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几个师的轻装步兵从大森林里穿插到华军侧后进行攻击,不过他已经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摆了足够多的兵力。还有多达三个装甲军的预备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真正的决战只可能在正面用坦克集群的突击决出。所以他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乌达河以东的正面战场上了。
从元帅阁下的望远镜目镜当中看出去。乌达河以东的宽阔平原尽在眼底。苏军的战线明显前移了,从乌达河西岸向东推进了最少10公里,已经逼近到华军前沿附近。而且明显已经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出发阵地。铁丝网、鹿砦和壕沟中间都留有许多个可供装甲车辆进出的缺口。试探性的进攻已经展开了,出动的都是一些小股部队,最多也就是营级,还伴随有远程大炮的射击,不过火力谈不上猛烈,好像也没有多少准头。东一炮西一炮的看来纯粹在浪费弹药。不过郭松龄却知道对方是在试射!估计大规模的进攻很快就要展开了。
天空中还是淅淅沥沥的在下雨,西伯利亚地区的夏季不向中国东南沿海会暴雨成灾。不过却经常会有连续个把星期的中雨。对于拥有空中优势的华军来说,这样的雨天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陪同郭松龄视察前线的国防军将军们,包括前敌总指挥兼第7集团军司令官李宗仁大将,装甲集群总指挥兼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徐庭瑶大将,也都一个个面色凝重。看到郭松龄放下望远镜就纷纷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一个说话的是徐庭瑶,他的部队顶在最前线,也是这一路打过来的先锋。他皱着眉头摇头道:“形势有些严峻啊,茂帅。苏联人很有可能会在乌达河以东同咱们拼命了!我们现在是一个长蛇阵从伊尔库茨克一路铺过来,后勤线始终处于苏军游击队的威胁下,不得已只能投入大量步兵防守,结果造成最前线兵力不足,只有区区31个师。而对方则可以调动东方面军的全部力量,至少能投入120个师,这是四倍于我的兵力,虽然我们装甲部队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装甲兵毕竟是进攻型兵种,现在用来打阵地消耗战,恐怕……”他沉默了下来。这席话代表了在场大部分军官的心声,大家都在默默点头。
郭松龄却冷笑了一声:“怕什么?不就是消耗一些坦克、装甲车嘛!现在每个月追猎者系列战车的产量都超过1000台了,苏联人要用命来换是正中我们的下怀!依我看下乌金斯克一战还是消耗战,只要能达成大量消耗敌人的目的,就算获得胜利了。至于用装甲集群打出穿插包围的大规模歼灭战是想也不要想的,这里是老毛子的腹地,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打不出什么精彩的战术集群配合,稳扎稳打才是上上策。”
掩蔽部里顿时议论纷纷,这里的将军们大多是保定系的,和常瑞青是校友,所以不大把郭松龄这个陆大系的元帅放在眼里。但是议论了半天,还是觉得稳扎稳打是唯一可行的战术,要不是这样又能怎么打?难道穿越西伯利亚大森林奇袭吗?这里可不是比利时的阿登森林,根本没有公路从下乌金斯克周围的森林里穿过。如果追猎者要开进去,除非用斧子砍出条路来!这样的奇袭要是能成功才有鬼。森林里的老毛子又不是瞎子聋子。
“茂帅,属下以为苏联红军不会给我们稳扎稳打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用奇。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小心提防为上。”
郭松龄循声看去,说话的是曾经担任过装甲兵学校校长和装甲兵总监的王庚上将,他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很早就追随常瑞青,现在是第6装甲集团军的司令官。虽然学历不低,出名也很早,但却是国防军内公认的“管理型人才”。说得直白些就是能管好一支军队,但却不是什么战术家或战略家,因为这位的脑子里面教条的东西太多。灵活机变却几乎没有。
郭松龄微微一笑,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让他们去用奇好了,我在下乌金斯克前线摆了27个机械化师,如果再不给苏联人用奇的机会。下乌金斯克会战就打不成了!”说着他笑着对李宗仁道:“德邻兄。让你的步兵收缩一下,把大森林让给老毛子吧,我倒要看看,他们打算怎么用奇!”
……
下乌金斯克前线的战局变化报告到常瑞青这里的时候,已经是7月11日早上了。“现在看起来苏联人一定在打大森林的主意,他们在森林里的活动突然增加了十几倍就是为了控制住森林以供大部队通过。”赵胖子坐在汤山官邸的餐厅里面,一边蹭早饭一边分析着刚刚收到的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报告。“现在摆在郭茂宸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干脆退兵回图伦。等明年德国人进攻苏联的时候再进兵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估计到时候就是个要塞攻坚战而已;二是将计就计。让老毛子利用大森林进行奇袭,而老毛子在奇袭的同时一定会利用装甲集群发动正面攻势,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只需要打垮老毛子的装甲集群,什么奇袭都白搭了。”
“不会出什么纰漏吧?听说图哈切夫斯基已经亲自到西伯利亚前线了,这位可是托洛茨基手下的头号悍将。”
说话的是张国焘,最近中国开始进入法属印度支那,从法国人手中接过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保护权。所以情报部门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张国焘和任怡江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到官邸向常瑞青报告法属印度支那各个土著政治派别的动向,有时候张国焘也会顺便报告一些重要的国际军事、政治情报。
赵振放下手中的筷子,擦了擦嘴,摇头道:“图哈切夫斯基当然不好对付,但是打仗不能光凭计谋,部队的战斗力才是最要紧的。现在郭松龄手里有3个装甲集群,有40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空中还有两个航空军的近3000架飞机,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图哈切夫斯基能拿出多少坦克?多少飞机?就算真的有什么扭转乾坤的良策,恐怕也没有什么部队可以来实现吧?退一万步讲,就算被图哈切夫斯基偷袭得手又能怎么样?咱们部署在下乌金斯克前线的3个装甲集团军都已经储备了一个战役分的弹药和补给。就算暂时失去后勤补给,也能把下乌金斯克战役打完!”
“就是没有那么多储备也不用担心,大不了用一个装甲集团军打通后勤线就是了。”吴石接着赵振的话说道:“苏联人能有多少人穿越大森林?我看顶天就是几个步兵师,再多也没路可走,而且也没有办法保障后勤。不过是一支孤军而已,成不了大气的。郭茂宸利用这个机会吸引苏军东方面军主力进行决战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西伯利亚那边我一点不担心,反而是印度那里让人头疼的很,印度是大英帝国的命根子,要是收不回来,大英帝国就没有复兴的希望,说不定真的会投入德国的怀抱,听说他们那个王储就是个亲德派!耀如,你用中亚m斯林去打印度gcd的计划到底有没有把握?还有孙小姐到美国访问的事情,日本gcd那头好像也……”
看到吴石的一脸不解,常瑞青只是淡淡一笑道:“两手准备罢了,现在这场世界大战的结果是没有多大悬念了,问题只是苏联能撑多久,大英帝国又能撑多久,德国能不能成功整合欧洲的力量从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以咱们就得做多方面的考虑和布局。至于日本gcd那里……现在也是要安抚一下的。对了,恺荫,上次你说日本人想要我们的第一飞机制造厂帮助他们制造大型飞艇是吗?我看可以答应下来,还可以向他们转让相关技术。”
中国的第一飞机制造厂一直以来就有汽车生产和飞艇制造两大副业,而且前几年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还从亏损累累的齐柏林公司引进过不少技术,还用这些技术生产了十来艘大型飞艇卖给中国航空搞客运,现在就有专门跑中韩航线的大型飞艇。所以日本人在准备学美国搞空中航母后,就自然想到向中国求助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钢铁的碰撞三
1934年7月13日,下午5点30。
望着正下着绵密细雨的昏暗天空,图哈切夫斯基长长舒了口气。这场降雨已经持续了6天,最新的天气预报说还能再维持几天,至少在下乌金斯克反击战开头的两到三天里是用不着担心中国人的飞机了。“请哈列普斯基同志到我这里来一下,还有,巴甫洛夫同时如果有报告送来必须立即交给我。”
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接管了东方面军的指挥权,他准备亲自指挥关系到苏维埃祖国前途命运的下乌金斯克击战,而这场反击战打响的时间就是今天晚上。由于高纬度地区在夏季特有的白夜现象,所以这段时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夜间并不是完全黑下来,而是黄昏连着黎明,如果不下雨的话,中国人的飞机一天24小时都能上天,好在这次老天帮忙。随着进攻时间一分一秒的临近,一辆辆用挂满树叶的伪装网精心伪装起来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从树林中的隐蔽地开出,大批的步兵也在军官的口哨和呼喝声中开始集结,从下乌金斯克城内一所废弃的东正教堂的塔楼上向东望去,无数的苏军官兵和战车,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出发阵战场其实就是一所最好的军事学校,而敌人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从对方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中德两国的陆军学会了苏联的大纵深突击战术,而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不仅学会了中德两国“机械化步兵战术”,还仿造出了苏联版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Su-75。
这种武器是在法国雷诺公司和施耐德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下,用法国版追猎者为蓝本改进而来的。当然这个改进的意思并不是越改越好,而是根据苏联糟糕的重工业技术水平进行改进,最后造出来的Su-75就是一个傻大笨粗版的追猎者,在火炮、装甲、速度等主要指标同法德中三国的追猎者几乎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苏联的Su-75强击火炮的战斗全重超过了20吨,马力也增加到了200匹·体积更是大了一圈。不过苏联的坦克兵和坦克部队指挥官们对这款Su-75是喜欢到了极点,恨不得把他们手中的T28和Su76用T28的地盘开发的强击火炮统统换成Su-75。可惜Su-75的数量还是不够多,虽然现在苏联的坦克工业已经停产了T26、T28和Su76集中力量生产Su-75·但还是来不及在短期内替换掉所有的T28和Su76
所以在东方面军下属的5个坦克军里面,Su-75的总数不过1065辆,其中的600辆给了巴甫洛夫。现在能用于攻击华军正面战线的Su-过465辆,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了在修装备。因此下乌金斯克正面战场的装甲突击力量还真有些不大够用。
担任东方面军装甲集群司令员的因诺肯季安德烈耶维奇.哈列普斯基也是苏联最优秀的装甲兵专家之一,战争开始之前曾经担任过红军汽车装甲坦克部部长,战争开始后还当过红军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和红军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现在则是东方面军副司令员·装甲集群司令员则是一个临时的任命。
作为在东方战线上同华军苦战了两年的高级将领、坦克战专家,他非常欣赏中国人用坦克追猎者、自行火炮和步兵混编突击集群打阵地战的办法。毕竟在他将这种战术称为“机械化步兵战术”,还建议将苏联红军的坦克军按照中国人的装甲师的编制办法编组,并且用Su-75的地盘制造自行榴弹炮以配合装甲突击集群行动。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苏军统帅部的批准,所以现在的苏军坦克军下配属的步兵已经增加了不少,原先偏重于机动性的战术思想也转变为重视攻击力。
现在苏军坦克军下属的坦克旅的编制同中国的装甲团基本一致,都配属一个坦克营按照标准编制应该拥有65辆坦克/强击火炮,但实际上并不满编·大部分坦克营都只有50辆坦克、一个机械化步兵营配属有轮式装甲车和装甲汽车和一个自行火炮营5到18辆自行火炮。但是用Su7盘开发的榴弹炮却还没有装备部队,不过却用已经被淘汰的T盘安装上野炮,制造出了不少Su-自行火炮用来应急。虽然76rm的野炮威力不能和中国人的105nnr榴弹炮和nnm步兵炮相比·但总聊胜于无。经过改编后的苏军坦克军的攻击力总归增加了不少,不过哈列普斯基对自己的任务还是没有多少信心。
“总参谋长同志,我们的装甲兵力还是不足。只有12个相当于华军装甲师的坦克军,可是对方有27个装甲师包括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骑兵师和9个直属于装甲军和装甲骑兵军的装甲团。”一看见图哈切夫斯基,哈列普斯基就开始诉苦。“而且我们的装备完好率也比敌人低,虽然是用火车把装备运到下乌金斯克,但仍然有近20%的装甲车辆无法开动。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不是我要抱怨,现在的武器装备质量越来越差,可以说我们拿到的大部分装备都是不合格产品。”
听到哈列普斯基这么说·图哈切夫斯基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叹口气道:“哈列普斯基同志,现在是战时,联的工业必须首先保证数量,然后才能考虑质量。”°“可是敌人也在战时,他们的武器质量却一直很稳定·您知道吗,和缴获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摆在一起,我们的Su-75就是一坨垃圾,根本看都不能看。为什么修正主义的中国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装甲车辆,而社会主义的苏联反而不能?过去他们可是比沙俄弱后许多的国家!”
“哈列普斯基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图哈切夫斯基瞪了口无遮拦的哈列普斯基一眼,却没有反驳他的话。实际上随着战事渐渐不利,怀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言论也在苏联和红军内部悄悄蔓延开来。对此托洛茨基也深感忧虑,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制止·用契卡的高压政策固然可以让人暂时闭嘴,但人心却不会因此振作起来。而且托洛茨基本人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远比沙俄弱后的中国可以n短短十几年内制造出比苏联gp为优qk的rkslne?
至于帝国主义的“帮助”或者说帝国主义封锁制裁苏联什么的,在托洛茨基和苏联人民看来都不是什么正当的理由。因为GC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极大的解放生产力!如果这种极大的解放然还没有帝国主义的“帮助”作用大,那么这种优越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不过苏联人民质疑归质疑·但是在祖国遭到帝国主义入侵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拿起武器来保卫国家的。
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将话锋一转,轻轻避开了这个敏感话题:“哈列普斯基同志,我知道敌人的装甲部队很强大,但是我也知道敌人的步兵数量不多,他们在正面只部署了31个师的兵力,而我们有120个师!所以你们坦克集群的任务并不是同敌人的装甲部队决战·而是掩护步兵突击部队的进攻,只要将坦克开到对方阵地前500米到800米的距离上进行火力压制就行了。而且我们还拥有152个炮兵团,一共5472门压制火炮,足够将敌人的防御阵地轰成粉末!”
哈列普斯基点点头,图哈切夫斯基说的那些早就白纸黑字写在作战计划里面了,他当然仔仔细细研究过,虽然不是很赞成,但也是无奈之举·谁让现在苏联在战争中处于被动,除了奋力一搏也没有别的出路。至于刚才那番诉苦也是为了打一下预防针,万一攻击失利·部队损失惨重,这个责任也不是他的。所以他顿了顿又道:“既然如此,那么正面就交给我吧。对了,巴甫洛夫集群到哪里了?”
“在这里,”图哈切夫斯基从身边的参谋手中取过地图,指着森林中的一个红色箭头道:“距离图伦还有90多公里,预计再有两天时间就能打通通往图伦的道路。最迟大后天下午,就可以对图伦的中队发动攻击。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中国人在图伦部署了一个集团军司令部、一个步兵军军部、一个步兵师、一个后备师和一个航空军,其中这个航空军还配属有一个可以用于陆战的防空师。整个图伦的地面部队总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四万·没有坦克,大炮的数量也不会超过300门,这点力量应该挡不住巴甫洛夫同志的20万大军。
所以你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强攻,用优势兵力拖住敌人的装甲部队,为巴甫洛夫同志争取时间。只要图伦被我们拿下,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超过40个师的敌人包围起来‘东线的局面就完全打开了。”
但愿如此吧!哈列普斯基默默的点头,这个计划说实在的真没有什么高明的,20万大军数百辆坦克在大森林里一边砍树一边前进,敌人真的会一无所知吗?虽然在行动开始前已经把华军步兵撵出了森林,可是对方的指挥官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点察觉不到?
这次下乌金斯克反击战,怎么看都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
7月13日,晚上7点30分,天空仍然是灰白色的一片。
就在苏军准备发起进攻的同时,他们当面的华军前沿阵地后方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正一辆接着一辆从一线阵地上开下来,大队大队的步兵也沿着交通壕向后方转移。少数留在前沿阵地上充当观察哨的士兵酵丨纷纷钻进用沙包、木材和钢板组成的防工事内躲避苏军即将展开的炮击苏军大张旗鼓的进攻前准备当然被华军前沿部队侦察到了,虽然不担心苏联人的装甲部队,不过苏军重炮群的威胁还是不容小觑,于是华军前敌总指挥李宗仁立即就命令华军一线部队后撤。同时他又下令前线部队进行火炮反准备,以打乱苏军的进攻部署。
晚上8点整,配属在华军3个装甲集团军的90个自行榴弹炮和自行步兵炮营全部部署到了离前沿阵地不到2公里的区域。炮兵们根据之前反复侦察试射得出的射击诸元将炮口对准方7公里开外的苏军进攻出发阵地。“为了大中华联邦,开火!”
1620门105mwr自行榴弹炮或1Bm自行步兵炮,在不到50公里的狭窄正面展开。在一阵阵嘹亮的呐喊声中,无数团火光同时喷吐而出巨大的轰鸣声连成一片,乌达河东岸的大地剧烈颤抖起来了。
苏军阵地上面突然腾起来一片片爆炸的火光,成千数百个炸点同时出现。大大小小的闪光几乎没有间隔的在苏军的进攻出发阵地上面突然爆发,刚刚进入阵地的苏军装甲突击集群顿时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炮弹直接命中的装甲车辆被炸上了天空才展开在前沿的迫击炮和野战炮阵地被轰得七零八落。在堑壕当中,弹片四下飞舞呼啸,一片片地收割苏联红军战士的生命!
苏军几乎在一瞬间就被这样突如其来的反炮火准苔给打懵了。因为很快就要发起进攻,苏军的堑壕中挤满了步兵,堑壕后面的空地上排满了坦克、装甲车,华军的炮弹铺天盖地地洒下来,密度堪比天空中细密的雨点顿时就给准备发动进攻的苏军带了重大伤亡,苏军上下军官士兵们声声嘶力竭的惨叫着,四下抱头鼠窜,寻找着可以隐蔽的地方。
在下乌金斯克东正教堂塔楼上观战的图哈切夫斯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震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苏军前线的坦克、装甲车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炮兵还是有压倒性优势的!华军不过40来个师,撑破了天有门大炮,苏军这里可有5000多门大炮!这些中国炮兵不老老实实挨揍,然还敢强先开炮!还真以为红炮兵的多门大炮是纸糊的?
“确定华军炮兵的位置了吗?”图哈切夫斯基脸色铁青的扭过头一连声地询问身后那些已经显得有些紧张慌乱的参谋们。这一带是平原,没有什么可以观察华军炮兵阵地的制高点,天气也不好所以也没有观测气球在天空中飘着。不过苏军还是有办法通过音测就是通过分析炮弹出膛的声音和爆炸的声音计算敌军炮兵阵地的大概位置发现对手的位置。不到5分钟,参谋人员就送来了苏军炮兵指挥部的报告。“立即组织炮反击!一定要抢在华军炮兵转移之前消灭它们!”
“快调头,快走,苏军的炮反击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快!”
被华军的火炮反准备气昏头的图哈切夫斯基好像忘记了,华军装甲部队装备的火炮大多是可以“自行”的。5分钟的炮击一过,一千六百多辆用追猎者地盘改装的自行火炮就隆隆开动起来,向后方撤退。等到它们开出超过2公里,苏联人的炮弹在姗姗来迟地落下。
徐庭瑶、王庚和蔡忠笏三位上将集团军司令官现在正守在一个靠近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前敌指挥所里面,为了方便指挥前线的三个装甲集团军的指挥部已经合并在了一起。这里距离一线也不算远,只有区区6公里,所以能清楚地观察到前方的炮战。在确定了各自部队的自行火炮已经安然无恙转移下来后,三个上将就各自抱着一个高倍望远镜,开始观察苏军的炮击。苏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是并不能压倒由自行火炮为主构成的华军炮兵火力而且一线的兵力已经提前转移,对方就是打上一百万发炮弹也不会造成太重的伤亡。他们只是在观察对手的炮击重点,借此判断他们的攻击重点。现在让他们最头大的就是敌众我寡,他们三个人指挥的31个师当面的是超过个师的苏军!
看看这会儿炮击的规模就知道了,现在最少有门大炮在开火射击。而且是全线猛轰,几乎分不出哪里是重点,只看到己方的前沿阵地被无数个不断腾起的烟柱火团给完全淹没了!看来留守在一线阵地上的官兵真是凶多吉少了,待会儿炮火一延伸,二线阵地上的部队恐怕的冒着炮火往上增援,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了!
第六百九十六章 钢铁的碰撞四
就在徐庭瑶、王庚和蔡忠笏他们三位为了苏军强大的炮兵优势而烦恼的时候,被华军炮兵反准备给打乱阵脚的苏军坦克集群已经完成了整顿,开始从剧烈华军前沿5公里外的出发阵地发起第一波进攻了!
由u—75、79辆su—76担任先锋,22型坦克掩护两翼,120辆su—76p自行火炮押后,在整整5个步兵师近6万名步兵的伴随下缓缓向华军一线阵地迫近。同时图哈切夫斯基还派出两个步兵师从华军防线两侧的森林地带向华军侧翼渗透,试图分散华军的兵力和火力,防止其全力增援正面防线。
“为了苏维埃祖国!为了祖国!乌拉!乌拉!”
乌达河东岸的平原上,全都是疯狂的口号声。自从法兰西战役之后,苏联红军的口号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解放全人类”和“世界革命”已经被“为了祖国”和“保卫苏维埃”所取代。在苏军的政治宣传中,也开始强调保卫祖国,甚至将这场战争的苏联官方称谓从“世界革命战争”变成了“卫国战争”。这样的宣传现在看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原先因为世界革命屡受挫折而低落的士气,很快就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高涨起来。就算原来对苏联和gcd心存不满的某些俄罗斯贱民(成分和家庭出身不佳的俄罗斯人),也都准备为了他们的俄罗斯祖国奉献出最大的力量了!据说。远在美国的高尔察克、邓尼金和克伦茨基都已经发表公开声明,支持苏联政府的抗德、抗华战争,甚至还准备回国参加卫国战争!
在一片俄语的爱国口号和炮火声中。苏联步兵和坦克兵似乎已经从刚才遭遇炮火反准备的慌乱中完全恢复了。坦克、自行火炮和步兵都蒙着头向前冲,而且也没有什么重点非重点的,575辆坦克、自行火炮和6万步兵铺满了50公里的正面,在一堵用炮火打出来的高墙后面向前猛扑。
而等待他们的,首先就是华军的炮火封锁。刚才进行炮火反准备的1620门自行火炮现在已经完成了阵地转移,在大约后退了3公里后,它们和另外三四百门牵引式榴弹炮组成了新的炮兵群。超过2000门大炮一起开火。同时,部署在前沿阵地上面,二百多个残存的炮兵工事中的反坦克炮也将炮口对准了炮火高墙后面的苏军坦克集群。大队大队的华军官兵正沿着交通壕。冒着苏军的炮火进入一线阵地。不过华军的3000多辆追猎者和c型坦克却按兵不动,仍然在预备阵地后的树林里面待命。
2000多门大炮的火力虽然不能和图哈切夫斯基的5000多门大炮相比,但轰击起来也一样震天动地。炮弹雨点一样落下,在冲锋队苏军当中不断炸开。不时就能见到苏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被炮弹直接命中。顿时就被炸得四分五裂。不过大部分的装甲车辆依然完好无损,缓缓地向前推进。苏军步兵们则千方百计利用坦克、自行火炮巨大的车身作为掩体,猫着腰,一边躲避炮弹,一边继续向前。虽然不时有人倒下,但却没有人后退逃命。
“他们的炮火开始延伸了。”
当苏军的弹幕推过已经轰得支离破碎的华军前沿阵地后,就开始明显减弱了,而且也不再轰击华军一线。而是向华军后方进行干扰性射击。看到这一幕,徐庭瑶、王庚和蔡忠笏等人不约而同就吐了口气。虽然延伸后的苏军炮火在华军后方集结地域四处落下,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但看上去毕竟没有刚才集中轰击华军一线阵地时那么吓人了。现在就看双坦克和反坦克火力较量了,在这方面中国国防军可是处于明显优势的。
“1000米!现在停止前进!停止前进!用大炮掩护步兵冲锋!”
指挥突击的哈列普斯基透过望远镜看到自己坦克已经冲到了华军阵地前大约1000米的时候,立即通过电话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他不知道敌人的阵地后面有多少辆追猎者在严阵以待,但是他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不会少,因为刚才的炮火准备看似猛烈,但是实际的效果不会太好。除非被炮弹直接命中,否则追猎者的钢铁装甲可以轻松抵挡住弹片的攻击。
“发信号,快打停止前进的信号弹!”
并不是每一辆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上面都有电台,所以得到命令的几个亲自带队冲锋的坦克旅旅长立即命令手下打信号弹。十几枚信号弹落下后,还能开动的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纷纷停止前进,开始转动炮管寻找射击目标。
不过华军的反坦克炮却先开火了,这些反坦克炮并不是中国制造的,而是在之前的远东贝加尔会战中从苏军那里缴获的。
“反坦克炮!自由射击,自由射击!打他们的突击炮!”
这边苏军的坦克集群刚刚停车,那边半掩埋式反坦克炮掩体后面的华军反坦克炮已经全力开火了。堑壕里面也突然架起了不计其数的反坦克步枪,原先的中国陆军并没有装备反坦克步枪,不过在后来的实战中发现,这种武器用来对付坦克履带或是装甲车还有点用,而且还可以当场狙击步枪使用。所以就从英国进口了一批博斯反坦克步枪配备给步兵以增强他们的火力。
“距离650米,11点钟方向,t—28、钨钢穿甲弹,打履带!”华军第66步兵师的狙击手王小虎(国防军的狙击手都直属于师部)听到自己的助手喊声,立即将手中的大狙对准了一辆已经停止前进的t—28。这种坦克的个头很大。履带也很高,非常容易打中,对于在东线战场上干了两年狙击手的王小虎上士来说根本没有一点难度。他轻轻勾动扳机。巨大的后座力猛烈撞击他的右肩的同时,被瞄准的t—28坦克的履带顿时被打断。
“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