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明远扬-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城内在朱棣的怒吼声中彻底苏醒过来,负责伺候朱棣的太监宫女都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出的他们,并不知皇上为何大发雷霆之怒。就在刚刚一个一脸急色的侍卫进去之后,御书房便响起一阵阵凌乱的噼啪声。
再过不久,那个急报的侍卫便鼻青脸肿的跑出来,而朱棣却依然在御书房内疯狂的砸着东西。以前若是发生这样的情况,太监会很快去禀告皇后,也只有皇后能安抚下暴怒中的皇上,但现在没有人敢去向皇后告知。他们都明白皇后现在已经病入膏盲,再也无力来安抚暴怒中的皇上。
“来人啊!备轿,朕要出宫!”朱棣一声满含愤怒的喝声,顿时令门口的太监一个激灵,拜下答应一声便立刻去安排。
大批的侍卫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护送着朱棣乘坐的马车赶向码头。郑和很快也得到消息带着十几个府丁赶上了朱棣的队伍。而唐明和姚广孝他们住在高淳这会还未得到消息,直到朱棣等人到了码头,他们才被通知码头的事情,自是不敢耽误,立刻带人出发。
朱棣此刻的心在滴血,眼前那些本是满载而归的货物,此刻都被大火烧成一堆堆的破烂,有些易燃的东西更是直接烧成了灰烬,风一吹便满天飞扬。下午回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清点账本,初步估算这些东西不会少于十亿两白银,可就是在他还未来得及高兴,这会却全部化为流水。
落差太大,胸膛剧烈起伏着的朱棣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怒火,嘴一张一口鲜血毫无征兆的喷涌而出。向来还算健康的身体这会却连站都站不稳,眼看就要倒在地上。身边跟随着的太监发出一声惊呼,立刻一涌而上把朱棣抬到宝船厂里。
郑和此刻已经顾不上气急攻心的皇上,他此刻比朱棣也好不到那里去,朱棣心疼的是那些货物。而郑和却是为那些被凿沉的船而心疼,幸好的是宝船没有任何的损伤,被凿穿的都是比较小的战舰。
几十艘战舰一字排开,全部是那些还未来得急卸货的船,而那些已经卸好的全部安然无恙,这明显就是针对这些货物而来的袭击,郑和没有继续伤心下去。长年在海上飘游的他,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这点损失他还接受得了。
姚广孝年纪大了并没有跟随唐明一起来码头,他已经不再参与朝政,所以也必要来此。唐明来的时候也为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惊,整个码头几乎已经成了废墟,到处都是被烧剩下的残渣。大火虽然已经被扑灭,可有些地方还在不停的冒着烟,许多的工人与官兵正在清理现场。
皇上吐血昏迷的事情唐明已经听说,可他并没有去找朱棣,而是随便抓个人问出郑和的去处,快步赶了过去。一具具被烧焦的尸体散发着一股股的臭味,从其残存的衣甲唐明可以很轻易辨认出,这些死尸都是那三千在此值守的禁卫军。
尸体倒得满地都是,唐明已经无法数清到底有多少人,在他仔细观察过这些被烧焦的尸体时,发现他们并不是活活被烧死的。因为他们被火烧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到附近曾有过挣扎的蛛丝马迹。再结合他们那相同的伤口哦,都是脖子处被切到骨头的刀痕,这明显是一起有预谋的偷袭。
他们匆匆来到郑和的所在地时,只见他正在安排候显带人在陆地上追踪贼人的踪迹。而郑和那些卸好货物的战舰和宝船,也在他的一声令下,全部分成四个方向在海上寻找任何可疑的船只。
待到全部人领命离开的时候,郑和才注意到唐明到来,张口便问:“现场那些禁卫军的伤口可曾看到了?”
唐明也不啰嗦,点点头说:“看到了,都是被一刀抹了脖子而死,周围都是没有任何挣扎的痕迹,这是一起蓄意的袭击。”
郑和赞许的望着唐明,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发现这些,说明唐明这些日子没再朝堂上胡混着。可他哪里知道从他离开之后,唐明几乎就没上过朝。
“袭击的人数必定很多,这么多的人居然能悄无声息的摸到码头来,定然不是普通的盗贼所为。很有可能是……。”
“是建文的那些余党,我们的死对头!”
唐明接下郑和的话,神情很是肯定,如今全大明敢让朱棣难受的除了建文,唐明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有这个胆量。
郑和冷笑着点头说:“确实只有他的光明教有这个能力,可为何他居然能够这么快的组织起这样多的教众,而且安排好这样一场偷袭,难道我归来的消息他们一早便得知了吗?”
唐明脸上浮现一丝苦笑,想想朱棣把郑和归来的消息,张贴皇榜告知全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建文的光明教还未能得知这个消息,那还有天理了。
第334章 共同的忧患
郑和看到了唐明脸上的苦涩神情,霎时间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他在归途的时候,在古朝国便遇上护送商队过去的费信。他也有让费信把自己归来的消息告知唐明与姚广孝,难道是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唐明没有让郑和瞎猜疑下去,而是告诉他:“皇上得到你归来的消息之后,高兴之余便这这消息传得满城皆知,估计此时的皇榜上海张贴着你在几时到达的告示。”
这下子轮到郑和傻了,自己归来虽值得高兴,但怎么说自己也是代表大明官方出使海上各国的使者。船上又带着满满的交换而来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一路上都不敢太过张扬,那里想得到皇上居然会糊涂到把这种事往外传。
郑和此刻已经无话可说了,皇上自己要作死他还能怎么样?现在皇上吐血晕倒过去,还不知怎么样了?追踪的人已经出发,至于能不能追得到,就要看运气了。倒是这么久了都没去看望皇上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虽然在暴怒之下的朱棣,并不宜见面,但身为臣子总得礼数周到一diǎn。郑和与唐明一起来到宝船厂,朱棣已经清醒过来,在太医的诊断之后,发现并无大碍,只需静心休养便可。可今晚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朱棣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就没有可能静得下心来。
朱棣的怒气未消,一时间又找不到宣泄口,唐明与郑和的到来刚好撞到了枪口上。朱棣怒容满面恶狠狠的问郑和损失情况。
郑和见朱棣正在起头上,一时间倒不知要不要如实相告,他这一犹豫不要紧,朱棣可就更加悲观了。码头上的那些货物残渣犹如魔鬼般的缠绕于心头,差一diǎn又一口血喷出来的朱棣,咬牙切齿的再次问道:“到底损失了多少,说!”
自知无法再隐瞒的郑和,也不再吞吞吐吐,直接便回道:“货物损失在一半有多,近百艘战舰连同货物被凿沉在海底,禁卫军三千人没有一人生还,全部死于暗杀。而偷袭者根据初步的猜测很有可能是建文余党所为。”
“噗……。”
一听是建文造成昨晚的后果,朱棣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怒火,一口血再次狂喷而出。一直在其身边伺候着的太医惶恐的想要上去给朱棣诊断,那知被其一脚踹开。愤怒的怒吼声自其嘴里爆吼而出:“建文小贼,朕不杀你誓不为人!”
早已离开大明海域的建文,其大船还在海上缓缓悠悠的慢慢前行。自从澎湖岛被朱棣端掉之后,他就一直怀恨在心,一直在暗中谋划着要狠狠的报复朱棣。昨晚的行动很顺利,近亿两白银到手,他随时都可以在海外建造更多的秘密据diǎn,光明教更可补齐最近鞑靼上的失利。
“阿楸!”
一个喷嚏突然打出,建文那张马脸上却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他在想是不是朱棣得知货物被自己所毁而怒不可歇的正在臭骂这自己。但只要朱棣越不好过他便越开心,他早已知道郑和出海其实是以贸易为主,交好邻国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迁都北平的事情建文早已得知,皇宫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时的朱棣根本就无法供应北平皇城的建造。郑和此次所带回来的东西定然会被用到北平建造皇城之上,如今被自己足足毁去一半有多,他很自信朱棣此刻定然不会好过。
朱棣确实如建文所料的那样,差diǎn没缓过气来,但他却很快便冷静下来,问清楚郑和有没有派人出去追捕逃犯之后,他还不放心。再次下了圣旨,命周边各县城全部查找任何可疑之人,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
这圣旨一下,必定会兴起轩然大波,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定然会借机灭了自己的政敌。唐明很想劝告朱棣勿要意气行事,但看其依然忿忿不平的摸样,他还是觉得闭口不谈才是明智之选。
郑和还需要去码头指挥,因此先行告辞,唐明本来也想借机开溜,但朱棣却不让他走,把其留下来,阴声说道:“你那神枪营一百人,朕已经派出去暗杀建文的余党,但似乎成绩很有限,这是为何?”
朱棣从把李大锤他们调走之后,便没有告诉唐明有关于他们的任何行踪,此刻却眉头没闹的责问唐明,神枪营的人办事不给力。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唐明心里有股冲动,他真想上去猛踹朱棣几脚。
但这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真要这样做借他几个胆子都不敢,无奈的唐明只能苦笑着解释:“皇上,这神枪营微臣训练的时候就没有要求他们能够收集消息,这要暗杀总得知道被杀的人身在何处。再说了,光明教的教众都是分布极广,又多是隐藏于民间,本来就比较难觅其踪迹,更何况还要想方设法的暗杀了。”
朱棣也并不是真的在针对唐明,他只是想要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老想着建文的事情。此刻他已经冷静下来,头脑自然也恢复思考,迟疑了片刻说道“你今晚在现场可有何发现,建文这小贼始终都不曾现身过,朕很想除之而后快,你可有有什么好的计划。”
要说到计划,唐明心里早已想到了许多个,李大锤那个神枪营便是他预备拿来防建文的,只可惜朱棣闷声不响的就把他们给调走,计划自然便泡汤。这会却想到要来问自己了,唐明很想回答朱棣自己没有计划,但建文始终也是他潜在的最大一个威胁,如果能得到朱棣的支持,自己便可少走许多的弯路。
“皇上,计划微臣是有的,不过需要你把李大锤他们召回来供我使唤,还有给我一切需要的支持,这些皇上如果能答应的话,两年内微臣定能把建文的人头提来见您!”唐明自信满满的摸样让朱棣顿时颇感兴趣。
第335章 军令状
朱棣不明白唐明的自信来自于那里,但唐明向来不会空口说大话,这点朱棣倒是信了个十足。可是需要无条件的支持他,这就很值得他去深思考虑了。可他对建文的仇恨似乎要远远的超过对唐明的担忧。
恢复理智的朱棣慢悠悠的坐回到床上,斜着眼说:“支持你并不是问题,说说你的计划吧!如果值得我去支持,朕绝不二话。”
朱棣此刻完全是认真的,唐明从他的神情中已经看得出一二,想要从朱棣这只铁公鸡的身上拔几根毛,自己不付出点什么定然是无法做到的。事已至此也没有再藏着掖着,稍微组织了一下言语,唐明一本正经的为其解释道。
“敌暗我明,吃亏的永远是我们,所以微臣一直想在暗中培养另一个势力,再用这个势力来跟光明教对抗。而本来李大锤的神枪营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他们现在被皇上派出去暗杀光明教的人,所以这些人已经不能再用于暗中,而微臣这个暗中的势力必须需要很多的生面孔,这些生面孔得是身手都属上乘的习武之人。”
“暗中培养另一个势力?”
这样的方法,其实朱棣一早便尝试过,只不过他的势力并不是在暗中,而是光明正大的四处搜罗光明教众,这个便是以前的锦衣卫。现在这个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早已被东厂所替代,但就是更加强势的东厂也是收效甚微。
“你这方法似乎并不妥当,如今东厂的势力你应该也清楚,比之以前锦衣卫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眼线更是遍布大明的各行各业,稍有对朕不利的消息都会被他们收集到,朕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并且防范于未然,而你口中的暗中势力,又能比得过这东厂吗?”
朱棣的想法是对的,但坏就坏在他的做法完全偏离了暗中的释义。东厂在暗地里虽有眼线,在民间也确实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光明教的事情在内。但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针对性。
东厂收集到的消息太杂太笼统,再说其势力已经烙上官家的身份,就算东厂的眼线隐藏得再深,光明教的人对他们已经有所防备。如此一来朱棣还谈什么暗中的势力,其实东厂还不是在明面的一个官家身份的势力。
“皇上,微臣所说的暗中势力,必须得完全脱离官家的身份和控制。从他们开始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必须得完全脱离我们的眼线之外。以后在任务没有完成之前也不准与我们联系,也就是说,在有些时候,为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很有可能还会和朝廷作对,甚至包括暗杀朝廷的官员。也就是说从他们开始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必须得完全依靠他们自身去发展势力,我们不得有任何的干扰。”
完全脱离朝廷的控制,这才是唐明一直没有告诉朱棣这个计划的原因,但此刻的机会很难得,也就是在今天,唐明才会把这个计划向朱棣道出来。换做平时,打死他都不会说,若不是今晚眼见朱棣被气得连吐两口鲜血,唐明也会这样干脆的说出这番有着造反嫌疑的计划。
他在赌,赌朱棣对建文的仇恨已经可以战胜一切,唐明此次的赌注也下得有些大,如果朱棣对建文的仇恨没有唐明想象中达到那个程度。那唐明很有可能在以后被朱棣打上不再信任的标签。
这可不单单只是失宠那么简单,说不定还会被朱棣列入黑名单,来个日夜派人暗中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那他以后将完全赤裸裸的展示在朱棣的面前,对他而言自己就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朱棣初闻听这番话,确实心里已经起了疑心,但细思之后又觉唐明说的有道理。这也是他在总结自己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后,才有这样的结论。唐明也算是危险的赌对了这次压上身家性命的赌注。
朱棣稍微思考之后,点点头说:“就依你刚才所言,要什么支持朕都可以无条件给你,但你也给朕记住了,两年后的今天必须得让我见到建文的人头摆在朕的眼前。如果到时见不到建文的人头,那你可以自己提头来见。”
冰冷的语气中透露着朱棣的决心,也让唐明明白他没有任何一丝开玩笑的意思。因此只要自己这会点头了,两年后的今天不是建文死就是他亡。
单从表面上来看,唐明似乎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其实不尽然完全是这样,在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前,唐明绝对不会把自己逼进死境。
他现在外表虽看起来很年轻,可这是表面,他已经是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人。今天有胆气跟朱棣赌一把,也是因为他海外的济州岛已经完全有为他保驾护航的能力。如果再加上那个还在发展中的琉球岛,唐明有把握在大明呆不下去的时候,这两个地方便是他最好的退路。到了那个时候如果真的无法把建文的人头带来,他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郑和此次回来,唐明早已起了拍拍屁股闪人的准备,大明这里所有的产业对唐明来说,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个空壳而已。费信早已把所有财产转移到济州岛,人才更是暗中送到琉球岛、而武器还有造船的技艺,这些东西唐明已经在掌管宝船厂这段期间,几乎把所有愿意理开大明的人才弄走。
现在济州岛的火器制造能力已经远远的把大明抛在脑后,其实真正的膛线狙击枪已经被济州岛的那些铁匠研究出来。其有效射程已经达到四百多米,与后世的步枪已经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唯一可惜的就是无法量产,硬件配套的研发还是未能跟上,没有基础的科技始终还是空中楼阁,制约着火器的更新换代。
有了这样的退路,唐明没有理由不答应朱棣的要求,很爽快的跟朱棣立下军令状,唐明怀中揣着朱棣所赠的令牌,急不可耐的告辞而去。李大锤他们必须得在第一时间召集回来,这一百人对于唐明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用处。
第336章 金字塔尖
时值正午暖洋洋的阳光温柔的洒在满身疮痍的码头,两个时辰几千个劳力的清理还是未能把那些被烧毁的货物收拾好。倒是三千禁卫军的尸体已经被抬走掩埋,朱棣臭着一张脸始终还是没能忍住来到码头查看。
昨晚受到光线的限制还未能像现在这样清清楚楚的看清每一个细节,朱棣踩着脚下厚厚的一层黑灰,身后是十几个一脸小心翼翼的太监,周围是近百个满脸戒备神色的侍卫。皇上走到那里,侍卫立刻便把周围正在清理的劳工赶到另一边去清理。
本来清理的进度就慢,现在被朱棣以及侍卫一搞,更是无限的慢下来。朱棣漫无目的的在灰烬中慢慢度步,脚下的这些灰烬在昨天早些时候,还是可以为他带来巨大财富的货物,如今却被化成灰烬。
只有那些精美的银饰品,被大火融化成一片片银餠子,这些东西拿回去重铸一下还可以当银子使用。但这些东西很少,少得朱棣已经可以把他们给直接忽列掉。建文放的这把火可谓是把朱棣重重的打击到。
好在早上的时候,朱棣已经命人清点出那些还未受损的货物,如果换算成白银的话,也能值个四亿左右。足足损失了一半还要多一些,这让朱棣很是心疼,可多少还是有近一半的货物存在,多少他还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可他却忘记把三千禁卫军的伤亡给算进去,还有那近百艘战舰如今还沉没在海岸边的海底。抚恤金和战舰的损失,这些算起来也是近亿两白银,所以真正留存给朱棣的只有三分之一的货物。
候显在此刻终于赶了回来,其手下从四面八方分散出去寻找那些暗杀禁卫军的光明教众,就在刚才候显已经陆续收到消息,所有人都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好似这些人突然间便凭空消失了一般,这不的不让候显感到困惑。
也为接下来不知该如何跟朱棣交代而发着愁,心里虽担忧自己等下会不会被朱棣下旨砍掉脑袋,可候显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向朱棣禀告事实。
候显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的靠到朱棣的面前,不顾地上满是黑灰,双腿一弯便跪倒于地,脸上是一脸苦涩的说:“皇上,奴才该死!方圆百里之内已经掘地三尺可惜还是未能发现任何光明教众的蛛丝马迹。”
此刻的候显心里很忐忑,朱棣为码头的货物被袭击而吐血两次,他在第一时间已经收到消息。刚才来此地的时候已经看到其脸色不对劲,如果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他很有可能会勃然大怒,继而令自己的项上人头不保。
片刻之后,候显没有等来想象中的怒火中烧的场面,可也没有任何的回应,正在他疑惑着准备抬头偷瞄一眼之时,朱棣却突然轻叹一声言道:“罢了,小贼是蓄谋已久,自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如果被你们轻易的找到线索,那倒是奇怪了。让你的人都回来,把停放在宝船厂的货物全部押送到皇城里去,这事不得出任何的差错,如若不然小心你的狗命。”
最后一句话朱棣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其意很明显,候显若是连押送货物都能出差错的话,那朱棣便真的没有留他的作用。东厂从一开始便是他准备用来对付光明教的,但就像唐明所分析的那样,其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也证明唐明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东厂对于光明教的威胁几乎为零,或许他下放给东厂的权力是到时候收回来了!
此刻的候显并不知自己的命运在不动声色的朱棣转念间,已经决定了他以后黑暗的日子。身为一个特殊机构的头子,候显虽是后来居上,但他也和其他人一样,深深的迷恋上权力的美妙。而在任的期间,自然免不了要得罪许多人,一旦东厂所掌握的大权被朱棣收回,再加上候显一旦失宠,受到以前仇家的排挤,这很有可能会给他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朱棣不说此刻的候显也不知,他还以为这是朱棣给他将功赎罪的机会,他此刻不仅在心里感激着朱棣,还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的把货物运回皇城里。
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的候显,在君主制度之下,个人的荣耀完全掌握在朱棣的转念间。他可以让你一步登天,也可以在转念间让你从云端跌落到谷底,死无葬身之地都算轻的。而唐明会越来越疏远帝王之家,其原因也多半在于此。
就连看似淡薄名利的姚广孝,其实说白了也是在做着急流勇退的考虑,老和尚跟随朱棣的身边,这种事情定然没少见识过。因此他很明智的选择在他最风光的时候,淡出帝王家的视线,虽然朱棣并没有让他如愿,但他现在做到自保的话已然毫无问题。
至少,现在的姚广孝如果自己不作死的话,安享晚年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姚广孝有这个魄力其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没有家庭没有后代的牵绊,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怎么过怎么生活始终是考虑他自己便可。
但唐明就无法做到姚广孝这样潇洒了,他有家人的牵挂,他还很年轻有自己的梦想。所以要他与姚广孝一样选择淡出是几乎不可能的,姚广孝的声望在整个朝廷之中,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更是不站对不参与朝政,在朝中他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大家自然会对他这个老臣恭恭敬敬。
而唐明一旦学着姚广孝这样,在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下淡出,他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最简单的便是建文肯定不会放过他,所以他必须得有选择的淡出,也就是他为什么要在海外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
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唐明无法接受这样的制度,但他又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于是他就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来融入这个社会。不愿寄人篱下求生存,那他就必须得站到那个金字塔尖,让别人寄在他的篱下听其指挥,从而掌握别人的生死。
第337章 难以启口
朱棣依然在码头等候,候显在陆地上没有任何的发现,可郑和在海上搜寻的人还没有回来,因此他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郑和若能在海上抓到人或者带回来点东西,也算是给自己一点点的安慰。
临到傍晚的时候,郑和派出去海上搜寻的人陆陆续续赶了回来,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的消息。倒是最后回来的一只船队,却说击沉一艘疑似海盗的商船,不过由于双方并没有靠得太近,所以船上具体是什么人,他们也不太清楚。
至此,轰轰烈烈的围捕行动算是告一段落,朱棣那唯一的可怜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先前卸下的货物停放在宝船厂,已经让候显拉到宫里去,朱棣在这里已经没有留下去的必要,把收尾的事情交给郑和去安排,他自己便起驾回宫。
码头已经在劳工和官兵的努力下,清理掉所有的灰烬,至于那几十艘沉船现在还没有办法去打捞。如果不是沉船会堵塞航道,郑和觉得根本就没必要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已经估算过,每打捞一艘沉船,所花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足足能够重新再造两艘战舰。
可这些沉船刚好是在航道上,如果不打捞掉,这码头以后也无法再用,建文此次的计划不可谓不毒。如果可能的话,郑和倒希望这些船不是被凿沉的,而是同样被大火烧掉,这样一来倒可以让他省去不少的麻烦。
“唉!”
轻叹一声,郑和只能无奈的先回到家中休息,一整天的劳碌奔波已经令他倍感疲惫。
郑府里,老管家一早就已经为郑和备好了洗澡水,舒服的泡了个澡,郑和穿上衣服还未来得及吃上饭。便见唐明带着两位夫人还有一个小家伙,兴高采烈地到来。
一看到小丫头到来,郑和一扫脸上的疲惫之色,换上一副大小脸便从陈佳澜的手里抱过小丫头。四个月大的孩子未能张口叫人,却已经会咿咿呀呀的叫喊着,奇怪的是小丫头居然一点都不怕生,似乎还很享受郑和的怀抱。
老管家刚才在一边正想提醒郑和,孩子怕生别吓到她,可这会他老人家一脸惊讶的呵呵笑着。
“敢情小姐还是与老爷最近,老奴可是听说了,少爷刚回来那会小姐可是连抱都不让少爷抱!”老管家这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唐明刚刚还笑眯眯的,这会脸色立刻就拉了下来。
老管家才不管唐明的脸色是好看还是难看,依然簌簌叨叨的在那里数落着,唐明这个少爷现在在老管家的心里已经完全被小丫头所替换。
今晚也算是一家子团聚,郑和高兴之余吩咐老管家多做几个菜,大家好好的吃一顿。老管家自是欢天喜地的下去安排,唐明也为此逃离老管家的数落,与抱着小丫头的郑和一同向饭厅走去。
郑和把小丫头逗得笑个不停,突然转过身向唐明问道:“小丫头起名字了没?”
唐明早就知道郑和会有此一问,呵呵笑道:“还没呢!这不是把这机会留给义父大人您吗?本来倒是想让老师给丫头起一个,但郑伯死活不同意,说是要留着等您回来再说。”
郑和笑了笑,老管家就是死脑筋,不是就一个名字吗何必这么认真。不过听唐明说要让姚广孝给孩子起名,他也觉得甚好。
“老师是当代的大儒家,有他来给孩子起名也好,正名没有那这丫头总该有乳名了吧?”
“茉莉,孩子的乳名叫茉莉!”唐明在答话的时候,眼睛却瞪向小叮,原来这乳名便是小叮这丫头给取的。
从唐明此刻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陈佳澜却很赞同小叮,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唐明自然是拿小叮没辙。
到是郑和微微愣了一下,心想:“给孩子取了个什么名字,茉莉不就是一个花的名字吗?”
不过他又想到做为父母的连给孩子起个正名的机会都被剥夺,这乳名的事自已不能再与之计较。笑了笑郑和也就没在这事上多做纠缠,嘴里叫着小茉莉,继续逗弄着小丫头。
唐明则望着其背影,嘴巴张了半天似乎有话要跟郑和谈,但却始终开不了口。今晚匆匆带着全家而来,一是让郑和看看小丫头,二来吗,自然是心里有话想跟郑和谈一谈。可这话唐明一时间还真开不了口,只能继续在心里暗暗为自己鼓劲,寻找着适当的时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