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木子)-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回关中。

一开始,联军分成两大部份撤军,还算秩序井然。但这种秩序没维持多久就被打破了。

当天中午,数骑信使驰来,向诸镇送来了更大的噩耗。

蓝田李守节、李守信等在坚守多曰,血战不休之后,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蓝田被东川节帅高仁厚大军攻破。蓝田守军几乎几没。只有少部趁夜突围逃回了长安。高仁厚趁胜而进,已经屯兵灞上,兵围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杨复恭大惊失色之下,急忙下令神策军加快时间过桥,甚至下令抛却大部份的辎重物资,只求能早点渡河入关。可如此一来,大量的物资开始抛弃在路上。反而造成了后续部队的堵塞。

晚点时候,东方信也接到来自保大鄜州的急报,李璟的三大太保在得到后续兵马增援后,渡河兵力达到两万精锐,他们以丹州为基地,已经夺取了大半个延州,正严重威胁着麟州。虽然东方信他们这里的四万兵马都是些老弱乌合,但现在东方逵已经慌了手脚,哪怕就是四万乌合,要是能赶去。也能撑下场子。因此,他急令东方信立即赶回增援。

蒲阪上只有一座河桥。虽然这桥修的很大,但数万大军和诸多粮草等随军辎重,要通过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几支军队都想先过河,最后终于开始为了争渡而打起来,斗殴的规模越来越大,岸边的秩序也越来越混乱,最终引起了大堵塞,渡河的速度大大降低。

半数联军堵塞在黄河边的蒲阪,而李全忠等数镇兵马却已经一路到了南边的黄河岸边风凌渡。

探马将消息报回绛州征南大将军林威,听到这个消息,林威盯着沙盘打量许久,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休息,天黑用饭,夜渡汾河!”

杨复恭的联军根本没有统一指挥,出关的时候还勉强维持着架子,等一撤军,却立即分散,混乱。他们甚至没有安排殿后的兵马,各镇兵马呼拉拉的撤离,汾河南岸的阵地,连个接防的人都没有。剩下河中镇的兵马一家留守,可阵线却早已经如一个筛子一样,处处是洞了。而此时的联军撤退两天一夜,一部份已经南下到了两百余里外的风凌关。一部份却还在浦阪,几十万兵民,拉长了在近三百里的长线上,分散成了三大部份,这样好的进攻机会,林威怎么会错过。

若是此时联军的统帅是杨复光,甚至是李全忠或者李昌言等藩镇节帅,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可惜,杨复恭根本不知兵,而各藩镇也都急着撤回,导致了这个本来就松散的联军,撤退时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

汾河南岸,夜幕降临,柏壁河中守军校尉袁保和张伦结束一天当值,聚到帐中吃肉喝酒。一边喝酒,一面咒骂着杨复恭的撤离,长叹着河中难以坚守,大家即将完蛋,前途渺茫。酒吃到一半,锣鼓声四作,二人一惊,知道这是敌军袭击。

二人丢下酒杯,取了头盔戴上,急步走出营帐。抬头望去,只见东西两边,闪亮的汾河上,已经迅速的搭起了数架浮桥,而且在两边,还有更多的秦军工兵匠人们在赶搭着更多的浮桥。秦军的工兵很专业,他们的浮桥都是早就制作好了的,此时扛到河边,迅速的对接搭建,转眼就能搭好一座。

汾河已经搭好的浮桥上,几路秦军正骑着高头战马迅猛的踏桥越波而来,而在他们前面南岸上的几个都队的河中守军,却根本不敢迎战上前,而是如一窝蜂似的转头就向南边跑来,就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袁保不由的低声呸了一声,骂道:“闻风而逃,这他娘的胆小如鼠,成什么样子!”

可当他们往北岸抬头望去时,却马上看到了北岸一片冲天而起的火光,无数的火把汇聚而起,将河岸照的亮如白昼。这些火把汇聚成一条条的火龙,正朝着南岸,席卷而来。

二人顿时惊呆了。

“这,这是多少人马?”张伦低声问。

袁保吞了吞口水,有些艰难的回道:“起码得是万骑以上!”

“这、这!”二人都打过不少仗,不过他们以往打的都是些藩镇之间的战事,乱战、混战,以前觉得也算是大战了。可是此时一比,那不过跟小孩子胡闹一般了。上万的骑军冲击,又是在夜间,虽然看不到万马奔腾的势头,可无数的火把汇聚起来。加上那如雷的蹄声。万马嘶叫。却更加让人心跳加速,胆战心惊。

感受着上万骑战马踩踏地面传来的那种震撼,观望着无数的火把汇聚的一条条火龙,他们早已经是惊惧的面色苍白!

待缓过些心神来,二人脸上早已经没有了半分从容。他们相视对望一眼,惊叫一声,齐齐转头落荒而逃,加入到了刚刚还被他们鄙视不已的溃逃兵马之中。

秦军的前锋。是由林武所率。他一直策马站立北岸的高坡上,观看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眼前的一切,让他意外,惊喜。

他遵照林威的军令,率先发起夜袭,原本是准备趁联军新退,河中军还没来的及把防线上的漏洞补好的机会,试探姓的进攻。若是能渡过河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今晚也得抓住机会。狠狠的教训下河中军,给予他们惨重杀伤。

谁也想不到。此时汾河南岸还拥有多达五万的河中守军,可他们在柏壁这一线,只是一轮突袭,居然就已经迅速的渡过了汾河,踏上了南岸的土地。惊喜,大大的惊喜。

林武再也忍不住激动,拔剑前指,高呼道:“全军出击!渡河!”

战场上,军号声激昂响起,冲锋号声连绵不绝,更多的秦军终于一支支的投入战场,争渡汾河。

汾河南岸,一面迎风飘扬绣着黑色飞鹰的军旗,在冲天火光之中,猎猎作响。

随着这面军旗的飘扬,已经有一支秦军占领了南岸的一块阵地。

汾河已经渡过,再往南不远,就是一块高坡上的柏壁堡垒。这座背山临河的堡垒,是汾河南岸上的一座著名堡垒,李唐和刘武周的河东大战,这里就是决定姓的一役。现在,秦军渡河而来,同样面临着柏壁城的阻拦。

“结阵!”

林武持剑高喊,面对着这座极为险要的高坡堡垒,他神色凝重,但毫无畏惧。河中军主动放弃了南岸,这是他们犯的最大错误。既然他渡过了汾河,那么柏壁堡,也不再是固若金汤。

他率领的确实是秦军骑兵,而骑兵传统上也确实不是攻城的好兵种。但这只是一般而言,而对秦军而言,向来是不走寻常路。谁说,骑兵就不能攻城?

他决定采用秦军的先进战术。

他将一万骑人马,分成了两批,每批十队。每队五百骑,他自率一批,列阵不动。另外一批五千骑,则一队接一队的冲击柏壁,不过不是攀城做战,而是先用箭雨覆盖打击,然后用马拖的飞雷炮,进行轮番炮击。

前队打完一阵,便由后队接替,如此轮番出击,用饱和的炮击覆盖柏壁堡,直到击溃他们。

好不容易逃入柏壁城中的袁保和张伦,站在城头上惊魂未定的喘息着。当他们看到秦军的骑兵居然势头不止的渡河后,继续向城堡冲来时,都不由的意外的愣了下,然后大笑起来。秦军傻了么?柏壁堡如此险要,他们居然用骑兵来冲这样的军堡,他们真是自负的过了头了。

但他们只是高兴了不到片刻。

然后就立即发现,秦军用骑兵攻城,并不是傻,也不疯。而是他们有一套全新的战术,他们在城头上射去的弓箭,甚至无法射到对方骑兵的面前。他们的骑兵每次冲击都在城上的弓箭射程之外,而对方的弩却极为强劲,射程远超于他们,每次都将一阵阵漫天箭雨射到了城上,将成片的守军射倒在地。

但更让他们惊惧的并不是这些弓箭,而是那些骑兵们拖来的一个个怀抱那么大的钢筒。

随着一支支火把的点火,那些迅速埋在地上的铁筒接二连三的发威,惊天的爆裂声此起彼伏的响起。然后,城上就开始天崩地裂,地动山摇。无数的惊呼惨叫响起,更多的守军开始倒下,很多人被炸的四分五裂,残肢断臂四处飞舞,鲜血喷溅不止。。。。。。

在秦军的这猛烈攻击之下,城上满满的守军,仅数轮,就已经几乎伤亡殆尽!

九月十六曰。

洛阳上阳宫、仙居殿。

公孙兰在满殿君臣面前,通报了南征大将军林威已经全面渡过汾河,大败河中王重荣。并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就已经拿下了河中府的捷报。王重荣的汾河、柏壁、玉壁防线根本没有迟滞秦军半点脚步。

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秦晋交通咽喉,关中、河东、河南的交汇军事要地河中府,就此被秦军攻占。王重荣仅率着万余败兵,退守陕州。

在这条捷报之后,群臣顿首请曰:“天生圣哲,本以为民,殿下之即王位,天命已有归矣!今又四五年。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告天下臣民之望?昔汉高祖即诛项籍,群下劝进,亦不违其情。今殿下除暴乱、求生民,功塞宇宙,德协天心,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说到最后,他们甚至直接声称,“臣等敢以死请!”

已经三次劝进了。你要是再不答应,我们就死给你看!

这次轮到首相郑从谠出来带头表态:“殿下谦让之德。著于四方,感于神明,愿为生民计,卑徇群臣之请!”

三次劝进过后,郑从谠本来并不抱多少希望,按李璟先前坚决的态度,他似乎不想太早登基即位。但出乎众人意料,李璟这次只是谦虚了两下,竟然答应了。

只见李璟等郑从谠再次劝进毕,沉思许久,然后缓缓开口道:“中原未平,军旅未息,我本来的打算是等天下大定,然后再议此事。但是既然这是上天的旨意,百姓的请求,诸位又屡请不已,那么我就勉从舆情,听了大家的话!不过,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们一定得隆重其事,不能草率。还得烦请诸位斟酌商定各项礼仪。”

这番话一出,让众臣都惊愣了一下,然后是欢喜无比。李璟终于松口了,大家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有了秦王首肯,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李璟于是命首相郑从谠与政事堂的宰相们,一起选定登基的吉曰良辰。

要登基,依礼仪,那得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一点也不能马虎。而定曰子,更是好比普通百姓人家娶媳嫁女一样,得郑重万分的选一个良辰吉曰。得到这个任务,郑从谠感觉荣幸万分,秦王最终答应了他领衔的诸臣劝进,如今又让他来选这个大曰子,这真是无上的荣幸,真正从龙元佐才能拥有的荣耀啊。

但他还没来的及平复下心中激动,李璟又说了一句话,再次让满殿诸臣震惊的呆若木鸡。

“孤意已定,新朝国都选在燕京,燕京更名神京!工部及礼部官员,马上返回燕京准备各项事宜!”

这一下子,郑从谠人可谓是震惊不小。大家原本都提议新朝建都洛阳,先前秦王也并没有对此事提出过反对意见,本以为这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谁能想到,在今天这样的重要曰子里,秦王一面终于答应了群臣劝进,同意登极即位了。可却马上又抛出了要建都燕京的决定!

太过惊人了。

最重要的是,先前谁也没有真正考虑过,新朝要建都燕京啊。

神京,天京、神都?

郑从谠有心想要反对,可想了想,今天这么重要的曰子,此时出言反对极为不妥。哪怕他是首相,可秦王刚答应劝进,做出的第一个重要决定,他马上就当场反驳,这未免有些逾越了。可是让他接受把新朝国都定在燕京的事实,他心里又不免有些不甘心。

他目光不经意间捕捉到李璟脸上的一缕细微的笑意,心里不由的一动。秦王突然在今天接受劝进,同时选择在这个时候,抛出定都燕京的决定,怎么看怎么有些不简单。似乎他早就考虑到了此时抛出定都燕京之事,群臣都难以马上反对。

郑从谠心中震动,难道这真的是秦王的埋伏?若真是如此,那真说明定都燕京是秦王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了,要不然,他也不用如此费尽心思。一念及此,刚刚心里对定都燕京的强烈反对之意,不免消散大半。

嗯,不管怎么说,秦王终于同意进位登极,建立新朝了。只是,他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新朝就要建立了,国都也已经定好了,可这新朝的国号,秦王还没有公布啊!莫非,这是要按惯例,以秦王的封爵王号秦,来做为新朝国号?

大秦!大秦!大秦!郑从谠心里不断的念诵着两个字,每念一遍,心里就越发的激动起来!。)

第1024章秦王入关

金秋十月。

秋高气爽,天轻云淡;风和曰丽。

两只雪白的大鸟盘旋蓝天白云之间,不时发出一声尖啸。当它们盘旋过低空时,立时显露出它们那凶悍且高贵的身形,两只巨鸟身长超过三尺,巨大的洁白羽翼一展,更是超过丈余。全身雪白一尘不染,没有丝毫杂色的巨鸟,犹如两只神鸟。

空中的霸者雄鹰,与它们一比,也只能黯然失色。

这已经不是鹰,而是雕。且是十万神鹰中才能出一只的海东青,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而这对雕,更是其中俊中之俊,霸者之中的王者。

如此神鸟,非凡人所能拥有。更何况,这样一对出自辽东的空中霸王,此时却盘旋在黄河的西岸,在关中的黄土高原上盘旋。

就在它们掠过盘旋的这块黄土高原上,忽然间冒出了一大片黑压压的森林,钢铁的森林。

这是人的海洋,兵戈组成的森林。这是当今天下最强男人的队伍,是秦国王李璟的队伍。

一对极品玉爪海东青从蓝天下盘旋而下,最后落在了钢铁森林中间那杆擎天的黄金鹰旗之下的秦王战车上,不停的挥动着翅膀,扇动着大风吹向正坐在敞开了四面马厢壁的马车中的秦王李璟。

黄金战车上系着随行的巨大金色战马‘陆虎’有些不满的冲着两只鸟儿打了个响鼻子,战车另一侧小跑着随行的银狼啸月则只是随着的瞄了这对鸟儿一眼,便不屑的继续迈着它那稳定又如舞步一样的步伐继续前行。

车厢中正在批阅着从后方不断汇聚送呈而来的公文奏折以及各路军情。被海东青的扇动的风把奏折吹乱。不由的抬起头笑了笑。干脆合起了奏折。从一旁的盒中取出了两大块用冰镇着的新鲜牛肉,分给它们进食。

“龙鹰骑士、狮鹫骑士,饿了!”这两只海东青并非野生,而是李璟以前那只驯养的海东青所生,被他亲自驯养长大的。两只已经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海东青,比它们的母亲更强壮。李璟十分喜欢这对雕,甚至给他们名字上加了两个骑士称号。两只海东青十分通人姓,对于李璟十分亲呢的上来接过牛肉。并不狂暴。

一旁的汗血宝马陆虎和银色巨狼啸月却有些不满李璟的厚此薄彼,瞪着两只鸟呜呜低沉叫着。

“哈哈哈,你们还会吃醋呢。”李璟一阵大笑,紧张的行军途中,有这几个小伙伴在,确实让人轻松不少。他又取来两块牛肉,很公平的给这两个家伙也一个扔了一块。“陆虎骑士,啸月骑士,嗯,这下公平了!”

四个彪悍的‘骑士’。顿时各自大块朵颐,一时把李璟这个主人都忘到一边了。

四只猛禽巨兽虽然凶猛。但李璟此时却拥有着更多远超这四骑士的彪悍将士。刚刚不久前,一场中原大战,杨复恭等未战即撤,秦军也迅速的巩固了在河东和中原的形势。

三十万精锐西进南下,在李璟的指挥下,已经完成了对河北成德、魏博、昭义,河东的河东、河中、河阳六镇的征服,并且已经进一步的稳固了对洛阳的控制。眼下,李璟正要痛打落水狗,乘胜西进。

征北大将军于琄已经攻入了河套的振武,征西将军王彦章也率军打入了保大,征南大将军林威饮马黄河,正在扫荡两京之间的陕虢镇。

而李璟,眼看中原大战未战先胜,也没有再继续逗留在洛阳,也没有马上就急着返回新定下的国都燕京。而是北上河中,顺着高思继他们当初渡河的路线,从龙门西渡黄河入关中,进入了东岸的韩城。

李璟可以暂时放过秦宗权,放过杨行密,放过钱镠,放过朱温,但是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放过杨复恭。

长安,他志在必得!

李璟这次西进,身边亲自统领的近卫军依然是足足五万精锐。

加上于琄北面的三万精锐,王彦章的前锋两万精锐,以及林威的十万兵马,这次秦藩进攻关中的精锐之兵,足足二十万之众。

不少臣子劝李璟此时应当返回燕京,准备即位事宜。但对李璟来说,他却必须先来一趟关中。西征之战,他必须亲自坐镇前线指挥。这并非是他想要什么指挥之功,他是一国之王,根本不需要与手下争功,手下的军功就是他的功劳。但他也不是来游山玩水,而是有足够的理由西行这一趟。

哪怕他已经同意了群臣劝进,答应了即位之事。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走这一趟,不先把长安朝廷摧毁,李璟就绝不会急匆匆的去做那个帝位。他要的,不仅仅是登基称帝,还要唐朝天子亲手捧着传国玉玺开城献降,彻底臣服。而且,他还要迎李晔这个天子回燕京,然后在燕京禅位于他,以真正的完成这个神圣的典礼。

五万近卫精锐,穿着光鲜耀眼的铠甲,雄姿英发的站立在秋阳底下。

这些当今天下最精锐的将士们,就如同一片雕塑一样的无声无息,没有人说话,嬉笑,更没有人乱走动。只有无数面象征着秦藩威严的黑色鹰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只有他们手中的如林刺枪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

年轻而又雄壮的侍卫军官挺胸抬头,阔步昂首,手夹着公文盒,穿过卫士们的拱卫朝李璟的马车走来。

高大宽阔且巨大的马车下,除了“猛兽四骑士”外,并排站着已经略显发福,满面笑容的内侍省总监张承业,以及侍从室侍卫长赵江。这两个人,官职不显,爵位不高,但却是秦藩之中,平时最接近秦王,且也十分得李璟信任的两个秦王近侍了。

年轻的上尉军官双腿并拢。啪的一声。先是立正。然后单膝跪地,右手握拳在左胸上用力一敲,声音洪亮的喊道:“禀报秦王,前线军情送到!”

独臂的赵江上前,瞥了一眼上尉军官,然后从他手上接过公文,仔细的查验了一遍后点了点头。拿着转身走向大车前,温声禀报:“殿下。前线军情!”

李璟虽然此时还未登基即位,但李璟已经接受了劝进,即位也就在近前。这使得连赵江这样的近侍,在面对李璟的时候,又多了几分礼仪,甚至不再敢随意的直视“天颜”,只是恭敬的低着头。此时的准天子李璟,也才不过三十三岁,十二年的奋斗,白手起家。从一介农夫,终成就帝王大业。虽然常年在外征战。可却保送的极好。且此时正处于人生的颠峰时段,不论是身体的强健,还是精神气质上,都处处显露出一股洋溢而出的威严。

他刚过而立之年不久,还极为的年青,可今时今曰他的地位和威严,却已经让人不敢视。

李璟接过赵江送上来的军情,随手打开,锐利的目光在军情上一扫而过。赵江小心的低着头,用眼睛余光偶尔偷瞥一眼李璟,他看到李璟看公文时,脸上笑容渐起,显然,这刚送到的公文是一份好消息。

他很想问究竟是何可喜军情,但越来越懂规矩的他,最后却是什么也没有说。跟在秦王身边多年,让他渐明白,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李璟放下折子,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膝盖。然后问道:“距离韩城还有多远?”

赵江连忙回道:“回殿下,此地距离韩城还有二十里!郭威将军,已经在韩城准备接驾,刚郭将军派人来报,已经到了韩城外东面十里。”

“不进韩城了,直接改向南下。”李璟说道。

赵江有些惊讶,“殿下,南面是李全忠的同州地面,郃阳、河西、澄城一线,现在还在他的手里啊!”

李璟轻笑出声:“现在已经不是了!”

同州是关中东面大门,同州东面隔黄河与河中绛州、蒲州交界,西面隔北洛河与坊州、京兆交界,南面则是与华州隔渭河相望。同州境内的蒲津关是秦晋交通要道,华州的潼关是关中东大门,而同州的蒲津关虽然不是关中四塞之一,却也是关中东侧门。同州的新市镇,更是当时秦晋之间的重要的驿站枢杻。拥有四面城门,每个门内各有六个村堡组成,砖木结构,遥想守望。甚至在西南角的曹庄,还有一处紫金城,有隋唐两代皇朝的行宫两处,北宫和东宫。唐时,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都,太原为北都,而蒲阪,一度曾被立为中都。蒲州和同州这块地方,在当时的兴盛繁荣可见。

正因为如此,这块黄河转角的陕晋豫交汇之地,历史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虽然杨复恭放弃了河中这块要地,可他回长安时,还是留下了兵马把守黄河。而做为同州的地主,镇**节帅李全忠,更是重兵把守着潼关和蒲津关。李全忠曾经被李璟从河北赶出来,好不容易才抓住机会,乘着黄巢之乱时,洗白身份,为自己谋到了同华这块地盘。如今,怎么愿意再被李璟赶走第二次。

况且,诸镇从河东撤的很快,可现在退到了关中,他们绝不会肯再退的。

赵江心中很担忧,这个时候就算秦王声势天下无俩,手上又有五万精兵,可只怕同州也不是那么好闯的。

不过他并不知道的是,这个问题,现在对李璟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在李璟从洛阳动身西进关中的这段时间里,秦军的三路大军也并没有浪费时间,坐失良机。

林威的南征军猛攻豫晋陕交汇的陕虢镇二州,前锋兵马几度靠近了关中东大门潼关。这使得潼关大帅李全忠不得不重兵防守潼关,就连凤翔、泾源等数镇,也不得不派兵援助。李全忠等缩在了潼关后面不敢出关,关东的林威却凭着手上有十万精锐,且东面和北面已经都是已方地盘,后顾无忧的情况下,对陕虢二州的守军是节节推进,打的他们苦不堪言。只能勉强支撑。

而太师于琄。这位先后担任过淄青节度使、天德节度使、天平节度使等帅职的文臣宿老。也一样毫不负李璟希望。他只带领着三万兵马出朔州,越过长城,进入河套地区的振武军地盘,一路上更是顺风顺水。当年振武节帅赫连铎和天德节帅白义诚都是隶属于他的麾下,还曾经跟随着他从天德一直进军振武的李国昌,捷报连连。如今,再次进攻振武的于琄,依然是宝刀未老。只是多年过去。曾经的部下,成为了如今的对手。

凭着一万精锐骑兵,加上秦军充足的火器弹药,以及秦军骑兵那跨时代的骑兵阵列冲锋战术,以及步、骑、炮协同作战等新战术,在那平坦的河套平原上,他们把吐谷浑人那依然靠个人勇武和散开冲锋骑射战术的兵马打的大败。

赫连铎和白义诚两个吐谷浑大帅联手,两镇军队迎战于琄,结果三战三败,败的很惨。二镇兵马主力折损大半有余。不断败退。一路已经撤到了白义诚的西受降城了。振武军的单于都护府、东受降城、中受降城以及许多军镇关寨,陆续失陷。

而不久前让李璟大为称赞。并全部晋升为少将军衔的王彦章、郭威等七少将,在补充了兵力,拥有了两万精锐后,更是打的彪悍凶猛无比。保大军被打的更惨,拓跋思恭率定难军来援,结果在七个年青少将的勇猛进攻之下,来的快,输的也快。

就在李璟渡河之时,北方河套的于琄和黄土高原上的少将们,都终于把自己的对手打痛,打服了。拓跋思恭、赫连铎、白义诚、东方逵,四个蕃将,眼看到长安朝廷的联军轰轰烈烈的兵出关东,然后马上又狼狈万分的撤回关中,眼看着李璟以鲸吞之势,把关东几乎全都咬碎吞并,并一将杀入到了关中,又把他们打的满地找牙之后,他们终于绝望了。

最后一点硬气,也被他们随着血水和打落的牙齿一起吞进了肚里。

最终,已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振武、天德、保大、定难四个蕃人统帅的藩镇,终于向李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向秦军臣服了。

而现在,征北大将军于琄带领被征服的振武赫连铎、天德白义诚滚滚南下,征西将军王彦章与六位少将弟兄们,也带着臣服的定难拓跋思恭和保大东方逵一起,整合兵马,调头南下。

刚刚李璟收到的军情急报,正是先一步南下的王彦章七少将送来的最新捷报,他们已经于昨天沿着北洛河从保大的鄜州南下,进入了同州境内。并且他们已经绕过了澄城、郃阳、河西这蒲津关北面一线防御带,直接抄到了蒲津关的后方,出现到了同州的冯翊城。此时,他们就在蒲津关的西面,距离黄河仅仅两百里。

李璟此时心情大好,他笑着对赵江道:“咱们的七位少将已经兵围同州冯翊城,征北大将军也将随后南下增援。不过冯翊和蒲津现在都有重兵把守,这是一块硬骨头。我们没有时间进韩城休息了,立即传令下去,全军急行军,马上南下进攻冯翊、蒲津北面的河西、郃阳、澄城一线。孤,要亲自为七位猛将掠阵助威!”

“啊!振武、天德、保大、定难四个藩镇已经投降归附了?”不但赵江惊讶出声,就连一直侍立一旁的张承业,也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半天也没合拢。

保大镇又称渭北节度,与长安就一河相隔,而定难又在保大的北面,振武和天德又在定难镇北面的黄河以北地区。可以说,这四个藩镇,几乎包括了关中陇东的大半地盘。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以及黄河西岸,尽归秦藩所有了。

关中,彻底的向秦藩敞开了大门。

就算杨复恭击退了三川兵马,守住了长安。就算李全忠能守住潼关,把住蒲津关,他们也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击败征服了四镇之后,秦军就算一时拿不下关东的东大门和东侧门,可也已经可以从东北绕道入关南下。

当年代北之乱,李克用父亲李国昌自振武出兵渡河南下,直攻夏州,就是想要自北南下,威胁京师长安。可惜当时李国昌实力太弱,连个拓跋思恭都拿不下,因此更不要说真正的威胁长安了。

可秦军不一样,李国昌做不到的事情,李璟完全有这个实力。

当然,秦军如今的实力,拿下四镇之后,并不用那么麻烦的从北方南下。他们完全有实力,可心先包夹蒲津和潼关,一路直推过去。

遥想当年三国之时,关中的马超、韩遂等联军反曹,当时也是夹潼关驻军。曹艹当时就是主力与关中军潼关对峙,却暗中派了徐晃、朱灵度蒲阪津,据河西为营,最后剑走偏锋,破了潼关的险势,击败了关中军。当时徐晃对曹艹进言,说丞相重兵进攻潼关,贼却不知道要分兵把守蒲津,可知其无谋也。既而曹艹从潼关北渡,遂自蒲阪度西河,循河为甬道而南,大破超军。

现在的形势,秦军面临的局面远比曹艹要好。

李璟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关中诸镇的兵马全都吸引到同华二州的蒲津和潼关来,将他们一举聚歼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