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泰这才直起身,忽然想起一件事忙问道:“原本想可以引诱合肥守军出城,没想到那乐进也真是个没胆的怂货,眼睁睁的看着李典送命也不出手,莫非他识破了都督的调虎离山之计不成?”
  “乐进虽是一员良将,但他绝无此谋略,我料想是曹操事先早有命令。”周瑜气态闲然,似乎根本不把乐进放在眼里。
  周泰面露几分忧色:“如今不能一举拿下合肥,虽然斩了李典,但曹操一旦率大军回援合肥,再想攻取合肥怕是极难了。”
  周瑜嘴角上扬,俊美的脸庞流露出一丝诡笑:“我早有一计,就是为此而准备,幼平,又要辛苦你一趟了。”
  等周瑜轻声说完,周泰顿时笑着泰然领命。
  大胜而归,周瑜犒赏三军,自然不会食言,当夜就此进行,全军上下上下无不欢愉!
  张辽败军回城,得知李典战死,乐进和监军薛悌也是满心惆怅,心中愤怒。无论几人私下关系如何,但都算是同甘共苦之人,昨日还在一起,今日却已经成为一具尸体,而且死无全尸,如此惨烈的落幕怎能不让同是武将的他们心中悲哀和叹息!
  猎犬难逃山中亡,将军不离阵前死,或许这就是身为武将的最好结局吧!


第376章 后续计划

  昆阳城,县丞府上。
  刘咏正优哉游哉的品着裴元绍派任从豫章送来的新茶,笑道:“这家伙也学会在我这刷刷存在感了!”
  田丰一脸兴奋的进来,手上拿着一封信道:“主公,喜事,喜事!”
  刘咏眼睛发光:“可是合肥有消息了?”
  田丰拱手:“主公英明!这是甘宁刚刚派人紧急送来的!”
  刘咏接过手看罢,畅快的大笑:“好!元皓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啊,说三日必有消息,果然消息来了,还是喜事。不错不错,孙权这次可真是用对了人,做对了事!”
  放下信件,刘咏笑道:“既然第一步已经达成,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正当如此!这第三步也可以行动了!有子龙将军在,必然不会有差错!”田丰点头同意,对赵云这位大约的同乡很是赞赏推崇。
  刘咏微微一笑,转头向外面大声道:“叫关平将军前来见我!”
  顷刻后,关平进来,对刘咏行礼:“关平拜见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刘咏地位愈来愈高,关平也就越来越恭敬,刘咏说了很多次,但关平依旧如此,刘咏只好不在说了。
  “仲义,你我兄弟不必如此拘束,坐下说!”对于关平,刘咏完全信任,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真正的武将,是他基业的元宿老将!
  关平却依旧恭敬道:“主公与我私交深厚,但不可因私废公,让人诟病,关平理当如此!”
  刘咏苦笑,只好再次放弃劝说。
  “这次叫你过来是有大事要你去办,只有你去才是最为稳妥,我也最为放心!”刘咏一脸郑重,让田丰将具体做法告诉关平。
  关平听完,抱拳一拜:“平誓死完成!”
  而后刘咏从跟随护卫的晋天卫中选出一人,正是曾今拼死护卫他而今已是军司马的林立,交给他一封密信,立刻动身前往襄阳。
  第二日一早一支五千人马从昆阳而出,往东杀去,地上扬起的漫天烟尘如同黄龙一般滚滚向东,壮观异常。
  襄城探子探知,飞马报入襄城,曹洪得知,大惊失色,眉头紧促,传令再探。然而再次得到的情报让他心惊肉跳,这一支人马竟然不是杀向襄城,而是绕过了襄城,往繁昌方向而去。
  “攻打繁昌?他们就不怕被截断后路么?”曹洪疑惑不已。
  然而紧随其后的探报让他最终进出一身冷汗:“昆阳方面,关羽起兵两万,向襄城而来,刘咏亲自镇守昆阳!”
  “他们的目标是许都!?”在地图上仔细产看过,得出这一结论时,曹洪的冷汗终于陡然冒了出来。
  “快!火速报与许都!”曹洪大吼!
  繁昌只是一座小城,人口不多,因为距离许都不过一百五十里而已,距离襄城也就六十里,若是骑兵,一日即可杀到,因此,在襄城有重兵防守的情况下,并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在,河北平定在即,兵力尚未撤回,又有五万人马前后调入汉中作战,自己这里也仅仅两万余人马,若是派出人马前去追杀,那紧随其后杀到的关于大军如何挡得住。
  原本大力防御的昆阳失守,襄城只是随后紧急驻兵,防御设施和城防十分简陋,想到守城,曹洪顿时感到一阵头疼。
  刘咏面含微笑的看着地图,似乎那上面有绝美的事物一般。
  接到曹洪禀报,程昱立刻就满身冷汗直冒,这一旦兵临许都城下,无论是对于曹军的士气还是曹操的威望,都将是一次异常严重的打击。更何况,此刻许昌仅有两千禁卫军和三千城防军,其他人马都尽数调走了,可以说许昌空虚至极,一场突袭稍微有点内应,里应外合,城破不是不可能。
  “刘咏来报之前的仇了啊,丞相着急了,逼着孙权和刘咏结盟了,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唉!”程昱长叹一声。急忙赶往丞相府。
  曹操尚在许昌,深夜被程昱喊起来,深知情况紧急,然而等他真正看到情报是,同样背上发凉,都上陡然疼了起来,如同一只大手要捏碎他的脑袋一般。
  “刘咏小儿,可恶!可恨!”曹操喘着粗气靠在柱子上弯成一只大虾,痛苦异常。
  “丞相!丞相!”程昱和随从都进账万分。
  “合肥……战事……如……何了?”曹操依旧没有忘记当前的形势。
  程昱面有难色,立即落入曹操的眼里。
  “说!到底如何?吾不是……留有密……计么?”曹操表情因巨大的痛苦而变得狰狞无比,血红的眼睛,看上去更受伤的野兽没什么区别。
  程昱一边用余光偷看着曹操,一边道:“合肥无恙!一切安好!”
  曹操猛然扑了过来,抓起程昱的胸口衣衫吼道:“你敢对吾以谎言欺骗?”
  被一双血红如同猛兽的眼睛盯着,谁能不怕,就是跟随曹操日久的程昱也是心惊胆战,没想到被曹操发现说谎,想要跪下却被抓着跪不下去,只好尽力伏低身子道:“合肥城无恙,只是……只是丞相计谋被周瑜识破,出城劫营的张辽大败而回,李典……战死!”
  “李典战死?”曹操似乎有些不相信。
  “曼成……曼成……”片刻后,异常凄惨的狂笑在偌大的房间中响起,在这深夜里如同九幽厉鬼的叫声一般恕
  “命许褚率本部人马前往合肥,于禁立即撤回许昌,徐晃率军一万前往昆阳,协同曹洪防守!夏侯渊撤往武关,夏侯惇独守西城待命,停止进攻!”
  不到天明,许昌大多数街巷依旧少有灯火,然而许多人却被不断奔驰而过的马蹄声惊醒,很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情形了。很多人想要探知发生了什么事行,但想到宵禁令,只好按耐住心里的惊慌和好奇,等天明后出去打探清楚。
  无数斥候从许昌连夜奔往各处,往西的尤其多一些!
  昆阳,县丞府。
  刘咏看着地图,冷笑道:“想必此刻曹操的头已经开始疼了吧!”


第377章 水淹合肥城

  襄阳西北,阴县与筑阳之间,一支由两千骑兵和八千步兵组成的军队正急行军赶路,一面高高举起的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赵”字,正是接到刘咏命令紧急出发的赵云,身后还跟着依令留在赵云身边的晋天卫林立。
  合肥城。
  张辽默默的注视着在城前耀武扬威的吴人,沉重而愤怒的心情,全部都体现在了那张冷峻的脸上。
  夜袭之战失利后,五万吴军尽数登船,四面下营,将合肥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一战中,张辽的一千骑兵损失殆尽,在丧失了骑兵优势之后,他自然不敢再擅自出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人大军完成对合肥的合围之势。
  城前,十余骑吴人正在骂城叫阵,竹竿上高高挑起的,正是李典的人头。周瑜正是想用这种羞辱,激怒城中守军,诱使他们出城一战。
  这一点张辽很清楚,尽管如此,当他看到李典那血淋淋的人头时,心中的愤怒还是如火山一般喷涌不断,而他却只能以冷绝的意志,强行压制住复仇的怒火。
  看着李典的人头,张辽心如刀绞。
  “周瑜欺人太甚,曼成,你放心,你的仇我乐进一定会报。”并肩观敌的乐进,咬牙切齿的表达着愤恨。
  张辽听之,却是冷哼一声,毫不掩饰的流露着他对乐进的嘲讽和怨念。
  由心存芥蒂的冷漠同僚,变成并肩血战的兄弟,而且,这个兄弟还为了助自己脱围,不惜牺牲自己,李典在张辽的心中,已然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尽管他知道乐进有难处,尽管他也知道所谓的大局,但李典的死,对张辽的打击太过沉重,以至于他心中的那股怨愤之情,盖过了对形势的判断,就算在这样一个危难的关头,他也难以做到和乐进齐心协力合作。
  乐进知道张辽有怨气,他私下里对李典之死也有几分自责,他同样也是个性烈如火之人,你张辽有气又怎样,我乐进岂会向你低头。
  听到张辽那一声含有鄙意的冷哼,乐进立时就火了,转身冷视着他问道:“文远,你对我有什么不满可以明说,何必这般冷潮热讽,一点都不像个汉子。”
  乐进一开口,张辽这个火药桶瞬间被点燃,他眉头一皱,怒道:“什么叫汉子,眼见自己的袍泽身陷绝境,自己却贪生怕死,视而不救,这才叫配叫汉子吗?”
  此言已是指名道姓的骂他“贪生怕死”,是赤裸裸的打脸,乐进同样大怒,厉声质问:“你说谁贪生怕死,你有种就明说,休要含沙射影!”
  眼见乐进毫无愧意,反而且有理似的,张辽怒发冲冠,当场便要动手,受按在佩剑上,准备拔出。
  正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听得消息的监军薛悌急匆匆的赶了来,果断的挡在了两人之间,苦着脸劝道:“二位将军,现在合肥形势危急,还请二将以大局为重,莫要自乱阵脚呀。”
  “哼!”
  薛悌的及时出现,化解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私斗,张辽与乐进二人虽然暂时放弃了开打的念头,但心中依然有气,各自冷哼一声,拂袖转身不屑再看彼此一眼。
  薛悌暗松了口气,左右捏着一把汗的士卒,紧张的心情也跟着松了下来。
  薛悌唏嘘了片刻,忽然想起正事,忙道:“二位将军,方才刚刚收到情报,说是江东的舰队已越过合肥,沿肥水北上,似乎有攻打寿春的意图,二位将军如何看待?”
  “兵进寿春!”张辽惊讶之余脱口而出。
  合肥距寿春有百余里,周瑜以水军长途奔袭,直入淮水取合肥,似乎也不无可能。
  但稍一吃惊后,两员敌视的将军便旋即恢复了平静。
  “寿春城池坚固,兵粮齐备,江东就算以倾国之兵围攻也不见得能打下来。更何况只是一支偏军,而且还敢越过合肥,把补给线暴露给我们。贼军此举,不足为虑。”乐进的一番分析,也正好符合张辽的见解,以此刻两人紧张的关系,他自然不会出言赞成,只是以沉默表达了自己意思。
  如此一来,薛悌紧急的心情缓解了不少,目光遥望东面,喃喃叹道:“希望丞相的大军能赶快回援吧。”
  波光鳞鳞,水波不兴,周泰负手立于舰首,看着眼前这芍陂之水,心中不禁感慨曹操的深谋远虑。
  淮河之南,寿春之西有一块小平原,在丘陵为主的江淮地区,这样一块小平原弥足珍贵。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早有春秋之时,就有良田万顷之称。
  只是,这平原所在之处有一条淠水,此水变化多端,涝时洪水成灾,旱时不足为用,为祸甚重。
  春秋之时,楚国在此修建了一条芍陂,即是修建一条自西向东,两百多里的长堤,截蓄淠水形成一个堪比巢湖大小的人工湖,经后再经由渠道灌溉湖周的平原农田。
  早年灭袁术之后,曹操便派了人重修了芍陂,利用芍陂之水在寿春附近大规模的兴建屯田,所积之谷,成为曹操用兵淮南的重要物资保障。
  周泰这一支七千人的水军,由肥水进入芍陂,名义上打着是攻打寿春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奉了周瑜的密计,另有图谋。
  周瑜交待给凌统的计策,便是趁秋水泛滥之际,掘芍陂之堤,水淹淮南平原,断绝曹操大军南援合肥之路,让合肥成为一座孤城,困死合肥剩余的七千余守军。
  此计不可谓不毒辣,这要将合肥城中七千多守军和城中的几万百姓活活困死,让这座坚固的城池变成一座死城!
  太史慈本是不忍,上前劝阻,说有伤天道,但周瑜笑道:“我等从军为将,日日在用人命积累战功,那个受伤没有人命,难道这就不伤天道了?”
  太史慈自然听出其中的不屑和嘲讽,但他本就不善言辞,竟然被说的无言以对。
  周瑜脸色一正继续道:“就算有违天和,有伤天道,大不了让我周瑜折寿相抵,为了江东大业,此事也顾不得了!我曾经听闻,西方有一种教派有一句话叫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既然如此,那就一切惩罚由我周瑜来一力承担吧!”
  虽然刚刚被周瑜冷嘲热讽一番,但太史慈还是被周瑜的决心深深的感动了,诚心一拜。
  周瑜摆手,示意不必,静待合肥反应。
  曹操若想援救合肥,必走颖水南入淮河,再经淮河入芍陂,由芍陂转入肥水,然后才能南下合肥。
  时值入秋,秋水泛滥,长江流域各条水系水量无不暴涨,芍陂之水近曰也陡增许多。这个时候,若是将芍陡之堤决开,则寿春至颖口之间的淮南平原,必将被淹为一片泽国。
  如此一来曹操的南下路线便将被洪水淹没,陆路无法行军,就只有走水路,而水路上完全是江东的最强项,这样却正中周瑜下怀。这就是周瑜的算计。
  由夏入秋这数月间,雨量远高于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有等雨季过去后,方才能修复堤坝,然后再驱军南下。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借此计,将曹操的大军拖在寿春一线数月,而这数月的时间里,他便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信,攻破合肥这座坚城。只要合肥城一破,即使曹操大军到达,一切为时晚矣。更何况,有刘咏五万大军驻军昆阳,可以说是悬在许昌头顶的一把利刃,曹操能派出多少人马还是个问题,只不过一向心思缜密的周瑜自然不会将希望放着这种运气的事情上,依旧按照曹操派兵的正常时间计算了此计的时间节点。
  正如周瑜所料,周泰的舰队进入芍陂之后,寿春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城门四闭,全城动员,做出一副准备死守的态势。
  同时,芍陂附近的其他城池也尽数驱民入城,坚壁清野,按照事先的应急计划,不给吴人留有就地取粮的机会。
  敌方的防御态势,正好给了周泰可趁之机。于是,他依周瑜之计,分出一千兵马,大张旗鼓的佯装攻打寿春,而他自己则率大部分人马,连夜直抵芍陂之北的堤坝,在两百多里的堤坝上,分兵开掘出十数道口子。
  天公作美,一场暴雨骤至,芍陂水陡长数尺之深。
  这天傍晚,借着汹涌上涨的水势,十数道缺口同时被掘开,每道口子近有数十丈之宽,连绵两百多里的堤坝,处处溃塌,汹涌的大水顺着不断扩大的缺口,如脱笼而出的猛兽,径直冲入了淮南平原。
  三天之内,方圆几百里的淮南平原,尽数化为汪洋泽国。
  汝阴县,距颖口三百余里。
  自从邺城撤兵以来,已经过去整整五天,这五天的时间里,许褚和他紧急调集的一万人马一直都在曰夜不停的赶路。
  先由邺县到达黎阳白马津渡过黄河,再到许昌由许昌乘船,沿颖水南下,这是大军赶往淮南的最快,最便捷的一条路线。
  此刻,在许昌一直关注着许褚行程的曹操面色沉重,脸上阴沉沉的就像是提前来临的寒冬,让人只瞟一眼都会感觉到那种彻骨的寒意。
  从得知合肥兵败,李典战死的噩耗,已经过去七天。这个消息,如同一击惊雷,给曹操那颗渐已苍老的心重重一创。
  尽管李典并非元从之将,是他在兖州已经成气候时才投归自己,但对于这员半道加入麾下的将领,曹操一直都心怀着一种与旁人不同的感激。
  当年,陈宫等人迎奉吕布,群起背叛自己,兖州士家大族豪强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背叛了他。而在那个最艰难的,几乎到了不得不吃人肉充饥的情况下,作为当地豪强的李家,却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为了强迫李家屈从,吕布甚至还杀死了李家族长李乾,这般的威胁,李家却没有屈从,李典继承了李家宗主之后,反率千余家族部曲径直投奔曹操。
  在那个众人皆叛,风雨飘摇时刻,李典的投奔,对曹操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些年来,尽管李典没有立什么风光的大功,但曹操对李典的那份感激与信任,却从未曾改变过。
  但是现在,那个为自己雪中送炭的人,就这样死了,死在了吴人的手中,死在了周瑜的手中。
  曹操心中的那份痛,痛彻心扉。就算当初曹休被斩,之前女儿曹义的首级被刘咏送来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痛过,唯有当初大将典韦的死让他如此心如刀割。没想到就在他终于将失去典韦的那份痛楚稍稍忘却之时,老天让他再次品尝道了这种苦涩的感觉。
  “周瑜,刘咏,你们这两个小子的人头,我早晚有一天要取下!”曹操的拳头重重的捶在案几上,直震得砚中之中墨汁四溅飞出。
  话音方落,程昱入内,看那表情本是有事想说,但见曹操一脸火山即将喷发之色,话到嘴边却又没敢出口。
  “又发生了何事?”看到程昱的表情,曹操立刻猜到几分。
  程昱的脸稍稍抽动了几下,终于还是说出了刚刚得知的情报:“周瑜掘开了芍陂之水,淮南被淹,合肥四周全部被水围困!”
  合肥。
  芍陂决堤的消息,让整个合肥城为之震惊,稍懂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合肥已经变成一支孤悬于南的孤城。
  原以为曹操的大军很快将至,在得知许褚正率一万人马急忙前来,人人欣喜异常,似乎胜利在望。但转眼之间,张辽和乐进他们又一次见识到了周瑜狠辣的手段。
  宁可决破堤防,淹死无数无辜的平民,也要阻止曹操大军的南下,周瑜夺取合肥之决心,由此可见。
  不过,芍陂决堤的消息,反而让张辽和乐进两个本是互相敌视不满的将领,彼此间做出了一些让步,似乎是因为陷入绝境的原因,使他二人意识到,只有与对方齐心合作,方能守得住这一座孤城。


第378章 万鼠灭粮

  事实上,除了与寿春失去联系之外,整个合肥城的形势尚未达到不堪一守的地步。
  逍遥津一战损失了李典和近三千的兵马,以及几乎全部的骑兵,但城中尚有七千多精锐的步军,再加上合肥城经过已故扬州刺史刘馥多年苦心经营,城池极为坚固,以五千兵马抵御周瑜五万大军的进攻,只要守御得当,未必就撑不下去。
  最重要的是,城中囤积的粮草,足可支撑全城军民一年之用,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让大家能够吃饱饭,人心的不安总归只是皮毛之患而已。
  张乐二人和解之后,迅速的安抚人心,对内称曹操大军已经在路上,吴地山越作乱,断了吴军的粮道,吴人乏粮,很快就会不战自退云云。
  张、乐二将的安抚人心之词,倒也不完全是胡说八道。
  周瑜确实缺粮,自从开始于刘咏交恶大战开始,至少有近十万的人马一直都处于作战状态,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又被甘宁夺去了豫章和鄱阳数县,粮食依然供应不及。
  曹操的兵马基本都是职业兵,用不着担心影响粮食生产,但江东军士却都是半职业兵,放下武器就是佃农,拿起武器就是战士。
  五万多的青壮长期无法回到田地生产,今年的秋粮减产已成定局。如果不是周瑜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头,先是逍遥津大胜,接着又水淹了淮南,让孙权对他有了更多的信心,这会恐怕孙权已经因为粮食问题,不得不强令他撤军了。
  即使是这样,孙权给周瑜攻下合肥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事实上,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曹操就会命人修好芍陂之堤,那个时候,不用孙权下令,周瑜自己也会识相的退兵回江东。
  时间紧迫,水淹淮南,完成对合肥的包围之后,诸将他们便纷纷请战,要抓住这宝贵的时间,拔掉合肥这根眼中钉。
  周瑜并没有压制将士们的战意,当即下令对合肥城展开四面围攻。
  五万大军,云梯、冲车、投石机,诸般攻城手段统统用上,对合肥城展开了连续三个昼夜的狂攻。
  诸将当中,有不少人都参加过多次战阵,对于攻打这类坚城也算经验丰富,但张乐二人的守城能力丝毫不逊于他们的进攻实力,凭借着七千步军,运用各种手段,一一化解了周瑜狂风骤雨般的攻势。
  三天下来,合肥城连块皮都没少,而江东却为此付出了千余人死伤的代价。
  三天之后,周瑜果断的下令停止攻城,在其后的数天里,都再无动静。
  “都督,将士们锐气正盛,为何迟迟不下令攻城?”
  大帐之中,众将请命,而老将韩当如同火药桶一般的直性子,第一个开口质问。
  周瑜淡淡道:“城中那二将颇有些手段,前几天的强攻效果你也看到了,我不能再拿将士们的性命做这等无用的尝试。”
  “话虽如此,可是都督决了芍陂之水,不就是为了争取这宝贵的攻城时间吗?我军兵多粮少,敌人兵少粮多,拖下去只会对我们不利呀。”太史慈也叹息道,对于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他一清二楚。
  周瑜又何尝不知这利害关系,作为一名将领,也许他可以不惜士卒姓命,不顾一切的去攻城,但作为一名统帅,他的眼光却不得不放眼全局。
  倘若攻下合肥,却付出惨重的代价,介时曹操大军南下,以惨胜之军,又如何抵抗。
  埋身于帐中数天,周瑜正是在为此而伤神。
  看着诸将那焦虑的表情,忽然之间,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灵光。
  红润的嘴角微微上扬,俊美的脸庞流露出自信的微笑。
  他当即写下一道将令,将之交于周泰:“速将我这道命令传遍全军,这些天大家就不要做别的,统统给我做这件事。”
  周泰接过那将令一看,一张脸顿时爬满困惑的神情:“这也是打仗?”
  他很怀疑,都督是不是忘了吃药了。只不过这话他当然不敢说出口,但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疑惑,面上的表情将自己的心机出卖的一干二净。
  “都督,你这是……”周泰茫然之中,又有几分诧异,仿佛不相信这样一道不可思议的命令,竟然会是周瑜所下。
  周瑜看着周泰淡然一笑,似乎对他心里所想一清二楚,吓的周泰赶紧低头。周瑜摆手道:“你不用多问,依令而行便是,十曰之后自可见分晓。”
  周瑜的那份泰然与自信,让周泰心头的困扰更重,但他对眼前的这个儒雅潇洒的统帅从来都有一种深信不疑的信任,虽然一时无法明白其意,但既是周瑜有令,他便只能遵从。
  周泰在其他将领眼中俨然已经成了周瑜的传令兵,得到周泰传令,吴军上下都被周瑜的这道命令给弄傻了,上上下下议论纷纷,谁都猜不到他们的周大都督是何用意。
  更有甚者,私下里还猜想周大都督是不是旧病复发,脑子糊涂了。
  所有人虽然同样困惑不解,但是军令如山,只能遵从执行。所有人只能抱着一腔的困惑,按照周瑜的命令分头行事。
  十天之后。
  经过士卒们多番努力,再加上后方地方官吏的全力配合,周瑜所布置的任务终于完成。
  这曰清晨,周瑜再度下达了攻城命令。
  东方晨晖正暖,朝霞将合肥城乡绣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近两万吴军列阵于合肥城南。
  兵甲森森,旌旗招展,全军上下热血在激荡,将士们个个跃跃欲试,巴巴的盼着合肥城能够成为自己扬名立万的最好的舞台。
  “步军开阵,炮车上前。”
  周瑜勒马于中军,面带微笑遥视着合肥,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
  所谓的炮车,只不过是在跟荆州军大战过程中偷师学艺,从而仿制出的一种简单的木制投石机,最远可将石弹投出近两百余步的距离,与荆州军的投石车相差甚远。
  这种投石机虽然是有些杀伤力,但缺点却是精度极差,如果想在大战中发挥作用,尤其是攻城战中克敌制胜,就必须集结数百车炮石,同时发动饱合式的进攻,以数量来弥补精度不足的缺陷。
  而此番布于阵前的投石机,不过三四十门,根本无法对敌方城墙造成实质姓的威胁。故而周瑜一下达这命令,稍有点见识的将士,自然都觉的觉得怪异之极。
  “把我们的秘密武器给我推上来。”
  第二道命令下达,只见数十辆牛车从后军上前,车上装满了一个个的陶罐,炮手们满怀怪异的将那些陶罐装上了发射架。
  见此阵势者,无不诧异惊奇。
  唯有周泰,猛然间却似猜到了几分,惊喜的向周瑜叫道:“都督,你莫非是想……”
  周泰没把话说完,但周瑜却知他已经悟明了自己的计策,遂微微一抬马鞭,笑道:“好好看热闹吧。”
  此刻,城头上,张辽与乐进正在城头上全副武装,率领着数千曹军严阵以待,准备迎击敌人的又一次强攻。
  先前三天三夜的那场攻防战,张辽他们成功的击退了江东军进攻,但同时也见识到了江东军的强悍的战斗力,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双方的战力其实是相当的。
  原本张辽会以为周瑜会不分昼夜的继续攻城,但令他奇怪的是,三天的强攻之后,就是一连十天的静寂无声。
  周瑜对合肥城围而不攻,这种平静反而让张辽感到不安,他有种预感,那个周瑜一定又在耍什么花招,所以这十天以来,他没有一刻敢放松警惕。
  然而,让张辽感到不解的是,吴人没有任何动静,直到今天,再次以一种强攻的姿态出现在城外。
  “文远将军,你看周瑜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乐进沉眉问道。
  张辽摇头道:“周瑜此人诡计多端,实在难以猜测。你看见没有,他军中的投石车装的都是什么?”
  乐进凝目细看,神色间疑惑骤起,奇道:“好像都是些陶罐,用陶罐来攻城,周瑜疯了吗?”
  “应该没那么简单,先看看再说吧。”张辽本就谨慎,又吃过周瑜的大亏,自然不认为周瑜的进攻会简单,不敢轻视,当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