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甲车。所以我不能确定华军装甲部队取得了多少进步。但是他们空军却比3年前强大了几倍!”他把目光转向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同志,你在西伯利亚同中国人最精锐的部队交过手。我想你对中**队的真实战力比我更有发言权?”
布柳赫尔和乍里亚同时看着巴甫洛夫,后者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极其沉重的伤感,最后又变成了一种咬牙切齿的表情。布柳赫尔没有再问什么,他这个层次的苏联红军高级指挥员当然知道下乌金斯克反击战的情况苏军东方面军的一百多万大军被几十万华军装甲部队打垮,整个东线战场也因此陷入全面被动,如果不是中国人有意防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现在也肯定丢失了。
“科涅夫同志说得很对,需要10倍的兵力才能打败敌人。如果要歼灭,最少需要动用15倍于敌的力量!”布柳赫尔走到地图前面,凝视良久,才深吸口气说道:“虽然敌强我弱,但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因为这里是印度,有亿印度人民站在我们背后。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说完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他就拿起一支教鞭在地图上面的胡格利河上面轻轻划了一下:“敌人的登陆地点不仅是萨格尔岛,他们还在胡格利河西岸的迪卡港登陆,而后又沿迪卡甘提德姆卢格向加尔各答城西挺进,同沿胡格利河东岸向进军的部队一起,对加尔各答形成夹攻之势。但同时他们的力量也分散了。两路大军被胡格利河所隔,而胡格利河的河道又被我们堵塞,中国人的军舰进不来,而且现在又是雨季,胡格利河上游来水丰沛。造成下游河面宽阔,想要架设浮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他们的两路大军应该是很难呼应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将他们各个击破!”
……
这个时候,彭德怀也在萨格尔岛的前敌指挥部里面和方面军参谋长兼孟加拉集群司令官潘文钊、第一装甲骑兵军军长赵宗扬、东印度解放军总司令优素福、东印度解放军参谋长盛世才等人围着地图台讨论军情。
“总司令,敌人比想象当中要弱,武器装备和士兵的素质还不如年初的时候,陆战一师和北韩第一师打得都很顺,已经推进到弗尔达和德姆卢格附近了……”潘文钊用一支教鞭指着地图将战场上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番,接着又说:“不过弗尔达和德姆卢格估计不太好打,因为胡格利河在弗尔达以南的小镇努尔布尔分出一条支流名叫鲁布纳拉延河。因此过了努尔布尔向北,胡格利河的河面就窄了差不多一半,假设浮桥也容易多了。而鲁布纳拉延河的河面也不算太宽,同样有假设浮桥的条件,这样我们就能分别在这两条河流上架起,东西两路大军就能遥相呼应了。所以职部估计,印度红军应该在弗尔达和德姆卢格部署重兵,同我军展开决战。”
赵宗扬接过话题道:“总司令,职部认为敌人很可能在打诱敌深入的主意,陆战一师沿胡格利河一路打了80多公里。北韩一师更厉害,登陆到现在已经推进了上百公里!这不过是两个步兵师,而且连重炮都没有到齐。印度阿三就算弱,也不会弱到这种程度。我看这里面一定有鬼,咱们还是小心一些,等我的装甲骑兵军上陆以后再做打算。”
彭德怀冷冷地道:“印度人当然不会这么弱了,要不然美英在中东也不会吃那么大的苦头,听说损失的兵力都有一百万了!”
盛世才插话说:“这印度人打仗素来是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美英在中东送掉一百万,那印度红军岂不是要损失两三百万?或许他们的精锐都丢在中东了,所以留在印度的兵力就弱了。”
“比原来弱是肯定的。”潘文钊点点头道:“在印g建国以前,印度红军的总兵力不超过500万,可是现在光中东一地就有三百多万印度红军,印度本土估计有六百多万印度红军,而且印g还向苏联派遣了至少四五百万士兵……这总共就是一千四五百万。兵力在不到一年时间就乘了三,如果能保持原有的战斗力才有鬼呢!”
“也对。”赵宗扬想了想,也觉得潘文钊的话有道理。“原先的印度红军是以苏联红军为骨干建立起来的,连以上的军事主官都是由苏联人充当,炮兵也都是苏联人,而且武器装备也不错,战斗力大概能及上苏军的一半?”
“可是布柳赫尔还在!”彭德怀声音不大,不过却透着一种摄人的威严:“布柳赫尔虽然没有上过军校,却是真正身经百战打出来的名将。其才华恐怕犹在图哈切夫斯基之上。而且最了不起的是,布柳赫尔善用弱兵!用强兵,恃强凌弱谁都会,而用弱兵,以弱破强才是真正的将才!在军事指挥艺术上,我不如布柳赫尔,你们更不行。甚至在我们的整个国防军里面也找不出一个人可以与之匹敌!所以只要他还在印度,印度红军就不是好对付的,你们明白了吗?”
这话把布柳赫尔捧得有点高了,不过却也是事实!用弱兵打败强兵的确是最困难的,相反指挥实力强大的军队去欺负弱小是不需要多少军事才干的。如果布柳赫尔指挥苏联红军在中东打败英美,彭大将军不一定会服气。可人家指挥印度阿三打败了英美!虽然数量上有一倍的优势,英美方某的指挥也错误百出,但是打出歼敌百万的大捷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彭德怀觉得让自己去代替布柳赫尔指挥的话,一定打不了这么大的胜仗!
东印度解放军的参谋长盛世才好像从彭德怀的话音里面听出了什么。插了一句道:“总司令,您的意思是。只要布柳赫尔离开了印度,印度红军就好对付了?”彭德怀怔了一下,点点头苦笑道:“那是当然的!哪怕换图哈切夫斯基来印度也不是我的对手,因为图哈切夫斯基不了解印度的国情,也不熟悉印度红军的情况,除了布柳赫尔,没有人能把印度兵用得那么好了!可是我们又不是托洛茨基,凭什么撤掉布柳赫尔的职务?”
盛世才微微地笑了笑:“总司令,您难道忘记布柳赫尔在印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职务是什么了?”他顿了一下自问自答道:“那时他可是苏联印度方面军总司令兼印度红军总司令,和鲁易算是平起平坐甚至略高一头,可现在的布柳赫尔只是印度红军东北方面军的司令员。”
彭德怀点头道:“布柳赫尔再怎么善战也不是印度人,鲁易怎么肯把最要紧的兵权交给一个外国人掌握?”
盛世才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办法把这个布柳赫尔请回国。”
“不容易,不容易,鲁易也算是英明领袖,自毁长城的事情他说不会做的。”彭德怀连连摇头。他同印度gcd已经打了一年多的交道,当然知道鲁易是什么人,虽然比不上常瑞青和托洛茨基,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如果不是他抓住了种姓压迫和土地矛盾这两根主线,印度革命绝没有那么容易取得胜利。
盛世才摇了摇头,微笑道:“总司令,属下这两年一直是负责搜集印度方面情报的,特别关注过鲁易和其他印g领导人的情况……在属下看来,鲁易在印度革命胜利之前的确称得上英明,在重大决策方面没有犯过大错。可是印g坐稳了天下以后,这个印g伟大领袖做事情就越来越不英明了。说的更确切一些,鲁易变得越来越狂妄,越来越好大喜功,越来越脱离实际了。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中东会战后变得更加严重,而托洛茨基也正是利用了鲁易的狂妄和好大喜功,把印度一步步绑上苏联的战车。我们或许也可以利用这两点,把布柳赫尔从印度赶走!”
彭德怀皱眉道:“盛参谋长,你想怎么做?”
“我们可以轰炸印度gcd的首都德里,不仅扔炸弹还可以撒传单,宣传东印度y斯兰革命,号召全印度的m斯林发起圣战,还可以大肆宣传印度红军在喜马拉雅山遭遇的惨败。总之,一定要让鲁易这个伟大领袖颜面扫地!”
“可是和田和喀什的大型机场还没有造好呢。”潘文钊插话道:“而且轰7远程轰炸机也没有定型投产,我们没有能够威胁到德里的轰炸机啊!”
“用萨格尔岛上的那个破飞机场,印度人破坏的不太彻底修一下还可以用。那是英国人在印度革命胜利前修建的,可以起降轰炸机,型轰炸机的最大航程超过3000公里,足够从萨格尔岛飞去德里扔炸弹撒传单了。鲁易为了维护自己伟大领袖的形象一定会迫使布柳赫尔反攻孟加拉湾,到时候我们只要把布柳赫尔的反击打垮,鲁易一定会撤了布柳赫尔的职务!”(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百六十一章 侵略印度六
“……说实话,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元帅的确是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印度革命的胜利和第二次中东会战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鲁易同志和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在印度抗华战争最关键的时刻离开了我们。对此鲁易同志和我都感到非常之遗憾,事实上我们都不想让他离开印度,但是在1935年789三月间印度东北方面军所遭遇的一连串失败还是促使我们下达了撤换布柳赫尔的决心。
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况下,换成任何一位别的伟大革命者来领导印度,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现下在国际上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将布柳赫尔的离职同1935年8月13日白天中国空军对德里发动的大轰炸联系在一起。认为是那场大轰炸和之后的一连串针对德里的轰炸,让鲁易同志和印度GCD中央都感到颜面扫地,才会迫使布柳赫尔和印度东北方面军放弃原有后退决战的作战计划,改为反攻孟加拉湾,结果遭致惨败,最后又将布柳赫尔、巴甫洛夫和科涅夫当成替罪羊……提出这种荒谬说法的人显然是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甚至对战争的本质也缺乏了解。战争,归根结底是为政治服务的!而813大轰炸和之前的喜马拉雅战役失败还有东印度丨兰共和国的成立等一系列事件给当时的印度GCD中央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仓促发动的孟加拉湾战役正是为了挽回影响,从政治角度出发是完全必要的。至于孟加拉湾战役失利的原因并不是印G和鲁易同志政治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布柳赫尔同志、巴甫洛夫同志还有科涅夫同志等人正应该为造成孟加拉湾战役失败的原因负责。”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
在乍里亚的这本回忆录中,经常会有为他们父子对印度的统治涂脂抹粉的内容,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在布柳赫尔这位当时世界革命阵营中最杰出也是最熟悉印度的军事家从印度调离的事件中,乍里亚父子的决策到底有没有大错,也的确不大好说。因为813大轰炸真的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策划这场轰炸的盛世才等人的预料。
1935年8月13日,印度人民共和国首都德里。上午NO点30分,由中国国防军空军第4轰炸航空师中将师长黄秉衡亲自率领的120架Ju88A4轰炸机,已经从米的高空悄悄接近了德里。不过鲁易同志和聚集在德里共和国宫广场上正在听鲁易演说的几十万德里市民·并不知道炸弹什么的很快就要掉落到他们头上了。
事实上,印度红空军从来就没有考虑过首都德里的防空问题,德里位于印度半岛靠近中央的区域,距离最近的帝国主义的空军基地都有1300多公里的距离,一来一回也就是近2700公里,眼下世界上能够飞到这个距离的轰炸机屈指可数。而且对于可以够得着德里的少数几款远程轰炸机来说,长达公里的航程意味着飞机大部分的载重都要用来装载燃料·可以装的炸弹就不太多了。飞越那么长的距离,耗费那么多的燃料,跑到德里来投掷数量不多的炸弹实在是得不偿失。应该不会有人做这种蠢事的,所以在当天中国轰炸机群大白天光临德里的时候,在这座印度人民共和国伟大首都的空中和附近的机场上面没有一架印度红空军的飞机,甚至也没有几门印度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在阵地上面待命。谁都没有想到会有轰炸,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聆听伟大领袖鲁易同志的演说,大部分人聚集在街头巷尾或是工厂学校里竖起的高音喇叭周围·小部分人则有兴在共和国广场上亲眼目睹印度红太阳的伟岸身影……
“……同志们!世界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刻,革命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世界60%上的劳苦大众是获得解放和自由·还是继续被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所奴役,是每一个生活在充满幸福的社会主义印度国土上的劳动人民所必需关注的,因为世界革命的胜败同我们这里的每一个印度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所得到的自由和幸福都是建立在世界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帝国主义恩赐给我们的,如果世界革命不能取得胜利,帝国主义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从我们手中夺走幸福和自由!实际上他们已经回来了,几十万武装到牙齿的中帝国主义军队在7月30日这天又一次爬上了印度的土地,妄想通过战争征服和奴役我们。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向同志们保证·他们的罪恶目的是不会达成的,因为现在印度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帝国主义印度的家门口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打下一大块殖民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了!
鲁易同志大手一挥,极其自信地讲道:“布柳赫尔同志指挥的一百六十万印度红军指战员正在消灭这些闯入印度的中国侵略者,孟加拉湾就是他们入侵印度的终点,他们永远到不了德里除非是作为俘虏!”
这话说的多好,多有气势啊!一般的赞产阶级政客根本说不出来的,也就是鲁易同志这样的世界革命伟领袖能说说。下面的印度劳动人民听了更是无比激动,雷鸣般的掌声和山呼万岁的声音顿时响彻云霄,将高空中的120架中国轰炸机的马达发出的轰鸣声给完全掩盖住了。
看到这个热烈的场面,鲁易同志面带微笑,被万民朝拜的感觉真的很好……据说后世天朝的某些“大在网络上面一呼百应,还有几十万的所谓“粉丝”就飘飘然找不着北,自以为是皇上了!可是同鲁易同志、托洛茨基同志这样伟大领袖比起来,那些“网络皇上”所得到的那些尊崇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人被顶多几千几万个网民捧了一下就找不着北了,要是把他们放到鲁易同志的位置上,让35亿印度劳动人民顶礼膜拜,还不知道要飘飘然到何种程度呢!到时候就不是把自己当皇上而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像托洛茨基、鲁易、武田亨这等GC主义国家的伟大领袖还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天天让几千万乃至几万万人民朝拜都没有丧失理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有这么英明伟大的领袖世界革命后来居然还失败了,真是太没有天理了历史的走向往往是难以预料和缺乏理性的。一边是深受亿万民众热爱拥戴的伟大领袖和绝代伟人,一边是天天被舆论报纸批评,靠低三下四的讨好选民拉选票才能勉强坐上总统、总理或是议员宝座的资产阶级无耻政客,可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
“高度7030,速度400,方向正西9点钟方向距离200公里,30分钟后将抵达德里市上空!”在还算宽大的Ju88轰炸机的驾驶舱内,负责为整个机群领航的西泽中尉一边扳下几个开关,一边小声的通过机载电台汇报着情况。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他是所谓的中国和族人,当然在他的护照上面是不会注明“和族”的。他的家族原先在日本经营着一个大型纺织厂,在东京还拥有宽敞的豪宅,在远东州还有大片土地……不过那些都属于遥远的过去。
那时他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少年也没有因为出身富豪之家享受过多少优越的生活。
唯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大地震、大革命,然后就是背井离乡来到中国。在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就很郑重地告诉他日本已经被中国打败,而且还被效忠苏联的贼人趁机占据,再也没有西泽家的立足之地了,所以从现在起他们西泽家的人就是中国人了!必须要效忠中国和那位很可能和不知道什么神有点关系的常瑞青!否则将会有无尽的灾难在等待着他们西泽一家…`·实际上1924年日本革命以后流亡中国成为中国人的这些日本反动派们几乎都抱有同样的想法。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在1924年以后的中国土地上,表现的最爱中国、最拥护常大独裁者或是常大总理的肯定是和族人。
而在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西泽也和大部分和族青年男子一样,报名参加了中国国防军,还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非常不错的身体素质被分配进了空军速成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空军轰炸机部队的领航员。
飞机又向西飞行了大约十多分钟,西泽就从自己望远镜的目镜中隐约瞧见了无数建筑物的轮廓。“机长,那里就是德里!”他迅速地拍了拍自己机长的肩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这架Ju88A4轰炸机的机长李国文上尉也看到了一个城市巨大的轮廓。“没错,就是它!空中没有发现印度人的战斗机德里完全没有戒备!”李国文确定了自己已经到达目标后,就立刻打开机载电台,对着里面兴奋地大吼道:“注意,注意,我们已经到达德里上空,我们已经到达德里上空,没有发现敌机,没有任何敌机来拦截我们!”
他的话刚刚说完,机载电台里就传来一阵欢呼声。由于要飞越大半个南亚次大陆,在红色印度的领空中飞行1300公里,所以没有那位飞行员敢想象会有一座完全没有戒备的印度首都在等着自己轰炸!搞不好就是成堆的伊-16和伊斗机在严阵以待,前者还好对付一些。可以凭借Ju88的高速甩掉对方,可后者的航速和Ju88不相上下,真要遇上就难免有一番空中厮杀了。可是他们驾驶的Ju88A4型轰机偏偏没有多少武装,过去在苏联人头上扔炸弹的时候,也都是大批的战斗机在身边保驾护航。今天,他们可是单独出击,而且为了确保找到印度首都,还是在白天出击,怎么看都像是玩命来着!
亲自带队的黄秉衡中将也长出口气,打开电台通话器下达命令道:“我是第4轰炸航空师中将师长黄秉衡,现在全体听我命令·准备降低高度。轰炸顺序,第22轰炸机大队,第23轰炸机大队、第24轰炸机大队……”
11点钟,数量庞大的华军轰炸机部终于抵达德里上空·当遮天蔽日的机群从天边轰鸣着飞过来的时候。德里共和国宫广场上的演说还没有结束,鲁易同志刚刚发表了又一篇热情洋溢的长篇演说,论证了GC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还预言了世界革命将在三年内取得全面胜利,届时赤旗将会插遍寰宇!
广场上面兴奋的印度群众则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鲁易万岁!印度GCD万岁!世界革命万岁……”每一个人都喊出了内心中最想呼喊的口号,每一个人都暗自下定决心·准备为了世界革命,为了他们的伟大领袖鲁易同志奉献生命。就在这个时候,该死的中国炸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从天空中掉下来了!
“轰!轰!轰……”
山呼万岁的声音还没有落下,几团巨大的火球就在共和国宫广场上面升起来了!现在这个广场上可挤满了德里市的劳动人民,一颗炸弹下来就是一片血肉横飞,炸死的人数也数不清楚!
鲁易同志这个时候正摆出个伟大领袖的造型,在那里大招手呢!对了,别看这位眼成天戴着个大木框眼镜·斯斯文文的好像是什么大学教授,其实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恐怖分子出身!在找到GC主义的救国真理之前,是搞暴动扔自制炸弹的革命家·还被英属印度当局通缉过。所以在面对这种炸弹横飞的场面时还是非常镇定的,也压根没有想到是中帝国主义的飞机在扔炸弹,还以为是什么不开眼的恐怖分子在制造自杀式爆炸报复社会呢。
刚想表现一下临危不乱的领袖风采,印G中央保卫局的同志们已经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护着鲁易同志就往共和国宫的方向走去。
“是敌人的轰炸机!是轰炸……”
“去防空洞,快去保护鲁易同志去防空洞!”
“让开,快让开,让鲁易同志先走……”
炸弹一串一串的在共和国宫广场周围落下!巨大的火球不断升起,爆炸的气浪夹杂着细小的金属气浪横扫一切·在爆炸威力范围内的所有生命都在瞬间被这股炙热的金属风暴吞没。还没有被爆炸波及到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什么样的灾难已经降临到自己头上了,纷纷惊叫着向共和国宫广场的出口处涌去。可是炸弹爆炸的轰鸣声一阵紧似一阵其间还夹杂着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好像永远都不会停止似的。广场上的印度人完全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了,秩序什么的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所有人都想着同一件事情,就是赶紧离开这个好像是地狱一样的广场!可是广场的入口就那么几个·出于安全保卫的考虑,印G中央保卫局和全印肃反委员会还在这些出入口设置了障碍和岗哨,现在急切之下哪里来得及挪开,只看见黑压压的人潮涌过来,好像潮水一样拍打在木质的鹿砦上面,前面的人被绊倒在地,后面的人还不停蜂拥而来,就踏着倒地者的身体往外面冲去·……根据后来德里市政府的统计,当日在共和国宫广场轰炸中遇难的印度人多达人!其中被炸弹炸死的不到,剩下的都是在相互踩踏中丧命。
其实天上的架Ju88轰炸机被没有带来多少炸弹,当共和国宫广场内的人群刚刚涌到广场出口时,爆炸声已经嘎然而止了。天空中也没有炸弹再往下掉,倒是是飘落下无数五颜六色的传单,都是用印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印刷的。其中一张还飘落到了还没有钻进防空洞的鲁易同志的脑门上,这位惊魂未定的印度伟大领袖拿起这张粉色的传单看来两眼顿时就火冒三丈起来了传单上面赫然印着:“华军大捷!歼敌二十万!印度赤军惨败喜马拉雅山!”
“东印度Y斯兰共和国于1935年8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孟加拉邦大部已经解放,加尔各答指日可下!”
“哈里发、真主党和全印M斯林联盟发出圣战号召令……”
第七百六十二章 侵略印度七
1935年8月14日,印度德里,共和国宫。
参加紧急军事会议的印军将领愁眉苦脸地从会议室内出来,就看见鲍罗廷、布柳赫尔、巴甫洛夫还有鲁易同志的大公子乍里亚脚步匆匆地走进了会议室。没多久,会议室内便又响起了伟大领袖的咆哮声,印军的将领们纷纷加快脚步,逃命一样的离开了共和国宫说是逃命还真不为过。就在几个小时前,德里卫戍司令员马里克和印度红军防空军司令员霍希尔。辛格就被鲁易下令处决了!
“布柳赫尔同志,你是怎么指挥战斗的!敌人的飞机都从萨格尔岛上的机场飞到德里来了!你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不反攻,为什么不把敌人赶下海?”
面对鲁易的大声责问,布柳赫尔脸上闪过一丝怒火,这个印度**领袖在一年前还把自己当成太上皇一样尊敬呢!现在居然敢这样和自己说话了。
“鲁易同志!现在正在打仗,印度正在参加世界大战!包括加尔各答、贾姆谢普尔、达卡、豪拉、卡拉奇、白沙瓦等许多印度城市都在遭遇空袭!明斯克、基辅、维尔纽斯、君士坦丁堡等苏联城市也在挨炸!同样的,我们的轰炸机也常常光临华沙、布拉格和柯尼斯堡……这就是战争!你炸我、我炸你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请您不要大呼小叫。”
被布柳赫尔顶撞了一下,鲁易立即就勃然大怒起来了。他已经当了快一年伟大领袖了。谁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儿?他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是啊!你炸我、我炸你的很正常是吗?像这样让敌人的飞机长驱1300公里来轰炸一座几乎不设防的首都也很正常吗?我们早就提出要求苏联派遣歼击航空旅来印度了,现在这些歼击航空旅在哪里?现在我们印度的革命青年正为了保卫苏联在同德国同中国同英美军队作战。你们苏联却舍不得派几架飞机来印度,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工厂、城市被敌人炸成废墟!这算什么国际主义!”
鲁易几乎是咬着牙在说这些话,这次轰炸不仅差一点要了他那条伟大的性命,而且还让他和印度gcd在德里市民面前威信扫地。他前面刚说完“他们永远到不了德里,除非是作为俘虏”,人家的飞机就大摇大摆来扔炸弹还有传单了!
布柳赫尔也脸色铁青,如果对方是托洛茨基。他自然不敢顶嘴,可鲁易算什么?没有他指挥几十万苏军帮助打天下,鲁易还不知道在哪座英印政府的监狱里面吃牢饭呢!不过布柳赫尔身边的鲍罗廷却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现在的鲁易已经坐稳了印度伟大领袖的宝座。而且苏联还需要印度gcd提供的炮灰维持战争。另外,鲍罗廷也知道中国对印度的侵略并不坚决,只要印度gcd肯退出中东和苏联分道扬镳,中国立马就会从印度退兵……
所以现在是苏联有求于印度。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当成太上皇了。看到布柳赫尔又要开口同鲁易争辩。鲍罗廷连忙插话道:“鲁易同志,您批评的极有道理,我们的工作的确没有做好,接下来一定会尽快改进,请您再给我们一些时间。”
“鲍罗廷同志?”布柳赫尔稍稍一愣,随即就看到鲍罗廷递过来的眼色,就叹了口气不吭声了。
“布柳赫尔同志,你准备怎么改进工作?”鲁易扳着面孔问道。
“鲁易同志。”布柳赫尔强忍着怒火,尽可能心平气和地道:“德里的位置远离华军飞机场。所以不会面对太严重的空中威胁,只要加强防空就可以避免8。13日的悲剧。我还会尽快向莫斯科请求派遣空军到印度来……”
鲁易冷冷哼了一声:“你们在指挥上的失误又准备如何弥补呢?”
“指挥上的失误?”布柳赫尔和巴甫洛夫互相看了一眼,后者试探着问道:“鲁易同志,您的意思是……”
“喜马拉雅战场的失败,还有让敌人在孟加拉湾顺利登陆的事情,都是东北方面军的指挥失误所造成的!”
“不,这不是失误。”布柳赫尔反驳道:“对喜马拉雅山华军防线的攻击本来就是为了迫使他们的缅甸方面军主动进攻。这个目的现在已经达成,所以喜马拉雅山战役是成功的!”
鲁易坚决摇头:“我不认为喜马拉雅山战役取得了成功,从6月下旬到现在,喜马拉雅集团军群已经损失了超过25万人!死了那么多人就是为了把他们的缅甸方面军逼出来吗?布柳赫尔同志,你把印度人的生命当成什么了?”
布柳赫尔低着头闷声不说话,如果说他的对华作战部署真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是太不爱惜印度阿三的性命了。而且喜马拉雅集团军群的损失也的确大大出乎了预料原本布柳赫尔认为喜马拉雅集团军群顶多付出10万人的损失,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喜马拉雅山区的恶劣气候让印军官兵大批患病,而带病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