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木子)-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明白这是崔镇将对自己的示好,避免两人之间因先前那事有隔阂。崔镇将如此费心,他也不好抹他的面子。但让他如此轻易的放过这胖子又还是有些不甘,当下道:“不知能否唤醒张库官,小弟有几句话好问他。”

“随你,就是要杀要剐,都随兄弟意。哥哥我绝无二话,出了这等猪狗,哥哥也是面上无光。”崔镇将一挥手豪气的道,但李璟却观察到他似乎松了一口气,这更证实了李璟对崔镇将心里的想法。

“这里也不方便问话,不如把他带到寒舍问话吧。”李璟这样做,并不只是维护崔镇将的脸面,其实也是他想要借此机会,把王良那个狗东西留下的一些后续问题处理好。王良虽死了,可毕竟当初他做下的事还没有别人知道。不说韩氏他们都把王良当做救李璟的恩人,就是四姐婉静也都还背着与王良的婚约。当初离家时李璟没有说出王良之事,是因为不想让家里人承担这些。现在王良已经死了,也是到公开这件事情的时候了。

李璟让几个车夫将几车特别为同村的村人们买的一些粮食、布匹、点心等礼物挨个送出去,又让小石头他们带着那些跟回来的饥民暂时安置到村里的社树下。并让他们先烧水煮一些白粥,给这些人填饱肚子。

然后就带着崔德成和林威、李惠儿、于幼娘他们进了村。

李璟带着有些激动的心情走到还站在村门前的几个家眷面前,扑通一下就跪下,在韩氏面前磕了几个响头。不知是由于这副身体的记忆,还是李璟对于他在这个家中所感受到的温暖,他现在对于韩氏等人确实有一种难言的家庭温暖感觉。一个多月未见,韩氏的面色要红润了些,但头上的白发却增添了些许。等李璟磕过头,她连忙弯腰搂着李璟起来,上下关切的打量着李璟,生怕李璟哪里有些差错。

“阿娘,我一切都好,只是阿娘似乎清瘦了一些。我上次不是让王掌柜的送了钱粮回来吗?”

韩氏满脸的笑意,欣慰的看见李璟身体依然完好无缺,反而比出去时更加的强健了许多,虽然感觉黑了些,但却更加成熟了,长的更像是李璟已经亡去多年的父亲。一时忍不住就眼睛湿润了起来:“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为了家里替人从军,一走就是三五百里,一个多月,阿娘哪能不担忧啊。娘整天都要向菩萨祈祷,就盼着你能平安无事。”

“看来菩萨也被阿娘感动护佑着我呢,这次出门尽得贵人相助。昨晚,儿已经上法华院捐了一百斤的香油,多谢菩萨的护佑了。”

韩氏抹了抹眼眶,没看够似的打量着儿子,道:“不光光阿娘为你念经求佛,你媳妇和婉儿也都有天天吃斋仿佛的,另外你两个嫂嫂也都为你吃斋礼佛呢。”说着又叹了口气:“可惜王三郎怎么就这么命薄呢,那孩子以前虽然也有胡闹之时,但当初可是救过你的命啊。四姐与他刚定下的婚,这亲都没成他就走了,以后你四姐可怎么办?”

李璟抚着韩氏道:“娘,我正要和你说王良的事情呢。我们先回家吧,这件事情得细说。”

来到自家的门前,李璟见自家的那套海草的三合院子居然旧貌换了新颜,隔了一个多月,原先那个衰败的祖屋,居然修葺一新,屋顶上那原先长着蒿草的白尖顶,全都重新换了海草。甚至连石头墙面都在外面刷了一层白灰。

五妹婉亭刚才一直躺在两个嫂嫂的后面,有些畏惧李璟带来的那些朋友。这时进了院门,马上就又变的大方了许多,看李璟望着房子,便笑着道:“这屋子是月英姐叫人来修的,屋顶的海草全换了新的呢。”

李璟点点头,笑着伸手摸了下妹妹的头。婉亭已经十四岁,再过一年就到了婚配的年龄,可在李璟的眼中,却总觉得她还只是一个本来应当正上初中的小妹妹。

“崔大哥,林大哥,你们都坐,今日还请你们来一起做个见证。”李璟把几个人都请进院中,然后向家人介绍一遍。听到这些都是李璟的同僚兄弟,韩氏都十分高兴的让婉儿上茶。既然都是儿子结义过的兄弟,她也就免了女眷回避的意思。再听到李惠儿和于幼娘居然是女扮男装的女儿身,还是这么高贵的出身时,李家的一门女眷都不由愣了一下。

特别是王桂娘更是显得有些紧张,这个泼辣的女子看向李惠儿和于幼娘的目光居然开始带着点敌意。

等众人坐定,李璟过去一把拎起刚才就已经醒过来却还装昏迷的张库官,冷冷的瞪了张库官一眼后,道:“当初你陷我入狱,差点害我家破人亡。但我念你是崔大哥之人,也就不再深究报复。不过今天,你当着大家的面,仔细把当初陷害我之事详细说出来。说吧,一点也不许漏。”

胖子脸上的肥肉颤动了几下,神色苍白的望着李璟,结结巴巴道:“当初是我狗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公子,公子现在要杀要罚我都认了,只是当初之事,并非在下故意陷害,实是一时误信了王良的鬼话,一时财迷心窍,猪油蒙了心才会那样做的。。。”

胖子很上路,虽然说的结结巴巴,可却都还算按李璟心中的期待把当初王良如何陷害李璟,他又是如何出头,然后如何谋夺李家田产,王良又是如何想要致李璟于死地,等等一切详细清楚的一一说了出来。

第90章联姻

(感谢郡主剑的打赏和催更票,也感谢【悟性】一万币的打赏,更恭喜【悟性】成为晚唐的第一个舵主!四千字章节奉上。)

胖子张库官一五一十,如竹筒倒豆子般将当初与王良一起谋害李璟之事全都如实的说了出来。这些话就如同一阵风暴在众人心中扫过,特别是对李家的众人冲击最大。

良久的沉默之后,韩氏颤声问道:“这些都是真的吗?”

李璟点了点头:“是的,这些全都是真的。儿出狱之后曾经亲口问过王良,他也亲口告诉我那些都是他做的。他勾结这狗东西害我只是对我们李家一直怨恨在心。特别是因为当初我拒绝与桂娘的婚事,和后来四姐提出的订亲财礼之事,甚至他还把岳父当年的死推责到父亲头上。他勾结张库官不但要报复我们李家,还为了图财。当初张库官只得了六十亩地,还分了五亩给王良。可实际上,王良却从我们这夺了包括他自己和铁匠叔家的二十亩共一百亩地。张库官前后得了五十五亩地,王良私下吞了四十五亩地。”

“你当初怎么不早说出来,亏我们还一直以为他是咱家的救命恩人,还把四姐许给了他。”韩氏面色苍白,气愤不已。

“阿娘,当初我没有早说,是因为我不愿意让你们跟着一起担心。”

“可你想过没,王良那样对我们,你还看着他和四姐订亲。幸好终于得了报应,半路上被山贼收拾了,要不然,你怎么对的起你四姐?”韩氏还有心中有些挂怀。李璟淡淡道:“就算他没被山匪杀死,我也绝不会让他有机会和四姐真的成婚的。就算拉着他一起死,我也不会让他得逞。”

“现在怎么办?你四姐还跟王良有着婚约呢。”

“这事哪不需要考虑,当然是得当着全村人的面前公开。”李惠儿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事,心里也大骂王良不是东西。韩氏有些犹豫道:“这事公开了,那王家嫂子会怎么想,你能受的了吗?”

“婆婆,郎君,这事情我替我娘做主了,你们公开吧。既然是我三哥犯下的孽,又怎么能让四姐承受呢?另外,既然当初我进这个家门,是因为我三哥的使骗。那我也没脸继续在这个家呆下去了,我知道三郎有本事,现在又做了将军,将来说不定还会当上驸马或者宰相女婿也有可能。我配不上三郎,三郎你就给我一纸休书。”

众人这才想起,刚才韩氏让王桂娘去烧茶,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来了,且把整个事情都听到了。

“你胡说什么呢?你既然已经进了这个家门,就是李家的人。王良是王良,他做下的孽和你哪有半点关系。你自进家门,一言一行我都是看在眼里的。你勤劳持家,孝顺婆婆嫂子,善待小姑,这样的贤惠媳妇,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你走。以后切莫说出这样的话了!”韩氏连忙开口,上前拉着王桂娘的手细心劝道。

众人之间,唯有李惠儿和于幼娘两个最尴尬。王桂娘的那番话里,所说的驸马和宰相女婿什么的,明显就是指她二人身上的。以往她们和李璟关系亲近,也曾经被封彦卿说过这等相信的污篾之语。只是今天当着众人的面,在李家被李璟的妻子说出这样的话,这事情却是又不同了。两人都不由的脸色绯红,面上发烧。那是一种仿佛被人捉奸在床的感觉,让她们仿佛光着身子呈现在众人的面前。“我们还有点事,先走了。”两个女子也兴不起勇气在李家跟王桂娘辨解,只是低着头如落荒似的逃离了李家的院子。

两人这一走,她们却没有想过,这反倒是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连韩氏都带着怀疑的目光望向李璟,李璟被众人的目光看的有些郁闷。只好对王桂娘道:“你这脑子里每天都瞎想一些什么呢?我既然娶了你,只要你没犯七出之条,我便不会休你出门。当初娶你时虽然是因为两家包办,但我也是心里同意的。患难之时你都未曾嫌弃于我,如今我虽小有成就又怎么可能抛弃糟糠之妻?这样的话听过一遍就够,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听到。至于王良之事如何处理,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知道就差不多了,另外桂娘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把这事私下和岳母说一下就行了。对外,也不必宣扬,毕竟家丑不必外扬。四妹的婚事大家也不用操心,以后我一定会给四妹找一个更合适的夫家的。”

婉静听到王良居然是这样一个无耻之人,心里对王良也便没有感情。待听到三哥说起她的婚事,也不由的羞涩,提裙掩面跑回屋去。

李璟这才发现自己刚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妹妹面前说这事似乎有些不妥,正好目光正好移到林威身上,不由心下一动。他移到母亲面前悄声介绍了下林威的身世背景。“阿娘,你看我这结义兄弟如何,要是你觉得可以,我看不如把四姐许给他。都是知根知底的,也好放心。”

韩氏也被李璟这番话弄的有些惊讶,不过仔细的打量了林威几遍后,终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当下韩氏就询问林威家中还有何人,年龄多少等等。

“侄儿现在虚长二十八,京城长安人氏,五年前遭逢变故,家破人亡,只余得我和二弟两人。家中妻子和一双儿女尽没。”林威倒没注意到韩氏话中之意,只是如实回答。

韩氏听到林威已经二十八岁,还曾经有过妻儿,心下略微有些迟疑。婉静才刚刚十六,两人却是相差了十二数,而且还是做续弦,未免有些委屈了女子。

“阿娘,林大哥是一个心细温柔之人,四姐若是嫁了他不会委屈的,更何况林大哥还是从七品的官身。年龄大些,正好照顾四姐。”李璟却是越想越觉得这门婚事好。虽然说今天说清了王良之事,可不论如何,婉静这也算是已经有过一次婚约且对方还未婚就亡的经历。再一个李家的家世也不高,就算寻,也可能只是寻一个家世稍好些的农家小户。与其那样,还不如嫁给林威。林威毕竟曾经是京城的将门出身,家世出身不错,人脾气等各方都好。既不赌钱又没有酗酒嫖妓等恶行,而且关健的还是林威现在是李璟最重要的副手。

虽然两人结拜过,可结义兄弟如果再加上两家联姻,那关系就更牢固了。再说了,林威除了年纪大了一点,可是正经的七品官员呢。换到后世来看,林威虽然有些显老,可才不过二十八岁,怎么也不能说老,二十八岁的七品官,换后世那可是钻石级的王老五。

“林大哥,你刚才见过四姐,你觉得她如何?”李璟拉着林威走到一边轻声问道。

“不错,温文婉静,人如其名,而且听说还学过文习过字,知书达礼,不比大家闺秀差。”林威很实在的把对婉静的印象说了出来。却没发现,李璟闻言已经是满脸的笑意。

“那不知林大哥有没有亲上加亲之意?”

“何意?”林威听出了李璟的意思,只是有些尴尬的装做未懂。

“大嫂也离去五年,大哥也不可能一辈子这样单着吧?你如何未娶,我家四姐未嫁,既然你也觉得四姐合适,那我看不如两好合一好,咱们亲上加亲,就给你们结秦晋之好,如何?”

林威被李璟说了个面红耳赤,连连摇手道:“婚姻之事,岂能如此儿戏,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后行六礼方可成。”

李璟直接道:“我阿娘也觉得你们合适!”

“真的?”林威看着李璟,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当然,这事还能开玩笑?你若是愿意,那我家就再问下四姐的意思,如果你不愿意,那就罢了。”说完,李璟假装要走,林威果然中计,连忙一把拉住李璟,轻声道:“要是伯母真的有这个意思,那你们就去问问四姐吧。如果他要是肯,我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看到林威心动的样子,李璟也不由好笑。当下便回到韩氏身边,把林威愿意的情况回报。韩氏沉吟了会道:“既然你这当哥哥的都觉得合适了,那我也就不再考虑了。我这就去问问四姐,如果能成这事自然是好的。”

过了一会,韩氏去而复回,对李璟点了点头。“死女子看来也是愿意的,她说既然哥哥和阿娘觉得好,便由我们替她做主了。你去和林家兄弟说下,让他们请个媒人,选个日子下定吧。”

李璟过去把结果和林威一说,林威也是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林武见几人一直神神秘秘的过来一问,李璟把这好事告诉他,他也立即兴奋起来。林家两兄弟当初在长安都有娶过亲有过妻儿的,可惜后来遭人陷害家破人亡,连他们兄弟俩都差点没命。后来虽然破家保得一命,可却成了无家的两光棍。眼看着兄弟俩都要三十了,却还没有个屋里人,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眼下看到哥哥终于找到个合适的,他哪有不高兴的。

林武大嘴巴马上把事情给嚷嚷的每个人都知道了,崔镇将这个时候也跳出来大声叫着要做媒人。李璟只犹豫了一下,最后也就同意了崔德成的这个大老粗媒人。

至于胖子张库官则完全被李璟刻意的遗忘在了一边,崔镇将今天的种种表现,摆明了其实是想要李璟手下留情饶他小舅子张库官一命的。都说人敬一尺我还一丈。崔镇将好话说了那么多,且还主动放下身阶和李璟交好,李璟不可能真的不识趣的非要把那胖子怎么了?

如果李璟真的不顾崔镇将的情面,要把张胖子杀了,可以想像他与崔镇将反目成仇是极有可能了。中唐名将李晟和另外一个大将翻脸成仇的故事原因不就是因为一个营妓嘛。

更何况,崔镇将把胖子也痛打了一顿,还当着李璟的面宣布将胖子赶出淄青镇,今世都不许他再踏入淄青五州境内一部,以免污了李璟的眼。另外,胖子当初贪了李璟家一百亩地,崔镇将今天却当场将王李村附近的一千亩良田立下契约交给了李璟。

那一千亩地本是赤山军镇的屯田,后来成了崔德成的私田。如今崔德成拿这当赔礼,以一陪回,将这一千亩上好的水田划给了李璟。事情到了这一步,李璟便也笑着收下了这份赔礼。一千亩地确实不少,不过如今的李璟还并不把这些太放在身上。收下这块田,只是在向崔德成表示,两人之间由张库官所带来的那点点隔阂完全过去了。

不收,就说明他心里还念着这事,收下,那以后就真的同是崔芸卿座下的一家人了。

张胖子如蒙大赦一般的给李璟和李母等人砰砰响的连磕了十几个响头,头上都磕的鲜血淋漓,最后直到李璟冷声叫他起来,他才终于松下一颗心。

要不是自己家的妹子年青漂亮且又得崔镇将的宠,还给生下了两个儿子,以崔镇将的脾气,又岂会向一个给他官职还低的人低头下气的?得了饶命之后,张宏连滚带爬的出了李家。一路上连半步也不敢停留的回了赤山镇,然后当天就骑马离开赤山镇,离开文登,离开登州,离开淄青镇,余生半辈子,他都将再也不敢再回淄青镇半步了。

第91章黄胡子上门

(感谢黄黑假面同学的打赏!)

儿子衣锦还乡,原本还为之担心的四姐婉静也终于订下门好亲事,一时间双喜临门。韩氏激动的道:“你们坐着,我和屋里几个去给大家做饭。今天,要给你煮你以前最喜欢吃的冷陶。”

李璟看着韩氏那开心的模样,心里也感觉一阵阵的喜悦。“娘,你别累着了。”

崔德成一个近四十岁的大男人却也跟着对韩氏道:“伯母不必如此辛苦,侄儿派两个兵回赤山镇,把镇上最好的厨子们都叫来开宴。今日双喜临门,正要好好庆祝一下。”

他正要叫院外的亲兵进来去赤山传信,却见李惠儿和于幼娘两个已经换了一身华丽的女装,正和王老村长的女儿王月英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不必那么麻烦了,奴已经从文登县请来了最好的醉仙楼的师傅,这会已经开始准备了。”

韩氏见到王月英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当初李璟离家之后,王月英对李家是十分照顾。不但借了粮,而且还将一百亩地拿出来免佃租给李家耕种。后来李璟两次寄钱粮回家,也都是通过王月英的布庄寄回的。就连李家这院子,也是王月英派人帮忙修葺。李璟虽然觉得王月英做这些,有一些原因是他替王家人从军,更多一些原因则可能是因为他如今的身份。不过不管如何,对于这位同村的寡妇女强人,李璟还是带着佩服与理解的。

王月英二十五六年纪,夫家早丧,后又与夫族分割了一半家产。这些年一人经营着丽丰布庄,且顺手帮忙掌管父族王氏的家业。数年时间,不但把王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把丽丰布庄做到登、莱、青、齐、淄、密、海、徐等八州,分店开了十余家。虽然王月英并没有什么天生丽质,可就算她只穿着一身白色的襦裙,素面示人,却反而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李璟很熟悉这种气质,这就是后世常见的那种职业女性的干练与自信气质。

“以前就常麻烦你照顾,就连这房子还是你请人帮忙修葺的,现在怎么好意思还要让你破费呢。”韩氏笑着上前,看的出她与王月英的关系很是亲近。

“婶子还和我这么客气,三郎现在可是将军了,我平时就是想要巴结一下都没机会呢。”黄月英笑道,“对了,刚才听于小娘子说三郎路上带回来几十个饥民已经都收留下来了?我已经让人去店上给赶制一批衣赏送来。既然他们以后都是李家的家丁了,怎么能不穿齐整些呢。另外,我还让人去找一些匠人,马上立些房子起来安排他们,这两天就暂时让他们住在我们家原先的那座旧屋里好了。”王月英似随口说道,但却让李璟惊讶的望了她一眼。那些人他也是临时起意带回来,到现在还没有个正式安排呢。却不料,王月英倒是已经都帮他安排好了。

唯有韩氏惊讶,埋怨李璟道:“你现在就算当了将军,可一年能有多少个俸禄,留点钱把先前祖上变卖掉的地都买回来就不错了,怎么还收这么多饥民呢?”

李璟微笑:“娘,钱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置地置产的事情你也不必操心,儿都有计划。”想了想又道:“儿记得再过几日,腊月十八就是娘亲的五十大寿了。这些年家里不容易,娘亲也辛苦了。儿想,今年就给娘亲办五十大寿。到时请全村村人,再请些杂耍的唱戏的过来大办一场,热闹热闹。”

“办寿?”

韩氏愣了一下,然后眼睛又湿润起来,当初丈夫亡时她才三十六岁,这么多年一个人辛苦的拉扯大八个孩子。转眼间十四年过去,她都五十岁了。想想当初时的日子,再看看现在,儿子都已经当上了七品的将军,女儿也要嫁给从七品的将军了。韩氏掩着面奔回屋中李璟父亲的灵牌前,大声的哭泣道:“他耶,你在天上有灵看到了吗?妾身辛苦十四载,终于把孩子们拉扯大了。你听到吗?璟儿已经是七品的将军了,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啊。。。”

抱着李纲的牌位,韩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将这些年坚强背后的那些辛酸与委屈都哭了出来。韩氏的痛哭将四姐五姐还有大嫂二嫂以及桂娘和婉儿都引了过来,几个女眷都扶着韩氏。可韩氏刚扶起来,那边大嫂和二嫂却也受这触动,抱着大哥和二哥的灵牌痛哭起来。

众人都站在李璟的背后默默看着,他们都明白这番哭诉是何含意。这是韩氏在向李璟父亲告慰,告诉他儿子终于出息了,让他安心。

“璟儿,你上前来给你父亲磕头!”

李璟心情有些沉重的上前,给那个他从没有见过的父亲磕头。每磕一个头,他在心中默默的念诵一句,有他在,他就会好好的照顾李家的每一个人。

等几个女眷哭够了之后,李璟与妻子和婉儿一起将她们扶出厅堂。

将近中午之时,整个王李村已经到处飘扬起浓烈的肉香味,王月英请来的厨子们手艺那是顶好的,再加上王月英不惜本钱的备好了大量的羊肉猪肉还有不少时令菜蔬,那些厨子下足了手艺,一道道的菜烧炖出,引得人口水直流。

回村的第一顿饭,完全由王月英承包,在拉拢和李璟的关系时,王英月也没忘记村人。这顿饭干脆的做成了流水长席,请了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开宴。连那些刚跟着李璟进村的五十多个饥民也都被安排了几大桌,大桶肥腻的肉片管够。这顿饭,如果不是后来发现的快,又正好有医生在,抢救的及时,估计那天一半以上的饥民就得死在吃太多肉上。

在这顿举村同欢的流水宴上,全村人一百五十多户人家,都收到了李璟送给全村每户两匹布、五斗米,十斤猪肉十斤羊肉的过年礼。另外全村的十六以下的孩子,李璟还每人给了一百钱。李璟的大方让全村人都在称赞李璟,称赞李璟他爹以及李璟的祖母等人是如何的良善,李家的门风是如何的好。

小石头他们八个回家后,将如今各自的情况一说,也是引得全家高兴。然后在酒宴上,八人的家人都带着家人向李璟磕头感谢。特别是小石头他爹王铁匠,王良陷害李璟的事情他也知道了。李璟为了感谢当初他对李家的帮助,将张库官还回来的那二十亩地又还给了他,另外还把自己家原先的那六十亩地分了一半给他,还拿出了一百贯钱给他。铁匠如何也不肯收,对他来说,两家的关系不是几亩地几十贯钱可以衡量的。更何况,小石头跟着李璟,不但先后几次拿回了两百多匹绢,如今居然也混上了一个伙长,而且听儿子说年后跟着李璟去上任后,还有可能再升一两级,到时就是真正的有品级的官身官家人了。

老铁匠不太会说话,可却最耿直,在酒宴上,他拉着小石头跪在李璟面前,让小石头向李璟发誓,这辈子都忠心李璟,不论李璟要他做什么,都绝不会有二话。听着小石头的誓言,看着老铁匠叔那苍桑的面孔,李璟十分感动。其它几家看到老铁匠让小石头发誓,也纷纷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发誓。另外一些家庭,则都是充满羡慕的看着小石头他们八家能跟着李璟的少年。

这场酒宴王良的母亲没有来,王桂娘忍不住把王良的事情真相告诉了她。这个纯朴的母亲十分的羞愧,将这一切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觉得是自己教子无方,她甚至想到要以死来洗涮王良带给王家的耻辱。幸好李璟赶到,与王桂娘劝了她许久,才算是把她寻死的心给解开。

随后的几天,李璟的家中十分热闹,连王李村也跟着十分热闹。清宁乡早就在四处传说,王李村的李家三郎出去应征团结兵,结果回来时已经成了正七品的将军,而且成了节度使和宰相的门生,连郡主和节度使的女儿都跟他一起回了清宁乡。并且据说,当了将军的李璟要给母亲做五十大寿,寿宴当天,所有前去拜寿的人都能吃到酒宴,不管身份,就是饥民也行。

当这个消息在整个清宁乡传开,甚至短短几天内传遍了文登县,并有越传越远,越传越广的势头时,整个清宁乡都热闹起来了。首先便是文登县和下面各乡的官员、吏员以及乡绅、富户,甚至小地主们都开始准备礼物,要去参加这个寿会。另外就是清宁乡那李璟手下的左一都百多号回家的弟兄,也都在准备着礼物,准备在李母寿诞之时前去拜寿。

然后,便是文登县内四下里的饥民也都闻风而动,正如风一样的向着王李村赶来‘拜寿’。

这些天,李璟每天比在登州训练团结兵还要忙碌,当又一天的忙碌结束后,李璟回到一个人的安静房中。刚回来的那两天,韩氏把桂娘和婉儿轮流安排到李璟的房中去。结果几天过后,韩氏发现儿子眼圈乌黑,嘴唇有些发白,便历声对儿子的两个女人下了禁令,半月内不得与李璟同床,连同房都不许了。

李璟走进房间,却突然发现房间内的桌上居然放着一张纸,上面是一行熟悉的字体。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是晚唐著名花间派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有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但在此时,留下这首诗的张莺莺明显不是抒写不遇之感。借诗传情,她写的是与李璟之间的情愫与相思和离别。李璟望着这薄薄的纸张,一时有些恍然。张莺莺究竟是谁?他只知道她的名字,却不知道她的身份。而他也不曾告诉过她自己的身份,为何她那日不告而别,如今却又突然出现,找到这里,而且还留下这首诗?她是想见自己,还是要表达两人‘不再相逢’?

那日法华院的旖旎一夜再次浮现脑海,李璟有些惊讶的发现,那短暂的一夜,居然已经刻入他的心中,难以磨灭。李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太过痴情之人,后世时虽然他还是一个学生,可是那种天亮即分手的经历也是有过几次的。那天与张莺莺在法华院时,他承认他被这个女人的美色与气质打动,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春风几度。他当时没有问她的身份,也许正是怀着天亮即分手的念头吧。只是他没有想到,天亮前最先离开的会是她而已。

难道就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对她念念不忘?那她呢,明明不告而别,现在突然将这首诗放在这里,又表示什么意思?再续前缘,还是永不相见?一时间,李璟竟然觉得自己居然有些意乱情迷。

“看来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天啊,叱咤三海的‘海上女王’张莺莺居然和一个农家小子有了如此难忘的情愫,不知道此事传出去,将要在三海之上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就在李璟思绪纷乱之时,突然昏暗的房间中一个浑厚的声音带着嘲讽的口气响起。李璟心中一惊,整个人已经迅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