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咏对属下的变现很满意,清清嗓子朗声说道:“自本都督起兵以来,剿黄祖、平张羡、荡荆南,肃清荆州,还荆州百姓清平之世,反刘表贪奢统治,造佳酿、兴农桑、振工商,让荆州欣欣向荣才有今日荆州之繁荣。
  但中原曹操觊觎荆州肥美土地和富庶百姓,策反张绣,占我南阳,江东孙权,受人蛊惑而兴兵于江夏,本都督深受荆襄百姓拥戴,誓保百姓安宁,攻南乡,夺宛城,平汝南,斩杀曹军大将曹休、路招,活捉大将李通,破夏侯惇大军于博望,斩任俊,擒夏侯,可谓威震中原曹军。
  长江败周泰、斩蒋钦,克皖县擒孙静,占柴桑,大败吕岱,破艾县擒程普,夺南昌,擒吴景,驱太史子义,大小数十战,震慑江东!“
  随着刘咏一一道来,所有文武无不激动万分,不细算还好,细算一下,眼前的年轻主攻竟然已经成为力抗曹操,吊打江东孙氏的顶尖人物了,荆州也在他的的带领下成为整个华夏威震全国的大势力了,不禁面容激动,目**光,豪情万丈。
  庞统出列恭敬高声而宣:“主攻文治武功,天下无双,北拒曹操,南挡蛮夷,东镇江东,西阻刘璋,在主公主政荆州以来,荆州百姓富足太平,内不再为盗贼恶霸所患,外不因其他诸侯侵扰而忧,是为荆州百姓之福。主公之功,足以震撼中国,青史留名!”
  听完庞统的赞誉,其他文武也不甘落后,纷纷出言赞颂,竭力表现。当然子啊这种事情上,文臣自然要占据绝对的优势,武将只能靠后站了。
  胖同盟国话音一落,不待其他人出言,诸葛瑾立刻出列高声而唱:“自主公主政以来,治盗贼,兴农商,还荆州太平盛世,如今荆州繁荣,四海百姓纷纷投奔避难于此,人人称道赞颂;兴义学,设立州、县、乡三试,让天下士子感激涕零,可谓当世只圣者……”
  刘咏听着诸葛瑾欲说欲厉害,计划要将自己说成佛祖、上帝和圣母玛利亚之类的人物了,不由得眉头大皱,生怕他再有出格言语,赶紧拦住。
  刚拦住诸葛瑾,受招而来的甘宁则立刻虎步而出,对着刘咏深深一拜:“主公威武,挥军南阳,占据汝南,攻克柴桑,力拔南昌,威震江东,如此功绩,足以比肩光武,我军强盛,将来比肩高祖,威震华夏,重振朝廷,也未必不可能之事!甘宁今生能遇主公,三生有幸,虽万死而不辞!”
  ……
  武将不擅言辞,语言虽然粗犷,但却简练许多,气势雄壮,振奋人心,一时间,朝堂上下,人人心潮澎湃,文武豪情洋溢,直冲云霄!就连平日话语不多的关羽都开口对刘咏赞誉一番,让刘咏更加高兴。
  “荆州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诸葛亮料事如神,夜袭襄阳,避免无数人马死伤,发明孔明灯一夜攻破南乡,为收复宛城打下基础,功劳甚大,封为军师将军,主理进川大军一切谋划,秩千石!”刘咏等众文武告一段落立刻大声册封了第一人。
  听到竟然一下子册封了如此高的职位,众人无不侧目,诸葛亮此刻虽然不在襄阳,但足以说明此次封赏的力度,所有人马上热情钢架高涨,期待下一个就说道自己的名字。在刘咏手下,诸葛亮自然无法再现历史上的主政一切军政大权的风光,但也不差,让他主政谋划也只是为了考虑让赵云安心。
  “徐庶出谋划策,主政新野,阻挡曹军,又出谋博望大败曹军,功劳颇大,封为领军将军,主掌襄阳城卫军,秩千石!廖化即日起解除此职务,交由徐庶担任。”刘咏经过详细考虑,无论以才干还是某论,还是让徐庶担任的好,廖化身兼而职,显然有些能力不足,而且心肠有些软,而这个职位干系重大,自然不能因为心软而出现难以补救的恶果,于此同时,廖化也心中长出一口气,感觉轻松许多。两人立刻出列谢恩。
  “娄圭,封都护将军,秩千石,统率诸将!”刘咏将娄圭封为诸将之首,一是为了尊重娄圭,二是为了让一个智谋之人统领诸将,不然武将动不动就动粗的毛病还真不好治,中间让娄圭去平衡一下,也会让很多事情好办的多。娄圭立刻感激谢恩。他自然能想到刘咏这么安排的用意,但他丝毫不在意,能让刘咏对他这个老迈之人如此重用,足以让他感激涕零。
  “庞统,封奋威将军,秩千石!本都督即将设立军师团,就由庞士元担任军师祭酒,总领军师团!”
  庞统是一个纯粹的谋士,让他总领军师也是刘咏对他最大的信任。庞统自然明白,感激抱拳一拜。
  刘咏一口气封完四大军师,让所有人激动万千,期盼刘咏继续封赏,下一个就念到自己的名字,从此也可以光宗耀祖了。当然,对四大军师的封赏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文臣武将还在后面。


第239章 铁面司马

  “廖元俭,封护军将军,统领襄阳三千禁卫军,同时统领晋天卫!”对于这位算是早期投奔自己的大将,刘咏自然不会亏待,将护卫自己的核心人马交给他,可见对其的信任。
  “赵子龙,屡破敌军,攻城掠地,功绩卓著,封奋武将军之职!”
  “甘兴霸,平定江夏,占据头功,连战江东,功劳甚大,虽不听子伯先生劝告,致使数千人马折损,但功大于过,封伏波将军!”
  甘宁感激不已,立刻出列谢恩:“主公不计较自己的过失,还如此委以重任,末将定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还以报主公大恩!”
  刘咏摆摆手,让甘宁起来继续封赏:“黄汉升,平定荆南三郡立下大功,坐镇荆南,剿灭蛮夷,击破程普,立下汗马功劳,封为荡寇将军!”
  “魏文长,攻略汝南,生擒李通,阵斩夏侯称,封灭寇将军!”
  “关云长,威震曹军,博望大破曹军,生擒夏侯惇,封虎威将军!
  除了魏延不再堂上,黄忠和关羽出列大喜而拜!
  “高览,封封虎牙将军!张飞封?破虏将军!臧霸封威虏将军!关平封平虏将军,周仓封征虏将军,刘磐封扬威将军,潘璋封扬武将军,蔡瑁封振威将军,霍峻封武卫将军!”
  一口气连封九人,武将方面立刻喧声震天,高喊谢恩,响亮的嗓门震的整个大堂都在震动,人人铠甲铮亮,雄壮不凡,站在一起,的确让人感觉气势滔天。
  刘咏停顿一会,再次封赏六人人,王威为中坚将军,苏飞为中卫将军,文聘为兴业将军,沙摩柯为绥远将军,吕蒙为绥南将军,丁奉为奉义将军。五人更是激动的连忙跪地谢恩,几人话语说不到一起,各说各的,完全听不清,让大堂上文武大笑不已。
  封完五人,刘咏又连封三人,他没忘记投降的机缘降将,封侯成为扶义将军,陈武为立义将军,吕岱为横野将军。另外连同寇封、张虎、糜芳、李异、朱桓、刘勋、马休、杜袭、尹礼、孙观、孙康徐翕、毛晖、杜畿、林立、陈到等人各有封赏。
  封赏完武将,文臣们早就等的急不可耐了,虽然面色如常,但刘咏知道这些人哪个不是等着封赏,只不过在强压着心里的急躁而已。
  刘咏淡淡一笑,回到自己位置之上,喝口水,才看向列队而拜的文臣,看见刘咏看过来,所有人立刻低头,不敢与之目光相对。
  “主公,属下有事要奏,还请暂停封赏片刻!”就在刘咏准备开口继续封赏时,立于堂下的司马芝忽然出列奏报。
  所有人都是一愣,连刘咏也没想到司马芝会在这个时刻出现并且打断封赏,这可是非常造人嫉恨的事情。但司马芝就是做了,而且还义正言辞,语气十分坚决,似乎他要奏报的事情比封赏要重要千倍万倍。
  “司马子华,你有何事要奏?如果不是太要紧,可否等到明日再奏?”刘咏猜到司马芝要奏报有关收受贿赂的事了,但如果司马芝得罪的人太多,难免日后被人故意压制排挤,就算他者个主公,也不一定能全力保住,否则就要和群臣对抗了,这可是十分危险的事。刘拥抱过也想保护一下司马芝。
  但司马芝似乎并不领情,没有丝毫的后退意思,语气坚决的说道:“不能,属下要凑请的事万分重要,承蒙主公重用大恩,为了主公大业,芝不能有任何私心,必须现在就奏报!”
  这下刘咏也没办法了,堂下许多人都脸色猛然一变,就连诸葛瑾、祢衡、陈群、刘晔几人都是不太好看,石韬更是脸色瞬间变黑。
  “好,既然事情如此重要,那你说吧,有何事?”刘咏见如此情形,只能让司马芝说了。
  “属下奏报有关州试前后,有关各位大人收受贿赂一事,请主公过目奏折和账单!”司马芝果然出了这件事,而且还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账本。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虽然罪不至死,但贪赃向来都是跟枉法连在一起的,若是账本上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自己的前途必然会就此断送了。但当着刘咏的面,自然没有人敢说话,只是看向司马芝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杀气,和冷意。唯独诸葛瑾和陈群、刘晔三人能好一点,但也是充满了忐忑不安之色。
  刘咏从寇封手上接过转交上来的账本,慢慢翻看,忽然面露怪异之色看了司马芝一眼,有看了诸葛瑾、陈群、刘晔一眼,司马芝面色不变,似乎早就猜到了,而其他三人也是面露好奇之色。
  也难怪刘咏奇怪,他和所有人一样,都才对了司马芝奏报的必然是受贿之事,但所有人都是只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在奏折的开始,司马芝就列举了诸葛、陈、刘三人收受的各种礼品,但后面却笔锋一转,特别点出三人在州试结束后立刻将所收所有礼品部分贵贱全部封存送到了司马芝手上,请求转交并入府库。而后面才是真正的贪腐之人的罪状。账本上对探知的所有人所收礼品都记录在册。
  司马芝知道晋天卫的厉害,自然明白刘咏已经知道三人收礼的事实,上奏就是为了怕刘咏误会三人而失去三位贤能之才,奏折上还特别对三人进行了一番赞扬。
  “哈哈……司马子华啊,你可真是一名刚正不阿的忠实之臣啊!”刘咏大笑,对着满堂的文武属下道:“你们也很想知道司马芝到底具体奏报了些什么内容吧?”
  众文武立刻低头一拜:“属下不敢!”
  刘咏也不管他,对所有人将奏折内容说了一遍,然后进行传阅,顿时人人大为惊奇。诸葛瑾、陈群、刘晔三人更是满面通红,纷纷低头向司马芝一拜!
  “自今日起,司马芝受封“铁面司马”之称,制作铜牌,悬于府衙!同时封为襄阳府尹,掌管所有狱讼之事,可查处所有官员百姓的刑讼,可随时指挥晋天卫进行办案!”刘咏大声册封道。


第240章 汉帝召见

  对司马芝的册封,其实所有人早已料到,但还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掌管一切狱讼事务,这权利可不是一般的大,足以可见刘咏对司马芝给了足够的信任。尤其是“铁面司马”这个招牌,足以让司马芝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有人心里不服气,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司马芝自然明白这权利多大,顿时感激涕零,俯首拜谢:“多谢主公对属下如此信任,司马芝定当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以报主公大恩!”
  “司马子华,你能如此刚正无私处事,足以可见你的忠诚之心,对于如此忠心之人,若是不重用,那只能说明我刘咏昏庸透顶。只要忠心耿耿之人,我必然重用,给于一展才华的机会!司马子华品秩比两千石,封关中侯!”刘咏再次封赏,让司马芝风头更盛!
  封出第一个侯爵,让现场气氛立刻热烈起来,众人纷纷向司马芝贺喜,虽然是最末等的侯爵,但贵在时刘咏册封的第一人,这分量就重的多了。
  “诸葛瑾,克己奉公,政绩卓著,任治中,秩千石!”
  “陈长文,任别驾,秩千石!”
  “刘子扬,任主簿,秩千石!”
  刘咏一口气封了三人,让三人心里大安,马上出列谢恩。
  虽然职位只是简单的调整,但随着刘咏的统治地盘增大,同样的职位,权力可就大了很多倍,有些时候,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上的独裁者,三人自然是感激不尽,马上出列谢恩。祢衡就有些难堪了,有诸葛瑾上位,他只能被踢在一边了。
  “祢正平,任簿曹从事,秩六百石望日后做事恪守奉公,莫忘初心!”刘咏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祢衡。
  祢衡心里很不是滋味,被从治中位置上拿下,任何人都看出来刘咏对他的不满,但一句“莫忘初心”众人心生警惕的同时,祢衡也顿时心里一惊,想起当初自己求官时的情形,顿时感觉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马上满面羞愧拜倒在地:“祢衡渎职有罪,有负主公厚望,罪该万死,多谢主公宽洪大量,以重位相托,属下必不负厚望,知耻而后勇,戴罪立功,报答主公恩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望你能记住今日所言,莫要让我再次失望!”刘咏微笑点头,温和的如同三月春风。
  “马幼常,任兵曹从事!贾梁道,任议曹从事!王休徵,任功曹从事!高卓。任典学从事!”
  荆州几大权利官员尘埃落定,有羡慕的,也有懊恼的,更有不满的,一时间,大堂上各种目光四下里闪烁不定。
  刘咏看着所有人的表现,淡淡一笑,再次开口:“接下来,说说各郡的任命。马季常,改任荆南刺史,统管三郡一切政务!新科榜眼胡质辅佐。长沙太守韩玄,零陵太守廖立不变,贵阳太守改为简雍,伊籍调回襄阳改任功曹使,辅佐王祥,武陵太守由步陟出任,庞季辅佐。”
  “江陵太守为严峻,新科探花蒋济辅佐,江夏太守为华歆不变,榜眼胡质辅佐,上庸太守石广元,州试上榜者蒋琬辅佐,南阳太守为韩浩,孙乾、州试上榜者杨仪一同辅佐。”
  这一次,州试名列前茅者,被纷纷提拔重用,场中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对于希望靠州试一举成名并得到重用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天大喜讯。但没有被提到名字的人就郁闷了,眼巴巴看着其他人上前谢恩,领取印绶。
  “别急,还有汝南和豫章郡没有封呢!”陆绩发现陆逊情绪低落,马上安慰道。
  果然,刘咏马上就任命了汝南太守:“汝南太守鲁肃不变,豫章太守由霍峻出任,裴潜、繁钦、张敦辅佐。”
  陆逊毕竟年轻,脸色忽然一白。陆绩虽然年少,但旁观者清,自然明白陆逊没有听到自己被册封而失望。
  “新科状元陆伯言,辅佐娄子伯,参谋军事!”
  就在陆逊绝望到极点之时,忽然一句犹如天籁般的声音传入耳朵,真是如同久旱逢喜雨,有如嫩芽逢甘霖。
  “啊!”陆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禁惊叫出声。陆绩本来正要在此劝说陆逊,结果忽然听到这句,也被惊的一时目瞪口呆。
  “呆……呆子,你……赚大了!”就在所有人惊异刘咏的决定的时候,陆绩忽然冷不丁冒出一句。
  “哈……”全场顿时哄堂大笑!刘咏也不禁被这少年的一句话逗乐了,还真是“赚大了”,不过相比来说,刘咏更赚,双赢!
  “其他人员全部暂时安置在襄阳各衙门,等候调任。”刘咏的计划很多,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全部实现的,但人才他必须留着,很快就会有他们去的地方。向蒋干、陈矫等人,他并不是忘记了,而是这些人,并非要他亲自去安排。
  封赏完毕,庞统宣布大宴开始,随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上桌,整个大堂上一扫严肃的气氛,立刻欢快起来。今晚的厨师可都是由醉仙楼的主厨亲自把关,集中了襄阳出名厨师组成的厨师团,自然色香味俱全。就算当世的佐料没法跟后世比较,但还是让所有人大开眼见,连刘咏都不得不赞叹厨艺不错。
  等一队舞女上前献舞,逐渐将宴会推上了高潮,人人一扫之前的郁闷和不开心,觥筹交错,你来我往,让整个大堂上笑声一片。刘咏作为主角,自然被无数人敬酒,就算刘咏的酒早被廖化和寇封做了手脚换成低度酒,但还是被灌的微醉,只好借口出恭躲开。
  封赏结束,荆州各衙门,各地纷纷变了变气氛,但更加整齐,势头更胜从前。
  大宴后几天内,外调的文武纷纷出城回到各自属地,一切逐渐恢复到正常,刘咏也逐渐清闲了下来,终于可以陪伴一下自己的娇妻和两个娇滴滴的小丫鬟,也准备将她们纳为妾室给她们一个名分。
  不过安逸的日子实在不多,一道圣旨被朝廷钦差送到襄阳,顿时打乱了刘咏的平静生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荆州牧刘咏进朝觐见!”


第241章 下马威

  PS:各位书友,向各位关注本书的书友道一声歉,近期工作上出现一些状况,被人狠狠诬陷了一把,差点就给人顶缸了,价值太大,本人胆子实在没法冷静,因此心思静不下来,没法码字,一直断了好几天,虽然现在事情大白,不用担扛了,但是到现在也没解决,只能在心情好点是写点,希望大家谅解。后面会尽量克服,减少断更。青玄在这里拜谢各位!
  “这是几个意思?”刘咏一下有些懵。跟钦差套话也是没有结果。
  “立即传廖化过来见我!”刘咏立刻有些恼火。
  廖化很快进来,他已经知道了自家主公恼火,但不知道原因。
  “元俭,你可知道有圣旨招我入朝觐见?”刘咏看见廖化一连懵逼的样子更加火大,让他掌管晋天卫,圣旨都到了襄阳了,他这个晋天卫统领竟然还没有任何消息,真是失败到家了!
  “这个属下也是刚刚知道!”廖化额头冷汗淋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严重失职了。
  “原因?”刘咏已经不想再多说了。
  廖化已经承受不住刘咏的威压了,直接跪倒在地:“之前有消息传来,说朝中议论有关荆州的事,但没有定论,也未曾探知有消息让主公入朝,所以……所以……属下就未禀报……”
  廖化越说声音越小,不敢再说下去。
  “叫徐庶过来。”刘淡淡说道,没有一丝火气,语气平淡的如同与老友聊天,但跟随刘咏已久的廖化却是明白,刘咏对他真的失望了。
  徐庶刚刚进来,刘咏立刻说:“自此刻起,我任命徐元直为晋天卫统领,廖化不再担任晋天卫中职务,只出任禁卫军统领一职。半月之内与徐元直交接完毕!你们立刻火速去查证此次让我入朝觐见的真实原因,三日之内必须要有结果,否则,廖化提头来见!”
  徐庶大吃一惊,但看到刘咏的表情,知道不是询问的时候,只能马上拜谢领命。
  等徐庶和廖化离开,刘咏才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暗自想到:“这曹阿瞒可以啊,竟然可以将这个消息压的如此严,看来必有蹊跷,这次的准备完全才行!不去是抗旨,去了是龙潭虎穴,稍不留神还真有可能会阴沟里翻船,是自己有些急躁了。”
  不过话说回来,廖化的确严重失职,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有提前探知,如今更是不知原因,换了也是应该,以他的性格的确不太适合,相比之下,徐庶谨慎的性格和睿智的头脑倒是更能胜任,毕竟晋天卫统率并不需要直接拼杀,更多的是对情报的汇总和分析以及布置。
  徐庶果然厉害,两日半后,他就带着廖化前来求见:“主公,属下以及探明,此次招主公入朝乃是汉帝和曹操的共同意思。汉帝见主公势大,风头正盛,向要拉拢,寻求力量,而曹操则想要见识一番主公,或许存了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毁的心思,还望主公三思而行。如果计划周详,绝对会有大好处,但同样,风险极大!”
  刘咏托着下巴走来走去好半天,沉吟道:“这样啊,那我倒还真想与那曹孟德会会,至于汉帝,能争取到,也会之声望上的一个有力条件,对荆州的未来有极大好处。因此,我决意去—许—昌!”
  两人大吃一惊:“主公要去了许昌,那真是羊入虎口啊,这纯粹是鸿门宴啊!”
  “让晋天卫火速传令子龙将军回襄阳,然后由孔明暂代其职!正好兴霸还未离开,就让子龙、兴霸、士元三人随我去趟许昌面圣。关羽坐镇宛城,听候命令,命臧霸率五万人驻军叶县,随时准备接应!”
  刘咏略微思考,立刻做出了安排。但徐庶还不放心:“此时事关重大,主公需要大张旗鼓的前往许昌,越多人知道越好。就算曹操想要对你不利,也要衡量一下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明日可在早议时宣布一下,让消息传出去!”
  “好,就这么办!”刘咏欣然同意,他可不会嫌保命的手段多的。
  徐庶与廖化立刻下去传令部署,襄阳各处斥候的快马立刻多了不少,往来于许昌之间的沿路巡视也严密了许多。
  半月后,赵云单骑回到襄阳,刘咏入朝的人员齐备,万事具备,同时,沿着曹军与荆州军的防御线的防守也紧张了起来,虽然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但还是剑拔弩张起来。
  如今刘咏入朝的消息已经早已传开,人人都谈论着刘咏这一次的凶险旅程。
  由于天冷,刘咏走的也很慢,本来十天可以走完的路,刘咏带着将近五百人的朝圣团硬是走了二十天,让曹操大骂不已,而汉帝却是焦急不已。
  “宣江南大都督、荆州牧刘咏觐见!”
  随着一声尖细的声音响起,刘咏抬头看看眼前气势雄伟的皇宫大殿:“终于到了!”
  沿着九十九级制式台阶,刘咏一步步迈进,逐渐攀高,也逐渐领略到了皇家气派和威严。两边威风凛凛手执武器的军士,衣色鲜明的宦官,刘咏欣赏着皇家独有的风景。
  “宣江南大都督、荆州牧刘咏觐见!”
  到了大殿门口,又一声尖利的嗓门高唱一声,刘咏不好在多看,抬腿步入皇宫大殿。赵云、甘宁、庞统三人则立刻被挡在殿外,三人不敢冲突,只好任由刘咏单独进入大殿。
  粗壮高大的红漆柱子顶起巍峨的大殿,雕刻金龙,盘旋而上,踏云吐珠,精美异常。地面上用青砖铺就而成,打磨的光滑如镜,每一块都巨大无比,但接缝处细微如毫,刘咏感叹古人的智慧,在当今的物质条件下,竟然能将工艺做到如此程度,真不知道是如何作出来的。
  两边文武数百人分列两边,手执笏板,整齐而立,从笏板的质地和官府颜色上就可以轻易看出每个人的品级。文臣衣衫光鲜,武将铠甲铮亮,气势非凡。听见宣召,全部齐齐的转头看向慢慢走进来的刘咏。
  刘咏虽然不怕这阵仗,但被数百人集体凝视注目,还是非常的不适应,犹如刀子一般的目光似乎每一个人都想将刘咏从里到外看个透彻。这也难怪,刘咏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崛起于山贼,一路过关斩将,击黄祖,平张羡父子叛乱,并吞刘表,攻略江东,甚至还将曹操属下打的连吃败仗,想到这些事情,每一个人都想好好看看这么一个人到底是不是有三头六臂还是背生双翅。
  一时间,各种目光以各种不同的意思看过来。有微眯而笑的,有点头示意的,有茫然而顾的,更有怒目而视,似乎想生吞活剥的。
  在队伍的最前面,文武各有一人。在武将队伍的最前面,身穿文臣官服的高冠束发,身形魁梧,眉宇宽阔,相貌堂堂,黑髯飘于胸前,个子虽然不高,按后世的升高算也就一米七左右,目光锐利,看向他的目光比任何人的目光都要凛冽,不穿铠甲却比任何武将都有气势,不怒自威,刘咏一眼就发觉此人非同常人,定然是曹操无疑。
  另一侧,数名文臣,或胖或瘦,或高或矮,但有一样,每个人都目光敏锐,如同天空的猎鹰一般,刘咏断定是曹操的几大谋臣荀彧、程昱、郭嘉等人。最前方中央的黄金龙椅上,坐着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身披龙袍,头戴皇冠,身形瘦憔,面色苍白,在看到刘咏的一刻,双眼突然放出精彩的光芒,但是又立即黯然,畏惧的斜眼看了一眼五丈外的曹操。刘咏想都不用想,这人只会是献帝刘协。
  在刘协的身边,坐着一名端庄的年轻女子,身披凤袍,头戴凤冠,刘咏算算时间,此时的皇后也就是后来惨遭幽闭而死的皇后伏寿了。伏寿见刘咏上看过来,也不降罪,还微微点头颔首。
  刘咏不好多看,低头正立,拱手大礼而拜:“江南都督、荆州牧刘咏拜见皇上、皇后娘娘,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
  “刘卿快快平身!”献帝瘦憔的身子在宽大的龙袍中猛然一动,就想站起身来,但就在即将站起来的一刻,发现曹操看过来,又立刻重新坐了下去,脸色涨红。身旁的皇后伏寿见曹操目光一冷,也是黛眉微微一簇,赶紧将皇帝的衣袖拉了一把。
  刘咏微微抬头,目光将所有一切尽收眼底,不禁心里感慨,刘协这皇帝做的还真是如历史上所说一样窝囊透顶,也佩服曹操手段厉害,能让皇帝如此害怕,畏惧如毒蛇。刘咏心里提醒自己此次来许昌,需要处处留心,时时谨慎,这里可是曹操的老巢,是真正的地头蛇,更何况曹操还是一头猛虎,不可大意。
  然而就在刘咏心里想着事情的时候,旁边一声厉喝,将所有人的目光调集在了刘咏的身上:“大胆刘咏,竟在拜见陛下时精神恍惚,东张西望,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按律当罚五十杖!来人,还不行刑!”
  刘咏心头一震,抬头顺着声音看去,之间文官队伍的第二人,正一脸气愤的怒视着自己,满眼留露着杀意。
  刘咏眼睛微眯,冷冷的看向那人,冷喝道:“不知这位大人是何人,皇上都未曾发话,你竟敢如此逾越,若是我所谓是对皇上的不敬,那么你可知,如此逾越将皇上置于何地?你对皇上如此不敬,在皇上面前大放厥词按律当斩!你可治罪?”
  刘咏想皇帝一拜,缓声道:“皇上,您说是不是?”
  所有人猛然倒吸一口凉气:“这刘咏果然不是好对付的,这竟然应变如此之快,还将程仲德置于险地,真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不错,此人能让曹阿瞒放弃半个汝南,放弃宛城,果然有些本事!”
  程昱的脸色猛然一僵,陡然变色,顾不得与刘咏斗嘴,赶忙对着皇帝跪下道:“臣并非此意,只是看到刘咏如此胆大妄为,不尊皇家威严,向要给他一点教训而已,因此有些逾越了,还望皇上恕罪!”


第242章 滴血验亲

  刘协在听到程昱的责难时也是心里气愤,面色不快,只是被压制惯了,不敢轻易发作,此刻听到刘咏如此发难,马上附和,对程昱怒目而对,沉声道:“程昱,你也太放肆了,刘咏是否有罪,难道朕分辨不清楚么?你如此大胆,眼里是否后有朕的存在?”
  刘协本还要说一些什么,就听五丈外曹操咳嗽一声,立刻就让他打了一个冷战,偃旗息鼓起来,对这曹操露出笑脸道:“丞相,朕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