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七十章 饥饿的人民共和国一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30年前的今天,印度gcd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改变了世界革命和印度抗华战争进程的重要决议《关于在印度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始农村公社化运动的落干意见》。所以对全世界劳动者和全体印度人民来说,这一天都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当时的印度gcd和印度人民,在中帝国主义发动的惨绝人寰的粮食战面前,没有选择妥协和屈服,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而且还在战胜三年粮食困难时期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改造印度农村,使之迅速摆脱贫困落后局面的农村社会主义化的康庄大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南京城内那位帝国主义中国的总头头常瑞青和他的顾问们,如果不是他们想出了利用恶毒的粮食战来迫使我们投降,我们印度gcd和印度人民也不会那么早的开始农村公社化运动。我们印度也不可能那么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在苏联全境沦陷后接过领导世界革命的重担,成为全世界劳动者新的希望所在。
当然,这项改造印度农村的运动在我们失去孟加拉和旁遮普两大粮仓之前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没有中帝国主义的粮食战,我们早晚也会发起这项运动的。因为印度农村当时所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仍然属于封建小农经济。因此印度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不是太高,远远比不上苏联的集体农庄。甚至比美国的资本主义农场也相差甚远。所以到了1935年,这种落后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战时印度的需求了!
不过在中帝国主义发起粮食战之前,印度的粮食缺口并不大。完全可以通过节约和合理利用粮食来克服的。但是作为一个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国(印度不承认远东、南洋、中亚、蒙古、西藏、三疆等地区归属中国,因此在印度农业人民委员部的统计资料中,中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印度大)竟然没有办法解决3。5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这已经足以证明小农经济是一种多么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了。所以在1934年底,当1934年度粮食征购计划没有完成的时候,印g中央已经在考虑对印度农业进行社会主义化改造了。而中帝国主义所采取的粮食战正好给了我们这样的契机。”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
1935年9月底,就在印度次大陆上的交战双方正在调配兵力准备新一轮生死较量的同时。在印度粮仓旁遮普地区还没有沦陷的时候,饥饿却已经悄悄降临到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印度人民的头上了。
虽然9月份的南亚天气依然炎热,但是洒满整个德里街头的阳光。在某些心思不大纯洁的德里市民看来,竟然有些清冷的感觉。三天两头从天空中丢下来的炸弹和传单就好象一盆盆冷水浇在头脑有点发热的印度人头上,让他们稍微清醒了一点。而民生物品特别是食品配给的大幅减少,更让他们在生活日渐艰难的同时。感觉到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氛围。可以用来果腹的食物越来越少。但是折腾人的政治运动却越来越多了。每次中国人来扔炸弹的飞机一走,德里城内就会掀起一波抓特务运动!
好像这些中国飞机都是潜伏在德里城内的特务们引来的……全印肃反委员会的战士们乘坐着专门捕人的马车在德里的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在各个街区的gcd员、共青团员们的带领下到处抓捕有特务嫌疑的印度人。然后就是一场又一场吓唬人的公审大会,罪名不是特务印奸就是反革命或者是什么地富分子、坏分子。接近那些保卫战士的积极分子们都知道,上面已经下达了指标,按照印度人口5%的标准拿人,整个印度总归有1700万左右的坏蛋要被揪出来的!如果这个数字真的落实的话,可就是第二个1700万了。在之前的印度革命中。全印肃反委员会可也是按照5%的标准抓人来着!
这个5%的抓人指标倒是非常容易完成的,几千年的奴隶当下来。印度贱民(指种姓)们的血性当然不能和被武士道思想洗脑的日本反革命武士阶级相比。只要印度的契卡战士们大吼一声:“你被捕了!”那些被抓捕的对象肯定会手软脚软等着契卡战士们去抓,用刀子反抗什么的,是听都没有听说过。估计在整个印度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就没有发生过?
就如印度伟大领袖鲁易同志指出的那样“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几场抓特务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下来,德里城内的革命气氛果真高涨起来了。在德里街头上面设立的征集民间金属器皿的征集点前面,总是有无数拿着各种金属物品的印度人在排队,鲁易领袖一声令下就没有人敢在家里面收藏金属物品了!而且那些排队缴纳金属物品的印度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远远看到穿军装的印度红军战士或者是保卫战士走过,都会自发地高呼革命口号。就算这些革命战士走远了,这些德里市民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的时候,说得也都是鲁易同志爱听的话这样的情况要是让武田亨知道了,肯定是要羡慕死的。
“同志们,听说了吗,前天我们英雄的防空兵部队打下了十一架中帝国主义的轰炸机,其中还有一架是鲁易同志亲自操纵高射机枪打下来的呢!”
“不是高射机枪,是用步枪打下来的!鲁易同志可真厉害啊,中国人的飞机飞得那么高。居然也没能逃脱鲁易同志射出去的子弹。”
“那还用说?鲁易同志可是绝代伟人啊!有他领导我们,中帝国主义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
“是啊,长不了的……等到把中帝国主义从孟加拉赶出去。粮食供应应该就能放宽一些了?我可是有段日子没吃饱过了。”
“你这个反动分子,住口!现在的粮食供应那么丰富,你怎么敢说吃不饱?你敢散布这样的谣言,一定是特务印奸!”
“对,他一定是特务印奸,揍他,狠狠地揍。揍完以后再把他交给保卫战士,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
“打倒特务印奸,伟大领袖鲁易万岁!万岁!万万岁……”
多么可爱的人民啊!有这样的人民。印度的gc主义要是还建不成,真是太不应该了。不过正坐着汽车从正在抓特务的印度人民身边经过的鲁易同志的大公子乍里亚同志,现在却没有心情多看这些可爱的人民一眼。这位印度革命的接班人已经没有了往日那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样子。满脸都是难以掩饰的深深的疲惫,但是又强打起精神。乍里亚并不是军事一窍不通的军盲。他好歹也在苏联上过两年军校。还在中东当过团级参谋,军事上面的见识还是有的。当然能从喜马拉雅山战役、英帕尔战役和孟加拉湾战役的失败中察觉到一些本质上面的问题。虽然在内心里面不愿意接受,但他还是很清楚,中国国防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印度红军!双方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虽然那三场战役的失败有布柳赫尔指挥不当的因素,但是中**队战斗力的强大或许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失败,对于这样的现实,乍里亚同志这样狂热的印度gc主义战士的心中,第一反应就是不愿意接受。然后便是调集更多的兵力去打败中国人。收复孟加拉失地,挽回败局。如果真的按照布柳赫尔的布置。放任中国人占领孟加拉扶植亲华的m斯林伪政权,那么不仅意味着世界革命之梦的破碎,而且连好不容易解放和统一起来的印度人民共和国都会一分为二,再也没有重新统一的一天!虽然乍里亚本人是无神论者,但是作为一名前印度教婆罗门种姓的成员,他还是非常清楚宗教在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印度历史上,宗教问题一直摆在民族问题之上,是印度国内政治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乍里亚这段时间就亲自坐镇在印度红军总参谋部,和巴甫洛夫等同志一起,千方百计调集军队送去印度东北战场。但是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随之报告到了他这里。后勤部门报告,红军在喜马拉雅战役、孟加拉湾战役和英帕尔战役中的损失太过巨大,印度东北方面军几乎丢失了70%以上的重装备,还有数千架重机关枪,数十万支步枪,消耗还有损失的各种炮弹有几十万发,子弹数千万发。印度红军的仓库里面实在没有如此多的武器物资储备来补充东北方面军的损失……
而负责武器装备生产的官员也哭丧着脸表示,印度本来是有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的,在加尔各答,在孟买,在德里都有英国人留下的大型兵工厂。早在拿破仑战争时代,印度就是大英帝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但是印度的军工生产是有短板的,整个产业链并不完整,缺乏原材料生产能力,特别是比哈尔邦的钢铁生产基地被中国空军炸毁后,生产武器装备的特种钢就无法供应了。马兰杰德坎的铜矿也被炸成了废墟,用来制造弹药的精炼铜也没有办法供应了。所以现在只能依靠从民间搜刮金属材料来勉强维持武器弹药生产,根本不足以供应数量多达600万的印度红军。
负责运输的红军军官也给乍里亚带来了坏消息。通过卑路支走廊运来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物资也因为中德的飞机轰炸了50%以上。9月份运到德里红军仓库里面的物资不过40000吨上下,平均到每个印度本土的红军步兵师头上还不到150吨,最多只能维持10天的战斗!而且印度东北部和北部的铁路线也在中国人的大轰炸中被严重破坏,急需要维修。但是铁轨、机车零部件等物资又是现在的印度所无法生产的。因此印度东北和北方的铁路交通有可能瘫痪,到时候印度东北方面军的后勤保障可就只能靠人力和畜力了。
还有更麻烦的事情,印度粮食人民委员告诉乍里亚。印度现在已经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了!由于传统的粮食产地孟加拉的沦陷,印度在1935年度的粮食收购计划已经注定无法完成!而且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参加红军,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乏,1935年的春播面积就比1934年下降了15%以上。另外,由于印度轻工业遭受长期战争破坏,至今没有办法恢复元气,因此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产品向农民交换粮食(呃。同样的问题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遇到过,印度自然也不例外了,如果那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足够的轻工业品去交换粮食。而且也不缺乏粮食的话,那这个国家必然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因为过剩是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农民不自然不愿意多种粮食。更不愿意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交换没有用的纸币。印度粮食人民委员部估计。1935年度的粮食收购计划可能只能完成原定的65%,这样不仅印度各大中城市的粮食供应要出问题,连重要的援外任务(主要是援助中东各国的)和军粮供应都将出现问题!
局势怎么会忽然坏到这样的地步!不仅没有武器弹药,居然连粮食都没有了?印度居然会没有粮食,这真是太荒唐了!谁不知道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基石就是强大的海军、南非的黄金,还有印度的粮食吗?现在印度革命胜利才多久啊,竟然就没有粮食了,而且……印度也没有搞什么集体化啊。怎么也会缺粮的呢?
“……是那些该死的贱民!才翻身几天,居然就忘记了印度gcd的大恩。敢不把粮食卖给政府了,实在反动透顶!看来不实现农业集体化真是不行了。一定要把粮食从农民手中夺过来,夺过来!有了粮食就会有军队,有了军队就能同中国人打到底,哪怕没有子弹,没有大炮,没有飞机,也能用刺刀用血肉去战斗……”
乍里亚同志在轿车后座,望着窗外铺天盖地都是革命标语的城市,咬牙切齿般的低声自言自语着,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是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的魔鬼似的。
……
“……同志们,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坚持既定的决战方略,必须竭尽全国全民之力支持前线支持红军。印度人民共和国已经到了最后决战的关头,退一步,我们印度gcd就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印度也将会陷入持久分裂和内战的深渊!”
乍里亚大声的说完了他的意见,然后目光灼灼地看着会议桌首座上面端坐着的印度伟人鲁易同志。鲁易却毫无表情,一言不发。在今天的印度gcd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面,鲁易除了宣布会议开始之外,就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现在的困难局面了。乍里亚的目光又扫过了印度红军总参谋长巴甫洛夫,由于印度劳动国防人民委员是鲁易亲自兼任的(同时鲁易还担任印度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所以巴甫洛夫这个苏联红军上将就是实际上印度红军里面地位最高的军事将领。对于乍里亚和阿帕纳先科主张的孟加拉决战,他一直是持保留意见的,哪怕乍里亚提出了印度东北地区有可能脱离印度的意见之后,他仍然不赞成同中国人进行决战。但是在鲁易下定在孟加拉地区与中国进行总决战的决心之后,巴甫洛夫还是全力以赴投入到决战计划拟定和决战准备工作中了。
巴甫洛夫站了起来,低声道:“我完全同意乍里亚同志的意见,我们应该将大部分的力量用于孟加拉地区,但是鉴于中国国防军的强大实力,孟加拉会战的具体实行应该慎之又慎,绝不可贸然行事。因此我建议,孟加拉会战的总体方针应确定为防御反击,以防御为主,反击为辅。在具体布置上,我建议占据南北两厢,放开中间。以主力控制恒河以北、贾木纳河以西地区和加尔克汉德邦、奥里萨邦的山区地带。将恒河南岸的加尔克汉德邦和比哈尔邦平原地带作为预设战场。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向孟加拉敌后地区和缅北地区渗透,争取以敌后游击战扰乱中帝国主义的大后方……”
第七百七十一章 饥饿的人民共和国二还有月票吗
“总参谋长同志,你提出的建议不是举行孟加拉决战,而是在孟加拉地区与敌僵持,而且将希望寄托于敌后游击战争是完全不可行的。”乍里亚打断了巴甫洛夫的讲话,满脸都是不满和无奈的神色。巴甫洛夫或许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但是他并不了解印度的情况,更不清楚缅甸是什么状况。到现在为止,还一厢情愿的将孟加拉的印度人和缅甸西北的居民当成了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以为印度gcd和印度支那gcd可以轻易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变成誓死抵抗中国人入侵的游击战士。
可是乍里亚心里却很清楚,印度东北地区的m斯林根本没有把“印度教贱民”的印度人民共和国当成自己的祖国!在印度革命胜利前,印度的m斯林和印度教徒也一直冲突不断,虽然代表印度m斯林利益的全印m斯林联盟和代表印度教徒的国大党之间时常进行一些合作,但双方的隔阂还是非常明显的。现在中国人扶植起来的m斯林当家作主的东印度y斯兰共和国恐怕更符合印度m斯林的心思?
至于缅甸,乍里亚和印度gcd人也不陌生,因为在缅甸被中国控制之前,这个国家是由英属印度总督府管理的,也可以算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可缅甸人的民族国家意识还远远比不上印度人,我缅人协会的非暴力斗争的声势比起印度革命的浩大规模不知道差了多少!他们追求的甚至不是缅甸独立,而是要让缅甸人和印度人享受同等的待遇!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从三等奴隶变成二等奴隶。而现在缅甸人在大中华联邦享受到的待遇可是世界头等强国的公民待遇,在国际上比起大英帝国的臣民都高上一头。这样的结果,早就超过绝大部分缅甸人的预期了。谁还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跟着什么印度支那解放军去造反?呃,还不是缅甸解放军,是越南人控制的印度支那解放军!难道放着世界头等强国的公民不当,而要给越南人当奴隶,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巴甫洛夫只是摇了摇头,他来印度的时间不长。的确不大了解情况,于是就将目光投向了在印度呆了有十几年的鲍罗廷。后者点点头道:“巴甫洛夫同志,印度和缅甸的情况的确非常复杂。实际上在英国人统一印度之前,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称,那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和欧洲的情况很类似。所以现在的印度东北和西北原m斯林聚居区是存在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的。
至于缅甸则素来是大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缅北的土司长期向中国的封建王朝称臣,在缅甸占有统治地位的佛教同样也是中国的主要宗教。而且在缅甸的史书《琉璃宫史》认为,缅甸人和中国人拥有非常接近的血缘关系,是‘瑞苗胞波’,意为‘同胞兄妹’。在英缅战争后期,缅甸国内面临亡国危局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贵族主张投靠中国清王朝。所以缅甸人对加入大中华联邦并不是非常抵触,在缅甸民国选举和公投结束后。我缅任协会也宣布解散,主要成员都加入了中国gcd、中国国民党和大东亚共荣会。几乎没有什么缅甸上层精英还在坚持反对中国统治了……事实上,中国在缅甸实行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殖民统治,而是真正的两国合并,缅甸人变成了中国人,和其他中国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和社会福利,可以投票选举自己在联邦议会中的代表……
所以我们的确很难发动印度东北的m斯林和缅甸西北人民参加到反对中国侵略的斗争中来。”
巴甫洛夫真的有些急了,他把目光投向了鲁易,高喊了一声:“鲁易同志!哪怕失去整个印度东北,也比失去印度红军主力要好!因为印度红军主力一旦失去,印度gcd也就没有办法再维持政权了!如果缅甸西部和孟加拉地区的群众真的会站在中国人一边,那么我们胜利的希望将更加渺茫,我们应该采取防守态势,通过持久战消耗中国人的有生力量!”
鲁易的神色微微有些苦恼。但是更多的还是伟大领袖所特有的坚定,他看着巴甫洛夫,定定地道:“巴甫洛夫同志,我知道世界革命和印度抗华战争的形势非常艰难,但是我们不应该失去向敌人进攻的勇气,也不应该害怕失败……因为只有进攻才能打败帝国主义敌人,单纯的防御只是在拖延失败的时间,这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因为我们的积极进攻战略导致了失败提前,那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我们gcd人不怕失败,失败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磨练,只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我相信,第一次世界革命的失败将是孕育第二次世界革命的母亲,而第二次世界革命,将会比第一次世界革命更加浩大,并且将最终结束国际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反动统治!巴甫洛夫同志,现在我要求你制定一个有可能为印度和世界革命带来胜利的进攻计划,哪怕胜利的概率再小,也比注定要失败的防御要好!”
……
同一时刻,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
“总统,日本客人已经在会客厅等候您了……是不是要马上会见?”穿着整洁的青布旗袍的李云鹤微笑着在毛泽东的耳边柔声轻语。将正在小憩当中的毛大总统从奇怪的睡梦当中惊醒,在梦中毛大总统发现自己站在北京**的城楼上,下面是一个无比开阔的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都是穿鸀色军装的青年人,每个手里都捏着一本红色的小本本在拼命挥动,还激动地喊着不知道什么口号,看上去好像很革命的样子……
被李云鹤唤醒的毛泽东。从躺椅上面直起身子,还伸了个懒腰,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毛总统现在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也到了中年发福的时候,精神也不如年轻时候了,所以每天午饭后都会打个盹儿。而今天睡过去后居然做了个怪梦,看来还睡得有些过了头,外面都已经夕阳西下了。话说这个大中华联邦的大总统还真是悠闲,比起那个日理万机的常大总理可舒服多了。
他恢复了些精神,对李云鹤道:“当然是要马上见了!我和常瑞青一个是红脸一个是白脸嘛。这次的恶人是他。好人就我来做了。哦,小鹤,下面的人没有怠慢他们?”
李云鹤微笑道:“总统。下面的人当然不会慢待客人,只是那个安田得知总理不肯见他,似乎有些不满。对了,他前天还在上海和德国大使、美国大使分别见了面。今天是在陶德曼的陪同下进京的。看来德国人日本人谈得不错。不知道有没有达成什么对咱们不利的协议。”说到这里,她微微顿了下,抬眼偷偷打量了下毛泽东,对方仍然笑眯眯地看着她,没有对她的多嘴表示出什么不满。她深吸了口气,继续发表评论道:“总理也真是的,怎么能让日本人和德国、美国在咱们的地盘上和谈呢?万一他们真的谈出什么,我们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这样的议论放在任何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面都是很不妥的。一个小秘书怎么能质疑总理大人的政策呢?着实是没大没小,但眼下的大中华联邦走得是民主宪政的邪路。李云鹤白白嫩嫩的小手里面可捏着能够决定国家政权归属反动的选票呢!所以评论两句时政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哪怕在汤山官邸外面举着牌子抗议也是她的反动权利,实际上这样做的人也不是没有……
毛泽东只是笑着摆了摆手:“这些事情我管不着,自有常瑞青的责任内阁去过问。我这个大总统可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不问世间俗事的……走,去见见这个安田康夫。”
在黄埔路官邸的会客厅里面,已经错落地坐了好些人。有洋鬼子德国大使陶德曼;也有日本鬼子重光葵和安田康夫;还有在野党国民党的主席蒋介石他也是唱红脸扮好人的;还有国民教育部部长孙月薰,她是唯一出现在这里的常瑞青内阁成员,不过看她那张阴沉着的粉脸儿,想必是来唱白脸的,呃,她的脸本来就白,的确比较适合唱白脸。随着会客厅的大门被两个总统府工作人员打开,会客厅里面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然后就看见毛泽东春风满面地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个模样挺耐看的小姑娘,好像是秘书什么的。毛大总统一进门就非常热情地冲安田康夫招呼道:“安田同志,欢迎你来中国访问!”
而安田康夫也非常恭谨地给毛泽东鞠了一躬,完完全全都是日式礼节,然后用日语回答道:“毛大总统,见到您非常容易,我谨代表我国的武田亨同志,向阁下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现场自有总统府的翻译把他的话译成中文。毛泽东又一一和陶德曼、蒋介石、孙月薰等人招呼寒暄了一番,然后才大模大样坐在上首的位子上面,开始发表他的关于中日友好的高妙言论。虽然这个话是做不得数的,但总归是一种礀态,毕竟毛大总统还兼任着中g中央主席的要职呢!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代表着中g的政策,就是常瑞青也不能一点不考虑?
……
大中华联邦总统毛泽东接见安田康夫并且表露出相当善意的消息和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所提出的一个“新日本方案”,被安田康夫迅速发回到东京赤坂离宫。武田亨舀着电报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最后还是沉默不语,他的夫人武田兰有些紧张地看着他。
“夫君,是不是我们的和平倡议被德国人拒绝了?”
这段时间武田亨的健康状况不太理想,似乎撑不到他和武田兰的长子武田信雄长大成人了。所以武田亨就开始逐步提升武田兰在日本gcd中的地位,现在她已经是日g中央委员、妇女部部长和日g中央秘书长了。不过距离日g伟大领袖的宝座还有不少距离。日本又是一个封建传统浓厚的国家,妇女地位低下,估计要出一个女伟大领袖也不大容易。
不过现在。安排妻子当接班人的问题已经不是武田亨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了,因为世界革命的形势急转直下,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到不了武田亨咽气的那一天,帝国主义就该来灭亡日本了!
而且日本gcd高层心里都很清楚,在中美德三个帝国主义中,真正有可能灭亡吞并日本的就只有中国。而美国虽然不会灭亡日本。但绝对不会允许日g继续统治日本。所以武田亨和其他日g高层都将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德国人身上了。
“德国人也不愿意和中国人完全翻脸。”武田亨叹了口气,将电报递给了妻子。“不过陶德曼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们想要我们让国南下,去澳大利亚建立一个新日本!”
“新日本?让国南下?”武田兰瞪着眼睛看看丈夫。“希特勒是什么意思?”
“还能有什么意思?就是把日本本土和南洋联邦都让给中国。我们南下澳大利亚,把英美势力从那里赶走,把日本本土的国民都迁移过去立国!”武田亨淡淡地道。
“这个……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武田兰眼前一亮。“澳大利亚大陆有70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日本本土的20倍!而且又远离中国本土。距离美国、德国就更远了。倒是一个可以安心建立武田家天下的地盘。”
听武田兰这么一说,武田亨便轻轻吁了口气,他的真实身份是朝鲜人,对日本列岛当然没有一分钱感情,所以他早就对德国人提出的计划动心了。只是吃不准普通日本人的态度,毕竟这些日本鬼子都凶得很,真要忤逆了太多人的意愿,他和日g的统治准保灰飞烟灭。
“可是国民愿意放弃生活了几千年的家园吗?”武田又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会不愿意呢?”武田兰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用几个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山地,还经常发生大地震的海岛换到一块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还有不愿意的道理?”
武田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日本人到底肯不肯追随日g离开本土的问题,可不能听武田兰的一面之词,还应该征求海陆军高层的建议。另外,新日本计划也不是唯一的方案,中国总统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一国两制”的构想。想到这里,他又看着妻子道:“还有一个方案,是毛泽东提出的。他希望日本可以加入大中华联邦,以达成大东亚一体化。但是他并不赞同在日本本土推行中国式的民主宪政,他认为目前日g所实行的政策就很好。在经济上面逐步放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政治上面坚持gcd的领导……这样的政策比大中华联邦所执行的民主宪政要好,更加接近gc主义。所以应该在日华合邦后,在日本民国坚持日本gcd的领导。阿兰,你觉得怎么样?”
“夫君,这是最后的选择吗?”武田兰思索了片刻,压低声音反问道。
“是最后的选择!”武田亨默然点头。“不管是大中华联邦政府还是日本国民,对于这个一国两制方案恐怕都不会满意的……特别是日本国民,一部分人会把我们当成出卖国家的国贼,一部分人则会羡慕大中华联邦其他地区人民所享有的自由权利,恐怕不会有几个人心甘情愿追随我们的。不过……万一我们的南下计划失败,投靠中国总比向美国投降要好。”
“美国人提出什么要求了?”武田兰秀眉微蹙。她知道安田康夫此去中国,会见的不止是中国总统和德国大使,还有美国驻华大使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