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井上几太郎中将微微摇头。现在中国陆军的火力要远远压倒日军,部队的训练水平也不差多少。在这五天的进攻作战的进展,完全是用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将士的生命填出来的。两个师团的一线步兵几乎伤亡了一半!如果不及时进行补充根本就不可能保持强大的攻势了。
就在他给朝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起草电报,陈述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所面临的困难的时候。突然就听见耳边有人在大喊:“华军的炮击!他们要突袭!”井上几太郎被吓了一跳。回过头来就看见师团参谋长谷寿夫大佐正用颤抖的双手指着师团部窗外的夜空。
井上几太郎刚要顺着谷寿夫手指的方向去看个究竟,爆炸的声音顿时就在整个边门镇周围几乎同时响了起来!大地整个儿都颤抖起来,井上的指挥部附近也有炮弹落下来。一发155mm的炮弹正好在指挥部所在的瓦房附近炸响,滚烫的冲击波一下子就冲破屋子的门窗涌进了室内。屋子里面所有人都被震倒,瓦房的屋顶也塌了下来,将井上几太郎、谷寿夫还有一屋子的参谋全埋在了下面!
“师团长阁下!师团长阁下!”谷寿夫是第一个从瓦砾堆中爬出来的,刚喊了两嗓子就有一股剧痛从自己的两条手臂上传过来。他低头一看,就发现刚刚抬着的双手和一小截手臂已经不见了踪影!断肢的创口正在往外面喷血!这位在历史上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现在已经没有手了!
“救护兵!救护兵!”谷寿夫也顾不得他的师团长大人。嚎叫着就冲出屋子,想找到能为他包扎止血的救护兵。可是华军的炮击刚刚开始,整个边门镇都被火光硝烟还有四下飞射的弹片淹没。根本没有人敢冒出头。谷寿夫发疯一样的跑着,惨叫着,没有跑出多远,又有一枚75mm炮弹在他跟前炸响。他就感到自己被高高抛起。然后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在那一瞬间,他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可以成神了,自己是无愧于天皇陛下的!不过他的厄运没有那么快结束,一个勇敢的日本救护兵发现了他,并且冒着华军的炮火将他拖进了一处倒塌了一半的墙壁后面,给他包扎了伤口,使他得以被十几个小时后攻入边门镇的华军俘获。后来他又在战俘营里呆了好几年,学会了用脚吃饭写字。在1928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日本,不过那时的日本已经和他记忆中的国家完全不同了!
谷寿夫的师团长井上几太郎比他要幸运。并没有被那枚155mm炮弹的破片击中。在谷寿夫惨叫着冲出屋子后没多久,他就从瓦砾堆里爬出来了,虽然满头满脸都是伤口,但都是被破瓦片砸伤划伤的,没有什么危险。在确定自己一时死不掉以后,井上就开始在瓦砾当中翻找电话机子,居然还给他找到了,他就靠着一堵还没有倒塌的墙壁坐下来,摇起了电话,没几下就摇通了后方炮群的电话。他对着电话耳机子大吼:“炮群给我反击!目标边门镇皇军阵地前沿!不要考虑华军的火力压制,也不要吝惜炮弹了!现在就是最后的决战啦!”随后他又试图叫通下面几个步兵联队的联队部,但都没有成功,看来师团部同前线的通讯联络已经断了!他大喊着:“通讯兵,查线!”但是没有人搭理他,他四下望了望,整个师团部里面没有第二个活人了!外面又是一片火海一样的场面,这可不是华军第26师和第9军军部的两个炮团能打出来的!看来华军已经秘密向凤城一线调集了大批援兵,至少有两到三个军!自己的第十三师团怕是要步第十师团的后尘了!
日军的炮群也硬着头皮开始吼叫起来了。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各有一个野炮兵联队,拢共就是24门150mm榴弹炮,24门105mm榴弹炮,24门75mm野炮。不过就是华军炮群五分之一的火力,但是72”娱乐秀”门大炮同时开火,还是在边门镇的日军前沿周围形成了一道难以通行的火墙。给了边门镇的日军一点喘息的机会,不过对于整个战线上其它地方的日军来说,他们的末日已经到来了。
事实上,就在炮击开始的同时,国防军第一军和第七军的突击大队的一千多名官兵,就一跃而起,向几百米开外的五龙背镇发起的奇袭。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突袭,守在镇子里面的是半个日军骑兵联队,和人数众多的步兵联队不同。日本骑兵联队的总兵力不过五百多人,半个联队也就是二百五十人十下。根本守不了诺大一个镇子,只是在镇子的围墙上摆了半个骑兵中队的官兵放放哨,剩下的都集中在全镇最好的建筑物耀如小学里面。结果守围墙的几十个骑兵在华军突击队的第一波冲锋时就全都被消灭了,剩下的二百多日本兵就被堵在小学里面,和数量几倍于他们的华军苦战了半个晚上,最后全体去见了天照大神!

第四百二十三章 在劫难逃的远东军

乌云低沉,大雨滂沱。
强劲的西南风又将一个降雨云团从朝鲜吹到了远东,激战正酣的远东前线一下子就被连天接地的雨幕给笼罩住了。这对正处于噩梦中的日本远东军上下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好消息。从7月7日到7月15日的这八天时间里,在乌苏里江两岸和双城子战场上的十几万日军远东军官兵,绝对算是打了一场东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防御战,甚至比三年多前的满洲里会战中日军的遭遇还要凄惨上不知道多少!
毕竟在那场会战中,日军是最后的赢家,而现在他们则是注定要失败的一方!谁的心里面都清楚,日军第十师团的玉碎,就是整个远东军末日的开始。在歼灭了双城子的日军之后,华军主力部队甚至没有休整一番,就直接抽出三个军的兵力,沿着远东大铁路北上,对南下增援双城子的日军第十九、第二十师团展开了猛攻!与此同时,之前被日军的四个师团压着攻打的虎头要塞一线的华军也在得到增援之后,发起了强大的反击作战。几乎在一瞬间,就让六个师团的日军陷入了首尾难顾的困境之中。而且这些部队都已经经过了一场损失巨大的进攻战役的消耗,损失的人员已经难以计数,武器弹药也同样消耗极大。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后勤线从7月7日开始就已经中断,新的经过阿穆尔河进行运算的补给线还没有建立起来。
从7月12日开始,被截断后勤线的六个师团就开始严格限制弹药的消耗量了。每个一线的步枪兵。每天最多只能领到二十发子弹!每门大炮、迫击炮只能得到十发炮弹!就是这样最低限度的供应,到了7月14日也已经难以维持了!
连日苦战的消耗加上弹尽援绝的困境,自然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一个个曾经战功卓著。在日本帝国的历次战争中都立下功勋劳绩的大队中队,几乎就成建制的倒在华军的炮火和步兵冲锋当中,化作了一堆堆破碎的毫无生机的尸体!但是更多的大队中队又填进了战场,继续着毁灭的命运。在华军五个军近25万大军的轮番猛攻下,日军可不敢就这么不管不顾的逃窜。
新任远东军司令官山梨半造大将制定了一个有秩序撤退的方案。在兴凯湖战场上抵抗华军主力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成了弃子,除了少数作为种子保留下来的部队得以离开战场撤往新安土之外,大部分的部队都得到了死战到底的命令!而乌苏里江两岸的四个师团。则且战且退,向乌苏里江以东的新安土撤退。等到会合了北撤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一部之后,就将””陆续向伯力撤退。他们将在那里等待日军第一军的四个师团一个骑兵集团。不管怎么说。用八个师团一个骑兵集团的强大兵力,守住伯力和阿穆尔河一线总是有把握的。
在日本陆军的某些高层和宫中的那位太子爷看来。只要能守住就会有翻盘的那一天,国内正在动员组建更多的师团,争取苏联参战的努力也在进行当中。而且中国的工业基础毕竟比不上日本。现在得以维持那么强大的火力,完全是依靠战前的初步和法国、德国的援助。只要能够将战事僵持下去,同时再彻底封锁中国的对外运输线,日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少也能有个真正体面的和平。
但是对于普通的日本一线士兵们来说。被疲惫和恐惧折磨了许多天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他们只是感到庆幸,这场及时到来的豪雨终于给了他们一个撤离战场的机会,可以不用再面对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不用再同像潮水一般涌来的华军步兵展开生死搏杀。更不用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死去或是负伤以后无医无药地哀嚎了。他们终于可以撤下去了。
……
暴雨如织,惊雷闪电在天际的乌云当中翻滚。还有几条挂龙,从空中直落而下。
在新安土往北的泥泞道路上,挤满了大队大队的日军还有拖家带口逃难的日本开拓民,长长的望不见首尾的队伍就在泥水雨水当中翻滚。日本开拓民是从新安土还有附近的城镇村落里逃亡出来的。
日本占领远东州这片富饶的土地后的几年里,大约有上千万无地少地的日本贫苦农民被动员安置过来,在乌苏里江东岸、阿穆尔河南岸的土地上,在兴凯湖周围的平原上开垦出了数千万亩的良田,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殖民村落。他们这些开拓民,也过上了原先根本不敢想象的丰衣足食的日子。可是现在,这一切在一夜间都失去了!夺取满洲,征服支那的豪言还在耳边回荡,数十万全副武装的华军却已经冲进了兴凯湖平原。各种各样关于屠杀、强奸、抢劫的传闻在最短的时间里就传到了新安土!实际上这样的暴行的确存在,而且非常普遍!不过做恶的并不是中国国防军的官兵,而是日本人的奴隶朝鲜人!几乎所有的日本开拓民经营的农庄里面都雇佣了朝鲜劳工,平时日本主人自然是竭尽所能地虐待压迫这些朝鲜人。而在中**队摧毁了日本殖民者所建立的社会秩序以后,备受压迫的朝鲜人当然要起来报复他们原来的主人了。而且第一次攻入外国领土的中国国防军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维持被…””占领土的秩序,对于日本人之间的仇杀(他们搞不清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区别)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何况那些被朝鲜人虐待的日本开拓民也不敢向中国占领军寻求帮助。
已经落入朝鲜人和中国国防军双重魔爪的日本开拓民只好听天由命了,可是新安土那里的日本平民却都不甘心沦为亡国奴。在知道大势不妙以后,都自发的拖家带口踏上了逃亡的道路。呃,应该说是堵上了逃亡的道路!
平民们一步一跌。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往前进,而且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不舍得抛弃仅有的一点家当,身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有的人还用板车拖着家具农具什么的。这样的行进速度自然好像蜗牛在爬一样。撤退的日军想加快速度,却给人流堵得死死的。有的带队的军官还想驱赶开平民,好加快行军速度。可是喝骂的话刚一出口。就招来了十倍的辱骂和挖苦,都是责怪皇军无能,丧师失地。辜负了国民和天皇陛下的信任和期盼云云的。顿时就让这些狼狈逃窜的日军官兵羞愧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切腹算了。
道路两边的稻田里,全是丢弃的东西,大车。物资。包裹,甚至还有被破坏了炮管的轻重火炮!不过最可惜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些长势相当良好的稻谷!现在日本一半以上的粮食是靠远东州的农田在供应!一旦失去了这些谷物,来年的日本必然将经历一场饥荒!而这场大饥荒给日本帝国带来的打击,甚至比现在远东军、朝鲜军正在遭受的惨败还要沉重。不过现在的日本帝国上下,却没有什么人想到这些。
在新安土城北不过二十公里的一个小小的火车站上,撤退的秩序同样是一片混乱。站台上满满的都是日军官兵和日本开拓民,高声叫嚷着。互相拥挤着挤上车厢。兵站准备的干粮,放在几十张大桌子上的。都是刚刚做好的饭团,本来是按照撤退日军的数量预备的,谁知道日军和日本开拓民一起涌进了车厢!都是饿极了的人,看到食物就拥挤着去抢拿,兵站的军官只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们可都是反动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啊!怎么能将枪口对准逃难的日本平民呢?而且这些平民之所以会逃难,还不是因为他们这些皇军不中用,打了败仗?
山梨半造大将坐在专门给远东军司令部预备的客车车厢里,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又重重地把窗帘放下,怒道:“宪兵是怎么搞的!不是让他们把住车站大门吗?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挤进来!”
身边的军参谋长植田谦吉少将苦笑道:“大将阁下,宪兵已经尽力阻挡了,可是人太多了,又和部队混杂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完全阻拦,除非……除非命令部队开枪驱逐……”
山梨半造瞪了一眼植田。开枪驱逐!这植田谦吉还让不让自己做人了?仗都打成这样了,自己本来就是大日本帝国的罪人,再命令部队朝着逃难的日本国民开火!将来打完了仗还有脸回日本吗?再说了,现在部队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如果为了快点逃命杀自己的老百姓,下面的官兵还有战斗下去的意志吗?保卫国民可是他们身为皇军的责任和使命啊!
他苦苦一笑:“既然挤进来了就一块儿走吧,给伯力那边拍个电报,让他们多准备一些食物、衣服和帐篷……远东军的责任不就是保护平民吗?现在能多保护一些是一些吧。”
他这么一说,植田谦吉也没有话讲了。这个远东军司令官都不肯承担杀自己人的责任,自己这个参谋长还能怎么着?只能向天照大神祈祷中国人追得慢一些了。
……
“第五集团军击破日军后卫部队了吗?”
“嗯,还没有。日军的第19师团和第20师团抵抗得非常顽强,而且兴凯湖沿岸正在下暴雨,对第五集团军的进攻非常不利。不过日本人的撤退也遇到了麻烦,根据侦查,乌苏里江东岸的日本开拓民也在纷纷撤离,和日军正规军拥挤在一起,总有上百万人,把道路都堵住了,每个小时能走两三里地就不错了。”
“鸭绿江北岸的情况怎么样?”
“已经包围住了日军第13师团和第14师团大部。这两个师团沿着南满铁路支线摆了个长蛇阵,现在已经被切割成了几段,很快就能被第二集团军歼灭了。”
“日军第一军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开始撤退了,不过回去的路可不好走。苏联不会再借道给他们了。他们得沿着松花江、黑龙江撤退,得多走好几百里路呢。”
常瑞青满意地在地图上面敲打了一下,笑道:“走黑龙江南岸去伯力可来不及了。等他们到了伯力早就给咱占领了。我看日军第一军肯定还会退入苏联境内的,不过这回苏联一定会解除他们的武装等到战争结束后再遣返他们了。至于沿着远东大铁路北退的六个师团也不足为虑,他们的后勤线已经断了,现在又和他们的老百姓混在一起撤退,被咱们追上只是早晚的事情……咱们要考虑的还是正在海上漂着的几个日本师团。”
赵振现在代理着总参谋长的职务,所以给常瑞青介绍战局的任务就落到他身上了,听到常瑞青提到海上的几个日本师团。也皱起了眉毛道:“现在吃不准的就是他们了,总参谋部的估计就是两个,一是在上海附近登陆。直逼咱们的经济中心;二是去朝鲜。”
常瑞青整了整军服,摇头道:“他们不会去朝鲜的,因为那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在战争中,我们所希望敌人采取的行动。敌人一般是不会采取的……田中义一的头脑非常清楚。远东军和朝鲜军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了。日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战求和,利用海军优势威胁咱们的经济中心!”
赵振点头,放下手中的指挥棒,陪着常瑞青朝作战室外面走去,叹道:“咱们的海军还是太薄弱了,而且海岸炮台的火力也不足,没有300mm以上的大口径加农炮。耀如兄,咱们就算打下整个朝鲜和远东滨海都没有办法阻止日本海军在沿海的行动。这个结束战争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
常瑞青正准备答话,就看见曾琦已经站在外面等候他了。他朝赵振笑了笑道:“又霖。结束战争的事情我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顶多到九月份战争就能结束了。对了,总参和陆军部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复员计划了。”
赵振笑着敬礼,转身离开。既然常瑞青还是坚信九月份能够结束战争,那他就只管拭目以待好了,这些年常瑞青可没让他们这些追随者失望过。
曾琦的眉头却是皱得紧紧的,这段时间常瑞青全身心扑在战事上面,日常政务有潘玉成和张君劢这两个正副总理照管,应付各方面政治人物的工作就交给曾琦了。而随着日本舰队的大举逼近,原本调门很高一心想要把日本打成一个岛国的政客都有点慌了神,早日实现和平的呼声也高涨了起来,天天和他们打交道的曾琦自然也受了些影响。
“委员长,蒋副委员长和**又来找过属下了,都想和您谈一谈结束战争的事情。孙夫人和胡主席那边,也有同样的意思。”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翻出了一沓文件,双手递给常瑞青道:“这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提出的同日本展开停战谈判的建议书,他们还希望可以派代表参与谈判。”
常瑞青一笑””接过。“好,我细细地看……慕韩,还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曾琦点头。“也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是中G的毛泽东主席,他已经亲自到了汤山,还带来了GC国际的米夫和列辛斯卡娅。他说想和您谈一谈缓和中苏紧张关系的问题,委员长,您要不要见见他们?”
常瑞青点点头。“人家都上了门了,我怎么好不见面呢?慕韩,你去给我家里打个电话,让准备午宴,中午我请**、米夫还有列辛斯卡娅吃饭。”
看着曾琦离去,常瑞青才拿着建议书一边翻阅一边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这建议书上的内容倒也不是主张对日妥协,而是提出了边谈边打,多方面同日本接触的建议。恶人当然是常瑞青做了,蒋介石、毛泽东还有上海的一些左派工商业人事出来当和平人士,同日方的和平人士接触,试着进行一些官方没有办法提出的交易。还提出了一个事实和平的建议,意思就是在不达成正式的停战或和平协议的情况下,结束军事敌对行动。为此,国防军应该在重创日本陆军的情况下,不完全夺取远东滨海和朝鲜半岛,留一点念想给日本人,免得他们狗急跳墙用海军把中国沿海一直封锁下去。
还别说,这份建议书里的某些内容还真是非常可取的。常瑞青合上建议书,顺手就给了自己身边的副官。“辞修,让人把这个建议书交给外交部,要他们研究一下。”
“嗯,好的。”回答的声音却是甜腻腻的女声,好像是赵三妹的嗓音。常瑞青回头一看,一个穿着无袖旗袍的黑美人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跟在自己身后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红日计划保底票票呢?

“三妹,你是什么时候回南京的?那些朝鲜人训练的怎么样了?他们的情绪怎么样?有没有人怕死啊?”见到赵三妹,常瑞青就是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和朝鲜死士有关的,没有一句哄女人开心的话儿。
赵三妹扁了下嘴,微微露出些失望的表情,不过很快又换上一张笑脸儿。“俺刚下的飞机。那300个朝鲜死士都有很不错的军事基础,日语也说得很溜。训练他们的何敬之(何应钦)上校说,这些人穿上日军军服绝对能以假乱真,反正他这个日本士官毕业生是瞧不出问题的。而且那些人大多和日本人有血海深仇,听说是去日本杀天皇、杀皇太子都挺兴奋的,看来问题不大。”
“呵,那我就放心啦!”常瑞青和赵三妹已经走进办公室里了,赵三妹吩咐陈诚守在外面,又顺手拉上了房门。常瑞青则忙着脱掉外衣推开开窗户。现在是7月份,正是南京城最热的季节,南京远郊的汤山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是关着门窗,屋子里面就跟个蒸箱差不多。他抄起一把扇子扇了下,又说:“其实他们的任务也不是必死,如果严格按照计划行事,生还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先生,您真是这么认为的?俺这么觉得这话像在安慰人呢?”
常瑞青呵呵笑了笑,拉开自己办公室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已经封了口的信封,递给赵三妹。“行动计划的草案就在里面。是我亲自拟定的,你带回大连以后再和胡卷帘、池大亨一起修改。不过里面登陆、集合、行动和撤退的时间绝对不能改动。特别是袭击日本皇太子居所赤坂离宫的时间必须是9月1日下午,9月1日中午11点50分在代代木练兵场外集合。所有人必须换好日军军服。三妹,记住了吗?”
赵三妹接过信封笑了笑,带了点嘲讽。“好的,一切都听您的。”
“三妹,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常瑞青看了眼这女人,笑道:“今晚就在南京住一宿,明天再回大连吧。”
“嗯。”黑美人的脸蛋儿微微一红。重重点了下头。常瑞青走到她的身边,摸了摸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时候差不多了,咱们一起回家吧。今天还约了毛泽东和两个GC国际的朋友吃午饭。”
“请老毛子吃饭?”黑美人轻轻哼了一声,“他们可想要你的命啊!”
“我也想要他们的!”常瑞青冷笑。“可是现在谁也要不””了谁的,就只能将就着继续做友好邻邦兄弟党了。”
……
出乎常瑞青的意料,当天的午宴上。包括毛泽东夫妇。米夫,还有列辛斯卡娅在内,谁也没有提什么中苏两国两党友好的话题,甚至没有谈起眼下还没有平息的远东叛乱。所有的谈话都集中在中日战事上面,似乎这才是苏联方面真正关心的。
“委员长,战争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咱们应该是大胜可期了吧?”毛泽东对常瑞青说。他说这话时眉毛紧紧拧着,明显是心里有事。“至于如何结束战争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常瑞青笑了笑,说:“结束战争恐怕不现实。最后的结果恐怕和苏德之间一样。”他看着米夫,这个人在历史上可大大有名,不过现在他可不是中G的太上皇,整治不了什么人,除了坐在他身边的波兰美人儿。米夫来中国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过还是没有学会中文,现在由列辛斯卡娅担任翻译。听完波兰美人儿的翻译,米夫就说了一大堆俄语,常瑞青和毛泽东是不懂的。也由列辛斯卡娅翻成中文。
“米夫同志说:阴谋刺杀常委员长的是日本皇太子裕仁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并不是日本人民。现在,在被中国国防军控制的土地上有许多日本劳动人民,不知道委员长先生和中国政府准备如何对待这些日本劳动人民呢?”
“当然是统统杀掉了!”常瑞青大概是喝多了,想也不想的就顺口回答道。
列辛斯卡娅的脸上的肌肉微微颤抖了一下,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惊恐地看着常瑞青。“委员长先生,那可是几百万人啊!”
常瑞青认真地点点头。“可能还要多一些,大概有将近一千万!”他笑着对波兰美人儿说。“不就是一千万人嘛,列宁和托洛茨基杀得,我常瑞青就杀不得?”
列辛斯卡娅白了常瑞青一眼,将他的话原原本本翻成了俄语。米夫听了也脸色大变,扭头看着毛泽东。中G主席正津津有味地嚼着一块红烧肉,好像压根没有听见常瑞青要杀一千万日本人似的。直到把这块大肉全都吞进肚里之后,他才抬头看了常瑞青一眼,淡笑道:“一千万人就是一千万张嘴!把他们都杀掉了,田中义一和裕仁在梦里都会笑醒的,我看还不如将他们全部遣送回日本吧。”他指了指米夫说:“苏联同志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愿意为我们遣返远东的日本人提供方便。委…””员长,您觉得怎么样呢?”
常瑞青马上明白了毛泽东和米夫的来意,他用愉快地声调回答说:“哈,哈。刚才是和诸位开个玩笑,那可是一千万条性命!我常瑞青怎么能把他们都杀了?实际上我预备将他们变成中国人,呃,我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强的,将他们同化成中国人也没有多困难吧?”
列辛斯卡娅将常瑞青的话翻译成了俄语。米夫的眉毛却拧得更加紧了,目光定定地看着毛泽东,好像有责怪对方的意思。毛泽东也瞪了他一眼,然后擦上根香烟,吸了两口。缓缓道:“乌苏里江西岸,阿穆尔河南岸。还有兴凯湖周围最少有几千万亩良田啊,可以用来安置上千万内地的贫苦农民,让一千万日本人留在那里。岂不可惜了?”
“可惜吗?”常瑞青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我说毛润帅,你的意思是把日本人的土地抢过来,然后把他们上千万人撵回国去吃穷裕仁和田中?”他微微摇头。“这上千万人是负担也是生产力!他们回到日本,在短时期内会给日本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但长期来说,对增强日本的国力还是有好处的。除非你们有进一步的计划。”说着他就目光灼灼地盯着毛泽东,好像已经完全看穿了对方一样。
“计划当然是有的。”毛泽东说。“张国焘和唐九应该已经告诉过委员长您了吧?他们苏联有一个解放日本的红日计划。”
“我知道,煽动起中日战争就是这个红日计划的一部分吧!”常瑞青冷冷地说。“如果我打败了,现在苏联就要执行解放中国的计划了!是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毛泽东用平静的语调说。“我只知道现在我们打赢了。日本打败了,但是打败的日本却不肯认输,而且他们还拥有制海权,我们拿一个不认输的日本没有一点办法。除非他们内部再出乱子!”
“这一千万日本人回去以后。他们就会出乱子了?”常瑞青摇摇头。“困难只是暂时的。英美会向日本提供粮食援助,他们很快可以渡过危机,说不定还会就此投靠英美!”
毛泽东和常瑞青的谈话也被列辛斯卡娅翻译成了俄语,因此他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这时他又叽里咕噜开始插话,列辛斯卡娅则立即将他的话翻译成中文。
“米夫同志认为,日本没有投靠英美的可能性。因为日本不会对失去的大陆领土死心,而他们收复失地的唯一途径就是联合苏联。他们是没有办法同时联合英美和苏联的。”
常瑞青看了一眼米夫,心想苏联一定还有后着!托洛茨基的手段还真是厉害啊……如果考虑到9月1日将要发生的那场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打击。还有自己搞的一些阴谋诡计的话。日本的未来会不会变红,可就真的不大好说了。
想到这里。他微微摇头。“一个苏维埃日本对中国有什么好处?我可不想腹背受敌。”
“饭要一口口吃,仗要一个个打嘛。”毛泽东接过话题,他一边说话一边抽烟,看上去非常逍遥,似乎和今天的谈话没有多少关系,只是双方的掮客而已。“我们都是知道的,日本是一个有浓重封建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原来是封建贵族不过是改换个身份,还在继续当权!而且实力很大。日本天皇的权威也极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