快敲定,以免横生枝节。
想到这里,常瑞青冲着孙中山微微点头,又朝着美国公使芮恩施笑了笑,说道:“高尔察克将军的条件。我们都可以接受!不过我也想向美国提出一些要求。”
“向美国提出要求?”芮恩施公使愣了一下,提醒道:“常将军,美国在这场交易中的角色只是中间人。”
常瑞青连连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我想对美国提出的条件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他笑了笑。从随身携带的皮包中取出一份清单,递给了芮恩施。这是一份国民政府军事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