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持火力接触。而张勋配属给他的兵力只有他从海州带来的八个营头,另外加一个损失过半,只剩下四门日本山炮的炮营,不到三千兵力。
手里只有这么点儿人,又考虑到对手刚刚取得的大捷,白宝山这回可不敢掉以轻心,只得“持重缓进”。不过几公里的路程,他的部队愣是爬了大半天,直到20日下午才赶到丰台城北,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抽点大烟提提神,他的先头部队就和丰台城外担任警戒任务的模范团小股部队交上火了。
模范团的兵力顶多就是一个连,带着一挺水冷式机关枪,隐蔽在丰台城北道路边上的一片小树林里面。当白宝山的先锋营大摇大摆经过的时候突然开火,一下子就撂倒了好几十!这种射击水平可是大大出乎了辫子兵的预料,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模范团的官兵在噼噼啪啪打了一阵乱枪之后,竟然端起刺刀来了一轮白兵突击!
清末巡防营出身的辫子兵哪里见过这种阵势?结果自然是一触即溃,整整一个营头,不到二十分钟就被一个连冲垮,武器弹药丢了一地,更有不少辫子兵拿起配发给他们的刺刀一边逃跑一边割辫子,溃下来的败兵又冲乱了后面几个营头的行军队伍,一时间三千辫子兵竟然要大乱起来……最后还是白宝山带着自己的亲兵营亲自上了一线才稳住了阵脚,又凭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把队手压回了小树林。
白宝山在张勋帐下也算是一员悍将,不管是庚子年在山东剿义和团,还是辛亥年在江苏打革命党,又或者是二次革命的时候对付国民党的讨袁军,都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当然不会被常瑞青布下的一连伏兵给吓破了胆。
看到阵脚稳住之后,他当即就命令在自己身边竖起了满清的龙旗和写着斗大“张”字和“白”字的将旗,然后朝几个过来请示的管带下命令:“传令下去,召集选锋!每人三块大洋的赏钱,拿到一个乱党(呃,人家可是正宗的北洋中央陆军)的脑袋再加五块大洋!拿到常瑞青,无论死活,赏大洋一万!官升三级!”那几个管带一片喊喳着就四下去召集选锋了。
而此时,在那片小树林里面,那颗价值一万块大洋的脑袋上的两只眼珠子,正通过一架六倍军用望远镜轻蔑地打量着对面的阵线。常瑞青是刚刚带着一个营的增援部队从丰台县城里赶来的,而在这片树林里面设伏的则是白崇禧一营的一个连。
“苍熙,打得不错!”常瑞青放下望远镜冲着身边一个矮壮敦实,脸蛋略有些婴儿肥的年青上尉笑道:“一个连就差点动摇了白宝山的八个营!真不愧是我们模范团的一员虎将。”
“苍熙”是那位年青上尉的字号,此人姓夏名威,也是保定三期毕业的,和白崇禧一样是广西人。在历史上,他也是赫赫有名的,那场差一点断送中央红军的湘江之战就是他打的。
夏威听了这个话,肥嘟嘟的脸上也露出了十足的傲气,他无所谓地一摆手:“团长,这些辫子兵他娘的一点都不禁打,还腆着脸自称什么东南第一强兵,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我看咱也别打什么守城战了,干脆把主力拉出来和他们摆开来打一场,先灭了眼前的三千,接手就打进北京城,把张勋那个兔崽子活捉了!”
常瑞青笑骂一声:“你个夏苍熙,刚刚一场小胜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真以为咱模范团是天下第一强兵了?”他绷了绷嘴角:“咱们模范团毕竟新成立不久,比不上真正的百战精锐,咱们的兵都是新兵,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处于困境很可能会原形毕露的……再说了,这场再造共和的闹剧,咱已经表现够了,不能吃独食,把什么都给包圆了。凭着现在的这点功劳,一个混成旅是手到拿来,就算取了北京城,难道还能给个师不成?”
“有啥不成的?凭耀如大哥的本事,一个师长还不是手到擒来!”拍马屁的是常瑞青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赵振,常瑞青带来的那个营就是他的。他是铁血同志会和赤色旅核心圈子里的人物,自然知道这位常老大的手段,一个师长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常瑞青嗤的一笑:“饭要一口口吃,官儿也要一步步升,爬得太快了也不一定是福……”
“炮击!快隐蔽……”常瑞青正说话间,就听见有人扯着嗓子喊“炮击”。他连忙举起望远镜向对方的阵线看去,就见四门明治38年式火炮被一队辫子军炮兵推到了距离小树林大约三千米的地方,正在布置炮兵阵地,不过看他们那副手忙脚乱的样子,估计这炮也打不太准。在这些炮兵的两旁,还有几百个乱哄哄的辫子兵正在组织进攻的散兵线,隐约见还能看见两筐白花花大洋钱,十几个穿着大红外套,扛着鬼头大刀的刀斧手,好像是督战队的样子。
“还是老淮军的那一套。”常瑞青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赵振道:“让弟兄们先退后,等炮击过后再返回阵地。”
“团长,要不要让弟兄们先冲一把?说不定能把那四门日本山炮给抢了来。“赵振一点没有把那几百个辫子兵选锋放在眼里,倒是望着那几门山炮两眼放光。现在模范团里面也有保定炮科毕业的同学,只是没有大炮可以给他们组织炮兵连。
“别眼馋了,那些宝贝山炮早晚都是咱的!”常瑞青轻笑一声:“不过现在还太早,那些辫子兵还没到三而竭的时候儿。”说着他手一招,就带着自己的随从向后走去。
这时辫子兵的75mm日本山炮已经开始零星发射了,炮弹在小树林外的雪地上炸出一个个黑色的斑点,偶尔有几发落到了树林里面,掀起一阵阵的雪土烟尘,扫倒了好几棵大树,模范团的官兵却没有几例伤亡。
不过远远观战的白宝山却满意地点点头:“打得好!给炮营记上一功!告诉白老虎,接下去就看他的了,可别丢了我白宝山的脸儿!”
那个白老虎并不姓白,只是长得皮肤白净,性情又是凶悍异常,才得了个白老虎的绰号,渐渐的别人把他的原来的名字忘了,就以白老虎来称呼他了。此人是苏北一带的悍匪出身,被白宝山招安后就成了他手下的头号打手,每次冲锋陷阵都少不了这头“白老虎”。
得到白宝山的命令,白老虎也不含糊,取过一面用黑线绣着白字的红旗,用力挥舞了几下,就对身边一票还在乱哄哄整队的辫子兵吼道:“弟兄们!报效咱白总兵的时候到啦!大家都跟着我,只许进不许退!”
吼完这嗓子,白老虎就带着三白多号人,挤成一堆,怪叫着向前冲去。还有两架水冷式机关枪也被架了起来,突突突的向树林的方向乱打一气,看着挺热闹,不过准头是一点没有的。
第六十一章 用兵真如神?五
丰台城北,小树林前线。天色已经慢慢亮了起来,模范团二营的官兵是昨天晚上换上来的,在野外的阵地上过了夜,一夜下来,身体都冻得有些僵硬了。一阵哨音过后,下级军官就连吼带叫的把他们一个个扯了起来,领了几个刚刚做出来的白面馒头就进入了射击位置,等待着辫子兵可能发起的拂晓攻击。
阵地前面横七竖八堆满了蓝灰色的尸体,总有三四百具的样子!这是昨日半天激战下来的结果,辫子兵的选锋一共发动了四次进攻,每一次都有三四百人的规模,都是大炮开路,步兵举着“白”字将旗一窝蜂的往上冲,虽然没有什么章法,但也不失晓勇,而且也敢打一下白刃格斗。还真有那么一丝“东南第一强兵”的样子,在常瑞青看来却是个不错的“实战练兵”的对手,所以他在模范营的一、三两营之后,又把王君皓的二营换了上来,让他们也经受一下实战的磨练。
常瑞青还在第一线督战,昨天晚上他也和模范营的普通一兵一样,在冰天雪地的野外将就了一宿。一大早就和王君皓一起在阵地上巡视了一圈,说了一大堆忽悠人的鬼话,才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就看见他团部的参谋,保定三期毕业的徐祖贻朝他走过来:“团长,天津徐铮公的电报,段芝老正准备在天津组建讨逆军,陆军第八师的李长泰已经同意参加讨逆了,此外曹仲珊的第三师也将参加讨逆,铮公要我们固守丰台待援,不要给张逆可趁之机。此外,铮公还问……满清逊帝溥仪是不是在咱们手上。”
“哦?”常瑞青脸上闪过一丝诧异,抬头看着徐祖贻:“你说什么?徐铮公认为溥仪在我们这里?”
徐祖贻掏出一张1月20日版的《大公报》,双手递给常瑞青,笑道:“团长,这两天小皇帝溥仪被绑事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各路豪雄都纷纷通电表态,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连英美法俄日等国列强都表示了关切……再有就是各种各样的谣言和猜测满天飞,有人说赤色旅是孙中山支持的,也有人说是段芝老的人干的,还有人说是张勋和满清小朝廷在狗咬狗,张勋那头则矢口否认皇帝被绑,段芝老和徐峥公的口径则指赤色旅是德国人所支持的乱党,目的是为了搞乱中国,不让咱们参加欧战!而徐峥公问咱们是不是动了溥仪,则是想要确定一下。”
常瑞青脸上滑过一丝古怪的笑容,他想要的就是让赤色旅成为这场复辟事件中的焦点,最好能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列强都知道中国有了这么一个搞赤色革命的组织。只要有了名气,进一步做大赤色旅就有可能了……有了这么一个革命组织,以后对上帝国主义可就不是光挨打不还手了!
他有些激动的在指挥部里走了两圈儿,才拍拍徐祖贻的肩膀:“快去给徐铮公回电,就说溥仪被绑事件和我们模范团无关,我们也是才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此时,两短一长的哨音从前面传来,这是前方发来的预警信号,辫子兵新一轮的进攻就要开始了。常瑞青从自己的勤务兵于六手中接过望远镜就向指挥部门外走去,刚到门口突然回头对徐祖贻道:“燕谋,你去起草一个通电,内容是我们模范团对赤色旅的义举表示支持。”
“什么?”徐祖贻微微一怔,忙提醒道:“团长,段芝老和徐铮公可都已经通电谴责了。”
常瑞青无所谓的一摆手,笑道:“你在给徐铮公的回电上说明一下就行了,我们发表这样的通电就是为了让张勋投鼠忌器,并不是真心支持赤色旅的。”
“团长的意思是让张勋误以为小皇帝在丰台?”徐祖贻扶了下金丝边眼镜,拧眉道:“那样会不会把辫子军的主力都招到丰台城外来?”
常瑞青冷冷一笑:“就是要他们来,来得越多越好!最好张勋能亲自带兵来丰台!”
……
常瑞青发出的通电毫不停顿,在第一时间就到了北京铁狮子胡同二号的“大清陆军部”。张勋这两天没有回自己的公馆,而是一直住在陆军里面,这份通电他也在第一时间恭读了。拿着这份已经通告天下的电文,张勋脑袋上的白发顿时就多了几根……常瑞青什么意思?眼下北洋一系对“溥仪被绑事件”的口径可是一片喊打,就连他主子段祺瑞也一个劲儿想把自己摘干净,这个常瑞青怎么敢发出支持的通电呢?莫非那个什么赤色旅真是他在捣鬼?小皇帝溥仪真的就在丰台吗?又或者这个家伙是在故弄玄虚,目的就是让自己投鼠忌器吗?
带着一脑袋的问号,张勋顿时就感到手足无措起来,连声的下令召集议政大臣、内阁丞相,还有溥仪的老爹醇亲王载沣到陆军部开会商量对策。可这几个大清朝的“栋梁”,面对眼下的局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是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不肯说话。
过了良久,还是小皇帝的亲爹载沣苦叹了一声,打破了寂静:“轩帅、诸位,如果皇上真的在丰台倒也是一件好事……眼下金子已经筹集了差不多十万两了,天津的振贝勒(庆亲王之子)、张彪(张园的主人),大连的恭王爷,还有几个日本友人都表示可以赞助一些,二十五万两凑不出,二十万两金子还是有的……现在就是联系不上那些赤色旅的强人,如果他们和常瑞青是一伙的,咱们不就能把皇上赎回来吗?”
载沣的话音方落,屋子里面的一票“满清大臣”可就议论纷纷起来了。
“……我说王爷,那可是二十万两金子啊!眼下在为大清朝浴血奋战的将士一个月才六块大洋……咱们这样岂不是要寒了将士之心?”
“胡说!咱们大清朝还有什么会比皇上要紧?为了救回皇上,别说是二十万两金子,就是二百万两咱也得给!当初庚子年那回,为了保住太后老佛爷可是连九万万两银子都赔出去了!”
“赔九万万两是为了保住大清!现在给了二十万两金子,救回皇上就能保住大清吗?各地的督军有几个表态支持我们的?我看这金子给了也白给,不如用来募兵,有兵有枪才有大清!”
“有兵有枪没皇上能叫大清?那不成了民国第二?与其如此,还不如下了龙旗恢复民国算了,到时候让段祺瑞下命令给常瑞青,让他把皇上放了,王爷也能剩下这笔开销。”
“我看悬……常瑞青那厮可没有承认皇上是他绑架的,段祺瑞也一口咬定是什么德国人支持的赤色组织所为,就和什么俄国的社会什么党一样,都是一帮无法无天的乱臣贼子!”
听到议论的内容,张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重重的拍了下桌子,目光阴沉的扫视了众人一眼:“都说什么混话呢?赤色旅的贼人算什么东西!姓常的又算个什么东西?敢和我张勋做对?他娘的还不够格!这个复辟就算败也要败在段祺瑞、冯国璋手里!”说着他猛地站了起来:“老子这就亲自领兵去,誓要踏平丰台,将姓常的碎尸万段!”
第六十二章 用兵真如神?六
“轩帅说啦,只要常团长能安全送还圣上。他老人家愿意奏请朝廷赏赐常团长黄金万两,良田千顷,再给天津租界里面的洋房一栋。而且勋帅保证可以让常团长带着模范团安全离开丰台,不管是去天津投靠段祺瑞还是去直隶和曹锟会师,他的定武军都不加阻拦。如果常团长不肯答应……本官可就说句不中听的,凭常团长的区区一团兵,能抵挡得了我定武军万余精锐吗?一旦城破可就要玉石俱焚了,常团长可千万要想清楚了。”
常瑞青看着眼前这个说客,真有些哭笑不得。本来以为张勋亲自带兵上来会二话不说就直接猛攻,可没想到这个“老粗”居然还知道要先礼后兵。派了个说客来谈判,而这个说客的打扮,却是一身石青色的补服,补服中间儿有个锦鸡的补子,头上还戴着个镶着珊瑚顶珠的暖帽……这还是个清朝的二品文官!要搁在前朝,自己一个小小的武官可得向他磕头行跪拜礼的!哪儿能像现在这样,大大咧咧在上首坐着,身边还围了圈横眉怒视的校官尉官?
这个“二品说客”其实也是历史名人,名叫郑孝胥,是前清的湖南布政使,历史上还当过满洲国总理兼文教大臣,算是铁杆的“满遗”。常瑞青自然没有给这种人好脸子看,连个位子也没给,就让这个年近六旬的老头子站在那里回话。不过老头子一张干枯蜡黄的老脸上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不快的神色,只是在目光中有那么一点不屑。
常瑞青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着,心里面只想着该怎么忽悠这个“满遗”。绑架溥仪的事情当然是不能承认的。要不然他在北洋系统里面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可也不能就这么矢口否认,要不然张勋没了一点顾及,七八千人一起涌上来,差不多是五个打一个,他的模范团就算能挺住也要损失惨重!那可都是自己的实力,能保存还是要保存的。
郑孝胥看常瑞青在那里沉吟,还以为对方已经动摇,于是又凑上去,摇头摆尾地道:“常团长,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张轩帅是看着北洋一脉的面子,才愿意放你们模范团上下一条生路,你可千万别拿一千多弟兄的性命当儿戏,去逞一时之勇……”
啪的一声,刚才还表现的挺平静的常瑞青猛地就站了起来,在郑孝胥的脸上重重甩了个巴掌。把个干瘦的老头子打翻在地,一颗门牙也飞出去老远。
“什么北洋一脉的面子!他张勋还知道北洋一脉?我还以为他心里面只有溥仪呢!可是他勾结黎元洪把段芝老从北京城里撵出去的?那个时候他怎么不提北洋一脉?现在看到复辟不得人心,被天下共讨之了,就想起北洋来了?你回去告诉张勋,他想要丰台城就凭本事来取,不就是七八千辫子兵么,老子不在乎!滚,给我滚!”
说完这番话,常瑞青大手一招,两个五大三粗的卫兵就涌了上来,抱头提脚把个郑孝胥给扔了出去。
看着郑孝胥连滚带爬,口中还骂骂咧咧的向外跑去,常瑞青好像也是怒发冲冠似的,转身朝穿令兵大吼一声:“召集连以上军官,看看咱们怎么和张勋决一死战!”
……
丰台城西北,卢沟桥火车站。
大清朝的首席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勋大马金刀的坐在一把太师椅上,身边十几个精壮结实的戈什哈腰里面挎着驳壳枪,警惕的环视着四周。张勋这次说是亲临前线督战,可实际上也就是到了卢沟桥火车站,在这里指挥自己带来的十五个营头围攻丰台县城。
张勋对着自己几个得力的手下,白宝山、万绳栻、王宝田、吕大用等人连说带比划:“常瑞青那厮奸猾无比,一瞧见我带了大队过来,就缩回丰台县城去了。丰台城的地形咱都清楚,那是拱卫京师的重镇,城高墙固,侦察报告,常瑞青的模范团又在丰台城外挖掘了堑壕,部署了鹿砦拒马,可谓是坚固异常!咱们如果硬打,一硬碰硬,只怕会损失惨重,更麻烦的是……皇上很有可能被困在丰台城内!郑尚书已经去试探过了,还挨了打,对方嚣张的很,似乎是有恃无恐,所以这一战咱们很不好打,一方面对方是凭坚固守,一方面咱们又投鼠忌器,这个常瑞青当真是个扎手的货啊!”
白宝山皱着眉毛道:“大帅,常瑞青恐怕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他就是想把咱们吸引到丰台城下来攻坚,又让咱们投鼠忌器,不敢放开了手脚打,这厮的心机也忒深了。”
吕大用是张勋麾下仅次于张文生、白宝山的第三号大将,一直有和白宝山较劲儿争宠的意识,看到白宝山在丰台城外吃了憋,心里面说不出的得意。不过在面子上,却是义愤难当地样子,他拍了下胸脯大声嚷道:“宝山哥,您就瞧俺的吧!小小的丰台怎么能挡住咱东南第一墙兵的攻打?”说着他就向张勋请战:“大帅,给俺十营兵,三天之内俺就把常瑞青这厮牵来给您瞧瞧。”
万绳栻和王宝田两人都是张勋的幕僚,也是前朝的遗老遗少,现在都授了高官,这两人对视了一眼,万绳栻站起身,冲着张勋拱了拱手:“大帅,现在皇上很可能就在丰台城内,如果咱们把常瑞青给逼急了,他会不会狗急跳墙把皇上给害了?”
王宝田却摆了摆手,低声道:“公雨(万绳栻)兄此言差矣,大帅的志向是要恢复大清江山,并非一定要让宣统皇帝复位。”
张勋闻言,不动声色点了点头。王宝田又道:“宣统在位三年,好端端的大清就亡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复辟的机会,却、却又让贼人掳去。看来这真命天子或许另有旁人啊……”
“饴山的意思是……”万绳栻瞥了眼王宝田,脸上也阴晴不定起来了。这个王宝田是恭亲王溥伟推荐给张勋的。而这位溥伟在民初的这些年里,可是宗室里面最起劲闹复辟的几个人之一,又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近支宗亲,如果溥仪没有了,载沣又不肯当皇帝,也不想让溥杰来当皇帝的话,皇帝可就该溥伟来当了!
王宝田沉沉一笑:“皇帝是天子,其命在天,不是寻常人可以夺取的。所以,吕将军只管放心大胆去攻城即可!一定要尽快打下丰台,让全天下都看看咱们定武军的威风!”
张勋微微点头,现在他和这个没有皇帝的大清朝差不多是人人喊打的局面,原先说好要支持复辟的那些督军、师长没有一个通电附和的,甚至还有不少人落井下石发表了讨伐他的通电!如何不能来个杀鸡儆猴,这个大清朝恐怕是长久不了的。想到这里,他对吕大用笑道:“给你十个营头,放心去打吧!三天之内拿下丰台城,一个巡抚的前程总归少不了的!”说完他挥了下手:“好了,都散了吧!把仗打漂亮点吧!哦,王饴山留一下,还有点事情……“
第六十三章 用兵真如神?七呼喊收藏啦!
1917年1月22日,上午7点钟的时候,辫子军的攻势又一次展开了。这次张勋看来是要拼命了。四门75mm山炮被放列到了距离丰台城北前沿阵地不到两千米的地方,炮弹不要钱似的打过来,精确度也提高了一些。眼见着白崇禧一营的战壕工事上就腾起了一股股的烟柱雪土。不时有土木工事的碎片和残破的肢体被炸裂开来,四下乱飞。还有两个营的步兵正在敌军炮兵阵地两旁整队,看来马上就要发起进攻了!
常瑞青第一时间就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算了,手中的望远镜都快被他攥出水来了。看来对张勋而言,溥仪的死活并不是最要紧的!他赶紧传令:“命令卢逸轩把团部能扛枪的人员还有工兵连、辎重连都组织起来,编成一个营,他临时担任营长,随时等待命令。”
话音刚落,炮声已经停了下来。常瑞青就从望远镜里面看到一面黑底红字的“张”字帅旗被举了起来。他知道,这是辫子军冲锋的信号!硝烟还没有散尽,灰蓝色的辫子军大队就涌了上来。大概是因为有张勋在亲自督战,这些辫子兵和昨天小树林一战中的表现明显不同。不是临时召集的选锋在一窝蜂的瞎冲,而是排出了冲锋的队形和波次,虽然还有些杂乱,不过比起组建时间不长的模范团也差不了多少了。在两个营头顶的侧翼,还运动上来十来挺水冷式机关枪侧射支援。而辫子兵的下级军官,这回也都咬着牙举着西洋式的军刀,在带队冲锋。
模范团方面,在第一线指挥的就是白崇禧,他的大腿上还裹着绷带,由一个勤务兵扶着在堑壕里面指挥。看到灰蒙蒙一片的辫子兵呐喊着冲锋,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无比幸福的神色,心里面在发狠:“好!来得好!今儿老子让你们有来无回!”
白崇禧再看看左右,兵士们已经在军官的组织下上了发射阵地,几挺机关枪也被架了起来接上了弹带。还有七八个抱着步枪身穿军官制服的少尉也纷纷散开,在阵地前沿寻找合适的射击位置。他们都从模范团里面精挑细选出来,具有射击天赋的士兵,经过严格训练以后成为了所谓的“狙击手”,也就是神枪手的意思。这是常瑞青的主意,这些狙击手也都直属团部,并不归白崇禧这个大营长指挥,他们的任务是在第一线自由活动,用自己手中的步枪狙击最有价值的目标。
“啪、啪、啪……”
当辫子兵大队冲到距离模范团前沿阵地约五百米的时候,稀稀拉拉的枪声就响了起来。一开始冲锋的辫子兵也没有在乎这种零星的射击,还是闷着头冲锋。可是没冲多久,就发现不对了。对手的枪声虽稀,可造成的伤亡却不小!特别是那些带头冲锋的辫子兵小军官,转眼的功夫就被打倒了三四成!失去军官控制的辫子兵大队顿时就混乱起来。
这时模范团阵地上的机步枪火力就一起发射了,齐射的声音连在一起像在战场上刮起了一阵大风似的。冲在前面的辫子兵就像麦子一样被纷纷割倒,后面的辫子兵转身就逃,可还没跑出几步,就看见举着督战旗的督战队也架起了机关枪就要开火!这些辫子兵无奈,只好就地卧倒,借助地形地物开始和模范团对射。密集的弹雨在模范团的机枪阵地前激起了一道道小烟柱,不断有机枪手被打倒,也不断有人替换上去。双方的伤亡,就在这样的对射中不断增加。
这一仗从上午一直打到中午过后,也没有停歇的迹象。辫子兵前前后后发动了五次进攻,有两次甚至冲进了模范团一营的阵地,都给夏熙、廖磊、吕焕炎等三个铁血同志会的骨干连长带队用肉搏赶了出去。而模范团也发起了两次反击,试图用步兵冲击辫子兵的炮兵阵地,以夺取对方的大炮,不过也被辫子兵用压倒性的优势兵力给击退了。
整个战斗好像进入了拉锯,常瑞青一直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观战,看到伤员不断从前面被抬下来,他的眉毛也越拧越紧了。
“一营的伤亡情况怎么样?”他扭头问跟随在身边的徐祖贻。徐祖贻拿起手中的文件夹翻了翻,低声回答道:“阵亡了84人,重伤33人,轻伤还都坚持在火线上。”说着他又吸了口气:“咱们的保定同学也有两人牺牲了!”
常瑞青在城墙上走来走去:“想要取得胜利,牺牲总是难免的!告诉白健生,坚持到晚上我就让王君皓的二营来替换他的一营。”
徐祖贻得了命令却没有挪窝,而是上前一步,凑到常瑞青跟前提醒道:“团长,咱们不能只挨打不还手,这样就算能扛下来,消耗也太大了。”
常瑞青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望着眼前这个戴着副金丝边眼镜,长相不怎么起眼的年青人。以常瑞青的历史功底当然知道徐祖贻其人,不过此人在历史上也就是个参谋的角色,也不是太走运。所以常瑞青也就给他安排了参谋的位置,但是并不怎么重视,现在看起来是有些忽略了。
看到常瑞青好像在沉思,徐祖贻忙进一步建议道:“团长,张勋在丰台以北集结了最少十四、五个营的兵力,也就是说他在北京城内只有三到四个营了!如果能有一个营跳出丰台城,到外线去运动,扰乱辫子兵的后方,一定比聚集在丰台城内死守要好。”
“调一个营出城?”常瑞青低声沉吟:“这主意不错,我真是糊涂了,怎么没有想到……出了城以后也不一定要去骚扰北京城,可以打上李长泰或是曹锟的招牌去虚张声势!”
徐祖贻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还可以假扮成辫子兵去南苑大营捣乱,只要割断了电线,阻断南苑同北京城的联系,南苑大营里的13师联络不上李师长一定会起变的。”
“好!”听到这个建议,常瑞青也忍不住叫起好来了。陆军13师可有一万多人枪,比辫子兵还多不少。而且张勋是通过扣押了13师师长李进才才勉强控制住这个师的,一旦13师联络不上李进才一定会生变,到时候可就够张勋喝一壶的了。
“你去叫二营营长王君皓过来。”常瑞青想了想,又道:“对了,让我弟弟常瑞元也来,他是辫子兵出身,怎么扮演辫子兵他最清楚。”
而此时,张勋麾下的大将吕大用也站在自己阵地的高处看在丰台城外弥漫的硝烟。自己的部队又一次被对方用刺刀撵了出来!带头冲锋的一个吕家堂房兄弟也被对方的刺刀捅了几下,胡乱包扎了一下。跑到他的面前:“叔叔,不成啊!这帮模范团真是硬骨头!一次冲锋我就死了八个排长、两个连长,还有一个连长断了腿!这些都是咱吕家的子侄啊!”
吕大用哼了一声:“我已经在大帅面前夸了口!现在十个营打不下一个小小的丰台,你让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大帅?”他冷笑了一声:“你给我滚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