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谌嘶啡贫ⅲ皇橇跤绞撬6渖砗蟀氩秸咀乓幻缌萘莸拇蠼聿目啵躺脚郏圆厦迹し镅郏准把切砭梦醇墓赜稹
  “曹子廉,别来无恙啊!如此匆匆而来可是要救满伯宁?”刘咏淡淡笑道,就像是跟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打招呼。
  曹洪心里更加慌张,但满宠生死不知,必须问清楚:“满伯宁在何处?可是被擒下了?”
  “满伯宁是个汉子,他已经战死了!”刘咏使个眼色,立刻有人将满宠的首级挑在了枪尖上高高举起。
  曹洪身后数千人看的清楚,正是满宠的人头,心下骇然,心里已生惧意。曹洪顿时明白了,刘咏这是要先打击自己,压制自己的士气。今日昆阳失守,满宠战死,而自己长途跋涉,军士疲惫,士气低落,先机已失,毫无胜算!
  这也正是刘咏的算计,他并不满足攻破昆阳,前来救援的曹洪已经败他算计在内。


第367章 结盟

  刘咏故意不让军士换下曹军大旗,也不让人露面,全部在城中休整,等待曹洪到来。这个样子最让人看不清虚实,曹洪只能前来一探。刘咏和关羽都知道,他不会两万人尽数前来,因此简单安排一番,要在曹洪身上再扒一层皮下来。
  “撤退!”曹洪眼见不妙马上下令。
  “杀!”后方突然斜刺里杀出一支人马挡住了去路,当先一将大声喝到:“周仓在此!尔等还不快降!”
  曹洪脸色大变,看来刘咏不单想夺下昆阳,还想将自己留在这里啊,心下惊骇不已。自己仅带了五千人马,看来冲来的周仓身后,密密麻麻不下三四千人马,只觉得头皮发麻,立刻传令全军突围。
  刘咏在城头微笑,脸上的笑容灿烂开心,转头道:“云长,该你出马了,不一定要留下曹洪,但必须让曹操心疼!”
  关羽知道曹洪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那可是老曹家的虎将,大败曹洪也算是给了曹操一个响亮的耳光,马上领命而去。
  曹洪一面向前突围,一面不断查看身后昆阳城内动静,忽然有军士赶来禀报,关羽开城杀了出来,曹洪心里苦水泛滥,自己怎么会如此大意,非要亲自前来探查,但事已至此,只能一面令三千人奋力断后,阻挡关羽,自己带两千人向着一个方向猛冲。
  周仓前面阻杀,关羽身后追杀,曹洪的五千人马哪里阻挡的住,不断后退。好在曹洪麾下不少都是曹操陈留起兵时的老兵,忠心耿耿,历经大小无数战阵,战力不俗,否则早就溃败了。曹洪心痛,这些可都是老弟兄了,死一个少一个,今日怕是全部要葬送这里了。
  曹洪越想越是难受,发起狠来,全力拼杀,手上长刀上下翻飞,面前的敌人一个个倒下眼看就要冲出围困猛然一将挡住去路正是关平。
  “曹洪,既然来了,不多聊几句就要走,不觉的太失礼了吗?”周仓一脸冷笑。
  听着身后将士嘶声力竭的拼杀声和濒死的惨叫,曹洪心头发凉,不但不停,反而将胯下战马催的更快,直冲关平而去,似乎想要靠战马撞上去。周仓也是吓了一跳,他哪里见过这种战法,但决意不让曹洪轻易突破,,手上猛然将鬼头刀握的更紧,也催马向前冲去。
  “咣!”就在两匹马交错之时,两人之间一声巨大的兵器碰撞之声响起,周仓斜斜的冲了出去,摇摇欲坠,曹洪却是马不停蹄,率身后之人一路向前突破逃走。
  等马停下,周仓心下震撼莫言,完全没想到这曹洪竟然有如此巨力,在两人兵器相接的瞬间,只感觉一股巨力沿着枪杆而来,顿时后悔,自己的双手虎口猛然钻心的疼,不同看就知道虎口被震裂了。
  看着远去的曹洪背影,周仓庆幸不已,自己手上的这杆长枪是精铁所炼制,否则,只怕自己已经连人带枪断为两截了,后背冷汗淋漓。
  关羽带着周仓将阻拦三千曹军杀败,赶上前来,见到周仓的模样知道吃了暗亏,冷哼一声,显然对放走了曹洪很不高兴,骑着赤兔马一闪而过,追杀曹洪!周仓脸色一红,咬牙催马跟上。
  就在刘咏站在昆阳城头欣赏关羽、周仓追杀曹洪的时刻,一名文士正在十余名骑士的护卫下匆匆冲出襄阳北门,向昆阳急速而来。
  三日后,亲兵进来禀报:“主公,江东吕范前来求见!”
  刘咏与田丰相视一笑点头:“叫他进来!”
  “吕范拜见大都督!”吕范刚进门连忙大声拜见。
  “是子衡来了啊!荆州接连发生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吧,让吴侯看笑话了,真是惭愧!”刘咏嘴上说的惭愧,但语气哪里有半分惭愧,分明是一种高傲,似乎被曹操四处偷袭大败本是自己的本意一般。
  虽说经历大败,但荆州元气未损,实力依然强悍,吕范摇头笑道:“都督此话差唉,胜败内兵家常事,大都督不是瞬间就占据了昆阳城了嘛,想必此刻最头痛的应当是曹操吧!”
  见刘咏不置可否,一盏茶时间已过,吕范抱拳道:“上次所说结盟之事,不知都督考虑的如何了?”
  刘咏正色道:“可以结盟,此事是双利之事,只是不知吴侯的意思具体如何?”
  吕范马上拿出一封孙权的亲笔信呈给刘咏,看完后,刘咏基本了解孙权的意思,又将信递给田丰,田丰看完,嘲讽道:“吴侯真是好算计啊,让我家主公正面抗住曹操,他却只是牵制扬州方面曹军,伺机渡江北上,是否太不公平了?”
  吕范并不意外,微微一笑道:“那不知大都督是何意?”
  刘咏起身,指着地图道:“结盟可以,我也可以全力牵制曹操许昌方面人马,让江东对合肥有机可乘,但是吴侯必须做到两件事:第一,必须撤掉鄱阳郡人马,不能再后面施以阴招,玩手段。当然,我也会传令甘宁撤军。第二,合肥曹军必须由江东一力防御和牵制,并且要协助荆州重夺皖县。另外,至于吴侯说的要现在归还鄱阳所占领土的事,不能答应!”
  荆州此时形势微妙,他也不想为难孙权,可以说开出的条件很是大方。或许是孙权早就料到刘咏的这些要求,吕范假意的讨价还价一番后,就很爽快的答应下来。很快拿出一件正是文书,将双方的条件写入,孙权已经盖印,就等刘咏盖印后立即生效。
  双方结盟,吕范自然大喜,在刘咏的盛情下再次多留了一天。夜间,刘咏设下大宴,请来关羽等人一并陪同。
  酒过三巡,刘咏道:“我此刻力夺昆阳,逼近襄城,许昌尽在咫尺,想必曹操已经调集人马前来护卫防御,那合肥之地,想必也是人心惶惶,不知吴侯会有何打算?”
  吕范自然明白刘咏的意思,但却做恍然状,惊讶道:“范真是愚钝,若不是都督提醒,几乎丧失大好战机,范即可起程返回禀报吴侯,建议吴侯立即出兵合肥!”


第368章 大战将起

  刘咏也不揭穿,顺势道:“那好,也就不多留子衡了,请子衡回去劝说吴侯,立刻起兵,定有斩获!”
  吕范一走,田丰捋着山羊胡子道:“想必那孙权定然是得知主公出兵昆阳,才会急忙让吕范前来商议结盟之事。而此刻,估计那合肥已经是大战在即了吧!”
  刘咏淡笑道:“恩,我与元皓先生所想一样,那孙权一心要夺取合肥向北扩展,而且周瑜也必然是雄心难筹,有这个好机会,怎会放弃呢。等等吧,不出三日,必有消息传来!”
  对于眼前这位当今一流的谋士,袁绍曾今的麾下第一谋士的眼光,刘咏是十分认可的,既然他说孙权会立即向合肥动手,自然就一定会动手。果然,第三日,甘宁快马来报,孙权已经挥兵五万杀向合肥,周瑜为都督,统管全军。
  “哈哈,元皓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啊!”刘咏毫不犹豫对田丰大加赞赏。
  田丰很是低调的谦逊一番,嘿嘿笑着,如同一个老狐狸继续道:“那接下来曹操一方面要忙于应对合肥,一方面还要应对这里,汉中方面自然会有所放松,那主公的机会就来了!”
  “不知道元皓先生认为何时动手合适?”既然田丰一切算计的很准,那不妨再听听他的意见。
  田丰轻捋胡须,一双浑浊的老眼半眯,有精光闪动其中:“我们能得到消息,曹操自然意见得到战报了,对于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的能力他是认可的,一时半会应当还不会太过担心,除非合肥出现危机才会让他真正出手,因此,还要等!”
  “等?但是我们虽然逼近襄城,却是长时间不动手的话,曹操麾下智囊无数,难道看不出其中的破绽,不会怀疑么?”刘咏立刻提出意见。
  田丰微微一笑道:“助攻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还需要点一把火!”
  “点一把火?”刘咏有些疑惑不解。
  田丰上前对刘咏轻声耳语几句,刘咏顿时笑了:“元皓先生这连环计真是厉害啊,相信曹操那些谋士也不一定看得出来吧。不过有三人我实在不放心能否骗的过。”
  “你可是说郭嘉、贾诩、和荀彧?”田丰冷笑,一副不屑道。
  “正是!”刘咏不知道田丰哪里来的自信,能藐视这三人。
  田丰正色道:“若说这郭奉孝,人称鬼才,还真有些可能看破,不过听说他如今一心帮助曹操平定袁氏兄弟最后的人马,而且此人沉迷酒色久唉,上次听士元说得到情报,如今身体极差,眼见入秋,不知他能否挺得过还是问题。而贾诩,为人低调狡黠,向来明哲保身,曹操不问,他就不说,而且听说他还与主公有些情面,应当不会说出来,毕竟郭嘉还在,于他并无太多好处。至于荀文若,政事不错,也能出谋划策,但此人一心扶持汉室江山,听说此前有人怂恿曹操进国公,他是极力反对,已经被曹操冷落下来了,就算向曹操进言,也很难败采纳!”
  刘咏满眼震惊,这老家伙,平日里低调的几乎让人难以注意到,没想到对所有事情了若指掌,此刻对于曹操麾下这些人的现状一个个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禁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是自己手下的有一个贾诩啊!刘咏心中感慨,看来凡事以后还要多向他请教请教。
  秣陵城西,长江中一块由江水千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块江心陆地。名唤牛渚滩。
  自小霸王孙策夺取吴郡,平定江东,建立起孙氏基业那一刻起就萌生了建立水军的念头。而周瑜,就是这具体的实施者。
  在当年第一次看到牛渚滩时,立刻就相中了这一块天然的练兵场,得到孙策许可,立即动手,短短一年时间,就建立起让天下侧目的强大水军。在多年的辛苦经营下,天下群雄鼎立天下,孙氏能稳稳占据江东,周瑜当属头功!
  此刻,水军大营中,周瑜与孙权并肩而立,目视滔滔江水,胸中壮怀激烈,满心战意。
  二人眼前,五万精兵,两千余战舰列队,整齐而雄壮,气势如虹。
  孙权满心欢喜,对周瑜道:“公瑾,今日出征合肥,能否冲出江东,踏入江北,就看这一战了。只要拿下合肥,让江东在江北立足,公瑾之名必将顷刻间扬威天下,一战成名!你在前线作战,我在秣陵为你筹备粮草、军器各项供应,全力支援!”
  有了孙权的亲口承诺,周瑜信心更满。自从江东水军建立至今,除了在荆州甘宁手中连败两次外,从无败绩,今日出征合肥,周瑜誓言要杀出江东水军的赫赫威名!
  “主公放心,此次出战,瑜誓要拿下合肥城,为江东开疆扩土,达成主公心愿!”周瑜诚恳拜谢。
  孙权对周瑜的态度很是满意,当即道:“有公瑾此言,孤心大安!”
  有号令兵上前躬身行礼:“主公、都督,时辰已到!”
  孙权点头,周瑜转身环视一圈,俊美的脸庞上信心十足,赫然下令:“出发!”
  令旗闪动,千帆竞渡,将江水的平静打破,如同一条蛟龙一般整装列队向西离营开拔!
  远远望去,水天一线中,一条黑色线条如同鼎天巨剑一般将江水截断,朔江而来,气冲霄汉,震撼人心,但凡看见的人,永生难忘。
  牛渚滩向西五十里,就是濡须口,正是长江通往巢湖的必经水道。巢湖,水系四通八达,有施水、肥水等十多条水道通往扬州各处,尤其是肥水直通合肥城下。
  有江东水军近在眼前,没有强大水军的曹操只能望江兴叹,不能防御,只能日日派斥候监视。
  江东大军压境,斥候赶紧报入城去,合肥三大守将大惊,但身为武将,只能勇敢迎战。张辽、李典三人虽然私底下不和,但面对大是大非,他们也不得不一起商议一番。而监军薛剃自然在一旁冷眼旁观,防止任何人有不轨之心。


第369章 点拨爱将

  合肥,肥水之侧,逍遥津。
  天空就如一块打翻的砚台,浓重醇厚的夜色掩盖了一切发光的东西,到处一片了无生气的死黑。
  原野上,无数的火把晃动,一闪一闪的,就象是星星跑到了地上,仿佛天与地掉换了位置一般。
  夜风湿润而沉闷,虽然轻微却并不柔和,吹在脸上很不舒服,周瑜能够感觉得到,一股子肃杀之气正在天地间弥漫,漂浮在这夜风之中,时隐时现。
  周瑜驻马于津口,西望肥河,只见江上火星密布,一眼望去,如同一般火鳞巨龙,伏卧于肥水之上。
  奋武将军贺齐、偏将军朱然、平贼中郎将徐盛所统的两万先锋军已于黄昏之前登上河岸,在合肥城西南面处扎下营盘。现在,周瑜所统的中军已在陆续的离船上岸,借着夜色的掩护进抵大营。
  后军破贼中郎将、裨将军朱恒的兵马的两万兵马尚在水军中,周瑜的意图是趁夜将五万兵马尽数登岸,至天明时分,对合肥城形成大军压城之势,首先,在精神上对合肥守军形成压制,降敌士气。
  两军对阵,当先挫敌锐气!兵法之道,欲歼敌身,必诛其心,正当如此。
  遥望合肥城,周瑜目光闪烁,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平静。
  这一次,我绝不能重蹈覆辙。
  周瑜暗暗发誓之际,一员将校飞奔而至,正是骁勇校尉周泰,这位铁塔般的汉子,曾两度随周瑜率军出征荆州,对于周瑜的军令从来都是全力执行,早就成为周瑜最信任器重的将领之一。
  周泰勒马于前,拱手叫道:“都督,合肥城方面没有任何出城交战的迹象,看来敌人打算依城死守。”
  周瑜目光远望合肥方面,黑漆漆的夜中虽什么也看不到,但周瑜却能感觉得到,此刻,曹操所留下的那三员敌将,同样正在夜色的城头中向他望来。
  “曹操此人,的确是深谋远虑,之前还在和袁绍鼎足争锋之时,就派了个刘馥,把合肥城偷偷摸摸的建成了一座坚固的要塞,看来他早就提防着我们江东。只可惜呀,这些年江东多事,又与刘咏相互征伐,无暇顾及,错过了大好的时机。”
  尽管曹操从来不敢轻易对江东用兵,但周瑜对这个中原霸主却从来不曾有过轻视,相反,当他兵临合肥,头一次见识到合肥城坚固的城防体系时,对曹操更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合肥城守军不过一万,根本不足为虑,有都督统帅我等,此战必胜无疑。”周泰对周瑜十分的崇拜。
  周瑜却摆摆手淡淡道:“据闻曹操此番安排的合肥守将,乃是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关于这三人的情况,你可知道详情?”
  “这……不瞒都督,我只知张辽曾今乃是吕布故将,素来勇猛,那乐进则是曹操起兵的元功宿将,也是个勇者,至于这李典,倒是不太清楚。”周泰答得含含糊糊,显然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不过对于这位粗莽的汉子来说,这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周瑜也不太过计较。
  周瑜轻叹了一声:“两军交战,不深入了解敌将,又岂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曹操用这三人守合肥,是别有用意呀。”
  “别有用意?”周泰想不明白,目露奇光。
  周瑜有心调教周泰,于是洋洋洒洒的将自己一番见解说与周泰。
  那张辽身怀大勇,早年归降曹操后,曾不避大险,只身入敌营威劝青州豪霸昌郗投降,又在败袁绍、平定河北数战中屡建功勋,是所有降将当中,最受曹操器重的将领。
  至于这乐进,除了元老宿将的身份外,每临攻城战,常常身先士卒,奋强突固,无坚不摧,曹操为此还特封他一个雅号叫做“冲折将军”。
  而这李典,则是曹操已故旧将李乾之侄,出身于豪强之家,喜好学问,情情儒雅,且敬贤士大夫,军中皆称其为长者。
  说到这里,周泰忽然想起一件事,忙道:“据泰所闻,那李典乃兖州李氏大族出身,其叔李乾早年之时,曾被吕布所害,而张辽又是吕布旧将的身份,听闻因是这一层关系,这李典素来与张辽不和。而那乐进又是元功宿将,眼下却与张辽一个降将官职平起平坐,心中定然也会怀有不服,曹操用这样三个人守合肥,岂非自取其乱?”
  没想到周泰这粗汉还有这样的见解果然是可雕琢的一块璞玉,大有前途。
  周瑜哈哈一笑:“曹操如此做,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啊。”
  “都督,我真的糊涂了,还请明示。”周泰一脸的茫然不解。
  “合肥一城,虽地处要害,城池坚固,但却深入淮南,远离后方,可以说是孤城一座。而且此城离水太近,正适合发挥我方水军的优势。这样一座城池,想要守住他,要么得留有重兵,要么就得曹操亲自回军。”
  周瑜点拨至此,周泰似乎有所开悟,喃喃道:“而今曹操屡屡增兵荆州,看样子是不拿下荆州誓不罢休,而合肥城兵不过一万,这样看来,都督所说的两点都不成立,以曹操的作风,他并不像是会把合肥这般要害,置之于险境而不顾的人啊。”
  话及于此,周瑜俊美的脸庞蓦然涌上一股杀气,他目视着夜色中的合肥,冷笑一声:“依我看,曹操根本就没打算死守!”
  合肥城。
  城头上,那三张冷峻的面孔,正在齐齐的面对着城外铺天盖地般的火光,三双锋利如刀的眼眸中,各自闪烁着不同的神色。
  那是连绵十余里的吴军营盘,逼城而下,无数的火把,把夜晚照耀得如白昼一般,他们很清楚,吴人这是在向他们示威。
  “丞相有令,贼军一至,张将军和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三位将军,你们打算怎么办?”
  说话的是监军薛悌,手中还向那三将展示着曹操的亲笔密令,那是曹操在临行之前留给监军薛悌的,吩咐他“贼至乃发”。
  几人看罢,面面相觑,脸色都有些微微变色。


第370章 将计就计

  说实话,薛悌对于曹操在合肥的人事安排也有些不理解,眼前这三将的官职平级,互不隶属,而且曹操也未指定谁为主将,自己这个监军,也仅仅有监视三将是否忠诚的职权,而无干涉他们用兵的权力。
  也就是说,整个合肥的守军,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唯一能够作为最高权威的,便是曹操所留的这道“遗计”。
  而且,还是一道让他们出战的遗计。
  李典没说话,乐进也不吱声。
  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以少击众,这二人对曹操的这条计策都感到不太理解。
  这时,沉默许久的张辽却高声道:“曹公正在远征汉中,救援必定不及,若等他率领援军到达时,贼军必定已攻破了我们,这一道密令,乃是让我们在敌军未能集结完毕之前给予迅猛一击,先挫敌锐气,振奋我军军心,然后才能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位还有何疑惑?”
  几人各自表示没有问题,张辽脸色肃然道:“辽愿率军出城一战,突袭敌军,两位将军就此守城,静待佳音,伺机而动,确保合肥城万无一失!”
  见得张辽如此慷慨,李典心中不由为之所动。
  李典因为叔父李乾之死,对张辽这员降将本就抱有忌恨之心,平素之时二人不和之事,军中上下也都知道。若是在平常,李典碰上合适的理由,都会给张辽使个绊子,以出一口恶气。
  但是现在,丞相将合肥重地的守备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而且还命他与张辽一齐出战,张辽明知与自己不和,还毫无迟疑,慷慨求战,若是自己还念着个人恩怨,岂非误了国家大事,辜负了丞相对自己的一片信任之心。
  思及于此,李典慨然道:“好,那我就与文远兄齐肩出战,好好挫一挫吴人的锐气。”
  乐进其实对张辽也有不满,他不满的原因跟李典不一样,前者为暗,后者为明。
  原因很简单,乐进可是自酸枣会盟,伐董时代就追随曹操的元功宿将,而张辽,不过是一员降将而已,几年来却是风头越来越盛,到如今官职竟然与自己平起平坐。
  乐进从不认为这是曹操赏罚不公,也不否认张辽的将才和功绩,但作为元功宿将,难免是有那么一点自恃,正是这种自恃,使他对张辽暗中存有一种隔阂。
  但是现在,一向明着跟张辽有隙的李典,竟然也能放下个人恩怨,以丞相之命,以国事为重,他乐进,又有什么理由放不下。
  眼见李典表态,乐进亦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面对着那二人,郑重道:“既是丞相有命,二位放心出战便是,我乐进必竭尽全力,做好你们的后盾。”
  张辽见他们皆能以大局为重,心中感动不已,双臂展开,重重一拍那二人肩头,豪然道:“今夜,就让我们大杀一场,让吴人见识一下我三人之威!”
  “大杀一场。”
  “大杀一场!”
  乐、李二人同声应喝。
  三人计议完毕,由乐进率主力守城,张辽率本部一千骑兵趁吴人立营未稳,夜劫敌营,李典则率两千步军为后军,随后接应。
  城外,吴营。
  忙碌一天,军士用过饭后纷纷入账歇息,偌大一个军营开始安静下来,然而,中军大帐之中,却是数个火把照的通明。
  周瑜扶剑而立,一双如星的眼眸,环视着帐前众将。
  周泰、朱然、朱恒、韩当、徐盛、贺齐,诸将尽皆列席,气氛肃穆,等待都督周瑜号令。
  韩当是江东老将,对年轻的周瑜本也有些轻慢。不过他对自己的能力有自知之明,为人也老实些,相比一下,在老将算是最听话的一个,对孙氏的忠心毋庸置疑。经过上次凌操之事后,人人都知道了自己这位年轻主公的狠辣,纷纷收敛了许多,此次周瑜点将,韩当自然是随军之列。
  诸员将领,之前多是讨伐贼寇或是平定江东势力出战,如今对战平定整个北方的曹操,战意高涨,完全不像那些个文士酸儒胆小怕死,一心求和。
  时隔多年,今时今日,自小霸王孙策南渡长江后,即将再一次踏上江北的土地,征战沙场,不仅仅是周瑜,他们当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在澎湃激荡。
  眼前那俊美洒脱的统帅,虽然名声还未天下闻名,但指挥得当,进退有度,让每一个人深深折服。除此之外,单单凭借一手为江东建立起庞大的水军这一条就能让他们每一个人低头。
  他们甘愿随之征战沙场,为江东赴汤滔火,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颗火热的心,此生一定要为江东建功立业,征伐天下。
  “诸位,曹操只留一万兵守合肥,又留张辽、乐进和李典三将统兵,我料那曹贼临行前必有遗计,这三人多半会在今夜趁我立营未稳,入夜率军来劫营。”
  此言一出,诸将都是为之一动,除却周泰之外,许多人都还想不通,己方几乎十倍于敌,在这种绝对的劣势情况下,城中那三将如何还敢出城而战。
  周瑜成竹成胸,一脸自信的环扫诸将,大声道:“若我所料不错,敌人今夜必会以骑兵来劫营,那今晚我们就将计就计,趁势一举攻破合肥。诸位,再次扬名天下就在今时,尔等可愿为我周瑜死战?”
  “扬名天下,就在今时,可愿为我周瑜死战?”
  身体中,热血在沸腾,一颗心坚如钢铁。
  “愿为都督死战!”
  “愿为都督死战!”
  慷慨热血的呼声在帐中激荡,周瑜环视着那一张张战意浓浓的脸庞,俊朗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的微笑。
  “战!”
  “战!战!战!”诸立刻时高声响应。
  诸将领命,各自按照周瑜的命令下去排布,此话不提。
  而此时,合肥城西门,城门却悄悄大开,一队骑兵缓缓出城,人衔枚,马摘铃,很快隐没在黑暗中。
  一炷香后,城门再次大开,一队步军整装出城,与之前骑兵一样,并不发出太大的动静。


第371章 威武张辽

  夜色漆黑,月亮躲进厚厚的云层,到处静的可怕,肃杀之气笼罩四野,连虫兽似乎也感受到了今夜的不平静,纷纷多藏起来,没有丝毫声音。
  大营静匿,除了偶尔的几名巡夜军士走动外,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
  黑暗中,一队骑兵慢慢影现,观望着二里再的江东大营。
  张辽手提长戟轻笑:“江东来势汹汹,统率竟然是个怂包,如此防备,真是让人耻笑!”
  旁边军士闻言都是一笑。
  “不过也不可太过大意!你率人冲杀进去,某随后即到!”张辽毕竟是身经无数战阵的老将了,轻蔑之余自然没有放松警惕。
  身旁小校轻喊一声“得令”,大手一挥,身后一队百十人立即跟随而去。
  “杀!”杀声骤起,巡夜军士大惊失色,慌忙鸣锣示警。
  就在这一队百十人冲进大营时,地上陡然出现一条绊马索,有三四骑猝不及防被挂住马蹄,顿时摔倒,又被后面战马踩踏而过成为齑粉。那小校但是反应极速,手上马缰猛提,那战马通人意,立即收蹄跳过,躲过一劫。
  眼前同时杀出一队二三百人前来阻杀,显然是大营内预设的伏兵。顿时与曹军骑兵杀在一起。
  骑兵坐于马上,手执长柄武器,自然占据优势,伏兵都是步卒,不堪一击,稍微抵抗就被杀败,四散而逃。
  大营外的张辽坐于马上,看得清楚,呵呵一笑道:“原来还是有防备的,不过太差了!”
  张辽见到江东大营内有人马杀出阻拦,顿时放心下来,看来一切正常,不再犹豫,长戟前刺,大喝道:“将士们,大功就在今夜,随我杀!”
  一千骑兵尽数冲进大营,那些败军早不知道逃去了哪里,张辽也不管他,命人点燃了火把,见到营帐就烧,直入中军大帐而来!
  大杀一阵,臆想之中的惊慌失措的军士纷乱逃亡,喊杀声、呼救声、叫骂声,一样也没有,除了自己麾下军士的喊声就是战马的嘶鸣了,这……这分明就是一座空营,刚才那些人,不过是引诱自己中计的诱饵。
  张辽心叫不妙,急忙大喊:“撤退!”
  不等全军有所动作,忽然大营周围无数火把猛然亮起,将到处照的一片通明。张辽慌忙看去,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